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4733A - 信息码、信息码生成方法、信息码读取装置以及信息码应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码、信息码生成方法、信息码读取装置以及信息码应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4733A
CN105074733A CN201380073379.2A CN201380073379A CN105074733A CN 105074733 A CN105074733 A CN 105074733A CN 201380073379 A CN201380073379 A CN 201380073379A CN 105074733 A CN105074733 A CN 105074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information
white space
information cod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33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4733B (zh
Inventor
吉田贤一
田中正己
依田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APPARATUS WAVE Co Ltd
Denso Wave Inc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APPARATUS WA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393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4856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APPARATUS WA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APPARATUS WAV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74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4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being embedded in a human recognizable image, e.g. a company logo with an embedded two-dimensional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0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containing means for error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43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locating of the code in an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47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extracting optical codes from image or text carrying said optical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5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determ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ptical code with respect to the reader and correcting theref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6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ing quality enhancement steps
    • G06K7/1473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including quality enhancement steps error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信息码生成装置(2)在纸等介质的信息码(110)的码区域内部,在特定图案区域(104)以外的位置上生成不通过单元格(102)存储解读对象数据的区域、即空白区域(110)。该空白区域是尺寸大于单一的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的区域。信息码生成装置,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该空白区域的形状。

Description

信息码、信息码生成方法、信息码读取装置以及信息码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等信息码、用于生成该信息码的信息码生成方法、用于读取该信息码的信息码读取装置以及应用该信息码的信息码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二维码等信息码的用途多样化,提出了一种在码区域内配置照片或图片等的技术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求出对在二维码中形成可被解读为单一的值的区域的比特流进行逆变换得到的逆变换比特流,并基于二维码的格式信息对逆变换比特流进行变换而生成二维码,由此生成一种具有由单一灰度值构成的设计区域的特殊二维码。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例如,当设计区域由白模块构成的特殊二维码的情况下,将特殊二维码与给定的设计数据进行合成,从而使由被解读为白色的范围的灰度值构成的设计形成在设计区域。另一方面,当设计区域例如由黑模块构成的特殊二维码的情况下,将特殊二维码与给定的设计数据进行合成,从而使由被解读为黑色的范围的灰度值构成的设计形成在设计区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57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设想到这样一种结构:作为在码区域内能够更加自由地显示设计或者标记等的信息码,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在码区域内设置可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的区域(空白区域)。然而,在设置这种空白区域时,如果空白区域被限定成单一的固定形状,则例如空白区域相对于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过大而超过需要时,或者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区域的外形与空白区域的外形明显不一样时等,从显示内容来看,虽然是能够存储更多数据的结构,但是由于空白区域的固定形状划分了空间,阻碍数据配置的效率。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结构: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在码区域内任意设置可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的区域(空白区域)。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信息码生成方法,用于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该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与第一技术方案相同地,提供一种信息码生成方法。该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该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信息码,其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该信息码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规定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
根据第四技术方案,与第三技术方案相同地,提供一种信息码。该信息码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该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根据第五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信息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在该读取装置中,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有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规定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该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以及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
根据第六技术方案,与第五技术方案相同地,提供一种信息码读取装置。在该读取装置中,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有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该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该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以及识别显示检测部,用于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识别显示部。
根据第七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信息码应用系统,其具备:信息码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以及信息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由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的所述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以及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
根据第八技术方案,与第七技术方案相同地,提供一种信息码应用系统。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结构生成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该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以及识别显示检测部,用于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识别显示部。
发明效果
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中,能够在介质的码区域的内部中在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特别是,由于空白区域是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的区域,因此,在构成空白区域方面,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由数据存储区域所引起的制约。进一步,由于空白区域的形状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因此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不统一决定为固定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在选定空白区域的形状方面的自由度。由此,使空白区域的形状容易匹配于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进而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数据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技术方案,能够在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显示方式与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的识别显示部,因此,在读取信息码时,通过识别该识别显示部,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空白区域的位置。
另外,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是指,例如,在空白区域内中的、沿着该空白区域的边界的外边缘部等,与空白区域的边界部邻接的位置是指,例如,在空白区域的外侧的区域(空白区域外)中的、沿着该空白区域的边界的部分等。
在第三技术方案中,能够在介质的码区域的内部中在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特别是,由于空白区域是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的区域,因此,在构成空白区域方面,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由数据存储区域所引起的制约。进一步,由于空白区域的形状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因此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不统一决定为固定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在选定空白区域的形状方面的自由度。由此,使空白区域的形状容易匹配于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进而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数据配置。
进一步,根据第四技术方案,在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显示方式与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的识别显示部,因此,使读取装置识别该识别显示部,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空白区域的位置。
进一步,在第五技术方案中,能够实现将使空白区域的形状容易匹配于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内容的特征性信息码作为读取对象的读取装置。
根据第六技术方案,由于能够通过识别显示检测部检测设置在成为读取对象的信息码的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的识别显示部,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空白区域的位置。
此外,根据第七技术方案,能够在介质的码区域的内部中在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特别是,由于空白区域是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的区域,因此,在构成空白区域方面,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由数据存储区域所引起的制约。进一步,由于空白区域的形状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因此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不统一决定为固定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在选定空白区域的形状方面的自由度。由此,使空白区域的形状容易匹配于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进而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数据配置。
在第八技术方案中,由于能够通过识别显示检测部检测设置在成为读取对象的信息码的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的识别显示部,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空白区域的位置。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概略地示例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概略地示例出构成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信息码读取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与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相对应的其他种类的码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通过构成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信息码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信息码中的各个数据字的配置与其他种类的码中的各个数据字的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格式数据的说明图。
图7是概念性地示例出用于存储格式信息的固定区域(静态区域)与用于存储解读对象数据的动态区域的说明图。
图8是示例出在构成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信息码生成装置中生成信息码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例出在构成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信息码读取装置中读取信息码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在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使用的信息码中的格式信息的一部分(固定信息)结构的说明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与图10(A)不同的固定信息的示例的说明图,图10(C)是用于说明与图10(A)、(B)不同的固定信息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以固定模式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时的位置数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以用户模式(手动模式)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时的位置数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中心位置的设定区域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固定模式中的空白区域的设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用户模式(手动模式)中的空白区域的设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固定模式中的空白区域的候选形状的说明图。
图17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将空白区域的基本形状旋转之后进行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在矩形空白区域显示出设计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9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对照设计设定空白区域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20是在对照设计设定空白区域的示例中,示出码字等配置例的说明图。
