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4453A -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4453A
CN105094453A CN201410154702.5A CN201410154702A CN105094453A CN 105094453 A CN105094453 A CN 105094453A CN 201410154702 A CN201410154702 A CN 201410154702A CN 105094453 A CN105094453 A CN 105094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scanning
touch point
touch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47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4453B (zh
Inventor
王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547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4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4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4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可以降低进行真假判定时,对候选触摸点误判的可能性,提高触摸屏多点定位精度。具体方案为: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根据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人机交互技术—触摸屏技术的提出,电子产品的输入控制方式逐渐由传统的键盘或者鼠标控制方式转变为触摸屏控制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输入控制方式,触摸屏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简化的人机交互服务。其中,红外触控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触摸屏技术。红外触控技术所采用的红外触摸屏成矩形结构,红外触摸屏由一个长发射边、一个长接收边、一个短发射边和一个短接收边组成。
现有技术中,针对多触摸点触摸的情况,红外触控技术一般采用长、短边正扫光路(水平光路和垂直光路)中被遮挡光路正交的方法定位候选触摸点,以确定候选触摸点集合(即可能的触摸点),然后采用斜扫光路被遮挡的情况对候选触摸点集合中的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判定,从而确定出真实触摸点。
但是,红外触摸屏上不同光路(如正扫光路和斜扫光路)的扫描时间不同,触摸点移动时进行扫描可能会存在时延误差现象,即触摸点移动时扫描到的扫描数据是带误差的,因此,现有技术中根据存在误差的扫描数据对候选触摸点集合中的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判定,可能会导致误判,将真实触摸点误判为鬼点或者将鬼点误判为真实触摸点。
如图1所示,实线表示正扫光路,虚线(粗虚线和细虚线)表示斜扫光路,图1中的两个黑色触摸点(触摸点1和触摸点2)为采用正扫光路扫描时,确定出的候选触摸点,其中,触摸点1和触摸点2遮挡了实线所示的正扫光路,为水平光路和垂直光路(正扫光路)的交点。理想情况下,采用斜扫光路对候选触摸点(触摸点1和触摸点2)进行真假判定,触摸点1和触摸点2所遮挡的斜扫光路为粗虚线所示的光路;但是,由于扫描时延误差,触摸点1和触摸点2可能会发生移动,当采用斜扫光路对候选触摸点(触摸点1和触摸点2)进行真假判定时,触摸点1可能已经移动到了触摸点3所在的位置,触摸点2可能已经移动到了触摸点4所在的位置。此时,采用斜扫光路对候选触摸点(触摸点1和触摸点2)进行真假判定,移动后的触摸点1(触摸点3)和移动后的触摸点2(触摸点4)所遮挡的斜扫光路为粗虚线所示的光路则会变成细虚线所示的斜扫光路。移动前后触摸点1和移动前后触摸点2所遮挡的斜扫光路发生了变化,获取到的扫描数据时存在误差的,当触摸点1和触摸点2为真实触摸点时,可能会由于扫描误差将触摸点1和触摸点2误判为鬼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可以降低进行真假点判定时,对候选触摸点误判的可能性,提高触摸屏多点定位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应用于触屏设备,所述触屏设备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所述理论匹配值和所述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包括: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
依据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一方向边围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二方向边围成;
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其中,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所述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所述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
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统计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理论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统计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统计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一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若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二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
若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
或者,
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一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二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M≥1;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N≥1;
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包含于触屏设备,所述触屏设备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所述理论匹配值和所述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定位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扫描子单元,用于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
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扫描子单元扫描得到的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扫描子单元扫描得到的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一方向边围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二方向边围成;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其中,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所述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所述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
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理论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第二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和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一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二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所述第二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三确定模块、所述第四确定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和所述第六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
或者,
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一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二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M≥1;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N≥1;
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触屏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组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所列举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根据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斜扫光路被遮挡的情况对候选触摸点集合中的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时,由于时延误差现象,导致候选触摸点的误判相比。通过本方案,可以根据已确定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计算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然后根据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该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其中,由于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不会因为扫描时延导致的触摸点移动而发生变化的;因此,采用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可以避免由于触摸点移动导致对候选触摸点误判。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降低进行真假点判定时,对候选触摸点误判的可能性,提高触摸屏多点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一种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二方向边的扫描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一方向边的触摸区域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二方向边的触摸区域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候选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候选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候选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候选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候选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应用于触屏设备,该触屏设备的触摸屏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如图2所示,该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包括:
S101、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其中,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M≥1;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N≥1。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可以等于N,M也可以不能等于N,即第一方向边上包含的扫描方向的个数可以等于第二方向边上包含的扫描方向的个数,也可以不等于第二方向边上包含的扫描方向的个数。
S102、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根据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与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个数和与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个数的总和;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为:与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个数和与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个数的总和。
