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0598B - 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0598B
CN105100598B CN201510256266.7A CN201510256266A CN105100598B CN 105100598 B CN105100598 B CN 105100598B CN 201510256266 A CN201510256266 A CN 201510256266A CN 105100598 B CN105100598 B CN 105100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unit
image
control unit
pickup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62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0598A (zh
Inventor
佐藤明伸
松本沙织
酒井浩次
网野宏树
佐藤由贵
八道刚
野中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00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0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5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摄像显示装置具有:通信部,其能够接收来自摄像部的摄像图像;显示部,其显示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上述摄像图像;操作部,其用于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摄像;状态判定部,其判定收纳有所述通信部、显示部和操作部的壳体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被提供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并根据所述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变更由所述显示部和操作部实现的用户界面。

Description

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显示来自分离的摄像部的图像的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照相机等带摄影功能的便携设备(摄影设备)得到普及。在这种摄影设备中,有些具有显示部,并具有显示摄影图像的功能。
此外,在显示部中显示菜单图面,使得摄影设备的操作变得容易。这样的显示部大多设置在便携设备主体的背面,用户在进行摄影时,能够确认背面的显示部中显示的实时取景图像并进行摄影操作。
此外,近年来,有时采用镜头式照相机,该镜头式照相机不具有摄像图像的显示部,而仅具有摄影和记录功能。这种镜头式照相机通常被安装于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将所安装的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作为控制设备,来控制摄影。此外,这样的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控制设备还作为显示来自镜头式照相机的摄像图像的摄像显示装置而发挥作用。
镜头式照相机对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拆装自如,在从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卸下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摄影。在该情况下,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控制设备与镜头式照相机之间利用无线或有线通信连接,利用设置在显示部上的触摸面板等,能够进行镜头式照相机的摄影操作。
在日本特开2012-185692号公报中,还提出了如下技术:使这样的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与便携型的计算机装置等进行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来替代计算机装置的作为输入手段的鼠标的功能。
此外,关于镜头式照相机,考虑将其安装于对来自镜头式照相机的摄像图像进行显示的摄像显示装置中的状态(安装状态)下使用的情况和将其从摄像显示装置卸下的状态(未安装状态)下使用的情况,认为在安装状态和未安装状态中的利用方式显著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摄像显示装置具有:通信部,其能够接收来自摄像部的摄像图像;显示部,其显示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摄像图像;操作部,其用于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摄像;状态判定部,其判定收纳有所述通信部、显示部和操作部的壳体的状态;以及控制部,其被提供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并根据所述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变更由所述显示部和操作部实现的用户界面。
此外,在本发明的摄像显示方法中,通信部接收来自摄像部的摄像图像,显示部显示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摄像图像,状态判定部判定壳体的状态,该壳体收纳有用于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摄像的操作部、所述通信部和所述显示部,控制部被提供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根据所述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变更由所述显示部和操作部实现的用户界面。
通过后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对象、特征和优点会获得更清晰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显示设备的摄影系统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摄影控制的流程图。
图3A~图3C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摄像显示装置、摄像部的各状态与用户界面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6是示出图5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镜头式照相机51中的照相机控制和智能手机61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来自内置照相机部63的摄像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图7中的步骤S37中的镜头式照相机51的连结判定通信的具体动作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使用了通过连结判定的通信得到的信息的控制部65的连结判定流程的流程图。
图11A和图11B是用于说明抖动模式的相似判定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图7中的步骤S20中的分离用显示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摄影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操作方式3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5A~图15C是用于说明操作方式3的显示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A~图16D是用于说明旋转模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摄像显示设备的摄影系统的框图。
