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8592A -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8592A
CN105128592A CN201510501050.2A CN201510501050A CN105128592A CN 105128592 A CN105128592 A CN 105128592A CN 201510501050 A CN201510501050 A CN 201510501050A CN 105128592 A CN105128592 A CN 105128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
ear
stage casing
connection stage
spok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10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8592B (zh
Inventor
大卫·迈克尔·塞勒
孙锋峰
李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10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28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28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8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8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8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轮辐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噪音较大,而且轮辐整体强度不佳,使用寿命短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固定安装环、轮辐连接环、连接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的若干条辐条,辐条呈马鞍形结构,辐条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为连接前段、连接中段、连接后段,连接前段和连接后段均呈弧形结构,连接中段呈平面状结构,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由内往外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5度,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8度,轮辐上相邻两辐条之间设有大通风孔。

Description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背景技术
轮辐是汽车车轮不可或缺的部件,轮辐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在高速行驶中,轮辐位置会产生气流,气流冲击车轮产生噪音。目前使用的很多汽车轮辐是对称式结构设置的,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辐位置的噪音较大,而且轮辐整体强度不佳,使用寿命短。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376449Y,公开了一种多辐条结构的汽车轮毂,包括轮圈、轮辐、轮轴毂结构,轮圈与轮辐相连接,轮辐与轮轴毂相连接,轮辐由十四条细状锥形结构辐条构成,辐条呈径向辐射状结构分布。轮辐的辐条端面呈圆弧状结构。这种结构的汽车轮毂的轮辐对称式设置,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噪音较大,而且轮辐整体强度不佳,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汽车轮辐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噪音较大,而且轮辐整体强度不佳,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它采用非对称结构设置,既提高了强度,又降低了噪音,轮辐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包括固定安装环、轮辐连接环、连接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的若干条辐条,辐条呈马鞍形结构,辐条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为连接前段、连接中段、连接后段,连接前段和连接后段均呈弧形结构,连接中段呈平面状结构,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由内往外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5度,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8度,轮辐上相邻两辐条之间设有大通风孔。
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倾斜和横向倾斜设置,使各辐条表面相互错位,有利于提高辐条的支撑强度,同时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有辐条连接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构成非对称结构,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消音效果好,能够降低噪音。辐条结合大通风孔结构,提高了轮辐位置气流流动对轮辐的散热效果。马鞍形的辐条,结构强度好,保证了整个轮辐的结构强度。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采用非对称结构设置,既提高了强度,又降低了噪音,轮辐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辐条设有五条,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辐条、第二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第五辐条,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2度,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4度。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的径向和横向均倾斜设置,大大增加了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的支撑范围,提高了支撑强度。
另一种方案,辐条设有五条,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辐条、第二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第五辐条,第一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度,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度,第二辐条、第五辐条上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6度。五条辐条均倾斜设置,有利于整个轮辐的平衡性设置,同时轮辐的结构强度好,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作为优选,辐条两侧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加强耳,辐条一侧加强耳的宽度大于另一侧加强耳的宽度,加强耳与辐条连接位置圆角过渡。加强耳包括基础加强耳、下沉加强耳、上升加强耳,基础加强耳、下沉加强耳、上升加强耳之间设有高度差,下沉加强耳低于基础加强耳0.5-2mm,上升加强耳高于基础加强耳0.5-2mm。加强耳增加了辐条的支撑强度,加强耳不同宽度和高度设置,形成非对称结构的轮辐,增加了整个车轮的结构强度,最大应力下降了2-5%。
作为优选,加强耳设有十条,五条基础加强耳、两条下沉加强耳、三条上升加强耳;沿着轮辐顺时针方向,五条基础加强耳均设置在辐条的后侧边缘,上升加强耳和下沉加强耳均设置在辐条的前侧边缘,两下沉加强耳间隔一辐条设置,上升加强耳设置在另外三个辐条上。加强耳的设置合理,使辐条的支撑强度达到最优化。
