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2534A - 打印头模块 - Google Patents

打印头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2534A
CN105082534A CN201410386125.2A CN201410386125A CN105082534A CN 105082534 A CN105082534 A CN 105082534A CN 201410386125 A CN201410386125 A CN 201410386125A CN 105082534 A CN105082534 A CN 105082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pulley
way wheel
wheel
model material
print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6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2534B (zh
Inventor
克莱德·范德里纳·寇德罗
卓自力
卓维德
余思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filed Critical Cal Comp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8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5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8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being melted, e.g. 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FD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05Means for applying layers
    • B29C64/209Heads;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9/00Layered produ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头模块,包括驱动滚轮、双向驱动马达、第一及第二馈料模块。第一馈料模块配置于驱动滚的第一侧且包括第一单向轮与第一从动轮,驱动滚轮与第一单向轮啮合,且第一单向轮单向地带动第一从动轮旋转。第二馈料模块配置于驱动滚轮的第二侧且包括第二单向轮与第二从动轮,驱动滚轮与第二单向轮啮合,且第二单向轮单向地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双向驱动马达选择性地带动驱动滚轮沿第一及第二方向旋转。

Description

打印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打印头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立体打印装置的打印头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简称CAM)的进步,制造业发展了快速成型方法(RapidPrototyping,简称RP),能很迅速的将设计原始构想制造出来。快速成型(RP)技术能无限制几何形状,而且越复杂的零件越显示RP技术的卓越性,还可大大地节省人力与加工时间,在时间最短的要求下,将3DCAD上的设计零件,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但摸得到,也可真实地感受得到它的几何曲线,还可以试验零件的装配性、甚至进行可能的功能试验。
这些快速成型法有很多种,如熔融沉积成型(FusedDepositionModeling,简称FDM),物体分层制造(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简称LOM)等。
然而,目前利用上述快速成型法形成立体物体的立体打印装置多半仅具有一个打印头,因此,在需要切换不同的建造基材时,则须先将打印头退出,以进行退料,再将欲替换的建造基材连接至打印头,并将换料完成后的打印头移回原位以继续进行打印,在使用上仍旧十分地不便。因此,业界逐渐开始研发具有多个打印头的打印头模块,然而,此种具有多个打印头的打印头模块,其需要多个对应的驱动马达以分别驱动各打印头的馈料滚轮组进行馈料,不仅大幅增加了立体打印装置的构件复杂度,还增加了立体打印装置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头模块,其可利用单一马达分别驱动多个馈料滚轮组进行馈料。
本发明的打印头模块适于将第一建模材料以及第二建模材料逐层涂布于基座上,以形成立体物体。打印头模块包括驱动滚轮、双向驱动马达、第一馈料模块及第二馈料模块。双向驱动马达带动驱动滚轮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旋转。第一馈料模块配置于驱动滚轮的第一侧,第一馈料模块包括第一单向轮与第一从动轮。驱动滚轮与第一单向轮啮合,以带动第一单向轮旋转,且第一单向轮单向地驱动第一从动轮旋转。第二馈料模块配置于驱动滚轮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第二馈料模块包括第二单向轮与第二从动轮。驱动滚轮与第二单向轮啮合,以带动第二单向轮旋转,且第二单向轮单向地驱动第二从动轮旋转。双向驱动马达连接驱动滚轮,以选择性地带动驱动滚轮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旋转。当第一单向轮受驱动滚轮带动而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一单向轮不带动第一从动轮旋转,第二单向轮与第二从动轮相啮合而共同带动第二建模材料移动,当第一单向轮受驱动滚轮带动而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一单向轮与第一从动轮相啮合而共同带动第一建模材料移动,第二单向轮不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单向轮包括第一主动轮及第一被动轮。