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5527A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5527A
CN105135527A CN201510580024.3A CN201510580024A CN105135527A CN 105135527 A CN105135527 A CN 105135527A CN 201510580024 A CN201510580024 A CN 201510580024A CN 105135527 A CN105135527 A CN 105135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outlet
fan par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00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5527B (zh
Inventor
张辉
潘龙腾
金海元
丘晓宏
叶务占
王朝新
李德清
陈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5800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5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5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5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5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5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位于上出风口之下的下出风口;上风机部件,上风机部件设置于外壳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外壳内,并从上出风口排出;下风机部件,下风机部件设置于外壳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外壳内,并从下出风口排出;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机构,导风机构设置于下风机部件出风口与下出风口之间,用于使从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从下出风口或者从上出风口排出。当制冷模式时,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从上出风口排出,保证了室内换热器效率能最大量的发挥,且大大降低了风量的损失,保证了整机的舒适性和性能。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可实现上、下出风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一般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和分别向两个出风口送风的风机部件。制冷时一般需要空调器只上面出风,而现有空调器采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第1种、将下面的向下出风的风机关掉,只开上面的向上出风的风机;第2种、在下面的风道内设置转向机构,使风机转向,从而使风改变方向向上吹。
第一种方式关闭了一个风机,因而使室内换热器会有一半的效率没有使用上,且风的流量分配也变得不均;第二种方式的转向机构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因而容易使整机外观形体变大,难看,另外转向机构也会使风道内的流道减小,增加风阻,减小风的流量。所以,以上2种方式都容易导致制冷效果差,整机舒适性和性能都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使空调器内风的流量分配和室内换热器的效率得到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位于所述上出风口之下的下出风口;
上风机部件,所述上风机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
下风机部件,所述下风机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下风机部件出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之间,用于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或者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机构包括: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当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经过所述导风板导向后,流向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而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和
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导风板的固定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下风机部件上,所述自由端可绕所述固定端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为弯折结构,其包括从所述固定端至所述自由端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当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下风机部件的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三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段向上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风机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上风机部件与所述下风机部件之间,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和/或所述下出风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包括:
中间蜗壳,所述中间蜗壳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包括:
中间蜗壳,所述中间蜗壳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下部;
第一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出口;和
第二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蜗壳包括:
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上设置有沿蜗壳本体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上风道,所述上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和
下风道,所述下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闭部件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关闭,当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打开;和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闭部件包括: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关闭,当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打开;和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上部,所述上风机部件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口相连通的上风道间隙,所述上风道的上端朝所述上风道间隙侧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下部,所述下风机部件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下出风口相连通的下风道间隙,所述下风道的下端朝所述下风道间隙侧倾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模式包括上下出风模式和/或单上部出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出风模式为所述上下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
当出风模式为所述单上部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由于在下风机部件的出风口与下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机构,使从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选择性地从下出风口或者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这样,当出风模式为上下出风模式时,导风机构使从下风机部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当出风模式为单上部出风模式时,导风机构使从下风机部件排出的风从上出风口排出,保证了室内换热器效率能最大量的发挥,且大大降低了风量的损失,保证了整机的舒适性和性能。
本发明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为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图4所示为导风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
图5和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中间风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空调器室内机在第一挡板关闭、第二挡板打开时的出风示意图,其中,图7为上风机部件、下风机部件和中间风机部件的正面图,图8为出风截面图;
图9和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空调器室内机在第一挡板打开、第二挡板关闭时的的出风示意图,其中,图9为上风机部件、下风机部件和中间风机部件的正面图,图10为出风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外壳;11、进风口;12、上出风口;13、下出风口;14、前侧壁;15、上风道间隙;16、下风道间隙;20、上风机部件;21、上蜗壳;21a、第二进口;21b、第三出口;22、上离心风叶;30、下风机部件;31、下蜗壳;31a、第三进口;31b、第四出口;32、下离心风叶;40、中间风机部件;41、中间蜗壳;41a、第一进口;41b、第一出口;41c、第二出口;411、蜗壳本体;411a、端板;411b、第一侧围板;411c、第二侧围板;411d、第一开口;411e、第二开口;412、上风道;412a、第一上侧板;412b、第二上侧板;412c、上底板;413、下风道;413a、第一下侧板;413b、第二下侧板;413c、下底板;42、中间离心风叶;43、第一挡板;44、第二挡板;51、中间导流圈;52、上导流圈;53、下导流圈;60、中间电机;70、上电机;80、下电机;90、换热器;100、导风板;1001、固定端;1002、自由端;1003、第一段;1004、第二段;1005、第三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10、上风机部件20、下风机部件30、导风机构、中间风机部件40和换热器9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0为圆柱体形,外壳10的后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1,外壳10的前侧壁1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出风口12和下出风口13。
