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0350B -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0350B
CN105180350B CN201510474804.XA CN201510474804A CN105180350B CN 105180350 B CN105180350 B CN 105180350B CN 201510474804 A CN201510474804 A CN 201510474804A CN 105180350 B CN105180350 B CN 105180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miconductor cooler
frequency
volt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48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0350A (zh
Inventor
魏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48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0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0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21/00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321/003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by using thermionic electron cooling eff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21/00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321/02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s;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s
    • F25B2321/021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检测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该控制方法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同时,有效防止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产生凝露水,并有效防止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过高或工作电流超过电流限制而损坏,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高。

Description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以及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变频空调器中的变频模块一般采用铝制肋片式散热器,通过室外风扇电机的风流过肋片式散热器的散热片带走热量的方式,对变频模块进行散热。但是,由于变频空调器中室外压缩机驱动模块运行时发热量较大,因此采用被动散热方式进行散热,其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在室外环境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因变频模块的温度过高而导致停机或强制降频运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通过半导体制冷器进行散热,但是存在半导体制冷器因冷端温度过低产生凝露水、因热端温度过高或电流超限而损坏的隐患,且未能做到对于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可靠性和安全性比较高,同时能够实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所述变频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变频模块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肋片式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检测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所述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检测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并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保持以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则禁止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一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Umin为预设的最小电压,且小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小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热端保护温度,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且T冷端与T4之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还包括: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则进一步判断T冷端与T4之差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二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且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包括:肋片式散热器;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紧贴所述变频空调器的变频模块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紧贴所述肋片式散热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所述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在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控制器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时,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保持以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所述控制器则禁止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
具体地,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一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Umin为预设的最小电压,且小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小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所述控制器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热端保护温度,所述控制器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其中,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所述控制器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且T冷端与T4之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所述控制器则进一步判断T冷端与T4之差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其中,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二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且大于第一预设电流,所述控制器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中变频模块和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进行散热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模块的温度和对应的散热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进行散热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进行散热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进行散热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肋片式散热器10、半导体制冷器20、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21、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22、第一温度传感器30、变频模块40、第二温度传感器50和第三温度传感器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以及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变频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变频模块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肋片式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紧贴变频空调器的变频模块设置,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紧贴肋片式散热器设置。
如图1所示,该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检测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
S2,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
也就是说,只有在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以四通阀未上电且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为依据,才通过检测的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其余模式下则依靠肋片式散热器进行散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具体包括: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压缩机停机,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直至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压缩机开启,半导体制冷器保持以Umax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则禁止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
其中,最大电压Umax为半导体制冷器的许用最高电压。第一预设温度为变频模块所允许的最高温度(也称禁止温度)。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是因系统负载变大等原因造成变频模块发热量较大、达到散热装置的最大散热能力而预设的禁止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的温度,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为常量,当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将忽略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指令。第二预设温度为需要限制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而预设的温度。
具体地,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还包括:如果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正常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直至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一电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Umin为预设的最小电压,且小于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小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则正常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其中,第三预设温度为无需半导体制冷器进行散热的温度。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是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该值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最小电压Umin的一个预设温度,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为常量。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是指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为保持变频模块的温度相对稳定不至于大幅下降或上升而预设的电压常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3所示,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开始制冷或除湿。
S102,采集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
S103,判断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是,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执行步骤S107。
S104,压缩机停机、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Umax
S105,判断T模块是否大于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是,返回步骤S104;如果否,执行步骤S106。
S106,压缩机开启、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Umax
S107,判断T模块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是,执行步骤S108;如果否,执行步骤S109。
S108,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1Hz/s做降频处理、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Umax
S109,判断T模块是否大于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是,执行步骤S110;如果否,执行步骤S111。
S110,禁止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即忽略系统的升频指令,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Umax
S111,判断T模块是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如果是,执行步骤S112;如果否,执行步骤S114。
