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1065B -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1065B
CN105151065B CN201510517358.6A CN201510517358A CN105151065B CN 105151065 B CN105151065 B CN 105151065B CN 201510517358 A CN201510517358 A CN 201510517358A CN 105151065 B CN105151065 B CN 105151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sleeper beam
plate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73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1065A (zh
Inventor
郭水根
杨俊杰
杨建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173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1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1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1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1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具体为驱动力首先传递到铰接座上,铰接座上的驱动力沿着纵梁下盖板、纵梁上盖板、纵梁侧板和纵梁筋板连续传递到牵引连接座上,牵引连接座将驱动力经牵引装置传递到构架上,并通过一系悬挂和轴箱将驱动力传递到轮对上;纵梁在传递驱动力时,在斜向上延伸的部分会产生一垂直的分力F1。该方法让牵引力的传递性能更好,让低地板拖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低地板拖车来说,主要包括动力转向架、安装在动力转向架上的动力头、非动力转向架和安装在非动力转向架上的车体,在运行时,动力转向架上的驱动装置带动轮对旋转,让动力转向架在轨道上运行,动力转向架的牵引力传递到动力头上,动力头上的牵引力通过车体传递到非动力转向架上,让非动力转向架在轨道上运行。但目前的牵引力传递性能不好,低地板拖车运行的稳定性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让牵引力的传递性能更好,让低地板拖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驱动力通过车体底架传递到非动力转向架上;
车体底架包括枕梁、纵梁、边梁和座椅支撑梁;
枕梁横向贯通整个车体;在枕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纵梁;
所述的纵梁包括端梁和纵梁本体,端梁和纵梁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纵梁包括纵梁下盖板、纵梁上盖板、端板、端盖和纵梁侧板;从端部向枕梁方向,纵梁下盖板在端梁处水平延伸后斜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从端部向枕梁方向,纵梁上盖板在端梁处水平延伸后斜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端板连接在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远离枕梁的一侧;端盖连接在位于端梁的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的两端;在端梁的内侧和纵梁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纵梁侧板;在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之间连接有纵梁筋板;
纵梁下盖板远离枕梁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形成第一凸出部,纵梁上盖板远离枕梁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形成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之间连接有铰接板,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铰接板形成铰接座;在其中一纵梁且位于靠近枕梁的水平延伸段上焊接有牵引连接座;
非动力转向架包括构架、轴箱、一系悬挂、二次悬挂、轮对和牵引装置,构架通过一系悬挂设在轴箱上,轮对安装在轴箱上,二系悬挂设在构架上,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上;
驱动拖车转向架的具体方法是:驱动力首先传递到铰接座上,铰接座上的驱动力沿着纵梁下盖板、纵梁上盖板、纵梁侧板和纵梁筋板连续传递到牵引连接座上,牵引连接座将驱动力经牵引装置传递到构架上,并通过一系悬挂和轴箱将驱动力传递到轮对上;纵梁在传递驱动力时,在斜向上延伸的部分会产生垂直分力F1,即:当纵梁受压时,斜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力可分解沿着板方向的力和向下的分力;当纵梁受到拉力时,斜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力可分解沿着板方向的力和向上的分力。
上述结构,由于铰接座、端梁和纵梁本体为一体结构,且纵梁下盖板和纵梁上盖板为一体结构,这样,当牵引力传递到铰接座上时,在铰接座和纵梁上不会出现间断传递的现象,通过纵梁连续的将牵引力传递到牵引连接座上,使得牵引力的传递更加的顺畅,减小了牵引力传递的损耗。由于纵梁本体上设置了斜向上延伸段,因此,在该处会有一向下的分力F1,对非动力转向架具有一定的下压力,当低地板拖车在运行过程中,让非动力转向架的轮对不易脱离轨道,让低地板拖车运行更加的稳定和安全。
