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3418A -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3418A
CN105103418A CN201480018209.9A CN201480018209A CN105103418A CN 105103418 A CN105103418 A CN 105103418A CN 201480018209 A CN201480018209 A CN 201480018209A CN 105103418 A CN105103418 A CN 105103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nsor unit
fuselage
retainer
combust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2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3418B (zh
Inventor
道明正尚
岩崎辰哉
金光宪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03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3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3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3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6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 H02K29/08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position sensing devices using 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plates, magneto-resi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具备转子(21)和定子(31)。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具备传感器单元(41)。传感器单元(41)具有配置在磁极之间的旋转位置传感器(43)。旋转位置传感器(43)通过检测转子(21)的永久磁石的磁通量而检测转子(21)的旋转位置。旋转位置传感器(43)从传感器单元(41)延伸出并被收容于配置在磁极之间的罩套(53)中。传感器单元(41)具有脚部(61)。脚部(61)是通过被推押到机身(13)而能够朝轴向变形的。设置由金属制的板形成并将传感器单元(41)向机身(13)推押的固位体(71)。固位体(71)能够将传感器单元(41)稳定地固定。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3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68748号以及2014年12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43432号的申请,这些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参照被加入到本申请。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发明涉及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3公开了一种与内燃机连接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能够作为发电机和/或起动机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该旋转电机还输出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的基准位置信号。该旋转电机为了作为起动机发挥作用而具备用于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旋转位置传感器。另外,该旋转电机还具备为了输出用于点火装置的基准位置信号的旋转位置传感器。
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为了能够稳定地正确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将支撑旋转位置传感器的壳体的径向内侧端部以及径向外侧端部这两者固定。具体为,壳体的径向内侧端部由螺栓固定于定子芯(statorcore)。壳体的径向外侧端部是内燃机的机身,例如由螺栓固定于曲轴箱(crankcase)。
将作为现有技术列举的在先技术文献的记载内容作为对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的要素的说明,通过参照而不导入地引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64279号
专利文献2:特开2013-233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3-272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旋转电机中,从壳体朝径向外侧延伸出的树脂制的支架部分被螺栓拧紧在内燃机的机身。该结构中,关于树脂制的支架部分存在几个问题点。其中之一是,为了得到必要的强度,将树脂制的支架部分大型化,在内燃机上占据的范围变大。而且,树脂制的支架部分由于金属制的螺栓所产生的拧紧力矩而容易发生变形。因此,需要限制承受拧紧力矩的厚度或者作用于树脂制支架部分的拧紧力矩的机构。例如,需要对树脂制支架部分设置金属套管(bush)的对策或者使用限制拧紧量的特殊螺栓的对策。而且,树脂制的支架部分有时因为经时变化或者湿度变化而发生尺寸变动。这样的尺寸变动使得拧紧状态的维持变得困难。而且,除了尺寸变动之外,由于振动施加而有时产生支架部分的破损、旋转位置传感器的位置偏差之类的问题。
基于上述观点或者基于未提及的其他的观点,而要求对具有旋转位置检出部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进行进一步改良。
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能够稳定地固定用于旋转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
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在内燃机上占据的范围小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里公开的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技术的方案。另外,权利要求的范围以及其中记载的括号内的标记是表示与后述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具体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并不是限定发明的技术的范围。
所公开的发明之一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转子(21),其是在与内燃机(12)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轭(rotoryoke)(22)的内表面配置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23)而得到的;定子(31),其具有定子芯(32),该定子芯(32)通过固定于内燃机(12)的机身(13)而配置在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与永久磁石对置的多个磁极(32a);传感器单元(41),其被固定于定子并具有旋转位置传感器(43),该旋转位置传感器(43)配置在磁极之间,通过检测出永久磁石的磁通量而检测出转子的旋转位置;固位体(71、A71、B71、C71、E71),其由金属制的板形成,将传感器单元向机身推押。
根据此结构,通过将定子安装固定于内燃机的机身,使得被固定于定子的传感器单元附设位于定子与机身之间。另外,利用由金属制的板形成的固位体来将传感器单元向机身推押。固位体能够稳定地固定传感器单元。而且,与树脂制的支架相比,固位体能够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II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III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图4是传感器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脚部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示出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将图1的局部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固位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从图1中的箭头X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图11是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脚部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机身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示出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示出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21是示出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22是示出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示出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5是示出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的平面图。