图21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22是概念性地示例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用于存储格式信息的固定区域(静态区域)与用于存储解读对象数据的动态区域的说明图。
图23是示出在如图22一样构成固定区域(静态区域)时变更了空白区域或数据容纳区域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图24(A)是示出使空白区域处于空白的状态的图,图24(B)是示出在空白区域附上设计的状态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图25(A)是示出使空白区域处于空白的状态的图,图25(B)是示出在空白区域附上设计的状态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通过构成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的信息码中的各个数据字的配置与其他种类的码中的各个数据字的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图,是变更为与图5不同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27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8是示出将图27的代表例的结构进行具体化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
图30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
图31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
图32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
图33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说明图。
图34是用于说明配置在图33的信息码的边界部上的异类单元格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图35是示例出在构成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的信息码读取装置中读取信息码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6是用于概念性地说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码的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体实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信息码应用系统1具备:信息码生成装置2,用于生成信息码100,该信息码由在规定的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表示信息的单位的单元格而成;以及信息码读取装置10,用于读取由信息码生成装置2生成的信息码100。
(信息码生成装置)
信息码生成装置2例如作为个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具备:由CPU等构成的控制部3;由键盘、鼠标、其他输入装置构成的操作部4;由ROM、RAM、HDD、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构成的存储部5;由公知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或其他的显示设备)等构成的显示部6;作为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发挥作用的通信部7;以及构成为与公知的打印机等同样的硬件结构并且能够根据来自控制部3的印刷数据可印刷信息码100等的印刷部(印刷装置)8。
(信息码读取装置)
接下来,对信息码读取装置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信息码读取装置10从硬件层面来说,构成为可读取二维码的读码器,并且由未图示的壳体构成外廓,在该壳体内收容有各种电子部件。
该信息码读取装置10主要由如下系统构成:照明光源21、受光传感器23、滤光器25、成像透镜27等光学系统;存储器35、控制电路40、操作开关42、液晶显示装置46等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微机”)系统;电源开关41、电池49等电源系统。此外,这些部件被实装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板上或者内装在壳体(图示省略)内。
光学系统由照明光源21、受光传感器23、滤光器25、成像透镜27等构成。照明光源21作为能够发射照明光Lf的照明光源发挥作用,例如由红色LED与设置在该LED射出侧的扩散透镜、聚光透镜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着受光传感器23在两侧设有照明光源21,并且能够借助形成在壳体上的读取口(图示省略)向读取对象物R(承载信息码的介质或配置信息码的介质)照射照明光Lf。作为该读取对象物R,例如可以考虑树脂材料、金属材料等各种对象,在这样的读取对象物R上例如通过印刷、直接印字等形成如图1所示的信息码100(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受光传感器23相当于能够拍摄信息码100(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摄像部”的一例,并构成为能够接受照射到读取对象物R或信息码100上而反射的反射光Lr,例如,将C-MOS、CCD等固态摄像元件、即受光元件以二维形式排列的面传感器,相当于受光传感器23。该受光传感器23被实装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板上从而能够在受光面23a上接受借助成像透镜27入射的入射光。
滤光器25例如是光学性低通滤光器,其允许使波长小于等于与反射光Lr的波长相当的光通过,并且能够遮断波长大于与该波长相当的光通过,其设置于形成在壳体上的读取口(图示省略)与成像透镜27之间。由此,抑制了波长大于与反射光Lr的波长相当的不需要的光入射到受光传感器23上。此外,成像透镜27例如由镜筒和收容在该镜筒内的多个聚光透镜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聚集入射至形成在壳体上的读取口(图示省略)的反射光Lr,以在受光传感器23的受光面23a上成像信息码100的码图像。
微机系统由放大电路31、A/D转换电路33、存储器35、地址生成电路36、同步信号生成电路38、控制电路40、操作开关42、LED43、蜂鸣器44、液晶显示装置46、通信接口48等构成。该微机系统以可作为微机(信息处理装置)发挥作用的控制电路40以及存储器35为中心构成,能够对由上述光学系统拍摄的信息码100的图像信号进行硬件方式以及软件方式的信号处理。
从光学系统的受光传感器23输出的图像信号(模拟信号)被输入到放大电路31中从而以规定增益放大后,被输入到A/D转换电路33中,并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被数字化的图像信号、也就是图像数据(图像信息)输入到存储器35中,并积存在该存储器35的图像数据积存区域中。此外,同步信号生成电路38构成为能够生成对于受光传感器23以及地址生成电路36的同步信号,此外,地址生成电路36构成为能够根据由该同步信号生成电路38供给的同步信号生成储存在存储器35中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地址。
存储器35由半导体存储装置等构成,例如RAM(DRAM、SRAM等)、ROM(EPROM、EEPROM等)等与其相当。在该存储器35中的RAM中,除了上述的图像数据积存区域以外,还构成有能够确保控制电路40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各处理时利用的作业区域以及读取条件表。另外在ROM中预先存储有能够执行后述的读取处理等的规定程序、及其它能够控制照明光源21、受光传感器23等各硬件的系统程序等。
控制电路40由能够控制信息码读取装置10整体的微机、即CPU、系统总线及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并具有信息处理功能。在该控制电路40中,借助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有各种输入输出装置(外围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有电源开关41、操作开关42、LED43、蜂鸣器44、液晶显示装置46、通信接口48等。另外,在通信接口48上,可连接相当于信息码读取装置10的主机系统的主计算机HST等。
电源系统由电源开关41、电池49等构成,通过由控制电路40管理的电源开关41的闭合和关断,可控制由电池49供给的驱动电压的导通与切断。此外,电池49是能够产生规定的直流电压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等与其相当。
(信息码)
接下来,参照图1、图5等,对在图1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被应用的信息码100进行说明。此外,图1的示例与图5右图的示例虽然在单元格排列、特定图案的尺寸上稍有不同,但是基本思想相同,且具有同样的特征。图1、图5等所示的信息码100例如通过上述的信息码生成装置2来生成,并在规定的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表示信息的单位的单元格102。此外,在图1、图5等的信息码100中,“码区域”是能够将所排列的多个暗色单元格全部包含在内的矩形区域REG,具体而言,是将三个位置检测图案(切出符号)104全部包含在内的最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区域。
也就是说,通过将多个单元格102依照规定的规则进行配置,从而根据这些单元格的外侧轮廓的连接,在介质R的上表面或内部从背景描绘出的正方形、长方形等区域称为码区域。当然,要读出该信息码,需要在码区域的外侧留出大于等于规定单元格数的边缘。
此外,在图1、图5等的示例中,多个单元格102由矩形(例如外径为正方形)的明色(例如白色)单元格及暗色(例如黑色)单元格的任意一种构成,这些单元格102呈矩阵状配置在码区域的内部中后述的空白区域(或画布区域)110的周围。在此,明色单元格及暗色单元格的“明色(LightColor)”、“暗色(DarkColor)”是指表示光的反射的辉度值(对比度)是否高于或低于规定阈值,并可将单元格二值化的颜色。为此,并不一定拘泥于白色及黑色。例如,关于该明色、暗色,在"InternationalStandardISO/IEC18004,secondedition2006-09-01,page109,AnnexM,"M1Symbolcontrast""等中已有说明。
另外,在信息码100中,在上述码区域的周围构成有明色或暗色的边缘区域从而将该码区域包围,在图1、图5等的示例中,在码区域的周围邻接配置有明色的边缘区域。
该信息码100在矩形(例如,正方形或长方形等)的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102存储数据;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102存储纠错码。如图1、图5等所示,信息码100的特定图案例如具有与QR码(注册商标)的公知的规定型号(在图5的示例中是由JIS等标准化的QR码的规定型号)的特定图案相同的形状及位置,在图1、图5等的示例中,在码区域的三个角部上分别配置有作为特定图案的位置检测图案(切出符号)104。此外,在上述规定型号中,在预定位置上还设有作为特定图案的定时图案(TimingPatterns)106和对准图案(AlignmentPatterns)108。如此,在信息码100中,在预定位置上配置有既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位置检测图案104、定时图案106、对准图案108(图5中省略))。特定图案区域例如是配置有明色单元格以及暗色单元格且显示尺寸大于单个单元格尺寸的固定图案(固定图形)的区域,例如,在相同型号的信息码中,相同的特定图案区域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只有数据存储区域、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及空白区域不同。再有,在码区域的内部,除了后述的空白区域110以外的位置则由像这样的特定图案区域、存储区域(由数据存储区域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的任意一种而成的区域)等构成。
信息码100的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特定图案的形状以及位置、格式信息的位置、码字(CodeWord)的候选位置(用于确定码字的配置顺序的地址)等可以由读取装置以任意方法掌握。例如,可以在信息码100的类别中设置多个型号,在此情况下,只要对每个型号预先确定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特定图案的形状以及位置、格式信息的位置、码字的候选位置(地址)即可。而且,只要型号信息被配置在码区域内的既定位置(预约区域)上,则读取装置会根据该型号信息来掌握信息码100的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特定图案的形状以及位置、格式信息的位置、码字的候选位置(地址)。再有,并不限定于该方法,只要是读取装置能够掌握的方法,其他方法也可以。
而且,在码区域的内部,在特定图案区域、数据存储区域、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单元格102尺寸的较大尺寸设有空白区域110,该空白区域110是不通过单元格102存储数据的区域且不会成为纠错码的纠错对象的区域。在图1、图5等的示例中,数据存储区域、纠错码存储区域沿着码区域的周边配置为环状且呈矩形,而在码区域的中央部构成有空白区域110。此外,该空白区域110的配置方法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如下示例作为代表性示例进行说明:如图5右图所示的与上述规定型号相对应的结构与如图5左图所示的尺寸比规定型号小的其他型号(Ver.号码)相互对应,且通过如图5下图所示的配置转换表,图5右图的信息码100的各个码字的位置与图5左图的其他种类码120的各个码字的位置相互对应。在该示例中,只要是能够由图5左图的其他种类码120容纳的数据量,便可通过如图5右图所示的信息码100在设置空白区域110的基础之上进行表现。相反地,在读取图5右图的信息码100时,能够将信息码100的各个码字作为如图5左图的其他种类码120的码字进行读取。
此外,在图5右图中,通过虚线框等概念性示出了在空白区域110的周围配置的各个码字的区域。另外,存储格式信息的区域(规定位置105)由规定种类的影线概念性示出。再有,存储格式信息的区域和存储码字的区域中仅表示了方格,而省略了单元格的具体排列。此外,在图5右图的示例中,虽然为了与单元格排列相互对应而在空白区域110(码区域的中央部分)的内部赋予了方格,但是空白区域110的构成是任意的,可以如图1那样附加图样,也可以附加记号、花纹,或者也可以设为空白。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空白区域也称为画布区域。
格式信息(形式信息)例如构成为如图6所示,通过特定格式结构存储在信息码100内的规定位置105(规定种类的影线位置)上。此外,规定位置105相当于位置预先被确定的固定区域的一例。该格式信息包含用于确定纠错级别的纠正级别信息以及用于确定掩码号的掩码号信息。纠正级别信息是用于确定在信息码100中使用的纠错级别的信息。此外,掩码号是用于确定施加在信息码100的码字区域(存储有数据码字或纠错码字的区域)上的掩码为哪种类别的掩码的信息。
如图6所示的格式信息是在反映了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特定掩码)的状态下进行存储的,通过与公知的QR码相同的方法识别格式信息的掩码类别,从而能够检测出如图5右图所示的特定的码类别(设置了空白区域110的类别)。在公知规格的QR码中,例如在作为模型1构成的情况下,将在对如图6那样的格式信息上实施模型1用的掩码时所表示的数据(单元格排列)存储在规定位置上,而在作为模型2构成的情况下,则将在对如图6那样的格式信息上实施模型2用的掩码时所表示的数据(单元格排列)存储在规定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码100(具有空白区域110的特别种类的码)中,将在对如图6所示的格式信息上实施与模型1、2不同种类的特定掩码(在图6中示例为画框式(框架式)QR(QuickResponse)用)时所表示的数据(单元格排列)存储在规定位置105上。画框式QR为二维信息码的一种。
而且,在公知规格的模型1及模型2、信息码100的类别的任意一种情况下,均在附加对应于存储的纠正级别(纠正级别信息)以及掩码号的校验数位之后构成格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各个类别用的掩码。具体而言,利用各个类别用的掩码图案通过公知方法执行掩码处理,并将掩码处理后的位模式(Bitpattern)存储在规定位置上。因此,在如信息码100那样对于格式信息实施特定掩码(在图6中示例画框式QR用)后再存储到规定位置105上的情况下,只要根据上述特定掩码对如此存储在规定位置105上的信息解除掩码处理而进行解读,则校验数位相符,因此能够确定出是信息码100的类别。相反地,即使根据模型1或模型2的掩码对信息码100的规定位置105的数据去除掩码,校验数位也不相符,因此能够确定出其不是公知规格的模型1或模型2。
在该信息码100中,检测出特定图案(位置检测图案104等),并通过与公知的QR码同样的方法确定出码区域、码的方向、各单元格位置之后,通过与公知的QR码同样的方法对存储有格式信息的规定位置105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根据解读时成功的掩码的类别来确定其是信息码100的类别(具有空白区域110的特别种类)。然后,根据所解读的格式信息,能够确定信息码100中使用的纠错级别,并且能够确定实施在信息码100的码字区域(存储有数据码字、纠错码字的区域)上的掩码类别。
在信息码100中存储的内容为,例如设为如图3所示的结构,在数据序列的开头部分设定标头数据,在标头数据之后接着输入数据(解读对象数据)。再有,在图3的示例中,关于输入数据(解读对象数据),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压缩,并转换为数据字(数据码字)。再有,在信息码100中使用的标头数据在以后的说明中也称为“画框式QR用标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存储这样的标头数据及输入数据(解读对象数据)的数据字(数据码字)的区域以及存储上述格式信息的区域相当于“数据存储区域”。此外,在图3的示例中,作为标头数据(画框式QR用标头),存储有如下信息:能够确定后述的其他种类码120(为了解读信息码100而使用的码类别,通过配置转换表(图5)与信息码100相互对应的码)的类别(型号以及形式)的信息。此外,作为标头数据,也存储有如图10~图12的信息(用于确定空白区域的位置的信息),关于这些在后文中详述。
然后,在输入数据(作为解读对象数据的数据字)的后面跟着成为纠错码的纠错码字(ECC字:errorcorrectioncodewords)。在信息码100中,用于存储该纠错码的区域成为纠错码存储区域。再有,关于基于数据字(图3的示例中为标头数据以及输入数据(解读对象数据))生成纠错码(纠错码字)的方法,可利用公知的由二维码(QR码等)的规格规定的方法等。例如,作为基于数据字(数据码字)生成纠错码字的方法,可利用JISX0510:2004中规定的纠错码字的生成方法(JISX0510:2004,8.5纠错)等。再有,纠错码字的生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可采用公知的各种方法。
此外,在信息码100中,基于预定的配置位置信息,在码区域内配置用于表示解读对象数据的各个数据字(数据码字)与纠错码字。在本结构中,如图5所示,在信息码100的码区域内预先确定了各个码字的配置候选位置,且分别对各个配置候选位置分配有号码(地址)。另外,配置位置信息作为,用于确定构成图3所示的存储内容的各个码字应该分别配置在哪个配置候选位置上的信息。再有,在图5右图的示例中,概略性地示例出了1~21号的配置候选位置,在各个配置候选位置中,在开头和结尾的比特部分赋予号码以进行明示。此外,在图5中省略了22号以后的配置候选位置。
具体而言,在其他种类码120(公知的QR码)的型号(由图3所示标头数据所确定的其他种类码120的型号)中,已由公知规格等预先确定了各个顺序的码字应该配置在其他种类码120内的哪个位置上,在解读其他种类码120时,则根据像这样确定的配置来解读各个顺序的码字。然后,在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中,在其他种类码120中确定的各个配置位置(各个顺序的码字的配置位置)分别与在信息码100中预先确定的候选位置(各个码字的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具体而言,分别存储有如“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1位码字的配置位置相当于信息码100的第1号配置候选位置”、“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2位码字的配置位置相当于信息码100的第2号配置候选位置”、“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3位码字的配置位置相当于信息码100的第3号配置候选位置”等信息,且使其他种类码120中的各个位的码字的配置位置分别与信息码100的各个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由于以这种方式构成,因此在解读信息码100时,只要将码区域内的各个配置候选位置上的码字重新配置到在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中相对应的其他种类码120的各个配置位置上,再通过公知的方法解读其他种类码120即可。例如,在图5下图的示例中,将信息码100的第1号配置候选位置的码字配置在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1号配置位置上,将信息码100的第2号配置候选位置的码字配置在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2号位配置位置上,以这种方式分别重新配置之后解读其他种类码(QR码)即可。再有,优选为,上述的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分别设置在用于生成信息码100的信息码生成装置2以及用于读取信息码100的信息码读取装置10。