进一步的,以水平面为基准,纵梁上盖板斜向上延伸的角度小于纵梁下盖板斜向上延伸的角度,使得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在斜向上延伸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纵梁侧板在斜向上延伸段的截面逐渐减小,在纵梁侧板斜向上延伸段与纵梁末端的水平延伸段之间形成有弯折部。在斜向上延伸后水平延伸,其截面逐渐的减小,当采用了连续的纵梁下盖板和连续的纵梁上盖板,能避免在弯折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牵引力传递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座椅支撑梁由多根第三垂直梁、多根第三纵梁和多根第二横梁组成框架结构,其中,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为板状结构,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的下端与纵梁本体连接,且具有过渡圆弧部,当牵引力传递到纵梁末端的水平延伸段时,纵梁末端的水平延伸段会给予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一拉力。
在本发明中由于纵梁本体的一部分倾斜向上延伸,当端梁受力后,会在靠近枕梁的纵梁水平延伸段形成牵引力,因此,靠近枕梁的纵梁水平延伸段容易发生变形,而由于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的下端与纵梁本体连接,因此,在该第三垂直梁与纵梁本体连接的部分发生变形,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现象,当设置了过渡圆弧部后,则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枕梁包括枕梁下盖板、枕梁上盖板、枕梁侧板、枕梁立板和枕梁支承板;枕梁上盖板位于枕梁下盖板的上方,在枕梁下盖板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的枕梁立板,枕梁立板与枕梁上盖板相连接,在每一枕梁立板的上端连接有向外的枕梁支承板,在枕梁下盖板和枕梁上盖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的枕梁侧板,枕梁侧板延伸到枕梁支承板的外端且与枕梁立板和枕梁支承板连接,在枕梁支承板的位置,枕梁侧板高于枕梁支承板;在枕梁下盖板与枕梁上盖板之间设有枕梁筋板。
枕梁的中部为由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和枕梁侧板组成的箱型结构,用于承载较大的横向、纵向和扭曲力,使得受力更均匀,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结构更稳定,不易出现局部疲劳破坏,而对于本发明的车体底架来说,两侧受到的垂直力较小,因此,仅仅设计成板状结构,这样,不仅能达到使用的要求,而且能减轻整个车体底架的重量,给制造带来了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小了牵引能力,减小了能量的消耗。对于纵梁来说,设置成了两个纵梁,纵梁在承载车体或吊装时不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结构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的立体图。
图2为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俯视图。
图3为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6为非动力转向架的示意图。
图7为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与非动力转向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低地板拖车车体包括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和车厢。如图1至图5所示,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包括枕梁1、纵梁2、边梁3、座椅支撑梁4、中间座5、牵引连接座6和横向减震连接座7。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枕梁1横向贯通整个车体;枕梁1包括枕梁下盖板11、枕梁上盖板12、枕梁侧板13、枕梁立板14和枕梁支承板15。
枕梁上盖板12位于枕梁下盖板11的上方;在枕梁下盖板11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一镂空111,在枕梁上盖板12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二镂空121,以减轻枕梁1的重量,而且不会影响枕梁的强度和刚度;在枕梁下盖板11与枕梁上盖板12之间设有枕梁筋板16,枕梁筋板16由横向和纵向筋板组成;在枕梁下盖板11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的枕梁立板14,枕梁立板14与枕梁上盖板12相连接,在每一枕梁立板14的上端连接有向外的枕梁支承板15;在枕梁下盖板11和枕梁上盖板1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的枕梁侧板13,枕梁侧板13延伸到枕梁支承板的外端且与枕梁立板14和枕梁支承板15连接,枕梁侧板13对应于枕梁立板14的位置形成上过渡圆弧131和下过渡圆弧132,使得枕梁侧板13的截面基本相等,这样,减小了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枕梁1的强度和刚度,在枕梁支承板15的位置,枕梁侧板高于枕梁支承板。在枕梁支承板15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三镂空151。所述的枕梁下盖板11、枕梁上盖板12、枕梁侧板13构成箱型结构,主要用于承载较大的横向、纵向和扭曲力,使得受力更均匀,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结构更稳定,不易出现局部疲劳破坏,而对于本发明的车体底架来说,两侧受到的垂直力较小,因此,仅仅设计成板状结构,这样,不仅能达到使用的要求,而且能减轻整个车体底架的重量,给制造带来了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小了牵引能力,减小了能量的消耗。
