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3114A -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3114A
CN105113114A CN201510224493.1A CN201510224493A CN105113114A CN 105113114 A CN105113114 A CN 105113114A CN 201510224493 A CN201510224493 A CN 201510224493A CN 105113114 A CN105113114 A CN 105113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change
sley bar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44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其
王水
高燕
冯雪娇
程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uyangchengzhong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Changzhou Wujin Wuy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uyangchengzhong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Changzhou Wujin Wuy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uyangchengzhong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Changzhou Wujin Wuy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uyangchengzhong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44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3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3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3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该方法运用于每面仅有两把半机号贾卡梳栉的双针床经编机上,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2-1-1/1-0-1-1//JB2:1-0-1-1/1-2-1-1//JB3:1-1-1-0/1-1-1-2//JB4:1-1-1-2/1-1-1-0//。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使此产品质地轻薄并兼具牢固防脱丝的功能;简化了梳栉数量提高了机器速度和生产效率;简化生产工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经编无缝菱形网织物结构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实现围度尺寸的调节,兼具舒适与合体的功能。

Description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织物编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缝菱形网提花产品是指以人体部位,包括:头、躯干、手臂、手掌、颈、腰、腿、脚等部位织造服饰,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成型,没有侧缝,无需后道拼缝加工,可通过梳栉的偏移形成提花的轻薄织物。此类轻薄产品,通常有两种生产方法,一种是经编方法,一种是纬编方法。经编方法利用梳栉形成连裤袜主体结构效应,利用连边工艺形成裆部、腿部及袜口连接,结构稳定,不易脱丝,可一次成形提花并同时编织多条。纬编方法在编织结构上以密实组织为主,极易脱丝,一次仅编织一条袜筒,裆部及袜底需要袜筒下机后再进行后道缝纫,印花,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其中经编织物有一种无缝产品,无缝菱形网提花产品是区别于普通无缝网孔产品的特殊轻薄型织物,其对编织原理、舒适性能以及织物结构均有特殊要求,日常无缝织物生产使用的原料及工艺,不能满足此类用途织物的要求。和无缝菱形网提花产品完全不同,对比其产品优缺点为:
普通无缝网孔经编产品
优点:不易脱丝、结构稳定、一次成型无拼缝。
缺点:手感粗糙,花型粗糙不清晰,产品厚重,所做产品延经度
竖条严重,不适合做薄款产品。节省原料。
无缝菱形网提花产品
优点:不易脱丝、结构稳定、一次成型无拼缝、手感细腻、花型清晰、产品轻薄、无经度竖条现象、节省大量原料(因无底梳)。
缺点:适用于薄产品。
无缝菱形网是区别于无缝网孔连裤袜的特殊轻薄型织物,其对编织原理、舒适性能以及织物结构均有特殊要求,日常无缝织物生产使用的原料及工艺,不能满足此类用途织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侧缝编织时的无缝连接和提花效果,并且具有轻薄、透气、合体、美观、实用范围广泛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该方法运用于每面仅有两把半机号贾卡梳栉的双针床经编机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每面针床上的两把贾卡梳栉做反向垫纱与反向成圈运动,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2-1-1/1-0-1-1//JB2:1-0-1-1/1-2-1-1//JB3:1-1-1-0/1-1-1-2//JB4:1-1-1-2/1-1-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平板布面的基础编织方法是:前针床JB1与JB2编织衣身前片,后针床JB3与JB4编织衣身后片,平板布面为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时的编织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1/1-0-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3-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H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3//;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2-3/1-1-1-0//;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1/1-0-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1-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1-1-0//;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1-0-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0-1-0-0//;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H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0-1/1-1-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菱形网眼产品的无缝连接工艺是侧缝连接,分别由大身的花型及组织所控制,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的连边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JB1与JB4做工艺产品的左侧缝,JB2与JB3做工艺产品的右侧缝。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2-1-2-2//;菱形网眼网孔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无需做任何改动,与网孔组织编织信号相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1-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0-0-1/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2-2/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2-2-1/2-1-2-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菱形网眼产品的前后片黏合工艺是四把贾卡梳栉分别在前后针床同时成圈,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的黏合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TT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2/1-0-1-0//;JB4的控制信号为THHH/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2-3-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TH/TT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2-3-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TT/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0/1-2-1-2//;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1-0-1-0//。