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2257B -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2257B
CN105082257B CN201510468698.4A CN201510468698A CN105082257B CN 105082257 B CN105082257 B CN 105082257B CN 201510468698 A CN201510468698 A CN 201510468698A CN 105082257 B CN105082257 B CN 105082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knife
several
clamping device
screw
loca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86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2257A (zh
Inventor
戴军
周均
王迅
李胜新
黄铭杰
钟福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86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2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2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2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结构简单,能够快捷、准确地对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且重量较轻,成本较低;本发明提供的切刀调整方法,使用上述切刀调整治具,通过将切刀夹持装置固定于切刀调整治具的底座与定位块之间,使用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分别将切刀夹持装置及切刀顶抵于定位块上,从而实现对切刀伸出量的调整,可以自由选择需要调整的切刀,简化了切刀调整的作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以通过自由更换定位块来调整切刀的伸出量,能够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操作中只需徒手旋拧螺钉即可对切刀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制造过程中,外部引线接合(Outer Lead Bonding,OLB)制程是一段重要的制程,其包括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贴附、预压合、压合、及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冲切等工序。日立AL9000系列OLB机台的设计结构紧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机台的使用效率,因此被液晶面板制造厂商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日立AL9000系列OLB机台的切刀机构的设计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切刀座架、设于切刀座架上的两个切刀夹持装置、及分别设于两个切刀夹持装置内两个切刀,并且现有的调整治具不能有效保证切刀调整过程的快捷、准确,容易导致机台由于切刀调整不精确造成长时间当机。
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切刀调整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切刀调整治具调整切刀的方法为:首先将整个切刀机构固定在该调整治具上;利用长杆导柱100顶住切刀机构中的切刀夹持装置;之后利用中间导杆200用来顶住切刀夹持装置中的切刀刀片以调整切刀的伸出量;并可以通过更换前面的挡板300来调节切刀实现不同的伸出量。
该切刀调整治具存在以下缺点:由于中间导杆200的伸出量较长导致调整不方便,并且因为每次需要调整切刀机构上的两个切刀,因此会导致紧固切刀刀片的螺钉不易锁紧。另外,由于长杆导柱100顶住的行程较长而不易确认切刀刀片的伸出量,同时操作过程也较为复杂,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结构简单,能够快捷、准确地对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方法,操作简单,效率较高,能够快捷、准确地对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进行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定位块、数个第一螺钉、及数个第二螺钉;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相交的底板、侧板、及背板;所述底板、侧板、及背板围成一容置部,用于放置切刀夹持装置及切刀;所述定位块与底板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背板的端面;
所述数个第一螺钉、数个第二螺钉穿过所述底板伸入容置部内,分别用于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切刀顶抵于所述定位块上。
所述切刀夹持装置的中部设有切刀伸出槽,所述切刀夹持装置两端的高度大于切刀夹持装置中部的切刀伸出槽的高度;所述底板上对应背板的外侧设有数个第一螺纹孔,所述数个第一螺钉分别通过旋入数个第一螺纹孔以将切刀夹持装置的两端顶抵于定位块上。
所述定位块朝向所述容置部的表面上对应所述切刀夹持装置上切刀伸出槽的位置设有厚度相同的数个凸起部。
所述底板上对应底板与背板的相交处设有数个第二螺纹孔,所述背板的表面设有与数个第二螺纹孔相连通的数个旋入通道,所述数个旋入通道的位置与所述切刀夹持装置上切刀伸出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个第二螺钉分别通过旋入数个第二螺纹孔,并伸入所述数个旋入通道中以将切刀顶抵于定位块上的数个凸起部上。
所述切刀调整治具还包括数个第三螺钉;所述背板的端面设有数个第三螺纹孔,所述定位块上对应数个第三螺纹孔设有数个第一通孔,所述数个第三螺钉分别穿过数个第一通孔与数个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定位块与底座相固定。
所述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及第三螺钉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一螺钉位于第二螺钉的外侧。
所述底座的背板的端面对应所述数个凸起部之间的位置分别设有数个凹陷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切刀调整治具;
所述切刀调整治具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定位块、数个第一螺钉、及数个第二螺钉;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垂直相交的底板、侧板、及背板;所述底板、侧板、及背板围成一容置部,用于放置切刀夹持装置及切刀;所述定位块与底板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背板的端面;所述数个第一螺钉、数个第二螺钉穿过所述底板伸入容置部内,分别用于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切刀顶抵于所述定位块上;
步骤2、将切刀夹持装置从切刀座上拆卸下来,取下旧切刀后,将新的切刀安装在切刀夹持装置上,并通过切刀夹持装置上的第四螺钉进行预紧;
