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0077A - 家用气泵 - Google Patents

家用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0077A
CN105090077A CN201510565866.1A CN201510565866A CN105090077A CN 105090077 A CN105090077 A CN 105090077A CN 201510565866 A CN201510565866 A CN 201510565866A CN 105090077 A CN105090077 A CN 105090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air flue
air
intake grill
exhaus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58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0077B (zh
Inventor
郑富明
王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KE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KE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KE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58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0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0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0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设备,公开了一种家用气泵,包括进风口、气道、风机、出风口以及壳体;其中,所述气道用于连接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气体由进风口吸入并通过气道由出风口排出以形成喷射气流;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于壳体上;所述壳体将所述气道和风机包裹其中;还包括一吸音减震装置;所述风机被放置于所述吸音减震装置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体积小,附属设备少,使用方便,适合于家庭使用,在满足家庭用气需要的同时,具有静音,运行安静等特点,吹出的气流洁净卫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Description

家用气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在家庭使用的家用气泵。
背景技术
主要用于家庭气家电的供气气源,如与喷枪配合使用,可用于家庭喷涂,与气龙头配合使用,可用于厨房果蔬、杯、盘等物体的吹干及湿手的吹干,与卫生间干身、干发器配合使用,可用于身体及头发的吹干,及其它需要气源的地方。所述家用气泵主要由高速风机、高效过滤装置、加热系统、消隔音系统、控制系统、出气接口等几大部分组成。当机器运行时,气流通过进风栅组件、高效过滤装置进入风道,再通过高速风机所产生的高速、大流量气流,气流经过加热系统后从出气接口吹出。与现有的气泵不同,家用气泵的特点是提供的气流均匀,气流柔和,气流的压强适中,能够保证运行时具有较低的噪音等级,不会出现明显的震动等要求。
目前市场上气泵按动力来源可分为电动气泵、手动气泵和脚动气泵,都是通过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手动气泵和脚动气泵单位时间内出气量小,劳动强度大,主要用在轮胎充气及气球充气等方面,使用范围小。现有的电动气泵是通过驱动活塞进行压缩空气,最常见的就是空压机,经压缩的空气存储于储气筒中,体积较大,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以及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输出的气流会有油、水等污染物,达不到食品级要求。
本申请记载的家用气泵所产生的高速、大流量气流是通过高速风机中的风叶高速旋转排出的,无需储气筒,且整体体积小、噪音低,通过高效过滤系统,吹出的气流干净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气源的体积以及噪音较大,无法为家庭使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家用气泵,具有体积小,噪音低,运行平稳,且能够提供相当压强的气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气泵,包括进风口、气道、风机、出风口以及壳体;
其中,所述气道用于连接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气体由进风口吸入并通过气道由出风口排出以形成喷射气流;
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外侧表面;
所述壳体将所述气道和风机包裹其中;
还包括一吸音减震装置;
所述风机被放置于所述吸音减震装置内;
所述吸音减震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外侧表面的气道、设置于气道与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减震装置以及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风机和气道的吸音装置;
所述气道沿着风机的外侧表面延伸并用于在风机的外侧表面形成隔层;