JB4的控制信号为THTT/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1-0-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T/T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1-2-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HH/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1-2-1-2//;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T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2-3-1-0//;JB4的控制信号为HTTT/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2/1-0-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0/1-2-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HH/H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2-3-1-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0-1-1/1-2-1-1//JB2:1-2-1-1/1-0-1-1//JB3:1-1-1-0/1-1-1-2//JB4:1-1-1-2/1-1-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平板布面的基础编织方法是:前针床JB1与JB2编织衣身前片,后针床JB3与JB4编织衣身后片,平板布面为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时的编织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3-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1/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T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3//;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HH/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2-3/1-1-1-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1-2-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1-2//;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TT/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1-1-0//;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T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0-1/1-1-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的连边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JB1与JB3做工艺产品的左侧缝,JB2与JB4做工艺产品的右侧缝;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2-1-2-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0-1-0-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无需做任何改动,与网孔组织信号相同;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2-2/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2-2-1/2-1-2-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1-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0-0-1/0-1-0-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菱形网眼厚组织和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TT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2/2-3-2-1//;JB3的控制信号为HTTT/T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0/1-2-2-3//;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H/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2-1/1-0-1-2//。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HHH/H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2-3/2-1-1-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2/1-2-1-1//;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T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0-1-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0/1-0-1-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2-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四把梳栉JB1、JB2、JB3和JB4均满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编织用纱线为氨纶包覆纱或高弹锦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贾卡提花梳栉反向垫纱运动,每个线圈纵行仅有1个线圈相互串套,使此产品质地轻薄并兼具牢固防脱丝的功能;相邻的每2根贾卡提花针相反运动信息,表示无缝菱形网织物的基本组织定义,区别于普通同向运动无缝织物的单针组织定义;利用贾卡提花梳栉的偏移进行织物的厚薄花纹编织以及边部的无缝连接,简化了梳栉数量提高了机器速度和生产效率;编织时实现前后片产品的即时缝合,下机产品一次成型,简化生产工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经编无缝菱形网织物结构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通过机上牵拉密度与送经量的配合,实现围度尺寸的调节,兼具舒适与合体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经编机梳栉成圈基件的侧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提花衣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提花连裤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提花短裤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提花手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提花船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提花面料的实物图。
图8为普通无缝经编面料的实物图。
