CN105191397A -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1397A
CN105191397A CN201380076381.5A CN201380076381A CN105191397A CN 105191397 A CN105191397 A CN 105191397A CN 201380076381 A CN201380076381 A CN 201380076381A CN 105191397 A CN105191397 A CN 10519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spot
spot area
term
network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3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1397B (zh
Inventor
张洁涛
孙春华
庄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9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1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1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每个扇区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扇区的热点;判断扇区是否存在热点;若扇区不存在热点,则向协调器上报无热点;若扇区存在热点,则根据在扇区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向协调器上报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协调器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各种扇区过载,以避免扇区过载,进而消除网络业务热点。

Description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 协调器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 协调器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无线宽带业务的多元化, 蜂窝网络所承受 的业务量快速增长。 现有网络中, 存在一部分区域由于暂时业务量^艮少导 致资源浪费, 而另一部分区域由于暂时业务量^艮多大而资源不足, 进而造 成网络资源不能根据业务的需求而充分使用, 导致用体验下降。
现有技术利用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 SON )技术对网 络进行负载均衡, 通过调整高负载和低负载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 使 得高负载扇区的边缘用户切换至低负载扇区, 进而避免高负载扇区出现过 载现象。 但是, 单一的 SON优化不能适用于各种扇区过载, 如扇区过载是 由扇区内部用户造成而不是由扇区边缘用户造成, 此时负载均衡的有效性 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 协调器及其 方法, 以解决单一的 SON优化不能适用于各种扇区过载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其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其中处理单 元根据每个扇区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扇区的热点, 若扇区不存在热 点, 则发送单元向协调器上报无热点, 若扇区存在热点, 则处理单元根据 在扇区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发送单元向协 调器上报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协调器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 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免扇区过载。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通 过关键性能指标 KPI检测、最小化路测试 MDT以及话统数据获得热点; 或 者, 处理单元通过 MDT以及话统数据预测热点。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扇区内的 所有热点的位置、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以及虚拟热点的位置满足以下关系:
∑Ts1 * (Xs1, ysl)
(xsc, ysc) = ^^
Υτ. 其中, 在扇区内包括(^个热点, 每个热点的位置为 (xsl, ysl ), 对应 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 CN个热点对应的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xse, ysc ), 虚拟 热点的业务量为 。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通 过优化以下方程获取虚拟热点的位置:
其中, 在扇区内包括(¾个热点, 每个热点的位置为 (xsl, ysl ), 对应 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 CN个热点对应的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xse, ysc ), 虚拟 热点的业务量为 。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协调器, 其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其中, 接收 单元从基站接收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处理单元根据虚拟热点的业 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免基站的扇区过载。
结合第二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 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 并将热点区域进行排 序; 处理单元对热点区域进行遍历, 并判断热点区域是否遍历完毕; 若热 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 置优化; 处理单元获取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和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并将 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进行比较; 若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则处理单元将优化后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优 化前的网络的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 满足以下 公式:
v„
∑Tvi * ( x vi, yvi)
( X vc, Y vc) _ VM
∑TV1
vi=l
其中, 相邻的多个扇区中相互邻近的虚拟热点为 VM个, 虚拟热点的位 置为 (xvl, yvl ), 热点区域的位置为 (xvc, yvc ),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V1, 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为 Tvl。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处理单元 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的内部, 若是, 则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 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处理单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 于邻扇区的边缘, 若是, 则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 二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处理单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的交汇处, 若是, 则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 若 否, 则处理单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的覆盖边缘, 若是, 则处理单 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四种匹配优化; 若否, 则处理单元 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的覆盖交汇处, 若是, 则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 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匹配优化。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包括: 处理单 元还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处 理单元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处理 单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 网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调用扇区导频频率和天线下倾角进行容量与覆 盖优化 CCO。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包括: 处理单 元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处理 单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 网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通过联合优化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天线 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处理单元判断热点区 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通过调用移动性负载均衡 MLB用例,以调整基站内相邻扇区之 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包括: 处理单 元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处理 单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 网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通过联合优化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天线 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处理单元判断热点区 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通过热点区域所在的基站调度热点区域所处的两个扇区之间进 行基站内的多点协作传输 COMP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包括: 处理单 元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处理 单元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处理单 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调整多个基站间至少两个 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单元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包括: 处理单 元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处理 单元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处理单 元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则处理单元通过热点区域所在的多个基站调度热点区域所处 的至少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间的 COMP处理。