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7841B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77841B CN105177841B CN201510633575.1A CN201510633575A CN105177841B CN 105177841 B CN105177841 B CN 105177841B CN 201510633575 A CN201510633575 A CN 201510633575A CN 105177841 B CN105177841 B CN 1051778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ed
- arc surface
- air
- lower jaw
- j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1 phase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47978 Major min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EUKAQNPUBYCIC-UHFFFAOYSA-N ethaneperoxoic acid;hydrogen pe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O.CC(=O)OO KEUKAQNPUBYCI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76 transfer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以及喷气织机。该异形筘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筘片,每个筘片均具有引导凹部、上颚部以及下颚部;上颚部的前端部具有以曲率半径R2形成的上颚圆弧面,下颚部的前端部具有以曲率半径R3形成的上颚圆弧面,引导凹部具有以曲率半径R1形成的内圆弧面,上颚圆弧面、内圆弧面以及下颚圆弧面顺次相连,上颚圆弧面与下颚圆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倍的R1;上颚部在其前端部与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向前延伸距离L1,下颚部在其前端部与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向前延伸距离L2,L1≤2(R1+R2)≤8mm,L2≤2(R1+R3)≤6mm,L1>L2>0.5L1。该异形筘耗气量低,引纬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器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以及喷气织机。
背景技术
异形筘是一种由薄而多的异形筘片按一定间距排列组成的专用筘,用于接力引纬。每个异形筘片上均设有一个凹槽,凹槽部分连贯起来形成一道“沟”即半封闭式的气流槽。
异形筘是喷气织机的重要部件,喷气织机在喷气引纬过程中把纬纱推进到第一组辅助气流作用范围内。此时,主喷气流在气流槽内向前流动,并与周围空气产生混合作用,动量逐渐减少,速度逐渐下降。这时辅助喷嘴不断补充辅助气流,使气流逐渐得到加强,纬纱在气流槽内不断获得加速,为提高喷气织机的引纬质量和增加引纬宽度提供良好的条件。
公开号为CN 10253495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是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异形筘,该异形筘包括异形筘片,异形筘片具有引导凹部、位于所述引导凹部上方的上颚部、位于所述引导凹部下面的下颚部,多个异形筘片在纬线插入方向上并排布置,从而多个引导凹部形成纬纱通路(即气流槽)。所述引导凹部具有上壁表面、内壁表面以及下壁表面,其中,所述内壁表面通过以曲率半径(CR)形成的下弓形表面而与所述下壁表面连接,所述下颚部的前端部由以曲率半径(DR)形成的下颚弓形表面限定,所述下颚部在所述下颚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内壁表面之间向前延伸距离(B)(即下颚部的宽度为B),所述距离(B)设定成小于等于5.0毫米,并且曲率半径的和(CR+DR)小于所述距离(B),所述曲率半径的和(CR+DR)与所述距离(B)之间的差设定成大于等于1.5毫米。
由于对喷气织机来说,气耗在整个能耗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企业为了提高喷气织机的生产效益,除了不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织机效率之外,还必须降低能耗。然而现有异形筘的不足之处在于,异形筘片中的下壁表面是向下倾斜的,且引导凹部的开口外张,这种结构使得纬纱通路内的气流极易向外扩散,大大增加了耗气量。
因此,研究喷气织机的气耗问题、改进异形筘结构以及合理的布置辅助喷嘴、减少异形筘中的耗气量对于发挥织机生产潜能、提高织造综合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该异形筘能够大大降低喷气织机的耗气量,同时提高纬线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筘片,每个筘片均具有引导凹部、位于引导凹部上方的上颚部以及位于引导凹部下方的下颚部,所有筘片的引导凹部连贯形成纬纱通路;
