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0479A -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0479A
CN101240479A CNA2008100081198A CN200810008119A CN101240479A CN 101240479 A CN101240479 A CN 101240479A CN A2008100081198 A CNA2008100081198 A CN A2008100081198A CN 200810008119 A CN200810008119 A CN 200810008119A CN 101240479 A CN101240479 A CN 10124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dent
groove
reed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81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勒内·比尔诺特
弗兰克·勒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eubli Lyon SA
Original Assignee
Staeubli Lyon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eubli Lyon SA filed Critical Staeubli Lyon SA
Publication of CN10124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60Construction or operation of slay
    • D03D49/62Reeds mounted on slay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7Drive or guide mechanisms for weft inserting
    • D03D47/277Guide mechanisms
    • D03D47/278Guide mechanisms for pneumatic l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织机筘(101),包括至少一个具有U形截面的部件(103)和相对于所述部件(103)横向设置的一排筘齿(105),每个所述筘齿的一个末端(151,155)容纳于所述部件中。所述部件(103)包括位于所述U形部件的两臂(131A,131B)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内凹槽(139),所述内凹槽(139)横向于所述部件的纵轴(X103)。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151,155)被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凹槽(139)内,所述筘(101)包括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将每个筘齿(105)的所述末端(151,155)牢固地附着到所述部件(103)。所述凹槽(139)的深度和所述凹槽(139)的间距可以沿所述部件(103)变化。

Description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造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纬纱线被插入梭口后不久就必须被压在已经制造的织物上,来为所制造的织物提供令人满意的均匀度。为此,已经公知的是为织机提供装配在打手(beater)上的筘,所述打手由快速的往复运动驱动,使得筘击打纬纱线。此类筘通过将筘齿并置且组合而形成,每对邻近的筘齿的间距设置为使一个或多个纬纱线从中穿过。为了不在织物中产生可见的瑕疵,需要筘齿之间彼此精确定位。
DE-A-2 127 209描述了一种织机筘,其中筘齿的定位通过将筘齿的每个末端插入弹簧的两个线圈之间实现。如此定位的筘齿的末端及其定位弹簧被具有U形横截面的部件覆盖,通过在所述部件内加入粘合剂保证装配的结合。在此设备中,筘齿的间距依赖于每个定位弹簧的线圈元件的直径。由此所导致的结果是筘齿定位的精度取决于弹簧的质量。具体地,弹簧的线圈元件的直径的局部变化能够导致两个筘齿之间的距离误差,并且能够在后续的所有筘齿内产生偏差。此外,由于筘齿的定位依赖于弹簧的线圈元件的直径,因此为了获得所述筘的筘齿不同密度需要更换弹簧。最后,这种制造具有定位弹簧的筘的工艺使得弹簧线圈具有用于安置筘齿的间隔。因此,很难通过自动化手段使用这种工艺。
US-A-2,914,094描述了这样一种织机筘,其包括位于筘的一部分上并具有U形横截面的元件,所述元件用于容纳筘部分的每个筘齿的一端。所述U形元件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具有L形横截面并包括位于L形的竖立臂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朝向U形元件的内侧。通过将每个筘齿的末端侧向地插入L形部件的凹槽获得筘齿的相对定位。在此设备中,所述筘齿是可移除的并且所述L形部件靠在筘齿的边缘,并且通过撑帽式螺栓和螺母的方式彼此固定。因此,不能容易的将制造这种筘部分的工艺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更具体地通过提供一种织机筘来克服这些缺点,所述织机筘可以通过自动化制造工艺获得,并且考虑到筘齿密度的变化,其筘齿的定位更精确也容易调整。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一种织机筘,包括至少一个具有U形截面的部件和相对于所述部件横向设置的一排筘齿,每个所述筘齿的一个末端容纳于所述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包括位于所述U形部件的两臂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横向于所述部件的纵轴;以及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被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凹槽)内,所述筘包括粘合材料,所述粘合材料将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牢固地附着到所述部件。