图26是示出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的平面图。
图27是示出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8是示出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和固位体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壳体和固位体的分解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30是示出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和固位体的立体图。
图31是示出壳体和固位体的分解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32是示出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涉及的壳体和固位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在此公开的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关于与在先实施方式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有时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说明。而且,在后续实施方式中,针对与在先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通过附加仅百位以上的不同的参照标记来示出对应关系,省略重复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关于结构的其他的部分能够参照适用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在图1中,内燃机用旋转电机(以下简称为旋转电机)10也被称为发电电动机10或者交流发电机起动机(ACGeneratorStarter)10。旋转电机10与包含逆变器电路(INV)和控制装置(ECU)的电路11电连接。电路11提供三相的电力变换电路。
电路11提供整流回路,该整流回路在旋转电机10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时,将所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对包含电池的电载荷供给电力。电路11提供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收信由旋转电机10提供的点火控制用的基准位置信号。电路11也可以提供执行点火控制的点火控制器。电路11提供使旋转电机10作为启动马达发挥功能的驱动电路。电路11通过从旋转电机10接收用于使旋转电机10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的旋转位置信号,根据所检测出的旋转位置控制对旋转电机10的通电,来使旋转电机10作为启动马达发挥功能。
旋转电机10组装于内燃机12。内燃机12具有机身13以及旋转轴14,该旋转轴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机身13支撑,并与内燃机联动地旋转。旋转电机10组装于机身13和旋转轴14。机身13是内燃机12的曲轴箱、变速箱等的结构体。旋转轴14是内燃机12的曲柄轴或者与曲柄轴联动的旋转轴。通过内燃机12运转使旋转轴14旋转,以使旋转电机10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方式进行驱动。旋转轴14是在旋转电机10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时通过旋转电机10的旋转而能够启动内燃机12的旋转轴。
旋转电机10具有转子21、定子31、传感器单元41。
转子21为整体呈杯状。转子21被附设位于其开口端朝向机身13的位置。转子21固定于旋转轴14的端部。转子21与旋转轴14一起旋转。转子21由永久磁石提供磁场。
转子21具有杯状的转子轭22。转子轭22与内燃机12的旋转轴14连接。转子轭22具有固定于旋转轴14的内筒、位于内筒的径向外侧的外筒以及在内筒与外筒之间扩展的环状的底板。转子轭22提供用于后述的永久磁石的磁轭。转子轭22是磁性金属制。
转子21具有配置于转子轭22的内表面的永久磁石23。永久磁石23固定于外筒的内侧。永久磁石23具有多个段片(segment)。各个段片是部分圆筒状。永久磁石23在其内侧提供多个N极和S极。永久磁石23至少提供磁场。而且,永久磁石23提供部分的特殊磁极,该部分的特殊磁极是为了提供用于点火控制的基准位置信号。特殊磁极由与用于磁场的磁极配列不同的部分的磁极提供而成。永久磁石23被配置在径向内侧的保持杯(日文:保持カップ)24在轴向和径向上固定。保持杯24是薄的非磁性金属制。保持杯24固定于转子轭22。
转子21固定于旋转轴14。转子21与旋转轴14通过键配合(日文:キー嵌合)等的旋转方向的定位机构连接。转子21通过固定螺栓25紧固于旋转轴14而被固定。
定子31是环状的部件。定子31配置于转子21与机身13之间。定子31具有能够接受旋转轴14与转子轭22的内筒的贯通孔。定子31具有隔着间隙与转子21的内表面对置的外周面。在外周面配置有多个磁极。这些磁极与转子21的磁场对置地配置。定子31具有电枢绕组(armaturewinding)。定子31具有多相的电枢绕组。定子31固定于机身13。定子31是具有多个磁极和三相绕组的三相多极定子。
定子31具有定子芯32。定子芯32通过被固定于内燃机12的机身13而配置于转子21的内侧。定子芯32在径向外侧形成与永久磁石23对置的多个磁极。定子芯32是通过将电磁钢板堆叠而形成的,该电磁钢板是以形成多个磁极的方式被成形为规定的形状。定子芯32提供与永久磁石23的内表面对置的多个磁极。在定子芯32的多个磁极之间设有间隙。
定子31具有卷绕定子芯32的定子线圈33。定子线圈33提供电枢绕组。在定子芯32与定子线圈33之间配置有绝缘材料制的绝缘体(insulator)。定子线圈33是三相绕组。
定子31固定于机身13。定子31与机身13经由旋转方向的定位机构、例如经由固定螺栓34连接。定子31通过被多个固定螺栓34拧紧于机身13而被固定。
传感器单元41固定于定子31。传感器单元41是旋转位置检测器,该旋转位置检测器通过检测设置于转子21的永久磁石23供给的磁通量来检测转子21的旋转位置。传感器单元41具有旋转位置传感器43,该旋转位置传感器43配置在磁极之间,通过检测永久磁石23的磁通量来检测转子21的旋转位置。
以永久磁石23提供的特殊磁极的位置示出用于点火控制的基准位置。转子21的旋转位置也是旋转轴14的旋转位置。由此,通过检测出转子21的旋转位置,能够得到用于点火控制的基准位置信号。
以永久磁石23提供的磁场的旋转方向的位置示出转子21的旋转位置。由此,检测转子21的旋转位置,根据所检测出的旋转位置控制对电枢绕组的通电,由此能够使旋转电机10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
传感器单元41收容电路部件42。电路部件42包含基板、安装于基板的电气元件以及电线等。传感器单元41收容旋转位置传感器43。传感器单元41被固定螺栓44固定于定子31。传感器单元41在其径向内侧的部位处固定于定子31。另外,传感器单元41在其径向外侧的部位处被附设位于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传感器单元41在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被弹性地施压,被固定于这两者之间。
传感器单元41具有壳体51。壳体51是树脂材料制。壳体51能够局部地具有金属部分。壳体51收容、保持电路部件42和旋转位置传感器43。旋转位置传感器43与电路部件42连接。壳体51是多边形筒,例如具有与梯形筒的剖面相当的形状,具有与定子31的径向外侧边缘大致对应地延伸的外缘。
壳体51具有用于收容电路部件42的容器52。容器52是树脂材料制。容器52是与机身13对置的面开口的箱状。电路部件42被收容、固定于容器52内。
壳体51具有至少一个罩套(cover)53,该罩套53用于收容至少一个旋转位置传感器43。旋转位置传感器43被固定在罩套53内。罩套53是以从容器52的底面延伸出的方式形成的有底筒状的部件。罩套53设置于径向外侧。罩套53插入磁极之间的间隙。罩套53由与容器52相同的树脂材料以从容器52连续的方式一体地成形。
罩套53的内部与容器52的内部连通。传感器单元41具有多个罩套53。罩套53为从容器52延伸出的能够称为指状或者舌状的形状。罩套53也能够称为用于旋转位置传感器43的鞘。多个罩套53具有一个用于点火控制所需的基准位置检测用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的罩套53以及三个用于马达控制所需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的罩套53。
