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990A - 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及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及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9990A
CN105189990A CN201480002828.9A CN201480002828A CN105189990A CN 105189990 A CN105189990 A CN 105189990A CN 201480002828 A CN201480002828 A CN 201480002828A CN 105189990 A CN105189990 A CN 105189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efficiency
torque
controlling engine
calcu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8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9990B (zh
Inventor
杉平成广
加藤直人
宇川佳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89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9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99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7/00Non-electrical 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functions of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D37/02Non-electrical 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functions of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e of the functions being ign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97With detection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2Safety or indicating device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2Safety or indicating device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 F02D41/221Safety or indicating device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failure of actuators or electrically driven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computer, e.g. microprocessor
    • F02D41/263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computer, e.g. microprocessor the program execution being modifiable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10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engine output, e.g. engine torque or engine speed
    • F02D2200/1002Output torque
    • F02D2200/1004Estimation of the output torq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50/00Engine control related to specific problems or objectives
    • F02D2250/18Control of the engine output torq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Ignition Tim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发动机控制设备上的异常检测设备,该发动机控制设备通过使用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将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通过使用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基于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在该异常检测设备中,通过使用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效率,通过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以及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与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以及通过使用扭矩偏差来检测存在异常或不存在异常。

Description

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及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安装在车辆上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设备及异常检测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对其中输出比意为由驾驶员输出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的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设备及异常检测方法。
相关技术的描述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90196(JP2010-190196A)的图1公开了一种执行发动机的扭矩控制的发动机控制设备。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中,使用操作元件341和操作元件343根据目标扭矩和目标效率来计算增加的空气量(对应于目标负荷率),执行从增加的空气量到节流阀开度的转换,从而设置节流阀开度的控制量。此外,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中,根据目标效率计算发动机的目标点火定时,从而控制发动机的点火定时。
在JP2010-190196A的发动机控制设备中,为了监视是否生成了比意为由驾驶员生成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需要监视操作元件341和操作元件343是否正常工作。也就是说,需要监视目标扭矩、目标效率以及增加的空气量(目标负荷率)三个值是否处于正常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方法作为用于执行这种监视的技术,在该方法中通过使用目标效率和增加的空气量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对监视用目标扭矩与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进行确定,当扭矩偏差超过阈值时计数增加,并且确定出存在异常,也就是说,当计数数量超过阈值时生成比意为由驾驶员生成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该技术被称为所提出的技术)。
在JP2010-190196A的发动机控制设备中,当目标效率反常地从正常值的一倍减小到正常值的0.1倍时,增大所增加的空气量,增大节流阀开度的控制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延迟目标点火定时以防止过量的扭矩。另一方面,目标点火定时的延迟角极限通常被设置为熄火极限(例如,-20°)。因此,为了防止过量的扭矩,目标点火定时不能被延迟到延迟角(例如,-40°)。结果,输出过量的扭矩。
发明内容
在输出过量的扭矩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在上述提出的技术中的目标效率和增加的空气量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在计算中,目标效率的减小与增加的空气量的增大互相抵消。因此,存在下述情况:监视用目标扭矩与目标扭矩匹配,扭矩偏差没有超过阈值,并且没有确定出存在异常。也就是说,存在异常不能被检测到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设备及异常检测方法,其能够检测其中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且输出比意为由驾驶员输出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第二目标效率,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第二目标效率是指用于监视的目标效率。第二目标扭矩是指用于监视的目标扭矩。
根据上面的配置,由于监视用目标效率是通过使用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所以在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监视用目标效率的减小变得小于目标效率的减小。上面情况的特定示例包括输出过量扭矩的情况。由于监视用目标扭矩是通过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以及目标负荷率来计算,所以监视用目标效率的减小与目标负荷率的增大在计算中没有充分地互相抵消,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变得充分大于目标扭矩。在这种情况下,扭矩偏差变得大于第一阈值,以及可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的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对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三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第三目标效率与渐变后目标效率对应。第二目标扭矩与用于监视的目标扭矩对应。
