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2405A -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2405A
CN105112405A CN201510437148.6A CN201510437148A CN105112405A CN 105112405 A CN105112405 A CN 105112405A CN 201510437148 A CN201510437148 A CN 201510437148A CN 105112405 A CN105112405 A CN 105112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lebsiella
nucleotide
serotype
special
pc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71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王天威
张媛媛
冯露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k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k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371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2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2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2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所述核苷酸包括1)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2)与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互补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核苷酸可用于制备检测克雷伯菌用PCR试剂盒和基因芯片。本发明的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及包含该核苷酸的PCR试剂盒、基因芯片的实用性强,PCR试剂盒配制方法简便,检测周期短、速度快,可操作性强,易于产业化生产,而检测成本却相对较低;准确性高;灵敏度高。

Description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尤其涉及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K抗原基因簇中单个基因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克雷伯氏菌为肠杆菌科中一类有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人类呼吸道、肠道、动物肠道中最为常见。常常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尤其是肺炎克雷伯氏菌;也是自然界水和土壤中的机会致病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又称肺炎杆菌)、臭鼻克雷伯氏菌和鼻硬结克雷伯氏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它们所导致的疾病占所有克雷伯氏菌属感染的95%以上。
细菌分型与鉴定方法主要有传统的表型方法、血清学方法以及分子鉴定方法。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传统的血清分型和鉴定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血清分型这种诊断方法需要大量的抗血清,而抗血清一般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大量的抗血清在制备和储存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另一方面血清分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漏检率高、准确性差,不同的K抗原产生的抗血清之间经常存在交叉反应。因此,建立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血清鉴定方法成为发展方向。
克雷伯氏菌的表面抗原,既有O抗原也有K抗原,但是主要用K抗原进行分型,并且K抗原研究的比较透彻。在克雷伯氏菌所有K抗原中,共描述了82种,但是只有77种组成了国际上识别荚膜抗原机制的基础。尽管克雷伯氏菌也有12种O抗原,但是因为耐热的荚膜多糖的存在,很难测定它们的结构并加以区分。相反,K抗原产量高,并且可以区分大部分的临床分离菌株。由于高度的可区分性以及重复性,这种分类方法一直是研究菌株间流行病学关系的首选方法,并且在比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菌株方面尤为有用。对于其分子鉴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速度快且易于大规模使用的优点,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致病菌检测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技术用于病原菌的分型、鉴定、检测及病害诊断,包括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随机扩增长度多态性(RAPD)分析、核糖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可用于克雷伯菌的快速血清分型筛查,稳定的鉴定结果可以弥补表型特征鉴定方法的不足。