S112,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0,即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同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受限制,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系统控制。
S113,判断T模块是否大于等于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如果是,执行步骤S116;如果否,返回步骤S112。
S114,判断T模块是否小于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如果是,执行步骤S115;如果否,执行步骤S116。
S115,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固定为Umin,同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受限制。
S116,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
上述控制过程主要是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在不同的区间来确定相应的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以及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如图4所示,同时也兼顾了对变频模块的过热保护,并且当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较低时,停止对半导体制冷器供电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综上,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根据所检测的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通过线性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以及输出的制冷量,达到控制变频模块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的目的。另外,当系统负载变大、发热量较大时,通过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即在发热量较大时,不能一味的升高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否则会造成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超过最大电流或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过高,造成半导体制冷器损坏或影响寿命,在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达到最大电压Umax而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继续上升并达到相应的预设温度后,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相应禁止上升、降低或控制压缩机停机,从而达到同时保护变频电控和散热装置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热端保护温度,则限制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其中,第四预设温度为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禁止温度,第四预设温度和热端保护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开始制冷或除湿。
S202,采集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
S203,判断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如果是,执行步骤S204;如果否,执行步骤S205。
S204,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0。
S205,判断T热端是否大于热端保护温度。如果是,执行步骤S206;如果否,执行步骤S207。
S206,限制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即忽略供电电压上升指令。
S207,退出保护状态。
综上,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半导体制冷器因热端温度过高而造成自身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其中,室外环境温度T4可以通过安装在室外换热器回风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具体地,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则进一步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小于室外环境温度T4;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室外环境温度T4,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室外环境温度T4且T冷端与T4之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还包括: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则进一步判断T冷端与T4之差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其中,第三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2℃,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1℃,第三温度阈值可以为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6所示,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始制冷或除湿。
S302,采集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室外环境温度T4。
S303,判断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如果是,执行步骤S306;如果否,执行步骤S304。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采集的多组如3组T冷端来有效判断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
S304,判断T冷端是否大于T4+3。如果是,执行步骤S310;如果否,执行步骤S305。
S305,判断T冷端是否大于T4+1。如果是,执行步骤S309;如果否,执行步骤S307。
S306,判断T冷端是否小于T4。如果是,执行步骤S307;如果否,执行步骤S308。
S307,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0。
S308,判断T冷端是否小于T4+2。如果是,执行步骤S309;如果否,执行步骤S310。
S309,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Umin
S310,退出保护状态。
综上,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以确保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高于室外环境温度T4,以防止冷端产生凝露水造成半导体制冷器损坏或控制系统中元器件损坏,同时,有效避免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相近时造成的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频繁跳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二电压进行工作,其中,第二电压根据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大电流且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限制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其中,预设的最大电流为半导体制冷器的许用最大电流,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预设时间可以为5s,第二电压根据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例如,第二电压可以为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供电电压的90%,第一预设电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电流可以为预设的最大电流的95%。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7所示,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01,开始制冷或除湿。
S402,采集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I。
S403,判断I是否大于最大电流Imax。如果是,执行步骤S404;如果否,执行步骤S406。
S404,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为0。
S405,延时5s后,以供电电压为0前供电电压的90%给半导体制冷器通电运行。
S406,判断I是否大于95%Imax。如果是,执行步骤S407;如果否,执行步骤S408。
S407,限制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即忽略供电电压上升指令。
S408,退出保护状态。
综上,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超过最大电流而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上述散热控制方法的前提下,针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出不同指令时,对于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控制均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检测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并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通过线性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及其输出制冷量,达到控制变频模块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的目的,同时实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而且,通过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和热端的温度以及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的保护控制,有效避免了半导体制冷器因冷端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水,进而造成半导体制冷器自身或电控系统中元器件的损坏,同时有效避免了半导体制冷器因热端温度过高或工作电流超过电流限制而造成自身损坏,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比较高。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包括肋片式散热器10、半导体制冷器20、第一温度传感器30和控制器(图中未具体示出)。
其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21紧贴变频空调器的变频模块设置40,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22紧贴肋片式散热器设置10,第一温度传感器30用于检测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控制器用于在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根据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
也就是说,只有在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以四通阀未上电且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态为依据,控制器才通过检测的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其余模式下则依靠肋片式散热器10进行散热。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控制器可以通过有源PFC(Power 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即通过有源PFC电路输出线性变化直流电压来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而线性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输入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在根据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时,判断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判断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器则控制压缩机停机,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直至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压缩机开启,半导体制冷器10保持以Umax进行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器则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控制器则禁止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
其中,最大电压Umax为半导体制冷器10的许用最高电压。第一预设温度为变频模块40所允许的最高温度(也称禁止温度)。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是因系统负载变大等原因造成变频模块40发热量较大、达到散热装置的最大散热能力而预设的禁止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的温度,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为常量,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大于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将忽略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指令。第二预设温度为需要限制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而预设的温度。
