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5252B - 校准器 - Google Patents

校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5252B
CN105075252B CN201380074856.7A CN201380074856A CN105075252B CN 105075252 B CN105075252 B CN 105075252B CN 201380074856 A CN201380074856 A CN 201380074856A CN 105075252 B CN105075252 B CN 105075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ibrator
plate
adsorption plate
display device
atta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8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5252A (zh
Inventor
李京源
柳周爀
权五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7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5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7/00Suction cups for attaching purposes; Equivalent means using adhesi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02Mechanical elements; Support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91Housings; Spectrometer accessories; Spatial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e.g. folded path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01J3/50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3/50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measuring the colour produced by screens, monitors, displays or C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06F3/04897Special 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mands for improving display capabilit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5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5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 G09G2360/147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originating from the display screen the originated light output being determined for each pix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被构造成对显示设备的屏幕的色彩进行校准的校准器,该校准器包括:由可变形材料形成的吸附板,该吸附板包括以真空吸附方法附装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的底表面;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被构造成使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从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离开而留出空间;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被构造成将所述吸附板的第二部分紧密地挤压至所述显示设备的屏幕;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被构造成在水平方向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固定部分并且在其被旋转时使所述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设备的竖直方向上移动;以及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分中以对所述显示设备的色彩进行校准,从而该校准器可以被固定在屏幕的精确位置中,并且能够精确地执行屏幕校准,并且该校准器能够甚至被附装至倾斜屏幕而广泛使用。

Description

校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以涉及一种具有可以被容易地附装至显示设备的屏幕的结构的校准器。
背景技术
在显示设备当中,液晶显示器具有尺寸小、体积薄和功耗低的优点。因而,这种液晶显示器已经用于笔记本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音频/视频设备等等。尤其是包括薄膜晶体管(在下文中称为TFT)作为开关器件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适合显示动态图像。
从液晶显示器的多个像素输出的亮度和对比度的设置对于每个产品和每个制造商来说都不同,即使从液晶显示器输出的同一个图像都能够以不同的色感来实现。
如果用户从事的是在屏幕上实现的色感比较重要的工作,则必须调节屏幕的色感。在包括被以矩阵方式布置以实现一个屏幕的多个液晶显示器的视频墙中,一个液晶显示器的色感可能与邻近的液晶显示器的色感不同,并且这种色感的差异可能破坏屏幕的整体性。因而,必须对色感差异进行校准。
传统的校准器与显示设备的屏幕接触,且将线缆悬挂在显示设备的顶部上。为了在大型视频墙中使用传统校准器的这种方法,必须使用较长电缆。如果电缆较长,则移动校准器的位置就不方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该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校准器,该安装结构能够被容易地附装至显示设备的屏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如这里实施和概括描述的那样,一种被构造成对显示设备的屏幕的色彩进行校准的校准器包括:由可变形材料形成的吸附板,该吸附板包括以真空吸附方法附装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的底表面;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被构造成使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从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离开而留出空间;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被构造成将所述吸附板的第二部分挤压至所述屏幕以使彼此非常接近;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显示设备的水平方向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固定部分并且在该旋转部分被旋转时使所述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设备的竖直方向上移动;以及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分中以对所述显示设备的色彩进行校准。
所述控制部分可以包括:控制托架,该控制托架包括联接至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的控制板和在竖直方向上从所述控制板延伸的控制棒;以及可动框架,该可动框架被联接至所述控制棒的端部以在所述旋转部分被旋转时在所述显示设备的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使所述控制托架和所述吸附板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离开而留出空间。
