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9970A -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9970A
CN105099970A CN201410168797.6A CN201410168797A CN105099970A CN 105099970 A CN105099970 A CN 105099970A CN 201410168797 A CN201410168797 A CN 201410168797A CN 105099970 A CN105099970 A CN 105099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signal
equilibrium treatment
equalizing coefficien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87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9970B (zh
Inventor
刘博�
严伟振
李磊
陈浩
安杰伊·拉德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cionex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think Corp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think Corp,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Sothink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687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99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3598 priority patent/WO2015161719A1/zh
Priority to EP15782326.1A priority patent/EP3136667B1/en
Priority to JP2016563415A priority patent/JP6373407B2/ja
Publication of CN105099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970A/zh
Priority to US15/332,471 priority patent/US991771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9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04L25/0301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 H04L25/0305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with a recursiv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592Adaptation methods
    • H04L2025/03598Algorithms
    • H04L2025/03611Iterative algorithms
    • H04L2025/03636Algorithms using least mean square [L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所述自适应均衡器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器包括:均衡系数生成单元,针对每个子载波,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均衡处理单元,其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Description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背景技术
离散多音频调制(DiscreteMulti-Tone,DMT)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等多载波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其特点是将信道分割成多个子载波后根据每个子载波信噪比分配不同的调制格式。
在多载波通信技术中,通信效果对于信道的变化非常敏感,信道的响应特性以及噪声变化均会造成传输误码率的上升,因此,需要对信道进行跟踪和自适应均衡处理。现有的自适应均衡处理一般基于迭代算法,即,根据初始均衡系数和步长进行迭代运算,生成均衡系数,用于该自适应均衡处理。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的子载波,一般使用固定的初始均衡系数和步长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因此,对于各个子载波进行相同的自适应均衡处理,而不能针对各个子载波的信道变化进行跟踪和均衡处理。但是,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由于每个子载波的带宽利用率非常高,对信道变化比较敏感,信道的响应特性以及噪声变化均会造成传输误码率的上升,因此,需要针对各个子载波的信道变化进行跟踪和自适应均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能够针对各个子载波进行不同的自适应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适应均衡器,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器包括:
均衡系数生成单元,针对每个子载波,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均衡处理单元,其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适应均衡方法,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收机,包括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所述接收机还包括:
快速傅里叶变换器,其对输入该接收机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生成频域信号;
判决反馈器,其对经过所述自适应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并将经过所述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与判决信号的差作为误差信号,反馈给所述自适应均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各个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步长,因此,能够对各个子载波进行不同的自适应均衡处理。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自适应均衡器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均衡系数生成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长生成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参数计算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图6是各频段增益相差巨大的信道的示意图
图7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均衡器的系统在信道增益整体阶跃增加1db时BER的变化示意图
图8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均衡器的系统在信道整体增益在0.8ms内增加1db时BER的变化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机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机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子设备的一构成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自适应均衡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与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与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步长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自适应均衡器。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自适应均衡器的组成示意图,该自适应均衡器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可以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如图1所示,自适应均衡器100包括均衡系数生成单元101和均衡处理单元102。
其中,均衡系数生成单元101,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均衡处理单元102,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其中,不同的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步长。
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均衡器可以适用多载波通信技术,例如,离散多音频调制(DiscreteMulti-Tone,DMT)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等,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的多载波通信技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适应均衡器对输入到其中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输出经过处理后的信号,均衡处理的作用是对信号所收到的线性损伤进行修复,该均衡处理可以采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eastMeanSquare,LMS)的算法。关于最小均方误差法的具体算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该均衡处理过程中,可以对频域信号进行迭代处理,设Yn,k是第n次均衡处理时输入该自适应均衡器的频域数据帧在第k个子载波上调制的信号,Zn,k是第n次均衡处理后从该自适应均衡器输出的频域数据帧在第k个子载波上调制的信号,Wn,k是第n次均衡处理时与第k个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μk是与第k个子载波对应的步长,并且,Wn,k与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μk有关,其中,n和k都是自然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Yn,k和Zn,k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式(1),