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方法, 其包括: 根据每个扇区 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扇区的热点; 若扇区不存在热点, 则向协调器 上报无热点; 若扇区存在热点, 则根据在扇区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 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向协调器上报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协调器 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免扇区 过载。
结合第三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每个扇 区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扇区的热点包括: 通过 KPI检测、 MDT以及 话统数据获得热点; 或者, 通过 MDT以及话统数据预测热点。
结合第三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在扇区 内 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包括:
其中, 在扇区内包括(¾个热点, 每个热点的位置为 (xsl , ysl ), 对应 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 CN个热点对应的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xse, ysc ), 虚拟 热点的业务量为 。 结合第三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在扇区 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包括: 通过优化以下方 程获取虚拟热点的位置:
其中, 在扇区内包括(^个热点, 每个热点的位置为 (xsl , ysl ), 对应 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 CN个热点对应的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xse, ysc ), 虚拟 热点的业务量为 。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方法, 其包括: 从基站接收到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 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免基站的扇区过载。
结合第四方面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虚拟热 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根据虚拟热点的业 务量和位置, 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 并将热点区域进行排序; 对热点区域 进行遍历, 并判断热点区域是否遍历完毕; 若热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根 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获取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 和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并将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进行比较; 若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则将优化后 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优化前的网络的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包括:
v„
∑Tvi * ( xvi, yvi)
∑τνι
其中, 相邻的多个扇区中相互邻近的虚拟热点为 νΜ个, 虚拟热点的位 置为 (xvl, yvl ), 热点区域的位置为 (xvc, yvc ),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V1, 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为 Tvi。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若热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 化包括: 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的内部, 若是, 则根据热点区域的时 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 的边缘, 若是, 则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 若 否,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的交汇处, 若是, 则根据热点区域的 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 的覆盖边缘, 若是, 则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四种匹配 优化; 若否,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的覆盖交汇处, 若是, 则根据 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匹配优化。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热点区 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提示用户在热点区 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 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调用扇区导频频 率和天线下倾角进行 cco。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热点区 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 联合优化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天线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若热点 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 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调整基站内相邻 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热点区 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 联合优化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天线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若热点 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 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热点区域所在的基站调度热点区域 所处的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内的 COMP处理。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热点区 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提示用户在热点区 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 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调用 MLB用 例, 以调整多个基站间至少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热点区 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提示用户在热点区 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 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热点区域所 在的多个基站调度热点区域所处的至少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间的 COMP 处理。
通过上述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根据每个扇区的网 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扇区的热点, 若扇区存在热点, 则根据在扇区内的 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并向协调器上 4艮虚拟热点 的业务量和位置, 协调器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 络配置优化, 能够适用于各种扇区过载, 以避免扇区过载, 进而消除网络 业务热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 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图 1中基站的扇区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4是图 3中热点区域在扇区的位置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 6是图 5中基站的扇区的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的流程图; 图 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的流程图; 图 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的流程图; 图 10是图 9中协调器对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的流程图; 图 11是图 9中协调器对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的流程图; 图 12是图 9中协调器对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的流程图; 图 13是图 9中协调器对网络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的流程图; 图 14是图 9中协调器对网络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参阅图 1 ,图 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的结构框 图。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10包括: 基站 101和协调器( eCoordinator ) 102。 其中, 基站 101包括处理单元 103以及 发送单元 104, 协调器 102包括接收单元 105和处理单元 106。
