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5030B - 具有绝缘套管的触点载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绝缘套管的触点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5030B
CN105075030B CN201480010468.7A CN201480010468A CN105075030B CN 105075030 B CN105075030 B CN 105075030B CN 201480010468 A CN201480010468 A CN 201480010468A CN 105075030 B CN105075030 B CN 105075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arrier
contact carrier
electric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04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5030A (zh
Inventor
威利·海格曼
福尔克·兰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filed Critical Phoenix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5075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5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5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 H01R13/6456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comprising keying element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点载体(100),其包括电触点(128)以及用于承载该电触点(128)的底部(106),其中,所述电触点(128)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绝缘套管(104)。

Description

具有绝缘套管的触点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点载体,该触点载体具有电触点以及用于承载该电触点的底座。
背景技术
此类触点载体用于在所述电触点和印刷电路板之间形成导电式连接。所述电触点例如可以为插孔或插头。所述电触点设置于绝缘套管内,该绝缘套管可具有机械编码。在此情况下,所述机械编码可设置为与另一机械编码相匹配,从而使得只有编码正确的插孔或插头才能连接。然而,此方式使得一对相互匹配的编码无法与另一对相互匹配的编码互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的触点载体。
此目的通过具有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实现。其优选实施方式见于从属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说明书及附图。
本发明基于如下认识:通过使用可拆卸式绝缘套管,可实现绝缘套管之间的简单快速替换。
根据第一方面,上述目的由一种触点载体实现,该触点载体包括电触点以及用于承载该电触点的底部,其中,所述电触点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绝缘套管。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根据需求,将所述绝缘套管从触点载体上拆下,并对其实施更换,从而增加了灵活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套管具有通道体,通过所述通道体可与所述电触点产生电接触。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实现所述绝缘套管的简单安装及拆除。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套管具有编码,该编码通过特征对触点载体进行标识。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简化了各电触点特定功能的标识方式。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为色彩编码或机械编码。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使用色彩编码时,只需通过简单的光学识别方式,便可简化各电触点的特定功能的标识方式。当所述特征为机械编码时,设有极性反转保护功能。此时,可通过更换绝缘套管的方式,将其调整为插头/插孔式连接的匹配件的对应机械编码。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载体为表面贴装器件触点载体。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采用机械装置经定位及后续炉内焊接制成电触点。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载体具有电触点及与该电触点以导电方式连接的触臂,其中所述触臂包括公差补偿部分和形成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上的接触底座,该接触底座用于通过一接触表面与电触点发生电接触。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可对模糊引起的错误定位进行补偿。在表面贴装技术(SMT)中,所述触点载体的可焊接连接表面被直接焊接至印刷电路板的导丝上。为实现此目的,在组件安装前,先使用锡膏通过丝网或模板印刷等方式对印刷电路板上作为连接表面的所述导丝部分进行印制。触点载体安装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所述连接表面之间的导电连接。然而,此焊接过程中可能发生所谓的模糊现象,其可使得触点载体在焊接后并非位于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目标位置,而是位于触点载体例如在X,Y方向发生移位的位置。此外,所述触点载体也可能发生旋转角度方面的误差,即触点载体绕其自身垂直轴发生旋转。因此,该公差补偿部分可提高制造良品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触臂自所述电触点横向或径向延伸。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触点载体具有较小的尺寸,从而占据较小的安装空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触点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触臂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处于一角度公差范围内的角度,该角度尤其为90°。在此方式中,所述角度公差范围可具有与制造相关的公差,例如为90°的5%、10%或15%等。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该触点载体的制造尤为简单。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底座在一角度公差范围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在此方式中,所述角度公差范围可具有与制造相关的公差,例如为5%、10%或15%。