第一被动轮与第一从动轮啮合。第一主动轮为棘轮,具有多个第一棘齿。各第一棘齿具有弯曲侧与平直侧。第一被动轮包括第一单向扣件。当第一主动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一棘齿的其中之一的平直侧与第一单向扣件相啮合以带动第一被动轮旋转。当棘轮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一单向扣件沿着各第一棘齿的弯曲侧滑过而与第一主动轮解除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单向轮包括第二主动轮及第二被动轮。第二被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啮合,第二主动轮为棘轮,具有多个第二棘齿,各第二棘齿具有弯曲侧与平直侧。第二被动轮包括第二单向扣件。当第二主动轮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棘齿的其中之一的平直侧与第二单向扣件相啮合以带动第二被动轮旋转。当第二主动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二单向扣件沿着各第二棘齿的弯曲侧滑过而与第二被动轮解除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模块还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枢转臂。第一枢转臂包括第一枢转部以及第一延伸部。第一枢转部连接第一延伸部并枢接于壳体。第一从动轮设置于第一枢转臂上。第一延伸部适于承受外力以使第一枢转臂相对壳体枢转,并带动第一从动轮远离第一单向轮而降低第一单向轮及第一从动轮对第一建模材料的夹持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模块还包括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枢转臂以及壳体之间。当第一枢转臂相对壳体枢转时,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以在外力消失时将第一枢转臂回复原位并回复夹持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模块还包括壳体以及第二枢转臂。第二枢转臂包括第二枢转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第二枢转部连接第二延伸部并枢接于壳体。第二从动轮设置于第二枢转臂上。第二延伸部适于承受外力以使第二枢转臂相对壳体枢转,并带动第二从动轮远离第二单向轮而降低第二单向轮及第二从动轮对第二建模材料的夹持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模块还包括第二弹性件,连接于第二枢转臂以及壳体之间。当第二枢转臂相对壳体枢转时,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以在外力消失时将第二枢转臂回复原位并回复夹持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模块还包括与第一馈料模块及该第二馈料模块分离的打印头。第一馈料模块及第二馈料模块经配置以分别传送第一建模材料及第二建模材料至打印头,以使打印头将第一建模材料及第二建模材料逐层成型于基座上以形成立体物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还包括第一加热喷嘴。第一建模材料为热熔性材料。第一单向轮以及第一从动轮传送第一建模材料至第一加热喷嘴,以熔融第一建模材料并将其由第一加热喷嘴挤出而成型于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打印头还包括第二加热喷嘴。第二建模材料为热熔性材料。第二单向轮以及第二从动轮传送第二建模材料至第二加热喷嘴,以熔融第二建模材料并将其由第二加热喷嘴挤出而成型于基板。
基于上述,本发明利用驱动马达以及驱动滚轮来驱动第一单向轮及进行双向旋转,其中,第一单向轮仅可单向带动第一从动轮旋转,而第二单向轮也仅可单向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且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被带动而旋转的方向相反。如此配置,本发明即可利用单一驱动马达以及单一驱动滚轮来分别驱动两个不同的馈料滚轮组进行馈料,不仅简化了打印头模块的构件复杂度,还降低了打印头模块的生产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打印头模块应用于立体打印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打印头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打印头模块在第一驱动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打印头模块在第二驱动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二馈料模块的第二主动轮及第二被动轮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主动轮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图5的第二馈料模块的剖面图;
图7是第二主动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图5的第二馈料模块的剖面图;
图8以及图9是图2的打印头模块在维修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立体打印装置;
20:立体物件;
