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2024B -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2024B
CN105112024B CN201510595243.9A CN201510595243A CN105112024B CN 105112024 B CN105112024 B CN 105112024B CN 201510595243 A CN201510595243 A CN 201510595243A CN 105112024 B CN105112024 B CN 105112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form velocity
cooling medium
stable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re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5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2024A (zh
Inventor
聂晓霖
刘昊
左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KERUN LUBRIC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KERUN LUBRIC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952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2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2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2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2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2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温度为30~50℃下将所需量的反应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乙烯基吡咯烷酮或与混合单体置于反应液中,其中,反应液为水,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5%;再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的引发剂,反应6~12h后即可得到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乙烯基吡咯烷酮或与混合单体的加入质量比为1:3‑1:10。本发明匀速冷却介质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聚丙烯酸钠通过接枝技术耦合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从而本发明匀速冷却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其组分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聚丙烯酸钠可实现等比例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匀速冷却介质,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锻后冷却多采用沙冷、空冷、雾冷等方式,缓慢且不均匀,难以保证晶界纯净度,带状组织等缺陷组织也难以有效控制,严重影响热处理后的最终力学性能。另外,这些粗放的冷却方式还存在冷却均匀性差的问题,使其组织的均匀性差,不仅造成锻坯硬度不均匀,还会造成热处理过程的变形难以有效控制。采用强制风冷方式,由于不能保证同炉不同工件以及同一工件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均匀性,同时风冷速度会随锻坯表面温度的降低会迅速降低,也无法解决冷却均匀性差的问题。为克服传统冷却方式冷却能力不足和冷却不均匀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3505930A公开了一种冷却特性特别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丙烯酸钠(ACR),其具有优异的冷却均匀性,保证了不同工件和工件的不同部位具有一致的冷却能力,满足了组织和硬度均匀性的要求。但是这种匀速冷却介质的三种组分是物理混合的,而其优良的冷却性能是在PVP与CMC这两种组分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协同作用才能获得的,而PVP、CMC与ACR的热分解温度各不相同。特别是CMC,由于糖苷键易断裂,在作为冷却介质使用时,一方面其在溶液的30-80℃的温度下会缓慢裂解,另一方面在接触400-850℃高温工件时会迅速分解,导致CMC分子量降低与其浓度下降,使匀速冷却介质溶液的粘度降低,改变了匀速冷却介质溶液中各组分的配比。因此,这种匀速冷却介质的冷却性能在其生产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化,为保证稳定的冷却性能必须频繁监控溶液的浓度与各组分配比,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溶液组分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该匀速冷却介质组分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等比例消耗,从而不需要去频繁监控匀速冷却介质溶液的浓度与溶液中各组分的配比。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温度为30~50℃下将所需量的反应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乙烯基吡咯烷酮置于反应液中,得到pH值为7.0~10.0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反应液为水或质量百分数为1%~40%的乙醇溶液,所述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5%;再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的引发剂,反应6~12h后即可得到所需的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加入质量比为1∶3-1∶10。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温度为30~50℃下将所需量的反应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混合单体置于反应液中,得到pH值为7.0~10.0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反应液为水或质量百分数为1%~40%的乙醇溶液,所述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5%;再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的引发剂进行反应,反应6~12h后即可得到所需的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混合单体的加入质量比为1∶3-1∶10,所述混合单体为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钠的混合物,在混合单体中,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钠的质量比为4∶1~5∶1。
其中,所述引发剂的浓度为200~500mg/L。
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还原剂体系,所述过硫酸盐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2∶1。
其中,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或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种。
发明原理:本发明采用聚合物接枝改性技术,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侧基上进行乙烯基吡咯烷酮(VP)的均聚接枝或者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侧基上进行乙烯基吡咯烷酮(VP)和丙烯酸钠(AA)的共聚接枝,得到的聚合物如式(I)和式(II)所示:
链引发:
S2O8 2-→2SO4
SO4+CMC-OH→CMC-O·+HSO4 -
CMC-O·+M→CMC-OM·
链增长:
链终止:
有益效果:针对现有匀速冷却介质中各组分采用物理混合,在使用过程中,各组分的配比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匀速冷却介质的冷却性能这一问题,本发明匀速冷却介质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聚丙烯酸钠通过接枝技术耦合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从而本发明匀速冷却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其组分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聚丙烯酸钠可实现等比例消耗,由于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配比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匀速冷却介质的冷却性能始终有保证;另一方面,接枝改性不仅提高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也提高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热分解温度,从而有效提高聚合物水溶液的初始粘度,改性后的聚合物水溶液初始粘度相比于现有的匀速冷却介质初始粘度提高至少50%以上,且改性后的聚合物水溶液在使用过程中的粘度损失率也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在锻后采用空冷方式冷却的锻坯的金相组织图;
图2为在锻后采用本发明匀速冷却介质冷却的锻坯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反应物为乙烯基吡咯烷酮(VP)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反应液为水,CMC与VP的加入质量比为1∶3,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以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作为引发剂,过硫酸铵与亚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浓度为500mg/L,反应初始温度为30℃,反应初始溶液pH值为7.0,反应12h后即可得到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
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由于CMC与PVP通过化学键耦合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从而保证了匀速冷却介质在使用过程中CMC与PVP能够等比例消耗。
实施例1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初始粘度(40℃)为900mm2/s,在140℃、12h密闭高温条件下,其粘度损失率为28%,将实施例1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配制成质量百分数为30%的匀速冷却介质溶液,其特性温度为450℃,400℃以上的冷速为15℃/s。
实施例2:
反应物为混合单体与CMC,反应液为水,CMC与混合单体的加入质量比为1∶10,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混合单体为VP和AA的混合物,混合单体中VP和AA的质量比为4∶1,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作为引发剂,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比为2∶1,引发剂的浓度为300mg/L,反应初始温度为40℃,反应初始溶液pH值为10.0,反应6h后即可得到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
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由于CMC、PVP与ACR通过化学键耦合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从而保证了匀速冷却介质在使用过程中CMC、PVP与ACR能够等比例消耗。
实施例2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初始粘度(40℃)为1000mm2/s,在140℃、12h密闭高温条件下,其粘度损失率为18%,将实施例2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配制成质量百分数为30%的匀速冷却介质溶液,其特性温度为380℃,400℃以上冷速为30℃/s。
实施例3:
反应物为混合单体与CMC,反应液为水,CMC与混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6,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混合单体为VP和AA的混合物,混合单体中VP和AA的质量比为5∶1,以过硫酸钠-硫酸亚铁铵作为引发剂,过硫酸钾与硫酸亚铁铵的质量比为1.5∶1,引发剂浓度为200mg/L,反应初始温度为50℃,反应初始溶液pH值为9.0,反应8h后即可得到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
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由于CMC、PVP与ACR通过化学键耦合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从而保证了匀速冷却介质在使用过程中CMC、PVP与ACR能够等比例消耗。
实施例3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初始粘度(40℃)为960mm2/s,在140℃、12h密闭高温条件下,其粘度损失率为20%,将实施例3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配制成质量百分数为30%的匀速冷却介质溶液,其溶液特性温度为410℃,400℃以上冷速为25℃/s。对比实施例1:
取现有的匀速冷却介质(该匀速冷却介质中各组分采用物理混合,40℃初始粘度为600mm2/s,)在140℃、12h密闭高温条件下实验,实验后测得其粘度损失率为95%。
接枝改性不仅能够提高CMC的分子量,还能提高CMC的热分解温度,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50~100℃,从而有效提高了聚合物水溶液的初始粘度,改性后的聚合物水溶液初始粘度相比于现有的匀速冷却介质初始粘度提高至少50%以上,且改性后的聚合物水溶液在降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比改性前更高的粘度(这是因为改性后的CMC热分解温度提高,分子量增加,因此其不易被降解,因此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损失率低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匀速冷却介质的耐热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长期稳定,另外在刚性链CMC的侧基接枝亲水性更好的柔性链后,改性后的CMC更易溶于水。在接枝聚合物中,相比于CMC,PVP与ACR的含量越高,聚合物的初始粘度越高,热稳定性也越好,其溶液冷却性能的稳定期也越长;而PVP的含量提高可以使蒸汽膜更加稳定,其溶液特性温度更低且冷却速度更均匀,ACR的含量提高可以使蒸汽膜阶段冷速提高,从而使工件在匀速冷却介质中冷却后组织更均匀。
本发明匀速冷却介质在锻后控冷应用中的工艺评价合格,预处理后带状组织比传统工艺改善1-2级,硬度散差降低到传统工艺的50%左右,批量生产中产品合格率≥99%。20CrMnTi锻坯在锻后采用质量百分数为25%的匀速冷却介质溶液(将实施例1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溶于水中,配制出质量百分数为25%的匀速冷却介质溶液)进行控冷处理。通过金相组织图1~2对比可知,锻坯在锻后采用空冷方式冷却其带状组织严重,而采用实施例1制得的匀速冷却介质冷却的锻坯无明显带状组织,组织均匀性大幅改善。本发明的匀速冷却介质,其冷却性能介于雾冷和油冷之间,同时中高温阶段以蒸汽膜冷却为主,不同温度及时间的冷速基本一致,冷却的同时性和均匀性较好,能够有效抑制杂质元素在晶界的析出或偏聚,保证组织均匀性,避免非平衡态组织等遗传组织出现。