Zn,k=Yn,kWn,k(1)
根据式(1)可知,在该自适应均衡器中,可以由均衡系数生成单元101来生成均衡系数Wn,k,由均衡处理单元102根据均衡系数Wn,k对输入信号Yn,k进行均衡处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均衡处理单元102可以是乘法器,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装置来完成均衡处理单元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子载波所对应的均衡系数形成列表,从列表中选取第k个子载波所对应的均衡系数Wn,k,对该子载波上调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此外,可以同时对多个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也可以顺次对各个子载波上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各个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步长,因此,能够对各个子载波进行不同的自适应均衡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均衡系数生成单元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均衡系数生成单元101包括第一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1和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2。
其中,第一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1,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处理;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2,其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1可以根据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第k个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W0,k,由此,根据不同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得到不同的初始均衡系数,所以能够进一步针对各个子载波进行不同的自适应均衡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进而得到初始均衡系数W0,k。例如,在多载波通信系统正式传输信息之前,可以进行信道辨识(Probing),对信道的初始状态进行测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利用信道辨识阶段的测量结果来得到初始均衡系数,以便获得稳定的结果。关于信道辨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设信道辨识阶段发射的频域信号为X0,其中,X0,k为第k个子载波上的调制信号,信道响应函数为H0,H0,k为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函数,接收的频域信号Y0,Y0,k为第k个子载波的接收信号,能够得到下式(2)和(3):
Y0,k=H0,kX0,k(2)
X 0 , k = ( 1 H 0 , k ) Y 0 , k = W 0 , k Y 0 , k - - - ( 3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上述(3)可知,可以将作为初始均衡系数W0,k
在慢变信道的假设下,信道辨识结束后的传输阶段信道变化很小,在信道辨识阶段得到的各个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函数的倒数接近实际收敛值,因此,将作为初始均衡系数可以得到极大的收敛几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来获取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进而得到相应的初始均衡系数W0,k,本发明并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初始均衡系数W0,k可以用于对输入的频域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处理,在迭代过程中,还需要针对输入的频域信号的第n帧进行第n次均衡处理,第n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为Wn,k,其中,n为自然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2来生成均衡系数Wn,k。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2可以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Wn,k、步长μk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An,k,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Wn+1,k。其中,根据初始均衡系数W0,k,步长μk和与初始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参数A0,k,生成第一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W1,k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的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202包括步长生成单元301,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和第一计算单元303。
其中,步长生成单元301根据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步长;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根据频域信号和误差信号,计算第一参数;第一计算单元303计算步长和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长生成单元301可以根据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获得该子载波对应的步长μk。由于每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彼此不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子载波获得不同的步长μk,由此,能够针对不同的子载波获得不同的均衡系数,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可以根据第k个子载波上调制的频域信号Yn,k和与第n次均衡处理后的所得到的误差信号en,k,来得到第一参数An,k,由此,第一参数包含了第n次均衡处理后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自适应的均衡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303可以根据步长μk,第一参数An,k和第n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Wn,k来得到下次,即第n+1次均衡处理所需要的均衡系数Wn+1,k,例如,第一计算单元303可以采用下列的式(4)来计算Wn+1,k
Wn+1,k=Wn,kkAn,k(4)
此外,第一计算单元303还可以采用下列的式(5)来计算W1,k
W1,k=W0,kkA0,k(5)
下面,分别说明步长生成单元301和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的结构。
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eastMeanSquare,LMS)的自适应均衡算法中,为了保证运算结果收敛,步长μk应满足下列式(6)的条件,
0 < &mu; k &le; 1 2 E ( Y 2 n , k ) - - - ( 6 )
其中,E(Y2 n,k)表示Y2 n,k的均方误差。
在慢变信道的假设下,E(Y2 n,k)可近似为E(Y2 0,k)。由式(3),(6)可得如下的式(7),
1 2 E ( Y 2 n , k ) &ap; 1 E ( H 2 0 , k X 2 0 , k ) = 1 | H 2 0 , k | E ( X 2 0 , k ) = | W 2 0 , k | 1 E ( X 2 0 , k ) - - - ( 7 )
在整个传输带宽内信道衰减剧烈的情况下,|W2 0,k|的变化十分剧烈,经常有10dB以上的变化,因此,使用固定的步长很难在各子载波迭代速度接近的同时满足所有子载波的收敛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测量出的|W2 0,k|作为迭代步长的参考值列表,所有参考值使用统一的步长因子来调节迭代速度,E(X2 0,k)只与子载波的调制格式有关,而相同平均功率下各调制格式的均方误差变化要比|W2 0,k|小很多,所以,能够很容易地通过一个合适的步长因子使得所有子载波都在满足收敛条件下得到较快的收敛速度。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步长生成单元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长生成单元301可以包括第二计算单元401和第一乘法单元402。其中,第二计算单元401用于计算初始均衡系数W0,k的绝对值的平方;第一乘法单元402用于将第二计算单元401的计算结果与步长因子相乘,生成步长μk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对所有的子载波使用相同的步长因子,该步长因子能够使得所有子载波都在满足收敛条件下得到较快的收敛速度,该步长因子例如可以是0.4。此外,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子载波设置不同的步长因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长生成单元301还可以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该步长因子;此外,步长生成单元301还可以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每个子载波所对应的步长μk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参数计算单元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可以包括共轭单元501和第二乘法单元502。其中,共轭单元501可以用于生成频域信号Yn,k的共轭信号Yn,k *;第二乘法单元502用于将共轭单元的输出信号Yn,k *与误差信号en,k相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误差信号en,k可以根据第n次均衡处理后生成的信号Zn,k和对Zn,k的判决信号而生成,例如,en,k可以由下式(8)得到,