所述气道、减震装置以及吸音装置之间沿着所述风机的表面形成多重层叠交叉从而提高吸音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减震装置部分地覆盖所述风机;所述吸引减震装置由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沿着风机的外侧表面朝向风机的另一端延伸。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端朝向一由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气道部分形成的回形进出风道结构;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由所述沿着所述风机外侧表面延伸的气道朝向风机的远离风机进风口一端会聚后分别反向折返后形成。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在回形进出风道结构处会聚的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风道的连通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朝向所述风机;连通出风口的风道在进入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的会聚位置前沿着所述侧面延伸并在经过会聚位置后经过所述加热组件。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风道的连通所述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侧侧面朝向所述风机;所述连通进风口的风道在经过所述过滤装置后,沿着所述风机的长度方向并朝向远离风机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还包括作为风机的支撑的侧向凸缘;所述侧向凸缘围绕所述风机延伸,并靠近所述风机进风口的位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向凸缘与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外侧的隔音气道壳;所述隔音气道壳围绕所述风机的外侧侧面延伸;所述隔音气道壳与所述风机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风机的连通所述出风口的气道;所述隔音气道壳的一端与所述减震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隔音装置还包括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的由隔音材料制成的隔音层与所述风机之间的间隔形成的空腔层。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层还包括一盲段;所述盲段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延伸直至抵达所述出风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体积小,运行平稳,噪音小,能够提供高速,大流量的气流,且瞬间出气量大,经测算,启动2秒内即可达到最大气流,气流的风速不小于40m/s,风量在达到59CFM后,仍能够保持相当的静音效果,运行安静,无震动。且整机的重量轻,可以采用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制造方便,加工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能符合家庭环境使用的噪音要求,通过两层隔音结构和吸音隔音材料来消除;高速风机装于电机上下罩组件中,电机上下罩组件装于机体和上盖中,其两层隔音装置可大量消除高速风机所产生的噪音;机体侧面、上盖四周及顶部、电机上罩两侧面及顶部和电机下罩两侧面及底部各贴有吸音隔音材料,来降低噪音。
为了避免异物吸入机体,设计了高效过滤装置,装于机体放高效过滤装置空腔中,包括海帕架和海帕,可阻挡空气中细菌和灰尘的进入,确保使用清洁的空气,可达到卫生要求。为了便于更换方便,进风栅组件装于机体上,进风栅上有两个卡钩,插入机体卡槽中,按压进风栅锁扣,卡入外壳,方便高效过滤装置更换,其包括进风栅和进风栅锁扣及弹簧。
此外,可以按照要求加装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无级调速装置、加热装置等,可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调节;当加热装置开启,气流通过发热架组件加热,从出风口吹出暖风,可用于湿手的吹干和身体及头发的吹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家用气泵沿垂直方向剖切后所显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置于加热装置外侧的进风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家用气泵,如图1-3所示,包括进风口100、气道200、风机300、出风口400以及壳体500。
其中,所述气道200用于连接进风口100以及出风口400;所述风机300用于将气体由进风口100吸入并通过气道200由出风口400排出以形成喷射气流。
所述出风口400和进风口100设置于所述风机(300)的外侧表面;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出风口400和进风口100设置于分层的壳体500的最内层,即风机300的外壳上。壳体500包括至少两层壳体,最内层为风机的壳体,用于安装固定出风口400和进风口100的管状外壁,此外,风机的壳体还用于固定安装下述的隔音气道壳303,风机的壳体外侧设置有若干层的其他外壳,这些层叠的外壳之间存在空隙。出风口400和进风口100的管状外壁穿过这些外层的其他外壳连通气泵外侧。进一步地,作为另外一种可选的方案,在壳体500上设置有一个与风机30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的出风口400相对应的开口,该开口的气流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出风口400的气流方向的截面面积,使用一个沿着气流方向延伸的气流管连接出风口400和所述开口,两者面积相差部分使用一个沿着该截面延伸的面板进行遮蔽。
所述壳体500将所述气道200和风机300包裹其中;壳体500通常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硬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均可,其他类似的材料也可以用于壳体500的制造。进一步地,也可以在壳体500表面设置弹性层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整个家用气泵的隔音防震性能。进风口100和出风口400为开设于壳体500上的开口,通常为一通孔,其形状可以为任意的现有形状。但由制造的便利性考虑,于本实施例中,将出风口设计为圆形能够减少出风口400的气流流速,进一步减少噪音。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0的结构稍有不同,采用带有一个栅格结构的进风栅结构,并在栅格结构后方设置一个过滤装置,例如海帕过滤网,可以利用过滤装置减少风机300的噪音和振动。同时,可以利用进风口100风道和出风口气道200的位置,起到隔离风机,减少噪音,降低震动的作用,进一步地,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风机一侧还可以利用加热组件401和过滤装置101平衡由于风机转动造成的轻微震动和抖动,令整个气泵可以在非常平稳的状态下运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吸音减震装置600;所述风机300被放置于所述吸音减震装置600内。