在各个罩套53内收容一个旋转位置传感器43。旋转位置传感器43检测永久磁石23提供的磁通量。旋转位置传感器43由霍尔传感器、磁阻传感器(MagnetoResistiveSensor)等提供。该实施方式具有一个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以及三个用于马达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由在罩套53内的空洞配置的电线,将旋转位置传感器43与电路部件42电连接。
壳体51具有紧固部54。紧固部54在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的径向上被设置于径向内侧。紧固部54被固定螺栓44拧紧在定子31。在容器52与紧固部54之间设置有在容器52与紧固部54之间用于连接的连接部55。紧固部54以及连接部55附设位于从容器52延伸到径向内侧而在定子芯32的径向内侧形成的环状部分。紧固部54由与容器52相同的树脂材料以从容器52连续的方式一体地成形。连接部55由与容器52相同的树脂材料以从容器52连续的方式一体地成形。紧固部54附设位于与定子芯32的机身13对置的面。在紧固部54设置有接受固定螺栓44的内螺纹部分。内螺纹部分能够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在树脂材料直接形成内螺纹,或者在树脂材料埋设螺母部件。固定螺栓44将紧固部54拧紧在定子芯32。固定螺栓44配置成从定子芯32的与机身13相反侧的面贯通定子芯32。固定螺栓44的从定子芯32突出的前端部在紧固部54的内螺纹部分进行螺纹接合。由此,传感器单元41被固定于定子芯32。
壳体51具有脚部61。通过向机身13推押脚部61,脚部61能够朝旋转电机的轴向发生变形。脚部61设置于容器52的开口端的边缘。脚部61是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的位置相对于机身13进行定位的部件。
脚部61设置成从容器52朝向机身13突出。脚部61附设位于传感器单元41中的径向外侧的部位。脚部61也被称为凸起部(日文:ボス部)或者凸台部(日文:ダボ部)。脚部61由与容器52相同的树脂材料以从容器52连续的方式一体地成形。脚部61仅设置于与机身13对置的容器52的面中的一部分。在传感器单元41被组装于内燃机12的状态下,脚部61的前端与机身13接触。传感器单元41在径向外侧仅在脚部61处与机身13接触。
在旋转电机10的径向上,脚部61配置于与容器52的最外侧的边缘相比更靠内侧。在径向上,脚部61附设位于与旋转位置传感器43以及罩套53大致对应的位置。脚部61附设位于相对于旋转位置传感器43以及罩套53略微靠径向外侧。脚部61配置于与定子31的径向外侧边缘相比略微靠径向外侧。脚部61配置于与转子21的径向外侧边缘相比靠径向内侧。在该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41的整体配置于与转子21相比靠径向内侧。
在旋转电机10的轴向上,旋转位置传感器43和罩套53与脚部61被设置于容器52的相反的两侧。旋转位置传感器43和罩套53与脚部61是以从容器52的两面起在轴向上朝彼此相反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的。
另外,旋转电机10具有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固定于机身13的紧固机构。紧固机构设置于壳体51与机身13之间。紧固机构设置于传感器单元41的径向外侧。紧固机构由固位体71与固定螺栓75提供而成。固定螺栓75利用头部将固位体71向机身13推押。固定螺栓75是普通的金属制的螺栓,该螺栓不具有限制紧固量的衬垫部。固定螺栓75优选为非磁性金属。紧固机构将壳体51朝向机身13进行紧固。紧固机构将壳体51在径向和/或周向上固定于机身13。
固位体71由薄金属制的板形成。固位体71能够由铝、铜、铁等提供而成。为了抑制对转子21以及定子31提供的磁场的影响,固位体71以及固定螺栓75优选为由非磁性的金属提供而成。固位体71也可以由冷轧钢板提供而成。固位体71是弯钩(hook)状。固位体71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固位体71也能够称为夹子(clip)或者夹具(holder)。
固位体71具有固定部72,该固定部72附设位于机身13上,通过固定螺栓75朝向机身13拧紧而被固定。固位体71具有弯钩部73,该弯钩部73附设位于壳体51的与定子31对置的面,即底面。换言之,弯钩部73附设位于壳体51的与机身13相反侧的面。固位体71具有纵板部74,该纵板部74连接固定部72与弯钩部73,并在轴向上延伸。
固定部72附设位于横跨转子21的径向最外缘的内侧与外侧。在旋转电机10的轴向上,固定部72附设位于与转子21的最外缘对应的位置。在轴向上,固定螺栓75附设位于与转子21的最外缘对应的位置。弯钩部73和纵板部74附设位于与转子21的最外缘相比靠径向内侧。弯钩部73的前端到达磁极32a的附近。在附图的例中,在轴向上,弯钩部73的前端到达与磁极32a的前端面对应的位置为止。
固位体71挂在传感器单元41的径向外侧部位,并朝向机身13拉引。固位体71通过固定螺栓75拧紧来使壳体51朝向机身13推押。固位体71将传感器单元41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朝向机身13推押。固位体71通过弹性变形将传感器单元41朝向机身13推押。固位体71通过将传感器单元41朝轴向推押,将传感器单元41在径向以及周向上固定于机身13。
图2示出从径向外侧观察定子31和传感器单元41的图。图中示出,定子31的多个磁极32a以及周向上邻接的两个磁极32a之间的多个间隙32b。间隙32b是沿轴向笔直的间隙。在定子芯32上设置有多个间隙32b。罩套53插入的间隙32b与罩套53未插入的间隙是相同的形状。
从容器52延伸出的罩套53在其内部收容旋转位置传感器43。旋转位置传感器43的轴向的位置设定成能够对作为检测对象的磁通量进行检测。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用于点火控制以及马达控制的永久磁石23涉及的细节以及多个旋转位置传感器43涉及的细节,能够借鉴专利第5064279号、特开2013-233030号公报或者特开2013-27252号公报记载的内容,并能够通过参照相同记载来引用。
罩套53具有在周向上的宽度粗的基部53a以及比基部53a细的前端部53b。基部53a的宽度比间隙32b的宽度大。前端部53b的宽度,与间隙32b的宽度相等或稍小于间隙32b的宽度。前端部53b的宽度是能够将前端部53b配置于间隙32b内并且前端部53b在周向上不会在间隙32b内过度移动的程度的宽度。在基部53a与前端部53b之间形成有台阶部53c。
台阶部53c与定子芯32的磁极32a的轴向端面接触。由此,罩套53在轴向上向间隙32b内仅插入规定的量。台阶部53c提供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于将罩套53以及旋转位置传感器43相对于定子31附设位于规定的位置。台阶部53c通过与定子31接触来限制罩套53的插入量。台阶部53c利用定子芯32的端面与间隙32b之间的台阶来规定罩套53的插入量。结果是,罩套53即传感器单元41在轴向上定位于定子芯32。
脚部61设定为与罩套53相比易发生变形。在该实施方式中,设定脚部61和罩套53的形状、截面积等,使得即使对一个罩套53集中施力,与罩套53相比脚部61也容易发生变形。台阶部53c通过与定子31接触来在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的轴向上承受力。另外,脚部61通过与机身13接触来在旋转电机的轴向上承受力。为了在这样的组装作业中的状态下使脚部61变形而设定为,与台阶部53c即罩套53相比脚部61容易发生变形。结果是,抑制旋转位置传感器43的位置偏差,并抑制检测精度的变动。
图3是从机身13观察的传感器单元41的平面图。在图中也图示出定子31的定子芯32的中央环状部分。在定子芯32设置有中央贯通孔32c以及用于配置固定螺栓34的三个贯通孔32d。另外,在定子芯32还设置有用于贯通地配置固定螺栓44的未图示出的贯通孔。
在容器52内流入用于密封电路部件42的密封树脂56。在图中图示出作为电路部件42的一部分的电线42a。电线42a是用于传递来自旋转位置传感器43的信号的电线。电线42a经由未图示出的线束(wireharness)而与电路11连接。
在容器52与紧固部54之间设置有用于在它们之间进行连接的两个连接部55。连接部55沿旋转电机10的径向延伸。连接部55将径向内侧的紧固部54与容器52连接。为了在旋转电机10的轴向上具有充分高的强度地将紧固部54与容器52连接,连接部55在轴向上具有较厚的厚度。由此,在紧固部54被拧紧在定子芯32的情况下,罩套53的台阶部53c被强劲地推押在定子芯32的磁极32a。结果是,罩套53以及被收容于该罩套53中的旋转位置传感器43能够相对于定子芯32被正确地定位。
容器52沿定子31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扩展成大致圆弧状的范围。在容器52扩展的周向范围内配置有多个旋转位置传感器43和多个罩套53。多个旋转位置传感器43与多个罩套53配置为等间隔。
传感器单元41具有对称轴SYM。容器52相对于对称轴SYM而朝周向对称地扩展。多个旋转位置传感器43与多个罩套53相对于对称轴朝周向对称地配置。两个连接部55配置于在周向上相对于对称轴SYM对象的位置。在紧固部54中,固定螺栓44配置于对称轴SYM上。
为了对在周向上扩展的容器52均衡地支撑,在周向上对称地配置脚部61。在该实施方式中,唯一的脚部61配置于对称轴SYM上。由此,脚部61能够均衡地支撑传感器单元41。
对称轴SYM也是三个贯通孔32d的对称轴。对称轴SYM通过一个贯通孔32d,并且位于两个贯通孔32d的中央。通过配置在贯通孔32d的固定螺栓34被拧紧,脚部61被沿轴向朝机身13推押。在三个固定螺栓34被拧紧时,即使存在仅一个固定螺栓34被强劲拧紧而定子31发生倾斜的情况,也能够避免脚部61被过度地推押到机身13。脚部61配置于对称轴SYM上,即脚部61关于对称轴SYM对称地配置,抑制脚部61被过度地推押到机身13。