所述上风机部件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风机部件20包括上蜗壳21、上离心风叶22、上电机70及上导流圈52,所述上蜗壳21具有第二进口21a和第三出口21b,所述第二进口2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三出口21b朝向所述外壳10顶部;所述上离心风叶22安装于所述上蜗壳21内;所述上电机70安装于所述上蜗壳21上,且与所述上离心风叶2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离心风叶22;所述上导流圈52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口21a处。
所述下风机部件3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本实施例中的下风机部件30包括:下蜗壳31、下离心风叶32、下电机80及下导流圈53,所述下蜗壳31具有第三进口31a和第四出口31b,所述第三进口3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四出口31b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所述下离心风叶32安装于所述下蜗壳31内;所述下电机80安装于所述下蜗壳31上,且与所述下离心风叶3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离心风叶32;所述下导流圈53设置于所述第三进口31a处。
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下风机部件30的出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13之间,用于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或者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导风机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100和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100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导风板1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当所述导风板1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经过所述导风板100导向后,流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而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100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来回运动。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或者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比如:当制热或超强风档模式时,使所述下风机部件30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当制冷模式时,使所述下风机部件30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保证了室内换热器效率能最大量的发挥,且大大降低了风量的损失,保证了整机的舒适性和性能。
较优地,所述导风板100具有固定端1001和自由端1002,所述导风板100的固定端100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下风机部件30上,所述自由端1002可绕所述固定端1001旋转。导风板100旋转运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容易实现。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风板100为弯折结构,其包括从所述固定端1001至所述自由端1002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003、第二段1004及第三段1005,当所述导风板1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段1004位于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三段1005相对于所述第二段1004向上倾斜(见图4)。
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且位于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下风机部件30之间,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和/或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可按需求设置,即:如果风量、制冷效果较大需求较大,则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中间风机部件40,否则可取消中间风机部件40,只使用上风机部件20和下风机部件30。本实施例中,以一个中间风机部件4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包括中间蜗壳41,所述中间蜗壳41具有第一进口41a、第一出口41b和第二出口41c,所述第一进口4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41b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41c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较优地,所述上出风口12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的上部,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口12相连通的上风道间隙15,所述第一出口41b朝向所述上风道间隙15,这样,第一出口41b排出的空气经过上风道间隙15从上出风口12排出,风阻小,风量损失小。所述下风机部件30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下出风口13相连通的下风道间隙16,所述第二出口41c朝向所述下风道间隙16,这样,第二出口41c排出的空气经过下风道间隙16从下出风口13排出,风阻小,风量损失小。
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当制热模式或超强风档模式时,导风机构使从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从下出风口排出(见图3),当制冷模式时,导风机构使从下风机部件出风口排出的风从上出风口排出(见图4),保证了室内换热器效率能最大量的发挥,且大大降低了风量的损失,保证了整机的舒适性和性能。
图5和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中间风机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和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6,本实施例中的中间风机部件40包括中间蜗壳41、第一开闭部件、第二开闭部件、中间离心风叶42及中间电机60,其中,所述中间蜗壳41具有第一进口41a、第一出口41b和第二出口41c,所述第一进口4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41b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41c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蜗壳41包括蜗壳本体411、上风道412和下风道413,所述蜗壳本体411上设置有沿蜗壳本体411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411d和第二开口411e,所述上风道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411d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41b。较优地,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口12相连通的上风道间隙15,所述上风道412的上端朝所述上风道间隙15侧倾斜,这样,上风道412排出的风经过上风道间隙15从上出风口12排出,风阻小,风量损失小。所述下风道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411e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口41c。较优地,所述下风机部件30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下出风口13相连通的下风道间隙16,所述下风道413的下端朝所述下风道间隙16侧倾斜,这样,下风道413排出的风经过下风道间隙16从下出风口13排出,风阻小,风量损失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中间蜗壳41包括蜗壳本体411、上风道412及下风道413,所述蜗壳本体411包括端板411a和自所述端板411a边缘向所述端板411a的第一侧即图4中的左侧延伸的第一侧围板411b和第二侧围板411c,所述第一侧围板411b与所述第二侧围板411c的第一端之间留有第一开口411d,所述第一侧围板411b与所述第二侧围板411c的第二端之间留有第二开口411e;所述上风道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411d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41b,所述上风道412包括第一上侧板412a、第二上侧板412b和上底板412c,所述第一上侧板412a与所述第一侧围板411b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上侧板412b与所述第二侧围板411c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底板412c与所述端板411a连接。所述下风道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411e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口41c,所述下风道413包括第一下侧板413a、第二下侧板413b和下底板413c,所述第一下侧板413a与所述第一侧围板411b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下侧板413b与所述第二侧围板411c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底板413c与所述端板411a连接。