e n , k = Z n , k - Z ^ n , k - - - ( 8 )
对Zn,k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的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还可以具有平均单元503,用于对第二乘法单元502的输出累加后取平均值,以去除随机噪声的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可以根据下式(9)来计算第一参数An,k
An,k=en,kYn,k *(9)
此外,第一参数计算单元302还可以根据下式(10)来计算参数A0,k
A0,k=e0,kY0,k *(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根据各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对各个子载波设置不同的步长,因此,能够针对不同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并且,针对各个子载波设置不同的初始均衡系数,能够进一步针对不同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
图6是各频段增益相差巨大的信道的示意图,图7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均衡器的系统在信道增益整体阶跃增加1db时BER的变化示意图,图8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均衡器的系统在信道整体增益在0.8ms内增加1db时BER的变化示意图。
根据图7、图8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均衡器的系统,在信道增益整体阶跃增加1db的情况下,系统误码率(BitErrorRatio,BER)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步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在信道整体增益在0.8ms内增加1db的情况下,系统误码率BER的波动并不大,能够稳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图6-8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均衡器,可以在信道内各子载波增益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快速收敛并获得良好的跟踪效果。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机的一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900可以具有快速傅里叶变换器901、自适应均衡器902和判决反馈器903。
其中,快速傅里叶变换器901对输入该接收机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生成频域信号,该频域信号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自适应均衡器902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输出经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判决反馈器903用于对经过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并将经过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与判决信号的差作为误差信号,反馈给该自适应均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快速傅里叶变换器901对输入到该接收机的时域信号yn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生成频域信号Yn。关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器的结构和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适应均衡器902对频域信号Yn进行均衡处理,生成信号Zn。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均衡器902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描述的自适应均衡器100,实施例1中对自适应均衡器的说明被合并于此,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决反馈器903用于对信号Zn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并将信号Zn与判决信号的差作为误差信号en,反馈给该自适应均衡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决反馈器903可以由判决器和减法器构成,其中,判决器用于根据信号Zn生成判决信号该减法器用于计算信号Zn与判决信号的差,生成误差信号en。关于判决器的结构和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机的一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是对图9所示的接收机的构成示意图的进一步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机1000接收时域信号yn,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器1001的处理,生成频域信号Yn,该频域信号Yn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均衡处理单元1002根据均衡系数Wn,对频域信号Yn进行第n次均衡处理,生成信号Zn;信号Zn经过判决反馈器1003,生成判决信号和误差信号en;频域信号Yn经过共轭单元1004生成共轭信号Yn *,共轭信号Yn *与误差信号en在第二乘法单元1005中相乘,生成信号enYn *;平均单元1006对信号enYn *累加后取平均值,去除随机噪声的影响;步长生成单元1007所生成的步长μ与平均单元1006的输出信号在第一乘法单元1008中相乘,生成μenYn *;均衡系数生成单元1009将均衡系数Wn输出到均衡处理单元1002,用于第n次均衡处理,并且均衡系数生成单元1009还将存储于存储器1010中的均衡系数Wn与第一乘法单元1008的输出信号相减,得到均衡系数Wn+1,该均衡系数Wn+1对存储器1010中的均衡系数Wn进行更新,用于进行第n+1次均衡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快速傅里叶变换器1001和判决反馈器1003分别与图9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器901和判决反馈器903结构和原理相同,此处不再重复说明;图10中其它单元的结构和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适应均衡器的相应单元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不再重复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接收机根据各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对各个子载波设置不同的步长,因此,能够针对不同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从而提高接收机的性能;并且,针对各个子载波设置不同的初始均衡系数,能够进一步针对不同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进一步提高接收机的性能。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2所述的接收机。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子设备的一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11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存储器1102耦合到中央处理器1101。值得注意的是,该图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机装置的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1101中。其中,中央处理器1101可以被配置为:
对输入该接收机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生成频域信号Yn,所述频域信号Yn所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根据对所述频域信号Yn所使用信道的检测结果,对所述频域信号Yn进行均衡处理,其中,不同的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步长;判决反馈器,其对经过所述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并将经过所述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与判决信号的差作为误差信号,用于所述均衡处理;
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所述步长;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步长和所述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计算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将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与步长因子相乘,生成所述步长;
生成所述频域信号的共轭信号;将所述频域信号的共轭信号与所述误差信号相乘;
对所述相乘的结果求平均值,生成所述第一参数。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机可以与中央处理器1101分开配置,例如可以将接收机配置为与中央处理器1101连接的芯片,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来实现接收机的功能。
