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9289A -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9289A
CN105169289A CN201510710963.5A CN201510710963A CN105169289A CN 105169289 A CN105169289 A CN 105169289A CN 201510710963 A CN201510710963 A CN 201510710963A CN 105169289 A CN105169289 A CN 105169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herba
portions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09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霞
徐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109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9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9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马绊草、玉米须、四方草、白芍、玫瑰花、蒲公英、冷水花、当归、金钱草、小飞蓬、黑及草、大枣、水杨柳、黄草花、细叶卷柏、睡菜、山飘儿草、柴胡、元胡、郁金、海金沙、甘草、鹅内金、大黄。本发明中药选用的药材,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疏肝解郁、补血活血、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消肿、退黄消炎、健脾消食之功效,可有效的消除服用西药产生的内毒素,减少内毒素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急性胆管炎治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胆管炎一般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胆道系统的急性炎症,常伴有胆道梗阻。当胆道梗阻比较完全,胆道内细菌感染较重时,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寒战、高热、黄疸,尚可有感染性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
急性胆管炎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但胆管狭窄和胆管肿瘤等病变有时亦可继发此症。上述疾病造成胆管阻塞,胆汁郁积,以及继发细菌感染。以胆道的梗阻和感染为病理基础。病理生理变化中,胆道内高压,败血症和毒血症,内毒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致全身代谢和内环境的复杂和严重紊乱。这些因素互相联系,损害肝、肾、肺、胃肠,凝血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使脏器组织学上的损害和器官功能的损害相继产生。西医对于急性胆管炎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重症急性胆管炎,可解除胆管梗阻,胆管减压和引流胆道,以控制感染。一般病症可采用药物治疗,主要为解痉、镇痛、利胆、抗感染、胃肠减压等治疗方式,必要时可用度冷丁。西医治疗虽然可迅速控制病情,但抗感染是西医治疗本病的基础治疗,抗生素对已形成的内毒素血症并无治疗作用,相反,细菌被抗生素杀灭裂解后会释放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可引起寒战、高热等,对于这些内毒素西药尚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急性胆管炎是指在胆管发生的急性炎症。以腹痛、发热、黄疸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的腹痛、胁痛、结胸、黄疸之范畴。急性胆管炎多系湿热之邪侵袭肝胆,使肝脏疏泄和胆腑通降功能失权,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发黄,湿热阻滞中焦,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治宜疏肝利胆、化湿清热为主。本发明药物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疏肝解郁、补血活血、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消肿、退黄消炎、健脾消食之功效,可促进胆汁分泌,稀释胆汁的浓度,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同时方中所选的柴胡、当归、青皮、玉米须、蒲公英、大黄、山飘儿草、冷水花、水杨柳、金钱草、海金沙等中药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排石、退黄、利胆保肝之功效,能抗毒排毒、降低体温,可有效的消除服用西药产生的内毒素,减少内毒素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本发明中药与西药配合治疗,经临床验证对急性胆管炎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疏肝解郁、补血活血、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消肿、退黄消炎、健脾消食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急性胆管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65~85份玉米须62~82份四方草59~78份白芍56~75份
玫瑰花53~72份蒲公英50~69份冷水花47~66份当归44~62份
金钱草41~58份小飞蓬38~55份黑及草35~52份大枣32~48份
水杨柳29~44份黄草花26~40份细叶卷柏23~37份睡菜20~34份
山飘儿草18~30份柴胡15~27份元胡12~24份郁金10~21份
海金沙8~18份甘草6~14份鹅内金3~12份大黄1~9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68~82份玉米须65~79份四方草62~75份白芍59~72份
玫瑰花56~70份蒲公英53~66份冷水花50~63份当归47~59份
金钱草44~55份小飞蓬41~52份黑及草38~49份大枣35~45份
水杨柳32~41份黄草花29~37份细叶卷柏26~34份睡菜23~31份
山飘儿草21~27份柴胡18~25份元胡15~21份郁金12~18份
海金沙10~16份甘草7~13份鹅内金4~11份大黄1~7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72~79份玉米须68~76份四方草65~72份白芍62~69份
玫瑰花59~66份蒲公英56~63份冷水花53~60份当归50~56份
金钱草47~52份小飞蓬44~49份黑及草41~46份大枣38~42份
水杨柳35~38份黄草花32~34份细叶卷柏28~32份睡菜25~29份
山飘儿草23~25份柴胡20~23份元胡16~19份郁金13~16份
海金沙12~15份甘草8~12份鹅内金5~9份大黄1~6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76份玉米须72份四方草69份白芍66份
玫瑰花63份蒲公英60份冷水花57份当归53份
金钱草50份小飞蓬47份黑及草44份大枣40份
水杨柳37份黄草花33份细叶卷柏30份睡菜27份
山飘儿草24份柴胡21份元胡18份郁金15份