根据本发明其他有利的特征:
—所述部件或者所述部件中的每个是单体部件。
—所述部件的每个凹槽具有V形横截面。
—所述部件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隔沿着所述部件是可变的。
—所述部件的所述凹槽的深度沿着所述部件是可变的。
—所述部件的所述凹槽相互对立地成对设置在所述U形状部件的两臂上,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的一对凹槽中。
—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包括孔,所述孔沿平行于所述部件的纵轴的方向与另一筘齿的对应末端的孔对准。
—所述具有凹槽的U形部件的臂或所述臂的每一个在紧邻所述部件底部处具有内凹进,每个凹槽在所述臂的凹进和所述臂的自由边缘之间的部分形成。
—所述U形部件的所述臂之一的所述自由边缘比另一臂的自由边缘离所述部件底部更远。
—第二末端与容纳于所述部件内的所述第一末端相对,并通过可膨胀的材料制成的压条与其他筘齿的第二末端组合,所述压条穿过第二末端的孔并且穿过其他筘齿的第二末端的对准的孔。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用于制造如以上所述织机筘的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U形部件的两臂的至少一个上加工所述内凹槽;
—将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凹槽。
用于制造如以上所述织机筘的工艺,还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穿过所述筘齿的对准的孔的内侧的喷管,在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的孔处,将粘合材料引入部件。
用于制造如以上所述织机筘的工艺,还包含以下步骤:
—将每个筘齿的所述第二末端侧向地插入具有U形横截面的第二部件的至少一个对应的凹槽内,第二部件类似于用于容纳每个筘齿的所述第一末端(51)的部件;
—将由可膨胀材料制成的压缩的压条引入所述筘齿的所述第二末端的对准的孔内;
—通过加热使所述压条的体积膨胀;以及
—将通过压条组装的所述筘齿的第二末端从所述第二U形部件移除。
本发明的最后的主题是用于制造如以上所述包括两个U形截面的部件的织机筘的工艺,还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将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部分地插入所述部件的凹槽内,而使所述两个末端相对于所述两个部件预先定位;
—相互拉拢所述两个部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在下面参考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的织机筘和制造工艺的两个实施方式来体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织机筘的部分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织机筘在制造涉及第二U形部件的步骤中的侧视图;
图3是在图1和图2中可见的筘的部件的、类似于图2的放大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箭头IV的部分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织机筘的部分透视图;
图6是图5的筘处于制造的第一步骤中的侧视图;以及
图7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其中所述筘处于制造所述筘的第二步骤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织机筘1适用于装配于剑带引纬织机(ribbonweft-insertion loom)。筘1包括具有U形横截面的部件3以及一排彼此相同的筘齿5,筘齿5大致垂直于部件3。部件3用于组装筘齿5并且覆盖每个筘齿5的第一末端51。
有利地,部件3是单件部件,并且是由轻合金,尤其是基于铝的轻合金构成。如图2所示,每个筘齿5是细长和矩形形状的条带,从平板切割并经过打磨形成。每个筘齿5被两个纵向边缘52和两个横向边缘54限定界限。每个筘齿5的两个末端51和55分别包括大致圆形的孔53或57,所述孔在与之相邻的横向边缘54处具有缺口。
筘齿5的每一个的末端51被保持在U形部件3的内部容积内,筘齿5的纵向边缘52靠着部件3的臂31排列,而末端51的横向末端54靠着部件3的底部33排列。
更具体地,每个筘齿5的边缘52被容纳于部件3的一对内部凹槽39内,其中一对内部凹槽39靠着U的两臂31相互对立地排列,基本与部件3的纵轴X3垂直。如图4所示,每个凹槽39具有V形横截面,一对凹槽中的两个凹槽39相同。不同的凹槽39可具有不同的深度h,同样,部件3的同一个臂31上的两个连续的凹槽39的间距p也可不同。通过实例的方式,图4示出了部件3的第一和第二列凹槽对39,其中每列凹槽39的深度h分别具有第一值h 1和第二值h 2,而一个臂31的两个连续凹槽39的间距p分别在第一列中具有值p 1,在第二列中具有值p 2
部件3的每个臂31在靠近部件的底部33处具有内凹进37。部件3的一个臂31的每个凹槽39在此凹进37和臂31的自由边缘35之间延伸。