所述旋转部分可以包括:旋转板,该旋转板包括与所述可动框架的下部接触的倾斜部分;并且所述可动框架可以在所述旋转板被旋转时沿着所述倾斜部分移动,并且相对于所述显示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倾斜部分可以包括倾斜表面和设置在所述倾斜表面的端部中的安置表面。
所述倾斜部分可以以两阶梯方式设置,并且所述倾斜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倾斜表面、第一安置表面、在所述第一安置表面之后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倾斜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二倾斜表面之后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安置表面。
所述倾斜部分可以是通过由所述旋转板的底表面所拥有的厚度之间的差形成的。
所述旋转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关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轴线呈弧形形状的旋转孔,该旋转孔被构造成将所述控制棒插入其中。
所述固定部分可以包括:联接至所述吸附板的顶表面的固定板,该固定板包括具有与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紧密接触的底表面的伸出部分和与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凹入部分。
所述固定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凹入部分中以供所述控制棒穿过其中的第一棒插入孔。
所述校准器的电路单元可以被安置在所述固定板的顶表面上,并且所述固定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被联接至所述固定板的所述顶表面以覆盖所述电路单元的中间罩,且第二棒插入孔被构造成供所述控制棒穿过其中。
所述校准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中间罩的顶表面中的引导杆;其中所述旋转板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供所述引导杆插入其中的孔;并且所述可动框架可以进一步包括被构造成供所述引导杆插入其中的引导杆插入孔。
该校准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柔性构件,该柔性构件被联接至所述引导杆的端部以向下推动所述可动框架。
所述引导杆可以相对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外部位置,并且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孔相对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轴线以弧形形状形成。
所述旋转部分可以包括顶罩,该顶罩被构造成覆盖所述可动框架并且联接至所述旋转板以与所述旋转板一起旋转。
所述顶罩可以进一步包括向下伸出的钩部,在该钩部的端部中形成有钩连突起;并且所述旋转板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供所述钩部穿过的钩部插入孔;并且所述中间罩可以进一步包括钩连孔,该钩连孔形成在所述中间罩的内表面中以将所述钩部的钩连突起钩在其中。
所述钩部可以相对于所述旋转部分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外部位置,并且所述钩连孔可以与所述钩部通过所述旋转部分的旋转而移动的距离对应地形成为弧形形状。
所述顶罩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圆周部分中的多个凹槽。
所述吸附板可以形成为甜甜圈形状,该甜甜圈形状具有形成形成在中央部分中的孔,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形成为设置在所述吸附板的甜甜圈形状的中间部分中的环状形状,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形成在所述吸附板的甜甜圈形状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中。
可以以圆形形状布置三个或更多个圆形吸附板,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是所述吸附板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吸附板的外圆周部分。
所述吸附板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其端部伸出的分离突起。
所述电路单元可以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具有安装在其中的传感器,该传感器被构造成对显示设备的屏幕的色彩进行校准。
所述电路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无线板,该无线板被构造成通过无线通信向外部终端或外部系统发送数据或者从外部终端或外部系统接收数据。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该校准器可以被固定在屏幕的精确位置中,并且能够精确执行屏幕校准。该校准器能够甚至被附装至倾斜屏幕而被广泛使用。
此外,可容易地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校准器附装至屏幕和从屏幕拆卸,从而增强了校准器的效率。另外,可以将电缆省略,从而有利地增强校准器的便携性。
本发明的附加效果、目的和特征将在如下描述中进行部分地阐述,并且在检查如下描述时部分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效果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所附附图中具体指明的结构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附装至显示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中的彼此联接的控制托架和吸附板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吸附板的变换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图4的状态中联接的固定板和电路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了在图6的状态中联接的中间罩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在图7的状态中联接的旋转板和可动框架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倾斜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在图8的状态中联接的顶罩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A-A’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被附装至显示设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B-B’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校准器的联接在控制托架上的固定板和吸附板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了在图16的状态中联接的中间罩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了在图17的状态中联接的旋转单元和吸附板位置调节单元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了在图18的状态中联接的顶罩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示出的C-C’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校准器被附装至显示设备的屏幕的状态的立体图;以及
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D-D’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在附图和详细描述中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将理解的是,本发明在其应用方面并不限于在如下描述中阐述或在如下附图中示出的构造细节和部件布置。