在图1中,摄像部10具有通信部11,摄像显示装置20具有通信部21。例如,可以由镜头式照相机构成摄像部10,由智能手机及平板PC构成摄像显示装置20。通信部11与通信部21相互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摄像部10与摄像显示装置20能够通过通信部11、21相互进行通信,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近年来的智能手机及平板PC等信息终端也具有摄像部,因此,虽然记作“摄像显示装置”,但也可以表现为“信息终端”。
摄像部10具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摄像控制部12能够经由通信部11接收来自摄像显示装置20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摄像元件的摄像。通信部11能够将通过摄像元件取得的摄像图像发送给通信部21。
摄像显示装置20具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摄像控制部22能够控制摄像显示装置20的摄像元件的摄像。摄像显示装置20具有显示部23。显示部23被控制部25控制,进行摄像图像及菜单等的显示。
控制部25能够经由通信部21、11控制摄像部10的摄像。此外,控制部25能够在对从摄像部10经由通信部11、21对传送来的摄像图像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后,将摄像图像发送给显示部23来显示。
在摄像显示装置20中,设置有操作部24。操作部24例如可以由未图示的开关及按钮等构成,将基于针对这些操作部24的用户操作而得到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5。此外,作为操作部24,可以采用配设在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上的未图示的触摸面板。
该触摸面板能够产生与用户用手指在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上指示的位置对应的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被提供给控制部25。由此,在用户在显示画面上进行触摸或滑动的情况下,控制部25能够检测出用户的触摸位置、使手指闭合打开的操作(捏合操作)、滑动操作或滑动操作而到达的位置、滑动方向、触摸的期间等各种操作,能够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例如,能够根据触摸操作进行摄像部10的各种摄影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像显示装置20中设置有状态判定部26。状态判定部26能够判定摄像显示装置20自身的状态。例如,状态判定部26能够判定摄像显示装置20是被载置在桌子上等的状态(载置状态)还是用户把持在手中的状态(把持状态)。例如,状态判定部26由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等构成,能够根据这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定是载置状态还是把持状态。
此外,也可以是,状态判定部26能够判定摄像部10的状态。例如,状态判定部26根据来自摄像部10的摄像图像,判定摄像部10是配置在三脚架上等的状态(以下称作固置状态)还是用户用手把持的状态(以下称作照相机把持状态)。例如,状态判定部26可以根据来自摄像部10的摄像图像中的各图像部分的运动,判定固置状态和照相机把持状态。
此外,状态判定部26也可以根据摄像显示装置20的摄像元件得到的摄像图像,判定载置状态和把持状态,此外,也可以利用来自设置在摄像部10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等的检测信号来判定摄像部10的固置状态和照相机把持状态。
此外,状态判定部26还能够判定摄像部10是安装在摄像显示装置20上的状态(安装状态)还是从摄像显示装置20卸下的状态(未安装状态)。状态判定部26的这些判定结果被提供给控制部25。
控制部25根据状态判定部26的判定结果,变更针对显示部23的显示和与该显示对应的来自操作部24的操作信号的控制、即变更图形用户界面。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3A~图3C,对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说明摄影控制的流程图,图3A~图3C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的说明图。
摄像显示装置20的控制部25经由通信部21、11,控制摄像部10的摄像控制部12。摄像控制部12被控制部25控制而驱动摄像部10的摄像元件。由该摄像元件拍摄得到的摄像图像经由通信部11、21,被取入到摄像显示装置20。摄像显示装置20的控制部25对取入的摄像图像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然后发送给显示部23,来进行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用户能够参照一边显示部23中显示的实时取景图像,一边进行摄影操作。控制部25使显示部23显示用于摄影操作等的操作显示。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5显示与状态判定部26的状态判定结果对应的操作显示。
状态判定部26判定摄像显示装置20和摄像部10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将状态判定结果输出到控制部25。
例如,在图2的步骤S1中,状态判定部26判定摄像显示装置20与摄像部10是否分离。在摄像部10被安装在摄像显示装置20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5根据状态判定部26的判定结果,进行操作方式1的显示方式和操作控制(步骤S3)。
图3A示出了操作方式1中的显示。图3A示出了在摄像显示装置20的壳体20a的操作面的大致整个区域中设置有显示部23的情况。在显示部23的显示画面23a上设置有显示摄像图像32的图像显示区域31。此外,在显示画面23a上,显示有作为操作图标的再现按钮35a、模式按钮35b和摄影按钮35c。
用户在再现按钮35a、模式按钮35b或摄影按钮35c上进行触摸,控制部25使摄像显示装置20转入再现模式、模式设定模式或摄影模式。
在摄像部10被安装在摄像显示装置20中的情况下,认为用户多用双手把持壳体20a,如图3A的例子那样,用户使用左手的手指41L和右手的手指4lR的两根手指(例如大拇指)进行触摸操作。能够进行使用双手的手指的操作,因此,如图3A所示,将操作图标配置在显示画面23a上的上下左右的各部的配置区域中。
在步骤S2中,状态判定部26判定摄像显示装置(mm)20的操作面是否朝上且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例如,判定如下情况:作为借助重力将摄像显示装置20大致水平地载置在物体上的结果,操作面(触摸面)是否朝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在摄像显示装置20未被固定的情况下,例如,在左手把持摄像显示装置20、而右手把持摄像部10的情况下等,使处理从步骤S2转入步骤S4,控制部25进行基于操作方式2的显示和控制。此外,虽然表现为“被固定”,但如果是画面方向一定且在该方向上不易振动的状况,则也可以判定为固定的状态,不需要必须是固定。此外,也记作桌上载置,但进行载置的台不限于桌上。
也可以在膝上等进行相同的操作,根据情况,还包含将设备抵靠于壁面来滑动地利用的情况。用户在这样的使用方式中,有时因存在支撑而变得容易使用。即,其可以表现为“面上偏移(shift)配置”,可以表现为“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即,状态判定部26判定是否是如下等状况:摄像显示装置20借助重力或来自其他物体的按压力等而一定程度地固定于物体表面,从而能够对操作面进行触摸操作。
