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8146A -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8146A
CN105188146A CN201510665142.4A CN201510665142A CN105188146A CN 105188146 A CN105188146 A CN 105188146A CN 201510665142 A CN201510665142 A CN 201510665142A CN 105188146 A CN105188146 A CN 105188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terminal
physics
link
transpor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51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8146B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88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8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8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8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04L63/20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involving negotiation or determination of the one or more network security mechanisms to be used, e.g. by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or between peers or by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entities invol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该方法包含有: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在一子框架中传送一第一传输区块至一第二通讯装置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一通讯装置;以及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该第二通讯装置在该子框架中接收该第一传输区块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二通讯装置;其中,在该子框架中传送该第一传输区块至该第二通讯装置的资源与该第二通讯装置在该子框架中接收该第一传输区块的资源相同。

Description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本申请为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日:2013年3月12日
申请号:201310078583.5
发明名称: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方法及通讯装置,尤指一种于一无线通讯系统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为了改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能的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其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八版本(3GPPRel-8)标准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九版本(3GPPRel-9)标准,以满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需求。长期演进系统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包含有由多个演进式基站(evolvedNode-Bs,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与客户端(userequipment,UE)进行通讯,另一方面与处理非存取层(NonAccess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网络进行通讯,而核心网络包含伺服网关器(servinggateway)及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等实体。
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为长期演进系统的进阶版本,其包含有载波集成(carrieraggregation)、协调多点传送/接收(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reception,CoMP)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等先进技术,以延展频宽、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及提升小区边缘效能。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客户端及演进式基站能相互通讯,客户端及演进式基站必须支持为了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十版本(3GPPRel-10)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一无线通讯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讯系统10包含有一网络端100以及二通讯装置102及104。网络端100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而通讯装置102及104可为客户端装置。详细来说,于通讯装置102需要传送数据至通讯装置104时,通讯装置102通过网络端100传送数据,而通讯装置104通过网络端100接收数据。换句话说,网络端100从通讯装置102接收数据再传送至通讯装置104,这样的操作类似一转发动作。转发动作是不必要且浪费传送与接收的耗费,若通讯装置102可直接传送数据至通讯装置104以避免转发,则可节省上述的浪费。然而,如何于二通讯装置之间执行直接通讯并未定义于已知技术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及通讯装置,用来于一无线通讯系统中执行直接通讯,以减少传送与接收的能量。
本发明揭露一种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该方法包含有根据一模式变更信息,传送一第一模式配置信息以配置一第一通讯装置进入一直接通讯模式;以及根据该模式变更信息,传送一第二模式配置信息以配置一第二通讯装置进入该直接通讯模式;其中,该第一通讯装置及该第二通讯分别与该网络端有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及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第一通讯装置与一第二通讯装置,该方法包含有该第一通讯装置从该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接收到一第一模式配置信息后进入一直接通讯模式;以及该第二通讯装置从该网络端接收到一第二模式配置信息后进入该直接通讯模式;其中,该第一通讯装置及该第二通讯分别与该网络端有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及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该方法包含有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一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一通讯装置;以及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一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二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与该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相同,该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与该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相同。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第一通讯装置,该方法包含有获得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一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及一第一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信道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以及产生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一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及一第二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信道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以及传送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二通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20无线通讯系统100网络端
