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1742B - 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包含该安全元件的有价或安全产品 - Google Patents

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包含该安全元件的有价或安全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1742B
CN105121742B CN201480020202.0A CN201480020202A CN105121742B CN 105121742 B CN105121742 B CN 105121742B CN 201480020202 A CN201480020202 A CN 201480020202A CN 105121742 B CN105121742 B CN 105121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luminescence
region
safety element
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02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1742A (zh
Inventor
C·库纳特
P·克吕格尔
A·蒙布雷
C·冯恰皮耶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ndesdruckerei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undesdruckerei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ndesdruckerei GmbH filed Critical Bundesdruckerei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121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1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1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1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59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silicon
    • C09K11/592Chalcogenides
    • C09K11/595Chalcogenides with zinc or cadm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3Identity c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09Photograp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55Security thr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42D25/387Special inks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4Pig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5/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fibres or web-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ir chemical constitution
    • D21H15/02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fibres or web-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ir chemical constitution characterised by configuration
    • D21H15/10Composit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30Luminescent or fluorescent substances, e.g. for optical bleach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40Agents facilitating proof of genuineness or preventing fraudulent alteration, e.g. for security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40Agents facilitating proof of genuineness or preventing fraudulent alteration, e.g. for security paper
    • D21H21/42Ribbons or strip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40Agents facilitating proof of genuineness or preventing fraudulent alteration, e.g. for security paper
    • D21H21/44Latent security elements, i.e. detectable or becoming apparent only by use of special verification or tampering devices or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40Agents facilitating proof of genuineness or preventing fraudulent alteration, e.g. for security paper
    • D21H21/44Latent security elements, i.e. detectable or becoming apparent only by use of special verification or tampering devices or methods
    • D21H21/46Elements suited for chemical verification or impeding chemical tampering, e.g. by use of eradicator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40Agents facilitating proof of genuineness or preventing fraudulent alteration, e.g. for security paper
    • D21H21/44Latent security elements, i.e. detectable or becoming apparent only by use of special verification or tampering devices or methods
    • D21H21/48Elements suited for physical verification, e.g. by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3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as tamper-evident tape or labe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以增大有价或者安全文件100的安全性,其中,所述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510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520。第一发光介质510可在用于发光的第一激励条件Sp‑1下激励,第二发光介质520可在用于发光的第二激励条件Sp‑2下激励,其中,所述第二激励条件SP‑2与第一激励条件SP‑1不同。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附加地配有至少一个吸收介质600,其阻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510在用于发光的第二激励条件Sp‑2下被激励。

Description

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包含该安全元件的有价或安全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一种包含至少一个这种安全元件的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尤其是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可以例如是私人文件(尤其是身份证件)或者支付媒介(尤其是纸币)。这种文件常常以正常规格制成,例如根据ISO 7810的ID1、ID2或ID3规格。所述文件原则上可用有机聚合物或者陶瓷材料、纸张、纸板或者用金属制成,或者包含有这些材料。书籍类文件的卡片和卡片形组成部分能够优选由相互层压的聚合薄膜制成。为了检查信息的真实性和/或对信息进行编码,这些文件具有安全特征。
背景技术
置入到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中的安全特征可以例如仅仅用于:与其种类或者其使用者无关地验证文件的真实性。这种安全特征是例如花纹、水印、浮印、翻转图像(Kippbilder)、全息图、混合纤维,纸币专用纸等。个性化安全特征或者说个人化安全特征还以编码方式或者明码方式包含关于文件类型、文件持有人和/或文件主题的信息。
DE 199 62 790 A1记载了一种安全纸,其具有由发光混合纤维制成的编码。为此,所述安全纸配置有两种发光特性不同的混合纤维。每种混合纤维位于安全纸的限定的分区中。所述编码通过分区的限定的几何布置和/或通过确定类型的混合纤维存在与否来产生。通过混合纤维在不同分区的布置能够使该混合纤维简单地定位并且能够相互独立地测量发光性能。优选地,混合纤维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透明塑料在容积中涂染有可见光谱中尽可能透明的发光材料。
