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0946A - 顶杂物盒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顶杂物盒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0946A
CN105150946A CN201510646153.8A CN201510646153A CN105150946A CN 105150946 A CN105150946 A CN 105150946A CN 201510646153 A CN201510646153 A CN 201510646153A CN 105150946 A CN105150946 A CN 105150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stop
stop strip
strut bar
undertray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61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春
操倩
陈党辉
韩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6461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09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0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9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杂物盒,包括本体(11)以及与所述本体(11)铰接的盖板(12),还包括支撑杆(13),所述本体(11)上具有支撑杆限位部,所述支撑杆限位部上具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2)铰接,在所述支撑杆(13)的转动行程上具有支撑位置,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支撑杆(13)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其可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工艺制造,使得顶杂物盒的一致性较好,进而提高顶杂物盒使用时的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

Description

顶杂物盒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杂物盒。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顶杂物盒是汽车上的附件之一,其用于安装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放置在车内的杂物。该顶杂物盒主要包括本体以及铰接于该本体上的盖板,转动盖板即可实现顶杂物盒的开启和关闭。
为了保证顶杂物盒打开时,盖板相对于本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可通过气撑杆或者弹簧式铰链将盖板铰接于本体上。然而,此种连接形式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另外,气撑杆和弹簧式铰链均为组装件,导致安装后的顶杂物盒一致性较差,致使顶杂物盒使用时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杂物盒,该顶杂物盒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且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杂物盒,包括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铰接的盖板,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本体上具有支撑杆限位部,所述支撑杆限位部上具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盖板铰接,在所述支撑杆的转动行程上具有支撑位置,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支撑杆上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的一端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条的一端相连,两者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且相互远离,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中的一者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形成弹性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条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条的自由端在所述支撑杆的转动行程上,始终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限位条上具有第一限位凸部,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第一限位凸部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第一限位条的自由端上具有第二限位凸部,在所述支撑杆的转动行程上,所述第二限位凸部能够与所述支撑杆限位部的内壁相挡接。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第一限位条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条之间。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支撑杆上与所述盖板铰接的一端具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外表面上具有弹性限位凸起,所述盖板上具有铰接凸部,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铰接凸部,且所述弹性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铰接凸部上。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铰接轴上具有容纳所述弹性限位凸起的空间,所述弹性限位凸起的一端与所述铰接轴的主体结构铰接,另一端为弹性自由端,所述弹性自由端具有绕所述主体结构转动的限位行程。
优选地,上述顶杂物盒中,所述弹性限位凸起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弹性限位凸起沿着所述铰接轴的周向分布。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顶杂物盒包括本体、盖板和支撑杆,打开顶杂物盒的盖板时,盖板将带动支撑杆移动,当盖板的转动幅度到达需求范围内时,即可将支撑杆的一端抵顶于支撑杆限位部的限位孔处;需要关闭顶杂物盒时,解除支撑杆与支撑杆限位部之间的关系,然后反向转动盖板,直至盖板与本体处于闭合状态。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其可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工艺制造,使得顶杂物盒的一致性较好,进而提高顶杂物盒使用时的可靠性。
