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0827B -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0827B
CN105150827B CN201510656108.0A CN201510656108A CN105150827B CN 105150827 B CN105150827 B CN 105150827B CN 201510656108 A CN201510656108 A CN 201510656108A CN 105150827 B CN105150827 B CN 105150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otor
planetary gear
stator winding
pow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61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0827A (zh
Inventor
郭孔辉
刘洋
丁金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ong 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Konghui Autom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Konghui Automa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Konghui Autom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561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0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0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0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0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轮边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制动装置和车轮;其中,轮边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制动装置与车轮同轴相设置;轮边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布置在车轮的外侧面,制动装置设置在车轮的内侧面。本发明轮边电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于非独立悬架结构,传动效率高,能够提供较大的峰值功率和扭矩,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边驱动的电动轮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电动车的驱动形式,目前,以电动轮为代表的轮边驱动系统,由于其功率密度大、传动效率高、可利用空间大、结构简单、各驱动轮转矩可独立控制,成为研究热点。由于车轮的内部空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将驱动元件、制动元件、减速机构等集成在一起,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已成为各大汽车公司和科研单位攻关的热点。
现有专利技术中的轮边电驱动系统,结构复杂,电机布置到车轮内侧面,应用于非独立悬架比较困难;而应用于独立悬架,也需要足够的悬架空间避免运动干涉,对独立悬架及整车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电机布置到轮辋里面的轮毂电机驱动形式,由于制动装置及轮辋直径的限制,电机的尺寸、峰值功率和扭矩会受到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电动车轮边驱动技术领域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该电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能够提供较大的峰值功率和扭矩,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轮边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制动装置和车轮。其中,轮边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制动装置与车轮同轴相设置;轮边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布置在车轮的外侧面,制动装置设置在车轮的内侧面。
具体地,所述的轮边电机单元包括机壳、定子绕组、转子、端盖和冷却风扇。其中,机壳、定子绕组、转子、端盖和冷却风扇同轴安装在转向节轴上;机壳一端为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啮合;定子绕组固定于机壳内,转子设置在定子绕组内与太阳轮通过花键连接;冷却风扇设置在定子绕组和转子的外侧面,所述冷却风扇与转子固定连接,转子带动冷却风扇转动,实现对轮边电机单元的风冷;端盖安装在冷却风扇的外侧面。
所述的减速单元包括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三行星轮、行星齿轮架、过渡板、第一行星齿轮轴、第二行星齿轮轴和第三行星齿轮轴。其中,太阳轮一端外圈通过花键与转子内圈连接、内圈通过轴承与转向节轴连接,太阳轮的另一端为齿轮结构,分别与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三行星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分别通过第一行星齿轮轴、第二行星齿轮轴和第三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和机壳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与过渡板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架的侧面固定第一行星齿轮轴、第二行星齿轮轴和第三行星齿轮轴,用于安装行星齿轮;所述过渡板布置在行星齿轮架和轮辋辐板之间、分别与行星齿轮架和轮辋辐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制动装置为气压盘式制动器、与车轮同轴安装,气室布置到车轮的内侧面,可以替换为鼓式制动器。
所述的车轮包括轮辋辐板、转向节轴、转向节和电源线;其中,轮辋辐板与过度板通过螺栓连接;转向节轴穿过电机单元、减速单元、制动装置和车轮,所述转向节轴轴向中心开有孔,电源线从孔中穿过、一端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定子绕组连接。
可选地,当电源线采用外部布置方案时,需要设置电源线引出杆、电源线接插件、电源线导向软管和电源线接插件。其中,电源线引出杆一端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电源线接插件;电源线导向软管一端与电源线接插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电源线接插件连接于车身;电机定子电源线由定子上部引出,并通过电源线引出杆,电源线接插件、电源线导向软管和电源线接插件连接到电机控制器。