将理解的是,当以第一和第二提到元件时,该元件并不限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使用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仅仅可能是为了将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作连接或链接至另一个元件时,该元件能够被直接连接或链接至该另一个元件,并且还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当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链接时,将理解为不可以存在任何居间元件。
这里使用的措词和术语用于描述之目的,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包含”、“包括”或“具有”及其变体的使用是指涵盖之后所列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项目。单数元件可以涵盖复数个元件,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或限制。“包含”、“包括”或“具有”及其变体的使用是指涵盖之后所列的特性、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成部分或其组合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项目,不排除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成部分或其组合。
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校准显示设备的色彩的方法。对形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且以例示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进行参照。在该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进行结构、电气以及程序上的改变。只要有可能,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1是示出了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的使用状态图。色彩校准图像在显示设备10上弹出,并且校准器100被固定在显示设备10的屏幕上以对色彩进行校准。
如果在一个TV或监视器竖直站立的情况下使用显示设备10,则容易将电缆连接至显示设备10上的校准器100。如果在显示设备10作为具有多个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视频墙中使用校准器,则电缆不得不不利地加长。
特别是当显示设备如图1所示向前倾斜时,无法采用使用传统电缆将校准器100附装至显示设备的方法。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包括吸附板,该吸附板被构造成将校准器100直接固定值显示设备10的屏幕,从而即使倾斜的显示设备10也能够对其色彩进行校准。下部是指在将校准器100固定至显示设备的屏幕时的屏幕的方向,而上部是指相反方向。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的立体图。参照图2,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包括吸附板120,该吸附板120的形状被改变成在显示设备10的屏幕和吸附板120之间形成真空空间。因而,可以以真空吸附方法将校准器100固定至显示设备10。
此时,当用户按压传统的吸附板120以将校准器100附装至显示设备10时,显示设备10的屏幕能够被按压得足够以改变屏幕的色彩。然而,当旋转单元190被旋转时,在设置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中的吸附板120和显示设备10之间形成真空状态,从而可以将该校准器附装至显示设备10。
如图2所示,校准器100可以经由电缆从外部系统或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根据该实施方式,校准器100可以无线地发送和接收数据。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校准器100可以包括控制托架110、吸附板120、固定板130、电路单元140、中间罩150、旋转板160、可动框架170、柔性构件180和顶罩190。
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吸附板120可以包括:固定部分130和150,该固定部分130和150被固定地设置以形成吸附板120的、与显示设备紧密接触的预定部分;旋转部分160和190,该旋转部分160和190可相对于显示设备10的屏幕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和控制部分110和170,该控制部分110和170可随着旋转部分160和190的旋转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改变吸附板120的形状。
固定板130、电路单元140和中间罩150对应于不可移动的固定部分。旋转板160和顶罩190对应于可相对于显示设备10的屏幕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旋转部分。控制托架110和可动框架170对应于可随着旋转部分的旋转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控制部分。
图4至10示出了图3的元件被联接至彼此。图4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中的联接至彼此的控制托架110和吸附板120的立体图。
吸附板120由诸如橡胶和硅树脂之类的可变形材料形成。吸附板120的第一部分从显示设备10间隔开预定距离,其第二部分与显示设备10紧密接触以形成真空状态。在真空状态下,压力相对较低,并且大气压力挤压吸附板120,从而使吸附板不会从显示设备10分离。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吸附板120是甜甜圈形状的,其中在其中央部分中形成孔127。传感器149布置在该孔中以面对显示设备10的屏幕对显示设备10的色彩进行校准。孔127形成在吸附板120的中央部分中,并且传感器149经由该孔而暴露于底部。
为了使甜甜圈形状的吸附板120形成真空,该吸附板120的第一部分为甜甜圈形状的中央部分并且以环状形状形成。第二部分是吸附板中的第一部分的内部边缘部分和外部边缘部分。
控制托架110对应于控制部分并且其使吸附板120的第一部分远离显示设备的屏幕。控制托架110包括以对应于第一部分的形状的环状形状形成的控制板111和从控制板111向上伸出的控制棒115。
图5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吸附板120的变换的剖视图。控制托架110和吸附板120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从而控制板111可以定位在吸附板120中,并且只有控制棒115可以经由第一棒插入孔121从吸附板向上伸出。优选的是,控制托架110与吸附板120一体地固定,以使吸附板120的底表面不形成间隙。
图5的(a)是示出了校准器被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屏幕之前的状态的图,而图5的(b)是示出了第一部分被控制托架110抬起以在校准器被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屏幕时使第一部分123离开显示设备10的屏幕的状态的图。之后可以如图5的(b)所示使吸附板120和显示设备10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并且然后可以将校准器100固定至该显示设备。
此时,固定板130挤压吸附板120的第二部分122以便不与第一部分一起被抬起。安置在吸附板的顶表面上的固定板130的底表面挤压第一部分122并提供其中第一部分123能够竖直移动的空间。换言之,在对应于吸附板120的第二部分的位置可以形成伸出部分137,而在对应于第一部分的位置可以形成凹入部分138。
图4中所示的控制棒115是被构造成传递向上抬起控制托架110的控制板111的力的构件。在图中,示出了三个控制棒115,并且可以形成多于三个的控制棒。如果增加控制棒115的数量,能够将更强的力传递至控制托架110,但是校准器110的尺寸会不利地增加。因此,可以设置适当数量的控制棒。