根据上面的配置,由于渐变后目标效率是通过对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是通过使用渐变后目标效率以及目标负荷率来计算,所以在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渐变后目标效率的减小变得小于目标效率的减小。因此,在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中,渐变后目标效率的减小与目标负荷率的增大没有充分地互相抵消,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变得充分大于目标扭矩。在这种情况下,扭矩偏差变得大于第一阈值,以及可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在上面的配置中,控制器可以通过对第一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以及控制器可以通过使用第二目标效率与第三目标效率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以及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第三目标效率与渐变后目标效率对应。
根据上面的配置,在一系列处理中,由于渐变后目标效率还通过对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以及在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中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与渐变后目标效率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因此监视用目标扭矩的值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在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扭矩偏差更可靠地变得大于第一阈值,以及可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在上面的配置中,当第三目标效率小于在先前处理中获取的第三目标效率时,控制器可以通过从在先前处理中获取的第三目标效率中减去预定渐变量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
根据上面的配置,在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可以更可靠地使得渐变后目标效率的减小小于目标效率的减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的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第二目标效率;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的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方法包括:通过对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通过使用所述第三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重要性和工业重要性,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以及在附图中:
图1是发动机控制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
图2是图1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了图2的目标负荷率计算部、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中的每个部件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了发动机的点火定时与扭矩的特征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
图7是示出了图6的目标负荷率计算部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中的每个部件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目标负荷率计算部、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中的每个部件的示意性配置的图;以及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发动机控制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图2是图1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了图2的目标负荷率计算部、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中的每个部件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对发动机控制设备1的异常进行检测,发动机控制设备1控制安装在例如车辆上的发动机3。具体地,异常检测设备13对下述异常进行检测:在该异常中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比意为由驾驶员输出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使用目标点火定时SAm来计算用于监视异常的目标效率(在下文中称为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异常检测设备13也通过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及目标负荷率KLm来计算用于监视异常的目标扭矩(在下文中称为监视用目标扭矩)Tma。而且,异常检测设备13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与目标扭矩Tm之间的扭矩偏差△Tm,以及通过使用扭矩偏差△Tm来检测存在异常或者不存在异常。在下文中,基于图1至图3,将会详细地描述在其上安装有异常检测设备13的发动机控制设备1。
如图1所示,发动机控制设备1包括:公共信号分送部5,该公共信号分送部5分送关于发动机3的操作条件和操作状态的信息(在下文中称为公共发动机信息)5a;请求输出部7,该请求输出部7基于公共发动机信息5a来量化与发动机3的功能有关的请求并且输出所量化的请求;集成部9,该集成部9在每个类型的基础上将从请求输出部7输出的各种请求集成为一个请求值;控制量设置部11,该控制量设置部11基于通过集成部9获得的各种请求的请求值来设置用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各种致动器3a、3b及3c中的每个致动器的控制量;以及异常检测设备13,该异常检测设备13基于控制量设置部11的处理信号来执行对异常的检测。
致动器3a是控制发动机3的吸入空气量的节流阀。致动器3b是发动机3的点火设备。致动器3c是发动机3的燃料注入设备。在下文中,它们也被称为节流阀3a、点火设备3b以及燃料注入设备3c。
公共信号分送部5从在发动机3中设置的各种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等)以及发动机控制设备1的各种计算部(泵损失扭矩计算部、怠速控制(ISC)请求扭矩计算部、用于最佳扭矩的最小点火提前角(MBT)点火定时计算部、实际负荷率计算部等)获取公共发动机信息5a(泵损失扭矩Tp,ISC请求扭矩Tisc、发动机转速Ne、MBT点火定时SAmbt、实际负荷率KLr等),以及将公共发动机信息5a分送到单独的部件(请求输出部7、集成部9以及控制量设置部11)。
要注意的是泵损失扭矩Tp是在发动机3的吸入操作期间由于空气阻力而损失的扭矩。ISC请求扭矩Tisc是获得目标空转速度所需的扭矩。MBT点火定时SAmbt定义如下。也就是说,在垂直轴表示扭矩T并且水平轴表示点火定时SA的情况下,从发动机3输出的扭矩T由在图4中所示的向上凸曲线来表示。在其处扭矩T被最大化的点火定时SA被称为MBT点火定时SAmbt。要注意的是在MBT点火定时SAmbt处的扭矩(在A点的扭矩)T被称为MBT扭矩Tmbt。实际负荷率KLr是负荷率的所检测的值,以及负荷率被定义为针对发动机3的每个气缸的每个周期实际吸入空气量与最大吸入空气量的比例。
请求输出部7具有输出与发动机3的单独的功能(例如,驾驶性能、排气及燃料效率)有关的请求的多个请求输出元件7a、7b及7c。在本文中,请求输出元件7a输出与驾驶性能有关的请求(驾驶性能请求)。请求输出元件7b输出与排气有关的请求(排气请求)。请求输出元件7c输出与燃料效率有关的请求(燃料效率请求)。在下文中,它们也被称为驾驶性能请求输出元件7a、排气请求输出元件7b以及燃料效率请求输出元件7c。
在本文中,除了扭矩之外,发动机3的输出还包括热和排气。用所有扭矩、热以及排气来确定发动机3的各种功能例如上面的驾驶性能、排气以及燃料效率。因此,用于控制发动机3的输出的参数可以归结为扭矩T,效率η以及空气-燃料比例AF这三种物理量。通过使用控制各种致动器3a、3b及3c中的每个致动器的操作的三种物理量来表示与发动机3的各种功能有关的请求,可以可靠地在发动机3的输出中反映请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扭矩T、效率η以及空气-燃料比例AF用作为用于表示请求的物理量。要注意的是效率η通过输出扭矩T/MBT扭矩Tmbt来定义。例如,在图4的点B处的效率η通过50Nm/100Nm=0.5倍来给出。
驾驶性能请求输出元件7a输出驾驶性能请求作为例如与扭矩T有关的请求(在下文中称为扭矩请求)以及与效率η有关的请求(在下文中称为效率请求)。排气请求输出元件7b输出排气请求作为例如效率请求以及与空气-燃料比例AF有关的请求(在下文中称为空气-燃料比例请求)。燃料效率请求输出元件7c输出燃料效率请求作为例如效率请求以及空气-燃料比例请求。
集成部9具有与用在请求(驾驶性能请求、效率请求以及空气-燃料比例请求)中的三个物理量(扭矩T、效率η以及空气-燃料比例AF)对应的多个集成元件9a、9b以及9c。在本文中,与扭矩T对应的集成元件9a(在下文中也称为扭矩集成元件)从请求输出单元7a、7b以及7c收集各个扭矩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规则将所收集的扭矩请求集成为一个扭矩请求值。与效率η对应的集成元件9b(在下文中也称为效率集成元件)从请求输出元件7a、7b以及7c收集各个效率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规则将所收集的效率请求集成为一个效率请求值。与空气-燃料比例AF对应的集成元件9c(在下文中也称为空气-燃料比例集成元件)从请求输出元件7a、7b以及7c收集各个空气-燃料比例请求,并且根据预定的规则将所收集的空气-燃料比例请求集成为一个空气-燃料比例请求值。要注意的是集成元件9a、9b以及9c中的每个集成元件参考公共发动机信息5a,并且通过常规的集成方法来执行集成。