作为优选,辐条包括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之间设有高度差,下沉辐条的连接中段低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0.1-2mm,上升辐条的连接中段高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0.5-2mm。第一辐条为上升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为下沉辐条,第二辐条、第五辐条为基础辐条。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之间存在高度差,使辐条支撑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的支撑力分散开来,有利于提高轮辐的整体支撑强度,同时结合相邻两辐条之间的大通风孔,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采用非对称结构设置,既提高了强度,又降低了噪音,轮辐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H-H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H-H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K-K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固定安装环,2、轮辐连接环,3、辐条,4、连接前段,5、连接中段,6、连接后段,7、大通风孔,8、第一辐条、9、第二辐条,10、第三辐条,11、第四辐条,12、第五辐条,13、加强耳,14、基础加强耳,15、下沉加强耳,16、上升加强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4),包括固定安装环1、轮辐连接环2、连接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的五条辐条3,辐条呈马鞍形结构,辐条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为连接前段4、连接中段5、连接后段6,连接前段和连接后段均呈弧形结构,连接中段呈平面状结构,连接前段与固定安装环连接,连接后段与轮辐连接环连接。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由内往外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5度,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8度。辐条设有五条,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辐条8、第二辐条9、第三辐条10、第四辐条11、第五辐条12,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2度,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4度。轮辐上相邻两辐条之间设有大通风孔7。辐条两侧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加强耳13,辐条一侧加强耳的宽度大于另一侧加强耳的宽度,加强耳与辐条连接位置圆角过渡。加强耳包括基础加强耳14、下沉加强耳15、上升加强耳16,基础加强耳、下沉加强耳、上升加强耳之间设有高度差,下沉加强耳低于基础加强耳0.5-2mm,上升加强耳高于基础加强耳0.5-2mm。本实施例中下沉加强耳低于基础加强耳1mm,上升加强耳高于基础加强耳1.5mm。加强耳设有十条,五条基础加强耳、两条下沉加强耳、三条上升加强耳;沿着轮辐顺时针方向,五条基础加强耳均设置在辐条的后侧边缘,上升加强耳和下沉加强耳均设置在辐条的前侧边缘,两下沉加强耳间隔一辐条设置,上升加强耳设置在另外三个辐条上。辐条包括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之间设有高度差,下沉辐条的连接中段低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0.1-2mm,上升辐条的连接中段高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0.5-2mm。本实施例中下沉辐条的连接中段低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1mm,上升辐条的连接中段高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1.5mm。第一辐条为上升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为下沉辐条,第二辐条、第五辐条为基础辐条。
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倾斜和横向倾斜设置,使各辐条表面相互错位,有利于提高辐条的支撑强度,同时防止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有辐条连接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构成非对称结构,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消音效果好,能够降低噪音。辐条结合大通风孔结构,提高了轮辐位置气流流动对轮辐的散热效果。马鞍形的辐条,结构强度好,保证了整个轮辐的结构强度。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采用非对称结构设置,既提高了强度,又降低了噪音,轮辐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2: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参见附图1、附图3),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主要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辐条设有五条,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辐条、第二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第五辐条,第一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度,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度,第二辐条、第五辐条上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6度。下沉加强耳低于基础加强耳1.2mm,上升加强耳高于基础加强耳1mm,下沉辐条的连接中段低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1.5mm,上升辐条的连接中段高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1mm。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两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8)