如图 2所示,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基站 101包括三个扇区 107,每个扇区 107均覆盖 120。 的范围。其中,基站 101的处理单元 103根据每个扇区 107 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每个扇区 107的热点, 并判断扇区 107是否存 在热点。其中,基站 101的处理单元 103通过关键性能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 以及话统数据判断扇区 107是否存在热点, 或者通过预测 来判断扇区 107是否存在热点。 若扇区 107不存在热点, 则基站 101的发 送单元 104向协调器 102的接收单元 105上报无热点。 若扇区 107存在热 点, 则基站 101的处理单元 103根据在扇区 107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虚 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基站 101的发送单元 104向协调器 102的接收单 元 105上报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从协调 器 102的接收单元 105获取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并根据虚拟热点的 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能够适用于各种扇区 107过 载, 以避免扇区 107过载, 进而消除网络业务热点。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将协调器 102 设置在基站 101内。 优选地,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为蜂窝网络。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其在第一实施例 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1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 基站 101的处 理单元 103根据每个扇区 107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每个扇区 107的 热点包括:基站 101的处理单元 103通过 KPI检测、最小化路测试( Minimum Drive Test, MDT ) 以及话统数据获得扇区 107的热点; 或者, 基站 101的 处理单元 103通过 MDT以及话统数据利用小波变换和时序分析等方法预测 扇区 107的热点。 例如, 处理单元 103对话统数据进行小波变化, 获取不 同时间尺度的话统数据对应的小波分量, 然后对不同的小波分量进行时序 分析, 预测出不同时间尺度的业务增长。 其中, 话统数据为对网络呼叫、 掉话、 话务量等各种指标的统计, 是了解网络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扇区 107 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以及虚拟热点的 位置满足以下关系:
∑Ts1 *(Xs1, ysl)
其中, 在扇区 107 内包括 CN个热点, 每个热点的位置为 (xsl, ysl ), 对应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 CN个热点对应的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xse, ysc ),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SI。 即, 基站 101的处理单元 103根据在扇区 107 内所有热点的位置和公式( 1 ), 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在其他实 如: 处理单元 103通过最优化以下方程来获取虚拟热点的位置(xsc, ysc ), 。
本发明还提供第三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其在第一实施例 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1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所揭 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还包括天线 108, 如图 3 所示。 首先,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并 对热点区域进行排序。 然后,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对热点区域进行 遍历, 并判断热点区域是否遍历完毕。 若热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在网 络配置优化之后,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获取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以 及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并将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进行比较, 若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则协调器 12 的处理单元 106将优化后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优化前的网络的参数。 其中, 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既可以是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小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ΚΡΙ,也可以是优化后的网络的 ΚΡΙ大于优化前的 网络的 ΚΡΙ。例如优化后的网络吞吐量小于优化前的网络吞吐量,或者优化 后的网络掉话率大于优化前的网络掉话率, 则认为优化后的网络的 ΚΡΙ差 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ΚΡΙ。
其中,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 ^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确定 网络的热点区域, 满足以下公式:
∑Tvi * (xvi, yvi)
(xvc, yvc) = ^^ ( 2 )
∑TV1
vi=l
其中, 相邻的多个扇区 107中相互邻近的虚拟热点为 VM个, 虚拟热点 的位置为 (xvl, yvl ), 热点区域的位置为 (xvc, yvc ),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Τνι =∑Tsi , 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为 £τνι
si=l vi=l
在本实施例中,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业务量的 大小对热点区域进行排序, 并根据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从高到低对热点区域 进行遍历。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 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 区 107的内部, 若是,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 性对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 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 107边缘, 若是,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 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协调器 102 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 107的交汇处, 若是, 则协 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 化; 若否,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 107 的覆盖边缘, 若是,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 对网络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 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 107的覆盖交汇处, 若是,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如图 4所示, 热点 区域在扇区 107的位置, 其中热点区域 A位于扇区 107的内部, 即热点区 域 A位于一个扇区 107的中心区域内;热点区域 B位于邻扇区 107的边缘, 即热点区域 B位于一个扇区 107的边缘区域内, 与同一基站 101的邻扇区 107接近, 但不在两个扇区的共同覆盖区域内; 热点区域 C位于邻扇区 107 交汇处, 即热点区域 C位于同一基站 101的两个相邻扇区 107的共同覆盖 区域; 热点区域 D位于扇区 17的覆盖边缘, 即热点区域 D位于一个扇区 的边缘区域内, 与另一个基站 101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扇区 107接近, 但不 在上述扇区 107的共同覆盖区域内; 热点区域 E位于扇区 107的覆盖交汇 处, 即热点区域 F位于另一个基站 101的两个或多个相邻扇区 17的共同覆 盖区域。