海金沙13份甘草10份鹅内金6份大黄2份。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绊草、玉米须、四方草、玫瑰花、蒲公英、小飞蓬、黑及草、大枣、水杨柳、黄草花、细叶卷柏、睡菜、山飘儿草、柴胡、海金沙、大黄等中药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当归、冷水花、金钱草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净元胡,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取郁金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将鹅内金洗净晒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8)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丸。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马绊草:味甘;淡;性凉。清热利尿,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淡,性平。有清热利尿的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及肝硬化腹水等症。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胃;肝;胆经。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四方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管炎;水肿;中暑;跌打瘀痛;乳疮。
白芍:味苦;性平。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别录》载:“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芍能调节免疫,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有保肝、解痉、镇痛、镇静、抗凉、降温作用,此外还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增强耐缺氧、抗氧化和抗疲劳的作用。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归肝;脾经。理气解郁;和血调经。主治肝气郁结所致胸膈满闷,脘胁胀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痢疾,泄泻,带下,跌打损伤痈肿。《本草正义》: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肿毒,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菌、通乳、抗肿瘤、利胆等作用。
冷水花:味淡;微苦;性凉。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本草正》载:“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慢性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入肝;胆;肾;膀胱经。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钱草主要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黄酮类、鞣质、挥发油、胆碱、钾盐等,具有排石、抑菌、通淋、抗炎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小飞蓬:味微苦;辛;性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牛皮癣。
黑及草:味苦;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疏风止痛。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肠胃炎;流感;咽喉痛;牙痛;脉管炎;外伤感染发热;中暑腹痛;外伤出血。《贵州草药》:疏风,清暑,镇痛。
大枣:味甘;温。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枣具有增加白血球内的cAMP的作用,具有抗变态反应、保肝、增加肌力、镇静、催眠和降压的作用。
水杨柳:味苦;性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利胆;利尿;解毒。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膀胱结石;淋病;梅毒;痔疮;跌打损伤;烫伤。《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利胆,消炎,解毒。治急、慢性肝炎。
黄草花:味苦;性凉。归肺;肝;胆经。清肺止咳;清肝利胆;止痛。主治肺热咳嗽;发热胸痛;肝胆湿热;胁痛;发热;厌食油腻;黄疸;湿热泄泻。
细叶卷柏:味淡;性平。归肺;肝;脾;大肠经。清热利湿,消炎退热,止血,止喘。主治伤风鼻塞,肝炎,胆囊炎,小儿高热惊厥,哮喘,浮肿,小儿疳积,口腔炎,鼻衄,月经过多,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烧烫伤。《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利湿、止血、定喘的功能。用于小儿惊风、疳积、肝炎、胆囊炎,肠炎痢疾、哮喘、肺痨咳血、月经不调;外用治口腔炎及外伤出血。
睡菜: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脾经。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清热利尿。主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湿热黄疸;胆囊炎;水肿;小便不利或赤热涩痛。《纲目》: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山飘儿草:味苦;性寒。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烧烫伤。《云南中草药选》:清肝利胆,除湿清热,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柴胡具有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作用。同时对抗肝损害,利胆,抗脂肪肝,及促进肠蠕动等有一定作用。
元胡: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纲目》载:“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元胡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催眠、安定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显著扩张冠状血管,能引起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对肌肉有松驰作用。
郁金:味辛;苦;性寒。入心;肝;胆经。活血止痉;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癓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血;血淋;砂淋;黄疸。《本草备要》载:“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能开肺金之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郁金富含郁金多糖,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活性,醇提物对纤维蛋白原有明显的影响,能降低主动脉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海金沙:味甘;淡;性寒;无毒。入小肠;脾;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治热淋;血淋;沙淋;白浊;女子带下;水湿肿满;湿热泻痢;湿热黄疸;吐血;衄血;尿血;外伤出血。《江西草药》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疳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海金沙富含脂肪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所含的咖啡酸也有利胆保肝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鹅内金:味甘;涩;性平;归脾经。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癥化石。主治消化不良;泻痢;疳积;遗精遗尿;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癥瘕经闭。