图3B示出了操作方式2中的显示。在显示画面23a上,在图像显示区域31以外的区域中显示有作为操作图标的摄影按钮36a、放大按钮36b和缩小按钮36c。
用户在摄影按钮36a、放大按钮36b或缩小按钮36c上进行触摸,由此,控制部25使摄像显示装置20转入摄影模式、放大模式或缩小模式。
在该显示方式的情况下,认为用户大多用单手把持壳体20a并用单手把持摄像部10,如图3B的例那样,用户例如仅通过左手的手指41L来进行触摸操作。由于进行仅使用单手的手指的操作,因此,如图3B所示,将操作图标集中配置在显示画面23a上的下侧的配置区域中。
现在,假设摄像显示装置20在卸下摄像部10的状态下配置在桌子上。在该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2转入步骤S5。摄像显示装置20的控制部25进行基于操作方式3的显示和控制。
图3C示出了操作方式3中的显示。在显示画面23a上,在图像显示区域31以外的区域中显示有作为操作图标的变焦按钮37a、曝光按钮37b和对焦按钮37c。此外,在图像显示区域31上,也显示有摄影按钮37d和再现按钮37e。
用户在变焦按钮37a、曝光按钮37b、对焦按钮37c、摄影按钮37d或再现按钮37e上进行触摸,由此,控制部25使摄像显示装置20转入变焦模式、曝光模式、对焦模式、摄影模式或再现模式。
在该显示方式的情况下,认为用户大多用单手把持摄像部10,并将摄像显示装置20载置在桌子上,如图3C的例子那样,用户利用单手例如左手的手指42L、43L等进行触摸操作。由于能够进行单手的全部手指的操作,因此,如图3C所示,将操作图标配置在显示画面23a上的上下左右的配置区域中,使操作图标的数量也多于图3B的情况。
此外,在该情况下,比较容易进行手指的滑动操作,因此,还在显示画面23a上显示有滑动条显示44,用户能够通过在箭头45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进行滑动操作来设定各种值。
当控制部25在步骤S6中检测到针对与这些操作方式1~3对应的显示的操作时,进行与操作对应的摄影控制(步骤S7)。
此外,图3A~图3C所示的用户界面为示例,可以构成为设定与摄像显示装置20和摄像部10的状态对应的各种用户界面。
此外,上述图2的流程图示出了如下例子:根据摄像显示装置是否与摄像部分离而载置在桌子上,变更用于受理用户操作的显示方式,但是,也可以根据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部的各自的状态而变更用户界面。
例如,图4是示出摄像显示装置、摄像部的各状态和用户界面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在图4的例子中,根据智能手机等摄像显示装置是载置状态还是把持状态(手持)、镜头式照相机等摄像部是固置状态还是把持状态(手持)而示出了能够在操作中使用的手和手指的根数。用户界面可以根据能够利用的手和手指的根数而适当设定。
在图4的例子中,示出了如下情况:在手持摄像部10的情况下,如果手持摄像显示装置20,则需要仅利用大拇指来操作摄像显示装置20,另一方面,在载置在桌子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单手的5根手指来操作摄像显示装置20。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如下情况:在固置了摄像部10的情况下,如果手持摄像显示装置20,则需要利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另一只手的5根手指来操作摄像显示装置20,另一方面,在载置在桌子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两只手的10根手指来操作摄像显示装置2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摄像显示装置20和摄像部10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而提供不同的用户界面,用户能够进行与各状态适应的操作。
例如,在将摄像部10与摄像显示装置20分离来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设为与一体化的情况不同的利用方式,存在利用分离的摄像部10来进行有效的摄影的场景。例如,在拍摄料理的情况下,有时不是仅从近前侧进行拍摄,而是从对面侧朝向近前侧进行拍摄的方式具有效果,能够进行这样的场景下的利用。在该情况下,考虑用一只手把持镜头式照相机等摄像部10而用另一只手操作作为摄像显示装置20的平板PC等。但是,在把持摄像显示装置20时,需要单手把持且同时进行操作,操作变得不稳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摄像显示装置20载置在桌子上等来使用的方式是有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提供能够适合于载置状态的操作的用户界面。由此,对摄像显示装置20的操作部24的操作变得比较容易,用户能够集中于构图等其他摄影操作,能够进行稳定的摄影操作。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框图,示出了采用镜头式照相机作为摄像部,采用智能手机作为摄像显示装置的例子。图6是示出图5的外观的说明图。此外,也可以替代智能手机而采用平板PC或便携电话。
在图5中,在与图1的摄像显示装置20对应的智能手机61中设置有照相机用通信部62,在与图1的摄像部10对应的镜头式照相机51中设置有通信部55,智能手机61和镜头式照相机51构成为能够经由这些通信部62、55相互通信。
如图6所示,在智能手机61的壳体61a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安装器具71,在安装器具7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镜头式照相机51的安装部72。镜头式照相机51在基端侧设置有安装部51b,通过将该安装部51b嵌入或拧入安装器具71的安装部72中等来进行安装。
在镜头式照相机51中,设置有具有光学系统52a的摄像部52。在摄像部52中,设置有由CCD或CMOS传感器等构成的未图示的摄像元件,通过光学系统52a,将被摄体像引导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
光学系统52a在镜筒51a内具有对焦镜头或变焦镜头等,其中,为了通过对焦设定为对焦(合焦)状态,所述对焦镜头可移动,所述变焦镜头在对焦状态下进行变焦。
此外,光学系统52a具有驱动这些镜头和光圈的未图示的机构部。
控制部53控制光学系统52a的机构部,对这些对焦镜头、变焦镜头和光圈进行驱动控制。
在镜头式照相机51中,为了进行与用户的摄影相关的参数、例如与对焦、变焦及光圈相关的参数的设定操作,设置有操作环54a等操作部54。控制部53检测对操作部54的用户操作,进行基于检测结果的控制。控制部53由CPU等构成,其根据针对操作部54的用户操作和来自后述的智能手机61的信号,控制镜头式照相机51的各部。
摄影控制部53a产生对焦信号、变焦信号和光圈控制信号,对光学系统52a的对焦、变焦和光圈进行驱动控制。此外,摄影控制部53a向摄像元件提供驱动信号,控制被摄体的摄像。
图像处理部53b能够接收来自摄像元件的摄像图像,在实施规定的图像信号处理、例如颜色调整处理、矩阵转换处理、噪声去除处理、其他各种信号处理之后,发送给记录部56进行记录。可以采用例如IC存储器作为记录部56。此外,图像处理部53b能够将摄像图像经由通信部55传送给智能手机61。
通信部55与设置在智能手机61的照相机用通信部62之间能够经由规定的传输路进行通信。作为传输线路,采用基于有线和无线的各种传输线路、例如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电缆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等无线LAN的传输线路等。控制部53在与智能手机61之间建立通信后,能够按照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的控制而控制摄影,并且,能够将与摄像图像和镜头相关的信息传送给智能手机6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镜头式照相机51中,设置有姿势判定部57。姿势判定部57由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等构成,将镜头式照相机51的姿势及旋转角度等信息发送给控制部53。此外,姿势判定部57也可以同时使用磁性传感器。控制部53能够将来自姿势判定部57的信息(姿势判定结果)经由通信部55发送给智能手机61。