在实际中,每对凹槽39的轮廓与侧向地插入该凹槽对的筘齿5的厚度相适应,从而使凹槽39的底部和侧面保证筘齿5相对于部件3的几何定位。每个筘齿5的末端51具有或者不具有间隙地插入对应的凹槽对39内。通过粘合剂8,相对于部件3正确定位的筘齿5的末端51被牢固地附着到部件3,其中在筘1的两个末尾筘齿5的末端51的附近,聚合状态的粘合剂横向地密封部件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筘齿5的第二末端55通过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具有圆形截面的压条7组装,压条7穿过末端55的孔57,并且确保筘齿5在其末端55正确对准。以实例的方式,压条7的组成材料可以是交联疏水丙烯酸酯类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其玻璃转化温度或软化温度可通过调整单体的组成来确定。
根据本发明制造筘1的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未示出的具有对立的V形刀口的工具,在部件3的臂31内加工每个内部凹槽39。所述工具被按图3中箭头F1的方向引入部件3的臂31之间,为了获得凹槽39可能需要所述工具在部件3内的多次进出。当所述工具合并有数控加工机时,能够对部件3的同一个臂31中的每个凹槽39的深度h和两个连续凹槽的间距p进行程序控制。凹槽39的加工可以因此完全自动化,从而具有高的生产率。部件3的臂31的凹进37使得能够在部件3内定义一个加宽区域,从而使得能够容易地排出加工凹槽39时产生的切屑。
当在部件3的臂31中已经加工了凹槽39时,事先根据所需形状从平板裁下并打磨过的每个筘齿5的末端51被插入对应的凹槽对39,以使得筘齿5的纵向边缘52和横向边缘54分别靠着臂31和凹槽39内侧、以及部件3的底部33排列。以具有或不具有间隙地将每个筘齿5插入凹槽对39。具体地,当提供了间隙时,通过在部件3的臂31之间将筘齿5抓牢保证筘齿5的定位。凹槽39的V形形状保证筘齿5被保持靠着V形凹槽的边缘而不需要将筘齿夹持在所述凹槽内。
在该步骤的最后,由部件3和插入凹槽39的筘齿排5形成的组件可以容易地处理,特别是通过在完全自动化制造工艺中的机器人。然而,当筘齿5被牢固地夹持在凹槽39内并位于部件3的臂31之间时,对由部件3和插入凹槽39的筘齿排5形成的组件的处理更加简单。
接着,通过将筘齿5的每一个的末端55插入对应的具有U形横截面的第二部件9的凹槽对内,使筘齿5的末端55由第二部件9覆盖,第二部件9在图2中由点划线表示并且与部件3类似。因此,筘齿5的正确间距在其两个末端51和55得到保证。
接着,通过穿过对准的孔的喷管,在筘齿5的每一个的末端51的孔53的位置,将双组分粘合剂8引入部件3。使用这种喷管确保了粘合剂在部件3内的良好的分散。
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压条7(例如由上述的交联疏水丙烯酸酯组成)也被引入到每个筘齿5的末端55的对准的孔57内。为了引入到孔57,压条7被保持在压缩和平板状态,使得能够被容易地穿过的每个孔57的缺口而插入,所述缺口在与每个筘齿5的末端55关联的横向边缘54是开放的。
由此获得的组件被置于炉中,所述组件包括含有双组分粘合剂8的部件3、筘齿5、压缩的压条7以及第二部件9。因此,通过加热到合适温度,双组分粘合剂聚合,使得筘齿5刚性地附着在部件3内。同时,在加热的作用下,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压条7进行体积膨胀,其中压条回到其原始体积并且将筘齿5的末端55固定,同时保持通过第二部件9获得的间距。接着将通过压条7组装的筘齿5的末端55从第二部件中抽出以获得如图1所示的筘1。
作为一种变体,压条7可以被替换为由其他具有热膨胀效应的任何材料组成的压条。如在由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压条的情况下,所述压条被以压缩状态插入筘齿5的孔57内,接着通过合适的加热处理以使其体积膨胀,从而以所需的配置将筘齿5的末端55固定。
由于部件3以及筘齿5的组成材料,并且由于通过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压条组装筘齿5的末端55,因此获得的筘1很轻而且紧凑。这简化了筘1在织机中的组装,而在组装所述筘时损坏纬纱线的风险很有限。而且,筘齿5被刚性地组装在一起并且与部件3组装在一起,这确保了筘1在运行中的机械强度。
在如图5-7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似的部件具有类似的附图标记,而其标号增加100。第二实施例中的织机筘101用于装配在喷气织机中,其中纬纱线被与纬纱线基本垂直的喷射空气夹带。筘101包括两个具有U形横截面的部件103以及一排筘齿105,其中,部件103的开口相对立地排列,筘齿105的末端被两个部件103覆盖并且筘齿10基本垂直于所述部件103。
筘101的每个筘齿105是由两个纵向边缘152和两个横向边缘154限定的条带。纵向边缘152之一是基本直的,而对立的纵向边缘152具有两个隆凸156和158,两个隆凸一起限定凹口159,凹口159用于与其他筘齿105的凹口159对准以使得喷射空气穿过以夹带所述纬纱线。
筘101的两个部件103是相同的。每个部件103是单体部件,并且具有内部凹槽139。内部凹槽139成对并相对立地设置在U形部件的两臂131A和131B上,并基本与部件103的纵轴X103垂直。部件103的臂131A或131B的每个凹槽139在内凹进137和所述臂的对应自由边缘135A或135B之间延伸。每个部件103的臂131A的自由边缘135A比自由边缘135A离底部133更远。即,臂131A比臂131B具有更大的高度。
部件103的每一个的凹槽139具有V性横截面,并且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设置在臂131A和131B上,凹槽对中的两个凹槽139是相同的。特别地,凹槽139的深度h从一个凹槽到另一凹槽可以变化,同样两个连续的凹槽139的间距p也可以变化。