Claims (5)

1.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温度为30~50℃下将所需量的反应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乙烯基吡咯烷酮置于反应液中,得到pH值为7.0~10.0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反应液为水或质量百分数为1%~40%的乙醇溶液,所述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5%;再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的引发剂,反应6~12h后即可得到所需的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加入质量比为1∶3-1∶10;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还原剂体系,所述过硫酸盐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2∶1。
2.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温度为30~50℃下将所需量的反应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混合单体置于反应液中,得到pH值为7.0~10.0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反应液为水或质量百分数为1%~40%的乙醇溶液,所述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5%;再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的引发剂进行反应,反应6~12h后即可得到所需的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混合单体的加入质量比为1∶3-1∶10,所述混合单体为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钠的混合物,在混合单体中,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钠的质量比为4∶1~5∶1;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还原剂体系,所述过硫酸盐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浓度为200-5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或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种。
CN201510595243.9A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Active CN105112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5243.9A CN105112024B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5243.9A CN105112024B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2024A CN105112024A (zh) 2015-12-02
CN105112024B true CN105112024B (zh) 2016-08-17

Family

ID=54660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5243.9A Active CN105112024B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202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8044A (en) * 1983-12-16 1985-07-09 E. F. Houghton & Co. Aqueous quenchants containing polyoxazolines and n-vinyl heterocyclic polymers and their use in quenching steel
CN103233102A (zh) * 2013-04-17 2013-08-07 辽宁海明化学品有限公司 高铬铸铁淬火用水溶性淬火介质
CN103509530A (zh) * 2013-09-27 2014-01-15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特性特别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CN103789520A (zh) * 2013-09-27 2014-05-14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 匀速冷却介质及其在锻后控制冷却过程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8044A (en) * 1983-12-16 1985-07-09 E. F. Houghton & Co. Aqueous quenchants containing polyoxazolines and n-vinyl heterocyclic polymers and their use in quenching steel
CN103233102A (zh) * 2013-04-17 2013-08-07 辽宁海明化学品有限公司 高铬铸铁淬火用水溶性淬火介质
CN103509530A (zh) * 2013-09-27 2014-01-15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特性特别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CN103789520A (zh) * 2013-09-27 2014-05-14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 匀速冷却介质及其在锻后控制冷却过程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型铸件采用水溶性淬火介质的工艺控制》;左永平等;《大型铸锻件》;201001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2024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1579B1 (en) Vinylidene fluoride co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EP3298052B1 (en) Copolymers of bicyclic (meth)acrylates and alkyl (meth)acrylates and their use as rheology modifiers in fuels.
CN101921354B (zh) 一种高透明性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1019071B (zh) 一种基于raft聚合的嵌段型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334B (zh) 内增塑单体改性丙烯酸酯/无机纳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2445A (zh) 一种共聚序列分布均匀的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864028A (zh) 一种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
CN113061266B (zh) 一种基于多重非共价交联作用的高强度离子凝胶
CN103014894A (zh) 一种具有低分子量分布的丙烯腈共聚物纺丝液的制备方法
CN105112024B (zh) 一种使用过程中冷却性能稳定的匀速冷却介质
WO2019218933A1 (zh) 一种高熔融指数的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1365B (zh) 无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9521B (zh) 一种丙烯腈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
CN102887977B (zh) 苯乙烯改性羧基丁腈胶乳的生产方法
CN105884970A (zh) 一种速溶型造纸分散剂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4388638A (zh) 一种大型轴锻件的淬火方法
CN104087727A (zh) 一种喷淋淬火介质
CN109206549B (zh)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领域的阳离子型自由基聚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4940A (zh) 一种水泵叶轮的淬火加工工艺
CN104151461A (zh) 基于连续制备无皂聚合物乳液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法
CN111100231A (zh) 一种分子量及分布可控、规整度高的聚丙烯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2455A (zh) 一种50Mn钢专用淬火液及50Mn钢轴承套圈的淬火方法
CN111440926B (zh) 一种水基淬火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6543352B (zh) 一种疏水缔合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62413A (zh) 一种印染皂洗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08

Address after: 211302, Feng Shan Road, Gao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81

Patentee after: NANJING KE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No. 31, Qinhuai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Ke Run industrial media limited-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KE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