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1863A - 多级离心流体机械 - Google Patents

多级离心流体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1863A
CN105121863A CN201480021073.7A CN201480021073A CN105121863A CN 105121863 A CN105121863 A CN 105121863A CN 201480021073 A CN201480021073 A CN 201480021073A CN 105121863 A CN105121863 A CN 105121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group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ver flange
centrifugal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10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原一智
三浦治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2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1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04D17/12Multi-stage pumps
    • F04D17/122Multi-stage pumps the individual rotor discs being, one for each stage, on a common shaft and axially spaced, e.g. conventional centrifugal multi- stage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在高压的单轴多级型的流体机械中,在将共用键用于筒型壳体的情况下,不需要在共用键部的用于轴向定位的二次加工。多级离心流体机械(200)具备圆筒形状的外壳体(2)、以及与该外壳体嵌合并在与转子之间形成工作气体的流路的内壳体(1)。共用键(21)、(22)将内壳体在外壳体的一端侧固定。用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构成内壳体的内筒(4),用设置在周向多个位置的系紧螺栓(141)、(143)连结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各自。另外,用多个连结部件(122)将设置在各组内筒的外周部的槽部间连结。

Description

多级离心流体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或压缩机等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尤其涉及多级离心机械所具有的内筒的紧固连结、保持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单轴多级型的离心压缩机的例子记载在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中。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心压缩机中,具有内筒型壳体,在该壳体的内周面上且是轴向端部附近形成有圆环状的槽。另一方面,在封闭壳体的轴向端面的头罩的外侧外周部,形成有台阶部。并且,第一共用键卡止于壳体的槽部和头罩的台阶部这两者,与该第一共用键相邻地配置的第二共用键卡止于壳体的槽。
第一、第二共用键分别沿周向分割成多个,各分割部件在径向上固定于壳体,而在轴向上没有彼此紧固连结。另外,在第一共用键部件和第二共用键部件之间作用剪切力,在径向上容许由该剪切力造成的各分割部件的少许位移。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CO2压缩用的高压的离心压缩机中,排出压力甚至达到550bar,与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同样地,将多个共用键卡止在形成于外侧壳体的槽中。此时,使与内侧壳体接触的共用键成为台阶型,在这一点上与专利文献1不同。
以往的涡轮机械的例子记载在专利文献2中。在其说明书所记载的具有筒型壳体的涡轮机械中,在两侧面被开放的圆筒形的外壳体的内周侧收容包含内壳体的定子和由叶轮和旋转轴构成的转子,并利用封闭部件封闭壳体的两轴端面部。此时,利用共用键将封闭部件保持于壳体。此外,在封闭部件的内侧侧面形成有环状的槽,使形成于内壳体的侧面的环状的突起与形成于外壳体的内周侧的侧面的环状的突起卡合在该环状的槽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5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0031732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Kidd,HAllanetal.,“UniqueCompressionSolutionsforCO2Applications”,SupercriticalCO2PowerCycleSymposium,May24-25,2011,Boulder,Colorado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筒型的高压的多级离心压缩机中,由于在内部流通的工作气体是高压,所以保持在筒壳体的内部的各部件也设定为能够承受其工作压力的强度和厚度。因此,在上述各现有文献中,将各部件的轴向厚度制作在规定的制作误差内,以将各部件沿轴向无间隙地组装上的状态收容在筒型壳体的内部。组装上的包含内壳体的定子部和包含叶轮及旋转轴的转子部利用共用键部吸收各部件的制作误差并卡止于筒型的外壳体,以便能够承受高压时的变形。