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103,用于对接收机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输入单元1104、音频处理单元1105、显示器1106、电源1107。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设备11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1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图11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11所示,中央处理器1101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中央处理器1101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110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1102,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存储执行有关信息的程序。并且中央处理器1101可执行该存储器1102存储的该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其他部件的功能与现有类似,此处不再赘述。电子设备1100的各部件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结合来实现,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均衡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自适应均衡器对应,与实施例1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自适应均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步骤1202,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与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1,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步骤1302,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与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1,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所述步长;
步骤1402,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所述第一参数;
步骤1403,计算所述步长和所述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步长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501,计算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
步骤1502,将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与步长因子相乘,生成所述步长。
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具体工作方式请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单元的具体工作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各个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对各个子载波设置不同的步长,因此,能够针对不同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并且,针对各个子载波设置不同的初始均衡系数,能够进一步针对不同子载波进行不同的均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信息处理装置或用户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4所述的自适应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装置或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4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信息处理装置或基站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基站中执行实施例4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装置或基站中执行实施例4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关于包括以上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下述的附记:
附记1、一种自适应均衡器,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器包括:
均衡系数生成单元,针对每个子载波,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均衡处理单元,其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处理;
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其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附记3、根据附记2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包括:
步长生成单元,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所述步长;
第一参数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所述第一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其计算所述步长和所述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附记4、根据附记3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步长生成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其用于计算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
第一乘法单元,其用于将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与步长因子相乘,生成所述步长。
附记5、根据附记3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计算单元包括:
共轭单元,其用于生成所述频域信号的共轭信号;
第二乘法单元,其用于将所述共轭单元的输出和所述误差信号相乘。
附记6、根据附记5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计算单元还包括:
平均单元,其用于对所述第二乘法单元的输出求平均值,生成所述第一参数。
附记7、一种接收机,包括根据附记1-6之一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所述接收机还包括:
快速傅里叶变换器,其对输入该接收机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生成频域信号;
判决反馈器,其对经过所述自适应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并将经过所述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与判决信号的差作为误差信号,反馈给所述自适应均衡器。
附记8、一种自适应均衡方法,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附记9、根据附记8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包括:
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附记10、根据附记9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包括:
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所述步长;
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所述第一参数;
计算所述步长和所述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附记11、根据附记10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生成所述步长包括:
计算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
将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与步长因子相乘,生成所述步长。
附记12、根据附记11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计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
生成所述频域信号的共轭信号;
将所述频域信号的共轭信号与所述误差信号相乘。
附记13、根据附记12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计算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
对所述相乘的结果求平均值,生成所述第一参数。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均衡器,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器包括:
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其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均衡处理单元,其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初始均衡处理;
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其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第二均衡系数生成单元包括:
步长生成单元,其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所述步长;
第一参数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所述第一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其计算所述步长和所述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步长生成单元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其用于计算所述初始均衡系数的绝对值的平方;