如图3所示,控制棒的端部伸出到吸附板120的顶表面,穿过固定板、中间罩150和旋转板160,从而该端部可以被联接至可动框架170。可动框架170的竖直运动通过控制棒115传递至控制板111和吸附板120的第一部分123,从而能够实现真空吸附作用。稍后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示出了联接至图4中所示的状态的固定板130和电路单元140的立体图。电路单元140安装在固定板130的顶表面上,并且同时固定板130紧密地挤压吸附板120的第二部分。
固定板130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供控制棒115穿过的第二棒插入孔131和被构造成将中间罩150固定地联接至其的第一联接部分133,这将在稍后进行描述。固定板130可以进一步包括被构造成将光朝向安置在其中央部分中的传感器149引导的光引导部139。
安装在固定板130的顶表面上的电路板140包括控制板141、屏蔽盒147、无线板143和电源板145。
传感器149安装在控制板141上以感测从显示设备的屏幕发出的光以对色彩进行校准,并且控制板141对在传感器149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板141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电缆以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的接口142。
控制板141可以进一步包括无线板143以无线地传送数据。天线图案形成在无线板143中以与外部终端或外部系统进行无线通信,并且无线板143与控制板141连接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屏蔽盒147安装在控制板141的上表面中,以形成供安装无线板143的安装表面,仅仅用来防止电路板在横向方向上变宽。屏蔽盒147可以以两个步骤来布置。电源板145被构造成将电力从电池20传送到控制板141和无线板143。
图7是示出了联接至图6中所示的状态的中间罩150的立体图。中间罩150与固定板130一起构成了固定部分,并且其在旋转部分160和190旋转时不旋转。中间罩150覆盖并保护电路板140以免暴露于外侧。另外,中间罩150的顶表面提供可以安装旋转板160和可动框架170的安装表面。
中间罩150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第二联接部分152。该第二联接部分联接至第一联接部分133以将固定板130和中间罩150固定地联接至彼此(参见图11)。
一孔形成在中间罩150中以通过中间罩150的侧表面将电池20插入其中,并且电池罩158可以将该孔打开和关闭以覆盖电池。在传统的校准器中,吸附板120不设置在底表面中并且通过该底表面将电池20插入校准器中。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校准器100中,底表面的尺寸并没有为了通过其插入电池20而增加,而是可以通过校准器的侧表面将电池20插入。另选地,可以将环159附装至中间罩150以连接至条带。
第三棒插入孔151形成在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中,并且控制棒115穿过第三棒插入孔151伸出到中间罩150的顶表面。弧形钩连凹槽157可以形成在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中。如图10所示,相对于稍后将描述的顶罩向下伸出的钩部197可以被钩在钩连凹槽157上,并且该钩部197可以沿着钩连凹槽157旋转。钩部197和钩连凹槽157可以在旋转部分160和190旋转时防止在顶罩190和中间罩150之间形成间隙。
多个引导杆153和155可以从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伸出。引导杆153和155穿过联接在中间罩150和可动框架170上的旋转板160。引导杆153和155引导旋转板160在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上旋转,而不会从该顶表面分离。
引导凹槽162和164形成在旋转板160中以使引导杆153和155从其穿过(参见图3)。引导凹槽162和164的形状可以根据引导杆153和155的位置而改变。具体地说,当引导杆153和155如图3所示形成在旋转板160的中央部分中时,可以形成圆形孔164和弧形孔162,并且形成在远离中央部分的外部部分中的引导杆153和155可以穿过该弧形孔162。
图8是示出了联接至图7所示的状态的旋转板160和可动框架170的立体图。旋转板160在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上旋转,而可动框架170随着旋转板160的旋转竖直地移动。
旋转板160安置在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上,并且多个孔161、162、164形成在旋转板160中以使形成在中间罩150的顶表面上的引导杆153和155以及控制棒115从其中穿过。
倾斜部分163可以与可动框架170的底表面接触地形成在旋转板160的顶表面上。当旋转板160旋转时,可动框架170沿着倾斜部分163竖直地移动,因而可动框架170和旋转板160之间的距离改变。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的倾斜部分163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倾斜部分163可以包括倾斜表面163a和163c以及安置表面163b和163d。当可动框架170沿着倾斜表面163a和163c向上移动时,控制棒115被抬起来,并且吸附板120处于图5的(b)所示的状态下。安置表面163b和163d提供了平坦表面以保持吸附板120的抬起状态而防止从倾斜表面163a和163c向下滑动。
如图9所示,倾斜部分163可以是两阶梯式的,即第一倾斜表面163a和第一安置表面163b以及连续地第二倾斜表面163c和第二安置表面163d。根据显示设备10的倾斜角度,可能需要更坚固的吸附附着。因此,两阶梯式结构可以实现吸附板120的两级吸附附着。
可以与关于控制棒115的相对运动对应地形成一个孔(旋转孔161),该孔被构造成将控制棒115从形成在旋转板160中的孔161、162和164插入其中。换言之,旋转板160可以旋转到与旋转孔161的长度对应的距离一样远。
另一个孔(第一引导凹槽162)形成在预定位置以将相对于旋转板160的旋转轴线定位在外部部分中的第一引导杆153插入其中。第一引导杆153和旋转板160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旋转板160的旋转而改变,从而第一引导凹槽162可以形成为弧形形状。
第二引导杆155定位在旋转板160的中央部分中并且是旋转板160的旋转中心。此外,第二引导杆155不相对于旋转板160相对移动,从而被构造成供插入第二引导杆155的其他孔(第二引导凹槽164)可以形成为如图3所示的圆形形状。另选地,相对较大的孔可以形成在旋转板160中以将第一引导杆153和第二引导杆155同时插入其中。
钩部插入孔167被构造成将钩部197插入其中,从而将从顶罩190伸出的钩部联接至中间罩150。旋转板160与顶罩190一起旋转,从而钩部插入孔167的尺寸可以与钩部197的尺寸相对应。
可动框架170包括插入孔171、173和175以将引导杆153和155以及控制板115插入其中。螺钉177通过控制棒插入孔171联接至控制棒115。因而,当旋转板160旋转时,可动框架170可以沿着倾斜部分163竖直地移动。
可动框架170以插入的方式联接至引导杆153和155,而不是通过螺钉联接。当可动框架170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引导杆153和155可以相对于插入孔173和175沿竖直方向被插入及抽出。换言之,引导杆153和155不联接至可动框架170,它们在可动框架170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引导可动框架170的竖直运动,防止水平移动。
第一引导杆153插入在以弧形形状形成的第一引导凹槽162中,以引导旋转板160的旋转运动。
柔性构件180可以联接至引导杆153和155的端部。该柔性构件180可以是能够施加张力的弹簧,并且其可以在可动板170沿着倾斜部分163向下移动时在向下方向上向可动板170施加力,以使控制棒115返回到原始状态。如图8所示,该柔性构件可以联接至形成在中央部分中的第二引导杆155并且在向下方向上向可动板170施加力。尽管没有在图中示出,柔性构件180可以联接至第一引导杆153的端部。
图10是示出了联接至图8所示的状态的顶罩190的立体图。形成在旋转板160中的第一旋转联接部分165联接至形成在顶罩190中的第二旋转联接部分195,从而旋转板160可以被联接至顶罩190。
顶罩190联接至中间罩150从而不将可动框架160暴露于外部。同时,用户可以保持顶罩190以容易地旋转旋转板160。为了增加由用户保持的部分的摩擦力,可以在顶罩190的外部部分中形成凹槽。
参照图10,示出了在向下方向上从顶罩190的内部伸出的钩部197向下延伸穿过旋转板160的钩部插入孔167。在图11的剖视图中,形成在钩部167的端部中的钩连突起穿过中间罩150的钩部联接凹槽157以被钩在中间罩150的内表面上。如上所述,在顶罩190旋转时中间罩150不移动。因而,钩部197沿着以弧形形状形成的钩部联接凹槽157移动。