其中,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所述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边可以为触屏设备的触摸屏的长边,第二方向边可以为触屏设备的触摸屏的短边;或者,第一方向边可以为触屏设备的触摸屏的短边,第二方向边可以为触屏设备的触摸屏的长边。
示例性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的方法可以包括: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依据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和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其中,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第一方向边围成,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二方向边围成。
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一侧临界光路为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二侧临界光路为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
S103、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S104、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真实触摸点。
示例性的,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根据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斜扫光路被遮挡的情况对候选触摸点集合中的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时,由于时延误差现象,导致候选触摸点的误判相比。通过本方案,可以根据已确定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计算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然后根据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该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其中,由于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不会因为扫描时延导致的触摸点移动而发生变化的;因此,采用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可以避免由于触摸点移动导致对候选触摸点误判。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降低进行真假点判定时,对候选触摸点误判的可能性,提高触摸屏多点定位精度。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应用于触屏设备,该触屏设备的触摸屏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如图3所示,该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可以包括:
S201、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第一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和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
其中,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M≥1;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N≥1。
示例性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可以分别进行第一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第一方向边上每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该扫描方向上,被触摸点遮挡的同斜率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并统计第一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将统计到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确定为第一候选扫描方向;在同一扫描周期内,分别进行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第二方向边上每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该扫描方向上,被触摸点遮挡的同斜率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并统计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
S202、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示例性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将统计到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确定为第二候选扫描方向;根据第一候选扫描方向和第二候选扫描方向计算得到候选触摸点集合。
其中,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第一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和第二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获取第一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和第二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交点集合,将交点集合作为候选触摸点集合。
示例性的,触摸屏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第一方向边为触摸屏的长边,第二方向边为触摸屏的短边)。如图5所示,假设第一方向边上包含两个扫描方向:扫描方向a和扫描方向b。其中,扫描方向a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该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与第一方向边垂直;扫描方向b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该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与第一方向边成60°夹角。
例如,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进行第一方向边上的扫描方向a的扫描,并分别确定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即沿着扫描方向a(与第一方向边垂直的平行光路)扫描,以确定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与第一方向边垂直的平行光路中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然后统计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进行第一方向边上的扫描方向b的扫描,并分别确定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即沿着扫描方向b(与第一方向边成60°夹角的平行光路)扫描,以确定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与第一方向边成60°夹角的平行光路中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然后统计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边中不止可以包含两个扫描方向,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方向边上扫描方向的个数不做限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输入设置第一方向边上扫描方向的个数,或者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根据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对触摸点的识别精度设置第一方向边上扫描方向的个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平行线仅以示例的方式表示平行光路,扫描方向a和扫描方向b中实际所包含的平行光路的个数远远大于图5中的平行线个数。即图11中的每一条平行线均可以分别代表一个平行光路集合,该平行光路集合中包含若干个平行光路。
其中,如图6所示,假设第二方向边上包含两个扫描方向:扫描方向A和扫描方向B。其中,扫描方向A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该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与第二方向边垂直;扫描方向B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该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与第二方向边成80°夹角。
示例性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进行第二方向边上的扫描方向A的扫描,并分别确定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即沿着扫描方向A(与第二方向边垂直的平行光路)扫描,以确定第二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与第二方向边垂直的平行光路中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然后统计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进行第二方向边上的扫描方向B的扫描,并分别确定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即沿着扫描方向B(与第二方向边成80°夹角的平行光路)扫描,以确定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与第二方向边成80°夹角的平行光路中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然后统计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边中不止可以包含两个扫描方向,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方向边上扫描方向的个数不做限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输入设置第二方向边上扫描方向的个数,或者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根据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对触摸点的识别精度设置第二方向边上扫描方向的个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平行线仅以示例的方式表示平行光路,扫描方向A和扫描方向B中实际所包含的平行光路的个数远远大于图6中的平行线个数。即图6中的每一条平行线均可以分别代表一个平行光路集合,该平行光路集合中包含若干个平行光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方法,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的其他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203、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依据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
其中,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假设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进行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扫描时,确定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1,假设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进行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的扫描时,确定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2,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第一方向边上的扫描方向a和扫描方向b中,扫描方向b为第一候选扫描方向(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按照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为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