100:打印头模块;
110:驱动滚轮;
120:双向驱动马达;
130a:第一馈料模块;
130:第一单向轮;
132:第一主动轮;
134:第一被动轮;
140:第一从动轮;
150a:第二馈料模块;
150:第二单向轮;
152:第二主动轮;
152a:第二棘齿;
152b:弯曲侧;
152c:平直侧;
154:第二被动轮;
154a:第二单向扣件;
160:第二从动轮;
170:第一枢转臂;
172:第一枢转部;
174:第一延伸部;
176:第一弹性件;
180:第二枢转臂;
182:第二枢转部;
184:第二延伸部;
186:第二弹性件;
190:壳体;
192:第一加热喷嘴;
194:第二加热喷嘴;
196:打印头;
200:基座;
210:承载面;
300:第一建模材料;
400:第二建模材料;
D1:馈料方向;
F1、F2:外力;
F1’、F2’:弹性回复力;
R1:第一方向;
R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下列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打印头模块应用于立体打印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打印头模块100适于应用于立体打印装置10,此立体打印装置10可例如依据数字立体模型打印出立体物件20。立体打印装置10可包括本实施例的打印头模块100以及基座200。基座200如图1所示具有承载面210,用以承载打印头模块100所提供的第一建模材料300以及第二建模材料400。打印头模块100经配置以平行于承载面210来回滑动,而基座200也可例如平行且相对于打印头模块100移动。
详细而言,立体打印装置10还可包括控制单元,其耦接打印头模块100并用以读取与处理数字立体模型。数字立体模型可为数字立体图像文件,其例如由电脑主机通过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简称CAD)或动画建模软件等建构而成。控制单元可依据此数字立体模型控制打印头模块100移动,而打印头模块100则可在移动的过程中将第一建模材料300以及第二建模材料400逐层成型于基座200上而堆叠形成立体物件20。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打印头模块的示意图。在此须说明的是,为了清楚呈现打印头模块100的内部结构,图2中的打印头模块100的壳体190以透视的方式呈现。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头模块100包括驱动滚轮110、双向驱动马达120、第一馈料模块130a以及第二馈料模块150a。双向驱动马达120连接驱动滚轮110以选择性地带动驱动滚轮110沿第一方向R1及第二方向R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R1可如图2所示为顺时针方向,而第二方向R2则可为逆时针方向,当然,本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馈料模块130a配置于驱动滚轮110的第一侧,且第一馈料模块130a包括第一单向轮130与第一从动轮140。第二馈料模块150a则配置于驱动滚轮110的第二侧且第二馈料模块150a包括第二单向轮150与第二从动轮160。第一单向轮130与驱动滚轮110啮合,以受驱动滚轮110带动而旋转,而第一从动轮140则单方向地受到第一单向轮130带动而进行单方向旋转。第二单向轮150与驱动滚轮110啮合,以受驱动滚轮110带动而旋转,而第二从动轮160则单方向地受到第二单向轮150带动而进行单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头模块100还可包括如图1所示的打印头196、第一加热喷嘴192以及第二加热喷嘴194。打印头196与第一馈料模块130a及第二馈料模块150a分离。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打印头196、第一馈料模块130a及第二馈料模块150a也可共同设置于壳体190内。第一馈料模块130a及第二馈料模块150a经配置以分别将第一建模材料300以及第二建模材料400传送至打印头196,以使打印头196将第一建模材料300以及第二建模材料400逐层成型于基座200上,以形成立体物件20。第一建模材料300以及第二建模材料400皆可为热熔性材料。如此,第一单向轮130以及第一从动轮140共同夹持第一建模材料300并传送第一建模材料300至第一加热喷嘴192,以熔融第一建模材料300并将其由第一加热喷嘴192挤出而成型于基板200。同样地,第二单向轮150以及第二从动轮160共同夹持第二建模材料400,并传送第二建模材料400至第二加热喷嘴194,以熔融第二建模材料400并将其由第二加热喷嘴194挤出而成型于基板200。
图3是图2的打印头模块在第一驱动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的打印头模块在第二驱动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打印头模块100可包括如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状态以及如图4所示的第二驱动状态。请同时参照图3以及图4,当驱动滚轮110如图3所示沿第二方向R2旋转时,第一单向轮130以及第二单向轮150皆受到驱动滚轮110的驱动而沿第一方向R1旋转,此时,第二从动轮160与第二单向轮150解除啮合而不随着第二单向轮150旋转。在此同时,第一单向轮130则与第一从动轮140相啮合而共同旋转,并共同夹持第一建模材料300,以共同带动第一建模材料300移动。当驱动滚轮110如图4所示沿第一方向R1旋转时,第一单向轮130以及第二单向轮150皆受到驱动滚轮110的驱动而沿第二方向R2旋转,第二单向轮150与第二从动轮160相啮合而共同旋转,并共同夹持第二建模材料400,以带动第二建模材料400沿一馈料方向D1移动。在此同时,第一从动轮140则与第一单向轮130解除啮合而不带动第一建模材料300移动。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二馈料模块的第二主动轮及第二被动轮的示意图。