图9-1为基本组织的厚组织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9-2为基本组织的网孔组织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9-3为基本组织的编链组织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0-1为基本组织的厚组织连边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0-2为基本组织的网孔组织连边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0-3为基本组织的编链组织连边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1-1为基本组织的厚组织黏合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1-2为基本组织的网孔组织黏合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1-3为基本组织的编链组织黏合编织过程中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图。
图12-1为基本组织的厚组织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2-2为基本组织的网孔组织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2-3为基本组织的编链组织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3-1为基本组织的厚组织连边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3-2为基本组织的网孔组织连边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3-3为基本组织的编链组织连边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4-1为基本组织的厚组织黏合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4-2为基本组织的网孔组织黏合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4-3为基本组织的编链组织黏合编织过程中梳栉JB3的垫纱运动图。
图15-1为前片JB1与JB2变化组织的组合花型1编织过程中梳栉的垫纱运动图。
图15-2为前片JB1与JB2变化组织的组合花型2编织过程中梳栉的垫纱运动图。
图15-3为前片JB1与JB2变化组织的组合花型3编织过程中梳栉的垫纱运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菱形网眼多产品织造方法,此方法运用于每面仅有两把半机号贾卡梳栉的双针床经编机上,此机型分为前针床与后针床,每面针床上的两把贾卡梳栉做反向垫纱与反向成圈运动。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2-1-1/1-0-1-1//JB2:1-0-1-1/1-2-1-1//JB3:1-1-1-0/1-1-1-2//JB4:1-1-1-2/1-1-1-0//。在此基础上,开始变换编织方法。具体编织方法为:
(1)平板布面的普通编织方法,前针床JB1与JB2编织衣身前片,后针床JB3与JB4编织衣身后片,此种编织方法可以作为产品的基本组织,在几种编织工艺中,此工艺属于菱形网眼基本组织,具体编织方法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在以上的基本贾卡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1/1-0-1-1//,如图9-1所示。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3-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H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3//,如图12-1所示。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2-3/1-1-1-0//。此工艺组织,在同横列组织搭配时,奇数横列必须以同工艺信号开始,如:JB1只能与TTHH/TTHH//和TTHH/HHHH//在同行列相配。JB2只能与HHHH/HHHH//或HHHH/TTHH//在同行列相配。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在以上的基本贾卡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1/1-0-1-1//,如9-2所示。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1-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1//,如图12-2所示。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1-1-0//。此工艺组织,在同横列组织搭配时,奇数横列必须以同工艺信号开始,如:JB1只能与TTHH/TTHH//和TTHH/HHHH//在同行列相配。JB2只能与TTTT/TTTT//或HHHH/HHHH//在同行列相配。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在以上的基本贾卡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1-0-1-1//,如9-3所示。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0-1-0-0//。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0-1//,如图12-3所示。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H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0-1/1-1-1-0//。此工艺组织,在同横列组织搭配时,奇数横列必须以同工艺信号开始,如:JB1只能与HHHH/TTHH//和HHHH/HHHH//在同行列相配。JB2只能与TTHH/HHHH//或TTHH/TTHH//在同行列相配。
(2)菱形网眼产品的无缝连接工艺,此产品的侧缝连接,分别由大身的花型及组织所控制,为了此产品的前后片连接无缝,又能够随意提花,所有的侧缝根据花型走向,做出不同的连边方式。所以,在上述的花型组织中,每个组织的侧缝连边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JB1与JB4做工艺产品的左侧缝,JB2与JB3做工艺产品的右侧缝。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0-0/0-0-0-1//,如10-1所示。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2-1-2-2//,如图13-1所示。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无需做任何改动,与网孔组织信号相同,如图10-2所示和图13-2所示。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1-0-0/0-0-0-1//,如图10-3所示。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0-0-1/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2-2/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2-2-1/2-1-2-2//,如图13-3所示。
(3)菱形网眼产品的前后片黏合工艺,此产品在前后片黏合时,黏合位置随意,能够起到布面黏合作用,一般用于,上衣肩部、袜脚缝合、指尖缝合、裤子裆部缝合等所有需要黏合的地方,大大减少了普通服装工艺上的制作工序,在做此组织时,四把贾卡梳栉分别在前后针床同时成圈。同样,黏合部位也是根据三种花型工艺变化而来。
菱形网眼厚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TT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2/1-0-1-0//,如图11-1所示。JB4的控制信号为THHH/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2-3-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TH/TT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2-3-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TT/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0/1-2-1-2//,如图14-1所示。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1-0-1-0//,如图11-2所示。JB4的控制信号为THTT/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1-0-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T/T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1-2-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HH/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1-2-1-2//,如图14-2所示。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T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2-3-1-0//,如图11-3所示。JB4的控制信号为HTTT/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2/1-0-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0/1-2-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HH/H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2-3-1-2//,如图14-3所示。