102、104、30通讯装置300处理装置
310储存单元314程序码
320通讯接口单元40、50、60、70、80流程
400、402、404、406、408、500、502、504、506、508、510、512、600、602、604、606、608、610、700、702、704、706、800、802、804、80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20的示意图,其简略地是由一网络端及多个通讯装置所组成。在图2中,网络端及通讯装置用来说明无线通讯系统20的架构。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中,网络端可为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UTRAN),其包含有多个基站(Node-Bs,NBs),于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或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中,网络端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其可包含有多个演进式基站(evolvedNBs,eNBs)及/或中继站(relays)。
除此之外,网络端亦可同时包含有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及核心网络(如演进式封包核心(evolvedpacketcore,EPC)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可包含有伺服网关器(servinggateway)、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ManagementEntity,MME)、封包数据网络网关器(PDNgateway,P-GW)、本地网关器(localgateway,L-GW)、自我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Network,SON)及/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Controller,RNC)等实体。换句话说,于网络端接收通讯装置所传送的信息后,可由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来处理信息及产生对应于该信息的决策。或者,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可将信息转发至核心网络,由核心网络来产生对应于该信息的决策。此外,亦可于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及核心网络在合作及协调后,共同处理该信息,以产生决策。
通讯装置可为移动通讯装置,例如客户端,通过网络端进行语音及数据通讯。该网络端可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长期演进系统或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此外,根据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及通讯装置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链路(uplink,UL),通讯装置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downlink,DL),网络端为传送端而客户端为接收端。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装置30的示意图。通讯装置30可为图2中的通讯装置或网络端,但不限于此。通讯装置30包含一处理装置300、一储存单元310以及一通讯接口单元320。处理装置3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储存单元3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码314,处理装置300可通过储存单元310读取及执行程序码314。举例来说,储存单元3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ROM)、磁带(magnetic提前时序pe)、硬盘(harddisk)及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da提前时序storagedevice)等,而不限于此。通讯接口单元3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根据处理装置3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息(如消息或封包)。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流程40用于图2的无线通讯系统20中,于网络端执行直接通讯。流程40可被使用于网络端,并可被编译成程序码3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根据一模式变更信息,传送一第一模式配置信息以配置一第一通讯装置进入一直接通讯模式。
步骤404:根据该模式变更信息,传送一第二模式配置信息以配置一第二通讯装置进入直接通讯模式。
步骤406:产生并传送一第一安全配置信息至该第一通讯装置及一第二安全配置信息至该第二通讯装置,以启动第一通讯装置与第二通讯装置之间的直接通讯的安全性。
步骤408:结束。
根据流程40,于第一通讯装置及第二通讯装置分别与网络端建立有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及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时,网络端根据模式变更信息分别配置第一通讯装置及第二通讯装置以进入直接通讯模式,并产生及传送一第一安全配置信息至第一通讯装置及一第二安全配置信息至第二通讯装置。第一安全配置信息可于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的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中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而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可于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的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中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为了安全地传送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网络端于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有已启动的安全配置后才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而网络端于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有已启动的安全配置后才传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可选择于短消息或非存取层消息中传送至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于第一通讯装置接收到第一安全配置信息时,第一通讯装置使用第一安全配置信息来加密直接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的数据或对该数据执行完整性保护。第二通讯装置使用第二安全性配置信息来解密已加密数据或确认已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的完整性。于第二通讯装置接收到第二安全配置信息时,第二通讯装置使用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加密直接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的数据或对该数据执行完整性保护。第一通讯装置使用第一安全性配置信息来解密已加密数据或确认已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的完整性。因此,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可分别使用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以安全地执行直接通讯。