由于上述顶杂物盒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顶杂物盒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杂物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体与支撑杆配合处的切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与盖板配合处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本体、12-盖板、121-铰接凸部、13-支撑杆、131-第一限位条、132-第二限位条、133-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顶杂物盒,该顶杂物盒包括本体11、盖板12和支撑杆13。盖板12与本体11相铰接,以使盖板12能够相对于本体11转动,以实现盖板12的打开或关闭,本体11上还具有支撑杆限位部,该支撑杆限位部上具有限位孔。支撑杆13的一端与盖板1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杆13相对于盖板12转动即可形成转动行程,在该转动行程上具有支撑位置,在该支撑位置处,支撑杆13的另一端抵顶于前述限位孔处。
具体地,支撑杆13的端部可设置为锥形结构,需要支撑盖板12时,将支撑杆13的该端放入限位孔内,此锥形结构的尺寸较大端可卡在限位孔内,使得锥形结构相对于限位孔定位。另外,支撑杆13与盖板12之间的铰接可通过销钉型铰接部或者其他结构实现。
当用户打开顶杂物盒的盖板12时,盖板12将带动支撑杆13移动,当盖板12的转动幅度到达需求范围内时,即可将支撑杆13的一端抵顶于支撑杆限位部的限位孔处;需要关闭顶杂物盒时,解除支撑杆13与支撑杆限位部之间的关系,然后反向转动盖板12,直至盖板12与本体11处于闭合状态。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13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其可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工艺制造,具体可采用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使得顶杂物盒的一致性较好,进而提高顶杂物盒使用时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例中,支撑杆13上与限位孔相配合的一端包括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第一限位条131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条132的一端相连,两者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且相互远离,在支撑位置处,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中的一者抵顶于限位孔处。此时,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的长度可以互不相等,在支撑位置处,两者中较短的一者的端部与支撑杆限位部相抵,以此阻挡支撑杆13的移动,实现盖板12的支撑。上述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使得盖板12的支撑结构更加简单,且操作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可形成弹性结构,即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供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发生形变。在支撑杆13的转动行程上,第一限位条131的自由端和第二限位条132的自由端始终位于限位孔内,第二限位条132上具有第一限位凸部,在支撑位置处,第一限位凸部抵顶于限位孔处。打开盖板12时,支撑杆13在限位孔内移动,当第二限位条132上的第一限位凸部自限位孔中穿出时,即可撤去盖板12上的驱动力,此时盖板12将向支撑杆13施加反向的作用力,使得前述第一限位凸部与支撑杆限位部相抵接,继而支撑盖板12。此种结构可使得支撑杆13始终与本体11连接,从而便于打开及关闭顶杂物盒。
前述支撑杆13始终与本体11相连,但鉴于支撑杆13的长度有限,如果用户在转动盖板12时转动幅度过大,那么容易出现支撑杆13从限位孔中脱出的情况。为此,可在第一限位条131的自由端上设置第二限位凸部,在支撑杆13的转动行程上,第二限位凸部能够与支撑杆限位部的内壁相挡接。当用户转动盖板12时,一旦转动幅度过大,第二限位凸部将与支撑杆限位部的内壁挡接,以此阻挡用户进一步旋转盖板12。
在盖板12的转动过程中,盖板12向支撑杆13施加的作用力更多地分布于远离盖板12的一侧,因此,为了优化盖板12的支撑效果,可将第一限位条131设置于盖板12与第二限位条132之间,以使第一限位条131上的第一限位凸部承受更多的作用力,保证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对于支撑杆13与盖板12之间的铰接形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方案:支撑杆13上与盖板12铰接的一端具有铰接轴133,该铰接轴133的外表面上具有弹性限位凸起,盖板12上具有铰接凸部121,铰接轴133穿过该铰接凸部121,且弹性限位凸起抵接于该铰接凸部121上。安装支撑杆13时,只需要将铰接轴133穿过铰接凸部121,当弹性限位凸起与铰接凸部121的内孔接触时,该弹性限位凸起受力发生变形,保证弹性限位凸起能够顺利地穿过该内孔;当弹性限位凸起穿过该内孔后,其恢复形变,继而与铰接凸部121挡接,防止支撑杆13与盖板12脱离。而需要拆卸支撑杆13时,只需按压弹性限位凸起,使其能够穿过铰接凸部121即可。此种结构使得支撑杆13的拆装操作均比较便利。
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弹性限位凸起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另一实施例中,铰接轴133上可设置容纳弹性限位凸起的空间,该弹性限位凸起的一端与铰接轴133的主体结构铰接,另一端为弹性自由端,该弹性自由端具有绕主体结构转动的限位行程。此时,弹性限位凸起的自由端受力即可发生形变,相比于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限位凸起,该结构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支撑杆13与盖板12脱离。
为了提高限位效果,前述弹性限位凸起至少为两个,各弹性限位凸起沿着铰接轴133的周向分布。通过增加作用点的数量,即可达到所述目的。
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顶杂物盒。由于上述顶杂物盒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顶杂物盒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顶杂物盒,包括本体(11)以及与所述本体(11)铰接的盖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13),所述本体(11)上具有支撑杆限位部,所述支撑杆限位部上具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与所述盖板(12)铰接,在所述支撑杆(13)的转动行程上具有支撑位置,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支撑杆(13)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上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的一端包括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所述第一限位条(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条(132)的一端相连,两者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且相互远离,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第一限位条(131)和第二限位条(132)中的一者