步骤3、将预紧后的切刀夹持装置放置于切刀调整治具的容置部内,并旋松第四螺钉,旋紧第一螺钉以推动切刀夹持装置将其顶抵于定位块上,从而将切刀夹持装置固定在切刀调整治具上;
步骤4、旋紧第二螺钉以推动切刀将其顶抵于定位块上,并锁紧第四螺钉;
步骤5、旋松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将切刀夹持装置从切刀调整治具中取出,从而完成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的调整。
所述切刀夹持装置的中部设有切刀伸出槽,所述切刀夹持装置两端的高度大于中部的切刀伸出槽的高度;所述定位块朝向所述容置部的表面上对应所述切刀夹持装置上切刀伸出槽的位置设有数个凸起部;所述步骤3中,旋紧第一螺钉以将切刀夹持装置的两端顶抵于定位块上,从而将切刀夹持装置固定在切刀调整治具上;所述步骤4中,旋紧第二螺钉以将切刀顶抵于定位块上的数个凸起部上。
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厚度的凸起部的定位块以调整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不同的伸出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结构简单,能够快捷、准确地对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且重量较轻,成本较低;本发明提供的切刀调整方法,使用上述切刀调整治具,通过将切刀夹持装置固定于切刀调整治具的底座与定位块之间,使用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分别将切刀夹持装置及切刀顶抵于定位块上,从而实现对切刀伸出量的调整,可以自由选择需要调整的切刀,简化了切刀调整的作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以通过自由更换定位块来调整切刀的伸出量,能够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操作中只需徒手旋拧螺钉即可对切刀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切刀调整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切刀与切刀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的定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方法的步骤3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方法的步骤4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方法的步骤5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包括底座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定位块2、数个第一螺钉31、及数个第二螺钉33;所述底座1包括相互垂直相交的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所述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围成一容置部3,用于放置切刀夹持装置4及切刀5;所述定位块2与底板11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背板13的端面;
所述数个第一螺钉31、数个第二螺钉32穿过所述底板11伸入容置部3内,分别用于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切刀5顶抵于所述定位块2上。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的中部设有切刀伸出槽41,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两端的高度大于切刀夹持装置4中部的切刀伸出槽41的高度,切刀5安装于所述切刀伸出槽41中,切刀夹持装置4的背面设有一挡片43,通过两个第四螺钉34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与挡片43锁紧,从而将切刀5固定于所述切刀伸出槽41中。
所述底板11上对应背板13的外侧设有数个第一螺纹孔101,所述数个第一螺钉31分别通过旋入数个第一螺纹孔101以将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顶抵于定位块2上。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块2朝向所述容置部3的表面上对应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上切刀伸出槽41的位置设有厚度相同的数个凸起部21。
所述底板11上对应底板11与背板13的相交处设有数个第二螺纹孔102,所述背板13的表面设有与数个第二螺纹孔102相连通的数个旋入通道131,所述数个旋入通道131的位置与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上切刀伸出槽4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个第二螺钉32分别通过旋入数个第二螺纹孔102,并伸入所述数个旋入通道131中以将切刀5顶抵于定位块2上的数个凸起部21上。
具体的,所述凸起部21的厚度根据切刀5需要在切刀夹持装置4中的伸出量进行设置。切刀5的伸出量即为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与中部的高度差与凸起部21的厚度之差,由于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与中部的高度差是一定的,因此凸起部21的厚度决定切刀5的伸出量。
具体的,所述切刀调整装置还包括数个第三螺钉33;所述背板13的端面设有数个第三螺纹孔103,所述定位块2上对应数个第三螺纹孔103设有数个第一通孔201,数个第三螺钉33分别穿过数个第一通孔201与数个第三螺纹孔103螺纹连接,从而将定位块2与底座1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钉31、第二螺钉32、及第三螺钉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一螺钉31位于第二螺钉3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
具体的,所述底座1的背板13的端面对应所述数个凸起部21之间的位置分别设有数个凹陷部132,在对切刀5的伸出量进行调整时,可以在背板13后侧通过所述数个凹陷部132观察切刀5的调整情况。
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结构简单,能够快捷、准确地对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且重量较轻,成本较低。
基于上述切刀调整治具,请参阅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切刀调整治具30、切刀夹持装置4、及切刀5。
具体的,所述切刀调整治具30包括底座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定位块2、数个第一螺钉31、及数个第二螺钉32;所述底座1包括相互垂直相交的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所述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围成一容置部3,用于放置切刀夹持装置4及切刀5;所述定位块2与底板11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背板13的端面。