图6是第二主动轮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图5的第二馈料模块的剖面图。图7是第二主动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图5的第二馈料模块的剖面图。请参照图5至图7,在此须说明的是,图5至图7所示的单向轮可为第一单向轮130及/或第二单向轮150。在本实施例中,图5至图7所示的单向轮例如为第二单向轮150,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第二单向轮150包括第二主动轮152及第二被动轮154。第二主动轮与驱动滚轮110啮合,而第二被动轮154与第二从动轮160啮合。第二主动轮152可如图5所示为棘轮,其中,第二主动轮152具有多个第二棘齿152a,各第二棘齿152a如图5所示具有弯曲侧152b与平直侧152c。第二被动轮154包括至少一第二单向扣件154a。如此配置,当驱动滚轮110如图6所示带动第二单向轮150沿第二方向R2旋转时,第二主动轮152的第二棘齿152a的其中之一的平直侧152c与第二被动轮154的第二单向扣件154a相啮合,以带动第二被动轮154随着第二主动轮152旋转,如此,第二单向轮150以及第二从动轮160即可共同带动第二建模材料400沿馈料方向D1移动。
同理,当驱动滚轮110如图7所示带动第二单向轮150及第二主动轮152沿第一方向R1旋转时,第二被动轮154的第二单向扣件154a沿着第二主动轮152的各第二棘齿152a的弯曲侧152b滑过而与第二主动轮152解除啮合,因此,在第二主动轮152受驱动滚轮110驱动而沿第一方向R1旋转的同时,第二被动轮154不会随着第二主动轮152一起旋转,因此,第二从动轮160不会与第二单向轮150共同带动第二建模材料400移动。
当然,图5至图7的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二主动轮152与第二被动轮154之间的啮合方式以及第一主动轮132与第一被动轮134之间的啮合方式,只要第一单向轮130以及第二单向轮150可分别单向驱动第一从动轮140以及第二从动轮160旋转,且第一从动轮140以及第二从动轮160受驱动而旋转的方向彼此相反,此连接关系即为本案所欲保护的范围。
图8以及图9是图2的打印头模块在维修状态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2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头模块100还包括壳体190、第一枢转臂170、第一弹性件176、第二枢转臂180以及第二弹性件186。第一枢转臂170包括第一枢转部172以及第一延伸部174。第一枢转部172连接第一延伸部174且如图5所示枢接于壳体190。第一弹性件176连接于第一枢转臂170以及壳体190之间。相似地,第二枢转臂180包括第二枢转部182以及第二延伸部184。第二枢转部182连接第二延伸部184且如图5所示枢接于壳体190,而第二弹性件186则连接于第二枢转臂180以及壳体190之间。第一从动轮140设置于第一枢转臂170上,而第二从动轮160则设置于第二枢转臂180上。
如此配置,若打印头模块100处于维修状态,例如使用者欲更换第一建模材料300时,使用者可对第一延伸部174施加外力F1,以使第一枢转臂170相对壳体190枢转,藉此带动第一从动轮140远离第一单向轮130,进而降低第一单向轮130及第一从动轮140对第一建模材料300的夹持力。如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取出第一建模材料300以进行换料或是清除卡料等维修工作。同理,当使用者欲更换第二建模材料400时,使用者可对第二延伸部184施加外力F2,以使第二枢转臂180相对壳体190枢转,藉此带动第二从动轮160远离第二单向轮150,进而降低第二单向轮150及第二从动轮160对第二建模材料400的夹持力。如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取出第二建模材料400以进行换料或是清除卡料等维修工作。
承上述,请同时参照图2、图8以及图9,当第一延伸部174承受外力F1而相对壳体190枢转时,连接于第一枢转臂170以及壳体190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76即产生弹性回复力F1’,因此,在使用者取出第一建模材料300后释放第一延伸部174,施加于第一延伸部174上的外力F1消失,第一弹性件176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F1’即可将第一枢转臂170回复原位并回复第一单向轮130以及第一从动轮140对第一建模材料300的夹持力。同理,当第二延伸部184承受外力F2而相对壳体190枢转时,连接于第二枢转臂180以及壳体190之间的第二弹性件186即产生弹性回复力F2’,因此,在使用者取出第二建模材料400后释放第二延伸部184,施加于第二延伸部184上的外力F2消失,第二弹性件186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F2’即可将第二枢转臂180回复原位并回复第二单向轮150以及第二从动轮160对第二建模材料400的夹持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双向驱动马达以及驱动滚轮来驱动第一单向轮以及进行双向旋转,其中,第一单向轮仅可单向带动第一从动轮旋转,而也仅可单向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且第一从动轮及第二从动轮被带动而旋转的方向相反。如此配置,本发明即可利用单一驱动马达以及单一驱动滚轮来分别驱动两个不同的馈料滚轮组进行馈料,不仅简化了打印头模块的构件复杂度,还降低了打印头模块的生产成本。
此外,本发明还将从动轮设置于枢转臂上,枢转臂适于相对壳体枢转,以在使用者欲更换建模材料时,使用者可对枢转臂施加外力,以使枢转臂相对壳体枢转,藉此带动被动滚轮远离主动滚轮,进而降低单向轮及从动轮对建模材料的夹持力。如此,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取出建模材料以进行换料或是清除卡料等维修工作。因此,本发明还可提升打印头模块在使用上及维修上的便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适于将第一建模材料以及第二建模材料逐层成型于基座上,以形成立体物体,该打印头模块包括:
驱动滚轮;
第一馈料模块,配置于该驱动滚轮的第一侧,该第一馈料模块包括第一单向轮与第一从动轮,该驱动滚轮与该第一单向轮啮合,以带动该第一单向轮旋转,且该第一单向轮单向地驱动该第一从动轮旋转;
第二馈料模块,配置于该驱动滚轮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二馈料模块包括第二单向轮与第二从动轮,该驱动滚轮与该第二单向轮啮合,以带动该第二单向轮旋转,且该第二单向轮单向地驱动该第二从动轮旋转;
双向驱动马达,连接该驱动滚轮,以选择性地带动该驱动滚轮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旋转,当该第一单向轮受该驱动滚轮带动而沿该第一方向旋转时,该第一单向轮不带动该第一从动轮旋转,该第二单向轮与第二从动轮相啮合而共同带动该第二建模材料移动,当该第一单向轮受该驱动滚轮带动而沿该第二方向旋转时,该第一单向轮与第一从动轮相啮合而共同带动该第一建模材料移动,该第二单向轮不带动该第二从动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单向轮包括第一主动轮及第一被动轮,该第一被动轮与该第一从动轮啮合,该第一主动轮为棘轮,具有多个第一棘齿,各该第一棘齿具有弯曲侧与平直侧,该第一被动轮包括第一单向扣件,当该第一主动轮沿该第一方向旋转时,该些第一棘齿的其中之一的平直侧与该第一单向扣件相啮合以带动该第一被动轮旋转,当该棘轮沿该第二方向旋转时,该第一单向扣件沿着各该第一棘齿的该弯曲侧滑过而与该第一主动轮解除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单向轮包括第二主动轮及第二被动轮,该第二被动轮与该第二从动轮啮合,该第二主动轮为棘轮,具有多个第二棘齿,各该第二棘齿具有弯曲侧与平直侧,该第二被动轮包括第二单向扣件,当该第二主动轮沿该第二方向旋转时,该些第二棘齿的其中之一的平直侧与该第二单向扣件相啮合以带动该第二被动轮,当该第二主动轮沿该第一方向旋转时,该第二单向扣件沿着各该第二棘齿的该弯曲侧滑过而与该第二被动轮解除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以及
第一枢转臂,包括第一枢转部以及第一延伸部,该第一枢转部连接该第一延伸部并枢接于该壳体,该第一从动轮设置于该第一枢转臂上,该第一延伸部适于承受外力以使该第一枢转臂相对该壳体枢转,并带动该第一从动轮远离该第一单向轮而降低该第一单向轮及该第一从动轮对该第一建模材料的夹持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一枢转臂以及该壳体之间,当该第一枢转臂相对该壳体枢转时,该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以在该外力消失时将该第一枢转臂回复原位并回复该夹持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以及
第二枢转臂,包括第二枢转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该第二枢转部连接该第二延伸部并枢接于该壳体,该第二从动轮设置于该第二枢转臂上,该第二延伸部适于承受外力以使该第二枢转臂相对该壳体枢转,并带动该第二从动轮远离该第二单向轮而降低该第二单向轮及该第二从动轮对该第二建模材料的夹持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连接于该第二枢转臂以及该壳体之间,当该第二枢转臂相对该壳体枢转时,该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以在该外力消失时将该第二枢转臂回复原位并回复该夹持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头,与该第一馈料模块及该第二馈料模块分离,该第一馈料模块及该第二馈料模块经配置以分别传送该第一建模材料及该第二建模材料至该打印头,以使该打印头将该第一建模材料及该第二建模材料逐层成型于该基座上以形成该立体物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打印头还包括第一加热喷嘴,该第一建模材料为热熔性材料,该第一单向轮以及该第一从动轮共同传送该第一建模材料至该第一加热喷嘴,以熔融该第一建模材料并将其由该第一加热喷嘴挤出而成型于该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打印头还包括第二加热喷嘴,该第二建模材料为热熔性材料,该第二单向轮以及该第二从动轮共同传送该第二建模材料至该第二加热喷嘴,以熔融该第二建模材料并将其由该第二加热喷嘴挤出而成型于该基板。
CN201410386125.2A 2014-05-16 2014-08-07 打印头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82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7365A TWI552857B (zh) 2014-05-16 2014-05-16 列印頭模組
TW103117365 2014-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534A true CN105082534A (zh) 2015-11-25
CN105082534B CN105082534B (zh) 2017-08-25

Family

ID=54537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61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82534B (zh) 2014-05-16 2014-08-07 打印头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30362B2 (zh)