(信息码的生成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8等,对信息码生成处理以及信息码生成方法进行说明。下面,以如图5所示的其他种类码120为QR码(注册商标),且信息码100具有与QR码相同的特定图案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再有,在该例中,也将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称作“画框式QR”。此外,用符号“S”表示该生成所涉及的处理的步骤。该记载方法在后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图8的信息码生成处理是由信息码生成装置2执行的处理,例如通过在操作部4上实施的规定操作而开始执行。在该处理中,首先,从外部取得编码数据(解读对象数据)、属性数据以及码类别数据(用于确定是生成信息码100、还是生成一般的二维码(例如一般的QR码)的数据)(S1)。再有,在本结构中,控制部3、操作部4相当于“数据取得部”的一个示例,并发挥取得解读对象数据(来自外部的输入数据)的作用。此外,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示例,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3与通信部7作为“数据取得部”构成,并发挥通过通信从外部取得输入数据作为解读对象数据的作用。
在S1取得数据后,通过公知方法来确定对该取得的数据进行压缩的方法(S2),并将压缩输入数据后得到的数据(解读对象数据)用多个数据字(数据码字)加以表示(S3)。然后,在S3之后,判断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是否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当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时,在S4中进入“是”,生成在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中所使用的特有的标头数据(上述)的一部分,并将该标头数据布置在如图3的包含多个数据字的数据序列的开头(S5)。在图3的标头数据中,至少存储有能够确定后述的其他种类码120的类别(型号、形式)的信息(版本号信息等)。另一方面,当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不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时(是用于选择一般二维码的数据(例如,用于选择模型1或模型2的数据)的情况),在S4中进入“否”。
当在S4中进入“否”时,基于在S3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的结构、以公知的方法生成纠错码,并生成用于表示该纠错码的多个纠错字(纠错码字)(S6)。另一方面,当从S4进入到S5的情况下,基于在S3、S5中生成的最终的数据字(表示标头数据以及输入数据的多个数据码字)的结构、以公知的方法生成纠错码,并生成用于表示该纠错码的多个纠错字(纠错码字)(S6)。
在S6之后,判断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是否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S7),当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不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时,在S7中进入“否”,并通过公知的方法生成二维码(例如QR码)。当在S7中进入“否”时,决定能够容纳得下在S3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纠错码字)的大小的二维码型号(在该例中为,在被标准化的公知的QR码的多个型号中,能够容纳得下在S3中生成的数据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的大小的型号),并根据在该型号中预先确定的配置图,对在S3中生成的数据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进行配置(S9)。
另一方面,当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时,在S7中进入“是”,并决定能够容纳得下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纠错码字)以及空白区域的二维码(在图5、图8的示例中为QR码)型号(S10)。在本结构中,用户能够设定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在S10中,基于这样被设定的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确定二维码的型号。
在图5、图8的示例中,例如在通过信息码100的类别预先确定的多个型号(尺寸)中,决定能够容纳得下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纠错码字)以及空白区域的大小的型号。再有,当存在多个能够容纳得下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纠错码字)以及空白区域的大小的型号时,也可以从其中决定一个最小的型号,也可以是由用户从其中指定任意一个型号。然后,在生成信息码100时,利用像这样决定的型号中预先确定的尺寸(行数及列数)、特定图案的配置、码字的各个候选位置,同时按照上述配置转换表来决定具体的码字的配置顺序。再有,下面对在S10中决定有如图5右图所示的型号的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此,对空白区域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结构中,空白区域的形状可以通过第一种方法(固定模式)和第二种方法(用户模式)中的任一种方法来决定,该第一种方法从多个候选形状中进行选定,该第二种方法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并且,即使用任何方法决定空白区域,都将用于确定决定空白区域形状时所采用的方法的信息和用于确定空白区域位置的信息作为格式信息而存储在固定区域。此外,存储这种格式信息的固定区域的位置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如图7中概念性地示出,可以举出在位置检测图案104的附近设定固定区域的示例。
在本结构中,固定模式(FIXMODE)中的格式信息(能够确定空白区域的位置的信息)的数据结构,简略为如图10(A)所示,更详细为如图10(B)所示。此外,用户模式(USERMODE)的数据结构为如图10(C)所示。无论任何模式,都是通过最初的MD比特定义值(用于确定决定空白区域的形状时所采用的方法的信息)来确定模式。即、通过选择MD比特值,能够选择固定模式(FIXMODE)与用户模式(USERMODE)中的任一种模式。
首先,对固定模式中的设定例进行说明。固定模式(FIXMODE)是这样一种模式:使用预先定义的空白区域的形状(下面,也称为画布形状),并通过选择用于配置候选形状的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选择旋转角度,以设定所需形状的空白区域。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信息量的增加抑制到极限,同时能够选择尽可能匹配于用户指定的无数个插图形状的画布形状。
如图11所示,在固定模式中,作为用于确定空白区域的位置的数据,包含用于指定模式的MD比特、用于确定是否设定中心位置的CEN比特、用于确定是否变更尺寸的SZ比特、用于确定是否变更旋转角度的ANG比特、用于指定空白区域的形状的MASKNO.比特等。进一步,包含用于指定中心位置的具体位置的CENTERPOS比特、用于指定具体的尺寸的SIZE比特以及用于指定具体的旋转角度的ANGLE比特。
在本结构中,CENTERPOS坐标系(用于指定中心位置的具体位置的坐标系)与信息码100的型号(码Ver.)无关,如图13所示,以将整个码分成16等份儿的块坐标为基础,在图13中示出的坐标位置(与两个位置检测图案相邻接的码的边界(第一边界)相隔8块距离的位置且与两个位置检测图案相邻接的另一个码的边界(第二边界)相隔8块距离的位置)上设置4个比特。即、在与上述第一边界相隔8块距离的位置且与上述第二边界相隔8块距离的位置上以规定尺寸(在图13的示例中为4×4块的16块的尺寸)设定。当图12中示出的CEN比特为1时,通过CENTERPOS比特(在配置空白区域的基础上确定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信息)而被指定的位置(基准位置)上设定画布中心位置。例如,在如图13所示的候选排列中,作为中心位置的候选的位置预先规定,当通过图11的CENTERPOS比特指定具体的中心位置时,从如图13所示的多个候选位置(候选块)中指定任一个中心位置(在图13的示例中为16个候选块内的任一个块的中心位置)。例如,图14的示例示出了从16个块中选定第一块并指定该第一块的中心位置的示例。如此可以变更中心位置,例如,可以从如图16(A)~(J)的各个空白区域的基本位置变更为如图17(B)~(H)的位置。此外,当CEN比特为0时,例如CENTERPOS=0,将第0块的中心位置指定为空白区域的中心。
此外,当将SZ比特设定为1时,通过用于指定尺寸的SIZE比特,以1块为最小单位,指定画布半径(包含空白区域的外接圆的半径)设定为几个块份儿。例如,当SIZE比特为0时,以内接于以1个块份儿为半径的圆的方式配置空白区域的候选形状。此外,如图14所示,当SIZE比特为5时,以内接于以6个块份儿为半径的圆的方式配置空白区域的候选形状(图14的示例中为三角形)。
此外,当将ANG比特设定为1时,通过ANGLE比特来指定空白区域的旋转角度。当指定值为例如2比特时,旋转角度例如指定为以15度单位在0~45度的范围内。即、能够通过ANGLE比特的指定值(用于确定候选形状的相对于基准配置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息)来指定0°、15°、30°、45°中的任一个角度。再有,如图16所示,各个候选形状预先确定0°时的基本姿势,这些基本姿势相当于基准配置。通过这样指定ANGLE比特,从而可以将如图16(E)的基本图形旋转成如图17(A)。这样通过将用于指定空白区域形状(画布形状)的旋转角度的信息增加到画框式QR标头中,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空白区域形状(画布形状)。但是,由于角度指定值等分辨率与标头信息增加量成比例,因此,优选为,角度指定值设定为例如15度单位(0~45度)等尽可能防止信息量增加的值。
就MASKNO.比特而言,能够从如图16的候选图形中指定任一个图形。在本结构中,分别给各个候选图形分配数值,并通过MASKNO.比特来指定任一个数值,从而能够指定对应于该数值的空白区域的形状。例如,给如图16(A)的图形分配0,给如图16(B)的图形分配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指定1作为MASKNO.比特,则能够指定如图16(B)的图形作为空白区域的基本形状。再有,如果作为掩膜图案尽可能地登记使用频率高的形状,则易于省略旋转角度的指定和/或大小的指定,并且易于删减画框式QR标头的信息量,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构成码区域。如此,通过将如图11所示的格式信息存储在存储区域,从而读取装置10能够基于这样的格式信息详细地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特别是,空白区域的码区域内的中心位置的坐标、形状、从基本姿势进行旋转的旋转角度、大小)。并且,在本结构中,例如,如图5所示,在码区域内位置被确定的所有码字内,不包含这样被确定的空白区域的码字成为读取对象,读取装置10例如也可以按照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取如图5所示的号码按序确定的码字内的、不包含空白区域的码字。
接下来,对用户模式(USERMODE)中的设定例进行说明。在用户模式(USERMODE)中,例如,可以通过操作操作部4进行的外部输入或者通过发送来自外部装置(未图示)的数据的输入方式等来输入多个坐标指定信息(形状指定信息),并且可以将这些多个坐标指定信息(形状指定信息)作为如图12的格式信息存储在码区域内的固定区域。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在码区域内,由上述多个坐标指定信息(形状指定信息)指定的各个位置被确定为空白区域的外边缘部。具体而言,如图15的示例,可以任意地指定多边形的顶点坐标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信息量的增加抑制到极限,同时能够选择尽可能匹配于用户指定的无数个插图形状的画布形状。
具体而言,该用户模式(USERMODE)例如构成为可以将画布形状定义任意指定最多32个点的模式。在该用户模式(USERMODE)中,如图15(A)所示,各个顶点位置的坐标与信息码100的型号(码Ver.)无关,在被分割成纵8块、横8块的64块(6比特)的坐标系中进行指定。在该用户模式(USERMODE)中,如图12所示,MD比特指定为1。并且,顶点位置的坐标数通过如图12所示的POINTNUM比特指定。而且,只有通过POINTNUM比特被指定的数量作为用于指定各个位置的坐标指定信息包含POS1比特~POSn比特。例如,如果顶点位置的坐标数通过POINTNUM比特被指定为5时,则由POS1比特、POS2比特、POS3比特、POS4比特、POS5比特的五个顶点位置的坐标信息表示各个顶点位置。如图15(A)所示,用于指定各个坐标位置的信息(POS1比特~POSn比特)为从分割成上述64块(6比特)的坐标系中指定向右方向移位1块,向下方向移位1块的8×8的64块中的任一个块的信息,通过POS比特指定了任一个块的情况下,该块的中心位置成为顶点位置。例如,通过POS1比特指定了第17块时,通过POS1比特确定的顶点位置是第17块的中心位置。这样,在分割成64块(6比特)的坐标系中,当通过用于指定各个坐标位置的信息(POS1比特~POSn比特)指定了多个块时,连结这些块的顶点位置的线形成空白区域的外边缘位置(参照图15(A))。
在这样设定了空白区域的基础上,在S10之后,根据上述的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配置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纠错码字)。在信息码生成装置2中,上述的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存储在存储部5中,且在该配置转换表中,如上述那样将在其他种类码120中确定的各个配置位置(各个顺序的码字的配置位置)分别与在信息码100中预先确定的候选位置(各个码字的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在S11的处理中,在确定将应该存储的码字(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数据码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纠错码字))通过图4、图5左图中示出的其他种类码120(尺寸比信息码100小,且能够容纳得下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的尺寸的二维码)加以表示时的、各个码字(各个顺序的码字)的配置位置之后,根据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将这些各个顺序的码字配置到与各个顺序的码字的配置位置相互对应的信息码100内的各个配置候选位置上。例如,在图5的配置位置信息(配置转换表)中,由于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1位码字的配置位置与信息码100的1号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因此关于应该存储的码字(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中的第1位码字,则配置在信息码100内的1号配置候选位置上。此外,由于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2位码字的配置位置与信息码100的2号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因此关于应该存储的码字中的第2位码字,则配置在信息码100内的2号配置候选位置上。如此,如果其他种类码120中的第N位码字的配置位置与信息码100的M号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则关于应该存储的码字中的第N位码字,配置在信息码100内的M号配置候选位置上。
也就是说,如果仅是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能够通过尺寸比信息码100小的其他种类码120(构成为公知的QR码)来表示,但是当要容纳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以及空白区域110时,则需要通过尺寸较大的信息码100来表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大尺寸的信息码100来表示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以及空白区域110,且通过预先确定的配置转换表能够确定下述的对应关系:即、当通过其他种类码120(公知的QR码)表示在S3和S5中生成的数据字以及在S6中生成的纠错字时的码字的各个配置与将其保存到较大尺寸的信息码100中时的码字的各个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再有,在本结构中,如图5所示的“配置转换表”相当于“用于确定将表示解读对象数据的多个数据字配置到码区域中时的各个配置位置的配置位置信息”的一个示例,该配置转换表(配置位置信息)构成为,以使通过多个数据字表示解读对象数据时的各个顺序的数据字与各个顺序的数据字在码区域内的各个配置位置之间相对应的方式确定的信息。此外,存储部5相当于“配置位置信息存储部”的一个示例,发挥存储这样的配置转换表的数据(配置位置信息)的作用。
在S9或S11之后,通过公知的规定方法(例如QR码中使用的公知方法),决定应该对在S9或S11中决定了配置地点的码字实施的掩码图案,并通过公知的掩码处理方法实施掩码,从而将该被决定的掩码图案反映到在S9或S11中决定了配置地点的码字上(S12)。然后,基于在S12中设定的掩码图案的信息(掩码号)以及纠错级别的信息,计算出校验数位,并生成如图6所示的包含纠错级别、掩码号以及校验数位的格式信息(S13)。
然后,当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时,在S14中进入“是”,并执行掩码处理(参照图6),以在S13中生成的格式信息中反映上述的特定掩码(画框式QR掩码)。另一方面,当在S1中取得的码类别数据不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的类别(画框式QR)时,在S14中进入“否”,并布置与在S16中设定的掩码图案不同的掩码图案的掩码(模型1的掩码或模型2的掩码)。通过S15或S16对格式信息实施掩码后,将经过该掩码处理后的格式信息配置到码区域内的规定位置上(S17)。如此生成信息码100或者其他二维码之后,通过印刷部8印刷该码(S18)。再有,在S18中,代替印刷,也可以由显示部6显示信息码100等,也可以将通过直至S17为止的处理所生成的信息码100的数据发送给外部装置。
在本结构中,信息码生成装置2的控制部3相当于“数据存储区域生成部”的一个示例,其用于生成数据存储区域,从而当在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空白区域110时,在码区域内的规定位置上通过特定格式结构存储格式信息,并且,基于配置位置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配置位置信息,配置用于表示数据取得部所取得的解读对象数据(输入数据)的各个数据字。此外,在由控制部3构成的“数据存储区域生成部”中,当在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空白区域110时,在反映了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特定掩码)的状态下构成规定位置105的单元格排列。
再有,在图4以及图5中,其他种类码120在三个角上具备位置检测图案124,所述位置检测图案124与信息码100的位置检测图案104相对应,并且,是自动生成的。
(信息码的读取处理)
接下来,对通过图2的信息码读取装置10读取图1、图5右图等所示的信息码100时的处理进行说明。再有,用符号“S”表示该读取所涉及的处理的步骤。该记载法同样适用于后述的各个实施方式。