此外,如图15-1、15-2和15-3分别为所示前片JB1与JB2变化组织的组合花型1、2和3编织过程中梳栉的垫纱运动图。
本发明的经编提花无缝菱形网眼产品,根据系统控制的改变,或贾卡基础工艺的改变,控制信号还可转变,根据工艺的变化,以上组织的制作方法调整如下。
排针方式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0-1-1/1-2-1-1//JB2:1-2-1-1/1-0-1-1//JB3:1-1-1-0/1-1-1-2//JB4:1-1-1-2/1-1-1-0//在此基础上,开始变换编织方法。具体编织方法为:
(1)平板布面的普通编织方法,前针床JB1与JB2编织衣身前片,后针床JB3与JB4编织衣身后片。
菱形网眼厚组织在以上的基本贾卡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3-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1/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T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3//。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HH/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2-3/1-1-1-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在以上的基本贾卡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1-2-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1-2//。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TT/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1-1-0//。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在以上的基本贾卡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T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0-1/1-1-1-0//。
(2)菱形网眼连边工艺
菱形网眼厚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JB1与JB3做工艺产品的左侧缝,JB2与JB4做工艺产品的右侧缝。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2-1-2-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0-1-0-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无需做任何改动,与网孔组织信号相同。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2-2/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2-2-1/2-1-2-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1-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0-0-1/0-1-0-0//。
(3)菱形网眼产品的前后片黏合工艺
菱形网眼厚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TT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2/2-3-2-1//。JB3的控制信号为HTTT/T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0/1-2-2-3//。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H/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2-1/1-0-1-2//。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HHH/H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2-3/2-1-1-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2/1-2-1-1//。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T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0-1-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0/1-0-1-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2-1-0//。
上述四把梳栉JB1、JB2、JB3和JB4均满穿。编制用纱线选择尽量为弹性原料。氨纶包覆纱、高弹锦纶均可生产。以氨纶包覆纱最为合适。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在机号为E28(每英寸28针)或E30(每英寸30针)的双针床经编机上生产,机型为GE2396型高速经编机,双针床经编机包括前针床和后针床,共有四把梳栉;如图1所示,前后针床各两把做反向垫纱运动的半机号贾卡梳栉,分别为依次排列在位于前针床的梳栉JB1、梳栉JB2和位于后针床的梳栉JB3、梳栉JB4,梳栉JB1和JB2上的导纱针交错排列,梳栉JB3和梳栉JB4上的导纱针交错排列,根据贾卡控制系统的区分,及基本工艺的走向,当梳栉前车JB1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2-1-1/1-0-1-1//JB21-0-1-1/1-2-1-1//JB31-1-1-0/1-1-1-2//JB41-1-1-2/1-1-1-0//。梳栉JB1、JB2、JB3和JB4分别满穿8d锦纶+20d(旦尼尔)氨纶包覆纱,梳栉JB1和JB4在针床的偶数纵行进行编织,JB2和JB3在奇数纵行进行编织;对双针床经编机针床上的相邻织针的针隙进行编号,织针针隙从右至左依次编号为0、1、2、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该编号表示导纱针垫纱运动轨迹;前针床梳栉的每根导纱针靠右侧限位片为初始不偏移状态,靠左限位片为偏移状态;后针床梳栉的每根导纱针靠左侧限位片为初始不偏移状态,靠右限位片为偏移状态;以H表示不偏移、T表示偏移,每根提花针均可单独进行偏移或不偏移动作;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经编无缝菱形网所包含的,1.长袖内衣,连体衣。此款式分为A.衣领部B1.肩缝部B2腋下点C衣身部D袖管部E袖口处F大身提花G1领测无缝G2大身侧缝。以下几点为工艺分布,1.前后片的右侧形成右侧领侧缝G1,2大身前后片的右侧形成右侧大身侧缝G2,领部的前后片裁剪线,肩部的裁剪线。肩部前后片黏合部位B1,和腋下点由前后片前后相连的黏合线B2。综上所述,大身部C和领子部A上根据设计要求包括变化薄组织、变化网孔组织和变化编链组织。此产品设计的花宽(内衣针数),必须能够被4整除。
如图7所示,为提花菱形网的花型实物图。花型特点清晰,细腻。有层次区分。
如图8所示,为普通经编网袜的实物图。比较图7和图8,可以看出,这两种经编袜子的编织方法与实物效果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普通经编织物有着经编织物的明显特点,纱线组织有明显竖条痕迹。而提花菱形网的布面以菱形网格呈现,布面均匀细腻。
具体编织方法为:具体编织方法为:
(1)领部A、大身部C和袖筒部D的编织:梳栉JB1和JB2在前针床编织成圈(如图9-1~图9-3所示,图中点代表前针床的织针,横线代表后针床的织针),用于编织领部A、大身部C和袖筒部D的前片,梳栉JB3和JB4在后针床编织成圈,用于编织领部A、大身部C和袖筒部D的后片;梳栉JB1在不偏移状态下的垫纱组织为1-2-1-1/1-0-1-1//,梳栉JB2在不偏移状态下的垫纱组织为1-0-1-1/1-2-1-1//,梳栉JB3在不偏移状态下的垫纱组织为1-1-1-0/1-1-1-2//,梳栉JB4在不偏移状态下的垫纱组织为1-1-1-2/1-1-1-0//;以一个垫纱组织为一个循环,梳栉分别重复垫纱组织由领部A、大身部C和袖筒部D编织至所需尺寸;
根据领部A、大身部C和袖筒部D的组织结构,确定梳栉的垫纱运动和偏移状态;