和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这些基于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分子检测技术,不需要经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培养等过程,而且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技术)作为微生物检测技术目前正在得到认同和推广,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有高通量、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只需对样品进行简单的预增菌或增菌过程,再通过离心及裂解制备细菌DNA模板,就可以在高特异性引物介导下的PCR过程中扩增目标序列,达到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待测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目的。PCR的扩增过程仅需1个半小时。这对检验检疫部门和临床检验无疑极大提高了工作速度和降低了工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本发明涉及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苷酸具有:
1)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
2)与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互补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SEQIDNO:1-8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CR试剂盒,包括PCR引物、dNTP、缓冲液和DNA聚合酶,所述PCR引物为如SEQIDNO:1-4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如下试剂:10mMdNTP30μl;10×酶特异性反应缓冲液50μl;5U/μl耐热DNA聚合酶5μl;引物混合物10μl;阳性对照品10μl;阴性对照品10μl;ddH2O5ml。
其中所述的PCR引物优选为所述如SEQIDNO:1-14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SEQIDNO:1-8核苷酸在制备用于检测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的PCR试剂盒。
本发明所述克雷伯菌指的是取样于腹泻大便、尿道感染、伤口和脑膜炎标本培养物的粗提液或是克雷伯菌的纯培养物的粗提液。收集克雷伯菌提取基因组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获得。
针对克雷伯菌的PCR试剂盒,整个检测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扩增—电泳检测结果。引物和PCR反应体系所需要的试剂已预先加入扩增管中,使用者只需将预处理后的样本加入扩增管启动扩增反应即可,简单快速的完成检测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相检测芯片,包括液相磁珠和连接在液相磁珠上的寡核苷酸探针,以及相应探针所在片段所对应的相应引物;其中所述核苷酸优选为如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列阵,其包括上述的核苷酸;其中所述核苷酸优选为如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SEQIDNO:1-8核苷酸在制备用于检测克雷伯菌PCR试剂盒、检测克雷伯菌的基因芯片方面、检测克雷伯菌微阵列方面的应用。所述的检测克雷伯菌指的是检测引起支气管炎、重症肺炎、泌尿系和创伤感染、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的细菌。
本发明公开的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实用性强
本发明建立的一种PCR反应体系,可检测克雷伯菌,提供血清分型检测所用到的特异引物,利用该PCR方法可以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2)准确性高
本发明通过对克雷伯菌的各血清型特异的基因的PCR反应,每个样品得到一条目的条带,将得到目的片段与已知长度相比较,就可以得到克雷伯菌所属的血清型。
(3)检测成本相对较低
可以推广应用于食品卫生监督、环境监测、尚品监测检验检疫等领域,并为其他不同致病菌检测组合提供技术模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K8血清型特异引物检测克雷伯菌其他血清型标准菌株电泳结果图,wzy基因P1和P2目的条带为140bp,其余的血清型没有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2表示本发明K8血清型特异引物种特异性的鉴定电泳结果图,其中检测了6株弧菌以及1株沙门菌、1株大肠杆菌,均无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3表示本发明K20血清型wzy基因P3和P4引物检测克雷伯菌其他血清型标准菌株电泳结果图,wzy基因P4和P5筛选,目的条带为153bp,其余血清型没有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4表示本发K20血清型wzy基因P3和P4引物种特异性的鉴定电泳结果图,其中检测了6株弧菌以及1株沙门菌、1株大肠杆菌,均无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5表示本发K38血清型wzy基因P5和P6引物检测克雷伯菌其他血清型标准菌株电泳结果图,wzy基因P5和P6引物的筛选,目的条带为140bp,其余的血清型没有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6表示本发明K38血清型wzy基因P5和P6引物种特异性的鉴定电泳结果图,其中检测了6株弧菌以及1株沙门菌、1株大肠杆菌,均无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7表示本发明K39血清型wzy基因P7和P8引物检测克雷伯菌其他血清型标准菌株电泳结果图,目的条带为140bp,其余的血清型没有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8表示本发明K39血清型wzy基因P7和P8引物种特异性的鉴定电泳结果图,其中检测了6株弧菌以及1株沙门菌、1株大肠杆菌,均无任何条带。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图9表示分别用K8,K20,K38和K39特异引物扩增对应血清型的电泳结果图,具体菌株信息见表2;