大黄: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癓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日华子本草》载:“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泻壅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黄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和抗霉菌的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防治,大黄的有效成分能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抗衰老作用,此外还具有突出的调节免疫功能,对泌尿系统疾病有很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选用的药材,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疏肝解郁、补血活血、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消肿、退黄消炎、健脾消食之功效,可有效的消除服用西药产生的内毒素,减少内毒素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急性胆管炎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马绊草65~85份玉米须62~82份四方草59~78份白芍56~75份
玫瑰花53~72份蒲公英50~69份冷水花47~66份当归44~62份
金钱草41~58份小飞蓬38~55份黑及草35~52份大枣32~48份
水杨柳29~44份黄草花26~40份细叶卷柏23~37份睡菜20~34份
山飘儿草18~30份柴胡15~27份元胡12~24份郁金10~21份
海金沙8~18份甘草6~14份鹅内金3~12份大黄1~9份。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马绊草、玉米须、四方草、玫瑰花、蒲公英、小飞蓬、黑及草、大枣、水杨柳、黄草花、细叶卷柏、睡菜、山飘儿草、柴胡、海金沙、大黄等中药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当归、冷水花、金钱草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净元胡,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取郁金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将鹅内金洗净晒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8)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本药孕妇慎服。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马绊草68~82份玉米须65~79份四方草62~75份白芍59~72份
玫瑰花56~70份蒲公英53~66份冷水花50~63份当归47~59份
金钱草44~55份小飞蓬41~52份黑及草38~49份大枣35~45份
水杨柳32~41份黄草花29~37份细叶卷柏26~34份睡菜23~31份
山飘儿草21~27份柴胡18~25份元胡15~21份郁金12~18份
海金沙10~16份甘草7~13份鹅内金4~11份大黄1~7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马绊草72~79份玉米须68~76份四方草65~72份白芍62~69份
玫瑰花59~66份蒲公英56~63份冷水花53~60份当归50~56份
金钱草47~52份小飞蓬44~49份黑及草41~46份大枣38~42份
水杨柳35~38份黄草花32~34份细叶卷柏28~32份睡菜25~29份
山飘儿草23~25份柴胡20~23份元胡16~19份郁金13~16份
海金沙12~15份甘草8~12份鹅内金5~9份大黄1~6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马绊草76份玉米须72份四方草69份白芍66份
玫瑰花63份蒲公英60份冷水花57份当归53份
金钱草50份小飞蓬47份黑及草44份大枣40份
水杨柳37份黄草花33份细叶卷柏30份睡菜27份
山飘儿草24份柴胡21份元胡18份郁金15份
海金沙13份甘草10份鹅内金6份大黄2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确诊的急性胆管炎患者86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4.7岁。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4.6岁。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诊断出的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病况,对症予以手术和药物治疗等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
3、疗效判定:
(1)治愈:腹痛、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好转:腹痛、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4、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治愈率60.5%,总有效率88.4%。对照组中治愈19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治愈率44.2%,总有效率79.1%。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张××,男,45岁。该患者突发右上腹绞痛,发热等症状,来院问诊,诊断为急性胆管炎,经对症西医治疗控制病情后,加服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检查恢复正常,已痊愈。
2、李××,女,38岁。患者3天前突发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发热寒颤等症状,来院问诊,经血常规化验、B超检查等辅助诊断,诊断为急性胆管炎,经用抗生素注射等西药对症治疗后,加服本发明药物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检查恢复正常,已痊愈。
急性胆管炎是指在胆管发生的急性炎症,本病症状重,病势凶,在急性发作期,疼痛剧烈时,可先选用西药止痛、补液、胃肠减压等措施来控制病情,急则治其标,待病情缓解后,用中药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以治其本。同时中西药结合抗菌消炎发挥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消除西药的一些毒副作用,标本兼治,疗效更好。本发明所述中药以此为治疗原则,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方中柴胡、郁金、玫瑰花可疏肝解郁、活血止痉;方中白芍可柔肝止痛;方中睡菜、鹅内金可健脾消食;方中青皮可疏肝胆、消积滞;方中当归可补血活血;方中大枣可益气血、安心神;方中蒲公英、大黄、水杨柳可清热解毒;方中玉米须、黄草花、山飘儿草、黑及草可清肝利胆;方中金钱草、小飞蓬、四方草、海金沙可清热利湿、散瘀消肿;方中冷水花、马绊草可利湿退黄;方中细叶卷柏可消炎退热;方中甘草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用,可共奏疏肝解郁、补血活血、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散瘀消肿、退黄消炎、健脾消食之功效,可有效的消除服用西药产生的内毒素,减少内毒素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临床验证对急性胆管炎治愈率较高。

Claims (5)

1.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65~85份玉米须62~82份四方草59~78份白芍56~75份
