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4295B -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4295B
CN105084295B CN201410172282.3A CN201410172282A CN105084295B CN 105084295 B CN105084295 B CN 105084295B CN 201410172282 A CN201410172282 A CN 201410172282A CN 105084295 B CN105084295 B CN 105084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fer
barrier lay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ge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22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4295A (zh
Inventor
郑超
李广宁
沈哲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722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4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4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4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4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4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晶圆,在所述第一晶圆正面依次形成吸气层和阻挡层;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电子元件层;提供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的背面形成有凹槽;进行键合工艺,以将所述第一晶圆正面和所述第二晶圆背面相结合,形成密闭空腔。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制作方法,在密闭空腔中形成新的防护结构,能使空腔的真空度得到很好的维持,进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领域中,有些器件需要在一个理想的真空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例如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
真空封装是一种采用密封腔体来为MEMS元件提供真空环境的封装技术。它能够在射频、惯性、真空微电子类等MEMS产品芯片周围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可以使MEMS器件在高真空环境下工作,并保证其中的微结构具有优良的振动性能(例如各种机械谐振器有高的品质因素),使其能正常工作,并提高其可靠性。基于晶圆键合工艺的真空封装是将带有微机电结构的基板晶圆与盖板晶圆直接键合,形成一个真空的环境。但是由于在器件的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不断从器件中释放出来,从而降低真空腔的真空度,影响器件的品质因素(Q-factor),甚至造成器件不能正常工作。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盖板晶圆101上镀金属层作为吸气剂102,例如金属Ti,在键合的时候激活Ti来吸收杂质气体103,如图1所示。但这种方式受到Ti自身特性的限制,并不能充分吸收杂质气体,同时也对键合制程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克服目前存在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晶圆,在所述第一晶圆正面依次形成吸气层和阻挡层;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电子元件层;提供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的背面形成有凹槽;进行键合工艺,以将所述第一晶圆正面和所述第二晶圆背面相结合,形成密闭空腔。
进一步,所述电子元件为MEMS元件。
进一步,形成所述电子元件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吸气层和所述阻挡层中形成虚拟塞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虚拟塞的形成方法如下:图案化所述吸气层和阻挡层,以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电子元件层两侧;在所述阻挡层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沉积形成锗硅层;平坦化所述锗硅层至所述阻挡层表面,以形成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
进一步,所述吸气层的材料选自锆基或钛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吸气层包括TiN。
进一步,所述阻挡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
进一步,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形成所述阻挡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晶圆内形成有CMOS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晶圆;位于所述第一晶圆之上的第二晶圆;位于所述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之间的密闭空腔;以及依次位于所述第一晶圆表面上的吸气层和阻挡层;位于所述阻挡层上和所述密闭空腔内的电子元件层。
进一步,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吸气层和阻挡层内,并位于所述电子元件层两侧和所述密闭空腔内的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
进一步,所述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材料包括锗硅。
进一步,所述吸气层的材料选自锆基或钛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吸气层的材料包括TiN。
进一步,所述阻挡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
进一步,所述第一晶圆内形成有CMOS器件。
进一步,所述电子元件为MEMS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实施例二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制作方法,在密闭空腔中形成新的防护结构,能使空腔的真空度得到很好的维持,进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半导体器件中真空腔的剖面示意图;
图2a-2f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依次实施的步骤所分别获得的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方法依次实施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半导体器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电子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2a-2f对本发明的一具体地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2a,提供第一晶圆201,在所述第一晶圆表面沉积形成吸气层202。
所述第一晶圆201包括半导体衬底和器件,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材料可以是单晶硅,也可以是绝缘体上的硅或者应力硅等其他衬底。所述器件是由若干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以及电容、电阻等其他器件通过合金互联形成的集成电路,也可以是其他集成电路领域内常见的半导体器件,例如双极器件或者功率器件等。作为一个实例,所述第一晶圆内形成有CMOS器件。
在所述第一晶圆表面沉积形成吸气层202,所述吸气层202的材料选自锆基或钛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吸气层的材料可为TiN,但并不限于此,其他具有吸气功能的材料均适用于本发明。当吸气层是TiN时,可以沉积一层TiN或沉积一层Ti并且随后通过氮化作用进行处理。TiN吸气层还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诸如溅射)、或原子层沉积(ALD)工艺被沉积。在一个实施例中,TiN层202可以通过溅射沉积形成,厚度为20~500埃。所述吸气层可吸收从CMOS器件中释放出的气体(outgasing)。
接着,参照图2b,在所述吸气层202上沉积形成阻挡层203。