像这样使用共用键,结构本身变得比较简单。但是,由于需要利用共用键部吸收各部件的制作误差,因此,对于收容在筒型的外壳体中的各部件,在已组装的状态下测定制作误差,之后,对预先设置的尺寸修正部进行二次加工,将共用键部的轴向间隙抑制在0.1mm以下的程度。
在该情况下,对于形成收容在筒壳体中的内壳体的各部件,如果不作用足够的轴向紧固连结力地、以在相互的部件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的状态组装,则因轴向长度的测定误差而造成的共用键部的间隙的误差增大。另外,在大型的压缩机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引起二次加工所需要的工时的增加和成本的增加,并且根据与一次加工时的条件的不同,不能充分确保加工精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高压的单轴多级型的流体机械中,当在筒型壳体上使用共用键的情况下,不需要在共用键部的用于轴向定位的二次加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多级离心流体机械中,将多个叶轮安装于旋转轴而形成转子,具备圆筒形状的外壳体、以及与该外壳体嵌合并在与转子之间形成工作气体的流路的内壳体,具有将内壳体在外壳体的一端侧固定的共用键,内壳体具有驱动侧封头法兰、推力侧封头法兰、以及配置在驱动侧封头法兰和推力侧封头法兰之间的内筒,用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构成内筒,这些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各自由设置在周向多个位置的系紧螺栓紧固连结,并且,用多个连结部件将设置在各自的外周部的槽部间连结。
并且在该特征中,优选地,连结部件是截面字型,固定在形成于第一、第二组内筒中的一方的内筒的槽中,并沿轴向具有间隙地嵌合在形成于另一方的内筒的槽中,间隙的大小优选是内壳体的轴向制作误差以上。
另外,也可以是,外筒具有至少两级台阶,一方的台阶形成在与所述驱动侧封头法兰嵌合的部分,另一方的台阶形成在该多级离心压缩机的形成有初级的吸入流路的内筒的附近;也可以是,与外筒的两级台阶相对应地,在驱动侧封头法兰和内筒形成能够与外筒的台阶承插相嵌的台阶。此外,在系紧螺栓横截该压缩机的吸入流路的部分,与系紧螺栓相对应地设置叶片形状的间隔件,并在该间隔件上形成供系紧螺栓贯通的孔。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共用键用于筒型壳体的高压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中,将收容在筒型壳体内部的内壳体沿轴向分成两组,并配置将各组沿轴向具有制作误差以上的间隙地嵌合的连结部件,因此,轴向定位变得容易。另外,在共用键部不需要用于轴向定位的二次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4的C部详细图。
图6是图5的E-E线剖视图。
图7是图4的D部详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单轴多级型的离心压缩机200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的一例。
图1是具有筒型壳体10的单轴多级离心压缩机200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A箭头方向剖视图,是除去转子3部的图,图3是图1的B箭头方向剖视图,是除去转子3部的图。另外,图4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详细图。
如图1所示,在旋转轴30上安装有多片(在图中是5片)叶轮41~81,它们构成转子3。在旋转轴30的两轴端部,配设有一对径向轴承31、32,在一个径向轴承31的进一步轴端侧配设有止推轴承36。径向轴承31、32能够旋转地支承旋转轴30。止推轴承36对施加给转子3的轴向负荷进行支承。
此外,为了降低施加给止推轴承36的轴向负荷,使初级和第二级叶轮41、51的组、和从第三级到最终级的叶轮的组61~81成为以其芯板的背面侧相对的背向型。另外,用罩37覆盖比止推轴承36靠轴端侧的部分。
在叶轮41~81和两径向轴承31、32之间,为了防止在转子3内部被压缩成为了高压的工作气体向外部泄漏,配设有密封机构34、35。密封气体从外部由未图示的气体密封机构供给至密封机构34、35。
多级离心压缩机200的壳体10是双筒型的壳体,具有内壳体1和外筒2。在外筒2中形成有吸入流路17a和排出流路17d,所述吸入流路17a用于从未图示的吸入嘴向初级叶轮41供给工作气体,所述排出流路17d用于从最终级叶轮81经由未图示的排出嘴向该离心压缩机200的外部排出压缩气体。此外,为了使中间级的叶轮背面相对,还形成有将中间级的压缩气体暂时地向机体外取出而冷却的排出流路17c、和使该压缩气体返回压缩机200内的吸入流路17b。