所述吸音减震装置600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300外侧表面的气道200、设置于气道200与风机300的进风口之间的减震装置601以及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风机300和气道200的吸音装置602;为了能够减少整个气泵的体积,减震装置601使用减震材料制成,且设置成片状;进一步地,吸音装置602包括设置于风机300外侧的多个吸音层,包括设置在外壳内侧的隔音层603以及隔音气道壳303,进一步地,吸音装置602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风机300和壳体500之间的其他隔音隔层,这些隔音隔层大致沿着风机300的外侧表面延伸。进一步地,在风机进风口303处还设置有一个风机罩,风机罩上设置有镂空的肋条状结构,便于气体通过,进一步地,该风机罩可以提高风机进风口303一侧气道200的结构强度,减少由于气流的搅动造成的气道200侧壁的震动,减少震动的发生。风机罩的一端与风机进风口303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壳体500固定连接,此时可以提高壳体500的结构强度,并形成新的风机300的支撑点。
所述气道200沿着风机300的外侧表面延伸并用于在风机300的外侧表面形成隔层,气道200大致是沿着风机300的底部和侧部延伸的,气流由进风口100进入气道200后,在风机300的抽吸作用下,沿着风机300的底部和侧部流动。
所述气道200、减震装置601以及吸音装置602之间沿着所述风机300的表面形成多重层叠交叉从而提高吸音减震效果。所述的多重层叠交叉是指在气泵的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气道200、减震装置601以及吸音装置602之间形成的交叉和重叠的结构,但上述气道200、减震装置601以及吸音装置602之间的通常是不相接触的,进一步可以选择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减震装置601部分地覆盖所述风机300;所述吸引减震装置601由所述风机300的进风口沿着风机300的外侧表面朝向风机300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的部分地覆盖是指吸音减震装置600大致覆盖风机进风口303一端,风机300的其余一端紧靠进风口100的气道200以及出风口400的气道200,从而实现吸音减震的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风机300以及其附属设备的体积。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300的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端朝向一由连通所述进风口100和出风口400的气道200部分形成的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由所述沿着所述风机300外侧表面延伸的气道200朝向风机300的远离风机进风口一端会聚后分别反向折返后形成。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在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处会聚的连通所述进风口100和出风口400的气道200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进风口100和出风口400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通常满足不在同一方向上即可。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进风口100朝向风机300的方向,而出风口400则向上设置,不仅可以抵消风机300的轴向震动,还可以利用出风口400的设置减少风机300在垂直方向上的跳动问题。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还包括设置于气道200的连通所述出风口400的位置处设置的加热组件401;所述加热组件401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401a朝向所述风机300;连通出风口400的气道200在进入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的会聚位置前沿着所述侧面401a延伸并在经过会聚位置后经过所述加热组件401。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还包括设置于气道200的连通所述进风口100的位置处设置的过滤装置101;所述过滤装置101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侧侧面朝向所述风机300;所述连通进风口100的气道200在经过所述过滤装置101后,沿着所述风机300的长度方向并朝向远离风机300的方向延伸,换而言之,气道200的设置要求其尽可能的远离风机300,但在结构上,气道200是围绕风机300设置并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300还包括作为风机300的支撑的侧向凸缘302;所述侧向凸缘302围绕所述风机300延伸,并靠近所述风机进风口303的位置,进一步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侧向凸缘302的与风机300相连接的基部是位于风机进风口303的位置的,这在附图中可以看到,这有利于风机的减震;所述减震装置601设置于所述侧向凸缘302与壳体500之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的侧凸缘被架设于一个突出的环形支架上,如下所述,该环形支架可以是风机300外侧的隔音气道壳303,也可以是围绕风机300另行设置的一个支撑架,无论是隔音气道壳303还是另行设置的支撑架,其另一端需要先朝向风机300的另一端延伸后与壳体500相连接,以支撑架为例,支撑架的一端与减震装置601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风机300的另一端延伸,在大致抵达风机300的另一端后,与壳体500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支撑架在延伸的过程中,其半径可以略微扩大,用于提高强度并减少由于风机300抖动造成的壳体500晃动。