所述阻挡层203的材料可为氧化铝,但并不限于此。阻挡层203的形成方法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诸如溅射)、或原子层沉积(ALD)工艺。作为一个实例,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沉积所述阻挡层氧化铝,厚度范围为10~500埃。
接着,参照图2c,图案化所述吸气层202和阻挡层203,以形成第一开口204和第二开口205。
首先在所述阻挡层203上形成图案化的掩膜层,例如光刻胶层,或者光刻胶层以及有机抗反射层等形成的叠层,其中所述掩膜层中定义了所述第一开口204和第二开口205的形状以及关键尺寸,然后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蚀刻所述吸气层202和阻挡层203,形成第一开口204和第二开口205。所述第一开口204和第二开口205分别位于预形成电子元件层的两侧,并且位于预形成的空腔内。在该步骤中,选用干法或者湿法蚀刻所述吸气层202和阻挡层203,当选用干法蚀刻时,可以选用Cl2等离子体或Cl2和BCl3的组合,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法蚀刻可以选用BCl3和Cl2,其中气体流量为10~2000sccm,优选为50~200sccm,所述蚀刻压力为30mTorr~0.15atm,蚀刻时间为5~1200s,但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范围。
当选用湿法蚀刻时,可以选用HCl和NaOH的组合,其中选用较稀的HCl和NaOH水溶液,HCl的浓度为9.5%~10.5%(质量分数),所述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0.1-1.2mol/L,但并不局限于所述浓度,所述蚀刻方法也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2d,在所述阻挡层203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开口204和第二开口205内沉积形成锗硅层206。
形成锗硅层206的方法,可以为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可选地,形成锗硅层的方法为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热分解的方式形成锗硅层206。其中,工艺温度控制在450~800℃,压力控制在1~100托(Torr)。进一步地,反应气体包括SiH4(或Si2H6)和GeH4。作为一个实例,所述锗硅层的厚度为100~1000埃,但并不限于此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接着,参照图2e,平坦化所述锗硅层206至所述阻挡层203表面,以形成第一虚拟塞207和第二虚拟塞208。
平坦化所述锗硅层206至所述阻挡层203表面,以形成第一虚拟塞207和第二虚拟塞208。在该步骤中可以使用半导体制造领域中常规的平坦化方法来实现表面的平坦化。该平坦化方法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机械平坦化方法和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方法。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方法更常用。
接着,参照图2f,在所述阻挡层203上形成电子元件层209;提供第二晶圆210,所述第二晶圆背面形成有凹槽;进行键合工艺,以将所述第一晶圆201正面和所述第二晶圆210的背面相结合,形成密闭空腔211。
在所述阻挡层203上形成电子元件层209,作为一个实例,所述电子元件为MEMS元件。制备所述MEMS元件的工艺过程与现有技术相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提供第二晶圆210,所述第二晶圆210作为盖板晶圆可为硅片、玻璃或者陶瓷材料。第二晶圆210的背面设有凹槽,可采用化学同相刻蚀、异向刻蚀或者光刻刻蚀工艺刻蚀所述第二晶圆210,形成环状的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的内部构成所述用于密封MEMS元件的凹槽,所述突起结构的平面结构可以为方形、矩形、圆形等适合的形状。作为一个实例,在凹槽内形成有吸气剂激活结构,所述吸气剂的材料可选为金属Ti。所述吸气剂的沉积方法可为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丝网印刷或者蒸镀。
进行键合工艺,使第一晶圆201正面和第二晶圆210的背面相结合,并且使阻挡层203上的电子元件209以及第一虚拟塞207和第二虚拟塞208位于所述第二晶圆210的凹槽内,形成密闭空腔211。所述键合方法选自阳极键合、熔融键合、共晶键合或焊料键合。作为一个实例,采用共晶键合方法进行所述键合工艺,在真空环境下将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紧密结合,形成MEMS元件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为真空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方法依次实施的步骤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提供第一晶圆,在所述第一晶圆表面沉积形成吸气层。
在步骤302中,在所述吸气层上沉积形成阻挡层。
在步骤303中,图案化所述吸气层和阻挡层,以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步骤304中,在所述阻挡层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沉积形成锗硅层。
在步骤305中,平坦化所述锗硅层至所述阻挡层表面,以形成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
在步骤306中,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电子元件层。
在步骤307中,提供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背面形成有凹槽;进行键合工艺,以将所述第一晶圆正面和所述第二晶圆的背面相结合,形成密闭空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制作方法,在密闭空腔底部形成了阻挡层和吸气层组成的多层结构,首先,阻挡层可以阻挡第一晶圆中CMOS器件释放的气体(outgasing)进入空腔结构,其次,运用吸气层可以吸收CMOS层产生的气体,另外位于MEMS元件两侧的锗硅虚拟塞的设置,可阻挡相邻MEMS器件的释放气体相互影响,从而最终形成这种新的防护结构,能使空腔的真空度得到很好的维持,进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晶圆401;位于所述第一晶圆401之上的第二晶圆404;其中,所述第二晶圆404背面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二晶圆404和第一晶圆401相键合;位于所述第一晶圆401和第二晶圆404之间的密闭空腔407;以及依次位于所述第一晶圆401表面上的吸气层402和阻挡层403;位于所述阻挡层403上和所述密闭空腔407内的电子元件层408。
所述第一晶圆401包括半导体衬底和器件,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材料是单晶硅,也可以是绝缘体上的硅或者应力硅等其他衬底。所述器件是由若干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以及电容、电阻等其他器件通过合金互联形成的集成电路,也可以是其他集成电路领域内常见的半导体器件,例如双极器件或者功率器件等。作为一个实例,所述第一晶圆内形成有CMOS器件。
可选地,所述电子元件408为MEMS元件。可选地,所述吸气层402的材料选自锆基或钛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一个实例,所述吸气层的材料包括TiN。可选地,所述阻挡层403的材料包括氧化铝。
可选地,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吸气层402和阻挡层403内,并位于所述电子元件层408两侧和所述密闭空腔407内的第一虚拟塞405和第二虚拟塞406。作为一个实例,所述第一虚拟塞405和第二虚拟塞406材料可为锗硅。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500,其包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半导体器件501。
由于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真空腔的真空度得到很好的维持,具有更高的良率和可靠性,该电子装置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该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游戏机、电视机、VCD、DVD、导航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MP3、MP4、PSP等任何电子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具有上述半导体器件的中间产品,例如:具有该集成电路的手机主板等。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4)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晶圆,所述第一晶圆内形成有CMOS器件,在所述第一晶圆正面依次形成吸气层和阻挡层;