其中,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 第一种配置优化包括: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 点或短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提 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 的 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经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 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调用扇区 107的 导频频率和天线 108 下倾角进行容量与覆盖优化(Capacity and Coverage Optimization, CCO )。 其中, 长期热点是指在 4艮长的统计时间周期内检测到 一直存在热点区域, 例如在周或月的统计时间周期内。 短期热点是指在较 短的统计时间周期内检测到存在热点区域, 例如在分钟或小时的统计时间 周期内。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二种 配置优化包括: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 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 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通过联合优化天线 108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 使天线 108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 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 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通过调用移动性 负载均衡(Mobility Load Balancing, MLB ), 以调整基站 101 内相邻扇区 107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 配置优化包括: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 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 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通过联合优化天线 108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 使天线 108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 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 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通过热点区域所 在的基站 101调度热点区域所处的两个扇区 107之间进行基站内的多点协 作传输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OMP )处理。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四种 配置优化包括: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 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提示用户 在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 的处理单 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 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调 整多个基站 101间至少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 配置优化包括: 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 期热点;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 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热点区 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的处理单元 106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 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 的 处理单元 106通过热点区域所在的多个基站 101调度热点区域所处的至少 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间的 COMP处理。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通 过设置基站 101和协调器 102, 能够适用于各种扇区 107过载, 以避免扇区 107过载。
参阅图 5 ,图 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的示意框 图。 如图 5所示,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50包括: 基站 501和协调器(eCoordinator ) 502。 其中, 基站 501包括处理器 503以及发 送器 504, 协调器 502包括接收器 505和处理器 506。
如图 6所示,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基站 501包括三个扇区 507,每个扇区 107均覆盖 120° 的范围。 其中, 基站 501的处理器 503根据每个扇区 507 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每个扇区 507的热点, 并判断扇区 507是否存 在热点。其中,基站 501的处理器 503通过 KPI以及话统数据判断扇区 507 是否存在热点, 或者通过预测来判断扇区 507是否存在热点。 若扇区 507 不存在热点, 则基站 501的发送器 504向协调器 502的接收器 505上报无 热点。 若扇区 507存在热点, 则基站 501的处理器 503根据在扇区 507内 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基站 501的发送器 504向 协调器 502的接收器 505上报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协调器 502的处 理器 506从协调器 502的接收器 505获取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并根 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能够适用于各 种扇区 507过载, 以避免扇区 507过载。
本发明还提供第一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 其在第一实施例 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装置 10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 7所示,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法包括:
S701:基站 101根据每个扇区 107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扇区 107 的热点;
S702: 基站 101判断扇区 107是否存在热点;
S703: 若扇区 107不存在热点, 则基站 101向协调器 102上报无热点; S704: 若扇区 107存在热点, 则基站 101根据在扇区 107内的所有热 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并向协调器 102上 虚拟热点的 业务量和位置;
S705: 协调器 102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 配置优化, 以避免扇区 107过载。
在 S701中,基站 101通过 KPI检测、 MDT以及话统数据获得扇区 107 的热点; 或者,基站 101通过 MDT以及话统数据利用小波变换或时序分析 等方法预测扇区 107的热点。
在 S703中, 基站 101向协调器 102上报无热点, 并返回 S701。 在 S704中,基站 101根据在扇区 107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利用公式( 1 ) 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在 S705中, 协调器 102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进行网络配置优 化, 并返回 S701。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将协调器 102 设置在基站 101内。 优选地,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网络为蜂窝网络。
本发明还提供第二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 其在第一实施例 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 8所示, 在 S705中, 协调器 102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 置优化包括:
S801: 协调器 102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 并对热点区域进行排序;
S802: 协调器 102对热点区域进行遍历, 并判断热点区域是否遍历完 毕;
S803: 若热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和 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S804: 协调器 102获取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以及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并将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进行比较;
S805: 若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则协调器 102 将优化后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优化前的网络的参数。
在 S801 中, 协调器 102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利用公式(2 ) 确定网络的热点区域,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业务量的大小对热点区 域进行排序。
在 S802中,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从高到低对热点区域进 行遍历。 若热点区域遍历完毕, 则返回。
在 S804中,若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相对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保持或 改善, 则返回。
在 S805中, 协调器 12将优化后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原网络的参数, 并返回 S801 , 以进入下一个网络业务热点的处理。 其中, 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既可以是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小于优化前的 网络的 KPI,也可以是优化后的网络的 ΚΡΙ大于优化前的网络的 ΚΡΙ。例如 优化后的网络吞吐量小于优化前的网络吞吐量, 或者优化后的网络掉话率 大于优化前的网络掉话率, 则认为优化后的网络的 ΚΡΙ差于优化前的网络 的 ΚΡΙ。
本发明还提供第三实施例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 其在第二实施例 所揭示的消除网络业务热点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 9所示, 在 S803中,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位置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S901: 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 107的内部;
S902: 若是, 则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一种 配置优化;
S903: 若否,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 107边缘; S904: 若是, 则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二种 配置优化;
S905: 若否,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 107的交汇 处;
S906: 若是, 则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三种 配置优化;
S907: 若否,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 107的覆盖边