图9的读取处理是例如在由用户做出规定操作(例如,操作开关42的操作等)时被执行的,首先,如图9的S21所示,对信息码100进行拍摄,取得该信息码100的图像,同时检测信息码100的外形。具体而言,通过公知的方法(在QR码中执行的公知的方法)检测位置检测图案104,并通过在QR码中执行的公知的方法检测信息码100的外形。再有,受光传感器23相当于“摄像部”的一个示例,发挥用于拍摄由信息码生成装置2生成的信息码100的作用。
在S21之后,对信息码100的规定位置上的信息(格式信息)进行解读,以取得信息码的类别以及掩码纠正级别(S22)。如上所述,当根据上述的特定掩码(画框式QR用掩码)对规定位置105中存储的信息解除掩码处理从而进行解读时校验数位相符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出是信息码100的类别(具有空白区域110的类别),且能够取得格式信息中包含的纠错级别以及掩码号。然后,基于在S22中取得的格式信息中所包含的掩码号,解除码整体(具体而言是码字的区域)的掩码(S23)。然后,当读取对象为具有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时(即,通过上述的特定掩码(画框式QR用掩码)成功解除掩码时),在S24中进入“是”,解读在数据字的开头所设的标头数据(画框式QR标头:图3),从而确定原来的码尺寸(其他种类码120的型号、形式)(S25),按照与图5同样的配置转换表,从如图5右图所示的信息码100返回到如图5左图所示的原码(其他种类码120)的配置(S26)。具体而言,将信息码100的各个配置候选位置上的码字重新配置到在配置转换表中与各个配置候选位置相互对应的其他种类码120内的配置位置上。然后,在S24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或者在S26之后,从单元格配置(在S24中进入“否”的情况下为读取对象的QR码的单元格配置;S26之后的情况下为在S26中配置出的其他种类码120的单元格配置)对被存储的各个码字进行确定/制作(S27)。然后,基于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纠错码字,以公知的方法实施纠错计算,解读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S29)。然后,将在S29中解读出的数据通过在显示部显示、数据发送、印刷等进行输出(S30)。再有,作为S30的处理,可以是将在S29中解读出的数据按原样输出,也可以附加其他的处理。
此外,在进行图9的读取处理时,通过读取格式信息,可以取得图11、图12所示的信息(用于确定空白区域的信息)。这样,通过用于确定空白区域的信息(图11、图12),可以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因此,例如在分析空白区域内部(例如,图像识别或图像的切出、其他分析处理)时,能够基于这样的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信息,准确地确定空白区域。
并且,读取处理的方法并非限定于上述的示例,例如,也可以在识别出位置检测图案104之后,根据格式信息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并在码字的候选区域内,按序仅解读不包含该空白区域的码字的区域。由于整个码字的区域预先被确定,并且可以通过读取装置10掌握,因此,只要能够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读取装置10就能够确定不包含空白区域的码字的区域。从而,只要按序解读这些码字的区域即可。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判别部”的一个示例,其发挥如下作用:当信息码100被摄像部拍摄到时,判别码区域的规定位置105是否为特定格式结构。具体而言,发挥判别在规定位置105上是否反映了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特定掩码)的作用。
控制电路40相当于“解读部”的一个示例,并发挥如下作用:当信息码100被摄像部拍摄到时,根据数据存储区域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的内容,对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解读,具体而言,发挥如下作用:当通过判别部判别为规定位置105是特定格式结构的情况(更详细地说,在规定位置105上反映有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的情况),根据对应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对应信息(配置转换表)确定码区域内的各个数据字的位置,并对解读对象数据进行解读。
再有,配置转换表相当于“对应信息”的一个示例,其构成为,在将码区域中在各个配置位置上表示的各个顺序的数据字、以预定方式(例如由公知规格等确定的方式等)表示在与信息码100不同的其他种类码120中时、用于确定这些数据字在该其他种类码120内的各个对应位置的信息。另外,当通过判别部判别出规定位置105是特定格式结构时,相当于解读部的控制电路40发挥如下作用:将在码区域的各个配置位置上表示的各个顺序的数据字置换到由上述对应信息确定的其他种类码120内的各个对应位置上的结构来解读该其他种类码120。
(本结构的主要效果)
根据本结构,能够在码区域的内部中在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解读对象数据不是由单元格存储的区域、即空白区域,能够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特别是,由于空白区域是未存储有解读对象数据的区域,因此,在构成空白区域方面,能够尽可能地抑制由数据存储区域所引起的制约。进一步,由于空白区域的形状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因此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不统一决定为固定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在选定空白区域的形状方面的自由度。由此,使空白区域的形状容易匹配于空白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进而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数据配置。例如,对于如图18所示的显示图形,如果统一使用如图18所示的空白区域,则将导致在存储数据方面效率低下,然而根据本结构,可以实现例如图19、图20所示的匹配于设计的高效的配置,可以更有效率地存储数据。
此外,能够生成在码区域的内部确保了除数据存储区域、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及特定图案区域之外的区域的信息码100。特别是,空白区域110并不作为基于纠错码存储区域进行纠错的对象,而且对该空白区域110不需要设定纠错码,因此,能够高效且有效地对数据存储区域附上纠错码。
此外,信息码生成装置2具备:数据取得部,用于取得解读对象数据;配置位置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配置位置信息,该配置位置信息用于确定在将表示解读对象数据的多个数据字配置到码区域时的各个配置位置;以及数据存储区域生成部,用于生成数据存储区域,从而当在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空白区域110时,在码区域内的规定位置上通过特定格式结构存储格式信息,并且,基于配置位置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配置位置信息,配置用于表示数据取得部所取得的解读对象数据的各个数据字。另一方面,信息码读取装置10具备:对应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对应信息,该对应信息既是与配置位置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配置位置信息相对应的信息,并且也是对码区域中的多个数据字的各个配置位置进行确定的信息;判别部,当信息码100被摄像部拍摄到时,判别码区域的规定位置是否为特定格式结构;以及解读部,当通过判别部判别出规定位置是特定格式结构时,根据对应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对应信息确定码区域内的各个数据字的位置,并对解读对象数据进行解读。
在该结构中,信息码读取装置10通过判别部确认规定位置105的格式结构,从而能够判别出是否为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2生成的独特信息码100(具备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然后,当判别出是特定格式结构时,根据可确定码区域内的多个数据字的各个配置位置的信息(对应信息),能够确定码区域内的各个数据字的位置,并能够对解读对象数据进行解读。
另外,在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空白区域110时,信息码生成装置2的数据存储区域生成部在反映了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的状态下,构成规定位置105的单元格排列。然后,当信息码100被摄像部拍摄到时,信息码读取装置10的判别部判别在规定位置105上是否反映有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而信息码读取装置10的解读部则以在规定位置105上反映有规定种类的掩码图案为条件,对解读对象数据进行解读。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施加在规定位置105上的掩码图案的种类确实地判别出是否为由信息码生成装置2所生成的独特信息码100(具备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并易于抑制格式信息的数据量的同时实现“特定格式结构”。
此外,配置位置信息(对应信息)为,将解读对象数据通过多个数据字表示时的各个顺序的数据字与各个顺序的数据字在码区域内的各个配置位置相对应的方式确定的信息,具体而言,是将在码区域中在各个配置位置上表示的各个顺序的数据字表示在与信息码100不同的其他种类码120中时、用于确定这些数据字在该其他种类码120内的各个对应位置的信息。然后,当通过判别部判别出规定位置105是特定格式结构时,解读部以如下结构对该其他种类码120进行解读:将在码区域的各个配置位置上表示的各个顺序的数据字置换到由对应信息确定的在其他种类码120内的各个对应位置上。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其他种类码120的读取机制较好地读取独特的信息码100(具备空白区域110的信息码100)。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区域AR1(标头信息容纳区域)不存储解读对象数据和纠错数据,而是存储格式信息,在固定区域以外(固定区域AR1以外)的数据容纳区域AR2存储有解读对象数据和纠错数据,但是并非限定于这样的示例。
例如,如图21、图22所示,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将应该存储在信息码100中的解读对象数据(在图12的示例中,概念性地图示为“ABCDEFG”)的一部分(在图21的示例中,概念性地图示为“AB”)存储在固定区域AR1(标头信息容纳区域)中的除格式信息存储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并将解读对象数据的剩余部分(在图21的示例中,概念性地图示为“CDEFG”)存储在固定区域外(固定区域AR1外)的数据容纳区域AR2。当采用这种结构时,也可以将用于存储格式信息的固定区域AR1作为解读对象数据的存储区域加以利用,因此,能够更有效率地存储更多的数据。
具体而言,如图21、图22所示,码区域被分为包含画框式QR标头以及解读对象数据的一部分的标头信息容纳区域(固定区域AR1)与用于容纳解读对象数据的剩余部分的数据容纳区域AR2,标头信息容纳区域(固定区域AR1)例如成为无论是何种空白区域形状(画布掩膜形状)也不会受到空白区域形状(掩膜形状)的影响的区域。然后,例如图21所示,只要分别在固定区域AR1以及数据容纳区域AR2的区域中对存储数据单独附加纠错码,以作为可恢复的数据即可。在该结构中,无论何种空白区域形状(画布形状),也可以确定画框式QR标头信息的容纳区域(固定区域AR1)。例如,无论是如图22所示的空白区域(画布形状),还是如图23所示的空白区域形状(画布形状),都能够确定画框式QR标头信息的容纳区域(固定区域AR1),并且可以根据该存储内容(如图11、图12的内容)确定空白区域的具体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读取时,同样首先对不受空白区域形状(画布形状)的影响的标头信息容纳区域(固定区域AR1)的数据进行解码,从恢复的数据列读取画框式QR标头数据,并根据如图11、图12的信息掌握空白区域(画布形状掩码)的具体位置,从而确定空白区域的位置。然后,根据该确定结果,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能够读取整个码的信息(配置在空白区域外的码字)。此外,标头信息容纳区域(固定区域AR1)内的数据构成为,除了画框式QR标头信息之外,在剩余区域配置数据部的一部分(在图12的示例中,概念性地图示为“AB”),并与数据容纳区域AR2的数据(在图12的示例中,概念性地图示为“CDEFG”)进行匹配,从而能够取得所有的解读对象数据。这样,能够在各个区域无浪费地配置数据。并且,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扩大QR标头信息的容纳量。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在硬件结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采用如上述图1、图2所示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2(参照图1等)生成如图24(B)所示的信息码200。在该结构中,同样在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位置检测图案204等);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存储数据;在码区域的内部,在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210,所述空白区域210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存储或者设计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能够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选择该空白区域210的形状。
在该结构中,除空白区域210的结构之外,构成为公知的QR码(注册商标),首先,如图24(A)所示,在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再有,在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码字的存储方法以及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的纠错码字的存储方法与公知的QR码(注册商标)相同,例如,以由JISX0510规定的方式来确定码区域内的位置检测图案204的配置、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码字的配置、纠错码存储区域中的纠错码字的配置。
但是,如图24(A)所示,生成信息码200',其构成为使一部分区域的码字仅通过白单元格表示的码字,并将像这样仅通过白单元格表示的区域AR作为空白区域210,从而如图24(B)所示,在该空白区域210内显示由图形、花纹、色彩或它们的组合而成的设计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记号表示的信息的至少一种。当如图24(B)那样在空白区域210中显示设计D时,会变为不同于如图24(A)所示的本来的数据显示结构,但是在该空白区域210中的数据错误只要利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存储的纠错码执行公知的纠错即可。
另外,在图24(B)所示的信息码200中,空白区域210的位置被预先指定,因此当在空白区域210内附加设计或信息并进行显示时,可事先知晓由该显示引起的错误位置。因此,为了将空白区域210的位置作为错误位置执行删除校正(ErasureCorrection)还可构成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纠错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表示空白区域210位置的信息(可确定通过如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方法生成的空白区域的位置的位置数据)事先存储在数据存储区域,或者事先存储在读取装置10(图1)内,从而在进行读取时读取装置10能够指定空白区域210的位置(即,发生错误的数据码字的位置),为了纠正位置像这样被指定的空白区域210中存在的数据码字的错误,读取装置10只要利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存储的纠错码执行删除校正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也在硬件结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采用如上述图1、图2所示的结构。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信息码应用系统中,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2(参照图1等)生成如图25(B)所示的信息码300。在该结构中,同样在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L”状的对准图案304a以及明色单元格与暗色单元格逐个交替配置并沿着码区域的边界构成“L”状区域的定时单元格304b);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存储数据;在码区域的内部,在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310,所述空白区域310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存储或者设计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能够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选择该空白区域310的形状。
在该结构中,除空白区域310的结构之外,构成为公知的数据矩阵码(datamatrixcode),首先,如图25(A)所示,在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再有,在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码字的存储方法以及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的纠错码字的存储方法与公知的数据矩阵码相同,码区域内的对准图案304a与定时单元格304b的配置、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码字的配置以及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的纠错码字的配置,例如按照ECC200版本确定。
但是,如图25(A)所示,生成信息码300',其构成为使一部分区域的码字仅通过白单元格表示的码字,并将像这样仅通过白单元格表示的区域AR作为空白区域310,从而如图25(B)所示,在该空白区域310内显示由图形、花纹、色彩或它们的组合而成的设计、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记号表示的信息的至少一种。当如图25(B)那样在空白区域310中显示设计D时,会变为不同于如图25(A)所示的本来的数据显示结构,但是在该空白区域310中的数据错误只要利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存储的纠错码执行公知的纠错即可。
另外,在图25(B)所示的信息码300中,空白区域310的位置被预先指定,因此当在空白区域310内附加设计或信息并进行显示时,可事先知晓由该显示引起的错误位置。因此,为了将空白区域310的位置作为错误位置执行删除校正还可构成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纠错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表示空白区域310位置的信息(可确定通过如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方法生成的空白区域的位置的位置数据)事先存储在数据存储区域,或者事先存储在读取装置10(图1)内,从而在进行读取时读取装置10能够指定空白区域310的位置(即,发生错误的数据码字的位置),为了纠正位置像这样被指定的空白区域310中存在的数据码字的错误,读取装置10只要利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存储的纠错码执行删除校正即可。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在硬件结构方面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采用了上述如图1、图2的结构。并且,通过如图1所示的生成装置2,生成如图27或图28的信息码400(在规定的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表示信息的单位的单元格的信息码),并且能够通过如图1、图2的读取装置10读取所生成的该信息码400。此外,图27概念性地示出了通过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系统生成的信息码400的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码字区域以及空白区域的配置例,图28是示出具有与图27相同的识别显示部的信息码的具体例的图。再有,图27中示出的信息码400省略了在规定位置105的区域、区域107、各个码字区域中的具体的单元格排列,但是实际上与图28相同,在这些区域排列有明色单元格以及暗色单元格。