其中,扫描方向a中的三条平行光路(如图7所示的虚线1、虚线2和虚线3)被触摸点遮挡,并且这三条平行光路(如图7所示的虚线1、虚线2和虚线3)为连续的平行光路,因此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1。扫描方向b中的三条平行光路(如图7所示的虚线4、虚线5和虚线6)被触摸点遮挡,并且这三条平行光路(如图7所示的虚线4、虚线5和虚线6)中,虚线5和虚线6所代表的平行光路为连续的平行光路,而虚线4所代表的平行光路与虚线5和虚线6所代表的平行光路不连续,因此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2。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假设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进行第二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扫描时,确定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2,假设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在进行第二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的扫描时,确定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2,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第二方向边上的扫描方向A和扫描方向B中,扫描方向A为第二候选扫描方向(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按照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第二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为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
其中,扫描方向A中的三条平行光路(如图8所示的虚线6和虚线7)被触摸点遮挡,并且这三条平行光路(如图8所示的虚线6和虚线7)为不连续的平行光路,因此第一方向边的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2。扫描方向B中的三条平行光路(如图8所示的虚线8、虚线9、和虚线10)被触摸点遮挡,并且这三条平行光路(如图8所示的虚线8、虚线9、和虚线10)中,虚线8、虚线9、和虚线10所代表的平行光路为连续的平行光路,因此第二方向边的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个数为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边中只包含一个第一候选扫描方向,即第一方向边中包含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第一方向边中不止可以包含一个非候选扫描方向,换言之,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可以为一个包含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的扫描方向集合。
相应的,第二方向边中只包含一个第二候选扫描方向,即第二方向边中包含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第二方向边中不止可以包含一个非候选扫描方向,换言之,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可以为一个包含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的扫描方向集合。
其中,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第一方向边围成,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第二方向边围成。
示例性的,与上述实例对应,当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扫描方向a时,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扫描方向a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第一方向边围成,如图9中粗线围城的平行四边形区域。
与上述实例对应,当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扫描方向B时,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扫描方向B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第二方向边围成,如图10中粗线围城的平行四边形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可以为一个扫描方向集合,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可以为一个扫描方向集合,因此,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可能不止包含如图9所示粗线所围城的平行四边形区域,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可能不止包含如图10所示粗线所围城的平行四边形区域。
S204、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根据候选触摸点与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候选触摸点与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示例性的,假设图11中的四个黑点为候选触摸点,虚平行线分别表示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上的平行光路和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上的平行光路。
如图12所示,虚平行线分别表示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上的平行光路和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上的平行光路,实平行线分别表示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上的平行光路和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上的平行光路。粗线所围城的平行四边形1为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粗线所围城的平行四边形2为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
示例性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根据如图12所示的每个候选触摸点与平行四边形1的位置关系、每个候选触摸点与平行四边形2的位置关系计算每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具体的,S204可以包括S204a-S204c:
S204a、若候选触摸点在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内,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示例性的,如图12或图13所示,由于图12或图13中的每一个候选触摸点均在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平行四边形2)内,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图12或图13中的每一个候选触摸点均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S204b、若候选触摸点在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内,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由于图12中的每一个候选触摸点均在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平行四边形1)内,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图12中的每一个候选触摸点均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当然,若一个候选触摸点不在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平行四边形1)内,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该候选触摸点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不匹配例如,图13中候选触摸点1不在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平行四边形1)内,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1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不匹配。
S204c、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统计与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理论匹配总数确定为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的每一个候选触摸点均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且均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则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图12所示的每一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均为2。
如图13所示,除候选触摸点1之外的其他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均为2。由于候选触摸点1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但候选触摸点1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不匹配,因此候选触摸点1的理论匹配值均为1。
S205、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计算各个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计算各个候选触摸点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
其中,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一侧临界光路为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二侧临界光路为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a的扫描)的触摸区域为虚线1、虚线2和虚线3所组成的区域。其中,虚线1为扫描方向a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一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虚线3为扫描方向a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二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或者,虚线3为扫描方向a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一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虚线1为扫描方向a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二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
由于虚线2与虚线1平行,虚线2与虚线3平行,且虚线2到虚线1的垂直距离等于虚线2到虚线3的垂直距离,因此,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扫描方向a)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为虚线2。
如图8所示,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B的扫描)的触摸区域为虚线8、虚线9和虚线10所组成的区域。
其中,虚线8为扫描方向B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一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虚线10为扫描方向B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二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或者,虚线10为扫描方向B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一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虚线8为扫描方向B上被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的第二侧临界光路,即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
由于,虚线9与虚线8平行,虚线9与虚线10平行,且虚线9到虚线8的垂直距离等于虚线9到虚线10的垂直距离,因此,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扫描方向B)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为虚线9。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分别计算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2(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以及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扫描方向a,图14中的虚线2与图7中的虚线2是同一条虚线。