在枕梁立板14与枕梁支承板15之间焊接有筋板17,在减小了枕梁重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枕梁的强度和刚度。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枕梁1的中部两侧分别连接有纵梁2,即在枕梁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纵梁2。所述的纵梁2包括端梁201和纵梁本体202,端梁201和纵梁本体202为一体结构,纵梁2呈T字型。
所述的纵梁2包括纵梁下盖板21、纵梁上盖板22、端板23、端盖24和纵梁侧板25;纵梁下盖板21呈T字型,从端部向枕梁方向,纵梁下盖板21在端梁处水平延伸后斜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靠近枕梁1的水平延伸部分为末端水平延伸段,在纵梁下盖板21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第四镂空211,以减轻纵梁的重量。纵梁上盖板22呈T字型,从端部向枕梁方向,纵梁上盖板22在端梁处水平延伸后斜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靠近枕梁1的水平延伸部分为水平延伸段;在纵梁上盖板22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第五镂空221,以减轻纵梁的重量;以水平面为基准,纵梁上盖板22斜向上延伸的角度小于纵梁下盖板21斜向上延伸的角度,使得纵梁上盖板22与纵梁下盖板21在斜向上延伸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斜向上延伸的为斜向延伸部分,靠近枕梁的水平延伸部分为末端水平延伸段。在纵梁下盖板21与纵梁上盖板22之间焊接有纵梁筋板26,该纵梁筋板26包括横向和纵向筋板,以提高纵梁的强度和刚度。
纵梁下盖板21远离枕梁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形成第一凸出部28,纵梁上盖板22远离枕梁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形成第二凸出部29,第一凸出部28与第二凸出部29之间连接有铰接板210,第一凸出部28、第二凸出部29和铰接板210形成铰接座,方便连接其他的车体,而且铰接座与纵梁2形成一体结构,能提高铰接座的强度,另外,当力传递到铰接座上后,由于其为一体结构,因此,经铰接座的力能顺畅的传递到纵梁2上,不会出现间断传力的现象,使得力的传递性能好。
端板23连接在纵梁上盖板22与纵梁下盖板21远离枕梁1的一侧,同时端板23位于铰接板210的两端。端盖24连接在位于端梁201的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的两端;在端盖24上设有吊装孔241,以方便吊装,而且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枕梁1和纵梁2结构,尤其是将纵梁本体与端梁设计成一体结构,在吊装时,车体底架的中部不容易发生变形。
在端梁201的内侧和纵梁本体20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纵梁侧板25;上述所记载的端梁201的内侧是指端梁靠近枕梁1的一侧,由于纵梁2成T型,纵梁本体202与端梁201基本成直角,因此,纵梁侧板25在纵梁本体202与端梁201的连接处会弯折,即位于一侧的纵梁侧板为一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边梁3包括边梁本体31和连接在边梁本体两端的加强梁,所述的加强梁包括第一垂直梁321、第二垂直梁322、第一纵梁323、第二纵梁324、第一横梁325和第一斜撑326;第一垂直梁321的下端与端梁201连接,第一垂直梁321的上端与边梁本体31连接;第二垂直梁322的下端与第一纵梁323连接,第二垂直梁322的上端与边梁本体31连接;第一纵梁323的一端与端梁201连接,第一纵梁323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325连接;第二纵梁324的一端与端梁201连接,第二纵梁324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325连接;第一横梁325的一端与纵梁本体202连接;第一斜撑326连接在第一垂直梁321和第二垂直梁322之间。该结构的边梁强度好,不容易变形。
如图1至图5所示,座椅支撑梁4由多根第三垂直梁41、多根第三纵梁42和多根第二横梁43组成框架结构,其中,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为板状结构,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的下端与纵梁本体连接,且具有过渡圆弧部401。由于纵梁本体202的一部分倾斜向上延伸,当端梁201受力后,会在靠近枕梁1的纵梁水平延伸段形成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因此,靠近枕梁1的纵梁水平延伸段容易发生变形,而由于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的下端与纵梁本体连接,因此,在该第三垂直梁与纵梁本体连接的部分发生变形,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现象,当设置了过渡圆弧部后,则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在枕梁下盖板11的中间底部焊接有中间座5;在其中一纵梁且位于靠近枕梁的水平延伸段上焊接有牵引连接座6;在另一纵梁且位于靠近枕梁的水平延伸段上焊接有横向减震连接座7。对于中间座5、牵引连接座6和横向减震连接座7,这三者的受力不同,中间座5在拖车运行状态好的情况下不会受力,牵引连接座6的受力会很大,横向减震连接座7的受力相对较小,这样,将三者分离设置,则相互之间不会受到影响,使得拖车的运行更加的稳定。