所述第一开闭部件设置于所述中间蜗壳41上,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出口41b。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开闭部件包括第一挡板43和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挡板43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关闭位置(见图6、7)时,所述第一出口41b关闭,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见图9、10)时,所述第一出口41b打开。如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43封闭所述第一开口411d,这样,第一挡板43与第一侧围板411b基本平齐,可以减小风阻。如图10所示,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43为所述上风道412一侧的风道壁,这样,可以简化中间蜗壳41的结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43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或者采用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
所述第二开闭部件设置于所述中间蜗壳41上,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口41c。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开闭部件包括第二挡板44和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挡板44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见图9、10),所述第二出口41c关闭,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见图6、7),所述第二出口41c打开。如图9所示,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挡板44封闭所述第二开口411e,第二挡板44与第二侧围板411c基本平齐,可以减小风阻。如图6所示,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43为所述下风道413一侧的风道壁,这样,可以简化中间蜗壳41的结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44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或者采用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
所述中间离心风叶42安装于所述中间蜗壳41内,优选地,所述中间离心风叶42为后向型离心风叶,后向型离心风叶的效率高。所述中间电机60安装在中间蜗壳41的所述端板411a上,且与中间离心风叶4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中间离心风叶42。
较优地,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还包括中间导流圈51,所述中间导流圈51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41a处。本实施例中,中间导流圈51、上导流圈52和下导流圈53为一体结构。
所述换热器90设置于中间导流圈51、上导流圈52和下导流圈53与进风口11之间。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模式为上下出风模式、单上部出风模式和单下部出风模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出风模式为所述上下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或者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上风机部件20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
当出风模式为所述单上部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保证了室内换热器效率能最大量的发挥,且大大降低了风量的损失,保证了整机的舒适性和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上出风口(12)和位于所述上出风口(12)之下的下出风口(13);
上风机部件(20),所述上风机部件(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
下风机部件(30),所述下风机部件(3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与所述下出风口(13)之间,用于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或者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
导风板(100),所述导风板(100)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导风板(1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当所述导风板(1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下风机部件(30)出风口排出的风经过所述导风板(100)导向后,流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而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和
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100)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00)具有固定端(1001)和自由端(1002),所述导风板(100)的固定端(100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下风机部件(30)上,所述自由端(1002)可绕所述固定端(1001)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00)为弯折结构,其包括从所述固定端(1001)至所述自由端(1002)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003)、第二段(1004)及第三段(1005),当所述导风板(1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段(1004)位于所述下风机部件(30)的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三段(1005)相对于所述第二段(1004)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40),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且位于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下风机部件(30)之间,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和/或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包括:
中间蜗壳(41),所述中间蜗壳(41)具有第一进口(41a)、第一出口(41b)和第二出口(41c),所述第一进口(4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41b)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41c)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包括:
中间蜗壳(41),所述中间蜗壳(41)具有第一进口(41a)、第一出口(41b)和第二出口(41c),所述第一进口(4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41b)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41c)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
第一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出口(41b);和
第二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口(41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蜗壳(41)包括:
蜗壳本体(411),所述蜗壳本体(411)上设置有沿蜗壳本体(411)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411d)和第二开口(411e);
上风道(412),所述上风道(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411d)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41b);和
下风道(413),所述下风道(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411e)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口(41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闭部件包括:
第一挡板(43),所述第一挡板(43)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41b)关闭,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41b)打开;和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43)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闭部件包括:
第二挡板(44),所述第二挡板(44)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41c)关闭,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41c)打开;和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44)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风口(12)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的上部,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口(12)相连通的上风道间隙(15),所述上风道(412)的上端朝所述上风道间隙(15)侧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出风口(13)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的下部,所述下风机部件(30)与所述外壳(10)的前侧壁(1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下出风口(13)相连通的下风道间隙(16),所述下风道(413)的下端朝所述下风道间隙(16)侧倾斜。