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该触点载体更为小巧,从而占据更小的安装空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差补偿部分可机械变形。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可通过变形而抵消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力。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差补偿部分可弹性或塑性变形。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弹性变形能力可抵消仅在焊接过程中由热应力所引起的变形,而且所述塑性变形能力可对永久性错误定位进行补偿。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底座通过所述公差补偿部分与所述电触点相连接。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通过将所述公差补偿部分设于接触底座和电触点之间,使得触点载体的设计尤其简单。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公差补偿部分包括一弯弧部分,尤其为一U形弯曲部分。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除了结构紧凑之外,还能使公差补偿部分实现对较大公差的补偿能力,而且可以简单方式制造。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底座以一角度设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上。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公差补偿部分与接触底座之间的此角度设置方式可使公差补偿部分尤其容易变形,从而实现公差补偿。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底座设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下方。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所述触点载体的接触底座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固定至印刷电路板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底座以可弹性或塑性变形方式形成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上。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弹性变形能力可抵消仅在焊接过程中由热应力所引起的变形,而且所述塑性变形能力可对永久性错误定位进行补偿。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底座为焊盘底座。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所述接触底座形成焊接连接而不产生任何问题。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触点为接触插孔或接触插头。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所述接触插孔或接触插头无误差地定位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且该接触插孔或接触插头的电触点可以导电方式连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载体具有承载所述电触点的底部。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使所述触点载体在焊接过程中放置于所述电触点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具有容纳所述触臂的径向凹槽。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凹槽可实现所述触臂以及进而所述触点载体的定位。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载体具有多个电触点,每个所述电触点均以导电方式与一个触点相连接。其所实现的技术优点在于,可同时形成多点接触。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参考附图,对其他例示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所述附图中:
图1为触点载体示意图;
图2为触点载体分解视图;
图3为接触管脚立体图;
图4为接触管脚侧视图;
图5为接触管脚仰视图;
图6为接触管脚部分截面图;
图7为具有第一编码的绝缘套管;
图8为具有第二编码的绝缘套管;
图9为具有第三编码的绝缘套管;
图10为具有第四编码的绝缘套管;
图11为底部的顶面视图;
图12为底部的底面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 触点载体
102 接触管脚
104 绝缘套管
106 底部
108 联管螺母
110 内螺纹
112 内密封件
114 外密封件
116 通道体
118 编码
120 顶面
122 底面
124 通道开口
126 凹槽
128 电触点
130 接触插孔
132 接触底座
134 焊盘底座
136 触臂
138 公差补偿部分
200 定位栓
202 定位孔
300 第一端
302 第二端
304a 接触舌片
304b 接触舌片
306 通道
308 弯曲部分
310 连接部分
312 弧形部分
314 弯弧部分
316 U形弯曲部分
318 弯折部分
500 密封化合物阻挡层
600 A编码
700 B编码
800 D编码
900 T编码
α 角度
β 角度
γ 角度
δ 角度
ε 角度
X X方向
Y Y方向
Z Z方向
I 第一方向
II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电触点载体100,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其包括三个接触管脚102、一个绝缘套管104、一个底部106以及一个联管螺母108。图1中只以附图标记102对三个接触管脚中的一个进行了标示。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触点载体100用于形成插头/插孔式连接中的插孔,该插头/插孔式连接可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固定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因此,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触点载体100为表面贴装器件(SMD)触点载体。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接触管脚102由金属一体成型制成,例如由金属铜或含铜合金采用冲压和弯曲等方式制成。接触管脚102具有电触点128,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电触点为接触插孔130,因此用于容纳插头(未图示)的管脚触头(未图示)。此外,接触管脚102具有接触底座132,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接触底座为焊盘底座134,用于通过现有的SMT技术焊接印刷电路板导丝等接触表面,以形成导电式连接。触臂136和公差补偿部分138设置于接触底座132和电触点128之间,或接触底座132和接触插孔130之间。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绝缘套管104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材料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制成。