控制量设置部11具有调整部11d以及多个控制量计算元件11a、11b以及11c。调整部11d调整来自集成元件9a、9b以及9c的各个请求值(扭矩请求值、效率请求值以及空气-燃料比例请求值),使得基于它们的相互关联可以进行对发动机3的适当的操作。要注意的是调整部11d参考公共发动机信息5a,并且通过常规的调整方法来执行调整。所调整的请求值也被称为目标扭矩Tm、目标效率ηm以及目标空气-燃料比例AFm。
控制量计算元件11a、11b以及11c通过使用由调整部11d所调整的请求值(目标扭矩Tm、目标效率ηm以及目标空气-燃料比例AFm)来计算致动器3a、3b以及3c的控制量,并且基于所计算的控制量来控制致动器3a、3b以及3c。
在本文中,控制量计算元件11a通过使用例如目标扭矩Tm以及目标效率ηm来计算目标负荷率KLm,将所计算的目标负荷率KLm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θm,并且基于目标节流阀开度θm来控制节流阀3a的节流阀开度。控制量计算元件11b计算目标点火定时Sam,使得通过使用例如目标扭矩Tm和目标节流阀开度θm来得到目标扭矩Tm,并且基于目标点火定时SAm来控制点火设备3b的点火定时。要注意的是目标点火定时SAm的延迟角极限(在延迟角侧的极限值)被设置为例如熄火极限(熄火发生的极限值)。在本文中,如下所述,尽管目标点火定时SAm的延迟角极限被设置为熄火极限,但是其延迟角极限可以被设置为只要该值能够检测异常的任何值。
控制量计算元件11c通过使用例如目标空气-燃料比例AFm来计算目标燃料注入量Qm,以及基于所计算的目标燃料注入量Qm来控制燃料注入设备3c的燃料注入量。
更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控制量计算元件11a包括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以及目标节流阀开度计算部11f,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通过使用目标扭矩Tm和目标效率ηm来计算目标负荷率KLm,目标节流阀开度计算部11f通过使用目标负荷率KLm来计算目标节流阀开度θm。
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计算目标负荷率KLm使得目标负荷率KLm根据目标扭矩Tm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以及使得目标负荷率KLm根据目标效率ηm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包括操作部11g和操作部11h、下限保护处理部11i和下限保护处理部11n、扭矩滤波器处理部11j、扭矩处理部11k以及转换部11m。
操作部11g将来自泵损失扭矩计算部的泵损失扭矩Tp与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扭矩Tm相加,并且将相加结果(在下文中称为相加后目标扭矩)Tm1输出至操作部11h。
操作部11h将来自操作部11g的相加后目标扭矩Tm1除以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效率ηm,并且将相除结果(在下文中称为相除后目标扭矩)Tm2输出至下限保护处理部11i。
下限保护处理部11i对来自操作部11h的相除后目标扭矩Tm2执行下限保护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在下文中称为下限保护处理后目标扭矩)Tm3输出至扭矩滤波器处理部11j。更具体地,下限保护处理部11i从ISC请求扭矩计算部获取ISC请求扭矩Tisc。随后,下限保护处理部11i确定相除后目标扭矩Tm2是否不小于ISC请求扭矩Tisc,以及在确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下限保护处理部11i输出相除后目标扭矩Tm2作为下限保护处理后目标扭矩Tm3。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下限保护处理部11i输出ISC请求扭矩Tisc作为下限保护处理后目标扭矩Tm3。
扭矩滤波器处理部11j移除被包括在来自下限保护处理部11i的下限保护处理后目标扭矩Tm3中的特定频率分量(例如,高频分量),并且将移除结果(在下文中称为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Tm4输出至扭矩处理部11k。
扭矩处理部11k执行防止来自扭矩滤波器处理部11j的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Tm4的急剧变化的扭矩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在下文中称为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输出至转换部11m。更具体地,在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Tm4中发生预定值或更大值的急剧增大或急剧减小的情况下,扭矩处理部11k改变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Tm4,以便防止急剧增大或急剧减小,并且输出经改变的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作为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另一方面,在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Tm4中没有发生预定值或更大值的急剧增大或减小的情况下,扭矩处理部11k输出滤波器处理后目标扭矩Tm4作为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
转换部11m将来自扭矩处理部11k的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转换成负荷率KLm1,并且将负荷率KLm1输出至下限保护处理部11n。更具体地,定义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发动机转速Ne、目标空气-燃料比例AFm以及负荷率KLm1之间的关系的第一转换映射MP1被设置在转换部11m中。转换部11m从扭矩处理部11k获取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转速Ne,并且从调整部11d获取目标空气-燃料比例AFm。随后,转换部11m通过使用第一转换映射MP1,确定与所获取的扭矩处理后目标扭矩Tm5、发动机转速Ne以及目标空气-燃料比例AFm对应的负荷率KLm1。
下限保护处理部11n对来自转换部11m的负荷率KLm1执行下限保护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作为目标负荷率KLm输出至目标节流阀开度计算部11f以及异常检测设备13。更具体地,负荷率KLm1的下限值被设为负荷率下限保护值KLmin。下限保护处理部11n确定负荷率KLm1是否不小于负荷率下限保护值KLmin,以及在确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下限保护处理部11n输出负荷率KLm1作为目标负荷率KLm。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下限保护处理部11n输出负荷率下限保护值KLmin作为目标负荷率KLm。
目标节流阀开度计算部11f计算目标节流阀开度θm,使得目标节流阀开度θm根据目标负荷率KLm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在本文中,定义例如目标负荷率KLm与目标节流阀开度θm之间的关系的第二转换映射MP2被设置在目标节流阀开度计算部11f中。目标节流阀开度计算部11f通过使用第二转换映射MP2来确定与来自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的目标负荷率KLm对应的目标节流阀开度θm。
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使用例如来自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的目标负荷率KLm和来自控制量计算元件11b的目标点火定时SAm来计算目标扭矩(即,监视用目标扭矩)Tma,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与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扭矩Tm之间的扭矩偏差△Tm(=监视用目标扭矩Tma–目标扭矩Tm),并且基于扭矩偏差△Tm来确定存在异常或不存在异常。
更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包括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13a、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操作部13c、确定部13d、确定部13f以及增大处理部13e。
如图3所示,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13a包括操作部13g以及转换部13h。
操作部13g从来自控制量计算元件11b的目标点火定时SAm中减去来自MBT点火定时计算部的MBT点火定时SAmbt,并且将相减结果(在下文中称为点火延迟角量)α输出至转换部13h。
转换部13h通过使用来自操作部13g的点火延迟角量α来计算目标效率(即,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并且将计算结果输出至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更具体地,定义点火延迟角量α、实际负荷率KLr、发动机转速Ne以及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之间的关系的第三转换映射MP3被设置在转换部13h中。转换部13h从操作部13g获取点火延迟角量α,从实际负荷率计算部获取实际负荷率KLr,以及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转速Ne。随后,转换部13h通过使用第三转换映射MP3来确定与所获取的点火延迟角量α、实际负荷率KLr以及发动机转速Ne对应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
如图3所示,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包括转换部13i、操作部13j、操作部13m以及上限保护处理部13k。