由DE 10 2009 040 747 B3已知一种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其具有发射荧光的混合纤维。所述混合纤维至少用第一和第二发光材料进行标记,其中,第一发光材料在第一激励条件下发出第一发光,第二发光材料在第二激励条件下发出第二发光。第一和第二激励条件不相同,并且,第一和第二发光的光谱也不相同。混合纤维至少部分地包括粘接剂。所述混合纤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其中,第一分区包括粘接剂。例如,第一分区用第一发光材料进行标记,第二分区用第二发光材料进行标记。由此造成不同发光区域在空间上分离。为了将混合纤维施加到用于制造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的薄膜上,将混合纤维铺设到薄膜上,然后加热粘接剂。
DE 10 2009 040 747 B3记载的双元发光型混合纤维能够在不同光谱的激励条件下被激励成不同光谱的发光。然而缺点在于,要使用较高能量的激励辐射来激励上述两种发光材料。因此不能得到纤维的各个分区之间的良好对比。即使发光材料被包含在纤维的不同分区中,所发出的辐射至少在被较高能量激励辐射照射时仍得到仅仅一种混合色。在这种情形下,色调通过上述两种材料的混合比例关系来形成。然而,也可能会不能实现各材料的颜色纯度。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发光型安全元件,其在不同的激励条件下得到一种具有不同发光的、发光强度大的发光。特别地应得到显著的切换效果/换色。所述发光应是耐老化的。安全元件应尤其良好地适用于有价或安全产品、尤其是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特别优选地适用于有价或安全卡片,且首先适用基于聚碳酸酯材料的安全文件。
只要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概念“有价或安全产品”(包含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则该术语例如理解为旅行护照、身份证、驾驶证或者其它ID卡或者门禁卡、机动车检验单、机动车出厂证、签证、支票、支付媒介(尤其是纸币、支票卡、银行卡、信用卡或者现金支付卡、借记卡)、健康卡、芯片卡、厂商凭证、资格鉴定、会员凭证、捐赠单或者发票、运货单或者其它资格鉴定、控制票据、邮票、门票、游戏币、粘贴标签(例如用于产品保护)或者其它产品。所述产品可例如是智能卡。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可以是ID1、ID2、ID3规格或者任意其它规格,例如以类似护照的物品的小册子形式的规格。有价产品或者安全产品大体上是由多个文件层构成的层压件,这些文件层在热作用和在增高的压力下对版精确地相互平坦连接。这些产品应满足如下标准要求,例如ISO 10373、ISO/IEC 7810、ISO14443。所述产品层例如由适用于层压的承载材料制成。
有价产品和/或安全产品可由聚合物制成,该聚合物可以选自:聚碳酸酯(PC)、尤其是双酚A-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及其衍生物,如乙二醇改性的PET(PETG)、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聚乙烯醇(PVA)、聚苯乙烯(P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PP)、聚乙烯(PE)、热塑性弹性体(TPE)、热塑性聚氨酯(TPU)、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其衍生物,还有纸张、纸板、玻璃、金属或陶瓷。所述产品可以由这些材料中的多种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产品由PC或PC/TPU/PC制成。所述聚合物可以被填充或者不被填充。在后一种情形(不被填充)下,所述聚合物优选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在所述聚合物被填充的情形中,所述聚合物是不透光的。本说明不仅涉及到待相互连接的薄膜,还涉及到施加到原始产品上的液剂,例如保护漆或者面漆。优选地,所述产品由3至12个薄膜、优选4至10个薄膜制成。所述薄膜还能够承载压力层。这样构成的层压件可最后在一侧或两侧上覆盖有保护漆或面漆或者薄膜。薄膜尤其可以是体积全息图、具有表面全息图的薄膜(例如电影胶片元件)或者刮痕保护膜。这样构成的覆盖层保护在其下布置的安全特征和/或给予产品所要求的耐磨性。必要时,安全特征可形成在内层之一上。
只要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提及概念“发光”应理解为荧光、磷光,更确切地说光子具有斯托克斯位移(Stokes-Verschiebung)和反斯托克斯位移(Anti-Stokes-Verschiebung)。所述发光不应理解为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被散射/反光。根据本发明,所述发光优选应理解为光致发光。
只要在下文中分别使用了单数形式的概念(例如一个第一发光介质或者一个第二发光介质或者一个吸收介质),则这些概念也应分别理解为复数形式,即理解为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或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或至少一个吸收介质,除非文中明确给出了相反的表述。
前述提及的任务通过一种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一种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实现,其中,所述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尤其是双元发光型安全元件,所述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包含至少一个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或者,这种安全元件被施加到该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上。
根据本发明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可构造成例如细丝或者细丝组的形式,尤其是纤维的形式,更优选的是混合纤维(Melierfaser)的形式,或者也可构造成安全线的形式。可选地,安全元件也可通过圆片(Planchetten)构成。这种类型的安全元件可以集成到产品内部中。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也可以是转移元件,例如粘贴标牌、标签等,该转移元件可与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的原始产品不可分离地连接,以构成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这种元件可施加到所述文件的表面上或者集成到到所述文件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该第一发光介质能够在用于发光的第一激励条件下被激励。安全元件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该第二发光介质能够在用于发光的第二激励条件下被激励,该第二激励条件与所述第一激励条件不同。此外,这些发光介质的关于发光特性方面相互不同。例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可具有第一发光光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可具有第二发光光谱,特别地,这些发光介质关于发光强度的光谱分布方面相同或者优选不同。此外,还可能包含这样的其它发光介质:该其它发光介质的激励条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不同。这种其它发光介质的发光光谱同样可以相同于或不同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的发光光谱。在所述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中,附加地包含有至少一个吸收介质,该吸收介质阻止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在用于发光的第二激励条件下被激励,但不阻止其在第一激励条件下被激励。也就是说,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构造用于吸收(至少也)处于某一光谱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第二激励条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吸收处于另一光谱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从而该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被激励发光。如果存在多于两个发光介质,则也可存在多种吸收介质,这些吸收介质可选择性地阻止配属于该吸收介质的发光介质被激励,其方式是,这些吸收介质吸收一光谱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该光谱范围不同于针对配属于所述吸收介质的发光介质的激励辐射所处的光谱范围。
第一激励条件优选包括:与第二发光介质相比,第一发光介质在较低能量时吸收辐射。
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以及必要时可选的其它发光介质被包含在空间上分别分开的元件区域内,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仅位于第一元件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仅位于第二元件区域中。如果存在其它发光介质(例如至少一个第三发光介质、至少一个第四发光介质等),则也可设有其它元件区域,在该其它元件区域中设有一种类型的相应其它发光介质。应当理解的是,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这些发光介质仅位于它们各自的元件区域中,但不位于相应的其它发光介质的元件区域中。通过将发光介质在不同元件区域中在空间上分开,实现了发光介质之间的颜色对比的附加改善。