图27所示的信息码400也同样在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配置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位置检测图案104、定时图案106等);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102存储数据;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单元格102存储纠错码。而且,在码区域的内部,在除了特定图案区域、数据存储区域、纠错码存储区域之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单元格102尺寸的规定尺寸设有空白区域410,该空白区域410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该空白区域410构成为不会成为纠错码的纠错对象的区域。此外,在图27的示例中,省略了空白区域410的内部结构,但是在该空白区域410的内部可以显示各种图案、文字、图形以及其他符号等。
在此,对信息码400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结构中,信息码400的类别准备了多个型号,对于每个型号预先确定了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特定图案的形状以及位置、格式信息的位置、码字的候选位置(地址)。而且,在生成装置2生成信息码400时,将型号信息配置在码区域内的既定位置(在图27的示例中为预约区域107)。另一方面,读取装置10具有每个型号的上述信息(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特定图案的形状以及位置、格式信息的位置、码字的候选位置(地址))。因此,在读取装置10读取信息码400时,通过分析信息码400的码图像并读取配置在规定位置上的型号信息,能够掌握信息码400的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特定图案的形状以及位置、格式信息的位置、码字的候选位置(地址)。
在生成信息码400时,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型号中选择任一型号。由此,决定码区域内的基本结构(作为特定图案的位置检测图案104的位置、单元格的行数以及列数、码字的候选位置)。例如,在如图27所示的结构的型号中,构成为29行29列的单元格排列,在预先确定的三个角部配置有与QR码(注册商标)的切出符号相同结构的特定图案(位置检测图案104)。而且,在位置检测图案104附近的规定位置设置有用于存储格式信息的区域(规定位置105)。此外,在29行29列的矩阵区域中,在除了位置检测图案104以及规定位置105之外的位置,预先确定有码字的候选位置,并对各个候选位置分配有0至67的地址。这样,通过与型号相对应的结构预先规定了码区域内的结构,因此,只要确定型号就能够确定出哪个顺序的码字被配置在哪个位置上。另外,已决定的型号的信息被存储在该型号的排列中预先确定的固定位置上。例如,在图27的示例中,在通过规定种类的影线确定的区域107中存储型号的信息。
然后,在决定了型号并决定了码区域内的基本结构之后,决定空白区域410的形状以及位置。空白区域410的形状的决定方法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法,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方法(固定模式)相同,也可以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来决定,或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方法(用户模式)相同,也可以根据从外部向信息码生成装置2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此外,关于空白区域410的位置,也可以决定在预定的固定位置上,或者,也可以由用户输入用于指定位置的信息从而决定在该位置上。
然后,在决定了空白区域410之后,以如下的结构生成信息码400:在码字的候选位置上分别配置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其中,所述码字的候选位置脱离已决定的空白区域410的位置。例如,在图27所示结构的型号中,在三个角部配置有位置检测图案104,并以这些位置检测图案104的位置为基准,预先规定赋予了0~67的编号的68个码字的候选位置。在这种布局中,当如图27所示那样决定了空白区域410时,从配置对象位置排除至少有一部分进入到空白区域410内的码字的候选位置,并以跳过该被排除的码字位置的方式依次配置码字。例如,在图27的示例中,空白区域410设置为50号、51号、53号、54号以及60~67号码字的候选位置进入到该空白区域410中,因此,在这些50号、51号、53号、54号以及60~67号码字的候选位置上不配置码字。即,在0~49号位置上依次配置码字之后,跳过50号、51号,在52号位置上配置码字,之后跳过53号、54号,在55~59号位置上依次配置码字。这样,能够在脱离空白位置410的候选位置上可靠地配置将解读对象数据进行符号化而得到的数据码字、以及用于表示纠错码的纠错码字。
在以这种方式决定特定图案区域(位置检测图案104和其他特定图案的区域)、格式区域(规定位置105的区域)、型号区域107、各个码字区域等之后,决定空白区域410的具体内容。在本结构中,在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2生成信息码400时,通过如下结构生成信息码400:在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部或与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与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显示方式的识别显示部。例如,在图27以及图28的示例中,由规定的线形轮廓线420a构成识别显示部420。该轮廓线420a构成为,例如,色彩、浓度、亮度中的至少一种与单元格102的颜色不同的规定颜色的线,线的种类为例如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公知的线的种类。并且,在这样用轮廓线420a明示出的边界部的内侧可以显示各种设计或信息等。例如,在图28的示例中,在用轮廓线420a表示的边界部的内侧显示有猫的设计。
此外,上述的数据码字与纠错码字的配置方法(参照图27),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同样的方法配置码字,在这种情况下,在预先确定的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中,在除了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决定的空白区域位置以外的码字的候选位置上,从号码小的地址开始按序配置数据码字,然后,配置纠错码字即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空白区域的位置作为数据而存储在码内,因此,只要能够通过该数据来确定出空白区域的位置,也就能够确定出码字的位置。
接下来,对信息码400的读取进行说明。
在通过读取装置10读取这样生成的信息码400时,首先,由受光传感器23拍摄信息码400。此外,在该示例中,受光传感器23相当于摄像部的一例。
然后,从所取得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抽取码区域后解读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从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抽取码区域的方法,与公知的QR码(注册商标)的读取方法相同,在确定出三个位置检测图案104的区域的基础上,确定将该位置检测图案104作为角部的码区域的外边缘。并且,作为特定图案设有定时图案106,可以通过定时图案106的排列来确定行数以及列数。此外,通过读取预先规定的区域107,能够掌握型号,并通过掌握该型号,能够确定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此外,通过读取规定位置105的区域,能够掌握格式信息。
这样在确定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以及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之后,对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具体而言,从通过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检测规定的线形轮廓线420a。例如,当轮廓线420a由与单元格102的颜色不同的规定颜色构成时,通过抽取该规定颜色的区域,能够检测轮廓线420a。然后,将这样检测出的轮廓线420a的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如果轮廓线420a是浓度大于明色单元格而小于暗色单元格的线,则在码区域内,检测出亮度大于规定第一阈值(用于区分暗色单元格的亮度与轮廓线的亮度的阈值)且小于规定第二阈值(用于区分明色单元格的亮度与轮廓线的亮度的阈值)的区域。
这样检测出空白区域410之后,确定在通过读取型号区域来掌握的码字的候选位置中除了进入到该空白区域410位置的候选位置之外的剩余的候选位置,并按照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解读配置在该剩余的候选位置上的码字(数据码字以及纠错码字)。如此,能够解读存储在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并能够确定空白区域410的位置。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空白区域检测部的一例,并发挥如下功能:从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识别显示部420,具体而言,发挥如下功能:通过从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检测出规定的线形轮廓线420a,从而检测出空白区域410的位置。
并且,控制电路40相当于码字特定部的一例,并发挥如下功能:根据预先规定的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以及通过空白区域检测部检测出的空白区域的位置,确定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的位置。进一步,控制电路40相当于解读部的一例,并发挥如下功能:对通过码字特定部确定的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进行解读,并根据该解读结果,对存储在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数据进行解读。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
此外,变形例1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比,只有识别显示部的结构以及识别显示部的检测方法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上述代表例相同。
在变形例1中,图27以及图28中使用的轮廓线420a用特殊油墨来表示,该特殊油墨例如在照射与可见光不同的规定波长段的光时可见,而是与规定波长段不同的可见光波长段时不可见。该特殊油墨例如可以是公知的紫外线发光油墨,也可以是红外线发光油墨。
这样,当用特殊油墨来表示轮廓线420a时,只要设置用于照射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照射部即可,该照射部是信息码读取装置10的照明光源21的任一个或者与照明光源21不同的光源。例如,当特殊油墨为紫外线发光油墨时,只要通过照射部照射紫外光即可,当特殊油墨为红外线发光油墨时,只要通过照射部照射红外光即可。
在该示例中,若在通过该照射部照射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状态下由受光传感器23拍摄信息码400,则能够获得轮廓线420a发光从而可见状态的信息码400图像。而且,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的控制电路40,通过检测由照射部照射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状态下拍摄的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的特殊油墨区域(轮廓线420a的区域),能够确定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再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上述代表例相同的方法检测轮廓线420a的区域即可。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
此外,变形例2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比,只有识别显示部的结构以及识别显示部的检测方法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上述代表例相同。
在代表例和变形例1中,示出了识别显示部由轮廓线构成的示例,但是识别显示部也可以由异类单元格构成,该异类单元格的色彩、浓度、亮度以及形状中的至少一种与排列在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单元格102不同。在变形例2涉及的图29的示例中,将浓度与单元格102不同的低浓度单元格422a配置在空白区域410内的至少与该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邻接的位置上。该低浓度单元格422a构成为,浓度低于在构成数据存储区域的两种单元格102(明色单元格与暗色单元格)中的暗色单元格而高于明色单元格。此外,在图29的示例中,明色单元格由白色单元格构成,暗色单元格由黑色单元格构成,低浓度单元格422a例如由灰色单元格构成。
这样当用低浓度单元格422a来表示识别显示部422时,与代表例相同地,对信息码400进行拍摄,并通过与代表例相同的方法确定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以及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然后,通过识别低浓度单元格422a从而确定空白区域410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各个单元格位置的浓度。例如,在确定出排列成多数行多数列的各个单元格的中心位置之后,检测出各个中心位置的浓度,并检测出中心位置的浓度大于规定阈值A1(用于区分明色单元格与低浓度单元格422a的阈值)且小于规定阈值A2(用于区分暗色单元格与低浓度单元格422a的阈值)的单元格位置,以作为低浓度单元格422a的位置。再有,中心位置的浓度小于等于阈值A1的单元格判定为白色单元格(明色单元格),中心位置的浓度大于等于阈值A2的单元格判定为黑色单元格即可。这样检测出多个低浓度单元格422a的区域之后,在这些多个低浓度单元格422a集中的区域中,将该外边缘部作为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而将该外边缘部的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并发挥如下功能:从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异类单元格(低浓度单元格422a)。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将低浓度单元格422a至少配置在空白区域内的边界部,但是也可以在空白区域内不配置低浓度单元格422a,而是将在空白区域外的与空白区域邻接配置的暗色单元格作为低浓度单元格422a。此时,低浓度单元格422a不进入空白区域,而位于低浓度单元格422a的内侧的区域成为空白区域。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
此外,变形例3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比,只有识别显示部的结构以及识别显示部的检测方法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上述代表例相同。
在本变形例3中,识别显示部由形状与排列在数据存储区域的单元格102不同的规定形状的异类单元格构成。在图30的示例中,将与一般单元格102的形状(用明色或暗色涂满四边形的形状)不同的规定形状的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配置在空白区域410内的与该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邻接的位置上。该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构成为,在单元格区域内画有圆形图形,并且在黑色四边形中画有白色圆的单元格或者在白色四边形中画有黑色圆的图形。
这样当用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来表示识别显示部423时,与代表例相同地,对信息码400进行拍摄,并确定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以及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然后,通过识别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从而确定空白区域410的位置。具体而言,在通过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特定单元格形状(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的形状)的区域。在这样检测出多个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的区域之后,将这些多个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而将其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并发挥如下功能:从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异类单元格(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将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配置在空白区域内的边界部,但是也可以在空白区域内不配置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而是将在空白区域外的与空白区域邻接配置的暗色单元格或明色单元格或者它们两者作为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在这种情况下,会掌握到这种结构: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不进入空白区域,而位于不同形状单元格423a的内侧的区域成为空白区域。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进行说明。
此外,变形例4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比,只有识别显示部的结构以及识别显示部的检测方法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上述代表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显示部由多个记号构成。在图31的示例中,在空白区域410内,在与该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邻接的位置配置有表示有文字“A”的记号区域424a。该记号区域424a在四边形的框内表示有文字A。
这样当用记号区域424a来表示识别显示部424时,在读取时,也与代表例相同地,对信息码400进行拍摄,并确定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以及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然后,通过识别记号区域424a从而确定空白区域410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特定的文字(文字“A”)。文字的检测采用公知的文字识别技术(OCR技术)即可。然后,在这样检测出表示有特定文字“A”的记号区域424a之后,将这些多个记号区域424a作为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而将其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并发挥如下功能:从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多个记号。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进行说明。