如图7具体示出,每个筘齿105的第一末端151被侧向地插入部件103之一的凹槽对139内,而每个筘齿105的第二末端155被侧向地插入另一部件103的对应的凹槽对139内。对于每个筘齿105,其中插有筘齿105的两个凹槽对139的轮廓适合于筘齿105的厚度。在插入的配置中,每个筘齿105的纵向边缘152抵靠两个部件103的臂131A和131B设置,而横向边缘154抵靠在部件103之一的底部133上设置。筘齿105的每个末端151或155分别具有孔153或157,孔153或157位于横向边缘154的附近但在该边缘处不具有开口,且与另一筘齿105的相应的孔对准。孔103的对准和孔107的对准平行于每个部件103的纵轴X103延伸。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筘101的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在每个U形部件103的臂131A和131B上加工每对内凹槽139。其加工过程通过包括两个对立的V形刀口的数控工具,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进行。
接着,两个部件103被彼此对立地布置于模板内,两个U形部件103的开口相互朝向。
接着,事先根据所需形状从平板裁下并经打磨的每个筘齿105的末端151被插入部件103之一的最高臂131A的凹槽139内,并且每个筘齿105的末端155被插入另一部件103的最高臂131A的对应的凹槽139内。每个筘齿105的末端151和155之一也可以被稍微地插入对应的部件103的臂131B的凹槽对139,以在所述两个部件之间更好地保持每个筘齿105。
当如此预先定位了所有筘齿105后,沿图6的箭头F2方向拉拢部件103。该拉拢操作持续直至每个筘齿105的横向边缘154接近靠在部件103的底部133,每个筘齿105的纵向边缘152在末端151和155的附近被容纳在每个部件103的凹槽对139内。筘齿105的相对于部件103的预先定位可以通过各种自动化方式进行。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以存在间隙或不存在间隙的方式将筘齿105插入凹槽139。当有间隙时,筘齿105被抓牢在部件103的臂之间。
在该步骤结束时获得的组件包括两个部件103以及筘齿105,所述组件具有良好的结合并且可以容易地存放或处理,这在自动化制造工艺中是有利的。
当筘齿105相对于筘101的两个部件103插入时,通过穿过筘齿105的对准的孔153或157的喷管,在每个筘齿105的孔153或157的位置,将双组分粘合剂分别引入到每个部件103内。接着如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通过在炉中加热获得粘合剂的聚合。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描述,根据本发明获得的织机筘1或101很轻而且紧凑,这对于在织机中组装很有利。由于筘齿5或105刚性地结合并与部件3或103的刚性附着,因此筘1或101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
而且,根据如上述的制造筘1或101的工艺,根据本发明获得的筘可以通过完全自动化方式获得,用于制造这种筘的工艺也使得筘的筘齿能够获得精确的定位。另外,由于能够对U形凹槽39或139进行数控加工,因此能够变换每个凹槽的深度h和两个连续凹槽的间隔p。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筘1或101可以包括不同厚度的筘齿,而以不同间隔设置排列。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筘可以在织机上用于不同类型的纬纱线,和/或能够沿着纬纱线的插入轴变换纬纱线的密度。
本发明不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方式。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筘可以适用于装配在任意类型的织机上,筘齿和用于支撑所述筘齿的U形部件的尺寸根据应用而优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筘的U形部件的内凹槽可与不垂直于所述部件的纵轴,而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沿相对于所述轴横向的任意其他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未示出的变体,根据本发明的筘的筘齿的末端也可以仅仅侧向地插入对应的U形部件的单个内部凹槽内,接着在所述部件的单个臂上设置凹槽。
而且,除了在本文中描述的V形,U形部件的内凹槽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用于加工所述凹槽的工具随之改变。当用于容纳筘齿的所述凹槽或凹槽对具有V形形状时,优选地,所述筘齿在所述部件的臂之间被抓牢以保证筘齿的定位。作为变形,当所述凹槽或凹槽对具有矩形形状时,所述筘齿可以被夹持在所述凹槽或多个凹槽内,此时将所述筘齿抓牢在所述部件的臂之间就不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用于加工内凹槽的工具可以仅有一个刀口,特别是所述筘的每个筘齿仅被侧向地插入单个凹槽的情况下。然而。此类具有单刀口的工具可以用于加工位于U形部件的两臂上的彼此对立的凹槽对,U形部件的两臂的凹槽接着被单独地依次加工。
除了上述的双组分粘合剂,所述筘齿的末端到对应的部件的附着可以通过粘合材料获得,例如通过空气干燥粘合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未示出的变形,被插入部件内的筘齿的每个末端的所述横向部件也可以不接触所述部件的底部,而是被定位于离开所述底部一些距离。

Claims (14)

1.织机筘(1;101),包括至少一个具有U形截面的部件(3;103)和相对于所述部件(3;103)横向设置的一排筘齿(5;105),每个所述筘齿的一个末端(51;151,155)容纳于所述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03)包括位于所述U形部件的两臂(31;131A,131B)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内凹槽(39;139),所述内凹槽(39;139)横向于所述部件的纵轴(X3;X103);以及每个筘齿的所述末端(51;151,155)被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凹槽(39;139)内,所述筘(1;101)包括粘合材料(8),所述粘合材料将每个筘齿(5;105)的所述末端(51;151,155)牢固地附着到所述部件(3;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03)或者所述部件(3;103)中的每个是单体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03)的每个凹槽(39;139)具有V形横截面。