菱形网厚组织:梳栉JB1和JB2在前针床成圈,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2-3-1-1/1-0-1-1//,偏移信息为TTHH/HHHH//,如图9-1所示,图9-1中虚线为不偏移状态下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实线为菱形网厚组织时梳栉JB1的垫纱运动;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1-0-1-1/2-3-1-1//,偏移信息为HHHH/TTHH//,梳栉JB3和JB4在后针床成圈,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1-1-1-0/1-1-2-3//,偏移信息为HHTT/HHHH//,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1-1-2-3/1-1-1-0//,偏移信息为HHHH/HHTT//;
菱形网网孔组织:梳栉JB1和JB2在前针床成圈,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1-2-1-1/1-0-1-1//,偏移信息为HHHH/HHHH//,如图9-2所示;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1-0-1-1/1-2-1-1//,偏移信息为TTHH/TTHH//,梳栉JB3和JB4在后针床成圈,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1-1-1-0/1-1-1-2//,偏移信息为HHHH/HHHH//,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1-1-1-2/1-1-1-0//,偏移信息为HHTT/HHTT//;
菱形网编链组织:梳栉JB1和JB2在前针床成圈,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0-1-0-0/1-0-0-0//,偏移信息为HHHH/TTHH//,如图9-3所示,图9-3中虚线为不偏移状态下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实线为编织变化薄组织时梳栉JB1的垫纱运动;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1-0-1-1/1-0-0-0//,偏移信息为TTHH/HHHH//,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1-1-1-0/1-1-0-1//,偏移信息为HHHH/HHTT//,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1-1-0-1/1-1-1-0//,偏移信息为HHTT/HHHH//;
(2)右侧领部侧缝G1、左侧领侧缝、右袖子侧缝G2和左侧袖子侧缝的编织:梳栉JB1和JB2同时在前针床和后针床编织成圈,用于编织右侧领部侧缝G1、右袖子侧缝G2,梳栉JB1和JB4同时在前针床和后针床编织成圈(如图10-1~图10-3所示),用于编织右侧领部侧缝G1、右袖子侧缝G2编织;
根据领部A、大身部C和袖筒部D具体的组织结构,确定梳栉的垫纱运动和偏移状态;
菱形网厚组织的侧缝连接: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0-0-0-1/1-2-0-0//,偏移信息为HTHT/TTHH//,如图10-1所示,图10-1中虚线为不偏移状态下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实线为菱形网厚组织侧缝连接时梳栉JB1的垫纱运动;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1-1-1-2/0-1-0-0//,偏移信息为HHHH/THTH//,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2-2-2-1/1-0-1-1//,偏移信息为THTH/HHHH//,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1-1-1-0/2-1-2-2//,偏移信息为TTTT/HTHT//。
无偏移信息的菱形网网孔组织进行侧缝连接时: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0-0-0-1/0-1-0-0//,偏移信息为HTHTHHHH///,如图10-2所示,图10-2中虚线为不偏移状态下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实线为无偏移信息的变化网孔组织进行侧缝连接时梳栉JB1的垫纱运动;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0-0-0-1/0-1-0-0//,偏移信息为TTTT/THTH//,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2-2-2-1/2-1-2-2/,偏移信息为THTH/TTTT//,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2-2-2-1/2-1-2-2//,偏移信息为HHHH/HTHT//。
菱形网编链组织没有针背横移,无需连接作用,不进行侧缝连接;有偏移信息的菱形网编链组织在侧缝处编织网孔,无需进行前后针床连接;
(3)肩部B1和腋下点B2的编织:梳栉JB1、JB2、JB3、JB4在前针床成圈的同时在后针床成圈,完成肩部B1和腋下点B2前后片的缝合;
根据大身部C具体的组织结构,确定肩部B1和腋下点B2梳栉的垫纱运动和偏移状态;
菱形网厚组织的肩部B1和腋下点B2缝合: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2-3-2-1/1-0-1-2//,偏移信息为TTTH/HHHT//,如图11-1所示,图11-1中虚线为不偏移状态下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实线为菱形网厚组织的肩部B1和腋下点B2缝合时梳栉JB1的垫纱运动;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1-0-1-2/2-3-2-1//,偏移信息为HHHT/TTTH//,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2-1-1-0/1-2-2-3//,偏移信息为HTTT/THHH//,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1-2-2-3/2-1-1-0//,偏移信息为THHH/HTTT//;
菱形网网孔组织的肩部B1和腋下点B2缝合:梳栉JB1的垫纱组织为11-2-1-1/-0-1-2//,偏移信息为HHHH/HHHT//,如图11-2所示,图11-2中虚线为不偏移状态下梳栉JB1的垫纱运动,实线为菱形网网孔组织的肩部B1和腋下点B2缝合时梳栉JB1的垫纱运动;梳栉JB2的垫纱组织为1-0-1-1/1-2-1-0//,偏移信息为TTTT/TTTH//,梳栉JB3的垫纱组织为1-1-1-0/1-0-1-2//,偏移信息为HHHH/THHH//,梳栉JB4的垫纱组织为1-1-1-2/1-2-1-0//,偏移信息为TTTT/THTT//;
菱形网编链组织在编织中不参加缝合编织,不起缝合作用;
本品的其他产品如图3图4图5图6,均为在此编织方法上进行款式变化,或者组织的运用变化。形成的多种款式。
本发明所述经编菱形网无缝提花的织造方法不需要额外使用多把梳栉进行边部连接,使编织方法大大简化,从根本上提高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益,使用高机号和细弹性纱线进行编织,质地轻薄,手感柔软,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与竞争力。本发明所述产品采用一次成型编织的同时具有提花的效果,织造过程中可通过机上密度调整改变尺寸大小,以适应人体体型围度变化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该方法运用于每面仅有两把半机号贾卡梳栉的双针床经编机上,包括前针床与后针床,每面针床上的两把贾卡梳栉做反向垫纱与反向成圈运动,其特征在于,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2-1-1/1-0-1-1//JB2:1-0-1-1/1-2-1-1//JB3:1-1-1-0/1-1-1-2//JB4:1-1-1-2/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平板布面的基础编织方法是:前针床JB1与JB2编织衣身前片,后针床JB3与JB4编织衣身后片,平板布面为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时的编织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1/1-0-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3-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H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3//;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2-3/1-1-1-0//;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1/1-0-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1-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1-1-0//;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1-0-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0-1-0-0//;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H