此外,变形例5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比,只有识别显示部的结构以及识别显示部的检测方法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上述代表例相同。
在本变形例中,识别显示部也由多个记号构成,具体如图32所示,在空白区域410内,在与该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邻接的位置配置有表示有数字的数字区域425a。该数字区域425a在四边形的框内表示有0~9中的任一个数字。
这样当用数字区域425a来表示识别显示部424时,在读取时,也与代表例相同地,对信息码400进行拍摄,并确定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以及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然后,通过识别数字区域425a从而确定空白区域410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数字。数字的检测采用公知的文字识别技术(OCR技术)即可。然后,在这样检测出表示有数字的数字区域以后,将这些数字区域425a作为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而将其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此外,在图32的示例中,数字在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部按序排列,并以0、1、2、3、4、5、6、7、8、9、0、1、2…的顺序按序追随邻接的数据,从而能够识别出环状的边界部。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并发挥如下功能:从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多个记号。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进行说明。
此外,变形例6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比,只有识别显示部的结构以及识别显示部的检测方法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上述代表例相同。
在本变形例中,识别显示部426由形状与排列在数据存储区域的单元格102不同的异类单元格构成。在图33的示例中,构成为将与单元格102的形状不同的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配置在空白区域410内的与该空白区域410的边界邻接的位置上。该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将单元格102的黑色单元格的外边缘部的一边变更为规定形状(凹凸形状)。
这样当用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来表示识别显示部426时,也与代表例相同地,对信息码400进行拍摄,并确定特定图案区域、格式区域、型号区域以及各个码字的候选位置。然后,通过识别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从而确定空白区域410的位置。具体而言,在通过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特定的单元格形状(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的形状)的区域。在这样检测出多个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的区域之后,将这些多个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而将其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
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相当于识别显示检测部,并发挥如下功能:从通过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400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异类单元格(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
此外,在变形例6中,示例出将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配置在空白区域410的外边缘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在构成数据存储区域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的暗色单元格中,使与空白区域410邻接的单元格构成为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包含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而位于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的内侧的区域作为空白区域410进行识别。
此外,也可以在上述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承载信息。例如,如图34所示,也可以定义为根据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的凹凸图案来表示信息,并且仅将表示规定信息的不同形状单元格426a作为边界部而进行识别。在图34的示例中,将暗色单元格的上端部分割成8个区域,并以各个区域呈凹状时为0而呈凸状时为1的方式表示信息。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信息码包括第二实施方式中生成的信息码的全部特征,且进一步在空白区域的边界部设置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识别显示部。
另外,图36的示例与图24相比,只有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空白区域的内容不同,除此以外的内容与图24的信息码相同。此外,也可以将空白区域的位置设定为与图24相同的位置。
在本结构中,也能够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信息码生成装置2生成信息码200。并且,该信息码200也在码区域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位置检测图案204、定时图案、对准图案等的区域);数据存储区域,由多个种类的单元格存储作为解读对象的数据;以及纠错码存储区域,由多个种类的单元格存储纠错码。并且,空白区域210作为基于纠错码进行纠错的对象区域。即、信息码200作为公知的QR码(注册商标)构成,并且能够通过存储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的纠错码来校正由于空白区域210的绘画引起的数据错误。
在该示例中,在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2生成信息码200时,通过公知的方法生成了QR码(注册商标)之后,通过在该QR码(注册商标)的一部分进行覆写,从而在规定位置设置空白区域210。然后,以如下结构生成信息码200:在该空白区域210的边界部或与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与数据存储区域中的单元格的表示方式不同表示方式的识别显示部。此外,在图36的示例中,由规定的线形轮廓线220a构成识别显示部220。该轮廓线220a具有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同的特征,例如,构成为与单元格的颜色不同的规定颜色的线,线的种类例如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公知的线的种类。并且,在这样用轮廓线220a明示出的边界部的内侧可以显示各种设计或信息等。此外,在图36中,省略了空白区域210内部的绘画内容,也省略了各个码字区域A0~A25的区域以及存储形式信息等的固定区域(影线区域)的具体的单元格内容。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例如图35所示的流程读取信息码。在该示例中,首先,对信息码进行拍摄,并检测该信息码的外形(S41)。然后,读取配置在规定位置上的格式信息,并确定拍摄到的信息码的码种类(型号等)等(S42)。此外,图35的读取处理为假设读取例如公知的QR码的处理,外形的识别以及格式信息的读取可以通过标准化QR码的公知的读取方法来进行。
这样确定拍摄到的信息码的外形以及码种类之后,检测空白区域的边界信息。该检测方法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代表例相同,从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的信息码的拍摄图像检测出规定的线形轮廓线。例如,当拍摄到如图36所示的信息码200时,由于轮廓线220a由与单元格的颜色不同的规定颜色构成,因此通过抽取该规定颜色区域从而能够检测出轮廓线220a。然后,当存在边界信息时(即、检测出轮廓线220a时),在S44中进入“是”,并将这样检测出的轮廓线220a的内侧区域作为空白区域210进行识别(S45)。另一方面,当不存在边界信息时(即、未检测出轮廓线220a时),在S44中进入“否”。
当在S44中进入“是”而在S45中识别出空白区域210时,之后,进行映射(mapping)处理,通过QR码中进行的公知的单元格位置确定方法来确定各个单元格位置,判定各个单元格位置的明暗(S46)。根据这样的明暗判定结果读取各个码字(数据码字以及纠错码字)的存储内容。然后,解读数据码字的内容。在解读该数据码字时,将存在于在S45中检测出的空白区域210中的码字的位置作为错误位置执行删除校正(S47)。此外,利用纠错码执行纠错的方法是公知的,并且在进行该纠错时,在错误位置已知的状态下进行校正(删除校正)也是公知的,因此只要采用公知的删除校正方法来执行校正即可。另一方面,当在S44中进入“否”时,进行与一般QR码的读取处理相同的读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也进行映射处理,通过QR码中进行的公知的单元格位置确定方法来确定各个单元格位置,判定各个单元格位置的明暗(S48)。然后,根据这样的明暗判定结果读取各个码字(数据码字以及纠错码字)的存储内容。另外,在S49中的解读中,由于不能确定错误位置,因此,认为错误位置属于未知而执行一般的纠错处理。
另外,在本结构中,控制电路40(图2)相当于解读部的一例,并发挥如下功能:当由受光传感器23(摄像部)拍摄到信息码200时,根据存储在纠错码存储区域中的纠错码进行纠错,并解读存储在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此外,控制电路40相当于空白区域检测部,并发挥检测空白区域210的位置的功能,进一步,根据通过空白区域检测部检测出的空白区域210的位置与存储在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纠错码,将空白区域210的位置作为错误位置进行删除校正,并解读存储在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将空白区域的位置作为已知的错误位置进行删除校正,因此,相对于错误位置不清楚时的纠错,能够提高校正效率。例如,当以这种删除校正为前提时,由于更容易扩大可进行纠错的区域,因此容易确保更大的空白区域,更容易自由地构成空白区域。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的上述代表例中,示出了识别显示部220构成为规定的线形轮廓线220a的示例,但是,识别显示部220也可以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各个变形例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在各个变形例中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检测识别显示部即可。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也可构成为,能够显示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信息码的显示装置。另外,也可构成为,能够印刷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信息码的印刷装置。进一步,还可构成为,用于生成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信息码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另外,也可构成为,存储用于生成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信息码的程序的存储介质。进一步,也可理解为附有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信息码的信息码介质(由印刷物、直接印字等构成的形成物等)。另外,也可理解为显示有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信息码的显示图像。
在图1等的结构中,示出了信息码生成装置2与信息码读取装置10作为独立的装置的示例,但是信息码生成装置2也可以构成为信息码读取装置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码区域的中央部设置空白区域110的示例,但是空白区域110的配置并不限定于该示例。例如,在图1等中示出了在空白区域附有图形的结构,但是,只要是由图形、花纹、色彩或者它们的组合而成的结构,就可以采用其他的各种设计。此外,当代替设计或与设计一并显示信息时,该信息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可以是提供信息码100中所存储的数据的提供主体(企业家或个人等)的名称、该提供主体的网站地址等,或者也可以是与信息码100中所存储的数据相关的商品名或服务名等。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他种类码例举出QR码,作为信息码100中使用的特定图案例举出QR码的特定图案,但是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种类的二维码。例如,也可以使用数据矩阵码作为其他种类码,也可以将信息码100中使用的特定图案作为数据矩阵码的特定图案。
如图5所示设定的配置转换表中的对应关系可任意地变更为如图26那样。例如,将在信息码生成装置2和信息码读取装置10中如图5所示设定的配置转换表变更为如图26那样时,在生成的信息码100中,第22~26位的码字的配置从如图5右图所示的配置(存储到22~26号配置候选位置上的配置)变更为如图26右图所示的配置(存储到42~46号配置候选位置上的配置),由此空白区域110的位置、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该结构中,通过调整配置转换表从而能够调整空白区域110的位置、形状,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在构成空白区域方面上的自由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从两种模式中选择空白区域的设定方法的示例,但是并非限定于该示例,例如,也可以追加使用对应于用户定义的任意形状的独立图案的模式等上述两种模式以外的模式。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码应用系统
2:信息码生成装置
10:信息码读取装置
23:受光传感器(摄像部)
40:控制电路(解读部、空白区域检测部、码字特定部、识别显示检测部)
100、200、300、400:信息码
102、202、302:单元格
104、204:位置检测图案(特定图案)
106:定时图案(特定图案)
108:对准图案(特定图案)
304a:对准图案(特定图案)
304b:定时单元格(特定图案)
110、210、310、410:空白区域
120:作为其他种类码的QR码
420、422、423、424、425、426:识别显示部
420a:轮廓线
422a:低浓度单元格(异类单元格)
423a、426a:不同形状单元格(异类单元格)
424a:记号区域
425a:数字区域
R:读取对象物(介质)
REG:码区域

Claims (70)

1.一种信息码生成方法,用于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是不会成为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规定所述码区域内的所述特定图案区域的位置以及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并且在这些已被规定的所述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中,在脱离所确定的所述空白区域位置的码字的候选位置上,分别配置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所述空白区域是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预先确定的固定区域存储格式信息,在所述固定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所述空白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第一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所述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第二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且将用于确定用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形状的方法的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而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的方法的情况下,当选定任一个所述候选形状时,将用于确定该候选形状的大小的大小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大小信息的大小来设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的方法的情况下,当选定任一个所述候选形状时,将用于确定该候选形状相对于基准配置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旋转角度信息的旋转角度来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的方法的情况下,当选定任一个所述候选形状时,将用于确定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基准位置为基准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将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设定为基于所述形状指定信息的形状的方式时,将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多个坐标指定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内将由多个所述坐标指定信息指定的各个位置确定为所述空白区域的外边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应该存储在所述信息码内的解读对象数据的一部分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格式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将所述解读对象数据的剩余部分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外的数据容纳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13.一种信息码生成方法,用于通过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规定的线形轮廓线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异类单元格构成,所述异类单元格的色彩、浓度、亮度、形状中的至少一种与排列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特殊油墨构成,所述特殊油墨在照射与可见光不同的规定波长段的光时可见,而照射与所述规定波长段不同的可见光波长段时不可见。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信息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多个记号构成。