所述上颚部的前端部由以曲率半径R2形成的上颚圆弧面限定,所述下颚部的前端部由以曲率半径R3形成的下颚圆弧面限定,所述引导凹部由以曲率半径R1形成的内圆弧面限定,上颚圆弧面、内圆弧面以及下颚圆弧面顺次相连,上颚圆弧面与下颚圆弧面之间的距离为L3,且L3小于两倍的R1;
所述上颚部在所述上颚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向前延伸距离L1,所述下颚部在所述下颚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向前延伸距离L2,L1≤2(R1+R2)≤8mm,L2≤2(R1+R3)≤6mm,L1>L2>0.5L1。
若未作特殊说明,本发明中所述距离L1的含义是:上颚部的前端部中存在与引导凹部相距最远的点,该距离L1即是该点与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距离L2的含义同理。
若未作特殊说明,本发明中,上颚圆弧面与下颚圆弧面之间的距离L3等同于上颚圆弧面的水平切线与下颚圆弧面的水平切线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引导凹部的内圆弧面呈圆弧形,取代了现有的U形内圆弧面,与U形内圆弧面相比,圆弧形的内圆弧面更为流畅,能够有效提高气流的流通性。
同时,本发明中L1、L2、L3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L1≤2(R1+R2);
(2)L2≤2(R1+R3);
(3)L3≤2R1;
(4)L1>L2>0.5L1。
满足第(1)、(2)个条件,则上颚圆弧面、内圆弧面以及下颚圆弧面14之间是直接相连的,没有平壁表面作为过渡,从而引导凹部的内壁更为圆润流畅,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通性。
满足第(3)个条件,则上颚部的前端部和下颚部的前端部对引导凹部形成围拢趋势,即上颚部的前端部是向斜下方延伸的,而下颚部的前端部则是向斜上方延伸的,这使得引导凹部具有较小的开口,不仅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纬纱通路内气体的流失,减少耗气量;而且从辅助喷嘴进入该纬纱通路中的气体能够以螺旋延伸的方式流向纬纱通路的下游,从而将纬纱稳定在螺旋中心(即纬纱通道的轴线上),不仅提高引纬效率,而且提高纬纱在纬纱通道内的稳定性。另外,纬纱在喷嘴气流的带动下,可以稳定地维持在纬纱通道的中心,从而减少纬纱与纬纱通道内壁的触碰,进而减少纬纱和纬纱通道各自的磨损。
在辅助喷嘴是朝斜上方喷气的前提下,满足第(4)个条件中L1>L2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纬纱通路内的耗气量;而进一步限定L2>0.5L1则避免因下颚部的前端部与上颚部的前端部相距太远,不仅致使纬纱通路内气流扩散太快,增加耗气量,同时还有助于纬纱通道内形成稳定的螺旋气流。另外,引导凹部的开口处为上颚圆弧面和下颚圆弧面构成,即开口为圆润的弧面,从而避免对吹入的风进行分流、干扰,反而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充分汇集、利用气流。
作为优选,所述上颚圆弧面与下颚圆弧面之间距离L3在0.5R1与R1之间。该开口宽度的设置既不影响辅助喷嘴供气,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纬纱通路内气体的流失量。
作为优选,L1≤5mm,L2≤3.5mm,2R1≥0.5L1。如此能够进一步保证纬纱通路内气体流场的稳定性,减少耗气量。2R1≥0.5L1也隐含了R1>R2,至于R2是否大于R3,这点对于本发明来说并不会带来显著效果。
优选地,R1≤2.5mm;更优选地,1mm≤R1≤2mm。
由于喷气织机的车速较高(一般在800r/min左右),异形筘与纱线之间往复摩擦,这无疑会给筘片引导凹部处的内圆弧面造成严重磨损。因此本发明将筘片结构设置成:所述筘片包括筘片本体和固定杆,所述筘片本体嵌装在固定杆上。筘片本体以嵌装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杆上,从而可以极为方便地对受磨损的筘片本体进行维修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带有相对设置且与燕尾槽开口外缘相作用的两个限位凸缘,所述筘片本体嵌装在两限位凸缘之间。限位凸缘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筘片的安装精度,使所有筘片均能安装在同一直线上。
安装时,将燕尾槽的两端部对准固定杆上的两个限位凸缘,再将燕尾槽扣合在两个限位凸缘之间的固定杆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喷气织机,该喷气织机包括设有纬纱通路的异形筘、正对所述纬纱通路起始端的主喷嘴以及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布置的辅助喷嘴系统,所述异形筘即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