在图2中,用横剖视图表示中间级压缩机60的吸入流路17b。初级压缩机40的吸入流路17a也是同样的结构。在图3中,用横剖视图表示中间级压缩机70的排出流路17c。最终级压缩机80的排出流路17d也是同样的结构。从这些图可知,流路17a~17d形成为沿半径方向贯通外筒2的孔形状。此外,外筒2是其内表面侧为台阶的、圆筒状的壳体。
另一方面,内壳体1与转子3共同地形成多级离心压缩机200的工作气体流路。内壳体1在两轴端部侧具有推力侧封头法兰12和驱动侧封头法兰11,所述推力侧封头法兰12形成向初级叶轮41的吸入流路18a,所述驱动侧封头法兰11形成向中间级叶轮的吸入流路18b。此外,在两个封头法兰11、12之间,为了形成将从叶轮出来的流体向下一级叶轮引导的流路,配设有也被称为盘筒(バンドル)的内筒4。
内筒4是水平分割成两部分的形状,被水平分割的各内筒4沿轴向被分割成多个。并且,内筒4在背面相对的叶轮之间被分成两组,各组由系紧螺栓141、143一体化。
在这里,为了将内壳体1稳定地保持于外筒2,使用被称为共用键21、22的卡止部件。由于使用了共用键21、22,所以在内壳体1的推力侧封头法兰12的外周部且是机体外侧端部形成台阶部12a。与该台阶部12a相对应地,在外筒2的推力侧的内周面形成槽部14b。
在周向多个位置,圆弧状的第一、第二共用键21、22卡止于槽部14b和台阶部12a。第二共用键22卡止于槽部14b和台阶部12a这两者。另一方面,与第二共用键22连接的第一共用键21成为台阶形状,利用台阶部21a卡止于外筒2的槽部14b的角部14a。
此外,在外筒2的驱动侧部的内周侧和初级压缩机的吸入流路18a附近形成有台阶部。外筒2的驱动侧部的台阶部13d与形成于内壳体1的驱动侧封头法兰11的定位部11d承插结合(インロー結合),形成于吸入流路18a附近的台阶部16a与内壳体的台阶部16b承插结合。该承插结合部与共用键21、22协同工作,将内壳体1和外筒2在轴向上定位。
接下来,利用图4说明位于内壳体2的中央部的内筒4部的详细情况。此外,各级压缩机40~80以吸入流路、叶轮、形成于叶轮下游的扩散器和扩散流路、以及与下一级叶轮的吸入流路连接的返回通道部作为基本结构。但是,如后所述,在中途向机体外排出的第二级压缩机和最终级压缩机不具有返回通道部。在以下的记载中,只对初级压缩机40详细描述,各级压缩机的结构和作用等与初级压缩机相同。
工作气体从吸入口向初级叶轮41流入,所述吸入口由离心叶轮41和安装在旋转轴30上的卡圈42形成。然后,在被初级叶轮41压缩之后,经由形成于叶轮41的下游侧且是半径方向外方的带叶片的扩散器45和扩散流路46,成为从形成为U字形的流路朝向半径方向内方的流体,并向返回通道部47流入。返回通道部47的最内径侧成为第二级压缩机的吸入流路,工作气体经过该吸入流路而向第二级压缩机50流入。被第二级叶轮51压缩而成为高压的工作气体在经过第二级的扩散流路后,暂时地向机体外被排出。
为了使各级压缩机40~80的压缩气体不向机体外和其它级压缩机泄漏,设置有密封机构。如上所述,在旋转轴30的两轴端部配置有具有静止环34b(35b)和旋转环34a(35a)的气体密封机构34、35,比该气体密封机构34、35靠内侧相邻地配设有迷宫式密封件11c、12c。另外,在各级压缩机中,在叶轮的吸入口的周围配置有吸入侧迷宫式密封件43,在芯板的背面侧配置有背面侧迷宫式密封件44。
内壳体1的环状的吸入流路18a与形成于外筒2的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吸入流路17a连接。吸入流路18a形成在配置于内筒4的推力侧端部的内筒部件116和与之相对的推力侧封头法兰12之间。为了确保吸入流路18a的轴向间隔以及保持后述的系紧螺栓141,在内筒部件116的推力侧端面上且是外径侧,设置有在周向上仅吸入流路17a的部分形成有空间的间隔部116b。此外,为了保持该间隔部116b而设置有环状的吸入流路壁116a,吸入流路壁116a与推力侧封头法兰12的机体内侧端面卡合。
在内筒部件116的内径侧且与面向吸入流路18a的面相反的面,即在背面侧,配置有内筒部件116d,所述内筒部件116d的前面侧面向初级扩散流路,所述内筒部件116d的背面侧面向返回通道部47。在该内筒部件116d,安装有初级压缩机40的带叶片的扩散器45和返回通道部47的叶片,确保工作气体流路的轴向宽度。
在内筒部件116d的进一步背面侧,配置有内筒部件115,所述内筒部件115的外径侧与内筒部件116承插结合,所述内筒部件115的内径侧的前面侧面向初级的返回通道部47,背面侧面向第二级的扩散流路。在该内筒部件115的背面侧,配设有圆板状的内筒部件114,所述内筒部件114的一个端面面向第二级的扩散流路,另一个端面面向最终级的扩散流路。
系紧螺栓141以串插内筒部件116、115、114的方式,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有多根。在系紧螺栓141横截第二级压缩机的环状的排出流路58的部分,安装有叶片形状的间隔件59,所述间隔件59用于保持该排出流路58的轴向宽度,并且防止系紧螺栓141向排出流路58露出。在间隔件59中形成有供系紧螺栓141贯通的孔59a(参照图3)。
系紧螺栓141将端部埋入内筒部件114,用设置在相反端的螺母142将内筒部件116、115拧紧于内筒部件114。螺母142和系紧螺栓141的端部收容在形成于推力侧封头法兰12的孔12f中。由系紧螺栓141连结的三个内筒部件116、115、114形成第一组内筒。