如图6和图7所示,非动力转向架包括构架81、轴箱82、一系悬挂83、二次悬挂84、轮对85和牵引装置86,构架81通过一系悬挂83设在轴箱82上,轮对85安装在轴箱82上,二系悬挂84设在构架81上,牵引装置86连接在构架81上;在构架的中间梁上设有止挡腔,止挡腔内设有止挡87,在构架81上连接有横向减震器88。
所述的牵引装置86与牵引连接座6连接;止挡87与中间座5连接;横向减震器88与横向减震连接座7连接。
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是:驱动力首先传递到铰接座上,铰接座上的驱动力沿着纵梁下盖板21、纵梁上盖板22、纵梁侧板26和纵梁筋板26连续传递到牵引连接座6上,牵引连接座6将驱动力经牵引装置86传递到构架81上,并通过一系悬挂83和轴箱82将驱动力传递到轮对85上;纵梁在传递驱动力时,在斜向上延伸的部分会产生垂直分力F1,即:当纵梁受压时,斜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力可分解沿着板方向的力和向下的分力;当纵梁受到拉力时,斜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力可分解沿着板方向的力和向上的分力。
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由于铰接座、端梁201和纵梁本体202为一体结构,且纵梁下盖板21和纵梁上盖板22为一体结构,这样,当牵引力传递到铰接座上时,在铰接座和纵梁2上不会出现间断传递的现象,通过纵梁2连续的将牵引力传递到牵引连接座上,使得牵引力的传递更加的顺畅,减小了牵引力传递的损耗。由于纵梁本体202上设置了斜向上延伸段,因此,在该处会有一向下的分力F1,对非动力转向架具有一定的下压力,当低地板拖车在运行过程中,让非动力转向架的轮对不易脱离轨道,让低地板拖车运行更加的稳定和安全。

Claims (4)

1.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力通过车体底架传递到非动力转向架上;
车体底架包括枕梁、纵梁、边梁和座椅支撑梁;
枕梁横向贯通整个车体;在枕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纵梁;
所述的纵梁包括端梁和纵梁本体,端梁和纵梁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纵梁包括纵梁下盖板、纵梁上盖板、端板、端盖和纵梁侧板;从端部向枕梁方向,纵梁下盖板在端梁处水平延伸后斜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从端部向枕梁方向,纵梁上盖板在端梁处水平延伸后斜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端板连接在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远离枕梁的一侧;端盖连接在位于端梁的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的两端;在端梁的内侧和纵梁本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纵梁侧板;在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之间连接有纵梁筋板;
纵梁下盖板远离枕梁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形成第一凸出部,纵梁上盖板远离枕梁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形成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之间连接有铰接板,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铰接板形成铰接座;在其中一纵梁且位于靠近枕梁的水平延伸段上焊接有牵引连接座;
非动力转向架包括构架、轴箱、一系悬挂、二次悬挂、轮对和牵引装置,构架通过一系悬挂设在轴箱上,轮对安装在轴箱上,二系悬挂设在构架上,牵引装置安装在构架上;
驱动拖车转向架的具体方法是:驱动力首先传递到铰接座上,铰接座上的驱动力沿着纵梁下盖板、纵梁上盖板、纵梁侧板和纵梁筋板连续传递到牵引连接座上,牵引连接座将驱动力经牵引装置传递到构架上,并通过一系悬挂和轴箱将驱动力传递到轮对上;纵梁在传递驱动力时,在斜向上延伸的部分会产生一向下的分力F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水平面为基准,纵梁上盖板斜向上延伸的角度小于纵梁下盖板斜向上延伸的角度,使得纵梁上盖板与纵梁下盖板在斜向上延伸段的横截面逐渐减小,纵梁侧板在斜向上延伸段的截面逐渐减小,在纵梁侧板斜向上延伸段与纵梁末端的水平延伸段之间形成有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座椅支撑梁由多根第三垂直梁、多根第三纵梁和多根第二横梁组成框架结构,其中,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为板状结构,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的下端与纵梁本体连接,且具有过渡圆弧部,当牵引力传递到纵梁末端的水平延伸段时,纵梁末端的水平延伸段会给予靠近枕梁的第三垂直梁一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枕梁包括枕梁下盖板、枕梁上盖板、枕梁侧板、枕梁立板和枕梁支承板;枕梁上盖板位于枕梁下盖板的上方,在枕梁下盖板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的枕梁立板,枕梁立板与枕梁上盖板相连接,在每一枕梁立板的上端连接有向外的枕梁支承板,在枕梁下盖板和枕梁上盖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的枕梁侧板,枕梁侧板延伸到枕梁支承板的外端且与枕梁立板和枕梁支承板连接,在枕梁支承板的位置,枕梁侧板高于枕梁支承板;在枕梁下盖板与枕梁上盖板之间设有枕梁筋板。