容器52与脚部61对应地具有强化部分57。强化部分57设置于容器52的壁面的局部。强化部分57的厚度比容器52的其他的壁面的厚度厚。强化部分57缓解容器52中应力的集中。
图4示出容器52的局部剖面。在图中图示出设置脚部61的部分的剖面。强化部分57具有从容器52的开口端朝向底部而厚度逐渐增加的斜面。图5是示出脚部61的前端的平面图。
脚部61具有较粗的基部62。基部62设置成从容器52的开口端突出。基部62具有即使脚部61被推押到机身13也不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的截面积。脚部61具有比基部62细的锥形部63。锥形部63设置成从基部62的前端更突出。锥形部63提供如下截面积减少部分,该截面积减少部分从基部62朝向前端而截面积逐渐变小。锥形部63具有即使脚部61被推押到机身13也不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的截面积。当脚部61被推押到机身13时,锥形部63有时发生弹性变形。锥形部63也能够称为弹性变形部。基部62和锥形部63提供计划的非塑性变形部,作为即使由于定子31被安装于机身13而脚部61被推押到机身13也不发生塑性变形的部位。但是,基部62和锥形部63能够弹性变形。
脚部61具有在前端最细的前端部64。前端部64设置成从锥形部63的前端更突出。前端部64提供计划的塑性变形部,当由于定子31被安装于机身13而脚部61被推押到机身13时其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前端部64具有因上述组装而发生塑性变形那样的截面积。前端部64的局部有时发生弹性变形。前端部64具有,与位于台阶部53c与前端部64之间的容器52以及罩套53的所有部位相比更容易发生变形的形状和截面积。前端部64具有,与罩套53的台阶部53c相比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形状和截面积。前端部64由薄的板状的突片提供而成。
图6、图7是示出定子31被安装于机身13的组装工序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图示出前端部64发生塑性变形前后的状态。台阶部53c与前端部64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定子芯32的端面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稍大。台阶部53c与锥形部63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和定子芯32的端面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因此,当定子31组装于机身13时,台阶部53c被推押到定子芯32。同时,前端部64也被推押到机身13。前端部64由于与罩套53相比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而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吸收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的误差,并且传感器单元41附设位于定子芯32与机身13之间,被两者施压并被保持。此时,脚部61的锥形部63的局部以及前端部64的局部发生弹性变形。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固位体71将壳体51朝向机身13紧固。由此,前端部64的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前端部64的局部发生弹性变形。
在径向内侧,传感器单元41被紧固部54固定。在径向外侧,通过台阶部43c与定子31接触,脚部61与机身13接触,传感器单元41被保持在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除此之外,传感器单元41被固位体71固定于机身13。定子芯32的端面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有时因温度变化、经时变化、由于振动的磨损等而发生变动。但是,通过前端部64的局部的塑性变形以及脚部61的局部的弹性变形,传感器单元41维持在轴向上被施压的状态,并稳定地维持保持状态。
图8是示出包含固位体71的紧固机构的局部的放大图。如图示那样,固位体71的弯钩部73配置成与壳体51接触。弯钩部73配置成与脚部61相反侧的面接触。固位体71配置于相邻的两个罩套53之间。
图9是固位体71的放大剖视图。在图中示出被固定螺栓75拧紧前的初期形状。固位体71因自身的弹性变形,而弹性地将壳体51向机身13推押。由此,即使被施加振动,壳体51也能够稳定地固定于机身13。固位体71具有弯钩部73,为了产生规定的弹性力,该弯钩部73过度地弯曲。在对壳体51进行推押的使用状态下,弯钩部73变成图中用虚线示出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初期状态,即自由状态下,如用实线图示的那样,弯钩部73具有与使用状态相比大的弯曲的形状。通过从初期状态向使用状态发生弹性变形,固位体71产生规定的弹性力。
图10是示出在图1中沿X方向观察的壳体51与固位体71的平面图。在图中示出,相对于壳体51,固位体71的周向的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单一的固位体71。固位体71配置成钩住壳体51的角部。固位体71附设位于脚部61的背后。固位体71的弯钩部73,相对于壳体51,附设位于与设置脚部61的面相反侧的面。弯钩部73附设位于在轴向上与脚部61重叠。这样的配置能够使由固位体71产生的紧固力笔直的朝向脚部61作用。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利用由金属制的板形成的固位体71,使传感器单元41被朝向机身13推押。根据该结构,通过定子31被安装、固定于内燃机12的机身13,固定于定子31的传感器单元41附设位于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另外,传感器单元41被固位体71朝向机身13推押。由金属制的板而形成的固位体71能够稳定地固定传感器单元41。而且,与树脂制的支架相比,固位体71能够小型化。
脚部61由于被推押到机身13而朝向旋转电机的轴向发生变形。由此,传感器单元41与定子31和机身13这两者接触。利用脚部61的变形吸收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的误差,从而提供传感器单元41与定子31和机身13这两者接触。
脚部61具有通过被推押到机身13而能够塑性变形的部位64。根据该结构,即使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有误差,脚部61通过塑性变形而被提供与定子31和机身13这两者接触。
脚部61具有通过被推押到机身13而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位63、64。传感器单元41在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被这两者紧固。而且,由于传感器单元41具备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位,即使由于例如振动等原因而定子31与机身1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动,利用传感器单元41的弹性力也能够维持与定子31的接触以及与机身13接触这两者。在振动环境下也能够将旋转位置传感器43稳定地定位。
传感器单元41在脚部61和固位体71处与机身13接触。根据该结构,传感器单元41被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制的固位体71固定于机身13。因此,能够提供对内燃机12的组装作业容易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例如,能够提供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不需要将传感器单元41直接固定于机身13所需的拧紧力矩的管理。而且,与以树脂提供的情况下相比金属制的固位体71能够构成得小。因此,能够提供在内燃机12上占据范围小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10。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端部64由板状的突片提供而成。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264由十字形状的突片提供而成。
图11是与图5对应的平面图。脚部261具有前端部264。前端部264由像飞利浦型的螺丝刀的十字形状的突片提供而成。前端部264的形状能够调节塑性变形的容易度。而且,前端部264的形状能够调节由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的强度。
(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唯一的脚部61。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脚部。
图12是与图3对应的平面图。容器52具有多个脚部361a、361b。多个脚部361a、361b分别具有与脚部61相同的形状。多个脚部361a、361b设置于在周向上关于对称轴SYM对称的位置。多个脚部361a、361b的位置在两个贯通孔32d之间,在周向上对称。容器52与多个脚部361a、361b分别对应地具有强化部分357a、357b。