为了形成从第三级压缩机60到最终级压缩机80的工作气体流路,在内筒4中,在外径侧沿轴向相邻地配置有三个内筒部件111、112、113,在内径侧配置有两个内筒部件111b、112b。
并且,内筒部件111、112、113由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的多根系紧螺栓143连结,从而构成第二组内筒。在构成第一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4和构成第二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3之间且是外径侧,为了确保最终级压缩机80的排出流路宽度,配置有叶片形状的间隔件89。
在这里,系紧螺栓143的前端埋入内筒部件113,系紧螺栓143的相反端由螺母144将内筒部件111、112拧紧于内筒部件113。系紧螺栓143的与埋入端相反的端侧即头部侧被保持在形成于间隔部146的孔146f中,所述间隔部146是环状,仅吸入流路17b的部分在周向上开口。间隔部146是驱动侧封头法兰11的一部分,并沿轴向突出。另外,间隔部146确保第三级压缩机60的吸入流路18b的流路宽度。
在这里,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由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这两组构成内筒4。因此,采用由系紧螺栓141、143紧固连结这两组的结构、以及用螺栓131将第二组内筒与驱动侧封头法兰11连接的结构。由此,来避免最终级压缩机80的排出气压作用于系紧螺栓141、143。关于其详细情况,利用图5至图7说明。
图5是图4的C部放大图,是紧固连结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的结构。图6是图5的E-E剖视图。在构成第一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4中,在面向最终级压缩机80的排出流路88的一侧的端部附近且是外周部,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截面L字型的槽117。同样地,在形成第二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3面向最终级压缩机80的排出流路88的一侧的端部附近且是外周部,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截面L字型的槽118。并且,截面字型的多个连结部件122空出周向间隔地嵌合于这些槽117、118中。
即,截面字型的连结部件122在一侧具有螺栓贯通部123a,在另一侧具有嵌合部123b,它们之间由水平部124连接。螺栓贯通部123a与第一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4的深槽部即嵌合部114b嵌合。水平部124跨越两个内筒部件114、113之间。嵌合部123b与第二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3的深槽部即嵌合部113c嵌合。
在螺栓贯通部123a,形成有收容螺栓121的头部的螺栓孔125a、和与该螺栓孔连接且供螺栓121的螺纹部嵌合的螺栓孔125b。螺栓121嵌合于这些孔125a、125b中,并与内筒部件114螺纹配合。第二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3和连结部件122在轴向上具有最大制作尺寸误差以上的间隙113b、126b地被组装。此外,对于每一个连结部件122,在周向的多个位置(在图6中是三个位置)用螺栓将连结部件122与内筒部件113、114紧固连结。由此,连结部件122被固定于第一组内筒。
图7表示图4的D部放大图。图7表示将第二组内筒与驱动侧封头法兰11连结的结构。在构成第二组内筒的内筒部件111面向第三级压缩机60的吸入流路18b的一侧的附近且是外周部,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螺栓用槽111c。在该螺栓用槽111c的侧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螺栓孔)111d。
在内筒部件111的吸入流路18b侧的表面,为了维持吸入流路18b的宽度,与是环状且在周向上仅吸入流路17b的部分开口的间隔部146接触。在该间隔部146,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螺栓螺纹孔146a。因此,通过将螺栓131螺纹配合在形成于内筒部件的螺栓孔和形成于间隔部146的螺栓螺纹孔146a中,由此,第二组内筒和驱动侧封头法兰11连接并一体化。
接下来,示出像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的组装顺序的概要。首先,将叶轮41、51、…和卡圈42等安装于旋转轴30,完成转子3。
用水平分割结构的内筒4覆盖该转子3的周围。如上所述,内筒4由系紧螺栓141、143被分组为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通过用连结部件122将两组连结,从而形成一个内筒4。然后,用螺栓131将内筒4和驱动侧封头法兰11紧固连结。该螺栓131通过从内筒4的外周侧使用六角扳手等工具,以规定的紧固连结力紧固连结。