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131)和所述第二限位条(132)形成弹性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条(131)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条(132)的自由端在所述支撑杆(13)的转动行程上,始终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限位条(132)上具有第一限位凸部,在所述支撑位置处,所述第一限位凸部抵顶于所述限位孔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131)的自由端上具有第二限位凸部,在所述支撑杆(13)的转动行程上,所述第二限位凸部(132)能够与所述支撑杆限位部的内壁相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131)位于所述盖板(12)与所述第二限位条(13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上与所述盖板(12)铰接的一端具有铰接轴(133),所述铰接轴(133)的外表面上具有弹性限位凸起,所述盖板(12)上具有铰接凸部(121),所述铰接轴(133)穿过所述铰接凸部(121),且所述弹性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铰接凸部(1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133)上具有容纳所述弹性限位凸起的空间,所述弹性限位凸起的一端与所述铰接轴(133)的主体结构铰接,另一端为弹性自由端,所述弹性自由端具有绕所述主体结构转动的限位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杂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凸起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弹性限位凸起沿着所述铰接轴(133)的周向分布。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杂物盒。
CN201510646153.8A 2015-09-30 2015-09-30 顶杂物盒及汽车 Pending CN1051509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6153.8A CN105150946A (zh) 2015-09-30 2015-09-30 顶杂物盒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6153.8A CN105150946A (zh) 2015-09-30 2015-09-30 顶杂物盒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946A true CN105150946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79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6153.8A Pending CN105150946A (zh) 2015-09-30 2015-09-30 顶杂物盒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094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5755A (ja) * 2006-12-22 2008-07-10 Inoac Corp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
CN201224353Y (zh) * 2008-04-21 2009-04-22 董升顺 一种车船用带仓门行李架
CN102574487A (zh) * 2009-10-16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手套箱
CN102729907A (zh) * 2011-04-13 2012-10-17 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的整体行李架
CN102951094A (zh) * 2011-08-12 2013-03-0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相对于车辆无线电池充电装置的表面固定可再充电电子装置的设备
CN204279250U (zh) * 2014-12-09 2015-04-22 广州市喜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两厢车尾厢专用整理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5755A (ja) * 2006-12-22 2008-07-10 Inoac Corp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
CN201224353Y (zh) * 2008-04-21 2009-04-22 董升顺 一种车船用带仓门行李架
CN102574487A (zh) * 2009-10-16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手套箱
CN102729907A (zh) * 2011-04-13 2012-10-17 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的整体行李架
CN102951094A (zh) * 2011-08-12 2013-03-0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相对于车辆无线电池充电装置的表面固定可再充电电子装置的设备
CN204279250U (zh) * 2014-12-09 2015-04-22 广州市喜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两厢车尾厢专用整理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7509B1 (en) Spring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a fuel lid
CN103443383B (zh) 用于摆门的密封组件
CN102164761B (zh) 用于滑动门的裙边
CN102189915B (zh) 通风装置
CN102235128A (zh) 一种门阻器
CN105150946A (zh) 顶杂物盒及汽车
KR20170024239A (ko) 도어기능을 갖는 마스카라 용기
JP6071067B2 (ja) 支持装置
KR100911085B1 (ko) 차량용 접이식 모니터
CN207377916U (zh) 引擎盖撑杆卡扣
CN107504751A (zh) 一种冰箱门体助吸结构及冰箱
KR100958944B1 (ko) 자동차 트렁크 리드의 개폐수단
CN103886679A (zh) 门结构及具有门结构的自动售货机
KR20130043411A (ko) 차량용 연료도어 개폐장치
US8881465B2 (en) Door sealing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US961563A (en) Brush for bottle-washing machines.
US2244949A (en) Door retaining device
JP2010203208A (ja) 車両の蓋材開閉構造
CN205365203U (zh) 一种天窗密封圈
CN206571320U (zh) 一种气密门窗推臂总成与气密门窗组成
CN113126701B (zh) 防撞面板及具有该防撞面板的机箱
CN204675182U (zh) 新型环卫箱盖开启机构
CN207354763U (zh) 按压式开盖结构
KR101090071B1 (ko) 차량용 연료 필러 도어 장치
KR101191801B1 (ko) 회전 개폐형 창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