第一乘法单元,其用于将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与步长因子相乘,生成所述步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计算单元包括:
共轭单元,其用于生成所述频域信号的共轭信号;
第二乘法单元,其用于将所述共轭单元的输出和所述误差信号相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计算单元还包括:
平均单元,其用于对所述第二乘法单元的输出求平均值,生成所述第一参数。
7.一种接收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均衡器,所述接收机还包括:
快速傅里叶变换器,其对输入该接收机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生成频域信号;
判决反馈器,其对经过所述自适应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进行判决,生成判决信号,并将经过所述均衡处理的频域信号与判决信号的差作为误差信号,反馈给所述自适应均衡器。
8.一种自适应均衡方法,用于对频域信号进行自适应均衡处理,所述频域信号使用的信道包含多个子载波,所述自适应均衡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和步长,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其中,不同的该子载波对应不同的所述步长;
针对每个子载波,使用所述均衡系数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生成与该子载波对应的均衡系数包括:
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该子载波对应的初始均衡系数,用于对该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
根据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所述步长和与本次均衡处理后的误差信号相对应的第一参数,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适应均衡方法,其中,生成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包括:
根据该子载波的信道信息,生成所述步长;
根据所述频域信号和所述误差信号,计算所述第一参数;
计算所述步长和所述第一参数相乘的结果与本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的差值,作为下次均衡处理所使用的均衡系数。
CN201410168797.6A 2014-04-24 2014-04-24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Active CN105099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797.6A CN105099970B (zh) 2014-04-24 2014-04-24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PCT/CN2015/073598 WO2015161719A1 (zh) 2014-04-24 2015-03-04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EP15782326.1A EP3136667B1 (en) 2014-04-24 2015-03-04 Adaptive equalizer and adaptive equalization method
JP2016563415A JP6373407B2 (ja) 2014-04-24 2015-03-04 適応等化器、適応等化方法及び受信機
US15/332,471 US9917710B2 (en) 2014-04-24 2016-10-24 Adaptive equalizer, adaptive equalization method and recei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797.6A CN105099970B (zh) 2014-04-24 2014-04-24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970A true CN105099970A (zh) 2015-11-25
CN105099970B CN105099970B (zh) 2018-08-14

Family

ID=5433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8797.6A Active CN105099970B (zh) 2014-04-24 2014-04-24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17710B2 (zh)
EP (1) EP3136667B1 (zh)
JP (1) JP6373407B2 (zh)
CN (1) CN105099970B (zh)
WO (1) WO20151617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8994A (zh) * 2019-11-22 202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预均衡补偿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3296B2 (en) 2007-03-15 2012-12-04 Boris Malyugin Ring used in a small pupil phacoemulsification procedure
CN113824659B (zh) * 2020-06-18 2024-03-2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数字域之讯号处理电路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2928A (ja) * 1982-09-20 1984-03-27 Nec Corp 適応型トランスバ−サル等化器
CN1716931A (zh) * 2004-06-28 2006-0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能调整步长的均衡器及其均衡方法
CN101197592A (zh) * 2006-12-07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串扰抵消方法、装置及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
CN102035781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扬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单载波通讯接收器的抑制频域均衡误差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64110A (zh) * 2010-02-24 2011-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频域均衡方法和系统
CN101335551B (zh) * 2007-06-28 2012-02-0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dft-s-gmc系统多天线分集方案的sinr估计方法
CN102474374A (zh) * 2009-07-02 2012-05-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及程序
CN102594374A (zh) * 2011-01-07 2012-07-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对百兆量级宽带接收信号的均衡方法
CN102769599A (zh) * 2012-07-30 2012-11-07 北京大学 一种新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31437B1 (ko) 1995-06-30 2002-08-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엠.티.시스템에서적응형비트교환방법및장치
US6608864B1 (en) * 1999-05-26 2003-08-19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ult recovery in a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KR100500810B1 (ko) * 1999-10-29 2005-07-12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파형 등화 제어 장치
JP3538104B2 (ja) * 2000-02-25 2004-06-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検波装置
JP2001313594A (ja) 2000-04-28 2001-11-09 Fujitsu Ltd Dmtシステムのタイムドメインイコライザーの係数更新方法、レシーブ方法、dmtシステム及びdmtモデム
US7289554B2 (en) 2003-07-15 2007-10-30 Brooktree Broadband Hold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qualization and cyclostationary interference rejection for ADSL-DMT modems
US20060029126A1 (en) * 2004-04-15 2006-02-09 Mediatek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ise enhancement reduction in an adaptive equalizer
KR100606790B1 (ko) * 2004-08-12 200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한 채널 등화기
AU2007243937B2 (en) * 2006-01-12 2011-03-17 Agere Systems Inc. Receiver employing non-pilot reference channels for equalizing a received signal
US8081690B2 (en) 2008-01-11 2011-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hannel estimation