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300外侧的隔音气道壳303;所述隔音气道壳303围绕所述风机300的外侧侧面延伸;所述隔音气道壳303与所述风机300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风机300的连通所述出风口400的气道200;所述隔音气道壳303的一端与所述减震装置601相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隔音气道壳303的与所述减震装置601相连接的一端沿着风机300的外侧侧面继续延伸直至风机进风口303的边缘处,进一步提高吸音效果。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音装置602还包括由设置于所述壳体500的内侧表面的由隔音材料制成的隔音层603与所述风机300之间的间隔形成的空腔层604。该空腔层604可以作为气道200,也可以在气道200之外另行设置。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层604还包括一盲段605,所述盲段605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进风口303相连通,另一端延伸直至抵达所述出风口400。本实施例中,气道200仅仅覆盖风机的底部和侧部,因此盲段605则覆盖风机300的顶部。盲段605的作用不仅仅是扩展空腔层604的覆盖面积,也提供一个气流的缓冲,特别是可以提高风机进风口303附近的空间大小,防止产生气流声。进一步地,也可以降低上半部分气泵的重量,盲段605与气泵的出风口400处的气道200一起,令气泵上半部分的重量配比更为均匀,防止由于上部重量不均造成的整个气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位移现象。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家用气泵,包括进风口(100)、气道(200)、风机(300)、出风口(400)以及壳体(500);
其中,所述气道(200)用于连接进风口(100)以及出风口(400);所述风机(300)用于将气体由进风口(100)吸入并通过气道(200)由出风口(400)排出以形成喷射气流;
所述出风口(400)设置于所述风机(300)的外侧表面,所述进风口(100)则设置于壳体(500)上;
所述壳体(500)将所述气道(200)和风机(300)包裹其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音减震装置(600);
所述风机(300)被放置于所述吸音减震装置(600)内;
所述吸音减震装置(600)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300)外侧表面的气道(200)、设置于气道(200)与风机(300)的进风口之间的减震装置(601)以及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风机(300)和气道(200)的吸音装置(602);
所述气道(200)沿着风机(300)的外侧表面延伸并用于在风机(300)的外侧表面形成隔层;
所述气道(200)、减震装置(601)以及吸音装置(602)之间沿着所述风机(300)的表面形成多重层叠交叉从而提高吸音减震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减震装置(600)部分地覆盖所述风机(300);所述吸音减震装置(600)由所述风机(300)的进风口沿着风机(300)的外侧表面朝向风机(300)的另一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00)的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端朝向一由连通所述进风口(100)和出风口(400)的气道(200)部分形成的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由所述沿着所述风机(300)外侧表面延伸的气道(200)朝向风机(300)的远离风机进风口一端会聚后分别反向折返后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处会聚的连通所述进风口(100)和出风口(400)的气道(200)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还包括设置于气道(200)的连通所述出风口(400)的位置处设置的加热组件(401);所述加热组件(401)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朝向所述风机(300);连通出风口(400)的气道(200)在进入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的会聚位置前沿着所述侧面延伸并在经过会聚位置后经过所述加热组件(4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进出风道结构(301)还包括设置于气道(200)的连通所述进风口(100)的位置处设置的过滤装置(101);所述过滤装置(101)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侧侧面朝向所述风机(300);所述连通进风口(100)的气道(200)在经过所述过滤装置(101)后,沿着所述风机(300)的长度方向并朝向远离风机(300)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00)还包括作为风机(300)的支撑的侧向凸缘(302);所述侧向凸缘(302)围绕所述风机(300)延伸,并靠近所述风机的进风口(303)的位置;所述减震装置(601)设置于所述侧向凸缘(302)与壳体(5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7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机(300)外侧的隔音气道壳(303);所述隔音气道壳(303)围绕所述风机(300)的外侧侧面延伸;所述隔音气道壳(303)与所述风机(300)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风机(300)的连通所述出风口(400)的气道(200);所述隔音气道壳(303)的一端与所述减震装置(60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装置(602)还包括由设置于所述壳体(500)的内侧表面的由隔音材料制成的隔音层(603)与所述风机(300)之间的间隔形成的空腔层(604)。