转换部13i将来自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的目标负荷率KLm转换成MBT扭矩Tmbt,并且将转换结果输出至操作部13j。更具体地,定义目标负荷率KLm、发动机转速Ne、空气-燃料比例AF以及MBT扭矩Tmbt之间的关系的第四转换映射MP4被设置在转换部13i中。转换部13i从目标负载率计算部11e获取目标负荷率KLm,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转速Ne,将空气-燃料比例AF固定到预定值(例如,12.5),并且通过使用第四转换映射MP4来确定与所获取的目标负荷率KLm和发动机转速Ne对应的MBT扭矩Tmbt。
操作部13j将来自转换部13i的MBT扭矩Tmbt与来自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13a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相乘,并且将相乘结果(在下文中称为相乘后扭矩)Tma1输出至操作部13m。通过该相乘处理,相乘后扭矩Tma1根据MBT扭矩Tmbt以及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中每个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上限保护处理部13k对来自泵损失扭矩计算部的泵损失扭矩Tp执行上限保护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在下文中称为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输出至操作部13m。更具体地,泵损失扭矩Tp的上限值被设置为预定的上限保护值Tpmax。上限保护处理部13k确定泵损失扭矩Tp是否不大于预定的上限保护值Tpmax,以及在确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上限保护处理部13k输出泵损失扭矩Tp作为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上限保护处理部13k输出预定的上限保护值Tpmax作为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
操作部13m从来自操作部13j的相乘后扭矩Tma1中减去来自上限保护处理部13k的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并且将相减结果作为监视用目标扭矩Tma输出至操作部13c。
操作部13c通过从来自操作部13m的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中减去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扭矩Tm来计算扭矩偏差△Tm。
确定部13d确定来自操作部13c的扭矩偏差△Tm是否不小于第一阈值△Tm1。在确定部13d的确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增大处理部13e增加计数Nc(也就是说,计数Nc加1)。另一方面,在确定部13d的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增大处理部13e将计数Nc重设为0。
确定部13f确定在增大处理部13e中的计数数量Nc是否不小于第二阈值Nc1。在确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确定部13f确定存在异常。更具体地,确定部13f确定存在下述异常:在该异常中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变得过量大于目标扭矩Tm,也就是说,在该异常中输出比意为由驾驶员输出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确定部13f确定不存在异常。
在本文中,由于计数数量Nc在确定部13d的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被重设,所以只有当计数Nc连续地增大与阈值Nc1对应的次数时确定出存在异常。然而,通过在确定部13d的确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保持计数Nc,当计数Nc间断地增大并且达到阈值Nc1时可以确定出存在异常。
接下来,将基于图2、图3以及图5来描述异常检测设备13的操作。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如图2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从调整部11d获取目标扭矩Tm,从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获取目标负荷率KLm,以及从控制量计算元件11b获取目标点火定时SAm。
在步骤S2中,如图2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使用目标点火定时SAm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还从发动机控制设备1的各种计算部和传感器获取MBT点火定时SAmbt、实际负荷率KLr以及发动机转速Ne。随后,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从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13a中的目标点火定时SAm中减去MBT点火定时SAmbt来计算点火延迟角量α,并且通过使用第三转换映射MP3来确定与点火延迟角量α、实际负荷率KLr以及发动机转速Ne对应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
在步骤S3中,如图2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使用目标负荷率KLm以及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还从发动机控制设备1的泵损失扭矩计算部获取泵损失扭矩Tp。随后,异常检测设备13将空气-燃料比例AF固定到预定值(例如,1.5),以及通过在转换部13i中使用第二转换映射MP2来对与目标负荷率KLm和发动机转速Ne对应的MBT扭矩Tmbt进行确定。然后,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在操作部13j中将MBT扭矩Tmbt与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相乘在一起来确定相乘后扭矩Tma1。此外,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在上限保护处理部13k中对泵损失扭矩Tp执行上限保护处理来确定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随后,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在操作部13m中从相乘后扭矩Tma1中减去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来确定监视用目标扭矩Tma。
在步骤S4中,异常检测设备13通过在操作部13c中从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中减去目标扭矩Tm来确定扭矩偏差△Tm(=Tma–Tm)。
在步骤S5中,异常检测设备13在确定部13d中确定扭矩偏差△Tm是否不小于第一阈值△Tm1。在确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处理移动到步骤S7。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处理移动到步骤S6。
在步骤S6中,异常检测设备13在增大处理部13e中将计数Nc重设为0。随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
在步骤S7中,异常检测设备13在增大处理部13e中将计数Nc加1。随后,处理移动到步骤S8。
在步骤S8中,异常检测设备13在确定部13f中确定计数Nc是否不小于第二阈值Nc1。在确定结果为否定(否)的情况下,确定部13f确定出不存在异常,并且处理返回至步骤S1。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肯定(是)的情况下,确定部13f确定出存在异常,并且处理结束。
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控制设备1中,在目标扭矩Tm为10Nm并且目标效率ηm为正常值的一倍的情况下,目标负荷率KLm为10%,目标节流阀开度θm为5°,以及目标点火定时SAm变为0°。在该状态下,当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时,例如,当目标效率ηm反常地从正常值的一倍减小到正常值的0.1倍时,目标负荷率KLm增大到50%,目标节流阀开度θm增大到70°,以及发动机3的输出扭矩T变得过量大于目标扭矩Tm(=10Nm)。
因此,在发动机控制设备1中,延迟目标点火定时SAm以便于得到目标扭矩Tm,也就是说,以便于使输出扭矩T与目标扭矩Tm匹配。然而,由于目标点火定时SAm的延迟角极限被设置为熄火极限(例如,-20°),所以目标点火定时SAm只能够被延迟到熄火极限,并且不能被延迟到实现目标扭矩Tm所需的延迟角(例如,-40°)。因此,输出扭矩T变得过量大于目标扭矩Tm。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异常检测设备13中,由于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是通过使用具有设置为熄火极限的延迟角极限的目标点火定时SAm来计算的,所以在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的减小变得小于目标效率ηm的减小。而且,由于监视用目标扭矩Tma是通过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和目标负荷率KLm来计算的,所以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的减小与目标负荷率KLm的增大在计算中没有充分地互相抵消,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变得充分大于目标扭矩Tm。在这种情况下,扭矩偏差△Tm变得大于阈值(第一阈值)△Tm1,并且变得可以检测到异常。具体地,上面的异常是其中目标效率反常地减小并且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通过使用具有设置为熄火极限的延迟角极限的目标点火定时SAm来计算,所以在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输出过量的扭矩的情况下,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的减小变得小于目标效率ηm的减小。