可选地,当定子绕组和转子采用另外一种传动方式时,需要设置转子,定子绕组,第一转子支架,第二转子支架,键,连接螺栓和。其中,定子绕组通过键固定于转向节轴上;转子布置在定子绕组的同心圆外部、分别与第一转子支架和第二转子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子支架和第二转子支架分别与转向节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子支架与过渡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过渡板与轮辋辐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提出的轮边电驱动系统,轮边电机单元和减速单元布置到车轮外侧面,应用于非独立悬架结构;
(2)本发明所提出的轮边电驱动系统,减速单元可布置到电机转子内圈里面,有效减小轴向定位尺寸;
(3)本发明所提出的轮边电驱动系统,节省悬架布置空间,功率密度大,传动效率高,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轮边电驱动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图1的剖视图;
图3 为本发明的电机与减速单元轴测图;
图4 为本发明的减速单元轴测图;
图5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电机与减速单元轴测图;
图7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减速单元轴测图;
图8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减速单元反向轴测图;
图9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另一种电源线布置结构图;
图10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另一种传动结构剖视图;
图1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另一种传动结构布置结构图;
图12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另一种传动结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过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和车轮4。其中,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与车轮4同轴相设置;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布置在车轮4的外侧面,制动装置3设置在车轮4的内侧面。
结合图2及图3,所述的轮边电机单元1包括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和冷却风扇15。其中,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和冷却风扇15同轴安装在转向节轴42上;机壳11一端为内齿圈111,所述内齿圈111与第一行星齿轮22、第二行星齿轮23和第三行星齿轮24啮合;定子绕组12固定于机壳11内,转子13设置在定子绕组12内与太阳轮21通过花键连接;冷却风扇15设置在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的外侧面,所述冷却风扇15与转子13固定连接,转子13带动冷却风扇15转动,实现对轮边电机单元1的风冷;端盖14安装在冷却风扇15的外侧面。
结合图2及图4,所述的减速单元2包括太阳轮21、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行星齿轮架25、过渡板26、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其中,太阳轮21一端外圈通过花键与转子13内圈连接、内圈通过轴承45与转向节轴42连接,太阳轮21的另一端为齿轮结构,分别与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和第三行星轮24分别通过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安装在行星齿轮架25上,所述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和第三行星轮24分别与太阳轮21和机壳11内齿圈111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25与过渡板26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架25的侧面固定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所述行星齿轮架25用于安装行星齿轮;所述过渡板26布置在行星齿轮架25和轮辋辐板41之间、分别与行星齿轮架25和轮辋辐板41固定连接。
结合图1,所述的制动装置3为气压盘式制动器、与车轮4同轴安装,气室布置到车轮4的内侧面,可以替换为鼓式制动器。
结合图2,所述的车轮4包括轮辋辐板41、转向节轴42、转向节43和电源线44;其中,轮辋辐板41与行星齿轮架25和过度板26通过螺栓连接;转向节轴42穿过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和车轮4,所述转向节轴42轴向中心开有孔421,电源线44从孔421中穿过、一端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定子绕组12连接。轴承45安装于转向节轴42上,用于支撑太阳轮21的转动。
实施例2
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只是机壳11与齿圈分开,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与减速单元2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结合图1,图5, 图6,图7及图8,所述的轮边电驱动系统,包括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和车轮4。其中,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与车轮4同轴布置;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布置在车轮4的外侧面,制动装置3布置在车轮4的内侧面。
所述的轮边电机单元1包括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冷却风扇15和带有齿圈301的齿盘30。其中,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冷却风扇15和齿盘30同轴安装在转向节轴42上;齿盘30与第一行星齿轮22、第二行星齿轮23和第三行星齿轮24啮合;定子绕组12外圈固定于机壳11上,转子13与太阳轮21通过花键连接;冷却风扇15布置在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的外侧面,所述冷却风扇15与转子13固定连接,转子13带动冷却风扇15转动,实现对轮边电机单元1的风冷;端盖14安装在冷却风扇15的外侧面,与转向节轴42固定连接。
所述的减速单元2包括太阳轮21、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行星齿轮架25、过渡板26、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其中,太阳轮21、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布置到转子13内圈里面,减小轴向定位尺寸。