玫瑰花53~72份蒲公英50~69份冷水花47~66份当归44~62份
金钱草41~58份小飞蓬38~55份黑及草35~52份大枣32~48份
水杨柳29~44份黄草花26~40份细叶卷柏23~37份睡菜20~34份
山飘儿草18~30份柴胡15~27份元胡12~24份郁金10~21份
海金沙8~18份甘草6~14份鹅内金3~12份大黄1~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68~82份玉米须65~79份四方草62~75份白芍59~72份
玫瑰花56~70份蒲公英53~66份冷水花50~63份当归47~59份
金钱草44~55份小飞蓬41~52份黑及草38~49份大枣35~45份
水杨柳32~41份黄草花29~37份细叶卷柏26~34份睡菜23~31份
山飘儿草21~27份柴胡18~25份元胡15~21份郁金12~18份
海金沙10~16份甘草7~13份鹅内金4~11份大黄1~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72~79份玉米须68~76份四方草65~72份白芍62~69份
玫瑰花59~66份蒲公英56~63份冷水花53~60份当归50~56份
金钱草47~52份小飞蓬44~49份黑及草41~46份大枣38~42份
水杨柳35~38份黄草花32~34份细叶卷柏28~32份睡菜25~29份
山飘儿草23~25份柴胡20~23份元胡16~19份郁金13~16份
海金沙12~15份甘草8~12份鹅内金5~9份大黄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绊草76份玉米须72份四方草69份白芍66份
玫瑰花63份蒲公英60份冷水花57份当归53份
金钱草50份小飞蓬47份黑及草44份大枣40份
水杨柳37份黄草花33份细叶卷柏30份睡菜27份
山飘儿草24份柴胡21份元胡18份郁金15份
海金沙13份甘草10份鹅内金6份大黄2份。
5.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绊草、玉米须、四方草、玫瑰花、蒲公英、小飞蓬、黑及草、大枣、水杨柳、黄草花、细叶卷柏、睡菜、山飘儿草、柴胡、海金沙、大黄等中药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当归、冷水花、金钱草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净元胡,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取郁金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将鹅内金洗净晒干,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8)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丸。
CN201510710963.5A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69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0963.5A CN105169289A (zh)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0963.5A CN105169289A (zh)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289A true CN105169289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0963.5A Pending CN105169289A (zh) 2015-10-28 2015-10-28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9289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6421A (zh) * 2007-05-21 2007-11-07 李君� 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膏药
CN104784415A (zh) * 2015-03-26 2015-07-22 张艳 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6421A (zh) * 2007-05-21 2007-11-07 李君� 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膏药
CN104784415A (zh) * 2015-03-26 2015-07-22 张艳 一种用治疗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春明: "通胆汤在治疗胆囊胆道疾病中的应用和体会", 《甘肃中医》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8685B (zh) 一种治疗肝癌、肺癌、胰腺癌的中药散剂
CN10519456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13974A (zh)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68650A (zh) 一种用于普外科手术麻醉止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71729A (zh) 一种用于肺癌辅助治疗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414753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5072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984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508B (zh) 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56596B (zh) 一种治疗肝气郁结证型咳嗽的中药
CN103212026B (zh) 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服用方法
CN10545666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5343604A (zh) 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55271B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84509B (zh) 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
CN105169289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28028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
CN106266833A (zh) 一种治疗风湿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688074A (zh) 一种治疗少腹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795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肾盂炎的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CN105169295A (zh)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13885A (zh) 一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27765A (zh) 一种治疗皮肤癣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789A (zh) 一种治疗新生儿寒温阻滞型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188A (zh) 一种用于防治慢性骨髓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