1.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包括固定安装环、轮辐连接环、连接在固定安装环和轮辐连接环之间的若干条辐条,其特征是,辐条呈马鞍形结构,辐条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为连接前段、连接中段、连接后段,连接前段和连接后段均呈弧形结构,连接中段呈平面状结构,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由内往外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5度,任意2-3条辐条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沿着顺时针方向向上或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8度,轮辐上相邻两辐条之间设有大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辐条设有五条,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辐条、第二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第五辐条,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2度,第一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4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辐条设有五条,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辐条、第二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第五辐条,第一辐条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度,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上的连接中段径向截面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3度,第二辐条、第五辐条上的连接中段横向截面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6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辐条两侧均设有向上凸起的加强耳,辐条一侧加强耳的宽度大于另一侧加强耳的宽度,加强耳与辐条连接位置圆角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加强耳包括基础加强耳、下沉加强耳、上升加强耳,基础加强耳、下沉加强耳、上升加强耳之间设有高度差,下沉加强耳低于基础加强耳0.5-2mm,上升加强耳高于基础加强耳0.5-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加强耳设有十条,五条基础加强耳、两条下沉加强耳、三条上升加强耳;沿着轮辐顺时针方向,五条基础加强耳均设置在辐条的后侧边缘,上升加强耳和下沉加强耳均设置在辐条的前侧边缘,两下沉加强耳间隔一辐条设置,上升加强耳设置在另外三个辐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辐条包括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基础辐条、下沉辐条、上升辐条之间设有高度差,下沉辐条的连接中段低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0.1-2mm,上升辐条的连接中段高于基础辐条的连接中段0.5-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其特征是,第一辐条为上升辐条,第三辐条、第四辐条为下沉辐条,第二辐条、第五辐条为基础辐条。
CN201510501050.2A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Active CN105128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1050.2A CN105128592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1050.2A CN105128592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8592A true CN105128592A (zh) 2015-12-09
CN105128592B CN105128592B (zh) 2017-08-25

Family

ID=5471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1050.2A Active CN105128592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285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91188A1 (de) * 1985-02-11 1986-08-20 GebràœDer Sulzer Aktiengesellschaft Rad, insbesondere Bandrad für den Schusseintrag an einer Webmaschine
EP0494277B1 (de) * 1990-07-25 1995-02-22 Jiri Krampera Felge für ein gespeichtes fahrrad-hinterrad
DE10158408B4 (de) * 2001-11-29 2004-07-15 Winkhardt, Wolfgang Radscheibe eines Kraftfahrzeugrades
CN104070918A (zh) * 2014-06-30 2014-10-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辐高通风量大通风孔钢制车轮轮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91188A1 (de) * 1985-02-11 1986-08-20 GebràœDer Sulzer Aktiengesellschaft Rad, insbesondere Bandrad für den Schusseintrag an einer Webmaschine
EP0494277B1 (de) * 1990-07-25 1995-02-22 Jiri Krampera Felge für ein gespeichtes fahrrad-hinterrad
DE10158408B4 (de) * 2001-11-29 2004-07-15 Winkhardt, Wolfgang Radscheibe eines Kraftfahrzeugrades
CN104070918A (zh) * 2014-06-30 2014-10-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五辐高通风量大通风孔钢制车轮轮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8592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9590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선풍기
US20120114498A1 (en) Fan structure
CN101725566A (zh) 一种叶片中部折弯的轴流风机叶片
CN201606274U (zh) 一种新型轴流风机
CN203254888U (zh) 高通风孔轮毂
CN201827109U (zh) 汽车空调用双向进风的离心风机
CN205136124U (zh) 轴流风机及其轴流风叶
CN105128592A (zh)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轮辐
CN102116315A (zh) 一种风扇风叶
CN101975188A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离心风机叶轮
CN204915098U (zh)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倾斜式辐条结构
CN205022281U (zh) 一种受力均衡的汽车轮毂
CN202260726U (zh) 一种交流电机转子冲片
CN204915093U (zh)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偏转式辐条结构
CN204915111U (zh)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加强筋结构
CN202280658U (zh) 一种风扇风叶
CN105109272A (zh)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结构
CN204915110U (zh) 一种非对称高通风孔车轮的风孔结构
CN102345637A (zh) 一种风扇风叶
CN201763676U (zh) 空调风机叶轮
CN207565780U (zh) 一种双断级超高速滑行艇船型
CN100526656C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
CN204783819U (zh) 一种正转扇叶
CN211950580U (zh) 一种矿山用排水管件
CN203308773U (zh) 离心风机叶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