本发明中,所述辅助喷嘴系统包括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段辅助喷嘴组、中段辅助喷嘴组和末段辅助喷嘴组,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一个电磁阀控制一个辅助喷嘴的控制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每个辅助喷嘴的开启或关闭实现精确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前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4n个第一辅助喷嘴,其中,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L4)为40~50mm,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5)为60~80mm,n为1或2;
实验表明,L4虽然基本不影响合成气流场入口处的轴线速度,但却影响轴线速度的波动率;当L4>50mm时,主喷嘴的气流速度下降非常快,并伴随着巨大的波动。在综合考虑耗气量的情况下,将L4设定为40~50mm;更优选地,L4为50mm。
同理,当L5在60~80mm时,纬纱通路内气流的轴线平均速度较大,波动率较小;更优选地,L5为80mm。
在纬纱通路末段,为增加纬纱出口侧的气流速度,减少纬缩疵点以及托起纬纱伸直纱尾,所述末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3~4个第三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三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7)为50~55mm。
但L7过小不利于降低能耗、减小波动率,因此更优选地,L7为55mm。
同理,为保证适宜的气流速度、降低波动率,作为优选,所述中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若干第二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6)为65~70mm;更优选为70mm。
第二辅助喷嘴的个数并不限制,这主要取决于纬纱通路的长度。
另外,筘片采用冲压成型或锻造成型。通过冲压或锻造成型的筘片,不仅结构稳定,而且能大幅度节省成本,适合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喷气织机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所述辅助喷嘴系统的喷气方法,该喷气方法为:
对于同属一组的辅助喷嘴,所有辅助喷嘴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依次开启;
当纬纱头部进入下一组辅助喷嘴的喷气范围时,上一组辅助喷嘴同时关闭。
这种喷气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当纬纱未到达时辅助喷嘴因空放气体而造成浪费,减少耗气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引导凹部的内圆弧面呈圆弧形,与U形内圆弧面相比,圆弧形的内圆弧面更为流畅;
(2)本发明中,L1≤2(R1+R2)、L2≤2(R1+R3)表明上颚圆弧面、内圆弧面以及下颚圆弧面之间是直接相连的,没有平壁表面作为过渡,从而纬纱通路内壁更为圆润流畅,能够有效提高气流的流通性;
(3)本发明中L3<2R1,这表明在引导凹部的开口处上颚部和下颚部是收拢的,即上颚部的前端部是向斜下方延伸的,而下颚部的前端部则是向斜上方延伸的,这使得引导凹部的开口大大缩小,不仅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纬纱通路内气体的流失,减少耗气量;而且从辅助喷嘴进入该纬纱通路中的气体能够以螺旋延伸的方式流向纬纱通路的下游,从而将纬纱稳定在螺旋中心,增加引纬效率;
(4)本发明中L1>L2,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纬纱通路内的耗气量;而进一步限定L2>0.5L1则避免因下颚部的前端部与上颚部的前端部相距太远致使纬纱通路内难以形成螺旋气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筘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筘片本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喷气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异形筘筘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筘片1,每个筘片1均包括固定杆2,以及嵌装在固定杆2上的筘片本体3。
由图2和图3可见,筘片本体3和固定杆2的配合方式为:筘片本体3上开设有与固定杆2相配合的燕尾槽4,固定杆2的外周带有相对设置且与燕尾槽4开口外缘相作用的两个限位凸缘5,筘片本体3即嵌装在两限位凸缘5之间。
为使筘片本体3能够更为紧密地嵌装在固定杆2上,在两限位凸缘5之间,该固定杆2的横断面呈梯形,从而嵌装过程中固定杆2的侧壁能对燕尾槽4的内壁形成挤压力。
如图4所示、结合图1可见,在与燕尾槽4相背的一侧,筘片本体3上设有引导凹部6,引导凹部6具有以曲率半径R1形成的内圆弧面7;所有筘片本体3的引导凹部6连贯形成纬纱通路8。
由图4可见,筘片本体3具有位于引导凹部6上方的上颚部9,上颚部9由上前表面10和上颚圆弧面11限定;其中,上颚圆弧面11以预定的曲率半径R2形成,内圆弧面7与上颚圆弧面11相连接,图4中以虚线示出了内圆弧面7与上颚圆弧面11之间的边界。
上颚部9形成为向前延伸距离L1,该距离L1与引导凹部6的内圆弧面7的竖直切线和上颚部9的前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4所示,筘片本体3具有位于引导凹部6下方的下颚部12,下颚部12由下前表面13和下颚圆弧面14限定;其中,下颚圆弧面14以预定的曲率半径R3形成,内圆弧面7与下颚圆弧面14相连接,图4中以虚线示出了内圆弧面7与下颚圆弧面14之间的边界。