具体地,如果判断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器则正常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直至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第一电压进行工作,其中,第一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Umin为预设的最小电压,且小于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小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控制器则正常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其中,第三预设温度为无需半导体制冷器10进行散热的温度。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是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该值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最小电压Umin的一个预设温度,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为常量。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是指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为保持变频模块40的温度相对稳定不至于大幅下降或上升而预设的电压常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3和图4所示,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30全程实时检测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并将检测的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后,对其进行判断。其中,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停机,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为0,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Umax;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按1Hz/s做降频处理,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Umax;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器禁止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即忽略系统的升频指令,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Umax;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且大于或等于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系统控制;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且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固定为Umin,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系统控制;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0,即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同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受限制,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由系统控制。
上述控制过程主要是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在不同的区间来确定相应的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以及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如图4所示,同时也兼顾了对变频模块40的过热保护,并且当变频模块40的温度T模块较低时,停止对半导体制冷器10供电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综上,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根据所检测的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通过线性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以及输出的制冷量,达到控制变频模块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的目的。另外,当系统负载变大、发热量较大时,通过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即在发热量较大时,不能一味的升高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否则会造成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超过最大电流或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过高,造成半导体制冷器损坏或影响寿命,在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达到最大电压Umax而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继续上升并达到相应的预设温度后,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相应禁止上升、降低或控制压缩机停机,从而达到同时保护变频电控和散热装置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50,第二温度传感器50用于检测半导体制冷器20的热端温度T热端,其中,控制器还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控制器在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控制器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热端保护温度,控制器则限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上升。
其中,第四预设温度为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禁止温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第二温度传感器50全程实时检测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后,对其进行判断。其中,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0;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热端保护温度时,控制器限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上升,即忽略供电电压上升指令;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热端保护温度时,将退出保护状态。
综上,控制器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半导体制冷器10因热端温度过高而造成自身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60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图中未具体示出),第三温度传感器60用于检测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其中,控制器还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控制器在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控制器则进一步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小于室外环境温度T4;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室外环境温度T4,控制器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室外环境温度T4且T冷端与T4之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器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控制器则进一步判断T冷端与T4之差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控制器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器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
其中,第三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例如,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2℃,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1℃,第三温度阈值可以为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6所示,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第三温度传感器60全程实时检测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并反馈至控制器,同时,设置在变频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回风处的第四温度传感器全程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后,对两者进行判断。其中,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时,如果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T4,则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0;如果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或等于T4且小于T4+2,则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Umin。而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时,如果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T4+3,则退出保护状态;如果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或等于T4+3且大于T4+1,则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Umin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采集的多组如3组T冷端来有效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
综上,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以确保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高于室外环境温度T4,以防止冷端产生凝露水造成半导体制冷器损坏或控制系统中元器件损坏,同时,有效避免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相近时造成的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频繁跳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图中未具体示出),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其中,控制器还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具体地,控制器在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控制器则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以第二电压进行工作,其中,第二电压根据半导体制冷器10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如果判断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大电流且大于第一预设电流,控制器则限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上升。
其中,预设的最大电流为半导体制冷器的许用最大电流,预设时间可以为5s,第二电压根据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例如,第二电压可以为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供电电压的90%,第一预设电流可以为预设的最大电流的95%。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如图7所示,当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电流检测单元全程实时检测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I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I后,对其进行判断。其中,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I大于最大电流Imax时,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为0,并在延时5s后,以供电电压为0前供电电压的90%给半导体制冷器通电运行;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I小于或等于最大电流Imax且大于95%Imax时,控制器限制半导体制冷器10的供电电压上升,即忽略供电电压上升指令;当半导体制冷器10的工作电流I小于或等于95%Imax时,将退出保护状态。
综上,根据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超过最大电流而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在依据上述控制原则情况下,针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出不同指令时,对于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控制均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在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控制器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根据变频模块的温度,通过线性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及其输出制冷量,达到控制变频模块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的目的,同时实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联动控制,而且,通过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和热端的温度以及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的保护控制,有效避免了半导体制冷器因冷端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水,进而造成半导体制冷器自身或变频电控元器件的损坏,同时避免了半导体制冷器因热端温度过高或工作电流超过电流限制而造成自身损坏的温度,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比较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变频模块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肋片式散热器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散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检测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
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所述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一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Umin为预设的最小电压,且小于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小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保持以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则禁止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