如图15所示,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分别计算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9(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以及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扫描方向B,图15中的虚线9与图8中的虚线9是同一条虚线。
S206、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应用场景中,S206可以包括S206a-S206c:
S206a、若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其中,第一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由于候选触摸点3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即在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以及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中,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最小,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3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S206b、若候选触摸点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其中,第二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由于候选触摸点1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即在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以及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中,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9的垂直距离最小,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1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S206c、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统计与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示例性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由于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的候选触摸点为候选触摸点1、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的候选触摸点为候选触摸点3,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1的实际匹配值为1,候选触摸点2的实际匹配值为0,候选触摸点3的实际匹配值为1,候选触摸点4的实际匹配值为0。
进一步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在执行S206c: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统计与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之前,如图4所示,S206还可以包括S206d-S206g:
S206d、若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第一垂直距离,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计算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具体的,当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第一垂直距离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计算该候选触摸点(如图14所示的候选触摸点1、候选触摸点2、候选触摸点4)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第一垂直距离为候选触摸点3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假设候选触摸点3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虚线2)的垂直距离为S3,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为S1,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为S2,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为S4,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分别计算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1与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3的差值S1-S3、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2与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3的差值S2-S3、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4与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3的差值S4-S3
S206e、若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具体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判断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并当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时,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示例性的,对应于上述实例,当候选触摸点1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1与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3的差值S1-S3的绝对值|S1-S3|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1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当候选触摸点2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2与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3的差值S2-S3的绝对值|S2-S3|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2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当候选触摸点4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4与候选触摸点3到虚线2的垂直距离S3的差值S4-S3的绝对值|S4-S3|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4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S206f、若候选触摸点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第二垂直距离,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计算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S206f中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计算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S206d中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计算候选触摸点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206g、若候选触摸点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相对距离阈值,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S206g中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的具体方法与S206e中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确定候选触摸点与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的方法类似,本发明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
或者,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一距离的一半,第一距离为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二距离的一半,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S207、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S208、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真实触摸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示例性的,假设M=2,且N=2,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四个候选触摸点:候选触摸点1、候选触摸点2、候选触摸点3和候选触摸点4。其中候选触摸点1、候选触摸点2、候选触摸点3和候选触摸点4的理论匹配值均为2,候选触摸点1和候选触摸点3的实际匹配值均为2、候选触摸点2和候选触摸点4的实际匹配值均为0。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计算得到候选触摸点1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1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为1;候选触摸点2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2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为0;候选触摸点3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3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为1;候选触摸点4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4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为0。
M=2,且N=2时,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24=0.5,由于候选触摸点1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1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1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0.5,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1为真实触摸点;由于候选触摸点3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3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1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0.5,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3为真实触摸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小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鬼点。其中,由于候选触摸点2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2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0.5小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0,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2为鬼点;由于候选触摸点2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4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0小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0.5,因此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候选触摸点4为鬼点。
S209、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真实触摸点。