原则上也存在如下可能性,即,第一、第二和必要时可选的其它发光介质不位于空间上相互分开的区域中,而是位于同一体积区域中,也就是说,第一发光介质不仅位于第一元件区域中,而且位于第二元件区域中,和/或第二发光介质不仅位于第二元件区域中,而且位于第一元件区域中。也相应地适用于第三和还有其它的发光介质。然而优选的是,第一发光介质仅位于第一元件区域中,而第二发光介质可不仅被包含在第一元件区域中,而且被包含在第二元件区域中。相应地适用于其它发光介质。也可设想,一些发光介质(例如第一发光介质和第二发光介质)位于共同的体积区域中,并且,其它发光介质被包含在与该共同体积区域分开并且各自分开的各个体积区域中。
这种安全元件优选可用于有价产品或者安全产品中,例如卡片或者纸基文件(例如纸币)中。
双元发光(或者通常多元发光)可作为安全特征应用于有价产品或者安全产品中。双元发光应理解为这样一种发光效应:在激励光交替时导致了改变的发光发射。例如,在用UV A-辐射激励时发出绿光,在用UV B-辐射时激励出橙色光。在使用双元发光的安全特征时,具有不同激励特性的两种发光材料可被混合。大多适用于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的发光介质具有这样的激励光谱:即,吸收光谱,用于激励发光所使用的电磁辐射,所述吸收光谱具有从或多或少的显著的低能量阈值到高能量值基本上连续(边缘吸收)的光谱走向。在不具有吸收介质的情况下,例如在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的不同体积区域中或者还在相同的体积区域中,使用两个具有不同激励特性的不同发光介质的情形下,在激励第一发光介质时,借助适用的低能量(长波形)辐射,第二发光介质不被激励。相反地,如果没有吸收介质,适于激励第二发光介质的高能量(短波形)辐射也被第一发光介质吸收,从而在这个条件下,第一发光介质与第二发光介质一起被激励发光。因此,当两个发光介质位于产品的不同体积区域中时,则例如两个体积区域之间的颜色对比度小。如果两种介质位于相同的体积区域中,则在两种介质的激励条件下得到仅仅一种混合色。色调在这种情形中通过上述两种发光介质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然而在这个条件下不可能达到各发光介质的颜色纯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述两种发光材料的混合比例可以用合适的方式调整。例如,上述两种发光材料中被两个激励辐射激励的发光材料可以使用较小的量,上述两种发光材料中的另一种可以使用较大的量。然而,安全特征的构型的灵活性也明显受到限制。
现在,通过附加地使用吸收介质来阻止第一发光介质在用于使第二发光介质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条件下被激励,其中,第一发光介质的激励发光借助合适的但无论如何不导致第二发光介质被激励的辐射来实现,因为这个辐射具有过低的能量。于是,第二发光介质也可位于与第一发光介质相同的元件区域中,但不妨碍激励发光的选择性。通过使用吸收介质所获得的基本优点是:产品的两个区域之间的颜色对比显著,所述两个区域包含上述两个发光介质中的每一个;通过激励发光而获得纯的发光颜色。借助于本发明还可得到这样的发光颜色:它比不使用吸收介质时更饱和。这也可识别到的是,在CIE-xy-颜色空间或者另一颜色空间中各颜色坐标的更大间距。因为至少一个吸收体的存在而消除了上述影响,因此本发明实现了能够相互独立地选择发光材料。因而还可能使材料组合。这导致了发光介质及其量的比值的选择具有高灵活性。
在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中包含所述吸收介质,使照射第二发光介质用的激励辐射不导致第一发光介质被激励发光,这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就足够了。例如,所述吸收介质可位于与第一发光介质相同的体积区域中。或者,所述吸收介质位于包含安全元件的体积区域中,上述体积区域屏蔽了第一发光介质所处的体积区域。此外,所述吸收体-体积区域可弯曲地包围第一发光介质的体积区域或者至少屏蔽这样的侧,即观察者从该侧观察安全元件和/或激励辐射从该侧照射到安全元件上。由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改型中,第一元件区域包含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或者所述第一元件区域可由包含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的屏蔽区域包围。相应地适于不仅包含有第一和第二发光介质的情形,还适于包含有第三和第四发光介质的情形。
于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时效稳定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特别是一种时效稳定的多元发光型混合纤维。当激励辐射分别被选定以激励所述发光介质之一选择性地发光时,通过存在的吸收介质得到显著的切换效果或者换色。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可尤其由聚碳酸酯制成和/或适用于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尤其是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其至少占优势多数地用聚碳酸酯制成。
所述元件区域可由这样的材料形成:该材料构成适于各至少一个发光介质的矩阵(主组件)。这种材料能够是适于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的材料之一。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下面进一步说明优选材料。所述元件区域也可用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所述材料之一可构成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所述吸收介质是必须的,以阻止了适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的激励辐射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激励发光。
第一和第二及可能的其它发光介质可分别只用一种发光材料构成,或者也可通过混合多种发光材料构成。同样地,所述吸收介质通过仅仅一种吸收材料或者通过混合多种吸收材料构成。
这种发光材料是已知的。它优选是发出位于可见光谱范围(400nm至780nm)内的发光辐射的材料。原则上,所述发光辐射也可能处于与可见光范围不同的另外光谱范围内,例如在UV或IR范围,尤其是NIR范围内。此外,这些材料吸收的激励辐射优选位于UV光谱范围内,例如在UV A-(380nm至315nm)、UV B-(315nm至280nm)或者UV C-(280nm至200nm)光谱范围内。原则上,自然也可设想所述发光材料吸收位于可见光或者IR光谱范围内的辐射。在后一情形中涉及到发光材料发出位于可见光光谱范围内的发光辐射,以使材料具有反斯托克斯位移。
所述发光材料可优选是颜料的形式。对于发光材料,应参考有关技术文献,例如“phosphor Handbook”,第二版,ISBN:0-8493-3564-7。它的公开内容中涉及的这些材料由此结合到本申请中。此外,典型发光材料例如也在DE 10 2009 040 747 B3、US 3,474,027A、DE 198 60 093 A、DE 199 94 436 A1、DE 10 2010 026 627 A1和DE 10 2007 035 592A1中进行了说明。它们的公开内容特此也结合到本申请中。例如,涉及到掺杂的稀有土壤做发光体的基质格栅。这些材料例如可具有钙钛矿结构或石榴石结构。尤其适合的是掺杂有铽、铈和/或铕的材料,例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原则上也可使用磷酸盐(例如磷酸钙或磷酸锶)、硅酸盐(例如硅酸锌或碱土金属硅酸盐、硅酸酯)和稀土的铝酸盐、碱土金属的钨酸盐、氧化锌、硫化锌及稀土的氧化物,它们掺杂有Eu2+、Eu3+、Sb3+、Mn2+、Ag+、Cu+、Sn2+或Tb3+或者其它元件(重金属离子)。特此构成的颜料可附加地覆套有有机材料,以提高发光的量子输出。还可使用量子点,即半导体粒子,它的尺寸是纳米(nm)量级,例如以硫化镉为基础。发光材料可以是市购的,如Honeywell公司的商标名的商品,例如CD740(红色)和CD702(绿色)。作为进一步的材料,稀土的螯合元件也是合适的。也可使用有机的发光材料,如若丹明6G、若丹明B、碱性亚甲蓝、并三苯、喹唑啉(Chinazolon)、苯并恶嗪或荧光素。
吸收介质可以以通常的方式通过材料构成,在光谱范围内吸收用以激励发光的电磁辐射(例如3个前述UV光谱范围中的UV辐射)。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本身不具有发光性能。例如,它是无机材料,如TiO2、ZnO、ZrO2、Fe3O4和CeO2等半导体氧化物。原则上,也能够使用有机材料,例如苯并三唑、Bisoctrizol(Methylenbis(benzotriazolyl)-tetramethylbutylphenol)和Bemotrizinol(Bis-(ethylhexyloxyphenol)-methoxyphenyl-tiazin)。所述材料吸收UV范围内的电磁辐射。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改进方案中,第一元件区域包含第一吸收介质,或者第一元件区域被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所包含的屏蔽区域包封。在这两个改型的第一改型中,第一发光介质和吸收介质位于安全元件的同一体积区域中,但在第二改型中位于不同的体积区域中,其中,如果第一发光介质和吸收介质位于安全元件的不同体积区域中,则照射的电磁辐射的吸收被这样实现,即使得第一发光介质所处于的第一元件区域被所述屏蔽区域包封,例如以包封或者外荚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改进方案中,第二元件区域包封至少一个另一(第一)元件区域。包封的第二元件区域的特征是,在第二元件区域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但第二发光介质不被用于发光的第一(低能量的)激励辐射所激励,然而第一激励辐射适于激励位于至少一个包封第一元件区域中的第一发光介质,而第二发光介质只被第二(高能量的)激励辐射。第一激励辐射适于激励在所包封的第一元件区域中含有的第一发光介质,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激励辐射如果不被吸收,则可能透过位于外部的第二发光介质和因而它被激励。