基于其他的观点,脚部361a、361b设置于与在传感器单元41上的罩套53对应的位置。罩套53与脚部361a、361b在壳体51上位于彼此相反的两侧。由此,将脚部361a、361b设置在与罩套53相反的侧,与罩套53对应的位置的附近。具体为,如图示那样,罩套53与脚部361a、361b附设位于定子31的径向线上。在定子31被固定螺栓34拧紧时,轴力能够通过罩套53向脚部361a、361b短距离地传递。结果是,有效率地传递用于使脚部361a、361b变形的力。另外,脚部能够设置在与罩套53相比靠径向外侧或者径向内侧、与多个罩套53的群相比靠周向外侧或者周向内侧的多种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传感器单元41具有对称轴SYM,脚部361a、361b相对于对称轴SYM对称地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稳定地保持。另外,对称轴SYM还配置于用于将定子31固定于机身13的相邻的两个固定螺栓34之间。根据该结构,利用组装作业时定子31的倾斜来抑制脚部361a、361b过度地变形。多个脚部361a、361b能够使传感器单元41与机身13的接触部位分散。而且,将脚部361a、361b的塑性变形的容易度维持得低,并且能够使多个脚部361a、361b提供的弹性力增加。
(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脚部61与平面状的机身13接触。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机身13设置将脚部在径向和/或周向上定位的定位部。
图13是与图7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容器52具有脚部61。机身13具有定位部415,该定位部415通过与脚部61嵌合,与脚部61在径向和周向上这两者进行定位。定位部415是具有比脚部61稍大的内径的圆洞。通过脚部61嵌合于定位部415,传感器单元41在径向和周向上这两者定被位于机身1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壳体51与机身13的嵌合,传感器单元41在径向和/或周向上被定位。由此,抑制传感器单元41在振动时朝径向和周向的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脚部61通过与机身13的嵌合,在周向和/或径向上相对于机身被定位。由此,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的周向和/或径向上相对于机身13被定位。由此,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相对于机身13被正确地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而且,该结构由于不需要特别的定位作业,因而向内燃机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第5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与容器52相同的材料提供能够变形的脚部61。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容器52相比容易发生变形的弹性材料制的部件设置于脚部。
图14和图15是与图6和图7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脚部561的剖面。脚部561具有基部562和设置于基部562的前端的弹性突部564。基部562与弹性突部564连接。弹性突部564由与制作容器52的树脂相比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作而成。弹性突部564是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制。当定子31组装于内燃机12时,脚部561被推押到机身13。弹性突部564通过其自身发生弹性变形,而在将传感器单元41向定子芯32推押的状态下,以将传感器单元41被推押在定子芯32与机身13之间的状态下固定。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弹性地保持传感器单元41。
(第6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6和图17是与图6和图7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脚部661的剖面。壳体51具有脚部661。脚部661形成为三角锥形状。脚部661形成为三角锥的基部与容器52相接、三角锥的顶部指向机身13。脚部661具有基部662和设置于基部662前端的前端部664。基部662和前端部664也提供在先实施方式中的锥形部63。基部662与前端部664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前端部664至少提供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位。另外,前端部664也由其顶部分提供能够塑性变形的部位。当定子31被组装于内燃机12时,脚部661通过其自身局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在将传感器单元41向定子芯32推押的状态下,将传感器单元41固定在定子芯32与机身13之间。
(第7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18和图19是与图6和图7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脚部761的剖面。壳体51具有脚部761。脚部761具有柱状的基部762和顶端细的半球形状的前端部764。基部762与容器52相接。基部762是圆柱形状。前端部764形成为半球的顶指向机身13。基部762与前端部764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前端部764至少提供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位。另外,前端部764也由其前端部提供能够塑性变形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脚部761通过其自身局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将传感器单元41向定子芯32推押。
(第8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20和图21是与图6和图7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示出脚部861的剖面。壳体51具有脚部861。脚部861具有柱状的基部862和顶端细的圆锥形状的前端部864。基部862与容器52相接。基部862是圆柱形状。前端部864形成为圆锥的顶部指向机身13。前端部864的基端的直径比基部862的前端的直径小。由此,基部862与前端部864之间设有明确的边界。
前端部864至少提供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位。另外,前端部864也提供能够塑性变形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脚部861通过其自身局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将传感器单元41向定子芯32推押。
(第9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图1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51与机身13的嵌合是由脚部61与定位部415的嵌合提供得到的。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径向和/或周向上定位的嵌合,能够利用各种各样部位的多种形状来提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壳体51的周向的端面959a、959b和在机身13的凸起部13a设置的定位部915提供用于定位的嵌合。
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机身13、定子芯32以及传感器单元41的分解立体图。在图中图示出机身13的凸起部13a与定子芯32在轴向上分离的状态。凸起部13a在轴向上从机身13的主要部分突出。在图中图示出凸起部13a在基部被切断的假想的状态下,剖面以剖面线示出。在图中图示出脚部661。
机身13具有筒状的凸起部13a。凸起部13a配置为包围旋转轴14。凸起部13a是圆筒状。凸起部13a也是固定定子芯32的固定台。在凸起部13a的周围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形成部13b,多个螺栓孔形成部13b形成用于接受固定螺栓34的螺栓孔。凸起部13a具有三个螺栓孔形成部13b。
与邻接的两个螺栓孔形成部13b之间相对应地,在凸起部13a设置有定位部915。定位部915由从凸起部13a的前端面在轴向上延伸的能够称为槽或者切槽部的部分提供而成。紧固部54和连接部55附设位于定位部915之中。在组装工序中,紧固部54和连接部55沿轴向插入定位部915内。定位部915能够将传感器单元41配置于定子芯32的径向内侧的区域。定位部915提供的开口部的大小优选为设定成该开口部被传感器单元41覆盖。
定位部915具有位于周向的两端的两个端面915a、915b。这些端面915a、915b在凸起部13a中划分跨越规定的角度范围扩展的开口部。在这些端面915a、915b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隙与附设位于此的传感器单元41宽度对应。紧固部54与连接部55在这些端面915a、915b之间的周向两侧提供端面959a、959b。端面915a、915b规定的上述间隙与端面959a、959b规定的上述宽度对应。