CN (1) CN105082534B (zh)
TW (1) TWI55285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2919A (zh) * 2017-08-28 2017-11-07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串色式彩色3d打印机的被动差速式入料系统
CN107627596A (zh) * 2016-07-14 2018-01-26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机的挤出装置及其冷却机构与冷却方法
US10525693B2 (en) 2016-07-14 2020-01-07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Extrusion device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and cooling mechanism and cooling method thereof
CN113968022A (zh) * 2021-11-22 2022-01-25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三维打印机的混合供料装置
US11945162B2 (en) * 2018-12-20 2024-04-02 Jabil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ynamic hob pinch force in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int head
US11975485B2 (en) 2018-12-20 2024-05-07 Jabil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ynamic hob pinch force in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int hea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164B (zh) * 2014-12-29 2018-05-15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头组件
US9481133B2 (en) * 2014-12-31 2016-11-01 Makerbot Industries, Llc Passive z-axis alignment
CN105538730A (zh) * 2016-03-03 2016-05-04 深圳市蓝谷维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机彩色挤出系统自动交换装置
CN106217889B (zh) * 2016-09-12 2018-10-26 同济大学 熔融沉积式3d打印机用三通喷头
WO2019236725A1 (en) * 2018-06-06 2019-12-12 Accelerat3d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parts on a multi gantry machine dur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EP3705210A1 (de) * 2019-03-05 2020-09-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versehen eines bereits hergestellten ersten bauteils mit wenigstens einem additiv gefertigten zweiten bauteil
WO2020182450A1 (en) * 2019-03-11 2020-09-17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feeding mechanism used in 3d print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050A (zh) * 2006-04-03 2009-06-17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具有多个挤出线的单电动机挤出头
CN101778704A (zh) * 2007-07-31 2010-07-14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用在基于挤出的分层沉积系统中的挤出头
CN102922745A (zh) * 2012-11-06 2013-02-13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送料的三维打印机挤出头
CN103129165A (zh) * 2011-11-22 2013-06-05 泰金宝精密(新加坡)有限公司 齿轮组结构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2024B2 (en) 2011-01-20 2013-08-20 Makerbot Industries, Llc Multi-extruder
US9469071B2 (en) * 2013-08-01 2016-10-18 Douglass Innovations, Inc.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465633B (zh) * 2013-09-17 2015-06-24 长春市明威科技有限公司 单电机双喷头3d打印机喷头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050A (zh) * 2006-04-03 2009-06-17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具有多个挤出线的单电动机挤出头