智能手机61具有内置照相机部63。内置照相机部63具有由CCD或CMOS传感器等构成的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将经由镜头63a(参照图6)入射的被摄体的光学像引导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
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例如由CPU等处理器构成,控制智能手机61的各部。控制部65控制内置照相机部63,并输出用于驱动镜头式照相机51的摄像部52的信号。控制部65接收来自内置照相机部63的摄像图像,并且,接收来自镜头式照相机51的摄像图像。控制部65对来自内置照相机部63的摄像图像和接收到的摄像图像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颜色调整处理、矩阵转换处理、噪声去除处理或其他各种信号处理。
在智能手机61上,还配设有操作部66。操作部66由智能手机61中设置的未图示的开关、键、软键盘等各种操作部构成,操作部66产生基于用户操作操作信号,并将其输出到控制部65。控制部65基于操作信号而控制各部。
控制部65能够进行与摄像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相关的处理。例如,控制部65能够对信号处理后的摄影图像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后的图像发送给记录部64来进行记录。作为记录部64,例如可以采用IC存储器等各种记录介质,记录部64能够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记录到记录介质中。
显示控制部67执行与显示相关的各种处理。显示控制部67能够从控制部65接收进行了信号处理后的摄影图像,并将其发送给显示部68。显示部68具有LCD等显示画面、显示从显示控制部67发送的图像。此外,显示控制部67能够在显示部68的显示画面中显示各种菜单显示等。控制部65能够读出记录部64中记录的摄像图像并进行解压缩处理。显示控制部67能够将解压缩处理后的摄像图像发送给显示部68,由此进行记录图像的再现
在显示部68的显示画面上,还设置有未图示的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6。触摸面板能够产生与用户用手指在显示画面上指示的位置对应的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被提供给控制部65。由此,在用户在显示画面上进行触摸或滑动的情况下,控制部65能够检测出用户的触摸位置、使手指闭合打开的操作(捏合操作)、滑动操作或滑动操作而到达的位置、滑动方向、触摸的期间等各种操作,能够执行与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
此外,显示部68被配设为占据智能手机61的例如操作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在进行基于镜头式照相机51的摄影时,用户能够确认显示部68的显示画面上中显示的摄像图像,能够一边确认摄像图像一边进行摄影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手机61还具有姿势判定部69。
姿势判定部69由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等构成,将智能手机61的姿势的信息发送给控制部65。此外,姿势判定部69也可以同时使用地磁性传感器。
控制部65根据来自姿势判定部69的信息(姿势判定结果)和经由照相机用通信部62从镜头式照相机51接收的镜头式照相机51的姿势判定结果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对操作界面进行变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方式控制:按照姿势判定部57、69的判定结果,根据镜头式照相机51和智能手机61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对利用显示部68和触摸面板的操作部66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进行变更。
接下来,参照图7以及图16A~图16D,对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图7是用于说明镜头式照相机51中的照相机控制和智能手机61的控制的流程图。此外,在图7中,在镜头式照相机51的照相机控制流程与智能手机61的控制流程之间的连接的箭头,示出了通过处理进行通信。
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在步骤S31中判定电源是否接通。如果电源已被接通,则控制部53判定是否指定了摄影模式(步骤S32)。在指定了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53控制摄像部52来拍摄被摄体。由摄像部52得到的摄像图像被控制部53取入,从而得到实时取景图像(步骤S33)。此外,控制部53在步骤S34中,取得姿势判定部57的姿势判定结果、例如振动的判定结果。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在步骤S11中,判定是否指定了照相机协作模式。如果指定了照相机协作模式,则控制部65在步骤S12中,与镜头式照相机51之间进行照相机通信,产生针对来自镜头式照相机51的实时取景图像的接收请求。
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在接收到来自智能手机61的实时取景图像的请求时,在步骤S35中建立通信,然后经由通信部55,将实时取景图像发送给智能手机61(步骤S36)。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接收来自镜头式照相机51的实时取景图像,在步骤S14中,将接收到的实时取景图像发送给显示控制部67来进行显示。
接下来,控制部65为了提供最适合摄影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判定智能手机61和镜头式照相机51的至少一方的状态。
例如,控制部65在步骤S15中启动内置照相机部63,并使用姿势判定部69的输出进行振动判定。接下来,在步骤S16中,控制部65检测在来自内置照相机部63的摄像图像中是否包含构成镜头式照相机51的镜头框架图像。在包含镜头框架图像的情况下,判定为镜头式照相机51处于安装状态,控制部65设定为操作方式1(步骤S17)。
图8是示出来自内置照相机部63的摄像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图8示出了在显示部68的显示画面68a上显示由内置照相机部63取得的摄像图像81的情况。在摄像图像81的端部包含镜头框架图像80。根据镜头式照相机51的安装位置和镜头63a的位置等,有时会由内置照相机部63拍摄到镜头式照相机51的镜筒51a,控制部65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在摄像图像中是否包含镜头框架图像82,在包含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镜头式照相机51被安装于智能手机61。
此外,在摄像图像中不包含镜头框架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65仅靠来自内置照相机部63的摄像图像不能判定镜头式照相机51是否处于安装状态,因此,在步骤S18中,对镜头式照相机51进行用于连结判定的通信。
镜头式照相机51也在步骤S37中进行用于连结判定的通信。
图9是示出图7中的步骤S37中的镜头式照相机51的连结判定通信的具体动作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此外,图10是示出使用了通过连结判定的通信得到的信息的控制部65的连结判定流程的流程图。