详细来说,于步骤402及404,模式变更信息用来判断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是否进入直接通讯模式。若网络端判断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进入直接通讯模式以直接地与对方进行通讯,网络端可分别传送第一及第二模式配置信息至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此外,于步骤406,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可还用于加密数据、解密数据、保护数据完整性及确认数据完整性,如此一来,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之间的传输是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流程4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模式变更信息可为从第一或第二通讯装置接收到的一模式变更请求、从第一通讯装置接收用于指示第二通讯装置的一发现报告或是从一演进式封包核心网络接收到或由网络端自行产生的一请求或通知。而且,第一模式配置信息是承载于第一通讯装置与网络端之间的一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一第一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而第二模式配置信息是承载于第二通讯装置与网络端之间的一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一第二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此外,安全配置信息包含安全性参数,其包含有至少一加密金钥、用来获得至少一加密金钥的至少一参数、至少一加密算法、至少一完整性金钥、用于获得至少一完整性金钥的至少一参数及至少一完整性保护算法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可有相同或不同的安全性参数。例如,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可有相同的一加密金钥或相同的用来获得一加密金钥的一参数。
此外,至少一加密金钥可仅包含共同用来加密及解密数据的一加密金钥,或是包含用来加密数据的一第一加密金钥及解密数据的第二加密金钥。至少一加密算法可只包含共同用来加密及解密数据的一加密算法,或是包含用来加密数据的一第一加密算法及解密数据的第二加密算法。用来获得至少一加密金钥的至少一参数可只包含用来获得共同用于加密及解密数据的一加密金钥的一参数或是用来获得用于加密数据的一第一加密金钥及用于解密数据的第二加密金钥的一参数,或是包含用来获得用于加密数据的一第一加密金钥的一第一参数及用来获得用于解密数据的第二加密金钥的一第二参数。至少一完整性金钥可只包含有共同用于数据完整性保护及数据完整性确认的一完整性金钥,或是包含用于数据完整性保护的一第一完整性金钥及用于数据完整性确认的一第二完整性金钥。用来获得至少一完整性金钥的至少一参数可只包含用来获得共同用于数据完整性保护及数据完整性确认的一完整性金钥,或是包含用来获得用于数据完整性保护的一第一完整性金钥的一第一参数及用来获得用于数据完整性确认的一第二完整性金钥的一第二参数。
而且,为了更加强化安全性,第一安全配置信息应不同于已启动于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的安全配置信息,且第二安全配置信息应不同于已启动于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的安全配置信息。
另一方面,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从网络端接收到第一及第二模式配置信息之后进入直接通讯模式。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分别使用第一及第二安全配置信息。而且,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的其一可另传送一检测信号至另一装置以检测该装置的存在。换句话说,第一通讯装置可传送一第一信号给第二通讯装置以检测第一通讯装置的存在,第二通讯装置于接收到第一信号之后可接着传送一第二信号给第一通讯装置以检测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若于第一或第二通讯装置进行的检测不成功,第一或第二通讯装置可传送一消息至网络端以指示检测失败。此外,第一信号可用于第一通讯装置计算一提前时序给第二通讯装置,以于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之间进行一上链路传输。第二信号的使用是与第一信号类似。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及第二信号可为物理层信号、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无线链接控制的封包数据单元、分封数据收敛协议的封包数据单元或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第一及第二信号的型式或符号及位置可预先定义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或由网络端配置。
如上所述,第一通讯装置用于执行直接通讯的运作可归纳为一流程50,如图5所示。流程50可编译于程序码314之中,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从网络端接收第一模式配置信息。
步骤504:进入直接通讯模式。
步骤506:传送第一信号给第二通讯装置以检测第一通讯装置的存在。
步骤508:通过接收第二消息以检测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若第二通讯装置存在,执行步骤512;若第二通讯不存在,执行步骤510。
步骤510:传送一消息至网络端以指示检测存在失败。
步骤512:结束。
简言之,第一通讯装置通过接收第一模式配置信息进入直接通讯模式,并检测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以确认直接通讯可正常运作。第一通讯装置可另接收一安全配置信息。第一通讯装置可于检测到第二通讯装置之前或之后,传送第一信号给第二通讯装置以检测第一通讯装置的存在。因此,第一通讯装置可安全地与第二通讯装置执行直接通讯。相同地,第二通讯装置亦对第一通讯装置执行如上述的检测行为。
此外,于网络端接收到用以指示检测存在失败的消息时,网络端可传送一消息以配置第一通讯装置离开直接通讯模式,并可据以传送另一消息以配置第二通讯装置离开直接通讯模式。上述的消息可为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非存取层消息。
此外,第一通讯装置从网络端接收一检测请求并执行对第二通讯装置的检测。若第一通讯装置检测到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第一通讯装置传送一第一消息以指示第二通讯装置存在。反之,第一通讯装置传送一第二消息以指示检测存在失败。第一通讯装置用来检测第二通讯装置以执行直接通讯的运作可归纳为一流程60,如第6图所示。流程60可编译于程序码314之中,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从网络端接收检测请求。
步骤604:通过接收第二信号以检测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若第二通讯装置存在,执行步骤606;若第二通讯装置不存在,执行步骤608。
步骤606:传送第一消息至网络端以指示第二通讯装置存在,并执行步骤610。
步骤608:传送第二消息至网络端以指示检测存在失败。
步骤610:结束。
简言之,第一通讯装置检测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并对网络端指示第二通讯装置的存在。于网络端收到第一消息后,网络端配置第一通讯装置进入直接通讯模式。因此,网络端可确认直接通讯可正常运作。第一通讯装置可于接收到检测请求后传送第一信号。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70的流程图。流程70用于图2的无线通讯系统20中,于网络端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流程70可被使用于网络端,并可被编译成程序码3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产生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一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及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一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
步骤704:传送第一资源分配配置至第一通讯装置及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第二通讯装置。
步骤706:结束。
根据流程70,网络端分配资源给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至第一通讯装置,并分配资源给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至第二通讯装置。该资源包含有载波分配、资源区块分配、至少一新数据指示、多余版本、调制及编码机制及跳频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通讯装置于第一子框架中的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送一第一传输区块给第二通讯装置,而第二通讯装置于第一次框架中的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直接接收第一传输区块。换句话说,第一通讯装置于第一次框架中的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是等于第二通讯装置于第一次框架中的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相同地,第二通讯装置于第二次框架中的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送一第二传输区块给第一通讯装置,而第一通讯装置于第二次框架中的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直接接收第二传输区块。换句话说,第二通讯装置于第二次框架中的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是等于第一通讯装置于第二次框架中的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因此,根据第一及第二资源分配配置,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可直接地与彼此沟通。网络端可另产生用以分配资源给一第一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一第三资源分配配置给第一通讯装置及用以分配资源给一第二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一第四资源分配配置给第二通讯装置以传送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确认回应,并且传送第三资源分配配置至第一通讯装置及第四资源分配配置至第二通讯装置。第三资源分配配置可置于第一资源分配配置一并传送或分开传送。