其中:K8,K20,K38和K39表示相应血清型引物扩增结果,第一个泳道H是2000bpladdermarker。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York: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其中克雷伯菌来源于澳大利亚是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Peter教授提供。
实施例1:基因组的提取
37℃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克雷伯菌,收集细菌,提取基因组具体步骤如下:
用500ul50mMTris-HCl(pH8.0)和10ul0.4MEDTA重悬细胞,37℃温育20分钟,然后加入10ul10mg/ml的溶菌酶继续保温20分钟。之后加入3ul20mg/ml的蛋白酶K、15ul10%SDS,50℃温育2小时,再加入3ul10mg/ml的RNase,65℃温育30分钟。加等体积酚抽提混合物,取上清液,再用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溶液抽提两次,取上清液,再用等体积的乙醚抽提以除去残余的酚。上清液用2倍体积乙醇沉淀DNA,用玻璃丝卷出DNA并用70%乙醇洗DNA,最后将DNA重悬于30ulTE中。基因组DNA通过0.4%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实施例2:序列破译
提取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标准菌株的基因组,通过Solexapair-end测序技术对克雷伯菌各个血清型基因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该血清型的序列,运用Blast及PSI-Blast进行序列比对,采用TMHMM2.0program进行跨膜结构预测,运用ClustalWprogram进行序列对齐及筛选保守和特定基因片段,最终获得克雷伯菌各个血清型的K抗原基因簇序列及破译结果。
实施例3:引物设计
根据基因簇破译情况,我们发现wzy和wzx基因确实是血清型特异的基因,所以选取该基因特异区段设计特异引物。由于wzy更加特异,所以主要以wzy基因为靶基因。
引物设计是该发明的核心部分。设计引物根据文献中叙述的特异基因来设计。wzx和wzy这两个基因是克雷伯菌K抗原基因簇中比较特异的基因,可以作为血清型鉴定的靶基因。将上述基因导入PrimerPremier5进行引物设计,引物的长度最好在18~24bp之间,Tm值在50~55℃。每个基因设计一对引物,有单一目的条带。
引物设计之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设计的引物不能与其它近缘细菌的序列相似性过高,这样就能确保该引物只在自己的预定位置进行扩增,而不与其它的近缘菌或者采集标本的环境中的近缘菌不产生阳性反应。这一点对于避免非特异条带的产生和实验的成败十分重要。
设计出的引物如表1所示。
表1用于PCR的引物序列
实施例4:特异引物的筛选
收集了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的标准菌株及及其他7种血清型的标准菌株各一株,6株弧菌属其他菌株,1株沙门菌属菌株以及1株大肠杆菌菌株验证引物的特异性,菌株编号和来源见表2.
表2用于特异性检测的菌株
基因鉴定引物筛选用到的PCR体系为5μM引物0.4μl、10×酶特异性反应缓冲液2.5μl、10mMdNTP0.25μl、5U/μl耐热DNA聚合酶0.2μl及3μl的待测样品模板到0.2ml的薄壁PCR管中,最后ddH2O补足到25μl。所有引物都在各自所对应的血清型中得到阳性结果,在其他组中没有得到任何PCR产物带。
这个步骤中的PCR仪上的反应循环参数包括DNA的变性、复性、延伸的温度和时间、循环次数,具体为:
前期为使变性能够达到所需的温度而必需的前期处理过程的一个循环为95℃,5分钟;
变性温度和时间为95℃,45秒;
复性温度和时间为55℃/68℃,1分钟;
延伸温度和时间为72℃,1分钟;
变性、复性、延伸的循环次数为35个循环;
为稳定扩增产物而进行一个循环的温度和时间为72℃,5分钟
其中,K8使用68℃扩增,K20使用61℃扩增,K38使用55-65℃扩增,K39使用55-58℃扩增均可。
上述步骤在电泳设备中电泳扩增产物,记录结果的具体步骤为:
取2~5μl扩增产物与6×溴酚蓝上样缓冲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
将混合液上样于1.0%的琼脂糖凝胶上;
将琼脂糖凝胶电泳120v稳压电泳约20分钟,用DL2000Marker进行对照;
观察并记录结果。
通过基本PCR反应之后引物筛选的工作基本结束,必要的长度调整对整体反应条件影响不大,本发明中用到的引物序列全部总结在表1中。
表1用于PCR的引物序列
实施例6:PCR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及应用
1、PCR试剂盒的组成:
dNTP(10mM)30μl;
10×Buffer(10×酶特异性反应缓冲液)50μl;
Taq聚合酶(5U/μl耐热DNA聚合酶)5μl;
PCR引物混合物(5μM)10μl;
阳性对照品(KP)10μl;
阴性对照品(KN)10μl;
ddH2O5ml;
每个试剂盒可用于检测10个样品。
其中10×Buffer、dNTP、Taq聚合酶由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引物混合物为自行设计的序列提供给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合成;阳性对照品、阴性对照品和ddH2O由我们自行制备。
2、仪器设备
其中10×Buffer、dNTP、Taq聚合酶由上海生工提供;引物混合物为自行设计的序列提供给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合成;阳性对照品、阴性对照品和ddH2O由我们自行制备。实验的设备PCR仪(又名DNA热循环扩增仪)、电泳设备(包括电泳仪及电泳槽)、凝胶成像仪、-20℃冰箱、高速离心机、微量移液器和0.2mlPCR薄壁管。
3、PCR试剂盒的使用具体实例
使用上述的PCR试剂盒检测克雷伯菌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测环境样品模板;