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热端保护温度,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
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且T冷端与T4之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还包括: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则进一步判断T冷端与T4之差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
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
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二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且大于第一预设电流,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10.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肋片式散热器;
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紧贴所述变频空调器的变频模块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紧贴所述肋片式散热器设置;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变频空调器以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时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以对所述变频空调器进行散热控制,其中,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一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Umin+(Umax-Umin)×(T模块-T电压保持)/(T频率保持-T电压保持),Umin为预设的最小电压,且小于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小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低电压保持温度T电压保持,所述控制器则正常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联动控制时,
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直至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保持以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
如果判断所述变频模块的温度T模块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且大于所述预设的频率保持温度T频率保持,所述控制器则禁止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所述预设的最大电压Umax进行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
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温度T热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预设的热端保护温度,所述控制器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
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和室外环境温度T4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
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处于下降趋势;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处于下降趋势,所述控制器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是否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小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大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4且T冷端与T4之差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温度T冷端未处于下降趋势,所述控制器则进一步判断T冷端与T4之差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
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预设的最小电压Umin进行工作;
如果判断T冷端与T4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其中,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变频空调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对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时,
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电流;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所述控制器则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以第二电压进行工作,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根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前的电压获得;
如果判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最大电流且大于第一预设电流,所述控制器则限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供电电压上升。
CN201510474804.XA 2015-08-05 2015-08-05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Active CN105180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4804.XA CN105180350B (zh) 2015-08-05 2015-08-05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4804.XA CN105180350B (zh) 2015-08-05 2015-08-05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0350A CN105180350A (zh) 2015-12-23
CN105180350B true CN105180350B (zh) 2018-02-02

Family

ID=54902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4804.XA Active CN105180350B (zh) 2015-08-05 2015-08-05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0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059A (zh) * 2017-09-19 2018-01-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保护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7750984B (zh) * 2017-10-16 2023-07-28 小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宠物窝以及宠物窝的控制方法
CN107728670B (zh) * 2017-10-24 2023-01-06 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防冷凝系统和水/液冷变频器
CN109974194B (zh) * 2019-03-29 2020-12-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高温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0221635A (zh) * 2019-05-17 2019-09-10 合肥市正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测控方法及环境测控装置
CN110986270B (zh) * 2019-12-16 2020-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空调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半导体空调
CN111902017A (zh) * 2020-07-10 2020-11-06 青岛海日高科模型有限公司 控制板组件、电器设备
CN114061207B (zh) * 2020-08-04 2023-07-1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冰箱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8879B (zh) * 2020-11-16 2023-11-14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半导体制冷设备的制冷控制方法
CN112902494A (zh) * 2021-03-30 2021-06-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639336A (zh) * 2021-07-05 2021-11-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3602302B (zh) * 2021-07-21 2022-08-19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式轨道车辆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3467545A (zh) * 2021-07-26 2021-10-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65054B (zh) * 2021-10-09 2023-01-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669A (zh) * 2002-03-29 2003-10-15 日立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和在该装置中使用的逆变器装置
CN2831203Y (zh) * 2005-09-10 2006-10-25 海尔集团公司 半导体冰箱
CN1888646A (zh) * 2005-06-27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变频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54023A (zh) * 2014-04-09 2014-07-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4061654A (zh) * 2014-06-16 2014-09-24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5369A1 (en) * 2004-01-15 2005-07-21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JP4366405B2 (ja) * 2007-01-31 2009-11-1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669A (zh) * 2002-03-29 2003-10-15 日立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和在该装置中使用的逆变器装置
CN1888646A (zh) * 2005-06-27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变频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831203Y (zh) * 2005-09-10 2006-10-25 海尔集团公司 半导体冰箱
CN103954023A (zh) * 2014-04-09 2014-07-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4061654A (zh) * 2014-06-16 2014-09-24 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0350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350B (zh) 变频空调器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装置
CN106871380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功率器件的防过热保护装置和方法
CN10524099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EP2899471B1 (en) Radiant floor heating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363719B (zh)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室外热源单元
CN10263994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5509245B (zh) 空调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待机控制方法、装置
CN106288236B (zh) 空调器压力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EP241474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involving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control
CN104896666B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4949290B (zh) 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4089347A (zh) 一种低温风冷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23512B (zh) 电控模块的散热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31755B (zh) 一种电气设备组件柜温湿度协同控制方法
CN109195419A (zh) 空调电器盒及其散热装置
US20130329343A1 (e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CN107650669A (zh) 电动车温控系统及方法
CN108437737A (zh) 一种电动车温控节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471989A (zh)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06949602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功率器件的防过热保护方法和装置
US10712033B2 (en) Control of HVAC unit based on sensor status
CN104791922B (zh) 一体式空调器和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CN206640181U (zh) 一种防潮高低压开关柜
CN206959203U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外机电控的散热保护装置和空调器
CN105317521B (zh) 一种发动机电动冷却风扇多级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