值得一提的是,流程7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可通过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第一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从网络端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而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可通过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第二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从网络端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针对第一及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分别于第一及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可为网络端产生的一第二下链路分配并于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以于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第一传输区块,而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可为网络端产生的一第一上链路允诺并传送于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至第一通讯装置以于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送第一传输区块。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可与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有相同或是部分重迭的搜寻空间。第二下链路分配可为第一上链路允诺,因此,第一通讯装置与第二通讯装置接收一相同的下链路控制信息。若第二下链路分配是第一上链路允诺,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二下链路分配并非位于同一次框架。相同地,一第一下链路分配可由网络端于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以于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传输区块,而一第二上链路允诺是由网络端于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配置并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以于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送第二传输区块。而且,第一或第二上链路允诺系一动态上链路允诺或一配置的上链路允诺,即半持续性调度。而第一或第二下链路分配是通过一动态下链路分配或配置下链路分配来配置,即半持续性调度。除此之外,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可配置于网络端的一多播广播单频网络次框架,如此一来,直接通讯将不会影响原本于第一通讯装置与第二通讯装置之间的沟通。
另一方面,用于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与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的载波与一第一载波相同,而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与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载波与一第二载波相同。于一频分双工系统,第一载波是不同于第二载波。网络可传送一第一次框架配置信息至第一通讯装置及一第二次框架配置信息至第二通讯装置,以配置哪一次框架是用于第一及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以及哪一次框架是用于第一及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于一次框架配置给第一通讯装置的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时,该次框架亦配置给第二通讯装置的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同理,于一次框架配置给第一通讯装置的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该次框架亦配置给第二通讯装置的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第一次框架配置信息与第二次框架配置信息是承载于第一及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第一及第二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第一及第二无限资源控制消息。
再者,于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的载波及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载波相同时(即第一载波),第一通讯装置应于不同时间接收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的一次框架及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一次框架。当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的载波与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载波不同时,第一通讯装置可于同一时间接收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的一次框架及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的一次框架。至于第二通讯装置的运作是与第一通讯装置类似。
另一方面,一提前时序机制应被实现来允许第一通讯装置及第二通讯装置之间的传输。举例来说,第一通讯装置的一上链路传输的一提前时序值可由第二通讯装置或网络端通过传送一提前时序命令来更新。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80的流程图。流程80用于图2的无线通讯系统20中,于一通讯装置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流程80可被使用于通讯装置,并可被编译成程序码314,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800:开始。
步骤802:从网络端获得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一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及之一第一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信道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并产生用来分配资源给一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一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及之一第二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信道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
步骤804:传送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第二通讯装置。
步骤806:结束。