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在图9的步骤S51中,判定是否产生了连结判定通信的请求,在步骤S52中,判定是否是抖动模式的请求。控制部53在判定为产生了抖动模式的请求的情况下,根据姿势判定部57的输出,发送作为镜头式照相机51的振动的信息的抖动模式的信息(步骤S53)。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在图10的步骤S61中,判定有无与镜头式照相机51的照相机通信,来接收来自镜头式照相机51的抖动模式的信息。控制部65进行在步骤S15中求出的智能手机61的振动判定结果(抖动模式)与所接收到的抖动模式之间的相似判定,在判定为相似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64,在判定为不相似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63。
图11A和图11B是用于说明抖动模式的相似判定的说明图。图11A示出了镜头式照相机51的抖动模式,图11B示出了智能手机61的抖动模式。控制部65例如按图11A和图11B的每一定时T1、T2、…来求出各抖动模式的值的变化。控制部65判定变化是否相似。在双方的抖动模式的变化相似的情况下,控制部65判定为镜头式照相机51与智能手机61的壳体61a连结(步骤S64)。此外,在双方的抖动模式的变化不相似的情况下,控制部65使处理转入步骤S63。控制部65在步骤S63中,请求镜头式照相机51中的摄像图像的图像特征的发送。
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在图9的步骤S54中,判定是否产生了图像特征的请求。如果产生了图像特征的请求,则控制部53在步骤S55中,将图像特征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61。
控制部65在接收到来自镜头式照相机51的图像特征信息时,判定该图像特征信息与根据由内置照相机部63取得的摄像图像而得到的图像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性。在这些图像特征信息相似的情况下,控制部65判定为镜头式照相机51与内置照相机部63的视野相似,镜头式照相机51与智能手机61的壳体61a连结(步骤S64)。此外,在控制部65判定为抖动模式不相似且图像特征也不相似的情况下,判定为镜头式照相机51未与智能手机61的壳体61a连结。
控制部65在图7的步骤S19中判定为连结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17,设定为操作方式1,在未判定为连结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20,进行分离用显示。此外,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在步骤S38中,根据姿势判定部57的输出,判定镜头式照相机51是否振动,即,判定是镜头式照相机51因被手持而产生振动还是因载置于桌子等而未产生振动。控制部53在判定为未产生振动的情况下,在步骤S39中,设定为固置模式,并且,将是否为固置状态的判定结果发送给智能手机61。
在图7的步骤S17中的操作方式1中,例如,进行图3A所示的显示和操作控制。与此相对,在步骤S20的分离用显示中,例如设定与图3B、图3C所示的操作方式2、3等同的用户界面。
图12是示出图7中的步骤S20中的分离用显示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控制部65在图12的步骤S71中,判定操作面是否铅直朝上,即、用户是否手持智能手机61,在步骤S72中,判定与操作面垂直的垂直方向上的振动量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即智能手机61是否载置在桌子上等。控制部65在步骤S71、S72的判定中的至少一方为“否”的情况下,判定为智能手机61为手持,使处理转入步骤S73,在步骤S71、S72中的判定均为“是”的情况下,判定为智能手机61被载置在桌子上等,使处理转入步骤S74。
控制部65在步骤S73、S74中,判定镜头式照相机51是否处于固置状态。控制部65在判定为智能手机61为手持状态且镜头式照相机也为手持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75。在该情况下,由于双手被用于把持,因此,例如设定图3B所示的操作方式2(步骤S75)。
此外,控制部65在判定为智能手机61为手持状态且镜头式照相机为固置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76。在该情况下,由于仅一只手被用于把持,因此,能够使用未把持智能手机61的整个另一只手来进行智能手机61的操作,从而设定适合于该操作的用户界面。
此外,控制部65在判定为智能手机61处于载置状态且镜头式照相机为手持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77。在该情况下,由于单手被用于把持,因此,设定例如图3C所示的操作方式3(步骤S77)。
此外,控制部65在判定为智能手机61处于载置状态且镜头式照相机也为固置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转入步骤S78。在该情况下,由于双手未被用于把持,因此,使用全部两只手来操作智能手机61,设定适合于该操作的用户界面。
在图7的步骤S21中,控制部65判定用户是否进行了摄影的指示。在进行了摄影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65向镜头式照相机51请求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显示的图像的摄影(步骤S22)。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在步骤S40中,判定是否进行了指示摄影的通信,根据来自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的指示进行摄影,并将摄像图像传送给智能手机61(步骤S41)。控制部65在对来自镜头式照相机51的摄像图像进行信号处理后,将其发送给记录部64进行记录(步骤S23)。
镜头式照相机51的控制部53还判定是否通过镜头式照相机51的操作部54的操作而指示了摄影(步骤S42)。如果通过操作部54指示了摄影,则在步骤S43中进行摄影,并将摄像图像记录到例如记录部56中(步骤S44)。
接下来,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利用例,参照图13A、图13B、图14以及图16A~图16D,对进行料理摄影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摄影的情况的说明图。在图13A和图13B中,将器皿92放置在桌子91上,在器皿92上载置作为鱼的料理93。用户94用右手95R把持镜头式照相机51。智能手机61以显示画面68a朝上的方式载置子桌子91上。就该情况而言,其对应于以“面上配置”或“桌上载置”表现的状态,但只要是画面方向一定且在该方向上难以振动的状况,则可判定为该状态,而不需要必须固定,进行载置的台不限于此处所示的桌子上或桌上。即使在膝上等,也能够进行相同的操作,根据情况,还包括使设备抵靠于壁面来利用的情况。还包括沿着这些面滑动地利用的情况。用户在这样的使用方式中,有时因存在支撑而容易使用。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表现为“面上偏移配置”,也可以表现为“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即,为如下状态:智能手机61借助重力或来来自某物体的按压力等而一定程度地固定于物体表面,能够进行针对显示画面68a的触摸操作等。
用户94能够一边使持有镜头式照相机51的右手95R移动,一边确认智能手机61的显示画面68a中显示的实时取景图像。用户94一边确认实时取景图像,一边使右手95R适当移动,来决定构图。图13A的箭头示出了使右手95R移动,而将镜头式照相机51配置在各个位置的情况。
如图13A所示,在拍摄料理的情况下,如果将具有显示部68的智能手机61放置在桌子91上,则即使在利用镜头式照相机51从各种角度来对准被摄体的情况下,用户94仅观察显示画面68a所在的一个部位即可。在参照显示画面68a的图像而决定了构图之后,如图13B所示,用户94可以利用左手95L进行显示画面68a的触摸操作等,由此进行照相机操作。在该情况下,由于智能手机61被载置在桌子91上,因此,用户94无需支撑智能手机61,能够容易地支撑镜头式照相机51。