此外,由于监视用目标扭矩Tma是通过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和目标负荷率KLm来计算,所以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的减小与目标负荷率KLm的增大在计算中没有充分地互相抵消,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变得充分大于目标扭矩Tm。在这种情况下,扭矩偏差△Tm变得大于第一阈值△Tm1,并且可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并且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图6是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上安装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图7是示出了图6的目标负荷率计算部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中的每个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B通过对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并且通过使用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和目标负荷率KLm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而不是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的一系列处理中通过使用目标点火定时SAm计算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以及通过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和目标负荷率KLm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在下文中,将基于图6和图7来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B。
异常检测设备13B包括渐变处理部13n,而不是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中的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13a。
渐变处理部13n对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即,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输出至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
更具体地,当在一系列当前(第n次)处理中从调整部11d获取的目标效率ηm(在下文中称为目标效率ηm(n))大于在一系列先前(第(n-1)次)处理中从调整部11d获取的目标效率ηm(在下文中称为目标效率ηm(n-1))的情况下,渐变处理部13n给先前目标效率ηm(n-1)增加预定渐变量δη作为渐变处理,并且输出相加结果作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另一方面,在当前目标效率ηm(n)小于先前目标效率ηm(n-1)的情况下,渐变处理部13n从先前目标效率ηm(n-1)中减去预定渐变量δη作为渐变处理,并且输出相减结果作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此外,在当前目标效率ηm(n)与先前目标效率ηm(n-1)相等的情况下,渐变处理部13n输出当前目标效率ηm(n)或先前目标效率ηm(n-1)作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由于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用这种方式计算,所以在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可以更可靠地使得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的减小小于目标效率ηm的减小。
要注意的是渐变处理是用于检测目标效率ηm的反常的减小的处理,并且因此渐变处理可以只在当前目标效率ηm(n)小于先前目标效率ηm(n-1)的情况下执行。
此外,渐变量δη是比先前目标效率ηm(n-1)与当前目标效率ηm(n)之间的差充分小的量,以及渐变量δη可以被设为例如与其之间的差的0.05倍对应的值。
在本文中,尽管渐变量δη被增加给先前目标效率ηm(n-1)或从先前目标效率ηm(n-1)中减去作为渐变处理,但渐变处理不限于此,只要该渐变处理在先前目标效率ηm(n-1)与当前目标效率ηm(n)不同的情况下没有急剧地改变目标效率ηm,可以执行任何处理作为渐变处理。更具体地,该处理的示例包括其中目标效率ηm被调整到目标效率ηm(n-1)与目标效率ηm(n)之间的值的处理。
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第二实施方式的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通过使用来自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的目标负荷率KLm和来自渐变处理部13n的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
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组成元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那些组成元件相同,所以相似组成元件通过相似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会省略对相似组成元件的描述。
接下来,将基于图6、图7和图8来描述异常检测设备13B的操作。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B中,异常检测设备13B从调整部11d获取目标扭矩Tm以及目标效率ηm,以及从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获取目标负荷率KLm(参见图6)。
在步骤S2B中,异常检测设备13B对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并且将渐变结果(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输出至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更具体地,当在一系列当前处理中从调整部11d获取的目标效率ηm(n)大于在一系列先前处理中从调整部11d获取的目标效率ηm(n-1)的情况下,异常检测设备13B的渐变处理部13n给先前目标效率ηm(n-1)增加预定渐变量δη作为渐变处理,并且输出相加结果作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另一方面,在当前目标效率ηm(n)小于先前目标效率ηm(n-1)的情况下,渐变处理部13n从先前目标效率ηm(n-1)中减去预定渐变量δη作为渐变处理,并且输出相减结果作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此外,在当前目标效率ηm(n)与先前目标效率ηm(n-1)相等的情况下,渐变处理部13n输出先前目标效率ηm(n-1)或当前目标效率ηm(n)作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
在步骤S3B中,异常检测设备13B通过使用目标负荷率KLm和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参见图6)。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异常检测设备13B还从发动机控制设备1的泵损失扭矩计算部获取泵损失扭矩Tp。随后,异常检测设备13B将空气-燃料比例AF固定到预定值(例如,1.5),并且通过在转换部13i中使用第二转换映射来确定与目标负荷率KLm和发动机转速Ne对应的MBT扭矩Tmbt。然后,异常检测设备13B在操作部13j中将MBT扭矩Tmbt与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相乘在一起,并且将相乘结果(相乘后扭矩)Tma1输出至操作部13m。此外,异常检测设备13B在上限保护处理部13k中对泵损失扭矩Tp执行上限保护处理,并且将处理结果(即,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输出至操作部13m。随后,异常检测设备13B通过在操作部13m中从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中减去上限保护处理后泵损失扭矩Tp′来确定监视用目标扭矩Tma。
步骤S4至S9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4至S9相同,所以将会省略对步骤S4至S9的描述。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由于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是通过对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的,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Tma是通过使用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与目标负荷率KLm来计算的,所以在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的减小变得小于目标效率ηm的减小。因此,在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中,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的减小与目标负荷率KLm的增大不能充分地互相抵消,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变得充分大于目标扭矩Tm。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类似,扭矩偏差△Tm变得大于第一阈值△Tm1,并且可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图9是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该发动机控制设备上安装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图10是示出了图9的目标负荷率计算部、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以及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中的每个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C通过对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并且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的一系列处理中在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中使用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与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在下文中,将基于图9和图10来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C。