流程80的概念与流程70类似。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流程80中,用来分配资源给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及之第二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资源分配配置系由第一通讯装置所产生而非如流程70所述的网络端。资源包含载波分配、资源区块分配、至少一新数据指示、多余版本、调制及编码机制及跳频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个。多种方法可用来产生第二资源分配配置。第一通讯装置可根据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来产生第二资源分配配置。举例来说,第一通讯装置产生与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完全相同的第二资源分配配置,或是产生与第一资源分配配置的一部分资源相同的第二资源分配配置的一部分资源,亦即第二资源分配配置与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有相同的资源区块分配。第一通讯装置亦可根据其它信息产生第二资源分配配置。举例来说,可根据第一通讯装置所测量到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或是从第二通讯装置所回报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或信道状态信息来产生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其可存在于任何形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能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信道质量指示以及预先编码数组指示。
值得一提的是,流程8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可通过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第一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从网络端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而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可通过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第二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从第一通讯装置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针对第一及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分别于第一及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第二资源分配配置可为第一通讯装置所产生的第二下链路分配,并于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以于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第一传输区块,而第一资源分配配置可为网络端所产生的第一上链路允诺,并于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以于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送第一传输区块。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与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可以位于同一次框架,亦可以不同位于同一次框架。若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与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是位于同一次框架,则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是位于次框架的一开始(即前三个正交频分多工码元)而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是位于次框架的其它正交频分多工码元。第一通讯装置可于次框架中另传送第一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即包含有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确认回应),以与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及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一并传送。
相同地,第二通讯装置执行上述的行为以传送一传输区块至第一通讯装置且第一通讯装置接收从第二通讯装置传送的传输区块。第一通讯装置接收一传输区块的方法亦可如下所述。第一下链路分配可由网络端产生并于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第一通讯装置以于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第二传输区块,而第二上链路允诺可由第一通讯装置产生并于第二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第二通讯装置以于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送第二传输区块。
简言之,第一通讯装置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及第二物理上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信道的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第二通讯装置,因此,第一及第二通讯装置之间可直接通讯。
本发明的网络端配置通讯装置进入直接通讯模式,并指定资源给通讯装置来执行直接通讯。由于通讯装置使用该资源来直接通讯,因此,数据不需要通过网络端来传送,进而减少了传输与接收的耗费。
总言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以减少网络端与通讯装置之间的传送与接收的耗费。

Claims (9)

1.一种用于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该方法包含有:
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在一子框架中传送一第一传输区块至一第二通讯装置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一通讯装置;以及
产生并传送用来分配资源给该第二通讯装置在该子框架中接收该第一传输区块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二通讯装置;
其中,在该子框架中传送该第一传输区块至该第二通讯装置的资源与该第二通讯装置在该子框架中接收该第一传输区块的资源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是通过于该第一通讯装置与该网络端之间的一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一第一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传送,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是通过于该第二通讯装置与该网络端之间的一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一第二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是由该网络端产生的一下链路分配并由该网络端于该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该第二通讯装置,以于该第二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接收一传输区块,而该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是由该网络端产生的一上链路允诺并由该网络端于该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以于该第一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输该传输区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是由该网络端产生的一下链路分配并由该网络端于该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以于该第一物理下链路共享信道接收一传输区块,而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是由该网络端产生的一上链路允诺并由该网络端于该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该第二通讯装置,以于该第二物理上链路共享信道传输该传输区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子框架是配置于该网络端的一多播广播单频网络子框架。
6.一种用于指定资源以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第一通讯装置,该方法包含有:
获得用来分配资源给在一子框架中传送一第一传输区块至一第二通讯装置的一第一资源分配配置;
产生用来分配资源给该第二通讯装置在该子框架中接收该第一传输区块的一第二资源分配配置;以及