其中,当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时,无论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为多少,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都可以确定该候选触摸点为真实触摸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根据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斜扫光路被遮挡的情况对候选触摸点集合中的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时,由于时延误差现象,导致候选触摸点的误判相比。通过本方案,可以根据已确定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计算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然后根据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该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其中,由于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不会因为扫描时延导致的触摸点移动而发生变化的;因此,采用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可以避免由于触摸点移动导致对候选触摸点误判。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降低进行真假点判定时,对候选触摸点误判的可能性,提高触摸屏多点定位精度。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包含于触屏设备,所述触屏设备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如图16所示,所述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第一计算单元32、第二计算单元33和定位单元34。
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第一计算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获取单元31获取的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所述理论匹配值和所述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计算单元33,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单元32计算得到的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定位单元34,用于若所述第二计算单元33计算得到的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进一步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计算单元32,包括:扫描子单元321、确定子单元322、第一计算子单元323、第二计算子单元324。
扫描子单元321,用于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
确定子单元322,用于依据扫描子单元321扫描得到的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扫描子单元321扫描得到的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一方向边围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二方向边围成。
第一计算子单元323,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确定子单元322确定的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确定子单元322确定的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324,用于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确定子单元322确定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确定子单元322确定的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所述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所述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
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323,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一统计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理论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324,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和第二统计模块。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第二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和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324,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第五确定模块、第二计算模块、第六确定模块。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一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二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所述第二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三确定模块、所述第四确定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和所述第六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
或者,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一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二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单元34,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M≥1;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N≥1。
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屏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组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和触屏设备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和触屏设备,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根据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若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斜扫光路被遮挡的情况对候选触摸点集合中的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时,由于时延误差现象,导致候选触摸点的误判相比。通过本方案,可以根据已确定的触摸区域和候选触摸点计算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然后根据该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该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其中,由于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不会因为扫描时延导致的触摸点移动而发生变化的;因此,采用表征候选触摸点与相应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对候选触摸点进行真假点判定,可以避免由于触摸点移动导致对候选触摸点误判。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降低进行真假点判定时,对候选触摸点误判的可能性,提高触摸屏多点定位精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触屏设备,所述触屏设备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所述理论匹配值和所述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包括: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
依据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一方向边围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二方向边围成;
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其中,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所述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所述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
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统计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理论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统计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统计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一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若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二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
若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
或者,
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一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二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M≥1;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N≥1;
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10.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于触屏设备,所述触屏设备包括第一方向边和第二方向边,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候选触摸点集合,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触摸点;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集合中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和实际匹配值,所述理论匹配值和所述实际匹配值用于表征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不为零,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
定位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的比值大于预设真点匹配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扫描子单元,用于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依次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确定所述第一方向边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
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扫描子单元扫描得到的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并依据扫描子单元扫描得到的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个数,确定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一方向边围成,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由组成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同斜率平行光路中的两个临界平行光路和所述第二方向边围成;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的位置关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其中,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除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之外的其他扫描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所述第二候选扫描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所有扫描方向中包含的触摸区域的个数最多的扫描方向;