4.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03)的所述凹槽(39;139)之间的间隔(p)沿着所述部件是可变的(p 1p 2)。
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03)的所述凹槽(39;139)的深度(h)沿着所述部件是可变的(h 1h 2)。
6.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103)的所述凹槽(39;139)相互对立地成对设置在所述U形状部件的两臂(31;131A,131B)上,每个筘齿(5;105)的所述末端(51;151,155)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的一对凹槽(39;139)中。
7.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每个筘齿(5;105)的所述末端(51;151,155)包括孔(53;153,157),所述孔沿平行于所述部件(3;103)的纵轴(X3;X103)的方向与另一筘齿(5;105)的对应末端(51;151,155)的孔(53;153;157)对准。
8.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凹槽(39;139)的U形部件(3;103)的臂或所述臂的每一个(31;131A,131B)在紧邻所述部件底部(33;133)处具有内凹进(37;137),每个凹槽(39,139)在所述臂的凹进(37;137)和所述臂的自由边缘(35;135A,135B)之间的部分形成。
9.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部件(103)的所述臂(131A)之一的所述自由边缘(135A)比另一臂(131B)的自由边缘(135B)离所述部件底部(133)更远。
10.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筘,其特征在于,每个筘齿(5)的第二末端(55)与容纳于所述部件(3)内的所述第一末端(51)相对,并通过可膨胀的材料制成的压条(7)与其他筘齿(5)的第二末端(55)组合,所述压条穿过第二末端(55)的孔(57)并且穿过其他筘齿的第二末端(55)的对准的孔。
11.用于制造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织机筘(1;10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U形部件(3;103)的两臂(31;131A,131B)的至少一个上加工所述内凹槽(39;139);
—将每个筘齿(5;105)的所述末端(54;151,155)侧向地插入所述部件(3;103)的至少一个凹槽(39;139)。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机筘(1;10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
一通过穿过所述筘齿的对准的孔(53;151,157)的内侧的喷管,在每个筘齿(5;105)的所述末端(51;151,155)的孔(53;151,157)处,将粘合材料(8)引入部件(3;103)。
13.如权利要求11和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机筘(1)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
—将每个筘齿(5)的所述第二末端(55)侧向地插入具有U形横截面的第二部件(9)的至少一个对应的凹槽(39)内,第二部件(9)类似于用于容纳每个筘齿的所述第一末端(51)的部件(3);
—将由可膨胀材料制成的压缩的压条(7)引入所述筘齿(5)的所述第二末端(55)的对准的孔(57)内;
—通过加热使所述压条(7)的体积膨胀;以及
—将通过压条(7)组装的所述筘齿(5)的第二末端(55)从所述第二U形部件(9)移除。
14.如权利要求11和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所述的包括具有U形横截面的两个部件(103)的织机筘(101)的工艺,包括:
—通过将每个筘齿(105)的所述末端(151,155)部分地插入所述部件(103)的凹槽(139)内,而使所述两个末端(151,155)相对于所述两个部件(103)预先定位;
—相互拉拢(F2)所述两个部件(103)。
CNA2008100081198A 2007-02-05 2008-02-04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Pending CN1012404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700798 2007-02-05
FR0700798A FR2912155B1 (fr) 2007-02-05 2007-02-05 Peigne de metier a tisser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peig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479A true CN101240479A (zh) 2008-08-13

Family

ID=3856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81198A Pending CN101240479A (zh) 2007-02-05 2008-02-04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953283B1 (zh)