实施例3
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只是电源线44的布置方式发生了改变。结合图9,当电源线44采用外部布置方案时,需要设置电源线引出杆441、电源线接插件442、电源线导向软管443和电源线接插件444。其中,电源线引出杆441一端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电源线接插件442;电源线导向软管443一端与电源线接插件44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源线接插件444连接于车身;电机定子电源线由定子上部引出,并通过电源线引出杆441,电源线接插件442、电源线导向软管443和电源线接插件444连接到电机控制器。
实施例4
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取出来减速单元2,同时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的传动方式发生了改变。结合图10、图11及图12,当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采用另外一种传动方式时,需要设置转子13,定子绕组12,第一转子支架131,第二转子支架132,键421,连接螺栓261和262。其中,定子绕组12通过键421固定于转向节轴42上;转子13布置在定子绕组12的同心圆外部,分别与第一转子支架131和第二转子支架132固定连接;第一转子支架131和第二转子支架132分别与转向节轴42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子支架132与过渡板26通过连接螺栓261连接,过渡板26与轮辋辐板41通过连接螺栓262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7)

1.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和车轮(4);其中,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与车轮(4)同轴相设置;轮边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布置在车轮(4)的外侧面,制动装置(3)设置在车轮(4)的内侧面;所述的轮边电机单元(1)包括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和冷却风扇(15);其中,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和冷却风扇(15)同轴安装在转向节轴(42)上;机壳(11)一端为内齿圈(111),所述内齿圈(111)与第一行星齿轮(22)、第二行星齿轮(23)和第三行星齿轮(24)啮合;定子绕组(12)固定于机壳(11)内,转子(13)设置在定子绕组(12)内与太阳轮(21)通过花键连接;冷却风扇(15)设置在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的外侧面,所述冷却风扇(15)与转子(13)固定连接,转子(13)带动冷却风扇(15)转动,实现对轮边电机单元(1)的风冷;端盖(14)安装在冷却风扇(15)的外侧面;所述的减速单元(2)包括太阳轮(21)、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行星齿轮架(25)、过渡板(26)、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其中,太阳轮(21)一端外圈通过花键与转子(13)内圈连接、内圈通过轴承(45)与转向节轴(42)连接,太阳轮(21)的另一端为齿轮结构,分别与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和第三行星轮(24)分别通过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安装在行星齿轮架(25)上,所述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和第三行星轮(24)分别与太阳轮(21)和机壳(11)内齿圈(111)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25)与过渡板(26)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架(25)的侧面固定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用于安装行星齿轮;所述过渡板(26)布置在行星齿轮架(25)和轮辋辐板(41)之间、分别与行星齿轮架(25)和轮辋辐板(4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边电机单元(1)包括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冷却风扇(15)和带有齿圈(301)的齿盘(30);其中,机壳(11)、定子绕组(12)、转子(13)、端盖(14)、冷却风扇(15)和齿盘(30)同轴安装在转向节轴(42)上;齿盘(30)与第一行星齿轮(22)、第二行星齿轮(23)和第三行星齿轮(24)啮合;定子绕组(12)外圈固定于机壳(11)上,转子(13)与太阳轮(21)通过花键连接;冷却风扇(15)布置在定子绕组(12)和转子(13)的外侧面,所述冷却风扇(15)与转子(13)固定连接,转子(13)带动冷却风扇(15)转动,实现对轮边电机单元(1)的风冷;端盖(14)安装在冷却风扇(15)的外侧面,与转向节轴(4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单元(2)包括太阳轮(21)、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行星齿轮架(25)、过渡板(26)、第一行星齿轮轴(27)、第二行星齿轮轴(28)和第三行星齿轮轴(29);其中,太阳轮(21)、第一行星轮(22)、第二行星轮(23)、第三行星轮(24)布置到转子(13)内圈里面,减小轴向定位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装置(3)为气压盘式制动器、与车轮(4)同轴安装,气室布置到车轮(4)的内侧面,可以替换为鼓式制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4)包括轮辋辐板(41)、转向节轴(42)、转向节(43)和电源线(44);其中,轮辋辐板(41)与过度板(26)通过螺栓连接;转向节轴(42)穿过电机单元(1)、减速单元(2)、制动装置(3)和车轮(4),所述转向节轴(42)轴向中心开有孔(421),电源线(44)从孔(421)中穿过、一端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定子绕组(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电源线(44)采用外部布置方案时,需要设置电源线引出杆(441)、电源线接插件(442)、电源线导向软管(443)和电源线接插件(444);其中,电源线引出杆(441)一端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电源线接插件(442);电源线导向软管(443)一端与电源线接插件(442)连接,另一端通过电源线接插件(444)连接于车身;电机定子电源线由定子上部引出,并通过电源线引出杆(441),电源线接插件(442)、电源线导向软管(443)和电源线接插件(444)连接到电机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定子绕组(12)