上述间隙能够设定为与上述幅度相等。上述间隙能够设定为比上述幅度相稍大。通过将紧固部54和连接部55附设位于端面915a、915b之间,来将传感器单元41相对于机身13的周向位置定位于规定的位置。换言之,将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的周向位置定位于规定的位置。
在上述间隙与上述宽度之间存在传感器与凸起间间隙,即误差。由此,在传感器单元41插入定位部915内之后,定子芯32与传感器单元41仅能够旋转规定的传感器与凸起误差角度。另一方面,在固定传感器单元41的定子芯32与机身13(凸起部13a)之间也存在和固定螺栓34与螺栓孔的间隙相当的芯与机身间间隙,即周向误差。由此,虽然定子芯32被插入固定螺栓34,但是被紧固之前,定子芯32能够仅旋转定子芯32与机身13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规定的芯与机身误差角度。上述传感器与凸起误差角度和上述芯与机身误差角度相比设定得小。上述传感器与凸起误差角度附设位于上述芯与机身误差角度的范围内。由此,在传感器单元41被固定于定子芯32的结构中,也高精度地将传感器单元41的周向的位置附设位于规定的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壳体51与机身13的嵌合,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相对于机身13能够正确地被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而且,根据该结构,由于不需要特别的定位作业,因而向内燃机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第10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位体71具备推押壳体51的板状的弯钩部73。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固位体A71能够与传感器单元41预备地连接。固位体A71能够与壳体51暂时地连接,并具有能够装卸的突出部A76。
图23是与图8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图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A71。固位体A71具有在弯钩部73的前端的突出部A76。突出部A76能够临时连接壳体51与固位体A71。突出部A76将壳体51和固位体A71附设位于正确的位置,并将壳体51与固位体A71连接成仅以重力是不会分离的。
与突出部A76对应,壳体51具有用于连接的接受部A58。接受部A58是具有与突出部A76对应的形状的凹部。接受部A58具有突出部A76能够压入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向接受部A58压入突出部A76,壳体51与固位体A71被连接。也可以是,突出部A76使形成壳体51的树脂材料变形并压入到接受部A58。另外也可以是,通过突出部A76使壳体51变形并插入壳体51来形成接受部A58。
在旋转电机10组装于内燃机12的工序中,突出部A76和接受部A58提供阻止固位体A71从壳体51分离的程度的保持力。结果是,在组装工序中防止固位体A71丢失。由此,能够提供组装容易的旋转电机10。
基于其他的观点,突出部A76与接受部A58阻止固位体A71相对于壳体51移动。因此,确保壳体51在机身13上的位置附设位于规定的位置。具体为,通过突出部A76坚固地压入接受部A58,壳体51在径向和周向上被稳固地固定。
在该结构中,突出部A76和接受部A58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进行定位的嵌合部。嵌合部被设置于壳体51和固位体A71。通过突出部A76与接受部A58嵌合,壳体51与传感器单元41经由固位体A71而相对于机身13在周向上被定位。而且,在上述芯与机身误差角度的范围内,固位体A71能够更正确地定位传感器单元41。由此,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能够相对于机身13被正确地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
(第1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位体A71被压入到壳体51。取而代之,在该实施方式中,固位体B71以抱紧壳体51的一部分的方式与壳体51连接。
图24是与图8对应的局部剖视图。在图中图示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B71。固位体B71具有从纵板部74向壳体51延伸出的突起部B77。突起部B77是三角形的突起。壳体51具有用于接受突起部B77的接受部B58。接受部B58是槽状的凹部。
由于突起部B77被接受部B58接受,弯钩部73与突起部B77抱住壳体51的角部。另外,由于固位体B71自身的弹性变形,固位体B71还被卡扣(snap-fit)连接于壳体51的角部。另外,突起部B77与接受部B58的嵌合将壳体51在径向和周向上固定。
在该结构中也是,突起部B77和接受部B58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进行定位的嵌合部。嵌合部被设于壳体51和固位体B71。
(第1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中示出的那样,固位体71仅挂在壳体51的角部。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固位体C71具有弯钩部C73,该弯钩部C73朝壳体51的径向内侧延伸到两个罩套53之间为止。
图25是与图10对应的平面图。在图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固位体C71。固位体C71具有弯钩部C73。弯钩部C73配置于在中央并列的两个罩套53之间。弯钩部C73具有为了避开与两个罩套53的干扰而仅中央部朝径向内侧延伸的形状。由此,弯钩部C73被配置为进入相邻设置的两个罩套53之间。由此,固位体C71能够确保保持壳体51。而且,罩套53与弯钩部C73的嵌合使得固位体C71在组装工序中的定位变得容易。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两个罩套53之间嵌合弯钩部C73,壳体51与传感器单元41经由固位体C71而相对于机身13在周向上被定位。而且,在上述芯与机身误差角度的范围内,固位体C71能够更正确地定位传感器单元41。由此,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能够相对于机身13被正确地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罩套53和弯钩部C73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嵌合部被设于壳体51和固位体C71。
(第1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唯一的固位体C71。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壳体51设置多个固位体C71。
图26是与图10对应的平面图。如图示的那样,能够设置两个固位体C71与一个壳体51对应。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保持壳体51。而且,该结构适合于如图12中图示的那样具有多个脚部361a、361b的方式。
在该结构中也是,罩套53和弯钩部C73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嵌合部被设于壳体51和固位体C71。
(第1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位体A71、B71与壳体51的角部连接。取而代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固位体E71具有多个弯钩部E73、E78,该多个弯钩部E73、E78被设为夹住壳体51。
图27是与图8对应的剖面图。固位体E71具有配置于壳体51轴向的两面的两个弯钩部E73、E78。这些弯钩部E73、E78和纵板部74抱住壳体51。壳体51插入两个弯钩部E73、E78之间。这些弯钩部E73、E78接受壳体51,预备地连接壳体51与固位体E71。这些弯钩部E73、E78也可以具备与壳体51配合的突起等。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51与固位体E71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连接。
(第15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第10实施方式等中,在壳体51与固位体A71之间设置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该嵌合部能够由多种形状提供而成。例如,嵌合部能够由以下说明的结构提供而成。在图28中图示出壳体51与固位体F71的组装状态。在图29中图示出壳体51与固位体F71的分解状态。
壳体51具有接受部F58。接受部F58在壳体51的底面与侧面之间的角部形成为凹部。接受部F58是主要在底面扩展的矩形的凹部。接受部F58朝径向外侧在壳体51的侧面开口。
固位体F71具有从纵板部74向壳体51延伸出的弯钩部F73。弯钩部F73形成为曲面状。弯钩部F73具有主曲面部和突条曲面部,该主曲面部从纵板部74以平缓地弯曲的方式弯曲,该突条曲面部在弯钩部F73的大致中央部分以形成向壳体51突出的突条的方式弯曲。弯钩部F73的前端的边缘形成为直线状。弯钩部F73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的两端的边缘是与弯钩部F73的曲面对应的波状端面。