即,图13A和图13B的例子能够提供上述操作方式3中的用户界面。在该情况下,智能手机61的控制部65例如按照图14所示的动作流程,进行操作方式3的控制。图15A~图15C是用于说明在该情况下的显示的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14的步骤S71中,控制部65判定是否已选择了输入模式。图14和图15A~图15C的例子示出了能够进行缺省模式和显示软键盘的键盘模式这两个输入模式的例子,在步骤S71中,进行是否指定了这些输入模式的判定。
在没有选择输入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72中,控制部65显示用于选择输入模式的模式开关(SW)。图15A、图15B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在设置在智能手机61的壳体61a的操作面侧的显示画面68a上,显示有缺省按钮105和键盘按钮106,来作为用户用于指定缺省模式和键盘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的模式开关(SW)。此外,如图15A、图15B所示,在显示画面68a上,还显示有从镜头式照相机51接收到的摄像图像101。此外,在显示画面68a上,还显示有摄影按钮102和再现按钮103。
用户利用手指107在摄影按钮102或再现按钮103上进行触摸,由此,控制部65指示镜头式照相机51的摄影或对镜头式照相机51指示再现。此外,用户利用手指107在缺省按钮105或键盘按钮106上进行触摸,由此,控制部65将界面设定为缺省模式或键盘模式。图15A、图15B分别以粗框显示按钮105、106的边框,由此表示用户处于触摸状态。
如果用户利用手指107选择了缺省按钮105,则控制部65使处理从步骤S73转入步骤S74,设定为缺省模式。在该情况下,例如进行图3C所示的显示和操作控制。此外,如果用户利用手指107选择了键盘按钮106,则控制部65使处理从步骤S73转入步骤S75,设定为键盘模式。在该情况下,例如进行图15C所示的显示和操作控制。
图15C所示的用户界面为利用键盘输入来控制照相机操作的情况,在显示画面68a上,显示有从镜头式照相机51接收到的摄像图像111,此外,还显示有键盘输入用的键显示112。键显示112能够利用1个键指定多种文字,根据触摸的次数以及触摸后进行滑动所谓滑触输入等,能够指定字符串。
用户利用手指107进行键盘输入,由此,能够进行照相机操作的控制模式的指定。用户的设定被显示在设定显示部114中。在图15C的例子中,示出了用户利用手指107输入“旋转”的情况。用户输入“旋转”,由此,控制部65设定为后述的旋转模式。此外,智能手机61具有未图示的数据库,在该未图示的数据库中,与1个照相机控制模式对应地记述有多个字符串,用户通过输入相关联的适当字符串,能够指定希望的控制模式。此外,在显示画面68a上,还显示有用于返回到原处理的返回按钮113。
利用这样的软键盘的键盘输入操作是适合于平板PC或智能手机的输入方法,而且,用户只要对载置于对桌子91上的智能手机61进行操作即可,控制模式的指定变得比较容易。在从由多个层级构成的菜单显示来选择并决定控制模式的方法中,在要选择的模式被设定在较深的层级的情况下等,用户的模式指定操作有时变得比较烦杂。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图15C的例子中,通过键盘输入操作,也能够简单地进行模式指定。
在决定了输入模式后,控制部65使处理转入步骤S81,检测有无按钮操作。在用户利用手指107操作了键显示112以外的各种按钮的情况下,控制部65使处理转入步骤S82,进行与按钮操作对应的控制。例如,如果触摸了图3C的曝光按钮37b的位置,则控制部65转入曝光设定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触摸了键显示112,则控制部65使处理从步骤S83转入S84,并根据用户的键输入操作判定控制模式(步骤S84)。现在,如图16A所示,假设如下情况:在设定显示部114中显示有“旋转”的状态下,用户进行触摸设定显示部114的位置的操作。于是,控制部65在步骤S84中,判定为用户的键操作是用于指示旋转模式的操作而转入旋转模式。此外,在不是旋转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89中,控制部65执行所指定的其他模式。例如,作为其他模式,考虑有变焦模式、曝光模式、对焦模式、艺术滤镜等各种模式。
在图13A和图13B的摄影方法中,用单手把持镜头式照相机51,从各种角度进行被摄体的摄影。因此,镜头式照相机51内的摄像元件的朝向不限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尤其是,在采用形状为圆柱形状的壳体作为镜头式照相机51的情况下,如果不观察显示画面68a上的摄像图像,则有时不能掌握摄像图像的朝向(铅直面内的旋转方向)。在该情况下中,与利用把持镜头式照相机51的手来改变镜头式照相机51的朝向相比,有时在智能手机61侧通过图像处理来改变摄像图像的朝向的方式更好。旋转模式是进行这样的改变摄像图像的旋转方向的朝向的图像处理的模式。
图16A~图16D是用于说明旋转模式的说明图。
控制部65在根据按钮操作或键输入操作而设定为旋转模式后,使处理步骤S85转入步骤S86,判定智能手机61的初始位置。接下来,控制部65判定智能手机61的旋转,求出旋转角度。
例如,如图16A所示,在用户利用手指107a触摸设定显示部114的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6B所示,利用手指107b和未图示的其他用手指夹持智能手机61的壳体61a的两侧面,在使壳体61a的背面抵靠在桌子91上的状态下,在桌子91的表面内(水平面内)旋转。在步骤S86中,判定出旋转的初始位置,在步骤S87中,求出旋转量。此外,用户用于指定旋转量的操作(旋转操作)方法可适当设定。例如可以是,控制部65根据用户使手指107a离开设定显示部114的位置而判定为旋转操作结束,求出到此为止的旋转角度。此外,控制部65也可以根据用户重复进行朝一个方向的旋转操作和朝相反方向的旋转操作的次数及速度,来判定旋转量。
图16C示出了进行用户的旋转操作时的画面显示的例子。在图16C的例子中,控制部65在显示画面68a上显示使摄像图像117的显示区域115旋转与用户的旋转操作对应的旋转量而得到的图像。在该状态下,在旋转操作结束时,控制部65生成使摄像图像117旋转与用户的旋转操作对应的旋转量而得到的摄像图像116(步骤S88),并在显示画面68a上显示。
在从图16C的显示经过了规定期间时、或进行了规定的操作时,旋转模式结束,返回到例如图13A的显示。在该状态下,如果操作了摄影按钮102,则将图16D所示的摄像图像116记录到记录部64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检测镜头式照相机和智能手机的状态,提供适合于至少一方的状态的用户界面。由此,操作性提高,用户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拍摄所希望的构图的被摄体。尤其是,在使镜头式照相机与智能手机分离来利用的情况下,摄影者无需根据镜头式照相机的位置而移动,就能够以各种构图来捕捉被摄体,并且,通过将智能手机载置在桌子上等,能够容易地进行摄影操作。这样,未公知有如下技术:人的手为两只,在能够操作的手为两只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是正在利用双手分别进行操作、还是正在利用双手中对其中一方进行操作、或者在正在利用单手来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设备处于怎样的状态等,来进行控制,而根据本发明,在各种状况下,利用最优的操作方法无差错地达成简单的操作。即,在本发明中,利用设置在各设备中的振动判定及姿势判定,检测通常以两只手进行操作的用户所使用的进行协作的两个设备各自的把持状态或桌上载置状态,根据各种利用状况,决定对设备最优的操作,控制显示并判定操作,从而进行简单、便利的设备协作的控制。从而成为有效灵活运用设备的触摸面板及显示控制的发明。