参照图10至13,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的附装至显示设备的机构。图10是示出了在图8的状态中联接的顶罩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A-A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被附装至显示设备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B-B的剖视图。
参照图10,可动框架170处于其中其没有沿着倾斜部分163向上移动的状态中,换言之,在校准器100被附装至显示设备10之前,可动框架170位于倾斜部分163的最低位置。此时,吸附板120与显示设备10相邻,如图11所示。
当用户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100附装至显示设备10并且旋转顶罩190以旋转旋转板160时(在图中为在顺时针方向上),可动框架170定位在倾斜部分163的最高位置,这意味着可动框架17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到与倾斜部分163的高度一样远,如图12所示。
当可动框架17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力沿着控制棒115传递以向上移动控制托架110,如图13所示。与此同时,吸附板120的第一部分123被限制得尽可能高,以实现真空吸附。
当将校准器100从显示设备10分开时,用户在相反方向上旋转顶罩190以释放真空吸附状态或通过保持形成在吸附板120的预定部分中的分离突起125将空气喷射到形成在吸附板120中的真空部分内。
参照图14至22,如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将省略与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的描述相比该实施方式的重复描述,并且将描述该实施方式的不同特征。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的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校准器200包括与以上实施方式的吸附板不同的在中央部分中没有形成有孔的圆形吸附部。三个圆形吸附板220布置成圆形形状,并且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吸附板的总体结构比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单。
图15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5,校准器200包括控制托架210、吸附板220、固定板230、电路单元240、中间罩250、旋转板260、可动框架170和顶罩220。
以圆形形状形成的多个吸附板220可以被布置成提供能够定位传感器的预定空间。每个吸附板220可以形成为与圆形形状不同的矩形形状。然而,圆形形状优选向吸附板220的端部均匀地施加力。
控制托架210联接至圆形形状的吸附板220中的每个吸附板。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托架210包括设置在吸附板220的中央部分中的控制板111和穿过吸附板220的顶表面从控制板111向上延伸的控制棒215。类似地,控制棒215顺序地穿过固定板230、中间罩250和旋转板260联接至可动框架270。
图16是示出了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中的联接在控制托架210和吸附板220上的固定板230的立体图。具有形成在对应于三个控制棒215的位置的三个棒插入孔231的固定板230安置在吸附板220的顶表面上。
包括控制板的电路单元240安置在固定板230的顶表面上。在该实施方式中,没有示出无线板,与以上提到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进一步设置无线板。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不附装以上描述的电源板的情况下可以在固定板230中形成预定空间,并且可以将电池20插入该空间中。
与以上提及的实施方式相比,固定板230的底表面具有更大的暴露面积,并且电池20可以通过该底表面插入(参见图20)。用于将电池插入其中的孔可以由电池罩237打开和关闭。
图17是示出了联接至图16中所示的状态的中间罩250的立体图。中间罩250和固定板230被联接至彼此,仅仅用于形成固定部分。
棒插入孔251形成在中间罩250的顶表面中,以便以插入方式将控制棒215穿过其中,从而通过棒插入孔251将控制棒215暴露于外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中间罩250包括引导突起253,而不是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引导杆153和155。凹槽254形成在引导突起253中以将可动框架270插入其中,从而引导可动框架270的竖直运动。换言之,可动框架270可以通过从凹槽254的两侧中的每侧伸出的引导突起253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不会在水平方向上摇动。
图18是示出了联接至图17中所示的状态的旋转板260和可动框架270的立体图。与根据以上实施方式的顶罩290的侧表面对应的旋转板260的预定部分可以作为侧壁263形成在外表面中。顶罩290和旋转板260联接至彼此并且一起一体地旋转,从而其可以相当于侧壁263没有延伸到顶罩290和旋转板260。
与以上提及的实施方式不同,形成在旋转板260的顶表面中倾斜部分可以形成旋转板的顶表面的整个区域中。在以上提及的实施方式中,倾斜部分163形成为与旋转孔161平行,其中插入棒115插入旋转孔161中(参见图8)。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旋转板260的其中形成旋转孔261的底表面沿着旋转孔261具有可变厚度,如图20所示,仅仅为了形成倾斜表面。类似于以上提及的实施方式,甚至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倾斜部分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安置表面,并且其可以以两阶梯方式形成。
可动框架270具有分别朝向控制棒215伸出的翼部,并且每个翼部被插入引导突起253的凹槽254中。此外,可动框架270的端部通过螺钉277联接至控制棒215。
图19是示出了联接至图20中所示的状态的顶罩290的立体图。顶罩290可以不包括侧壁263,并且其可以不提供像以上提及的顶罩190一样的允许用户保持的功能。然而,顶罩290可以防止可动框架270暴露于外部。
参照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的图20,形成在旋转板260的侧壁263中的第一旋转联接部分265被联接至形成在顶罩290中的第二旋转联接部分295(参见图15),从而顶罩290可以被联接至旋转板260。
参照图19至22,如下将描述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机构。
图19是示出了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被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屏幕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中所示的C-C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了在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被附装至显示设备10的屏幕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而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D-D的剖视图。
参照图19,可动框架270处于其中该可动框架270没有沿着倾斜部分向上移动的状态,换言之,在校准器200被附装至显示设备10之前的状态,换言之,可动框架270定位在旋转板260的最薄位置。此时,吸附板220相邻于显示设备10,如图20所示。
当用户将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校准器200附装至显示设备10并且旋转旋转部分260和290时,可动框架270位于倾斜部分的最高位置,换言之,位于旋转板260的最厚位置,以仅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可动框架270竖直地移动由旋转板260所拥有的最厚部分的厚度c与由图22中所示的旋转板260所拥有的最薄部分的厚度b之间的差那么远,从而控制棒215根据可动框架270的竖直运动而向上移动。此外,吸附板220的第一部分被抬起c-b那么高,并且实现真空吸附。