S908: 若是, 则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四种 配置优化;
S909: 若否,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扇区 107的覆盖交 汇处;
S910: 若是, 则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进行第五种 配置优化。
在 S902中, 如图 10所示,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 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包括:
S101: 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S102: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 入新站点; S103: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经 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S104: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调用扇区 107的导频频率和天线 108下倾角进行容量与覆盖优化。
在 S101中, 长期热点是指在^艮长的统计时间周期内检测到一直存在热 点区域, 例如在周或月的统计时间周期内; 短期热点是指在较短的统计时 间周期内检测到存在热点区域, 例如在分钟或 d、时的统计时间周期内。
在 S103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在 S904中, 如图 11所示,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 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包括:
S111 : 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S112: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 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S113: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通过联合 优化天线 108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天线 108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S114: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 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S115: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通过调用 移动性负载均衡, 以调整基站 101 内相邻扇区 107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 载均衡。
在 S112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在 S114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在 S906中, 如图 12所示,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 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包括:
S121 : 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S122: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 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S123: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通过联合 优化天线 108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天线 108的主波束对准热点区域;
S124: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 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S125: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通过热点 区域所在的基站 101调度热点区域所处的两个扇区 107之间进行基站内的 多点协作传输处理。
在 S122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在 S124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在 S908中, 如图 13所示,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 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包括:
S131 : 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S132: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 入新站点;
S133: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 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S134: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调整多个基站 101间至少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 负载均衡。
在 S133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在 S910中, 如图 14所示, 协调器 102根据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网络 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包括:
S141 : 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S142: 若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提示用户在热点区域插 入新站点;
S143: 若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协调器 102判断热点区域是否已进 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S144: 若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协调器 102通过热点 区域所在的多个基站 101调度热点区域所处的至少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 间的 COMP处理。
在 S143中, 若热点区域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返回。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 本发明通过根据每个扇区的网络业务量来获 得或预测扇区的热点, 若扇区存在热点, 则根据在扇区内的所有热点的位 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并向协调器上 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 置, 协调器根据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能够适用于 各种扇区过载, 以避免扇区过载, 进而消除网络业务热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 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 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内。

Claims (24)

  1.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其 中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每个扇区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所述扇区的热 点, 若所述扇区不存在热点, 则所述发送单元向协调器上报无热点, 若所 述扇区存在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在所述扇区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 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协调器上报所述虚拟热 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所述协调器根据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 位置以及 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免所述扇区过载。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关键 性能指标 KPI检测、最小化路测试 MDT以及话统数据获得所述热点;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 MDT以及话统数据预测热点。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扇区内的所有热 点的位置、 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以及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满足以下关系:
    ∑Ts1 * (Xs1, ysl)
    (xsc, ysc)
    其中,在所述扇区内包括 (^个热点,每个所述热点的位置为(xsl, ysl ), 对应所述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所述 (¾个热点对应的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 xsc, ysc ), 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SI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优化 以下方程获取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扇区内包括 (^个热点,每个所述热点的位置为(xsl, ysl ), 对应所述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所述 (^个热点对应的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 xsc, ysc ), 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SI。 5. 一种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调器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从基站接收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所述处理单 元根据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 免所述基站的扇区过载。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确定所述网络的热点区域, 并将所述热点区 域进行排序; 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热点区域进行遍历, 并判断所述热点区 域是否遍历完毕;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 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所述处理单元获取优化后的 网络的 KPI和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并将所述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与所述 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进行比较; 若所述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所述优化 前的网络的 KPI,则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优化后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所述优 化前的网络的参数。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虚拟热点的业 和位置, 确定所述网络的热点区域, 满足以下公式:
    ∑τνι
    vi=l
    其中, 相邻的多个所述扇区中相互邻近的虚拟热点为 VM个, 所述虚拟 热点的位置为 (xvl, yvl ), 所述热点区域的位置为 (xve, yvc ), 所述虚拟热
    VM
    点的业务量为 TV1, 所述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为 £τνι
    vi=l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扇区的内部, 若是, 则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 化;
    若否,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的边缘, 若 是, 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二种配 置优化; 若否,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邻扇区的交汇 处, 若是, 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 三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扇区的覆盖边 缘, 若是, 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 四种匹配优 ^匕;
    若否,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扇区的覆盖交 汇处, 若是, 则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 第五种匹配优化。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还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提示用户在所述热点区 域插入新站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调用扇区 导频频率和天线下倾角进行容量与覆盖优化 CCO。
    10.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联合 优化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所述天线的主波束对准所述热点区域;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调用 移动性负载均衡 MLB用例,以调整所述基站内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 行负载均衡。 11.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联合 优化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 以使所述天线的主波束对准所述热点区域;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 热点区域所在的基站调度所述热点区域所处的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内的 多点协作传输 COMP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提示用户在所述热点区 域插入新站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调整多个所述基站间至少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 负载均衡。
    13.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协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提示用户在所述热点区 域插入新站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 已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 热点区域所在的多个基站调度所述热点区域所处的至少两个扇区之间进行 基站间的 COMP处理。
    14.一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扇区的网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所述扇区的热点;
    若所述扇区不存在热点, 则向协调器上报无热点;
    若所述扇区存在热点, 则根据在所述扇区内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 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向所述协调器上报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所述协调器根据所 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避免所述扇 区过载。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每个扇区的网 络业务量来获得或预测所述扇区的热点包括:
    通过 KPI检测、 MDT以及话统数据获得所述热点;
    或者, 通过所述 MDT以及话统数据预测热点。
    16.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在所述扇区内 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包括: J T
    ∑TS1 其中,在所述扇区内包括 (¾个热点,每个所述热点的位置为(xsl , ysl ), 对应所述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所述 (^个热点对应的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 xsc, ysc ) , 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SI
    17.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在所述扇区内 的所有热点的位置得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包括: 通过优化以下方程 获取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
    其中,在所述扇区内包括 (^个热点,每个所述热点的位置为(xsl , ysl ), 对应所述热点的业务量为 TS1,所述 (^个热点对应的所述虚拟热点的位置为 ( xsc, ysc ), 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为 TSI
    si=l
    18.—种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根据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 以 避免所述基站的扇区过载。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虚拟热点 的业务量、 位置以及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根据所述虚拟热点的业务量和位置, 确定所述网络的热点区域, 并将 所述热点区域进行排序;
    对所述热点区域进行遍历, 并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遍历完毕;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遍历完毕, 则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 行网络配置优化;
    获取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和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并将所述优化后的 网络的 KPI与所述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进行比较;
    若所述优化后的网络的 KPI差于所述优化前的网络的 KPI, 则将所述 优化后的网络的参数设置回所述优化前的网络的参数。
    20.根据权利要去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虚拟热点 的业务量和位置, 确定所述网络的热点区域包括:
    ∑Tvi * ( x vi, yvi)
    ( , vc) = ^^
    ∑τνι
    vi=l
    其中, 相邻的多个所述扇区中相互邻近的虚拟热点为 VM个, 所述虚拟 热点的位置为 (xvl, yvl ), 所述热点区域的位置为 (xvc, yvc ), 所述虚拟热
    VM
    点的业务量为 TV1, 所述热点区域的业务量为 ¾Τνι
    vi=l
    21.根据权利要去 19所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所述热点区域未 遍历完毕, 则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位置和时效性进行网络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扇区的内部, 若是, 则根据所述热点 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邻扇区的边缘, 若是, 则根据所 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邻扇区的交汇处, 若是, 则 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
    若否,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扇区的覆盖边缘, 若是, 则 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四种匹配优化;
    若否,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位于所述扇区的覆盖交汇处, 若是, 则根据所述热点区域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五种匹配优化。
    22.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热点区域 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一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提示用户在所述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调用扇区导频频率和天 线下倾角进行 CCO。