在预定形成电子元件层的区域两侧的所述吸气层和所述阻挡层中形成虚拟塞,以阻挡相邻电子元件层的释放气体相互影响;
在所述阻挡层上形成所述电子元件层;
提供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的背面形成有凹槽;
进行键合工艺,以将所述第一晶圆正面和所述第二晶圆背面相结合,形成密闭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为MEMS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塞的形成方法如下:
图案化所述吸气层和阻挡层,以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电子元件层两侧;
在所述阻挡层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沉积形成锗硅层;
平坦化所述锗硅层至所述阻挡层表面,以形成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层的材料选自锆基或钛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层包括T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形成所述阻挡层。
8.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第一晶圆,所述第一晶圆内形成有CMOS器件;
位于所述第一晶圆之上的第二晶圆;
位于所述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之间的密闭空腔;
以及依次位于所述第一晶圆表面上的吸气层和阻挡层;
位于所述阻挡层上和所述密闭空腔内的电子元件层;
形成于所述吸气层和阻挡层内,并位于所述电子元件层两侧和所述密闭空腔内的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以阻挡相邻电子元件层的释放气体相互影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塞和第二虚拟塞材料包括锗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层的材料选自锆基或钛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层的材料包括TiN。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为MEMS元件。
14.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
CN201410172282.3A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Active CN105084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2282.3A CN105084295B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2282.3A CN105084295B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4295A CN105084295A (zh) 2015-11-25
CN105084295B true CN105084295B (zh) 2018-03-20

Family

ID=5456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2282.3A Active CN105084295B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4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3992B (zh) * 2020-03-23 2023-07-2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3625A (zh) * 2012-02-17 2013-08-2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483B (zh) * 2010-05-04 2012-03-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的封装工艺及封装装置
CN101798054B (zh) * 2010-05-10 2012-04-25 北京广微积电科技有限公司 微机电器件的晶圆级真空封装方法
US8558364B2 (en) * 2010-09-22 2013-10-15 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Inductive getter activation for high vacuum packaging
CN202687944U (zh) * 2012-07-27 2013-01-23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集成吸气剂的mems薄膜封装结构
US8940616B2 (en) * 2012-07-27 2015-01-27 Globalfoundries Singapore Pte. Ltd. Bonding method using porosified surfaces for making stacked structur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3625A (zh) * 2012-02-17 2013-08-2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4295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7210B2 (en) Multi-pressure MEMS package
TWI543280B (zh) 微機電系統元件的形成方法
CN105480936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298694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US911497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nent having an electrical through-connection
Zoschke et al. Hermetic wafer level packaging of MEMS components using through silicon via and wafer to wafer bonding technologies
US119457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etters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US20170297904A1 (en) Getter electrode to improve vacuum level in a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device
US101606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TW201307183A (zh) 在電子器件上之金屬薄屏蔽
US8610281B1 (en) Double-sid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using through-silicon vias
CN105084295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8609573A (zh)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5236347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5990222A (zh) 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半导体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08074823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032264B (zh) 一种c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6586946A (zh)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9711230A (zh)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5845663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032267B (zh)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9308432A (zh)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US20160043108A1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Active Layers in an SOI Wafer
CN107416758A (zh) 一种mems器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Jing et al. Via last TSV process for wafer level pack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