当将校准器200从显示设备10分离时,用户在相反方向上旋转顶罩290并且释放真空吸附,或者用户保持形成在吸附板220中的分离突起225并且将空气喷射到形成在吸附板220中的真空部分中。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该校准器可以固定在屏幕的精确位置,并且可以精确地进行屏幕校准。该校准器能够甚至被附装至倾斜屏幕而广泛使用。
此外,可容易地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校准器附装至屏幕和从屏幕拆卸,从而增强了校准器的效率。另外,可以将电缆省略,从而有利地增强校准器的便携性。
当结合任何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时,认为与这些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关地影响这些特征、结构或特性都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若干图示实施方式描述了这些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想到在该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他修改和实施方式。更具体而言,在该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对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进行各种改动和修改。除了对组成部分和/或布置进行改动和修改之外,替换用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显然的。

Claims (15)

1.一种校准器,该校准器被构造成对显示设备的屏幕的色彩进行校准,该校准器包括:
由可变形材料形成的吸附板,该吸附板包括以真空吸附方法附接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的底表面;
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被构造成拉动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以在所述吸附板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之间留出空间,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托架,该控制托架包括联接至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的控制板和在竖直方向上从所述控制板延伸的控制棒;以及可动框架,该可动框架被联接至所述控制棒的端部以在所述显示设备的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使所述控制托架和所述吸附板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显示设备的所述屏幕离开而留出空间;
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被构造成将所述吸附板的第二部分挤压至所述屏幕,其中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联接至所述吸附板的顶表面的固定板,该固定板包括具有与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紧密接触的底表面的伸出部分和与所述吸附板的第一部分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凹入部分;
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显示设备的水平方向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所述固定部分并且在该旋转部分被旋转时使所述控制部分在所述显示设备的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旋转部分包括旋转板,该旋转板包括与所述可动框架的下部接触的倾斜部分;并且所述可动框架在所述旋转板被旋转时沿着所述倾斜部分移动,并且相对于所述显示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及
电路单元,该电路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分中以对所述显示设备的色彩进行校准,
其中,所述吸附板形成为甜甜圈形状,该甜甜圈形状具有形成在中央部分中的孔,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为设置在所述吸附板的所述甜甜圈形状的中间部分中的环状形状,并且
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在所述吸附板的所述甜甜圈形状的内圆周和外圆周中,并且
其中,所述电路单元包括控制板,该控制板具有安装在该控制板中的传感器,该传感器被构造成对所述显示设备的屏幕的色彩进行校准并且该传感器经由所述孔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倾斜部分包括倾斜表面和设置在所述倾斜表面的端部中的安置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倾斜部分以两个阶梯来设置,并且所述倾斜部分包括第一倾斜表面、第一安置表面、在所述第一安置表面之后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倾斜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二倾斜表面之后连续地形成的第二安置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旋转板进一步包括旋转孔,该旋转孔关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轴线成弧形形状,该旋转孔被构造成将所述控制棒插入该旋转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固定板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所述凹入部分中以供所述控制棒穿过的第一棒插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电路单元被安置在所述固定板的顶表面上,并且
所述固定部分进一步包括被联接至所述固定板的所述顶表面以覆盖所述电路单元的中间罩,和被构造成供所述控制棒穿过的第二棒插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准器,该校准器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所述中间罩的顶表面中的引导杆;
其中所述旋转板包括被构造成供所述引导杆插入其中的孔;并且
所述可动框架进一步包括被构造成供所述引导杆插入其中的引导杆插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校准器,该校准器进一步包括:
柔性构件,该柔性构件被联接至所述引导杆的端部以向下推动所述可动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引导杆相对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外部位置,并且
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孔相对于所述旋转板的旋转轴线以弧形形状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旋转部分包括:
顶罩,该顶罩被构造成覆盖所述可动框架并且联接至所述旋转板以与所述旋转板一起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顶罩进一步包括:
向下伸出的钩部,在该钩部的端部中形成有钩连突起;并且
所述旋转板包括被构造成供所述钩部穿过的钩部插入孔;并且
所述中间罩进一步包括钩连孔,该钩连孔形成在所述中间罩的内表面中以将所述钩部的钩连突起钩在该钩连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钩部相对于所述旋转部分的旋转中心设置在外部位置,并且
所述钩连孔形成的弧形形状与所述钩部通过所述旋转部分的旋转而移动的距离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顶罩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该顶罩的圆周部分中的多个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器,其中,以圆形形状布置三个或更多个圆形吸附板,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是所述吸附板的中央部分,并且