与此相反,如果在位于内部的第一元件区域中含有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适于所包封的第二元件区域中包含的第二发光介质的第二激励辐射不使位于内部的第一发光介质被激励发光。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安全元件至少部分地通过粘接剂(增附剂)形成。于是,所述安全元件可固定在基层上,例如产品层,尤其是文件层,或者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所述粘接剂能够例如所述元件区域之一或者屏蔽区域。所述粘接剂能够是热熔型粘接剂或者反应性粘接剂。所述粘接剂还可能包含例如至少一种聚合物,它在室温时就已经发粘了或者通过所述聚合物构成。如果所述粘接剂是热熔型粘接剂,它包含在更高的温度(例如从50℃到200℃,优选从80℃到120℃)才发粘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反应型粘接剂包含首先不硬化但在受到电磁辐射作用后才硬化的至少一种聚合物,由此导致与基底表面固定连接。例如增附剂可以是清漆,如基于丙烯酸树脂的清漆。所述丙烯酸树脂可以在UV辐射的情况下硬化。所述增附剂同样可通过机械挤压而硬化,例如在使用合适的超能胶粘合剂的情况下。所述粘接剂可以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或者不透光的。如果所述粘接剂包含有在可见光范围内不被吸收的发光介质,则所述粘接剂在这个光谱的激励范围内也优选是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在这种情形中,所述粘接剂构成元件区域。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安全元件通过细丝构成,所述细丝具有至少两个沿细丝纵向方向连续的元件区域和/或至少两个彼此同中心地布置的元件区域。在这两个改型的第一改型中,元件区域沿轴向方向(沿细丝的纵向方向)交替布置。如果第一元件区域用A表示(在第一元件区域中含有第一发光介质)和第二元件区域用B表示(在第二元件区域中含有第二发光介质),所述元件区域可以沿轴向方向按照ABAB……或者AB0AB0AB0……或者A0B0A0B0……地连续,其中,0表示不具有发光材料的细丝区域,或者以其它方式连续。对应地,三种不同发光介质A、B、C含有相应的发光介质(例如对应ABCABC……或者ABCBABCBA……或者以另一方式方法)或者对于四种、五种或者更多不同的元件区域具有相应的发光介质。如果存在两种彼此同中心地布置的元件区域,则所述元件区域之一通过内部束构成,并且第二元件区域通过包围该首先提及的元件区域的区域构成,其中,后一提及的元件区域可包封所述第一元件区域,更确切地说,沿纵向方向完全包封所述第一元件区域。在这种情形下,例如,内部的元件区域可包含第一发光介质,且所述外部的元件区域可包含第二发光介质。所述吸收介质优选包含在所述内部的元件区域中。
在又一实施例中,多个构成(细丝-)束的细丝也分别构成所述元件区域之一。这些细丝可彼此平行地延伸,然后例如沿纵向方向相互连接,或者它可通过毛线彼此缠绕地构成。相应地,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通过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细丝构成,或者所述束由粘接剂区域包封。所述至少两个细丝中的至少一些(包括粘接剂区域)在这个实施例中构成各个元件区域。例如,构成第一元件区域的细丝可具有:内部区域、和围绕所述内部区域的包封部。所述束可用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细丝构成。
这种多个细丝通过挤压工艺借助于具有多个开孔的喷嘴容易制造。例如,所述安全元件通过带有三股束的多个细丝构成,所述三股束中的一股是粘接剂束。另两股束构成一个含有第一发光介质的第一元件区域和一个含有第二发光介质的第二元件区域。这种多个细丝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两个或可选地多于两个细丝彼此平行地布置,然后这个多股束用粘接剂包封部来覆套。所述股的各个细丝可构成具有各发光介质的各个元件区域。所述吸收介质则例如可存在于所述粘接剂包封部中或者相应的元件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一激励条件包括UV A-范围中的电磁辐射的照射,和所述第二激励条件包括UV B-和/或UV C-范围中的电磁辐射的照射。已经证明这样构成的安全元件是极其容易的,因为用两个常规的辐射源就可实现,即生成第一UVA-辐射的辐射源和生成第二UV B-辐射的和/或UV C-辐射的辐射源。
在元件区域包含通过UV C-辐射激励的发光介质的情形中,所述元件区域位于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的紧邻附近的表面中或者其上,因为这个激励辐射否则在所述产品中完全被吸收,但没有到达第二发光介质。
在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中或其上存在多种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它们在形状、颜色(可见光光谱范围内的吸收/散射)方面不同或在发光材料的选择方面严格地不同。例如,所述产品可包含两类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其中,第一类例如包含两个具有类型A与B的吸收和发光光谱的发光介质以及具有发光介质I,第二类例如包含三个具有类型B、C和D的吸收和发光光谱的发光介质以及两个吸收介质I与II。其它组合同样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构型是,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通过混合纤维构成。这种纤维例如在制纸时嵌入纸基体中,或者它被施加到由多个层例如层压构成的产品的至少一个层上,从而它在层压时被固定在所述层之间。这种纤维的直径是例如从20微米到150微米,优选从50微米到60微米,且它的长度为从2毫米到25毫米,优选从5毫米到8毫米,最优选地为6毫米。它的横截面的特点可被限界为例如圆的,尤其是正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是或通过多边形,尤其是三角形进行限界。
所述混合纤维可例如由聚酰胺或者由聚酰胺共聚物制成。特别地,所述聚酰胺可使用PA12、PA6或者PA6.6。此外,所述混合纤维也能由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纤维素或其衍生物(例如纤维胶或玻璃纸)制成。聚酰胺是优选的,因为聚酰胺具有对于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的个性化中常用的激光系统最小的相互影响,因而聚酰胺在用激光进行个性化操作中不变黑。此外,在混合纤维使用PA时,所述产品材料还在所述区域中通过激光光束变黑,在所述产品中具有这种混合纤维。所述混合纤维的元件区域可分别用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第一元件区域的材料或者围绕所述元件区域的包封的材料构成至少一种吸收介质。
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可在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上或其中的一个平面中构成安全特征,其方式是它分布在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受限制的区域中或者检测的整个产品的区域中。所述混合纤维或货币坯料在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上或其中关于它们的位置和取向优选不规则分布地布置。它们能够在薄膜的表面上布置在空间结构化的平面区域中,从而这些安全元件在所述产品中位于这个空间结构中。例如,这些安全元件以条带形式施加到所述薄膜上,从而在所述薄膜上提供了具有这种安全元件的条带形区域和不具有这种安全元件的其它区域。所述安全元件不规则分布地布置在所述条带内部或者其它平面区域内部。此外,这些安全元件还能够以多个在空间上平列的条带布置在所述表面上。这些条带能够例如构成条形码。不同的安全元件位于不同的条带中。这些安全元件能够在它们的形状、颜色或者所含有的发光介质及吸收介质方面彼此不同。例如,第一类型的安全元件可包含在第一条带中,第二类型的安全元件可包含在第二条带中,及第三类型的安全元件可包含在第三条带中等等,大约按照ABCDE……的顺序布置,其中A、B、C、D和E分别标定条带中一种类型的安全元件。可选地,所述安全元件也可以以ABAB……或者ABCABC……的顺序布置。此外,这种安全元件所处的区域可构成一规定的样品,例如徽章、印章、图标或者其它图示。另一类型的安全元件则可附加地填充所述产品的整个表面。
为了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呈混合纤维形式的安全元件,已知在各期望组合中合适的发光介质和吸收介质含有多种聚合物,它们用挤压工艺加工成聚合物细丝,其中,例如多种彼此平行的聚合物细丝或者一种或多种内置聚合物细丝和这些聚合物细丝的外置包封部用其它聚合物或粘接剂构成,其方式是所述聚合物同时被挤压通过相应布置的喷丝嘴。为了制造一具有芯线和包套的束,设置多个用于生成包皮的外部喷丝嘴和用于生成内置细丝的中心喷丝嘴,其中,所述外部喷丝嘴围绕所述中心喷丝嘴布置。为了制造所述混合纤维,所述束被切成短条。
安全元件被施加到所述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固定在上面,所述基底可与其它基底(例如其它聚合物薄膜或诸如纸的其它薄膜类材料)一起承载为堆垛的层,从而设有安全元件的表面外置和/或内置地布置。后者的优点是:因为产品的掺杂或者掺假是最困难的,于是安全元件所处的平面必须被暴露。如果所述堆垛通过引入热量和压力焊接到巨大的层压件中,所述安全元件优选也与围绕它的材料熔合,从而也更被难以出现脱层。如果所述安全元件在层压后位于所述层压件的外侧上,则通过用保护漆或者保护薄膜的后续包覆来防护操作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该保护漆或者保护薄膜用于保护所述产品以免在使用时遭到机械损害(刮擦)。此外,在外侧也附着上一衍射薄膜。如果所述基底和另外的基底层用聚氨酯制成,在第一步骤中,所述层压件通常在热/冷层压压机中在17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和50N/cm2至600N/cm2压力下被层压,并且在第二步骤中,在冷却到大约室温和与第一步骤相同的压力下被层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情形中,所述层压件在更高的温度,例如220℃下被层压。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典型地具有从25微米至150微米,优选从50微米至100微米。