(2)在PCR薄壁管中加入、dNTP、10×Buffer、Taq聚合酶、引物、待测样品模板和ddH2O混匀;
(3)将薄壁PCR管中混匀的混合物在PCR仪上扩增;
(4)在电泳设备中电泳扩增产物,记录结果;
(5)分析并进行结果判断。
上述步骤(1)中的环境样品模板为自来水、河流水、海水等的培养物的粗提液,或是克雷伯菌的纯培养物的粗提液或是纯DNA,或是阳性对照品和阴性对照品。
上述步骤(1)中的环境样品模板的提取方法为:
取1.5ml培养物,在12000rpm条件下离心1分钟,去掉上清液;
取500μl的ddH2O重悬沉淀,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去掉上清液,烘干;
取100μlddH2O重悬沉淀,在100℃沸水中水浴10分钟;
再置于冰上10分钟后,在12000rpm条件下离心2分钟;
⑤取3μl中层上清作为PCR模板
上述步骤(3)中的PCR仪上的反应循环参数包括DNA的变性、复性、延伸的温度和时间、循环次数,具体为:
前期为使变性能够达到所需的温度而必需的前期处理过程的一个循环为95℃,5分钟;
变性温度和时间为95℃,45秒;
复性温度和时间为55℃/68℃,1分钟;
延伸温度和时间为72℃,1分钟;
变性、复性、延伸的循环次数为35个循环;
为稳定扩增产物而进行一个循环的温度和时间为72℃,5分钟。
上述步骤(4)在电泳设备中电泳扩增产物,记录结果的具体步骤为:
取2~5μl扩增产物与6×溴酚蓝上样缓冲液以5:1的体积比混合;
将混合液上样于1.0%的琼脂糖凝胶上;
将琼脂糖凝胶电泳120v稳压电泳约20分钟,用DL2000Marker进行对照;
观察并记录结果。
本发明通过配置一种可检测克雷伯菌的可产业化生产的PCR试剂盒,将PCR检测方法需要使用的组分组合在一起,使用时,提取待测样品,同时经过较为简单的操作层序就可以进行快速、灵敏、简便的检测,试剂盒中各组分的用量和浓度均为试验所得,用该试剂盒检测克雷伯菌所使用的试验设备简单,检测成本低。
使用阳性和阴性对照品的目的是用于质控整个操作过程,以便得出准确的判断。若含有克雷伯菌目的K抗原类型,则从电泳结果中可以观察到与阳性对照品相同位置的条带;若不含有克雷伯菌目的K抗原类型,则与阴性对照品一样不具有这一条带。
本发明一次检测试验所使用的试剂盒中的试剂量见下表3所示,DNA模板量为3μl
表3一次检测试验所使用的试剂盒中的试剂量
本发明中的耐热DNA聚合酶为Taq酶。
上述的阳性对照品为已确定是克雷伯菌各个K抗原类型的样品,阴性对照品则为经实验室确定不是克雷伯菌的样品。
本PCR试剂盒若用克雷伯菌的菌悬液进行PCR扩增,与经提取得到的DNA作为模板所得结果一直。敏感度和特异性无差别,这样,可省去模板DNA的提取步骤,使操作方法得以简化。同时,相比常规生化检测方法而言,本方法所采用的待测样品可以直接是临床样品培养液,或者对检测样品进行简单分离培养就可以进行检测,因而节省了人力物力。
4、待测样品的提供
收集了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标准菌株,及其他7种血清型的标准菌株各一株,6株弧菌属其他菌株,1株沙门菌属菌株以及1株大肠杆菌菌株验证引物的特异性,菌株编号和来源见表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操作和实施方法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SEQUENCELISTING
<110>南开大学
<120>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160>8
<170>PatentInversion3.5
<210>1
<211>28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
atatgatacagtcactttctttatctcg28
<210>2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2
taattccaagtcgcaggatt20
<210>3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3
gatattgataaatggctcaaacg23
<210>4
<211>1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4
ccccccgcagcatt14
<210>5
<211>21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5
taaaagatgagggcataagta21
<210>6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6
agtaaagcactacacctctt20
<210>7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7
aggtgcctcgacatataagt20
<210>8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8
aatctatcagcttggagact20

Claims (6)

1.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苷酸具有: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
2.权利要求1所述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其中上述核苷酸可以用于制备检测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用PCR试剂盒、基因芯片或微阵列;其中所述的克雷伯菌指的是取样于腹泻大便、尿道感染、伤口和脑膜炎标本培养物的粗提液或是克雷伯菌的纯培养物的粗提液。
3.一种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的PCR试剂盒,包括PCR引物、dNTP、缓冲液和DNA聚合酶,所述PCR引物为如SEQIDNO:1-8所示的核苷酸中的至少一种;包括如下试剂:10mMdNTP30μl;10×酶特异性反应缓冲液50μl;5U/μl耐热DNA聚合酶5μl;引物混合物10μl;阳性对照品10μl;阴性对照品10μl;ddH2O1ml。
4.权利要求1所述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在制备用于检测克雷伯菌PCR试剂盒、基因芯片方面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血清型特异的核苷酸在制备用于检测克雷伯菌微阵列方面的应用。