下颚部12形成为向前延伸距离L2,该距离L2与引导凹部7的内圆弧面7的竖直切线和下颚部12的前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施例中,L1、L2、L3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L1≤2(R1+R2)≤8mm;
(2)L2≤2(R1+R3)≤6mm;
(3)L3≤2R1;
(4)L1>L2>0.5L1。
满足第(1)、(2)个条件,则上颚圆弧面11、内圆弧面7以及下颚圆弧面14之间是直接相连的,没有平壁表面作为过渡,从而引导凹部6的内壁更为圆润流畅,能够有效提高气流的流通性。
满足第(3)个条件,则上颚部9的前端部和下颚部12的前端部对引导凹部6形成围拢,使得引导凹部6具有较小的开口,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纬纱通路8内气体的流失,不仅减少耗气量,而且增加引纬效率。
在辅助喷嘴是朝斜上方喷气的前提下,满足第(4)个条件则有助于降低纬纱通路8内的耗气量;而进一步限定L2>0.5L1则避免因下颚部的前端部与上颚部的前端部相距太远致使纬纱通路内难以形成螺旋气流。
表1显示了L3取不同值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
表1 L3取不同值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
由表1可见,当0.5R1≤L3≤R1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最少。
在表1优选数值的基础上,考察R1、L1、L2取不同的值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
表2 R1、L1、L2取不同的值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
由表2可见,当R1≥3mm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较大;而当R1≤2mm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相对较少,但R1为0.6mm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虽然较少,但R1值过小时纬纱通路内气体流通性变差,因此本实施中优选1mm≤R1≤2mm;当L1≤5mm(3mm≤L1≤5mm)、L2≤3.5mm(2.5mm≤L2≤3.5mm)时,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进一步减少。
其中,对于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的分析,采用模拟软件Fluent获得(下同),而Fluent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用CFD软件包,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60%,凡是和流体、热传递和化学反应等有关的工业均可使用,并且也获得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
现有普通异形筘中筘片101的结构如图6所示。筘片101含有一平壁表面102,平壁表面102与水平面之间所成夹角为α。
本实施例将安装有普通异形筘的喷气织机、及安装有本实施例的异形筘的喷气织机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的耗气量。其中,夹角α根据普通异形筘结构的不同而选取不同参考值,比较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异形筘向外扩散气体的总质量流量
表3的设定条件是异形筘筘幅长80mm,主喷嘴输入气压为0.4MPa。
由表3可见,本实施例的异形筘向外扩散的总的质量流量远远小于普通的异形筘片,能够有效地减少异形筘中气体的向外扩散量,减少耗气量,降低能耗。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喷气织机,包括实施例1描述的设有纬纱通路8的异形筘15、正对纬纱通路8起始端的主喷嘴16以及沿纬纱通路8延伸方向布置辅助喷嘴系统。
本实施例中,辅助喷嘴系统包括沿纬纱通路8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段辅助喷嘴组17、中段辅助喷嘴组18和末段辅助喷嘴组19,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
其中,前段辅助喷嘴组17包含若干个第一辅助喷嘴20,中段辅助喷嘴组18包括若干个第二辅助喷嘴21,末段辅助喷嘴组19包括若干个第三辅助喷嘴22。
由于辅助喷嘴的合理布置也能够有效降低异形筘中的耗气量,因此本实施例对喷气织机中辅助喷嘴系统的布置方案进行探讨分析。
(1)前段辅助喷嘴组
(1.1)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L4)设置
表4不同主辅喷间距时合成气流场轴线速度值
表4的设定条件是主喷嘴输入气压0.4MPa,辅助喷嘴输入气压0.45MPa,辅助气流入射角10度。
由表4可见,L4的长短基本不影响合成气流场入口处的轴线速度,但影响轴线速度的波动率。当L4大于50mm时,主喷嘴的速度下降非常快,并伴随着巨大的波动。在综合考虑耗气量(减少辅喷的数量)的情况下,将L4设定为40~50mm,更优选为50mm;此时轴线平均速度大,波动率小。