异常检测设备13C还包括渐变处理部13n和最大值选择部13p,该渐变处理部13n对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该最大值选择部13p选择来自监视用目标效率计算部13a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和来自渐变处理部13n的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并且将选择结果输出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中的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渐变处理部13n类似地配置渐变处理部13n。
该实施方式的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通过使用来自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的目标负荷率KLm和来自最大值选择部13p的目标效率(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或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在这时,在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地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在使用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的情况下,与第二实施方式类似地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组成元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那些组成元件相同,所以相似组成元件通过相似附图标记来表示,以及将会省略对相似组成元件的描述。
接下来,将基于图11来描述异常检测设备13C的操作。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T1中,异常检测设备13C从调整部11d获取目标扭矩Tm和目标效率ηm,从目标负荷率计算部11e获取目标负荷率KLm,以及从控制量计算元件11b获取目标点火定时SAm。
在步骤T2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2类似,异常检测设备13C通过使用目标点火定时SAm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
在步骤T3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步骤S2B类似,异常检测设备13C通过对来自调整部11d的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
在步骤T4中,异常检测设备13C的最大值选择部13p选择在步骤T2中计算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与在步骤T3中计算的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更具体地,最大值选择部13p确定在步骤T2中计算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是否不小于在步骤T3中计算的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在确定结果为肯定(是)的情况下,最大值选择部13p选择在步骤T3中计算的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随后,处理移动到步骤T5。另一方面,在确定结果为否定(否)的情况下,最大值选择部13p选择在步骤T2中计算的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随后,处理移动到步骤T6。
在步骤T5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步骤S3B类似,异常检测设备13C通过在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中使用目标负荷率KLm和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随后,处理移动到步骤T7。
在步骤T6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3类似,异常检测设备13C通过在监视用目标扭矩计算部13b中使用目标负荷率KLm和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来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随后,处理移动到步骤T7。
在步骤T7至步骤T12中,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4至S9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所以将会省略对相同处理的描述。要注意的是,在步骤T9和T11中的每个步骤的处理后,处理返回到步骤T1。
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由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设备13的一系列处理中,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通过对目标效率ηm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以及在计算监视用目标扭矩Tma中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与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因此增大监视用目标扭矩Tma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在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的情况下,扭矩偏差△Tm更可靠地变得大于第一阈值△Tm1,以及可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要注意的是,甚至在当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时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的减小变得与目标效率ηm的减小几乎相等的情况下,例如,在熄火极限充分地设置在延迟角侧,使得甚至当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或熄火极限没有设置时可以使用目标点火定时SAm得到目标扭矩Tm的情况下,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的减小变得小于目标效率ηm的减小。结果,也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在监视用目标扭矩Tma的计算中使用监视用目标效率ηma与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即,在这种情况下为渐变后目标效率ηmb)中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来检测其中目标效率ηm反常地减小以及输出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尽管到现在为止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中陈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构思各种变型示例或修改示例,并且这些变型示例和修改示例明显地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本发明适合应用于对控制被安装在例如车辆上的发动机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下述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设备,所述异常为其中输出比意为由驾驶员输出的扭矩更过量的扭矩的异常。

Claims (8)

1.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设备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第二目标效率,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通过对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以及所述控制器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目标效率与所述第三目标效率中的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常检测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三目标效率小于在先前处理中获取的第三目标效率时,所述控制器通过从所述在先前处理中获取的第三目标效率中减去预定渐变量来计算所述第三目标效率。