6.权利要求4-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检测克雷伯菌指的是检测引起支气管炎、重症肺炎、泌尿系和创伤感染、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的细菌。
CN201510437148.6A 2015-07-23 2015-07-23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5112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7148.6A CN105112405A (zh) 2015-07-23 2015-07-23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7148.6A CN105112405A (zh) 2015-07-23 2015-07-23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2405A true CN105112405A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60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7148.6A Pending CN105112405A (zh) 2015-07-23 2015-07-23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2405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和晋渝等: "PCR鉴定肺炎克雷伯菌的强毒性血清型", 《生物技术通讯》 *
张永富: "四株克雷伯氏菌K-抗原基因簇的破译及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纪宏丽等: "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血清型分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9975B (zh) 对普罗威登斯菌o3,o4,o8,o12,o13和o20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3898108B (zh) 对河流弧菌o2,o4,o13,o15和o18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4862393A (zh) 一种对克罗诺杆菌o抗原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1469326B (zh) 一种对奇异变形杆菌的its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3993090B (zh) 对普罗威登斯菌o31,o41,o42,o43和o50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54559A (zh) 对副溶血弧菌k36,k37,k68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3060447B (zh) 四种菌的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引物、探针、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CN102154270B (zh) 一种对阪崎肠杆菌o抗原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200044B (zh) 对河流弧菌o1,o6,o7,o8和o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256041A (zh) 对亲水气单胞菌o44,o24,o25和o28特异的核苷酸及应用
CN105200045B (zh) 对河流弧菌o11,o14,o16和o17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12406B (zh) 对蜂房哈夫尼亚菌g5897,g5898,g5900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54439B (zh) 对蜂房哈夫尼亚菌g5902,g5903,g5904,g5906特异的核苷酸序列
CN105154438B (zh) 对蜂房哈夫尼亚菌g5907,g5908,g5913,g5916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77144A (zh) 对副溶血弧菌k4,k32,k34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256042A (zh) 对亲水气单胞菌o13,o36,o16和o19特异的核苷酸及应用
CN105112405A (zh) 对克雷伯菌k8,k20,k38和k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12505A (zh) 对克雷伯菌k44,k59,k61和k63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256028B (zh) 对柠檬酸杆菌017和o39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087569B (zh) 对霍乱弧菌o18,o19,o23和o12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77133B (zh) 对霍乱弧菌o6,o4,o7和o15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2311950A (zh) 对嗜肺军团菌1型的wzt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154561A (zh) 对普罗威登斯菌o5和o21特异的核苷酸及其应用
CN105255871A (zh) 对亲水气单胞菌o7,o8,o9和o10特异的核苷酸及应用
CN105256043A (zh) 对亲水气单胞菌o29,o30,o33和o35特异的核苷酸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