(1.2)相邻第一辅助喷嘴之间距离(L5)设置
表5第一和第二辅喷不同间距时合成气流场速度值
表5的设定条件是主喷嘴输入气压0.4MPa,辅助喷嘴输入气压0.45MPa,辅助气流入射角10度。
由表5可知,综合考虑气流速度和波动率,将L5控制在60~80mm为宜;本实施例将L5设置为80mm,这时波动率最小,轴线平均速度最大。
在实际工况中,一般辅助喷嘴布置时,在靠近主喷嘴的前段少放置些,一般都以4个为一组,因此本实施例中前段辅助喷嘴组中有8个第一辅助喷嘴,相邻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都为80mm。
(2)中段辅助喷嘴组和末段辅助喷嘴组
表6不同间距时辅助喷嘴合成气流场速度值
表6的设定条件是主喷嘴输入气压0.4MPa,辅助喷嘴输入气压0.45MPa,辅助气流入射角10度。
由表6可见,综合考虑气流速度和波动率,将中段辅助喷嘴组中两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6控制在65~70mm为宜;本实施例设置为70mm,此时波动率最小。
在纬纱通路末段,为增加纬纱出口侧的气流速度,减少纬缩疵点以及托起纬纱伸直纱尾,末段辅助喷嘴组中两第三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L7为、控制在50~55mm为宜;但L7过小不利于降低能耗、减小波动率,因此本实施例中L6为55mm。
综上所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筘幅1900mm),前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8个第一辅助喷嘴,其中,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0mm,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80mm;中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11个第二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70mm(本实施例中最后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第一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70mm);末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4个第三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三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5mm(本实施例中最后一个第二辅助喷嘴与第一个第三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70mm)。
在筘幅为1900mm时,传统等距布置方法则需要布置24~30个辅助喷嘴,而本实施例中只需要布置23个辅助喷嘴,大大减少了耗气量。
实施例3
传统的喷气织机一般均是采用1个电磁阀控制5个辅助喷嘴,并且工作过程中,由于每组辅助喷嘴的开启时间较长,会出现辅助喷嘴空放气体的现象。譬如现有喷气织机前五个辅助喷嘴(由同一个电磁阀控制)的开闭时间如表7。
表7现有喷气织机前五个辅助喷嘴的开闭时间
本实施例中,“°”表示喷气织机主轴转动的角度,比如辅助喷嘴的开启时间为50°即表示该辅助喷嘴在喷气织机主轴转动50°时开启(总转动角度为360°);辅助喷嘴关闭时间为120°即表示该辅助喷嘴在喷气织机主轴转动120°时关闭;到达时间是纬纱到达该辅助喷嘴的时间,到达时间为89°即表示当喷气织机主轴转动89°时纬纱到达该辅助喷嘴。
而本发明的喷气织机中,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即1个电磁阀控制1个辅助喷嘴),并且对于同属一组的辅助喷嘴,当纬纱到达该组中的第一个辅助喷嘴时,该辅助喷嘴开启,其他辅助喷嘴则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依次开启;当纬纱离开该组的最后一个辅助喷嘴且到达下一组辅助喷嘴时,该组辅助喷嘴同时关闭。
为与表7中由一个电磁阀控制的五个辅助喷嘴时的耗气量进行比对,表8中给出了本发明喷气织机的前段辅助喷嘴组中前5个第一辅助喷嘴(分别由5个电磁阀独立控制)的开闭时间。
表8本发明喷气织机前五个第一辅助喷嘴开闭时间
由表8可见,由于每一个第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控制各个第一辅助喷嘴的开闭时间。本发明的前五个第一辅助喷嘴的总的喷气时间为300°(=(120-50)+(120-55)+(120-60)+(120-65)+(120-70)),而表5中前五个辅助喷嘴中每个辅助喷嘴的喷气时间均为70°,总喷气时间即为350°;可见在前五个辅助喷嘴处,本发明喷气织机比现有喷气织机的喷气时间减少了50°,大大降低了耗气量。
并且,同组中各个辅助喷嘴的开启时间依次错开能够在纬纱通路内形成台阶状的补充气流,气流在纬纱通路内形成高速稳定的流场,通过对纬纱稳定而有效的摩擦牵引将纬纱引过异形筘。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筘片,每个筘片均具有引导凹部、位于引导凹部上方的上颚部以及位于引导凹部下方的下颚部,所有筘片的引导凹部连贯形成纬纱通路;