CN101778704A (zh) * 2007-07-31 2010-07-14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用在基于挤出的分层沉积系统中的挤出头
CN103129165A (zh) * 2011-11-22 2013-06-05 泰金宝精密(新加坡)有限公司 齿轮组结构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2922745A (zh) * 2012-11-06 2013-02-13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送料的三维打印机挤出头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7596A (zh) * 2016-07-14 2018-01-26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机的挤出装置及其冷却机构与冷却方法
US10525693B2 (en) 2016-07-14 2020-01-07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Extrusion device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and cooling mechanism and cooling method thereof
CN107627596B (zh) * 2016-07-14 2020-05-05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机的挤出装置及其冷却机构与冷却方法
CN107322919A (zh) * 2017-08-28 2017-11-07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串色式彩色3d打印机的被动差速式入料系统
CN107322919B (zh) * 2017-08-28 2018-10-09 黄哲敏 串色式彩色3d打印机的被动差速式入料系统
US11945162B2 (en) * 2018-12-20 2024-04-02 Jabil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ynamic hob pinch force in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int head
US11975485B2 (en) 2018-12-20 2024-05-07 Jabil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ynamic hob pinch force in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int head
US11987000B2 (en) 2018-12-20 2024-05-21 Jabil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ynamic hob pinch force in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int head
CN113968022A (zh) * 2021-11-22 2022-01-25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三维打印机的混合供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534B (zh) 2017-08-25
US20150328837A1 (en) 2015-11-19
TW201544299A (zh) 2015-12-01
TWI552857B (zh) 2016-10-11
US9630362B2 (en) 2017-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2534A (zh) 打印头模块
CN105799164B (zh) 打印头组件
CN104760278B (zh) 打印头模块
CN103515830A (zh) 一种端子插针装置
CN104908323A (zh) 一种六自由度三维打印设备
US20150165682A1 (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head module
CN202662962U (zh) 一种端子插针装置
CN108313433A (zh) 自动撕膜装置
CN203974357U (zh) 雕刻机
CN104708810A (zh)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头模块
CN106032064B (zh) 一种基于fdm技术的3d打印后处理工艺
CN204640675U (zh) 一种吸取式嵌件转移工装及机械手装置
CN206966984U (zh) 一种双面汇流排自动装配机
JP2016540648A5 (zh)
JP2019104232A (ja) 印刷モジュールおよび3d印刷装置
CN107053669B (zh) 一种适用于批量生产的高效自动化3d打印系统
CN103625100A (zh) 自动移印装置
CN202367909U (zh) 斜齿轮模具的复位机构及斜齿轮模具
CN116766589A (zh) 用于增材制造打印头中的增强驱动力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JP2017535444A5 (zh)
CN210759252U (zh) 一种桌面式3d打印机
CN20388815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内行位机构
CN206795884U (zh) 一种多轴运动的机械手
CN103128915A (zh) 斜齿轮模具的复位机构及斜齿轮模具
CN210820920U (zh) 撕膜装置及贴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