所述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上存在触摸点时,被所述触摸点遮挡的连续平行光路所组成的区域;
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平行,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与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平行,且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线到所述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在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理论匹配;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理论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理论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垂直距离,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中最小的垂直距离;
第二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和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子单元,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一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所述第二垂直距离,则计算所述候选触摸点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相对距离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与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实际匹配;
所述第二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所述第三确定模块、所述第四确定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和所述第六确定模块确定的与所述候选触摸点实际匹配的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和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总数,并将统计到的实际匹配总数确定为所述候选触摸点的实际匹配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相对距离阈值;
或者,
所述第一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一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一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二相对距离阈值为第二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起始边界到所述第二非候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的终止边界的垂直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计算单元计算得到所述候选触摸点的理论匹配值为零,则确定所述候选触摸点为所述真实触摸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边上包含M个扫描方向,M≥1;所述第二方向边上包含N个扫描方向,N≥1;
所述第一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所述第二方向边上的一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组成,且组成不同扫描方向的平行光路的斜率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1;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N+(M-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N-1))(M+N);
当M>1,且N>1时,所述预设真点匹配阈值为((M-1)+(N-1))(M+N)。
19.一种触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组程序代码,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
CN201410154702.5A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Active CN105094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4702.5A CN105094453B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4702.5A CN105094453B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453A true CN105094453A (zh) 2015-11-25
CN105094453B CN105094453B (zh) 2019-06-14

Family

ID=54575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4702.5A Active CN105094453B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44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8023A (zh) * 2016-03-14 2016-07-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的识别方法及红外触控装置
CN106502476A (zh) * 2016-11-04 2017-03-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8828A1 (en) * 2009-07-22 2011-01-27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unit for multi-touch environment
CN102004585A (zh) * 2010-11-15 2011-04-0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多区域识别方法
CN102043500A (zh) * 2009-10-20 2011-05-04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系统及多点定位方法
CN102364417A (zh) * 2011-06-28 2012-02-29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3143235A1 (zh) * 2012-03-27 2013-10-03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15310A (zh) * 2015-01-23 2015-05-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候选触摸点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8828A1 (en) * 2009-07-22 2011-01-27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unit for multi-touch environment
CN102043500A (zh) * 2009-10-20 2011-05-04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系统及多点定位方法
CN102004585A (zh) * 2010-11-15 2011-04-0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多区域识别方法
CN102364417A (zh) * 2011-06-28 2012-02-29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3143235A1 (zh) * 2012-03-27 2013-10-03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15310A (zh) * 2015-01-23 2015-05-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候选触摸点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8023A (zh) * 2016-03-14 2016-07-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的识别方法及红外触控装置
CN105808023B (zh) * 2016-03-14 2019-01-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点的识别方法及红外触控装置
CN106502476A (zh) * 2016-11-04 2017-03-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502476B (zh) * 2016-11-04 2019-10-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453B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4454A (zh)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4731418A (zh) 一种触摸屏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US9122345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ouch gesture and touch control system
CN102096530B (zh) 一种多点触摸轨迹跟踪方法
CN105955525B (zh) 触摸轨迹跟踪方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6406638B (zh) 一种触摸点轮廓生成方法及设备
EP2691841A1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multi-touch scaling gesture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528130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777984A (zh) 一种触摸轨迹跟踪的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4765560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
CN104615310A (zh) 一种确定候选触摸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2105A (zh)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触摸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US10824270B1 (en) Multi-mode operation method for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4615311A (zh) 一种触摸屏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5094453A (zh)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6598351B (zh) 一种触摸点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866143A (zh) 一种触摸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2830861B (zh) 用于自电容触摸屏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触控系统
CN102419662A (zh) 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多点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975119A (zh) 多目标追踪方法、触摸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04693A (zh)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2750035A (zh) 光标显示位置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095181B (zh) 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之介质
CN111708446B (zh) 鼠标漫游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825970B (zh) 触控点的追踪方法及追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