接受部F58与固位体F71形成为在接受部F58内能够接受弯钩部F73。接受部F58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为弯钩部F73正好嵌入接受部F58。接受部F58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形成为弯钩部F73以具有稍小的间隙的方式嵌入接受部F58。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接受部F58的宽度与弯钩部73的宽度相比稍宽或者相等。也可以是,接受部F58和固位体F71构成为通过弯钩部F73压入到接受部F58来连接固位体F71和壳体51。
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部被设于壳体51和固位体F71。接受部F58和弯钩部F73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
根据该构成,壳体51与传感器单元41经由固位体F71相对于机身13在周向上被定位。而且,在上述芯与机身误差角度的范围内,固位体F71能够更正确地定位传感器单元41。由此,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能够相对于机身13被正确地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
(第16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图30中图示出壳体51与固位体G71的组装状态。在图31中图示出壳体51与固位体G71的分解状态。
壳体51具有突出部G58。突出部G58形成于壳体51的底面的角部附近。壳体51具有两个突出部G58。突出部G58是从壳体51的底面仅突出数毫米的圆柱。
固位体G71在弯钩部F73具有接受部G79。接受部G79能够接受突出部G58。接受部G79是贯通弯钩部F73的圆洞。固位体G71与两个突出部G58对应地具有两个接受部G79。
通过接受部G79接受突出部G58,至少在周向上连接壳体51与固位体G71。突出部G58和接受部G79的形状、大小被设定为,在使两个突出部G58与两个接受部G79嵌合时将朝固位体G71与壳体51之间的周向的偏离抑制为小于规定值。例如,突出部G58和接受部G79的形状、大小被设定为,固位体G71相对于壳体51朝周向不松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部设于壳体51和固位体G71。突出部G58和接受部G79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根据该结构,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也能够相对于机身13被正确地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
(第17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在先实施方式作为基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图32中图示出壳体51和固位体H71的组装状态。壳体51具有突出部H58。突出部H58形成于壳体51的底面的角部附近。壳体51具有一个突出部H58。突出部H58是从壳体51的底面仅突出数毫米的角柱。
固位体H71在弯钩部F73具有接受部H79。接受部H79能够接受突出部H58。接受部H79是以将弯钩部F73分为两股的方式从弯钩部F73的前端延伸的槽。接受部H79具有能够接受突出部H58的宽度。
接受部H79通过接受突出部H58,来至少在周向上连接壳体51与固位体H71。突出部H58和接受部H79的形状、大小被设定为,在使突出部H58与接受部H79嵌合时将朝固位体H71与壳体51之间的周向的偏离抑制为小于规定值。例如,突出部H58和接受部H79的形状、大小被设定为固位体H71相对于壳体51朝周向不松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部被设于壳体51和固位体H71。
突出部H58和接受部H79提供用于将传感器单元41在旋转电机10的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根据该结构,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也能够相对于机身13被正确地定位于规定的周向位置。
(其他的实施方式)
这里公开的发明并不仅限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公开的发明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组合方式,能够通过各种的组合方式来实施。实施方式能够具有增加的部分。有时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可被省略。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进行替换或者组合。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效果仅是示例。公开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记载。所公开的发明的具体技术范围应该被解释为由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还包含在与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化。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具备用于马达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和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这两者。取而代之,也能够构成为,传感器单元具备用于马达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和用于点火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的至少一者。例如也可以是,传感器模块仅具备用于马达控制的旋转位置传感器。
而且,前端部64、264能够采用,例如圆筒状,圆柱状,多个突片状等各种形状。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是,前端部64以外的部位形成为,在定子31被固定到机身13时,不会因推押力而发生变形、屈曲。前端部64以外的部位能够形成为,在前端部64发生完全地变形、屈曲后,抑制塑性变形或者不发生塑性变形。例如能够构成为,不设置锥形部63,在前端部64的整体屈曲后,粗的基部62与机身13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圆锥形状、半球形状等的从基部向前端变细的脚部。脚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所图示出的实施方式而能够采用各种形状。例如,能够采用圆锥台形状、角锥形状、金字塔形状、带台阶的金字塔形状等作为脚部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是,取代图示出的强化部分57,而设置提供更大截面积的肋(rib)等防止屈曲的部分。另外也可以,壳体51的与定子31接触的部位,例如也可以是,对罩套53附加如下截面积:即使在前端部64发生完全的屈曲后而生成得到的通常的推押力下也不会屈曲的截面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圆洞提供定位部415。取而代之,也可以以在径向上延伸的细长的槽提供定位部。由此,能够仅在周向上定位传感器单元41。而且,也可以以在周向上延伸的细长的槽提供定位部。由此,能够仅在径向上定位传感器单元41。

Claims (10)

1.一种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子(21),其是在与内燃机(12)的旋转轴连接的转子轭(22)的内表面配置提供磁场的永久磁石(23)而得到的;
定子(31),其具有定子芯(32),该定子芯(32)通过被固定于上述内燃机(12)的机身(13)而配置在上述转子的内侧,在径向外侧形成与上述永久磁石对置的多个磁极(32a);
传感器单元(41),其被固定于上述定子并具有旋转位置传感器(43),该旋转位置传感器(43)配置在上述磁极之间,通过检测上述永久磁石的磁通量来检测上述转子的旋转位置;以及
固位体(71、A71、B71、C71、E71、F71、G71、H71),其由金属制的板形成,将上述传感器单元向上述机身推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位体具有:固定部(72),其被固定于上述机身;弯钩部(73、C73、E73、F73),其被附设位于上述传感器单元的与上述定子对置的面;以及纵板部(74),其连接上述固定部与上述弯钩部,
上述固位体通过弹性变形将上述传感器单元向上述机身推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位体能够与上述传感器单元预备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单元和上述固位体(A71、B71、C71、F71、G71、H71)具有用于将上述传感器单元在内燃机用旋转电机的周向上定位的嵌合部(A58、A76;B58、73、B77;53、C73;F73、F58;G58、G79;H58、H7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部在上述定子芯与上述机身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误差角度中将上述传感器单元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单元具备通过被推押到上述机身而能够朝轴向变形的脚部(61、261、361a、361b、561、661、761、8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单元具有:
紧固部(54),其在内燃机用旋转电机的径向上被设置于径向内侧,被固定螺栓(44)拧紧在上述定子;以及
罩套(53),其被设置于径向外侧,收容上述旋转位置传感器,插入到上述磁极之间的间隙(32b);
其中,上述罩套具有台阶部(53c),该台阶部(53c)通过与上述定子接触来限制上述罩套的插入量,
上述脚部被设置于径向外侧,
上述传感器单元在上述台阶部处与上述定子接触,在上述脚部处与上述机身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单元具备壳体(52),该壳体具有:容器(52),其收容与上述旋转位置传感器连接的电路部件(42);以及连接部(55),其连接上述容器与上述紧固部;
上述罩套形成为从上述容器的底面延伸出,
上述脚部被设置在上述容器的开口端的边缘,
上述容器、上述紧固部、上述连接部、上述罩套、以及上述脚部由同一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感器单元具有多个上述罩套,
上述固位体被配置在相邻的两个上述罩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内燃机用旋转电机的径向上,上述固位体将上述传感器单元的径向外侧的部位向上述机身推押。
CN201480018209.9A 2013-12-26 2014-12-18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Active CN105103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8748 2013-12-26
JP2013-268748 2013-12-26
JP2014-243432 2014-12-01
JP2014243432A JP5971315B2 (ja) 2013-12-26 2014-12-01 内燃機関用回転電機
PCT/JP2014/006319 WO2015098056A1 (ja) 2013-12-26 2014-12-18 内燃機関用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3418A true CN105103418A (zh) 2015-11-25
CN105103418B CN105103418B (zh) 2017-07-28

Family

ID=5347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209.9A Active CN105103418B (zh) 2013-12-26 2014-12-18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71315B2 (zh)
CN (1) CN105103418B (zh)
WO (1) WO2015098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5501B1 (fr) * 2017-12-14 2020-03-20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munie d'un dispositif de maintien d'un support de capteurs de mesure de la position angulaire du rotor
DE102021211367A1 (de) * 2021-10-08 2023-04-13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eines Nebenaggregats eines Kraftfahrzeug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0343A (ja) * 1986-06-09 1987-1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タ
CN1085694A (zh) * 1992-07-09 1994-04-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无刷电机
DE4326391C2 (de) * 1993-08-06 1997-04-30 Licentia Gmbh Dreherkenn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Kommutatormotor
JP2001145320A (ja) * 1999-11-15 2001-05-25 Shibaura Densan Kk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64971A (ja) * 2002-03-07 2003-09-19 Tokushu Denso Kk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0119249A (ja) * 2008-11-14 2010-05-27 Mitsuba Corp 始動発電機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3761A (ja) * 2001-07-06 2003-01-24 Asmo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レゾルバ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0343A (ja) * 1986-06-09 1987-1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タ
CN1085694A (zh) * 1992-07-09 1994-04-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无刷电机
DE4326391C2 (de) * 1993-08-06 1997-04-30 Licentia Gmbh Dreherkenn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Kommutatormotor
JP2001145320A (ja) * 1999-11-15 2001-05-25 Shibaura Densan Kk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64971A (ja) * 2002-03-07 2003-09-19 Tokushu Denso Kk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0119249A (ja) * 2008-11-14 2010-05-27 Mitsuba Corp 始動発電機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98056A1 (ja) 2015-07-02
JP2015144553A (ja) 2015-08-06
JP5971315B2 (ja) 2016-08-17
CN105103418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076A (zh)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US9048716B2 (en) Motor including specific magnetic sensor arrangement
CN102637515B (zh) 旋转变压器以及带有旋转变压器的滚动轴承装置
US7157820B2 (en) Resolver
JP5643815B2 (ja) ボビン保持クリップ付きブラシレス直流アクチュエータ
EP2551998A1 (en) Instrument for adjoining temperature detecting element
CN103580355B (zh) 电动马达
CN104756379A (zh) 具有一体式抗电磁干扰屏障的可变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和具有该可变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旋转电机
CN105191081B (zh) 传感器以及使用该传感器的旋转电机
EP3022834B1 (en) Fixation structure and resolver stator
CN103378668B (zh) 起动发电机
CN104380582A (zh) 用于安装无刷电机的传感器基板的方法与结构
JP2006288137A (ja) モータ構造
EP3550701A1 (en) Cover assembly, motor and electric steer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5103418A (zh)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
US1109518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6058725B2 (ja) 始動発電機
JP6350114B2 (ja) 検出センサ及び始動発電機
JP2005269765A (ja) 磁石式発電機
CN104471843A (zh) 电机
JP5228839B2 (ja) 電動機及び電気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モータ
CN107681804A (zh) 具有用于容纳保护罩的槽口的电机单元
WO2017122677A1 (ja) 回転電機
JPWO2018051773A1 (ja) モータ
JP7443363B2 (ja) 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