18.一种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规定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是不会成为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的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预先规定所述码区域内的所述特定图案区域的位置以及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并且在这些已被规定的所述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中,在脱离所确定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的码字候选位置上,分别配置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所述空白区域是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预先确定的固定区域存储有格式信息,在所述固定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空白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通过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第一方法或者基于所述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第二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且将用于确定用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形状的方法的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而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用于确定所选定的该候选形状的大小的大小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大小信息的大小来设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用于确定所选定的该候选形状相对于基准配置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旋转角度信息的旋转角度来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用于确定配置所选定的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基准位置为基准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多个坐标指定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在所述码区域内,由多个所述坐标指定信息指定的各个位置设定为所述空白区域的外边缘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应该存储在所述信息码内的解读对象数据的一部分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格式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所述解读对象数据的剩余部分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外的数据容纳区域。
29.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30.一种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
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规定的线形轮廓线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异类单元格构成,所述异类单元格的色彩、浓度、亮度、形状中的至少一种与排列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特殊油墨构成,所述特殊油墨在照射与可见光不同的规定波长段的光时可见,而在照射与所述规定波长段不同的可见光波长段时不可见。
34.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多个记号构成。
35.一种信息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有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规定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有:
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以及
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有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有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是不会成为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的区域。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的结构为,预先规定所述码区域内的所述特定图案区域的位置以及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并且在这些已被规定的所述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中,在脱离所确定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的码字候选位置上,分别配置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
所述解读部具有:
空白区域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
码字确定部,根据预先规定的所述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以及通过所述空白区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的位置,
所述解读部解读通过所述码字确定部确定的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码字。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所述空白区域是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区域,
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所述纠错码进行纠错,并解读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读部具备用于检测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的空白区域检测部,并根据通过所述空白区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与存储在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所述纠错码,将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作为错误位置进行删除校正,并解读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
40.根据权利要求35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预先确定的固定区域存储有格式信息,在所述固定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解读部根据所述码区域内的所述固定区域中存储的格式信息确定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排列,并解读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通过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第一方法或者基于所述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第二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来决定,并且用于确定用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形状的方法的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而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
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是通过所述第一方法或者所述第二方法中的哪一种方法决定的。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时,用于确定所选定的该候选形状的大小的大小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大小信息的大小来设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大小。
43.根据权利要求40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时,用于确定所选定的该候选形状相对于基准配置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旋转角度信息的旋转角度来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旋转角度。
44.根据权利要求40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时,用于确定配置所选定的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基准位置为基准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当采用根据所述形状指定信息的方式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时,多个坐标指定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在所述码区域内由多个所述坐标指定信息指定的各个位置被设定为所述空白区域的外边缘部,
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
46.根据权利要求40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应该存储在所述信息码内的解读对象数据的一部分被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格式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所述解读对象数据的剩余部分被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外的数据容纳区域,
所述解读部通过读取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剩余区域的存储内容以及所述数据容纳区域的存储内容,从而解读所述解读对象数据。
47.根据权利要求35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有识别显示检测部,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识别显示部。
48.一种信息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有: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有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有:
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
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以及
识别显示检测部,用于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识别显示部。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规定的线形轮廓线构成,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规定线形轮廓线。
50.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异类单元格构成,所述异类单元格的色彩、浓度、亮度、形状中的至少一种与排列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不同,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异类单元格。
51.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特殊油墨构成,所述特殊油墨在照射与可见光不同的规定波长段的光时可见,而在照射与所述规定波长段不同的可见光波长段时不可见,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备照射部,所述照射部用于照射所述规定波长段的光,
所述摄像部能够在由所述照射部照射所述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状态下拍摄所述信息码,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在由所述照射部照射所述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状态下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所述特殊油墨区域。
52.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信息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显示部由多个记号构成,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多个记号。
53.一种信息码应用系统,其具备:信息码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以及信息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由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的所述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并且,通过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候选形状中选定的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有:
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以及
解读部,当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所述信息码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以外的位置上设有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是不会成为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的区域。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根据预先确定所述码区域内的所述特定图案区域的位置以及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的规定,在所述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中,在脱离所确定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的码字候选位置上,分别配置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具有:
空白区域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
码字确定部,根据预先规定的所述多个码字的候选位置以及通过所述空白区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的位置;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解读通过所述码字确定部确定的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码字以及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码字。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所述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所述特定图案区域、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以及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纠错码的纠错码存储区域,所述空白区域是所述纠错码的纠错对象区域,
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所述纠错码进行纠错,并解读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具备用于检测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的空白区域检测部,并根据通过所述空白区域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以及存储在所述纠错码存储区域的所述纠错码,将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作为错误位置进行删除校正,并解读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
58.根据权利要求5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在所述码区域内部的预先确定的固定区域存储格式信息,在所述固定区域以外的位置设置所述空白区域。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通过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的第一方法或者根据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所述形状指定信息设定形状的第二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并且将用于确定用来决定所述空白区域形状的方法的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而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是通过所述第一方法或者所述第二方法中的哪一种方法决定的。
60.根据权利要求58或59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的方法的情况下,当选定任一个所述候选形状时,将用于确定该候选形状的大小的大小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大小信息的大小来设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大小。
61.根据权利要求58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的方法的情况下,当选定任一个所述候选形状时,将用于确定该候选形状相对于基准配置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对应于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旋转角度信息的旋转角度来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旋转角度。
62.根据权利要求58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当采用从多个所述候选形状中选定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的方法的情况下,当选定任一个所述候选形状时,将用于确定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时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在所述码区域内以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基准位置为基准配置该候选形状的所述空白区域,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