此外,绝缘套管104具有编码118,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编码为由大量凹槽形成的机械编码,用于确保接触连接正确,防止极性反转现象的发生。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绝缘套管104中设置有五个贯穿通道体116,图1中仅以附图标记116对该五个通道体中的一个进行标示。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底部106由耐高温塑料制成,以防止底部106在SMT焊接过程中受损或变形。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底部106具有五个通道开口124,图1中仅通过附图标记124对该五个通道开口中的一个进行标示。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每个通道开口124与每个相应的通道体116形成一个通道。此外,底部106的底面122上设置有凹槽126,每个所述凹槽与通道体116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呈径向延伸。
图1所示为位于通道体116内的电接触插孔130。其中,触臂136容纳于底部106的底面122上的凹槽126内。
底部106的顶面120上设置有联管螺母108,该联管螺母具有用于和所述插头螺接的内螺纹110。在本发明中,联管螺母108还具有用于液密密封的内密封件112和外密封件114。
公差补偿部分138具有弹性或塑性变形能力,从而确保接触底座132或焊盘底座134在X,Y,Z所有三个方向上均可移动,以补偿SMT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模糊现象。例如,公差补偿部分138可补偿的容错范围为0.1mm至1mm。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公差补偿部分138可补偿容错为0.5mm。
图2为触点载体100的分解视图。
如图所示,绝缘套管104具有可与底部106内的定位孔202相接合的定位栓200。
图3至图5所示为接触管脚102。
接触管脚102具有设置有电触点128的第一端300。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电触点128为接触插孔130,并因此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接触舌片304a和304b。所述两个接触舌片304a和304b设置于图3和图4所示位置,而且其通过施加预应力而具有弹性。当插入管脚触头时,所述两个接触舌片304a和304b发生弹性变形,从而通过弹力将该触头紧固地夹持于其间。接触管脚102还具有通道306,用于容纳此类管脚触头。
管脚触头在由接触舌片304a和304b构成的接触插孔130内及通道306内发生的插入运动的方向为接触管脚102延伸的第一方向I。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接触管脚102的触臂136延伸于第二方向II。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II与第一方向I形成90°的角度α(见图3和图4)。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触臂136包括弯曲部分308、与弯曲部分308相接的连接部分310以及弧形部分312。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弯曲部分308形成30°的角度γ。而且,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弧形部分312成90°的角度δ(见图5)。如此,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弯曲部分308及弧形部分312的弯转轴均平行于第一方向I。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公差补偿部分138设置于触臂136和接触底座132之间,其中,该接触底座为焊盘底座134。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公差补偿部分138包括弯弧部分314及弯折部分318,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弯弧部分314为U形弯曲部分316。
如此,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U形弯曲部分316的弯转轴平行于第一方向I。此外,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U形弯曲部分316设置为180°的角度ε(见图5)。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弯折部分的弯折角度β为90°。而且,弯折部分318的弯转轴与第一方向I和第二方向II均呈直角(见图4)。因此,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与弯折部分318相接的接触底座132延伸于第二方向II,从而使得接触底座132可相对于电触点128在所有三个空间方向上最大移动0.5mm。
此外,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接触底座132在第一方向I上设置于公差补偿部分138下方。因此,电触点128和接触底座132位于相对两端,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位于接触管脚102的第一端300和第二端302。
图6为接触管脚102的第一端300的剖视图。从图中可看出,位于接触舌片304a和304b以下的接触管脚102部分为包括通道306的空腔部分。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通道306由密封化合物阻挡层500闭合,从而使得如粘合剂等其他任何密封化合物在组装等过程中均无法进入通道306。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密封化合物阻挡层500由接触管脚102的金属板材部分制成,该金属板材部分经冲压工艺制得并且折叠形成通道306。
图7至图10所示为绝缘套管104的不同例示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具有五个通道体116的绝缘套管(见图7、图8和图9),以及具有四个通道体116的绝缘套管(见图10)。
每个绝缘套管104均具有通过相应特征对触点载体100进行标识的编码118。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为机械编码。
图7所示为上述情况下带有编码118的绝缘套管104。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编码为用于M5插头的A编码600。图8所示为带有编码118的绝缘套管104,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编码为用于M5插头的B编码700。图9所示为带有编码118的绝缘套管104,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编码为用于M5插头的D编码800。最后,图10所示为带有编码118的绝缘套管104,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该编码为用于M5插头的T编码900。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套管也可以用于其它插头,如M8插头或M12插头。