当至少一个用安全元件覆盖的基底表面内置地位于有价产品和/或安全产品中时,所述产品的位于从观察者开始在他与至少一个基底表面之间的部分,优选是透明的或至少半透明的且进一步优选是无色的或者必要时只稍微被染色,以能够辨别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区域和所述安全元件。与此相反,在安全元件布置于其上的基底表面那一侧的产品材料也可能是不透光的且必要时被染色。可替代地,位于那一侧的产品材料当然同样能够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和无色的。
除通过安全元件构成的安全特征外,根据本发明的有价和/或安全产品能够具有至少一个个性化的或非个性化的其它安全特征。作为其它安全特征,可以考虑翻转图像、水印、浮雕、安全线、微观字体、扫描图像、全息图、光学可变的颜料、发光颜料、透光通路等。此外,所述产品也能够具有电子器件,例如具有天线和RFID微芯片的RFID电路、样张元件、LED、触摸式传感器等。所述电器部件例如能够隐藏地布置在产品的两个透光的层之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所示实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且不对所描述发明的图示的有效距离有所限制。在附图中示出:
图1:呈个人化卡片形式的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的安全特征;
图1A:相对于图1所示实施例进行变型的安全特征的示意图;
图2:以波长示意图示出对处于不同激励条件下的两个不同元件区域中的两个发光介质进行激励的视图;
图3:混合纤维的第一实施例沿纵向剖开的示意图;
图4:图3的混合纤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混合纤维第二实施例沿纵向剖开的示意图;
图6:混合纤维第三实施例沿纵向剖开的示意图;
图7:混合纤维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混合纤维第五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混合纤维第六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分别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呈卡片形式的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100,这种卡片是一种安全文件,其具有安全特征200。这种安全卡片可例如构造为由多个层构成的层压件105,所述多个层基本上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制成。所述层压件形成基底,用于安装由根据本发明安全元件(例如混合纤维或者圆片)所形成的安全特征,其中,安全元件在文件表面上或者在文件内部可布置在形成文件层的薄膜上。所述文件具有前侧101和背侧(未示出)。这些层的各层可用颜料不透光地上色。所述卡片具有例如根据ISO/IEC 7810的规格ID1。所述卡片可例如具有800微米的厚度。附加于其它安全特征(例如护照照片300上的卡片持有人的大头像102和两个数据区103、104,持有人的个人信息被以明文和/或编码的方式印制在这两个数据区中),所述卡片包括带有根据本发明安全元件的安全特征。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含有根据本发明安全元件400的安全特征200与护照照片300以及与数据区103部分地重叠。由此,护照照片的操作和数据区的操作可事后确定。安全元件(在这里是混合纤维)在对此所提供的区中尽可能均匀分布地布置,但它们的取向是不规则的。
在安全特征200的可选构型中,安全元件400(例如是混合纤维)按照条形码的方式布置在彼此分开地布置的、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条带形区210、220、230、240中(图1A)。混合纤维在这些区内部又是均匀的,但关于它们的取向方面不规则分布地布置(未示出混合纤维)。在区210、230中包含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类型的混合纤维,并且在区220、240中包含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类型的混合纤维。
这两种类型的混合纤维能够例如是双发光的混合纤维,正如这两种类型的混合纤维如下面的附图说明所进一步描述且图3、4、5、6、7、8和9中所示出。这两种类型能够例如在关于其内包含的发光介质和吸收介质方面不同,从而在用不同能量的电磁辐射来照射时混合纤维在这些区中具有不同的状态图。例如,区210、230中的混合纤维在用激励辐射是能量E1和E2情形下激励时发光,区220、240中的混合纤维在用激励辐射是能量E3和E4情形下激励时发光,其中,能量E3和E4与E1和E2不相同。
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类型的安全元件400如图3所示。这个安全元件通过混合纤维制成,所述混合纤维包括:用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细丝410、420构成的束(Strang),和围绕细丝410、420的包封部450,所述包封部用粘接剂材料制成。该混合纤维可具有2mm的长度。上述两个细丝中的每个细丝的直径可例如是50微米。这两个细丝例如能够由聚酰胺(例如PA6.6)制成。混合纤维可例如借助挤压工艺制造,其方式是,使聚酰胺颗粒熔化,然后通过并排布置的喷丝嘴被挤压,从而产生上述两个细丝,并且在温度提高时通过所述细丝的初始粘性来相互连接。包封这种双细丝的粘接剂包封部450可通过热熔型粘接剂或反应型粘接剂形成。为了制造围绕双细丝的粘接剂包封部,所述粘接剂材料与上述两个细丝同时从围绕细丝用的上述两个喷丝嘴布置的另一喷丝嘴中挤压出,从而粘接剂材料围绕双细丝均匀地铺放。在制造出挤压束之后,该挤压束被切成短区段,从而形成了确定长度的混合纤维。
该混合纤维400的结构如图4中的横截面图所示。第一细丝410构成第一元件区域430,第二细丝420构成第二元件区域440。这两个元件区域分别在细丝的总长度上延伸。在第一细丝410进而第一元件区域430中设有第一发光介质510的颜料颗粒,例如借助UV A-辐射可激励的颜料(例如740(Honeywell)),该第一发光介质510在密集度方面参照细丝材料例如是3%重量,所述细丝材料在通过UV A-辐射来激励时发出红光。此外,第一细丝包括精细分布的吸收介质600,该吸收介质吸收处于UV B-范围和UV C-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所述吸收介质600例如涉及到微米或纳米量级的ZnO,该吸收介质600在密集度方面参照细丝材料是1%重量。在第二细丝420进而第二元件区域440中设有第二发光介质520的颜料颗粒,例如借助UV C-辐射可激励的颜料(例如ZnSiO4:Mn(掺杂)),该第二发光介质520在密集度方面参照细丝材料是例如5%重量。因为UV C-辐射被各种材料(卡片100的材料)大幅吸收,构成安全特征的混合纤维被布置在卡片表面的紧贴附近,例如紧贴薄的亮油顶层的下方。
这些安全元件400(混合纤维)在层压之前优选被铺设在用以制成卡片100的层压件的表面上,其中,这些元件实现了尽可能均匀地分布、但关于其取向方面实现了统计学分布。通过在铺设时加热所述层压件薄膜,所述安全元件的热熔型粘接剂材料变软,从而这些安全元件固定在所述薄膜上。如果所述粘接剂是反应型粘接剂,则被铺设有混合纤维的薄膜以适当辐射(例如UV辐射)照射,以使粘接剂硬化并因而与所述薄膜相连接。
安全元件的功能依据图2更详细地阐明:
在图2中,针对上述两个元件区域430(区域A)和440(区域B)重绘了相应的发光介质510、520或者吸收介质600与激励波长λ相关的吸收。
在上侧图中重绘了针对区域A(元件区域430)的关系:区域A包含作为第一发光介质510的颜料-发光材料(颜料740(Honeywell)),其发出红光且吸收处于UV A-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曲线a)。此外,区域A包含吸收介质600(ZnO),其吸收处于UV B-和UV C-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曲线b)。当以处于UV A-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照射时,该电磁辐射被第一发光介质吸收,从而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发光(曲线i)。当以处于UV B-或UV C-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第二激励条件Sp-2)照射时,该辐射被吸收介质吸收,从而该辐射不能被第一发光介质吸收。因此,位于第一元件区域430中的第一发光介质510在这个激励条件(Sp-2)下不发光。
在下侧图中重绘针对区域B(元件区域440)的关系:区域B包含第二发光介质520(ZnSiO4:Mn),其发出绿光且吸收处于UV B-和UV C-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曲线c)。这个区域不包含吸收介质600。当以处于UV A-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照射时,该电磁辐射不被第二发光介质吸收。当以处于UV B-或UVC-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第二激励条件Sp-2)照射时,相反地,该电磁辐射被第二发光介质吸收,从而这个第二元件区域440发出绿光(曲线ii)。
通过不同能量的电磁辐射的照射(一方面,第一激励条件Sp-1是UV A,或者,另一方面,第二激励条件Sp-2是UV B/UV C,),上述两个元件区域A、B(430,440)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更确切地说,而且上述两个元件区域具有相应发光介质510、520的纯发光颜色。因此提供了发光的可切换性。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400的呈混合纤维形式的第二实施例。这个纤维由单个细丝410制成,所述细丝被粘接剂包封部450包封。所述粘接剂也可以是热熔型粘接剂或者反应型粘接剂。所述粘接剂用于将纤维牢固地固定在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100中。在细丝中形成有多个元件区域430、440,它们与不含发光介质的区域460一起沿轴向方向交替相互跟随地布置。在第一元件区域430中包含有第一发光介质510的颜料颗粒及吸收介质600,在第二元件区域440中包含有第二发光介质520的颜料颗粒。