13.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模式包括上下出风模式和/或单上部出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出风模式为所述上下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
当出风模式为所述单上部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使从所述下风机部件(30)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
CN201510580024.3A 2015-09-11 2015-09-11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135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0024.3A CN105135527B (zh) 2015-09-11 2015-09-11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0024.3A CN105135527B (zh) 2015-09-11 2015-09-11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5527A true CN105135527A (zh) 2015-12-09
CN105135527B CN105135527B (zh) 2018-06-05

Family

ID=54720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0024.3A Active CN105135527B (zh) 2015-09-11 2015-09-11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5527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992A (zh) * 2016-06-01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机系统及其风道结构
CN106123262A (zh) * 2016-08-10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382732A (zh) * 2016-08-25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WO2017206632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504560A (zh) * 2017-07-31 2017-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965844A (zh) * 2017-11-21 2018-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8458409A (zh) * 2018-05-09 2018-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CN108507030A (zh) * 2018-06-25 2018-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08592215A (zh) * 2018-06-20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出风装置和空调
CN110160143A (zh) * 2019-06-25 2019-08-2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65749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
WO2022199016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007A (zh) * 2007-01-25 2008-07-30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09085449A (ja) * 2007-09-27 2009-04-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CN202973363U (zh) * 2012-12-13 2013-06-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776575A (zh) * 2015-03-31 2015-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14491U (zh) * 2015-09-11 2016-0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007A (zh) * 2007-01-25 2008-07-30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09085449A (ja) * 2007-09-27 2009-04-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CN202973363U (zh) * 2012-12-13 2013-06-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776575A (zh) * 2015-03-31 2015-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14491U (zh) * 2015-09-11 2016-0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6632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864992A (zh) * 2016-06-01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机系统及其风道结构
CN106123262A (zh) * 2016-08-10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382732A (zh) * 2016-08-25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504560A (zh) * 2017-07-31 2017-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19024764A1 (zh) * 2017-07-31 2019-02-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965844A (zh) * 2017-11-21 2018-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7965844B (zh) * 2017-11-21 2023-1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8458409B (zh) * 2018-05-09 2023-07-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CN108458409A (zh) * 2018-05-09 2018-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
CN108592215A (zh) * 2018-06-20 2018-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出风装置和空调
CN108592215B (zh) * 2018-06-20 2023-07-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出风装置和空调
CN108507030B (zh) * 2018-06-25 2023-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08507030A (zh) * 2018-06-25 2018-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065749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
CN110657495B (zh) * 2018-06-29 2021-05-1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
CN110160143A (zh) * 2019-06-25 2019-08-2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199016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5527B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5527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76575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KR101429427B1 (ko) 공조 실내기
CN1979028B (zh) 空调机
EP3399248A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CN109974084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WO2013065437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4595976A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360862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697044A (zh) 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2759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287936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475712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68050A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和柜式空调器
CN106440056A (zh) 空调柜机
EP3714214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7246658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1449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555003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EP2821717B1 (en) Wind direction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CN209944523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91907U (zh) 一种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24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374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