4.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设备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对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三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常检测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通过使用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第二目标效率,所述控制器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目标效率和所述第三目标效率中较大的一个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常检测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三目标效率小于在先前处理中获取的第三目标效率时,所述控制器通过从所述在先前处理中获取的第三目标效率中减去预定渐变量来计算所述第三目标效率。
7.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计算第二目标效率;
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
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
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
8.一种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扭矩,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计算第一目标效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扭矩来计算目标负荷率,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目标负荷率转换成目标节流阀开度,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来计算目标点火定时,以及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目标节流阀开度以及所述目标点火定时来控制发动机,所述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对所述第一目标效率执行渐变处理来计算第三目标效率;
通过使用所述第三目标效率以及所述目标负荷率来计算第二目标扭矩;
计算所述第二目标扭矩与所述第一目标扭矩之间的扭矩偏差;
对所述扭矩偏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当所述扭矩偏差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时,确定出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具有异常。
CN201480002828.9A 2013-01-29 2014-01-28 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及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99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4588A JP5949583B2 (ja) 2013-01-29 2013-01-29 異常検出装置
JP2013-014588 2013-01-29
PCT/IB2014/000077 WO2014118613A1 (en) 2013-01-29 2014-01-28 Abnormality detection device for engine control device and abnormality detection method for engine contro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9990A true CN105189990A (zh) 2015-12-23
CN105189990B CN105189990B (zh) 2018-04-27

Family

ID=50115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82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9990B (zh) 2013-01-29 2014-01-28 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及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45741B2 (zh)
JP (1) JP5949583B2 (zh)
CN (1) CN105189990B (zh)
DE (1) DE112014000215B4 (zh)
WO (1) WO201411861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581A (zh) * 2016-05-11 2017-11-21 博世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和电子控制方法
CN109286345A (zh) * 2018-08-22 2019-01-2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旋变初始位置的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10312902A (zh) * 2017-02-28 2019-10-08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涡轮制冷机及涡轮制冷机的运行方法
CN112384688A (zh) * 2018-05-18 2021-02-19 博世株式会社 发动机控制装置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N112955640A (zh) * 2018-12-14 2021-06-11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CN114382703A (zh) * 2022-01-12 2022-04-22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涝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排涝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9583B2 (ja) * 2013-01-29 2016-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常検出装置
EP3474103B1 (en) * 2017-10-20 2022-03-09 Goodrich Actuation Systems Limit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n operating state of a mo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2472A (en) * 1995-09-28 1997-12-02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drive unit of a motor vehicle
US5992379A (en) * 1997-07-24 1999-11-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769656A (zh) * 2004-11-05 2006-05-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US20080134668A1 (en) * 2005-08-20 2008-06-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Heating of a Catalytic Converter Situated in an Exhaus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2385B2 (ja) * 1989-09-06 1996-05-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燃料量及び点火時期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482675B2 (ja) * 1994-03-04 2003-1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安全制御装置
JP3099769B2 (ja) * 1997-03-24 2000-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DE19729100A1 (de) 1997-07-08 1999-01-14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9916725C2 (de) * 1999-04-13 2001-11-08 Daimler Chrysler Ag Verfahren zur Drehmomentüberwachung bei Otto-Motoren in Kraftfahrzeugen
DE10210684B4 (de) 2002-03-12 2005-04-1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Moments einer Antriebseinheit eines Fahrzeugs
DE10304113A1 (de) 2003-01-31 2004-08-1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Antriebseinheit
JP4345547B2 (ja) * 2004-03-31 2009-10-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システム
EP1609973B1 (en) * 2004-06-24 2007-02-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estimation of spark timing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400409B2 (ja) * 2004-10-12 2010-01-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2007113555A (ja) * 2005-10-24 2007-05-10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4760626B2 (ja) 2006-09-06 2011-08-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システムのトルク制御装置