如同图3、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形,在用UV A-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激励时,仅仅第一元件区域430发出例如红光,因为包含在该第一元件区域内的第一发光介质510例如通过颜料740(Honeywell)形成,所述第一发光介质510吸收该辐射,并且,由于第二发光介质520不吸收UV A-辐射,因此不能激励在第二元件区域440中例如通过颜料ZnSiO4:Mn(掺杂)形成的第二发光介质520。在用UV B-或UV C-辐射(第二激励条件Sp-2)激励时,相反地,仅仅第二元件区域440发出例如绿光,因为此处含有颜料ZnSiO4:Mn(掺杂),它吸收该辐射,并且,因为第一发光介质510的激励因第一元件区域410中所包含的吸收介质600而不可能。区域460在所有激励条件下都不发光。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元件400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安全元件400呈混合纤维形式,其具有三个不同的细丝410、420、470,这三个细丝分别形成元件区域430、440、480,这些元件区域430、440、480分别在整个细丝上延伸。各个细丝相互缠绕。这些细丝例如能够用PA6.6制成。附加地,由三个细丝构成的细丝束被粘接剂包封部450包封,所述粘接剂包封部450例如用热熔型粘接剂或者反应型粘接剂制成。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细丝410形成第一元件区域430。第二细丝420形成第二元件区域440,第三细丝470形成第三元件区域480。这些细丝中的每个细丝都包含有发光介质,即,第一细丝410包含第一发光介质510,第二细丝420包含第二发光介质520,第三细丝470包含第三发光介质530。第一发光介质510吸收处于UV A-范围、UV B-范围和UV C-范围内的辐射。第二发光介质520只吸收处于UV C-范围内的辐射,第三发光介质530只吸收处于UVB-范围和UV C-范围内的辐射。此外,第一细丝410包含第一吸收介质610,第三细丝470包含第二吸收介质620。
为了在混合纤维400被UV C-辐射(第三激励条件Sp-3)激励时仅第二细丝420中的第二发光介质520发光,使第一和第二吸收介质610、620吸收UV C-辐射。为了在混合纤维被UV B-辐射(第二激励条件Sp-2)激励时仅第三细丝470中的第三发光介质530发光,附加地使第一吸收介质610吸收UV B-辐射。因此,在用UV A-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辐射时,只有第一细丝410中的第一发光介质510发光,因为该辐射不能激励上述另外两个发光介质520、530。因此,在由UV B-辐射照射时,也只有第三细丝470中的第三发光介质530发光,因为第一细丝410中的第一吸收介质610吸收该辐射,因而阻止这个细丝中的第一发光介质510被激励,并且,因为这个辐射不能激励第二细丝420中的第二发光介质520。于是,在由UVC-辐射照射时,最后只有第二细丝420中的第二发光介质520发光,因为上述另外两个细丝410、470中的上述两个吸收介质610、620吸收该辐射,因而阻止这些细丝内含有的发光介质510、530被激励。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中以横截面示出的,混合纤维400的细丝410具有内部第一元件区域430和包封该第一元件区域430的第二元件区域440。所述细丝的上述两个区域例如能够由PA6.6构成。这个细丝还能够由通过热熔型粘接剂或反应型粘接剂所制成的粘接剂包封部450包封。
第一元件区域430包含:吸收例如处于UV A-范围内的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的例如第一发光介质510的颜料颗粒,以及吸收处于UV B-范围和UV C-范围内的辐射的吸收介质600。另一方面,该发光介质可以是颜料740(Honeywell),吸收介质可以是ZnO。在第二元件区域400中设有例如在UV C-范围内(第二激励条件Sp-2)被激励的第二发光介质520的颜料颗粒。所述颜料颗粒也可涉及到ZnSiO4:Mn(掺杂)。在用UV A-辐射激励混合纤维400时,只有第一元件区域430中的第一发光介质510被激励发出红光。相反地,在由UV C-辐射照射时,只有第二元件区域440中的第二发光介质520被激励发出绿光,因为第一元件区域430中的吸收介质600阻止了第一发光介质510被激励。
在又一(第五)实施例中,两个细丝410、420构成混合纤维400(图8)。这两个细丝彼此平行地延伸且互相连接。第二细丝420例如通过热熔型粘接剂或者反应型粘接剂制成。第一细丝410例如由Pa6.6制成。第一细丝包含芯线,该芯线构成第一元件区域430且在混合纤维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在第一元件区域中设有例如第一发光介质510的颜料颗粒(如740(Honeywell))。该发光介质吸收仅仅处于UV A-范围内的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在包封第一元件区域的包封部490(同样可由PA6.6制成)中包含有吸收处于UV B-范围和UV C-范围内辐射的第一吸收介质600,其例如是ZnO。第二细丝420形成第二元件区域440,该第二元件区域440同样在混合纤维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其内包含有例如第二发光介质520的颜料颗粒(例如ZnSiO4:Mn(掺杂))。通过UV C-辐射的照射(第二激励条件Sp-2),使这个元件区域中的第二发光介质发出绿光。在这种情形下,也就是说粘接剂构成了第二元件区域440。此外,所述吸收介质不被包含在含有发光介质的元件区域中,而是被包含在屏蔽区域490中,该屏蔽区域490因此屏蔽第一元件区域430以防较高能量辐射的照射。
图9以横截面图示出本发明的又一(第六)实施例,该实施例通过呈混合纤维形式的安全元件400形成。在这种情形中,混合纤维通过两个相互平行地延伸且相互连接的细丝410、420形成。这两个细丝可由例如PA6.6制成。此外,这个双细丝结构还被由例如热熔型粘接剂或反应型粘接剂所制成的粘接剂包封部450包封。
第一细丝410形成第一元件区域430,该第一元件区域在混合纤维40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该第一元件区域包含有:例如第一发光介质510的颜料颗粒,该颜料颗粒吸收例如处于UV A-范围内的辐射且例如是740(Honeywell);第二发光介质的颜料颗粒,该第二发光介质吸收例如仅处于UV C-范围内的辐射,且例如是ZnSiO4:Mn(掺杂);以及吸收介质600,该吸收介质吸收处于UV B-范围和UV C-范围内的辐射。第二细丝420构成了第二元件区域440,该第二元件区域同样在混合纤维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该细丝包含仅仅第二发光介质520的颜料颗粒。
在用UV A-辐射(第一激励条件Sp-1)激励混合纤维400时,仅仅第一细丝410中的第一发光介质510发光,因为第一细丝410中的和第二细丝420中的第二发光介质520在这个激励条件下不能被激励。因此,混合纤维在这个第一激励条件Sp-1下在第一元件区域430中(即在第一细丝的区域中)发出红光。在用UV C-辐射(第二激励条件Sp-2)激励混合纤维时,仅仅第二细丝420中的第二发光介质520发光,因为第一细丝410中的吸收介质600阻止了不仅通过第一发光介质510而且通过第二发光介质520对辐射的吸收进而阻止了这些发光介质用于发光的激励。因此,混合纤维在激励条件Sp-2下仅仅在第二发光区域中(即在第二细丝的区域内)发出绿光。
附图标记列表
100 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安全卡片
102 大头像
103 数据区
104 数据区
105 层压件
200 安全特征
210 条带形区
220 条带形区
230 条带形区
240 条带形区
300 护照照片
400 安全元件,混合纤维
410 (第一)细丝
420 (第二)细丝,粘接剂区域
430 第一元件区域(区域A)
440 第二元件区域(区域B)
450 粘接剂、(粘接剂)包封、粘接剂包封部
460 没有发光介质的元件区域
470 第三细丝
480 第三元件区域
490 包封部,屏蔽区域
510 第一发光介质
520 第二发光介质
530 第三发光介质
600 吸收介质
610 第一吸收介质
620 第二吸收介质
a 第一发光介质所吸收的波长相关性
b 吸收介质所吸收的波长相关性
c 第二发光介质所吸收的波长相关性
i 第一发光介质所发光的波长相关性
ii 第二发光介质所发光的波长相关性
Sp-1 第一激励条件
Sp-2 第二激励条件
Sp-3 第三激励条件

Claims (8)

1.一种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510)和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520),所述第一发光介质能够在用于发光的第一激励条件(Sp-1)下被激励,所述第二发光介质能够在用于发光的第二激励条件(Sp-2)下被激励,该第二激励条件与所述第一激励条件(Sp-1)不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中还包含有至少一个吸收介质(600),该吸收介质阻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510)在用于发光的第二激励条件(Sp-2)下被激励,并且允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510)在用于发光的第一激励条件(Sp-1)下被激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元件(400)具有在空间上相互分开的至少两个元件区域(430、440),其中,在第一元件区域(430)中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介质(510),并且,在第二元件区域(440)中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介质(5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区域(430)附加地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600),或者,所述第一元件区域被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吸收介质(600)的屏蔽区(490)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元件(400)至少部分地通过粘接剂(450)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元件(400)通过至少一个细丝(410、420)形成,该细丝具有沿细丝纵向方向相互分开的至少两个元件区域(430、440)和/或具有彼此同心地布置的至少两个元件区域(430、4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元件(400)通过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细丝(410、420)形成,或者,所述安全元件通过至少一个细丝(410)和一个粘接剂区域(420)形成,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细丝(410、420)中的至少一些和/或所述粘接剂区域(420)分别形成元件区域(430、440)。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条件(Sp-1)包括被处于UV A-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照射,并且,所述第二激励条件(Sp-2)包括被处于UV B-范围和/或UV C-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照射。