所述数个第一螺钉31、数个第二螺钉32穿过所述底板11伸入容置部3内,分别用于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切刀5顶抵于所述定位块2上;
具体的,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的中部设有切刀伸出槽41,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两端的高度大于中部的切刀伸出槽41的高度;所述定位块2朝向所述容置部3的表面上对应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上切刀伸出槽41的位置设有数个凸起部21。
步骤2、将需要调整的切刀夹持装置4从切刀座上拆卸下来,取下旧切刀后,将新的切刀5安装在切刀夹持装置4上,并通过切刀夹持装置4上的第四螺钉34进行预紧。
步骤3、如图7所示,将预紧后的切刀夹持装置4放置于切刀调整治具30的容置部3中,并旋松第四螺钉34,旋紧第一螺钉31以推动切刀夹持装置4将其两端顶抵于定位块2上,从而将切刀夹持装置4固定在切刀调整治具30上。
具体的,旋松第四螺钉34以便使切刀5处于可调整状态。
步骤4、如图8所示,旋紧第二螺钉32以推动切刀5以将切刀5顶抵于定位块2的数个凸起部21上,并锁紧第四螺钉34。
具体的,切刀5的伸出量即为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高于中部的高度与凸起部21的厚度之差,由于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与中部的高度差是一定的,因此凸起部21的厚度决定了切刀5的伸出量。因此,可以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厚度的凸起部21的定位块2来调整切刀5在切刀夹持装置4中不同的伸出量。
步骤5、如图9所示,旋松第一螺钉31、第二螺钉32,将切刀夹持装置4从切刀调整治具30中取出,从而完成切刀5在切刀夹持装置4中的伸出量的调整。
之后将切刀夹持装置4重新安装到OLB机台的切刀固定座上即可使用,上述切刀调整过程中可通过手动旋拧所述第一螺钉31、第二螺钉32。
上述切刀调整方法,通过将切刀夹持装置固定于切刀调整治具的底座与定位块之间,使用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分别将切刀夹持装置及切刀顶抵于定位块上,从而实现对切刀伸出量的调整,可以自由选择需要调整的切刀,简化了切刀调整的作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以通过自由更换定位块来调整切刀的伸出量,能够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操作中只需徒手旋拧螺钉即可对切刀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本发明的切刀调整治具,结构简单,能够快捷、准确地对切刀在切刀夹持装置中的伸出量进行调整,且重量较轻,成本较低;本发明提供的切刀调整方法,使用上述切刀调整治具,通过将切刀夹持装置固定于切刀调整治具的底座与定位块之间,使用第一螺钉及第二螺钉分别将切刀夹持装置及切刀顶抵于定位块上,从而实现对切刀伸出量的调整,可以自由选择需要调整的切刀,简化了切刀调整的作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以通过自由更换定位块来调整切刀的伸出量,能够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操作中只需徒手旋拧螺钉即可对切刀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切刀调整治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定位块(2)、数个第一螺钉(31)、及数个第二螺钉(32);所述底座(1)包括相互垂直相交的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所述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围成一容置部(3),用于放置切刀夹持装置(4)及切刀(5);所述定位块(2)与底板(11)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背板(13)的端面;
所述数个第一螺钉(31)、数个第二螺钉(32)穿过所述底板(11)伸入容置部(3)内,分别用于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切刀(5)顶抵于所述定位块(2)上;
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的中部设有切刀伸出槽(41),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两端的高度大于切刀夹持装置(4)中部的切刀伸出槽(41)的高度;所述底板(11)上对应背板(13)的外侧设有数个第一螺纹孔(101),所述数个第一螺钉(31)分别通过旋入数个第一螺纹孔(101)以将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顶抵于定位块(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调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朝向所述容置部(3)的表面上对应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上切刀伸出槽(41)的位置设有厚度相同的数个凸起部(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刀调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对应底板(11)与背板(13)的相交处设有数个第二螺纹孔(102),所述背板(13)的表面设有与数个第二螺纹孔(102)相连通的数个旋入通道(131),所述数个旋入通道(131)的位置与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上切刀伸出槽(4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数个第二螺钉(32)分别通过旋入数个第二螺纹孔(102),并伸入所述数个旋入通道(131)中以将切刀(5)顶抵于定位块(2)上的数个凸起部(2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调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调整治具还包括数个第三螺钉(33);所述背板(13)的端面设有数个第三螺纹孔(103),所述定位块(2)上对应数个第三螺纹孔(103)设有数个第一通孔(201),所述数个第三螺钉(33)分别穿过数个第一通孔(201)与数个第三螺纹孔(103)螺纹连接,从而将定位块(2)与底座(1)相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刀调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31)、第二螺钉(32)、及第三螺钉(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一螺钉(31)位于第二螺钉(32)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刀调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背板(13)的端面对应所述数个凸起部(21)之间的位置分别设有数个凹陷部(132)。
7.一种切刀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切刀调整治具(30);