和转子(13)采用另外一种传动方式时,需要设置转子(13),定子绕组(12),第一转子支架(131),第二转子支架(132),键(421),连接螺栓(261)和(262);其中,定子绕组(12)通过键(421)固定于转向节轴(42)上;转子(13)布置在定子绕组(12)的同心圆外部、分别与第一转子支架(131)和第二转子支架(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子支架(131)和第二转子支架(132)分别与转向节轴(42)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子支架(132)与过渡板(26)通过连接螺栓(261)连接,过渡板(26)与轮辋辐板(41)通过连接螺栓(262)固定连接。
CN201510656108.0A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Active CN105150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6108.0A CN105150827B (zh)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6108.0A CN105150827B (zh)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827A CN105150827A (zh) 2015-12-16
CN105150827B true CN105150827B (zh) 2018-01-19

Family

ID=5479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6108.0A Active CN105150827B (zh) 2015-10-12 2015-10-12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0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0947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Booher Benjamin V MOTOR VEHICLE BRAKE ROTOR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US20190063524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Benjamin V. Booher Motor vehicle brake rotor speed reduction mechanism
CN108340768B (zh) * 2018-04-09 2020-06-02 清华大学 一种集成轮毂电机的电动轮总成
CN110450870A (zh) * 2019-09-15 2019-11-15 杜家鑫 一种农用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7034A (en) * 1992-07-14 1994-07-05 Hydro-Quebec Electrically motorized wheel assembly
CN201204516Y (zh) * 2008-05-13 2009-03-04 鲍文光 侧置电机的制动机构
CN201272472Y (zh) * 2008-09-26 2009-07-15 西南大学 风冷电动轮毂
JP2013052768A (ja) * 2011-09-05 2013-03-21 Ntn Corp 電動車両用の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03186074U (zh) * 2012-12-26 2013-09-11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轮边电机驱动桥
CN103481765B (zh) * 2013-09-28 2016-06-15 东宁司机乐汽配工贸有限公司 后轮轮毂外附电动机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CN205033933U (zh) * 2015-10-12 2016-02-17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0827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251B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05150827B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CN106926690B (zh) 电动车轮毂驱动装置
CN107128162A (zh) 一种重载车辆用电动轮总成装置及汽车
CN2073281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转向轮用直驱式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03401944U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08443422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01549972U (zh) 一种轮毂电机系统和包括该轮毂电机系统的车辆
CN108146145A (zh) 一种具有大变速比行星减速器的电动轮及车辆
CN104986030B (zh) 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7284214A (zh) 一种纯电动轮边驱动桥单元
CN210502248U (zh) 一种低速大扭矩电动轮装置及电动车
CN103434385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07059751U (zh) 一种重载车辆用电动轮总成装置及汽车
CN110855073A (zh) 一种基于非充气轮胎的外转子电动轮一体化集成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09578524A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
CN205033933U (zh) 一种轮边电驱动系统
CN206481194U (zh) 一种永磁双定转子高转矩密度轮毂电机装置
CN205070681U (zh) 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
CN106314034A (zh) 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104708991B (zh) 轮毂总成及汽车
CN216851530U (zh) 轮毂电机动力总成
CN112644633B (zh) 电动自行车用定子旋转式轮毂电机
CN104753248A (zh) 一种电机机构
CN210234646U (zh) 集成径向磁场轮毂电机与减速器的驱制动电动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313000 Building 1, No. 788 Xifeng Road, South Taihu New Distric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ong 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12 No. 5177 Chaoda Road, Changchu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H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CHANGCHU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