CN201510565866.1A 2015-09-08 2015-09-08 家用气泵 Active CN105090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5866.1A CN105090077B (zh) 2015-09-08 2015-09-08 家用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5866.1A CN105090077B (zh) 2015-09-08 2015-09-08 家用气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077A true CN105090077A (zh) 2015-11-25
CN105090077B CN105090077B (zh) 2017-08-15

Family

ID=54571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5866.1A Active CN105090077B (zh) 2015-09-08 2015-09-08 家用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00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4794A (zh) * 2016-08-24 2016-12-07 东莞市鸿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超静音医疗充气泵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1349B2 (ja) * 1998-06-15 2006-01-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KR20100108772A (ko) * 2009-03-30 2010-10-08 주식회사 대한 핸드 드라이어
CN101940447A (zh) * 2009-07-09 2011-01-12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干手机
US20140154966A1 (en) * 2012-12-03 2014-06-0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Hand dryer
CN203968923U (zh) * 2014-06-12 2014-12-03 上海舟水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宠物吹风机降噪装置
CN205064314U (zh) * 2015-09-08 2016-03-02 浙江艾克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气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1349B2 (ja) * 1998-06-15 2006-01-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手乾燥装置
KR20100108772A (ko) * 2009-03-30 2010-10-08 주식회사 대한 핸드 드라이어
CN101940447A (zh) * 2009-07-09 2011-01-12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干手机
US20140154966A1 (en) * 2012-12-03 2014-06-0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Hand dryer
CN203968923U (zh) * 2014-06-12 2014-12-03 上海舟水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宠物吹风机降噪装置
CN205064314U (zh) * 2015-09-08 2016-03-02 浙江艾克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气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4794A (zh) * 2016-08-24 2016-12-07 东莞市鸿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超静音医疗充气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077B (zh)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1204B (zh) 吸油烟机
CA2712924C (en) Silencer for drying appliance and silent hair dryer
CN106050751A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消声器
CN205160270U (zh) 一种电机消音风道
CN109843132B (zh) 低噪声杆式真空吸尘器
CN102025215A (zh) 吸尘器的电机罩
CN105078350B (zh) 龙头式吹风器
CN104421223B (zh) 电动送风机组装体
CN210601804U (zh) 降噪型吸油烟机
CN105987418B (zh) 一种超静音侧吸式吸油烟机
CN103590999B (zh) 一种吸气消声器
JP4937984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5064314U (zh) 家用气泵
CN102082480A (zh) 电机罩
CN105090077A (zh) 家用气泵
CN106949099B (zh) 吸尘器用电机风泵
CN200993431Y (zh) 抽油烟机
CN101332062A (zh) 吸尘器多级降噪音装置
CN20747171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5053978U (zh) 龙头式吹风器
CN2274932Y (zh) 低噪音吸尘器
CN208778283U (zh)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
CN209622885U (zh) 环保低噪音油烟排风柜
CN2434591Y (zh) 隔音过滤进气扇
CN104555931A (zh) 制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