US7970070B2 (en) 2008-05-14 2011-06-28 Newport Media, Inc. Adaptive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 in OFDM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545209B2 (ja) * 2008-09-01 2010-09-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信号の受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受信方法
CN101997790B (zh) 2009-08-13 2013-11-06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时域导频序列的信道估计装置及方法
EP2290893A1 (en) 2009-08-24 2011-03-02 Nxp B.V.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OFDM Receiver using sliding Fourier Transform
CN101741804A (zh) 2010-01-22 2010-06-16 北京邮电大学 光ofdm系统中基于训练序列和循环前缀(cp)的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
JP2012023670A (ja) 2010-07-16 2012-02-02 Japan Radio Co Ltd Ofdm伝送方式における受信機
GB2485427B (en) 2011-04-08 2012-11-07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eighted equalization
US9210012B2 (en) * 2011-12-29 2015-12-08 Intel Corporation Frequency-domain turbo equalization, including multi-mode adaptive linear equalization, adaptive decision-directed channel estimation, adaptive noise variance estimation, and dynamic iteration control
GB2503073B (en) * 2013-03-27 2014-04-23 Imagination Tech Ltd Efficient tracking of decision-feedback equaliser coefficien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2928A (ja) * 1982-09-20 1984-03-27 Nec Corp 適応型トランスバ−サル等化器
CN1716931A (zh) * 2004-06-28 2006-0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能调整步长的均衡器及其均衡方法
CN101197592A (zh) * 2006-12-07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串扰抵消方法、装置及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
CN101335551B (zh) * 2007-06-28 2012-02-0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dft-s-gmc系统多天线分集方案的sinr估计方法
CN102474374A (zh) * 2009-07-02 2012-05-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及程序
CN102035781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扬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单载波通讯接收器的抑制频域均衡误差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64110A (zh) * 2010-02-24 2011-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频域均衡方法和系统
CN102594374A (zh) * 2011-01-07 2012-07-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对百兆量级宽带接收信号的均衡方法
CN102769599A (zh) * 2012-07-30 2012-11-07 北京大学 一种新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CHADA SITJONGSATAPORN: "New Variable Step-size Order Statistic LMS-based Frequency Domain Equalisation for OFDM systems", 《IEEE》 *
TAIWEN TANG 等: "Space-Time Equalization for Asynchronous Multiuser Bit-Interleaved Coded OFDM", 《IEEE》 *
王香利: "SC-FDE系统中的频域均衡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8994A (zh) * 2019-11-22 202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预均衡补偿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1777768B2 (en) 2019-11-22 2023-10-03 Zte Corporation Pre-equaliz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nk,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838994B (zh) * 2019-11-22 202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预均衡补偿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517936A (ja) 2017-06-29
EP3136667A1 (en) 2017-03-01
CN105099970B (zh) 2018-08-14
EP3136667A4 (en) 2017-10-11
US9917710B2 (en) 2018-03-13
EP3136667B1 (en) 2020-06-10
WO2015161719A1 (zh) 2015-10-29
JP6373407B2 (ja) 2018-08-15
US20170041164A1 (en)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7557B2 (en) Apparatus for equalizing clipping noise signals of receiver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of
US9124399B2 (en) Highly-spectrally-efficient receptio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8781008B2 (en) Highly-spectrally-efficient transmissio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US11038538B2 (en) Maximum likelihood error detection for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s with PAM modulation
US10742453B1 (en) Nonlinear equalizer with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US20220224375A1 (en) Gain adaptation for downstream vectoring systems
CN102111366A (zh) 基于活跃集频音预留的峰均功率比(par)削减
CN113497773B (zh) 散射通信系统的均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处理终端
CN102474374A (zh)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及程序
US201703592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qam-fbmc system
TW201735609A (zh) 用於設定類比前端dc增益之系統及方法
CN105099970A (zh) 自适应均衡器、自适应均衡方法以及接收机
CN111343111B (zh) 一种散射通信干扰抑制均衡方法、系统、介质、程序、通信系统
US20050053127A1 (en) Equaliz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0430151A (zh) 面向水声通信的变抽头长度盲判决反馈频域均衡算法
US7212595B2 (en) Reduced complexity time-frequency trained equalizer for discrete multi-tone based DSL systems
Niu et al. LED nonlinearity post-compensator with legendre polynomials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CN103873417B (zh) 基于带外立方度量ocm的新型功率回退量度量系统及方法
CN113141196A (zh) 一种信道补偿方法及通信装置
US9979572B2 (en) Channel equalization and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ceiver
Avila et al. Unsupervised time domain nonlinear post-equalization for ACO-OFDM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20440B2 (en) Equalizer circuit
CN104852748A (zh) 干扰抑制装置、方法以及接收机
CN116388882A (zh) 一种光通信系统非线性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yszkiewicz et al. Minimization of OFDM clipped samples power by tone reservation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SOCIONEXT Inc.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County of Kanagawa Ci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Patentee before: SOCIONEXT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