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吸附板的外圆周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器,其中,所述吸附板进一步包括:
从该吸附板的端部伸出的分离突起。
CN201380074856.7A 2013-04-26 2013-08-16 校准器 Active CN105075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46893 2013-04-26
KR1020130046893A KR102065403B1 (ko) 2013-04-26 2013-04-26 캘리브레이터
PCT/KR2013/007390 WO2014175511A1 (en) 2013-04-26 2013-08-16 Calibr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252A CN105075252A (zh) 2015-11-18
CN105075252B true CN105075252B (zh) 2017-09-05

Family

ID=5179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856.7A Active CN105075252B (zh) 2013-04-26 2013-08-16 校准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30340B2 (zh)
EP (1) EP2989792B1 (zh)
KR (1) KR102065403B1 (zh)
CN (1) CN105075252B (zh)
WO (1) WO2014175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512B (zh) * 2015-07-23 2018-08-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5096324B (zh) 2015-07-31 2017-11-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标定方法及摄像装置
CN108510931B (zh) * 2018-03-26 2021-07-27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色彩校正装置
USD957276S1 (en) * 2020-06-18 2022-07-12 Lg Electronics Inc. Color calibrator for monitor
KR102314788B1 (ko) * 2021-07-28 2021-10-19 주식회사 오아이씨코리아 컬러 디텍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856A (zh) * 1999-07-23 2002-11-13 应用色彩系统公司 色度计
US7072033B2 (en) * 2000-12-18 2006-07-04 Datacolor Holding Ag Monitor calibrator
CN201074632Y (zh) * 2007-02-09 2008-06-18 禹喆锡 多功能真空吸附机构
CN102117590A (zh) * 2011-03-31 2011-07-0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颜色调整装置及其颜色调整方法
CN103198778A (zh) * 2011-12-29 2013-07-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校准色彩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72286A (en) * 1986-03-17 1990-07-31 Junichi Oshim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color balance of a color television monitor
US5371537A (en) * 1991-10-31 1994-12-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alibrating a CRT display
US5270540A (en) * 1992-03-23 1993-1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onitor calibrator housing and mounting bracket
US5892585A (en) * 1996-05-05 1999-04-06 Sequel Imaging Colorimeter for measurement of temporally variant light sources
US6611249B1 (en) * 1998-07-22 2003-08-26 Silicon Graph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wide aspect ratio flat panel display monitor independent white-balance adjustment and gamma correction capabilities
JP3284997B2 (ja) * 1999-01-29 2002-05-27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測定用光学系
EP1067369B1 (de) * 1999-07-06 2009-12-09 X-Rite Europe GmbH Lichtmessvorrichtung
US6067166A (en) * 1999-08-12 2000-05-23 Cv Us, Inc.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n electro optical measuring device, especially a colorimeter on a monitor
US6262804B1 (en) * 2000-02-04 2001-07-17 X-Rite, Incorporated Handheld color measurement instrument
GB2363472A (en) * 2000-06-14 2001-12-19 Barry Thomas Reynolds Portable optical magnifying device which attaches to a flat surface
CN1471636A (zh) * 2000-08-29 2004-01-28 应用色彩系统公司 具有场可编程门阵列的色度计
ATE398824T1 (de) * 2001-09-21 2008-07-15 Datacolor Holding Ag Farbmesser
US6775633B2 (en) * 2001-12-31 2004-08-10 Kodak Polychrome Graphics, Llc Calibration techniques for imaging devices
JP2003294528A (ja) * 2002-03-29 2003-10-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輝度測定装置
US6933967B2 (en) * 2002-09-10 2005-08-23 Sony Corporation Color reference system for display monitor
US6880790B2 (en) * 2002-10-15 2005-04-19 Gretagmacbeth, Llc Sensor with suction cup array mount
US7064831B2 (en) * 2002-10-15 2006-06-20 Gretagmacbeth, Llc Colorimeter with single cable low impact mounting system
JP2004246232A (ja) 2003-02-17 2004-09-02 Nikon Gijutsu Kobo:Kk 携帯機器のモニター用着脱式付属装置
DE202005009807U1 (de) * 2005-06-22 2006-11-02 Fischerwerke Artur Fischer Gmbh & Co. Kg Saughalter
US7607622B2 (en) * 2006-03-08 2009-10-27 Carnevali Jeffrey D Suction cup having compact axial installation and release mechanism