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绝缘套管104以可拆卸方式设置于电触点128上。因此,可从触点载体100上将绝缘套管104拆下,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便可以将编码118调整到需要的编码,如将A编码600变换为B编码700。此外,在机械编码的基础上,或者作为机械编码的一种替代方式,绝缘套管104可具有不同色彩,从而通过简单的视觉联系将各电触点128与特定功能相结合。
图11所示为底部106的顶面。如图所示,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除了五个通道开口124以外,顶面120还具有定位孔202,用于保持各对应的接触管脚102。
图12所示为底部106的底面122。如图所示,在本例示实施方式中,除了定位孔202和通道开口124以外,其上还设置有五个凹槽126。所述凹槽中可安装插置于通道开口124内的接触管脚102的触臂136。

Claims (18)

1.一种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触点(128)以及用于承载该电触点(128)的底部(106),其中,所述电触点(128)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绝缘套管(104),
其中所述触点载体(100)具有与所述电触点(128)以导电方式连接的触臂(136),其中所述触臂(136)包括公差补偿部分(138)和形成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上的接触底座(132),该接触底座用于使所述电触点(128)与一接触表面发生电接触,
其中所述触臂(136)自所述电触点(128)横向或径向延伸,
其中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可弹性或塑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接触底座(132)在所有三个方向上均可移动,
其中所述接触底座(132)以一角度(β)设置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上并且所述接触底座(132)设置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04)具有通道体(116),通过所述通道体可与所述电触点(128)产生电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04)具有编码(118),该编码通过特征对所述触点载体(100)进行标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为色彩编码或机械编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100)为表面贴装器件触点载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128)沿第一方向(I)延伸,所述触臂(136)沿第二方向(II)延伸,所述第一方向(I)和第二方向(II)形成处于一角度公差范围内的角度(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为9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底座(132)在一角度公差范围内沿所述第二方向(II)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可机械变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底座(132)通过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与所述电触点(128)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包括一弯弧部分(31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弧部分(314)为一U形弯曲部分(316)。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底座(132)以可弹性或塑性变形方式形成于所述公差补偿部分(138)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底座(132)为焊盘底座(134)。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为接触插孔(130)或接触插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100)具有承载所述电触点(128)的底部(106)。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06)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触臂(136)的径向凹槽(126)。
18.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载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100)具有多个电触点(128),每个所述电触点均以导电方式与一个触点相连接。
CN201480010468.7A 2013-02-25 2014-01-27 具有绝缘套管的触点载体 Active CN1050750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101832.7 2013-02-25
DE102013101832.7A DE102013101832B4 (de) 2013-02-25 2013-02-25 Kontaktträger mit einem Toleranzausgleichsabschnitt
PCT/EP2014/051537 WO2014127956A1 (de) 2013-02-25 2014-01-27 Kontaktträger mit einer isolierhül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030A CN105075030A (zh) 2015-11-18
CN105075030B true CN105075030B (zh) 2018-03-02

Family

ID=5007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0468.7A Active CN105075030B (zh) 2013-02-25 2014-01-27 具有绝缘套管的触点载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959550B1 (zh)
JP (1) JP6072940B2 (zh)
CN (1) CN105075030B (zh)
DE (1) DE102013101832B4 (zh)
WO (1) WO201412795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0204A (en) * 1986-12-12 1989-04-11 Amp Incorporate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415491Y (zh) * 1998-02-12 2001-01-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垫片式接点阵列包装型电连接器
CN1965441A (zh) * 2004-09-10 2007-05-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馈电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900947A (nl) * 1989-04-14 1990-11-01 Du Pont Nederland Connectorsamenstel.