接下来,将由驱动侧封头法兰11以及内筒4、转子3一体化了的组装体从反驱动侧向驱动侧(从图1的左侧向右侧)装入外筒2。
此时,用分别设置于外筒2和驱动侧封头法兰11的台阶部11d、13d将驱动侧封头法兰11和第二组内筒定位于外筒2。另外,利用设置于外筒2的台阶部16a和设置于内筒部件116的台阶部16b,将内筒4、更准确地说是将第一组内筒定位于外筒2。
然后,将推力侧封头法兰12装入外筒2。在将推力侧封头法兰12装入外筒2后,将共用键21、22安装在形成于外筒2的内表面侧的槽部14b。由此,多级离心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完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连结部件122具有内筒4的轴向最大制作尺寸误差以上的轴向间隙113b、126b地嵌合于内筒部件113,因此,内筒4和封头法兰11、12等各部件的制作误差等被该嵌合部吸收。由此,仅通过将驱动侧封头法兰的台阶部11d、内筒4的台阶部16b推抵于形成于外筒2的两个台阶部13d、16a就能够进行多级离心压缩机的轴向定位。另外,不存在因内筒的尺寸误差造成的多余的应力由定位部11d和13d、16a和16b承担的忧虑。此外,也不需要在组装时测量离心压缩机200的各构成部件的轴向尺寸来调整共用键21、22的轴向长度。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200的动作。当用未图示的发动机使旋转轴30旋转时,从吸入流路17a被吸入的工作气体在初级压缩机40和第二级压缩机50中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从排出流路17c暂时地被排出机体外,并在未图示的冷却器中被冷却,之后,再次从吸入流路17b向机体内流入。然后,在第三级压缩机60、第四级压缩机70、最终级压缩机80中被压缩而依次压力增加,并从排出流路17d向机体外排出。
此外,在运转时,从离心压缩机200的最终级压缩机80排出高温高压的排出气体,其排出压力以将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以排出流路88为分界沿轴向分离的方式作用。由于使该分离的力由外筒2的台阶部13d和驱动侧封头法兰的台阶部11d、共用键21、22负担,因此,在系紧螺栓141、143几乎不会施加因排出压力而造成的负荷。因此,能够完全避免以往最令人担忧的系紧螺栓141、143的破损等故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降低了向驱动侧封头法兰和外筒的承插部以及系紧螺栓的因排出压力而造成的负荷,因此,能够避免因系紧螺栓的强度不足而造成的故障。另外,用内筒和外筒的台阶部以及共用键分担定位部和负荷承担部的负荷,因此,能够利用外筒和封头法兰的台阶部以及共用键可靠地负担因压缩机运转时的排出压力而造成的沿轴向分离的力。由此,与以往采用的、利用向内筒的外径侧的突起和外筒的内表面槽的嵌合结构来负担负荷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更高压的排出压力条件下承担负荷。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壳体、2…外筒(外壳体)、3…转子、4…内筒、10…(筒型)壳体、11…驱动侧封头法兰、11c…迷宫式密封件、11d…定位部、12…推力侧封头法兰、12a…台阶部、12c…迷宫式密封件、12f…孔、13d…台阶部、14a…角部、14b…槽部、16a、16b…定位部、17a、17b…吸入流路、17c、17d…排出流路、18a、18b…吸入流路、21…第一共用键、21a…台阶部、22…第二共用键、30…旋转轴、30d…套筒、31、32…径向轴承、34…气体密封机构、34a…旋转环、34b…静止环、35…气体密封机构、36…止推轴承、37…罩、40…初级压缩机、41…叶轮、42…卡圈、43…吸入侧迷宫式密封件、44…背面侧迷宫式密封件、45…带叶片的扩散器部、46…扩散流路、47…返回通道部、50…第二级压缩机、58…排出流路、59…间隔件、59a…系紧螺栓孔、60…第三级压缩机、70…第四级压缩机、80…最终级压缩机、88…排出流路、89…间隔件、100…压缩部、111…(第二组)内筒部件、111b…内筒部件、111c…螺栓用槽、111d…螺栓孔、112…(第二组)内筒部件、112b…内筒部件、113…(第二组)内筒部件、113b…轴向间隙、113c…嵌合部、114…(第一组)内筒部件、114b…嵌合部、114c…迷宫式密封件、115…(第一组)内筒部件、116…(第一组)内筒部件、116a…吸入流路壁、116b…间隔部、116d…内筒部件、116c…内筒部件、117、118…(截面L字状)槽、121…螺栓、122…连结部件、123a…螺栓贯通部、123b…嵌合部、124…水平部、125a、125b…螺栓孔、126a…嵌合部、126b…轴向间隙、131…螺栓、141…系紧螺栓、142…螺母、143…系紧螺栓、144…螺母、146…间隔部、146a…螺栓螺纹孔、146f…孔、147…轴向间隙、200…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多级离心压缩机)。

Claims (6)