63.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当采用将所述空白区域的形状设定为基于所述形状指定信息的形状的方式时,将从外部向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输入的多个坐标指定信息作为所述格式信息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并且,在所述码区域内将由多个所述坐标指定信息指定的各个位置确定为所述空白区域的外边缘部,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的所述格式信息,确定所述空白区域的位置。
64.根据权利要求58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将应该存储在所述信息码内的解读对象数据的一部分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格式信息的存储区域以外的剩余区域,将所述解读对象数据的剩余部分存储在所述固定区域外的数据容纳区域,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的所述解读部通过读取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剩余区域的存储内容以及所述数据容纳区域的存储内容,从而解读所述解读对象数据。
65.根据权利要求53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有识别显示检测部,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识别显示部。
66.一种信息码应用系统,其具备:信息码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信息码,该信息码由在介质的规定码区域内部排列作为信息表示单位的单元格而成;以及信息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由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生成的所述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信息码:
所诉信息码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设置:特定图案区域,其中配置有包括表示该码区域位置的图案在内的、预定形状的特定图案;以及数据存储区域,通过多个种类的所述单元格存储数据;在所述码区域的内部,在所述特定图案区域以外的位置上,以大于单个所述单元格尺寸的规定尺寸设置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能够通过一种与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数据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储或者设计的显示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空白区域的边界部或者与所述边界部邻接的位置上设置识别显示部,所述识别显示部的显示方式与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的显示方式不同,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有:
摄像部,能够拍摄所述信息码;
解读部,当所述信息码被所述摄像部拍摄到时,解读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存储的数据;以及
识别显示检测部,用于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识别显示部。
67.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由规定的线形轮廓线构成所述识别显示部,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规定的线形轮廓线。
68.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由异类单元格构成所述识别显示部,所述异类单元格的色彩、浓度、亮度、形状中的至少一种与排列在所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所述单元格不同,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异类单元格。
69.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由特殊油墨构成所述识别显示部,所述特殊油墨在照射与可见光不同的规定波长段的光时可见,而在照射与所述规定波长段不同的可见光波长段时不可见,
所述信息码读取装置具备照射部,所述照射部用于照射所述规定波长段的光,
所述摄像部在由所述照射部照射所述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状态下拍摄所述信息码,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在由所述照射部照射所述规定波长段的光的状态下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所述特殊油墨区域。
70.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信息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生成装置由多个记号构成所述识别显示部,
所述识别显示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像部拍摄到的所述信息码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所述多个记号。
CN201380073379.2A 2012-12-19 2013-12-18 信息码及其生成方法、读取装置以及应用系统 Active CN1050747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6910 2012-12-19
JP2012276910 2012-12-19
JP2013196257 2013-09-20
JP2013-196257 2013-09-20
JP2013-239398 2013-11-19
JP2013239398A JP6248568B2 (ja) 2013-09-20 2013-11-19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PCT/JP2013/083913 WO2014098134A1 (ja) 2012-12-19 2013-12-18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733A true CN105074733A (zh) 2015-11-18
CN105074733B CN105074733B (zh) 2019-06-07

Family

ID=5414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379.2A Active CN105074733B (zh) 2012-12-19 2013-12-18 信息码及其生成方法、读取装置以及应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59201B2 (zh)
EP (1) EP2937817B1 (zh)
CN (1) CN105074733B (zh)
WO (1) WO201409813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956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江苏鼎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二维码构成的72位矩阵码可纠错编解码方法
CN107862235A (zh) * 2017-11-08 2018-03-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位置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389198A (zh) * 2018-09-05 2019-02-2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发票信息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2316448A (zh) * 2017-12-04 2021-02-05 株式会社万代 信息保持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14283145A (zh) * 2022-03-07 2022-04-05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井工煤矿中设备信息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1177B2 (en) * 2013-12-17 2022-06-14 Infotoo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mposite information bearing devices
JP5798225B1 (ja) * 2014-08-25 2015-10-21 進 辻 コード画像を用いた情報伝達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伝達方法
JP6520616B2 (ja) * 2014-10-07 2019-05-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を生成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コード生成装置
KR101710050B1 (ko) * 2014-10-30 2017-02-24 밍 추이 이미지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358109B2 (ja) * 2015-01-20 2018-07-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コード表示装置
US10685317B2 (en) * 2015-09-22 2020-06-16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Trackable postage
US20180182169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Atlatl Software, Inc. Marker for augmented reality employing a trackable marker template
CA3071237A1 (en) 2017-07-28 2019-01-31 The Coca-Cola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ircular symbolic codes
US10963596B1 (en) 2017-09-12 2021-03-30 Atlatl Soft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D automation
US10650611B1 (en) 2017-09-12 2020-05-12 Atlatl Soft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phical programming
JP7392302B2 (ja) * 2019-06-25 2023-1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4912475A (zh) * 2021-02-07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6674A (ja) * 2002-10-29 2004-07-22 Denso Corp 2次元コードおよびその形成構造
WO2007107533A2 (en) * 2006-03-17 2007-09-27 Connvision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 of content by a barcode
US20070277150A1 (en) * 2006-03-03 2007-11-29 Namco Bandai Games Inc. Progra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system, image generation system and printed material
CN101667256A (zh) * 2008-03-27 2010-03-10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带有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的特定图案的二维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9600A (ja) 1983-10-21 1985-05-20 Shinko Fuaudoraa Kk 除染電解液の再生方法
TW434520B (en) * 1998-06-30 2001-05-16 Sony Corp Two-dimensional code recogni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and medium
KR100653886B1 (ko) * 2004-11-05 2006-12-05 주식회사 칼라짚미디어 혼합코드 및 혼합코드 인코딩 방법과 장치
KR100653885B1 (ko) * 2004-11-05 2006-12-05 주식회사 칼라짚미디어 혼합코드 디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5057560B2 (ja) * 2006-12-14 2012-10-24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ナムコゲームス 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2次元コード、印刷物、2次元コード画像、2次元コード画像の表示制御方法、2次元コード生成システム
JP5080949B2 (ja) 2007-11-28 2012-11-21 アイフォーコム株式会社 二次元コード付き画像情報とその生成装置と印刷装置と読み取り方法と読み取り装置と読み取り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
KR101629062B1 (ko) * 2010-03-26 2016-06-09 에이.티 코뮤니케이션즈 가부시끼가이샤 로고가 있는 2차원코드, 로고가 있는 2차원코드 생성장치, 및 로고가 있는 2차원코드 생성방법
US8798380B1 (en) * 2012-08-08 2014-08-05 Google Inc.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ed two-dimensional barcodes
US8807434B1 (en) * 2012-08-08 2014-08-19 Google Inc. Technique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ed two-dimensional barcodes
KR102173123B1 (ko) * 2013-11-22 2020-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에서 이미지 내의 특정 객체를 인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6674A (ja) * 2002-10-29 2004-07-22 Denso Corp 2次元コードおよびその形成構造
US20070277150A1 (en) * 2006-03-03 2007-11-29 Namco Bandai Games Inc. Progra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system, image generation system and printed material
WO2007107533A2 (en) * 2006-03-17 2007-09-27 Connvision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 of content by a barcode
CN101667256A (zh) * 2008-03-27 2010-03-10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带有用于指定单元位置并与背景区分的特定图案的二维码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956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江苏鼎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二维码构成的72位矩阵码可纠错编解码方法
CN106326956B (zh) * 2016-08-31 2019-01-29 江苏鼎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二维码构成的72位矩阵码可纠错编解码方法
CN107862235A (zh) * 2017-11-08 2018-03-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位置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316448A (zh) * 2017-12-04 2021-02-05 株式会社万代 信息保持介质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9389198A (zh) * 2018-09-05 2019-02-2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发票信息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4283145A (zh) * 2022-03-07 2022-04-05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井工煤矿中设备信息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283145B (zh) * 2022-03-07 2022-06-07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井工煤矿中设备信息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733B (zh) 2019-06-07
US9659201B2 (en) 2017-05-23
EP2937817A4 (en) 2017-03-29
EP2937817B1 (en) 2021-09-01
WO2014098134A1 (ja) 2014-06-26
EP2937817A1 (en) 2015-10-28
US20160019407A1 (en)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4733A (zh) 信息码、信息码生成方法、信息码读取装置以及信息码应用系统
CN105190650A (zh) 信息码、信息码生成方法、信息码读取装置以及信息码应用系统
US101470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nformation code having an image display region with a code figure
CN101167084B (zh) 使用了点图案的信息输入输出方法
KR101821087B1 (ko) 이차원 코드, 이차원 코드의 해석 시스템
CN104281830A (zh)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580456B (zh) 增强的矩阵符号纠错方法
CN106156820A (zh) 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A3045391C (en)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long-range high-density visual markers
CN103870823A (zh) 字符识别装置及方法、字符识别程序
JP5673257B2 (ja) コード読取装置、コード読取方法およびコード読取プログラム
CN103955726A (zh) 代码图形
JP6414274B2 (ja)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JP6489764B2 (ja) 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JP5522104B2 (ja) 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
JP6167956B2 (ja) 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