JP4961278B2 (ja) * 2007-06-22 2012-06-2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制御装置
JP4926917B2 (ja) * 2007-11-12 2012-05-0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JP2009162199A (ja) 2008-01-10 2009-07-23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KR20100085134A (ko) * 2008-01-10 2010-07-28 도요타 지도샤(주) 내연기관의 제어 디바이스
JP2010190196A (ja) * 2009-02-20 2010-09-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駆動ユニットの制御装置
WO2010100729A1 (ja) * 2009-03-04 2010-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1256781A (ja) * 2010-06-09 2011-12-2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252133B2 (ja) * 2010-12-27 2013-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DE102011086715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otorsteuergeräts für ein Antriebssystem
JP5949583B2 (ja) * 2013-01-29 2016-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常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2472A (en) * 1995-09-28 1997-12-02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drive unit of a motor vehicle
US5992379A (en) * 1997-07-24 1999-11-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769656A (zh) * 2004-11-05 2006-05-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US20080134668A1 (en) * 2005-08-20 2008-06-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Heating of a Catalytic Converter Situated in an Exhaus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581A (zh) * 2016-05-11 2017-11-21 博世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和电子控制方法
CN107366581B (zh) * 2016-05-11 2022-03-04 博世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和电子控制方法
CN110312902A (zh) * 2017-02-28 2019-10-08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涡轮制冷机及涡轮制冷机的运行方法
CN110312902B (zh) * 2017-02-28 2021-08-13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涡轮制冷机及涡轮制冷机的运行方法
CN112384688A (zh) * 2018-05-18 2021-02-19 博世株式会社 发动机控制装置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N109286345A (zh) * 2018-08-22 2019-01-2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旋变初始位置的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09286345B (zh) * 2018-08-22 2020-06-1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旋变初始位置的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12955640A (zh) * 2018-12-14 2021-06-11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CN112955640B (zh) * 2018-12-14 2023-05-09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
CN114382703A (zh) * 2022-01-12 2022-04-22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涝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排涝机器人
CN114382703B (zh) * 2022-01-12 2024-02-02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涝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排涝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49583B2 (ja) 2016-07-06
DE112014000215T8 (de) 2015-10-01
WO2014118613A8 (en) 2014-12-18
WO2014118613A1 (en) 2014-08-07
DE112014000215T5 (de) 2015-08-06
DE112014000215B4 (de) 2019-09-12
US9845741B2 (en) 2017-12-19
CN105189990B (zh) 2018-04-27
US20150285167A1 (en) 2015-10-08
JP2014145310A (ja)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9990A (zh) 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设备及用于发动机控制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
JP6313871B2 (ja) 最適エンジン制御設定を確定するためにエンジン性能測定値を摂動させること
EP3505746B1 (en) Anomaly diagno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ir flowmeter
US8087484B2 (en) Method for limiting setpoint torques during engine control
US7970524B2 (en) Safety concept in 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lers
US2015004741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gas sensors
GB2418022A (en) Automatic calibration method for an engine misfire detection system
US20190195112A1 (en) Anomaly diagno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dition valve
US11268467B2 (en)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9973273A (zh) 用于校正gdi喷射器的静态流量偏差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1230984B2 (en)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910759B1 (en) Torque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US20090164089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359793B2 (e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misfire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9405945A (zh) 一种车辆载重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386165A (zh) 用于监视传感器的方法和装置
JP2001214799A (ja) ノック制御を有する多気筒内燃機関における燃焼ミスファイヤ検出およびシリンダ均等化方法
US20010018906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combustion misfire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9031915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384762A (zh) 用于校正传感器的实际限值的方法和设备
CN104816723B (zh) 用于监控驱动的方法
EP2673491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ower output control in response to an anomalous running condition
Kim et al. An automatic vehicle speed control system with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uncertainties
JP2001140688A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調量システムの監視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057981A (zh) 一种双独立进气系统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