1.一种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将多个叶轮安装于旋转轴而形成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具备圆筒形状的外壳体、以及与该外壳体嵌合并在与所述转子之间形成工作气体的流路的内壳体,并具有将所述内壳体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侧固定的共用键,所述内壳体具有驱动侧封头法兰和推力侧封头法兰、以及配置在所述驱动侧封头法兰和推力侧封头法兰之间的内筒,用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构成所述内筒,这些第一组内筒和第二组内筒各自由设置在周向多个位置的系紧螺栓紧固连结,并且,用多个连结部件将设置在各自的外周部的槽部间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是截面字型,固定在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组内筒中的一方的内筒的槽中,并沿轴向具有间隙地嵌合在形成于另一方的内筒的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是所述内壳体的轴向制作误差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具有至少两级台阶,一方的台阶形成在与所述驱动侧封头法兰嵌合的部分,另一方的台阶形成在该多级离心压缩机的形成有初级的吸入流路的内筒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外筒的两级台阶相对应地,在所述驱动侧封头法兰和所述内筒形成能够与所述外筒的台阶承插相嵌的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离心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紧螺栓横截该压缩机的吸入流路的部分,与所述系紧螺栓相对应地设置叶片形状的间隔件,并在该间隔件上形成供所述系紧螺栓贯通的孔。
CN201480021073.7A 2013-04-15 2014-03-05 多级离心流体机械 Pending CN1051218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5110A JP6124659B2 (ja) 2013-04-15 2013-04-15 多段遠心流体機械
JP2013-085110 2013-04-15
PCT/JP2014/055546 WO2014171209A1 (ja) 2013-04-15 2014-03-05 多段遠心流体機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1863A true CN105121863A (zh) 2015-12-02

Family

ID=5173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073.7A Pending CN105121863A (zh) 2013-04-15 2014-03-05 多级离心流体机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24659B2 (zh)
CN (1) CN105121863A (zh)
BR (1) BR112015026187A2 (zh)
RU (1) RU2015144330A (zh)
WO (1) WO20141712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2667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Robert Bosch Gmbh A centrifugal turbo-compress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6900B2 (ja) * 2015-11-27 2019-12-25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IT201700007473A1 (it) * 2017-01-24 2018-07-24 Nuovo Pignone Tecnologie Srl Treno di compressione con un compressore centrifugo e impianto lng
JP6908472B2 (ja) 2017-08-31 2021-07-28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JP6934781B2 (ja) * 2017-09-06 2021-09-15 株式会社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プロダクツ 多段遠心流体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3383A (en) * 1961-08-11 1964-10-20 Laval Turbine Mean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pump, compressor, turbine or the like
GB956731A (en) * 1961-08-11 1964-04-29 Laval Steam Turbin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ultiple stage centrifugal pumps, compressors or the like