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0-1/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菱形网眼产品的无缝连接工艺是侧缝连接,分别由大身的花型及组织所控制,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的连边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JB1与JB4做工艺产品的左侧缝,JB2与JB3做工艺产品的右侧缝;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2-1-2-2//;菱形网眼网孔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无需做任何改动,与网孔组织编织信号相同;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1-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0-0-1/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2-2/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2-2-1/2-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菱形网眼产品的前后片黏合工艺是四把贾卡梳栉分别在前后针床同时成圈,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的黏合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TT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2/1-0-1-0//;JB4的控制信号为THHH/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2-3-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TH/TT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2-3-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TT/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0/1-2-1-2//;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1-0-1-0//;JB4的控制信号为THTT/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1-0-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T/T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1-2-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HH/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1-2-1-2//;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T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2/2-3-1-0//;JB4的控制信号为HTTT/H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2/1-0-1-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T/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0/1-2-1-2//;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THH/H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0/2-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四把梳栉依次排列为,前车JB1和JB2,后车JB3和JB4,由前车到后车依次排列;前针床的两把贾卡导纱针JB1与JB2交错排列,后针床的两把导纱针JB3与JB4交错排列;同时,前车JB1与后车JB3在同一编织针纵列,前车JB2与后车JB4在同一编织纵列上;四把贾卡梳栉的工艺分别为JB1:1-0-1-1/1-2-1-1//JB2:1-2-1-1/1-0-1-1//JB3:1-1-1-0/1-1-1-2//JB4:1-1-1-2/1-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平板布面的基础编织方法是:前针床JB1与JB2编织衣身前片,后针床JB3与JB4编织衣身后片,平板布面为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时的编织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3-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1-1/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T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2-3//;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HH/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2-3/1-1-1-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1-2-1-1//;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1-2//;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TT/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1-1-0//;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在贾卡梳栉的工艺上进行信号控制,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HH/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0-1-0-0//;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TT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0-0/1-0-1-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1-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T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0-1/1-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菱形网眼厚组织、菱形网眼网孔组织和菱形网眼编链组织的连边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JB1与JB3做工艺产品的左侧缝,JB2与JB4做工艺产品的右侧缝;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1/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TTTT/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2-1-2-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HHHH/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0-1-0-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无需做任何改动,与网孔组织信号相同;
菱形网眼编链组织连边:在连边过程中,梳栉JB1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2-2/2-2-2-1//;梳栉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2-2-1/2-1-2-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HHHH/HT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1-0-0/0-0-0-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0-0-0-1/0-1-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菱形网眼厚组织和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如下:
菱形网眼厚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TTT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2/2-3-2-1//;JB3的控制信号为HTTT/T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1-1-0/1-2-2-3//;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H/HHH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2-3-2-1/1-0-1-2//;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HHH/H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2-3/2-1-1-0//;
菱形网眼网孔组织黏合工艺:在黏合时JB1的控制信号为HHHT/H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0-1-2/1-2-1-1//;JB3的控制信号为HHHH/THHH//,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0/1-0-1-2//;梳栉JB2的控制信号为TTTH/TT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2-1-0/1-0-1-1//;梳栉JB4的控制信号为TTTT/THTT//,通过信号控制其垫纱工艺改变为:1-1-1-2/1-2-1-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四把梳栉JB1、JB2、JB3和JB4均满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用纱线为氨纶包覆纱或高弹锦纶。
CN201510224493.1A 2015-05-06 2015-05-06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Pending CN105113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4493.1A CN105113114A (zh) 2015-05-06 2015-05-06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4493.1A CN105113114A (zh) 2015-05-06 2015-05-06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3114A true CN105113114A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6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4493.1A Pending CN105113114A (zh) 2015-05-06 2015-05-06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31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193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宜兴市华宜针织有限公司 经编全成形无侧缝t恤及其织造方法
CN109652915A (zh) * 2019-02-21 2019-04-19 常州沃福立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双面网孔织物的织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4760A (ja) * 1997-01-13 1998-08-04 Nippon Mayer Ltd 多色ジャカード柄経編地の製編方法及び経編機
CN101487164A (zh) * 2009-02-14 2009-07-22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545175A (zh) * 2009-04-01 2009-09-30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双色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425032A (zh) * 2011-10-13 2012-04-25 江南大学 具有多层次提花效应的无缝服装生产方法
CN103572494A (zh) * 2013-11-08 2014-02-12 江南大学 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4760A (ja) * 1997-01-13 1998-08-04 Nippon Mayer Ltd 多色ジャカード柄経編地の製編方法及び経編機
CN101487164A (zh) * 2009-02-14 2009-07-22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545175A (zh) * 2009-04-01 2009-09-30 江南大学 一种经编双色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2425032A (zh) * 2011-10-13 2012-04-25 江南大学 具有多层次提花效应的无缝服装生产方法
CN103572494A (zh) * 2013-11-08 2014-02-12 江南大学 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燕婷等: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连裤袜工艺设计", 《针织工业》 *
董智佳等: "经编无底无缝织物成形原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纺织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193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宜兴市华宜针织有限公司 经编全成形无侧缝t恤及其织造方法
CN106192193B (zh) * 2016-08-31 2018-07-10 宜兴市华宜针织有限公司 经编全成形无侧缝t恤及其织造方法
CN109652915A (zh) * 2019-02-21 2019-04-19 常州沃福立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双面网孔织物的织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9306B (zh) 一种全成型横机服装的夹位结构编织方法及其夹位结构
US11441250B2 (en) Knitting method for warp knitted jacquard three-color figured fabric
CN1782156A (zh) 间隔织物的制法及间隔织物
CN101487164A (zh) 一种经编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US3552154A (en) Knit fabric
US11819064B2 (en) Upper torso garment with varied tuck binder knit structure
CN103572494B (zh) 经编无缝无底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KR100229116B1 (ko) 첩부형포켓을 가지는 편지 및 그 편성방법
CN10139531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CN102425032A (zh) 具有多层次提花效应的无缝服装生产方法
CN102859057A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2517789A (zh) 一种无缝不勾丝的经编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Anand Technical fabric structures–2. Knitted fabrics
CN108754805B (zh) 一种针织编织方法、编织结构、编织面料及服装
CN109652915B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双面网孔织物的织造方法
CN105113114A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菱形网的织造方法
CN104032476B (zh) 一体成型的重经组织包边镂空提花无缝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92193B (zh) 经编全成形无侧缝t恤及其织造方法
CN105019130B (zh) 经编无缝无底提花丝袜的织造方法
CN104687273A (zh)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87270A (zh) 一种无缝双层双面平纹保暖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44253A (ja) 異なる編組織からなる経編地
KR20130111278A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CN103437060B (zh) 经编无缝医用短裤的织造方法
CN104687444A (zh)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