JP (1) JP2008240226A (zh)
CN (1) CN101240479A (zh)
AT (1) ATE469255T1 (zh)
DE (1) DE602008001316D1 (zh)
FR (1) FR2912155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9004A (zh) * 2012-04-23 2012-08-01 常州钢筘有限公司 喷气织机用异形筘整体异形筘片
CN105177841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4554B2 (ja) * 2009-12-11 2013-12-11 高山リード株式会社
EP3425095B1 (de) * 2017-07-07 2020-09-30 Groz-Beckert KG Webblat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4004C (de) * W. WENN in Aachen, Steinkaulstrafse 23 Webeblatt
US2914094A (en) * 1958-03-18 1959-11-24 Whitaker Reed Company Loom reed having removable dents
DE2127209A1 (de) * 1971-06-02 1973-02-08 Theodor Wagner Bundkapsel fuer webeblaetter
US3746053A (en) * 1972-02-02 1973-07-17 Minnesota Mining & Mfg Loom reed
DE3623361A1 (de) * 1986-07-11 1988-01-21 Egelhaaf C C Fa Webblatt
US5029617A (en) * 1989-07-05 1991-07-09 Anderson Barbara C Reed with removable dent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9004A (zh) * 2012-04-23 2012-08-01 常州钢筘有限公司 喷气织机用异形筘整体异形筘片
CN105177841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CN105177841B (zh) * 2015-09-29 2017-05-1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异形筘及喷气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53283B1 (fr) 2010-05-26
EP1953283A1 (fr) 2008-08-06
DE602008001316D1 (de) 2010-07-08
FR2912155B1 (fr) 2009-05-29
JP2008240226A (ja) 2008-10-09
ATE469255T1 (de) 2010-06-15
FR2912155A1 (fr) 2008-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0479A (zh) 织机筘以及制造此类筘的工艺
US6951043B1 (en) Windscreen wiper
CN104583541B (zh) 切割用于制造涡轮机零件的预成形件的方法和系统
EP2300651A1 (en) Receiving gripper, feed gripper and device for a gripper weaving machine
US20170151603A9 (en) Methods of forming hollow extruded vehicle frame component for subassembly attachment
US7520229B2 (en) Gripper device for a tufting machine
US20100281750A1 (en) Firearm sight
CN107052605B (zh)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及方法
CN107904845A (zh) 一种纺织剪毛机用的底刀及其加工工艺
TWI733097B (zh) 用於經編機之編織工具及其生產方法、以及用於生產包含經編機之一梳櫛和至少一個編織工具的完整系統之方法
CN1036211C (zh) 喷气织机用改进型钢筘
US201400774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cores of rovings into a press
CN101176943A (zh) 一种细长金属板材的等离子切割方法
CN108057645B (zh) 色选机的相机调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19458U (zh) 一种室内石材干挂钢骨架结构
KR20010112300A (ko) 편향 요크용 코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5747797U (zh) 一种阀门碟片外圆车磨工装夹具
US5197522A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a healdframe in a weaving machine
US20020011275A1 (en) Split reed
CN212476521U (zh) 一种钢化架
CN108441793B (zh) 一种铝合金强制定型的热处理方法及航空用铝合金型材
JP5946313B2 (ja) 空気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織布支持装置
CN106061232A (zh) 一种用于遥感相机多片ccd器件盲插的装置及盲插方法
CN213498530U (zh) 滑块磨床的夹持固定工装
CN215660203U (zh) 一种玻璃料架及玻璃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