JPS55137295U (zh) * 1979-03-22 1980-09-30
CA1252075A (en) * 1983-09-22 1989-04-04 Dresser Industries, Inc. Diffuser construction for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JP3593111B2 (ja) * 2002-03-12 2004-11-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2667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Robert Bosch Gmbh A centrifugal turbo-compressor
FR3063778A1 (fr) * 2017-03-08 2018-09-14 BD Kompressor GmbH Turbocompresseur centrifuge
CN110382875A (zh) * 2017-03-08 2019-10-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离心式涡轮压缩机
US11242857B2 (en) 2017-03-08 2022-02-08 Robert Bosch Gmbh Centrifugal turbo-compr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5144330A (ru) 2017-04-24
WO2014171209A1 (ja) 2014-10-23
JP2014206132A (ja) 2014-10-30
BR112015026187A2 (pt) 2017-07-25
JP6124659B2 (ja)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1863A (zh) 多级离心流体机械
EP2872744B1 (en) A rotor for a radial compressor and a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thereof
EP2246544B1 (en) Gas turbine, and interior opening method for the gas turbine
JP2011256858A (ja) タイロッド及びボルト止めフランジを備えたスタックロータ並びにその方法
CN105715308B (zh) 用于防涡轮增压器爆裂的压缩机组件
WO2013146590A1 (ja) 静翼セグメン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いる軸流流体機械
EP3569869B1 (en) Gas compressor
US9951654B2 (en) Stator blade sector for an axial turbomachine with a dual means of fixing
JP2014111905A (ja) 遠心圧縮機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過給機ならびに遠心圧縮機の運転方法
US11346364B2 (en) Multistage centrifugal fluid machine
US20170248154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3044684A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onstruction
KR101617938B1 (ko) 방사류 압축기의 뒷공간을 밀봉하기 위한 중간벽
US20180223869A1 (en) Turbo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turbomachine
WO2017086345A1 (ja) 軸継手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US9726194B2 (en) Universal housing for a centrifugal gas compressor
JP6655712B2 (ja) 回転機械
JP4153446B2 (ja) ガスタービン
US11047260B2 (en) Turbine casing
JP2012140957A (ja) ターボ機械用コンジット及びその方法
CN110337531B (zh) 涡轮机壳体和用于组装具有涡轮机壳体的涡轮机的方法
US20140255183A1 (en) Twist prevention for turbomachinery
US11686201B2 (en) Turbine rotor with bolt fastening arrangement and passages
US20130209251A1 (en) Seal arrangement along the shaft of a liquid ring pump
JP2013221510A (ja) 蒸気タービン用シャフトシー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