    23.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热点区域 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二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联合优化天线下倾 角和方位角, 以使所述天线的主波束对准所述热点区域;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 调整所述基站内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24.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热点区域 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三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长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长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联合优化天线下倾 角和方位角, 以使所述天线的主波束对准所述热点区域;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所述热点区域所在 的基站调度所述热点区域所处的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内的 COMP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热点区域 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四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提示用户在所述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调用 MLB用例, 以 调整多个所述基站间至少两个相邻扇区之间的切换参数进行负载均衡。
    26.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热点区域 的时效性对所述网络进行第五种配置优化包括:
    判断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或短期热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长期热点, 则提示用户在所述热点区域插入新站点; 若所述热点区域为短期热点, 则判断所述热点区域是否已进行短期网 络配置优化;
    若所述热点区域未进行短期网络配置优化, 则通过所述热点区域所在 的多个基站调度所述热点区域所处的至少两个扇区之间进行基站间的 COMP处理。
CN201380076381.5A 2013-11-13 2013-11-13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191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7016 WO2015070388A1 (zh) 2013-11-13 2013-11-13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397A true CN105191397A (zh) 2015-12-23
CN105191397B CN105191397B (zh) 2019-12-24

Family

ID=5305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381.5A Active CN105191397B (zh) 2013-11-13 2013-11-13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68162B1 (zh)
CN (1) CN105191397B (zh)
WO (1) WO20150703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608A (zh) * 2021-08-17 2021-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容量热点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29255A1 (en) * 2017-07-14 2019-0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onitoring an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207A (zh) * 2008-12-04 2009-04-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蜂窝协作中继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基站
US20110294499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Vikberg Jari Network-based area positioning for capacity and coverage improvement
CN103227995A (zh) * 2012-01-30 2013-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组织网络协调方法、装置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335B1 (en) * 2000-08-09 2002-06-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load sha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cylindrical antenna array
CN101384073B (zh) * 2007-09-07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通过信道借用中继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01895934B (zh) * 2009-05-20 2013-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动态优化系统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US9100146B2 (en) * 2012-03-08 2015-08-04 Alcatel Lucent Virtual sectorization using an active anntenna arr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207A (zh) * 2008-12-04 2009-04-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蜂窝协作中继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基站
US20110294499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Vikberg Jari Network-based area positioning for capacity and coverage improvement
CN103227995A (zh) * 2012-01-30 2013-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组织网络协调方法、装置与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608A (zh) * 2021-08-17 2021-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容量热点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60608B (zh) * 2021-08-17 2022-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容量热点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1397B (zh) 2019-12-24
EP3068162A4 (en) 2016-11-30
WO2015070388A1 (zh) 2015-05-21
EP3068162A1 (en) 2016-09-14
EP3068162B1 (en) 202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91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 link
WO2017137010A2 (en) Configuration of a set of carriers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84818B (zh) 控制通信系统中测量数据的收集的装置和方法
US11968000B2 (en)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in citizen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CBRS)
KR101615879B1 (ko) 위치―기반 이동성 결정들을 위한 네트워크 맵
CN102752767B (zh) 一种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改善蜂窝小区边缘用户性能的方法
US10827361B2 (en) Metho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3091344A1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328084B (zh) 一种小区容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641695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节能的方法
CN114584183A (zh) 协作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191397B (zh) 消除网络业务热点的基站、协调器及其方法
US20200413266A1 (en)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Network Response
Bejarano-Luque et al. A context-aware data-driven algorithm for small cell site sel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20210392511A1 (en) User equipment (ue) measurement to estimate coverage threshold
CN109391310B (zh) 波束配置方法和波束配置装置
CN114258071B (zh) 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5636085A (zh) 邻区列表优化方法及装置
JP6301186B2 (ja) セル選択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Nie et al. Coverage and association bias analysis for backhaul constrained HetNets with eICIC and CRE
CN115412980A (zh) 小区切换边界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9883A (zh) 用于准入控制准则的修改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KR101393141B1 (ko) 이종 셀룰러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다중 무선접속기술 선택 접속과 동시 접속 및 부하 분산하는 기법
CN111434138B (zh) 小区信号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105068B2 (ja) 移動局の地理的分布推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