DE502006005029D1 (de) * 2006-04-10 2009-11-19 X Rite Europe Gmbh Handfarbmessgerät mit zwei relativ zueinander verstellbaren Gehäuseteilen, in denen die passiven Komponenten bzw. die optoelektronische Messeinheit untergebracht sind
US20080204437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Klein Optical Instuments, Inc. Light-sensor-placement device for color display, and displays comprising same
US20080294298A1 (en) * 2007-04-11 2008-11-27 Dooyang Systems Inc.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of characteristic value measurement sensor unit of video appliance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US20080250858A1 (en) * 2007-04-11 2008-10-16 Dooyang Systems Inc.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device of characteristic value detection sensor of display appliance, transport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liance with the same
KR20090017950A (ko) 2007-08-16 2009-02-19 (주)용성엔지니어링 진공 흡착기
EP2068136B1 (de) * 2007-12-03 2019-02-20 X-Rite Switzerland GmbH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 mobiles Farbmessgerät
JP5200547B2 (ja) * 2008-01-10 2013-06-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ティクス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ラー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ディスプレイの校正方法
JP5156561B2 (ja) 2008-09-23 2013-03-06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モニタ装置の支持具
KR20100041485A (ko) * 2008-10-14 2010-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치와 그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
JP5105122B2 (ja) * 2008-10-16 2012-12-19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検出装置
US8467060B2 (en) * 2009-04-06 2013-06-18 Ferrand D. E. Corley Colour image reference system for monitor and projector images
JP5589299B2 (ja) * 2009-04-10 2014-09-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測色装置および該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システム
KR20100134908A (ko) 2009-06-16 2010-12-24 이규웅 메이크업용 조명장치
JP4648982B1 (ja) * 2009-08-27 2011-03-09 株式会社ナナオ 表示装置
US9041929B2 (en) * 2011-07-13 2015-05-26 Datacolor Holding Ag Method for securing a display diagnostic device to a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856A (zh) * 1999-07-23 2002-11-13 应用色彩系统公司 色度计
US7072033B2 (en) * 2000-12-18 2006-07-04 Datacolor Holding Ag Monitor calibrator
CN201074632Y (zh) * 2007-02-09 2008-06-18 禹喆锡 多功能真空吸附机构
CN102117590A (zh) * 2011-03-31 2011-07-0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颜色调整装置及其颜色调整方法
CN103198778A (zh) * 2011-12-29 2013-07-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校准色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252A (zh) 2015-11-18
WO2014175511A1 (en) 2014-10-30
KR20140128121A (ko) 2014-11-05
EP2989792A4 (en) 2017-01-04
KR102065403B1 (ko) 2020-01-13
EP2989792B1 (en) 2018-04-11
US20160005343A1 (en) 2016-01-07
US9530340B2 (en) 2016-12-27
EP2989792A1 (en)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252B (zh) 校准器
KR102136943B1 (ko) 스마트 팔찌
US8887787B2 (en) Dual roll blind
KR102421442B1 (ko) 멀티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01676592B (zh) 旋转结构
US20160156871A1 (en) Curvature adjustable display device
CN1937091A (zh) 显示装置
KR20150116218A (ko) 타일드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 화상 처리 방법
DE112016001355T5 (de) Anzeigevorrichtung,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System
US8253654B2 (en) Visual interface control based on viewing display area configuration
WO2018058458A1 (zh) 电子装置
US20170345876A1 (en) Edge-to-edge mobile terminal
US20220201107A1 (en) Screen Component, Mobile Phone and Mobile Device
WO2020135704A1 (zh) 终端设备
CN11092802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1139420A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装置
CN105957823B (zh) 基板偏离校正装置、基板偏离校正方法及具有基板偏离校正装置的载台
KR20220085845A (ko) 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20050093382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장치의 승강 구조
WO2019052065A1 (zh) 一种可旋转、升降的智能平板
KR102260667B1 (ko) 전자 장치
US20080120805A1 (en) Rotating hinge with an elevating structure
CN110753143A (zh) 一种基于磁力驱动的折叠屏手机
CN219552896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