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1708A -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1708A
CN105111708A CN201510564508.9A CN201510564508A CN105111708A CN 105111708 A CN105111708 A CN 105111708A CN 201510564508 A CN201510564508 A CN 201510564508A CN 105111708 A CN105111708 A CN 105111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parts
waste plastic
engineering plastic
novel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45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学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ew District Jiahe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ew District Jiah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ew District Jiahe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ew District Jiah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45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1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1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60-90份,树脂10-40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玻璃微珠3-30份,增容剂5-30份,抗氧剂0.1-3份;本发明实现了废弃塑料的再次利用,并且与通用塑料相比,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寒性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机械性能优良,适宜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耐腐蚀性良好,受环境影响较小,有良好的耐久性;与金属材料相比,容易加工,生产效率高,并可简化程序,节省费用;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重量轻,比强度高,并具有突出的减摩、耐磨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工程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
工程塑料又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类。前者主要品种有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改性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后者主要是指耐热达150℃以上的工程塑料,主要品种有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砜类、芳香族聚酰胺、聚芳酯、聚苯酯、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和氟树脂等。
和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工程塑料已成为当今世界塑料工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其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工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增多,主要用作保险杠、燃油箱、仪表板、车身板、车门、车灯罩、燃油管、散热器以及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等。
在机械上,工程塑料可用于轴承、齿轮、丝杠螺母、密封件等机械零件和壳体、盖板、手轮、手柄、紧固件及管接头等机械结构件上。
在电子电器上,工程塑料可用于电线电缆包覆、印刷线路板、绝缘薄膜等绝缘材料和电器设备结构件上。
在家用电器上,工程塑料可用于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视机、电风扇、吸尘器、电熨斗、微波炉、电饭煲、收音机、组合音响设备与照明器具上。
在化工上,工程塑料可用于热交换器、化工设备衬里等化工设备上和管材及管配件、阀门、泵等化工管路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60-90份,树脂10-40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玻璃微珠3-30份,增容剂5-30份,抗氧剂0.1-3份;
其中,所述废弃塑料为生活或工业类废弃塑料。
优选的,所述废气塑料为PC、PP、PET、PA和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树脂为尼龙、聚酯、聚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100nm。
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200μm。
优选的,所述增容剂为PE-PP-g-(MAH-CO-CALA)类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废弃塑料的再次利用,并且与通用塑料相比,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寒性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机械性能优良,适宜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耐腐蚀性良好,受环境影响较小,有良好的耐久性;与金属材料相比,容易加工,生产效率高,并可简化程序,节省费用;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重量轻,比强度高,并具有突出的减摩、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PP60份,树脂聚酯10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玻璃微珠3份,增容剂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5份,抗氧剂酚类抗氧剂0.1份;
其中,所述废弃塑料PP为生活或工业类废弃塑料。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nm。
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μm。
所述增容剂为PE-PP-g-(MAH-CO-CALA)类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PC70份,树脂尼龙15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玻璃微珠5份,增容剂PE-PP-g-(MAH-CO-CALA)类10份,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0.5份;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nm。
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30μm。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PET75份,树脂聚丙烯20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玻璃微珠15份,增容剂PE-PP-g-(MAH-CO-CALA)类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共20份,抗氧剂酚类抗氧剂和磷酸酯类抗氧剂共1份;
其中,所述废弃塑料PET为生活或工业类废弃塑料。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0nm。
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70μm。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PA80份,树脂聚苯乙烯30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玻璃微珠25份,增容剂PE-PP-g-(MAH-CO-CALA)类20份,抗氧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份;
其中,所述废弃塑料PA为生活或工业类废弃塑料。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80nm。
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50μm。
实施例5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ABS85份,树脂尼龙、聚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共3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玻璃微珠25份,增容剂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共25份,抗氧剂β-(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酯2份;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90nm。
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80μm。
实施例6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PC、PP、PET、PA和ABS共90份,树脂聚丙烯40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玻璃微珠30份,增容剂PE-PP-g-(MAH-CO-CALA)类30份,抗氧剂N’-亚己基-1,6-二[3-(3,5-二叔丁基-4-4羟苯基)丙酰胺]和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共3份;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nm。
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μm。
本发明,将废弃塑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新的树脂互相混合,其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和玻璃微珠,使得玻璃微珠上附着纳米二氧化钛,再加入增容剂和抗氧剂使得成品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和耐腐蚀性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废弃塑料60-90份,树脂10-40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玻璃微珠3-30份,增容剂5-30份,抗氧剂0.1-3份;
其中,所述废弃塑料为生活或工业类废弃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塑料为PC、PP、PET、PA和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尼龙、聚酯、聚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PE-PP-g-(MAH-CO-CALA)类和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0564508.9A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Pending CN105111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4508.9A CN105111708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4508.9A CN105111708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1708A true CN105111708A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5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4508.9A Pending CN105111708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17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6337A (zh) * 2017-09-30 2017-12-08 界首市远航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聚碳酸酯塑料的改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0386A (zh) * 2010-01-18 2011-11-23 周良文 一种塑胶复合添加料
CN104513470A (zh) * 2014-11-26 2015-04-15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抗老化pc/pbt复合材料
CN104761888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湖州科达化工燃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强塑料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0386A (zh) * 2010-01-18 2011-11-23 周良文 一种塑胶复合添加料
CN104513470A (zh) * 2014-11-26 2015-04-15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抗老化pc/pbt复合材料
CN104761888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湖州科达化工燃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强塑料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6337A (zh) * 2017-09-30 2017-12-08 界首市远航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聚碳酸酯塑料的改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5578B (zh) 一种消光pc/abs塑料合金及制造方法
CN104961968A (zh)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CN103910997A (zh) 一种永久抗静电、抗菌聚酰胺6/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03897331B (zh) 一种导热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187A (zh) 一种纳米碳纤维改性聚乙烯材料
CN105111708A (zh)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生产的新型工程塑料
CN107936384B (zh) 一种耐高低温的具有铝金属效果的ppr管材
CN108047571B (zh) 一种制备具有铝金属效果的ppr管材的方法
CN105566882B (zh) 一种具有高结合力的电镀工程塑料
CN111073226A (zh) 一种高强度高光泽低翘曲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04952A (zh) 一种abs/pa复合抗菌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320A (zh) 纳米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9135A (zh) 碳纤维增强pbt和pet合金
CN102775732A (zh) 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
CN109810413A (zh) 一种改性石墨烯塑料及制备方法
CN108752841A (zh) 一种超耐候车用空调扇叶的制备方法
CN104845111A (zh) 一种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金材料
CN104650579A (zh) —种复合型抗摩尼龙材料及制作工艺
CN109265786A (zh) 一种高导热的uhmw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41734A (zh) 一种高韧性pet/abs合金
CN104419123A (zh) 增韧增强阻燃抗静电pbt/pet合金
CN105733073A (zh) 一种hdpe和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319A (zh) 一种超韧pbt/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0458A (zh) 一种pet复合材料
CN207598849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的双联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