传送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至一第二通讯装置,以启始该第一通讯装置与该第二通讯装置间的一直接通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是通过于该第一通讯装置与该网络端之间的一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一第一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传送,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是通过于该第二通讯装置与该网络端之间的一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一第二媒体存取控制的控制单元或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来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资源分配配置是由该第一通讯装置产生的一下链路分配并由该第一通讯装置于该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该第二通讯装置,以于该子框架接收该第一传输区块,而该第一资源分配配置是由该网络端产生的一上链路允诺并由该网络端于该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传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以于该子框架传输该第一传输区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下链路分配是由该网络端于该第一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以于该子框架接收一第二传输区块,而一上链路允诺是由该第一通讯装置于该第二物理下链路控制信道配置给该第二通讯装置,以于该子框架传输该第二传输区块。
CN201510665142.4A 2012-03-12 2013-03-12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Active CN105188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9377P 2012-03-12 2012-03-12
US61/609,377 2012-03-12
US13/792,216 US9226298B2 (en) 2012-03-12 2013-03-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3/792,216 2013-03-11
CN2013100785835A CN103313393A (zh) 2012-03-12 2013-03-12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85835A Division CN103313393A (zh) 2012-03-12 2013-03-12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8146A true CN105188146A (zh) 2015-12-23
CN105188146B CN105188146B (zh) 2019-05-21

Family

ID=4784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85835A Pending CN103313393A (zh) 2012-03-12 2013-03-12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201510665142.4A Active CN105188146B (zh) 2012-03-12 2013-03-12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85835A Pending CN103313393A (zh) 2012-03-12 2013-03-12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226298B2 (zh)
EP (3) EP2787787B1 (zh)
CN (2) CN103313393A (zh)
TW (1) TWI501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2274B (en) 2012-05-21 2017-04-19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GB2502275B (en) * 2012-05-21 2017-04-19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3187605A1 (ko) * 2012-06-15 2013-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단말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50181566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upstream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021679B2 (en) * 2014-03-20 2018-07-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370458B1 (en) * 2015-10-29 2020-10-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upport of 256 qam modulation for pusch
CN114422089B (zh) * 2017-11-10 2024-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9675A1 (en) * 2008-07-14 2010-01-14 Nokia Corporation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WO2011085810A1 (en) * 2010-01-14 2011-07-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265699A (zh) * 2008-12-30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对等点发现导频的传输进行集中控制
CN102282901A (zh) * 2009-01-16 2011-12-14 诺基亚公司 在蜂窝网络中实现装置到装置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7634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保持对等通信中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527635A (zh) * 2003-03-07 2004-09-08 �ʼҷ����ֵ��ӹɷ����޹�˾ 建立无线对等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535036A (zh) * 2003-04-01 2004-10-06 �ʼҷ����ֵ��ӹɷ����޹�˾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点到点通信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549474A (zh) * 2003-05-19 2004-11-24 �ʼҷ����ֵ��ӹɷ����޹�˾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7539507B2 (en) * 2003-11-21 2009-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7920887B2 (en) 2007-07-20 2011-04-05 Kore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in cellular system, and P2P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JP4569668B2 (ja) 2008-05-23 2010-10-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615354B2 (en) * 2008-07-17 2017-04-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system
US8554200B2 (en) * 2008-09-12 2013-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084283B2 (en) * 2008-11-19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ing a wide area network air interface
CN101772199A (zh) 2008-11-24 2010-07-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d2d网络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US9320067B2 (en) * 2008-11-24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CN102422703B (zh) * 2009-03-12 2014-09-17 诺基亚通信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
CN102550117A (zh) 2009-09-28 2012-07-04 诺基亚公司 蜂窝辅助d2d网络中的d2d探测的随机接入过程再用