所述切刀调整治具(30)包括底座(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定位块(2)、数个第一螺钉(31)、及数个第二螺钉(32);所述底座(1)包括相互垂直相交的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所述底板(11)、侧板(12)、及背板(13)围成一容置部(3),用于放置切刀夹持装置(4)及切刀(5);所述定位块(2)与底板(11)相对设置并固定于背板(13)的端面;所述数个第一螺钉(31)、数个第二螺钉(32)穿过所述底板(11)伸入容置部(3)内,分别用于将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切刀(5)顶抵于所述定位块(2)上;
步骤2、将切刀夹持装置(4)从切刀座上拆卸下来,取下旧切刀后,将新的切刀(5)安装在切刀夹持装置(4)上,并通过切刀夹持装置(4)上的第四螺钉(34)进行预紧;
步骤3、将预紧后的切刀夹持装置(4)放置于切刀调整治具(30)的容置部(3)内,并旋松第四螺钉(34),旋紧第一螺钉(31)以推动切刀夹持装置(4)将其顶抵于定位块(2)上,从而将切刀夹持装置(4)固定在切刀调整治具(30)上;
步骤4、旋紧第二螺钉(32)以推动切刀(5)将其顶抵于定位块(2)上,并锁紧第四螺钉(34);
步骤5、旋松第一螺钉(31)、第二螺钉(32),将切刀夹持装置(4)从切刀调整治具(30)中取出,从而完成切刀(5)在切刀夹持装置(4)中的伸出量的调整;
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的中部设有切刀伸出槽(41),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两端的高度大于中部的切刀伸出槽(41)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刀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朝向所述容置部(3)的表面上对应所述切刀夹持装置(4)上切刀伸出槽(41)的位置设有数个凸起部(21);所述步骤3中,旋紧第一螺钉(31)以将切刀夹持装置(4)的两端顶抵于定位块(2)上,从而将切刀夹持装置(4)固定在切刀调整治具(30)上;所述步骤4中,旋紧第二螺钉(32)以将切刀(5)顶抵于定位块(2)上的数个凸起部(21)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刀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厚度的凸起部(21)的定位块(2)以调整切刀(5)在切刀夹持装置(4)中不同的伸出量。
CN201510468698.4A 2015-08-04 2015-08-04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Active CN105082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8698.4A CN105082257B (zh) 2015-08-04 2015-08-04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8698.4A CN105082257B (zh) 2015-08-04 2015-08-04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257A CN105082257A (zh) 2015-11-25
CN105082257B true CN105082257B (zh) 2017-05-03

Family

ID=5456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8698.4A Active CN105082257B (zh) 2015-08-04 2015-08-04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2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6992B (zh) * 2017-10-18 2019-07-09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gd包装机切纸刀快速调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8546A (en) * 1999-01-14 2000-10-31 John Knoell & Sons, Inc. Hand-operated cutter for a sheet-like workpiece and a method of cutting
US20040016332A1 (en) * 2002-07-26 2004-01-29 Price Thomas David Mat board cutter
FR2890583B1 (fr) * 2005-09-13 2009-03-13 E P B Soc Par Actions Simplifi Procede de reglage de la profondeur d'emmanchement d'un outil dans un porte-outil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CN101269468A (zh) * 2008-05-09 2008-09-24 广东圣都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组合调节式偏心夹具及偏心刀具
CN203496036U (zh) * 2013-09-24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调整夹具
CN203738048U (zh) * 2014-02-24 2014-07-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刀片位置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257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7792B (zh) 用于钻铣削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专用夹具
CN105082257B (zh) 切刀调整治具及切刀调整方法
CN104526730A (zh) 一种切割装置
CN209207654U (zh) 防尘膜裁切刀具
CN203496036U (zh) 一种刀片调整夹具
CN107363315A (zh) 一种方便调试安装刀片的非晶带材剪切机
CN104139416B (zh) 单回转刀横切装置
CN207735670U (zh) 一种重剪上剪切压紧装置
CN209867033U (zh) 一种辅助杆校正治具
CN207606152U (zh) 一种金属板料冲切机构
CN210060034U (zh) 一种线割辅助定位治具
CN208400825U (zh) 晶片粘结结构
CN207014474U (zh) 酒盒打孔调节模具
CN220614112U (zh) 一种剁药机
CN106180482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钢筋切割机
CN108200720B (zh) 一种压合pcb的夹具装置
CN205798151U (zh) 一种带可调式切料机构的模具
CN206283732U (zh) 轴向器件引线切割装置
CN219748199U (zh) 一种线路板切割装置
CN204291651U (zh) 一种可调式pcb拼板夹
CN208162807U (zh) 一种胫骨假体取出器线切割夹具
CN218015423U (zh) 一种电子元件引脚加工用固定治具
CN218966161U (zh) 2d盖板玻璃贴膜平台
CN206445881U (zh) 一种触摸屏保护膜悬空裁剪治具
CN107336044A (zh) 一种飞轮镗孔作业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