此外,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数字照相机作为用于进行摄影的设备而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照相机,也可以是镜头式照相机、数字单反照相机、紧凑型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电影摄影机这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此外,当然也可以是便携电话或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个人数字助理)等中内置的照相机。此外,也可以是内窥镜、显微镜这样的产业用、医疗用光学设备,或者监视照相机、车载用照相机、台式照相机,例如也可以是安装在电视接收机或个人计算机等中的照相机。当然,也可以应用于从各种角度观察各种物体的观察装置及检查装置。在进行检查、观察时,根据对象物,能够使多个设备机械连接或分离,或改变把持的方法,从而变得便利,本发明能够在广泛的领域中灵活运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原样,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使构成要素变形来实现。此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来构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去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的几个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
此外,为了方便,使用“首先”、“接下来”等,对专利请求的范围、详细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动作流程进行了说明,但这并不表示必须按照该顺序进行实施。此外,不言而喻,关于构成这些动作流程的各步骤,可适当省略对发明没有实质影响的部分。
此外,在此处说明的技术中,主要根据流程图说明的控制及功能大多可以利用程序进行设定,通过使计算机读取该程序并执行,能够实现上述控制及功能。关于该程序,能够将其整体或一部分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而记录或存储在软盘、CD-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硬盘或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在提供产品时,能够经由可移动介质或通信线路进行发布或提供。利用者经由通信网络下载该程序并安装到计算机中,或从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摄像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laims (11)

1.一种摄像显示装置,其中,该摄像显示装置具有:
通信部,其能够接收来自摄像部的摄像图像,所述摄像部与所述摄像显示装置可拆卸地安装;
显示部,其显示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摄像图像;
操作部,其用于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摄像;
状态判定部,其判定收纳有所述通信部、显示部和操作部的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并且判定所述壳体与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分离;以及
控制部,其被提供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根据所述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和所述壳体与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分离,变更由所述显示部和操作部实现的用户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状态判定部还判定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固置配置,
所述控制部被提供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根据所述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所述壳体与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分离和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固置配置,变更由所述显示部和操作部实现的用户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面朝上且被固定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壳体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面朝上且被固定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壳体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壳体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壳体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由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上的触摸面板构成,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改变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操作图标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由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上的触摸面板构成,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改变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操作图标的配置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由配置在所述显示部上的触摸面板和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软键盘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壳体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壳体的旋转而使来自所述摄像部的摄像图像旋转。
11.一种摄像显示装置的摄像显示方法,所述摄像显示装置包括通信部、显示部、操作部、状态判定部和控制部,其中,该摄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通信部接收来自与所述摄像显示装置可拆卸地安装的摄像部的摄像图像;
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摄像图像;
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并且判定所述壳体与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分离,该壳体收纳有用于控制所述摄像部的摄像的所述操作部、所述通信部和所述显示部;以及
所述控制部被提供所述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根据所述壳体是否被配置在其他物体上和所述壳体与所述摄像部是否被分离,变更由所述显示部和操作部实现的用户界面。
CN201510256266.7A 2014-05-19 2015-05-19 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0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3544A JP6334256B2 (ja) 2014-05-19 2014-05-19 撮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表示方法
JPJP2014-103544 2014-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598A CN105100598A (zh) 2015-11-25