8.一种有价产品或安全产品(100),其包含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400)。
CN201480020202.0A 2013-04-08 2014-04-02 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包含该安全元件的有价或安全产品 Active CN105121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6130.7 2013-04-08
DE102013206130.7A DE102013206130B4 (de) 2013-04-08 2013-04-08 Multilumineszentes Sicherheitselement und dieses enthaltendes Wert- oder Sicherheitsdokument
PCT/EP2014/056607 WO2014166794A1 (de) 2013-04-08 2014-04-02 Multilumineszentes sicherheitselement und dieses enthaltendes wert- oder sicherheitsproduk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1742A CN105121742A (zh) 2015-12-02
CN105121742B true CN105121742B (zh) 2018-07-10

Family

ID=50424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0202.0A Active CN105121742B (zh) 2013-04-08 2014-04-02 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包含该安全元件的有价或安全产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214734B2 (zh)
EP (1) EP2984228B1 (zh)
CN (1) CN105121742B (zh)
DE (1) DE102013206130B4 (zh)
DK (1) DK2984228T3 (zh)
ES (1) ES2711106T3 (zh)
PL (1) PL2984228T3 (zh)
PT (1) PT2984228T (zh)
WO (1) WO20141667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8765A (zh) * 2014-10-15 2016-05-11 昆山钞票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片状防伪材料及含有该片状防伪材料的纸张
DE102016214070A1 (de) * 2016-07-29 2018-02-01 Bundesdruckerei Gmbh Mindestens ein Diffraktionselement aufweisendes Polymerlamina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TWI632260B (zh) * 2017-03-24 2018-08-11 清颺科技有限公司 高穩定性量子點纖維及具有該高穩定性量子點纖維的防偽織物
US10696899B2 (en) 2017-05-09 2020-06-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shell in multi-compartment microcapsules
US10357921B2 (en) 2017-05-24 2019-07-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ght generating microcapsules for photo-curing
US10900908B2 (en) 2017-05-24 2021-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hemiluminescence for tamper event detection
US10392452B2 (en) 2017-06-23 2019-08-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ght generating microcapsules for self-healing polymer applications
US20200240041A1 (en) * 2017-10-18 2020-07-30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Fibers hav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re and color-changing coating
CN108656783B (zh) * 2018-04-18 2019-12-03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安全制品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DE102018110069A1 (de) * 2018-04-26 2019-10-31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Nähfadens und Nähfaden sowie ein Wert- und/oder Sicherheitsdokument
US11708649B2 (en) 2020-05-21 2023-07-25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lor-changing fabric having printed pattern
US11479886B2 (en) 2020-05-21 2022-10-25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lor-changing fabric and applic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170A (en) * 1980-05-30 1984-04-10 Gao Gesellschaft Fu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Security document with security features in the form of luminescing substances
DE102006008245A1 (de) * 2006-02-22 2007-08-3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merkmal für Wertdokumente
CN102482802A (zh) * 2009-09-08 2012-05-30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发双色光的有色纤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4027A (en) 1967-06-19 1969-10-21 Phillips Petroleum Co Plural stages of sulfur removal
DE3020652A1 (de) * 1980-05-30 1981-12-10 GAO Gesellschaft fü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8000 München Wertpapier mit echtheitsmerkmalen in form von lumineszierenden substanzen und verfahren zur aenderung derselben
DE3121523A1 (de) * 1980-05-30 1982-04-15 GAO Gesellschaft fü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8000 München "wertpapier mit echtheitsmerkmalen in form von lumineszierenden substanz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chtheitsbestimmung"
DE3446861A1 (de) * 1984-12-21 1986-07-10 GAO Gesellschaft fü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8000 München Sicherheitsdokument mit darin eingelagertem sicherheitsfad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echtheitspruefung des sicherheitsdokuments