所述上颚部的前端部由以曲率半径R2形成的上颚圆弧面限定,所述下颚部的前端部由以曲率半径R3形成的下颚圆弧面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凹部由以曲率半径R1形成的内圆弧面限定,上颚圆弧面、内圆弧面以及下颚圆弧面顺次相连,上颚圆弧面与下颚圆弧面之间的距离为L3,且L3小于两倍的R1;
所述上颚部在所述上颚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向前延伸距离L1,所述下颚部在所述下颚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内圆弧面的竖直切线之间向前延伸距离L2,L1≤2(R1+R2)≤8mm,L2≤2(R1+R3)≤6mm,L1>L2>0.5L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圆弧面与下颚圆弧面之间距离L3在0.5R1与R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筘,其特征在于,L1≤5mm,L2≤3.5mm,2R1≥0.5L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异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筘片包括筘片本体和固定杆,所述筘片本体嵌装在固定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筘,其特征在于,在与引导凹部相背的一侧,所述筘片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杆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带有相对设置且与燕尾槽开口外缘相作用的两个限位凸缘,所述筘片本体嵌装在两限位凸缘之间。
6.一种喷气织机,包括设有纬纱通路的异形筘、正对所述纬纱通路起始端的主喷嘴以及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布置的辅助喷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筘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喷嘴系统包括沿纬纱通路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段辅助喷嘴组、中段辅助喷嘴组和末段辅助喷嘴组,每一辅助喷嘴均采用独立的电磁阀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4n个第一辅助喷嘴,其中,第一个第一辅助喷嘴与主喷嘴之间的距离为40~50mm,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60~80mm,n为1或2;
所述末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3~4个第三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三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50~55mm。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辅助喷嘴组包括等距布置的若干第二辅助喷嘴,相邻两个第二辅助喷嘴之间的距离为65~70m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筘片采用冲压成型或锻造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33575.1A CN105177841B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33575.1A CN105177841B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77841A CN105177841A (zh) | 2015-12-23 |
CN105177841B true CN105177841B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490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33575.1A Active CN105177841B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77841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94867A (en) * | 1985-10-08 | 1987-09-22 | Klimovskoe Spetsialnoe Konstruktorskoe Bjuro Po Proektirovaniju Tkatskogo Oborudovania | Loom reed |
CN101240479A (zh) * | 2007-02-05 | 2008-08-13 | 施托布利里昂公司 |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
CN103981618A (zh) * | 2014-06-10 | 2014-08-13 | 湖州市菱湖重兆金辉丝织厂 | 一种磁感应梭织结构 |