CN201510517358.6A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Active CN105151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7358.6A CN105151065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7358.6A CN105151065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1065A CN105151065A (zh) 2015-12-16
CN105151065B true CN105151065B (zh) 2017-06-30

Family

ID=5479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7358.6A Active CN105151065B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1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480B (zh) * 2016-01-05 2018-06-2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式动车组及其铰接底架
CN109334697B (zh) * 2018-12-06 2024-05-17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圈形枕梁及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13997072B (zh) * 2021-11-24 2023-06-13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70%低地板有轨电车转向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2987A (ja) * 2004-11-19 2006-06-08 Kinki Sharyo Co Ltd 鉄道車両
JP4364858B2 (ja) * 2005-09-29 2009-11-18 近畿車輌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の車体
CN104015745A (zh) * 2014-06-27 2014-09-03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00%现代城市有轨电车车体底架
CN104787072B (zh) * 2015-03-27 2017-05-24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底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1065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1149U (zh) 适合宽轨高速运行的机车转向架构架
CN105015571B (zh) 一种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
CN103128457B (zh) 转向架构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51065B (zh) 一种基于低地板拖车车体驱动拖车转向架的方法
CN104015745A (zh) 一种100%现代城市有轨电车车体底架
CN104787072B (zh)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底架结构
CN102530008B (zh) 轨道车辆牵引梁
CN203920759U (zh) 一种100%现代城市有轨电车车体底架
CN206900228U (zh) 一种承载式液罐半挂车
CN206155565U (zh) 公铁两用车
CN203496923U (zh) 新型轨道工程车构架
CN205930915U (zh) 一种客车侧围骨架
CN205601852U (zh)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该转向架的轨道车辆
CN103625492B (zh) 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吊挂梁
CN201058610Y (zh) 地铁车的转向架用构架
CN207510505U (zh) 一种全铝车架梁
CN207617794U (zh) 一种井字形组合托盘镶入式车架
CN107264563A (zh) 构架以及具有该构架的轨道列车
CN209176695U (zh) 一种空轨货车的动车底架
CN205010245U (zh) 一种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
CN205916193U (zh) 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固定结构
CN205417640U (zh) 一种铁路敞车底架
CN106696980A (zh) 铁路快运货车转向架用摇枕
CN109334696A (zh) 一种空轨货车的动车底架
CN206456372U (zh) 铁路快运货车转向架用摇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