JPH07153508A (ja) * 1993-11-25 1995-06-1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表面実装構造
JPH0837064A (ja) * 1994-07-22 1996-02-06 Smk Corp 面実装型同軸コネクタソケット
US5785536A (en) * 1995-06-07 1998-07-28 Santec, Inc. Connector having press fit mating shrouds
US6558177B2 (en) * 2000-11-22 2003-05-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loating coaxial connector
JP4326877B2 (ja) * 2003-08-08 2009-09-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と電気部品の接続構造、及びブレーキ油圧制御ユニット
US6929516B2 (en) * 2003-10-28 2005-08-16 9090-3493 Québec Inc. Bathing unit controller and connector system therefore
US7056149B1 (en) * 2004-11-12 2006-06-06 Comarco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Key coded power adapter connectors
JP2006331785A (ja) * 2005-05-25 2006-12-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コネクタ
DE202005017981U1 (de) * 2005-11-15 2006-02-02 Coninvers Elektrotechnische Bauelemente Gmbh Kontakthalterung für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er
DE102006052119A1 (de) * 2006-11-06 2008-05-08 Robert Bosch Gmbh Schneid-Klemm-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 zweier Bauteile
TWM341969U (en) * 2008-04-23 2008-10-01 Gigabyte United Inc Connector with character recognition
US7637777B1 (en) * 2008-10-13 2009-12-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noise-reducing contact pattern
DE112012002122B4 (de) * 2011-05-17 2020-11-26 Interplex Industries, Inc. Inter-Platten-Verbindungssystem mit Deformationsvermeidung nachgiebiger flexibler Pins
PL2639894T3 (pl) * 2012-03-12 2014-06-30 Coninvers Gmbh Elektryczne złącze wtykowe z kompensacją tolerancji
DE102013101823B4 (de) * 2013-02-25 2016-04-2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ontaktträger mit einem Untertei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0204A (en) * 1986-12-12 1989-04-11 Amp Incorporate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415491Y (zh) * 1998-02-12 2001-01-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垫片式接点阵列包装型电连接器
CN1965441A (zh) * 2004-09-10 2007-05-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馈电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13348A (ja) 2016-05-12
EP2959550B1 (de) 2017-05-24
DE102013101832A1 (de) 2014-08-28
WO2014127956A1 (de) 2014-08-28
JP6072940B2 (ja) 2017-02-01
CN105075030A (zh) 2015-11-18
EP2959550A1 (de) 2015-12-30
DE102013101832B4 (de) 2016-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025B (zh) 具有公差补偿部分的触点载体
CN101577262B (zh) 功率半导体模块系统
CN101563813B (zh) 小截面的表面安装插入式连接器
CN102394398B (zh) 具有配合配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CN107535050A (zh) 多层总线板
CN101690437A (zh) 电控制仪
CN101394032B (zh) 具有双压聚合物和可弯曲接触阵列的连接器
EP3273159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led lamp
US20140141661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CN102017332A (zh) 借助中间电路板的阳型多点连接器连接装置
CN102217430B (zh) 具有两个电路板的照明装置
CN103515728A (zh) 电连接器
US20110256772A1 (en) Contact field for plug-in connectors
CN104737375B (zh) 插接连接器
CN105075030B (zh) 具有绝缘套管的触点载体
CN101292398A (zh) 电接触元件
US20090130916A1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connection portions of the same
CN101640351A (zh) 固定件以及使用该固定件的电连接器
CN108702841A (zh) 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路
CN102100129A (zh) 电气电路装置
CN101926236B (zh) 容纳电气/电子组件的装置、方法以及用于这种装置的遮盖物
CN110521063A (zh) 电触头装置
CN105680211B (zh) 压配连接器端子
CN110800381B (zh) 电子部件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0565858C (zh) 具有辅助接线的功率半导体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