US8666403B2 (en) * 2009-10-23 2014-03-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8588156B1 (en) * 2010-04-27 2013-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data communication in infrastructure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614641B2 (en) * 2010-05-12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peer-to-peer groups through distributed negotiation
US20140010209A1 (en) * 2010-08-27 2014-01-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WO2012068731A1 (en) * 2010-11-25 2012-05-31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sensing on a shared band for local communications
CN103891172B (zh) * 2011-08-30 2017-02-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蜂窝网络中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42979A2 (ko) * 2011-09-21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대-장치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GB2496153B (en) * 2011-11-02 2014-07-02 Broadcom Corp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GB2497916B (en) * 2011-11-11 2014-06-25 Broadcom Corp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monitoring for discovery signals
WO2013077684A1 (ko) * 2011-11-24 2013-05-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036517B2 (en) * 2012-01-09 2015-05-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TDLS) session between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037322B1 (ko) * 2012-01-30 2019-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전송 데이터에 대한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125842A1 (ko) * 2012-02-21 2013-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응답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769857B2 (en) * 2012-02-27 2017-09-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network resources
US8848591B2 (en) * 2012-02-27 2014-09-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US9763272B2 (en) * 2012-02-27 2017-09-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US9209945B2 (en) * 2012-02-27 2015-12-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US20130229957A1 (en) * 2012-03-01 2013-09-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9675A1 (en) * 2008-07-14 2010-01-14 Nokia Corporation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CN102265699A (zh) * 2008-12-30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对等点发现导频的传输进行集中控制
CN102282901A (zh) * 2009-01-16 2011-12-14 诺基亚公司 在蜂窝网络中实现装置到装置通信
WO2011085810A1 (en) * 2010-01-14 2011-07-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23226A1 (en) 2015-08-06
US9226298B2 (en) 2015-12-29
EP2640153A3 (en) 2013-10-02
EP2640153B1 (en) 2016-04-13
EP2768274A1 (en) 2014-08-20
TW201338484A (zh) 2013-09-16
EP2768274B1 (en) 2015-12-30
EP2640153A2 (en) 2013-09-18
EP2787787B1 (en) 2016-05-25
CN103313393A (zh) 2013-09-18
CN105188146B (zh) 2019-05-21
TWI501605B (zh) 2015-09-21
US10091790B2 (en) 2018-10-02
EP2787787A1 (en) 2014-10-08
US20130235820A1 (en) 201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911B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Yilmaz et al. Overview of LTE-NR dual connectivity
CN102695267B (zh) 处理上链路时序校准的方法
EP2248364B1 (en) Identification of relay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5188146A (zh) 执行直接通讯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JP4795046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周辺セル情報報知方法
EP4195850B1 (en)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at uses the method
CN108781111A (zh) 用于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和窄带物联网的中继
CN103188663A (zh) 基站间载波聚合的安全通讯方法及设备
CN105163264A (zh) 处理用于机器型态通信的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EP366271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32783B1 (en) Metho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21265A (zh) 通信控制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3199970B (zh)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确认收讫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14270884A (zh) 5g广播/多播安全性密钥刷新
KR20080049596A (ko) 랜덤액세스 방법 및 랜덤액세스 응답 방법
CN102246573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演进基站及终端设备
WO2017198063A1 (e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burst transmission in a high frequency system
WO2017170822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信号送信又は受信方法
KR20160036649A (ko) 캐리어 집적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내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2738898A (zh) 电信方法、电信系统、主节点、辅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13439485B (zh) 随机接入信道时机配置
US202401075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security appl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en et al. Cooperative retransmission for massive mtc under spatiotemporally correlated interference
US20220322094A1 (en) Message verification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