CN104711753A (zh) * | 2013-12-13 | 2015-06-17 | 江南大学 | 一种喷气织机的异形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84016B2 (ja) * | 2001-07-30 | 2004-11-04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噴射式織機用筬 |
JP2003049346A (ja) * | 2001-08-08 | 2003-02-21 | Takayama Reed Co Ltd | 空気噴射織機用筬及び筬羽 |
CN1328432C (zh) * | 2003-01-29 | 2007-07-25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空气喷射式织机用筘 |
JP2006089888A (ja) * | 2004-09-27 | 2006-04-06 | Takayama Reed Co Ltd | 空気噴射織機用筬 |
CN203475060U (zh) * | 2013-08-30 | 2014-03-12 | 绍兴县鼎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 高速节能型喷气织机用钢筘 |
CN204959206U (zh) * | 2015-09-29 | 2016-01-13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
2015
- 2015-09-29 CN CN201510633575.1A patent/CN1051778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94867A (en) * | 1985-10-08 | 1987-09-22 | Klimovskoe Spetsialnoe Konstruktorskoe Bjuro Po Proektirovaniju Tkatskogo Oborudovania | Loom reed |
CN101240479A (zh) * | 2007-02-05 | 2008-08-13 | 施托布利里昂公司 |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
CN104711753A (zh) * | 2013-12-13 | 2015-06-17 | 江南大学 | 一种喷气织机的异形筘 |
CN103981618A (zh) * | 2014-06-10 | 2014-08-13 | 湖州市菱湖重兆金辉丝织厂 | 一种磁感应梭织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77841A (zh) | 2015-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331919C (en) | Facility for generating fibers, in particular mineral fibers, from a molten mass | |
US4251904A (en) | Yarn treating apparatus | |
CN103429809A (zh) | 丝条的加压蒸汽处理装置与碳纤维前驱体丝条的制造方法 | |
CN105177841B (zh)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
CN104755667A (zh) | 用于制造纺粘型无纺织物的设备 | |
CN204959206U (zh)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 |
CN203715837U (zh) | 一种喷气织机的主喷嘴结构 | |
CN100385054C (zh) | 连续碳纤维丝带梳理方法 | |
CN207335096U (zh) | 空调蜗舌、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4233530A (zh) | 纺纱喷嘴和装配有纺纱喷嘴的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站 | |
CN105026626A (zh) | 用于气动地输送和导引多纤维长丝的装置 | |
CN1982512A (zh) | 用于生产成线的空气喷嘴装置 | |
CN104773820A (zh) |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间歇循环曝气装置和曝气方法 | |
CN203768088U (zh) | 一种迷宫紊流折板絮凝反应池 | |
CN205495285U (zh) | 一种变压吸附器 | |
JPS61139609A (ja) | 工業炉の酸素富化方法 | |
CN105202009B (zh) | 压缩机轴承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
CN209295496U (zh) | 闪发器壳体组件、闪发器和空调系统 | |
CN202054791U (zh) | 焦炉管桥冲洗用氨水喷嘴 | |
CN209354359U (zh) | 一种消音器和压缩机 | |
CN212771005U (zh) | 一种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烟道的环式加料装置 | |
CN201776198U (zh) | 平整辊用宽体多通道耦合喷嘴 | |
CN208146116U (zh) | 一种球磨机的旋转筒体 | |
CN106012244A (zh) | 基于喷气织机的双进气孔主喷嘴 | |
CN202555120U (zh) | 一种气液交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