CN105100598B true CN105100598B (zh) 2018-11-20

Family

ID=54539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626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0598B (zh) 2014-05-19 2015-05-19 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42987B2 (zh)
JP (1) JP6334256B2 (zh)
CN (1) CN105100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4256B2 (ja) * 2014-05-19 2018-05-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表示方法
US9936111B1 (en) * 2015-06-10 2018-04-03 Google Llc Articulating imag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3391643A4 (en) 2015-12-14 2019-07-31 Red.Com, Llc MODULAR DIGITAL CAMERA AND MOBILE PHONE
JP6846707B2 (ja) * 2017-03-28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機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6527A (ja) * 2006-05-16 2007-12-27 Canon Inc モニター分離可能な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
CN101808193A (zh) * 2009-02-17 2010-08-1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668538A (zh) * 2009-12-25 2012-09-12 索尼公司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09477A (ja) * 2008-10-28 2010-05-13 Canon Inc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85692A (ja) 2011-03-07 2012-09-27 Nec Saitama Ltd 携帯電話装置
JP2012186698A (ja) * 2011-03-07 2012-09-27 Ricoh Co Ltd 画像撮影装置
JP2013093820A (ja) * 2011-10-05 2013-05-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US9325818B2 (en) * 2011-12-09 2016-04-26 Charles J. Kulas Dedicated processor for camera functions in host devices
KR101852433B1 (ko) * 2012-02-07 2018-04-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02799361A (zh) * 2012-06-21 2012-11-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对象的调出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334256B2 (ja) * 2014-05-19 2018-05-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6527A (ja) * 2006-05-16 2007-12-27 Canon Inc モニター分離可能な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
CN101808193A (zh) * 2009-02-17 2010-08-1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668538A (zh) * 2009-12-25 2012-09-12 索尼公司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42987B2 (en) 2017-08-22
CN105100598A (zh) 2015-11-25
US20150334306A1 (en) 2015-11-19
JP6334256B2 (ja) 2018-05-30
JP2015220638A (ja) 2015-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99748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8908916B2 (e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o search for a subject and automatically perform image-recording
JP6234333B2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CN105100598B (zh) 摄像显示装置和摄像显示方法
CN103248813A (zh) 摄影设备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JP2006166248A (ja) ディスプレイ付き撮像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13063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EP2461570A1 (en) Control device, image-captur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3013062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6310339B2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JP2016063244A (ja)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JP5392141B2 (ja) 電子機器
JP2016220261A (ja) 電子機器
JP6542949B2 (ja) 撮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表示方法
CN103391399A (zh) 摄影设备
JP2014082586A (ja) 撮影機器
JP5754500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用プログラム
JP2012085353A (ja) ディスプレイ付き撮像装置
JP4292940B2 (ja) 電子カメラ、及び電子カメラ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51660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48913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用プログラム
JP2014197803A (ja) 撮影補助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2589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用プログラム
JP2018067968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3680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角度検出装置、角度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