GB2189800B (en) * 1986-04-07 1990-03-14 Michael Anthony West Marking of articles
US6930606B2 (en) * 1997-12-02 2005-08-16 Crane & Co., Inc. Security device having multiple security detection features
DE19860093B4 (de) 1998-12-23 2008-10-0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Echtheitsmerkmalskombination für Wertdokumente
DE19934436B4 (de) 1999-07-22 2011-06-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N.J. Verwendung feinstkörniger anorganischer Leuchtstoffe
DE19940436A1 (de) 1999-08-26 2001-03-01 Coronet Werke Gmbh Arbeitsgerät zur Bearbeitung von Oberflächen
DE19962790A1 (de) 1999-12-23 2001-06-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papier mit aufgebrachter Codierung aus lumineszierenden Melierfasern
US7122248B2 (en) * 2001-02-21 2006-10-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ecurity articles
DE10346631A1 (de) * 2003-10-08 2005-05-1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Wertdokument
DE10346634A1 (de) * 2003-10-08 2005-05-1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Wertdokument
US7654581B2 (en) 2005-05-06 2010-02-02 Canadian Bank Note Company, Limited Security document with ultraviolet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feature
DE102007035592B4 (de) 2007-07-30 2023-05-04 Osram Gmbh Temperaturstabiler Leuchtstoff, Verwendung eines Leuchtstoff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Leuchtstoffs
US20090101837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Kostantinos Kourtakis Multilayer identification marker compositions
DE102010026627A1 (de) 2010-07-09 2012-01-1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Alkalimetall-und Erdalkalimetall-Niobate und -Tantalate als Sicherheitmerkmalsstoffe
DE102013200895B4 (de) 2013-01-21 2017-05-11 Bundesdruckerei Gmbh Wert- oder Sicherheitsprodukt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cherheitsmerkmals auf oder in dem Wert- oder Sicherheitsproduk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170A (en) * 1980-05-30 1984-04-10 Gao Gesellschaft Fur Automation Und Organisation Mbh. Security document with security features in the form of luminescing substances
DE102006008245A1 (de) * 2006-02-22 2007-08-3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merkmal für Wertdokumente
CN102482802A (zh) * 2009-09-08 2012-05-30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发双色光的有色纤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4734B2 (en) 2022-01-04
US20220195293A1 (en) 2022-06-23
ES2711106T3 (es) 2019-04-30
DE102013206130B4 (de) 2018-06-21
PT2984228T (pt) 2019-02-18
CN105121742A (zh) 2015-12-02
US20160053169A1 (en) 2016-02-25
EP2984228B1 (de) 2019-01-09
US11879083B2 (en) 2024-01-23
WO2014166794A1 (de) 2014-10-16
PL2984228T3 (pl) 2019-04-30
DK2984228T3 (en) 2019-03-11
EP2984228A1 (de) 2016-02-17
DE102013206130A1 (de)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1742B (zh) 多元发光型安全元件及包含该安全元件的有价或安全产品
US20110215909A1 (en) Structure including at least two integrated microcircuit devices with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CN102197405B (zh) 数据载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83602B (zh) 包括干涉颜料和纳米填料的安全元件
WO2012077489A1 (ja) タガント粒子群、ならびにそれを有する偽造防止用インク、偽造防止用トナー、偽造防止用シートおよび偽造防止媒体
RU2664945C1 (ru)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JP5870506B2 (ja) 偽造防止用シートおよび偽造防止媒体
US20150266330A1 (en) Security feature with a color progression structure for a value product and/or security product, and value product and/or security document having the security feature
RU2460141C2 (ru) Признак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в виде люминофора
US9027839B2 (en) Security elements for antennas
JP4273754B2 (ja) 偽造防止転写箔、偽造防止シール、及び、偽造防止媒体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9842451B2 (en) Security feature and value product and/or security product containing the security feature
DE102012220701A1 (de) Sicherheitsmerkmal für ein Wert- und/oder Sicherheitsprodukt, das Wert- und/oder Sicherheitsproduk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 Sicherheitsmerkmals
CN110402200A (zh) 发光介质、防伪介质及其真伪判定方法
CN102482802B (zh) 发双色光的有色纤维
JP2004223975A (ja) 偽造防止媒体、情報表示媒体、偽造防止転写箔、偽造防止シール、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2012031336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upport compri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492191B (zh) 可激活的安全元件
CN105308240B (zh) 包括包含纳米填料的混合物的掩蔽结构的安全元件
WO2016068232A1 (ja) 偽造防止媒体の真贋判定方法および偽造防止媒体用真贋判定装置
US20230028834A1 (en) Uv curable and heat sealable ink
CN108602339B (zh) 层叠体、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个人认证介质
DE102012220703A1 (de) Sicherheitsmerkmal für ein Wert- und/oder Sicherheitsprodukt, das Wert- und/oder Sicherheitsproduk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 Sicherheitsmerkmals
RU175645U1 (ru)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щенное от подделки
JP2005238813A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真偽判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