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2222A -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2222A
CN105072222A CN201510468979.XA CN201510468979A CN105072222A CN 105072222 A CN105072222 A CN 105072222A CN 201510468979 A CN201510468979 A CN 201510468979A CN 105072222 A CN105072222 A CN 105072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magnetic material
mobile terminal
coil
reflectiv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89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2222B (zh
Inventor
张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89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2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2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2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2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2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移动终端,包括:闪光灯组件;闪光灯组件包括:闪光灯、闪光灯罩、磁性材料层、反光膜;反光膜贴靠在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的内侧,磁性材料层设置在主板上方,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闪光灯设置在主板上,闪光灯罩设在闪光灯上,闪光灯罩依次穿过磁性材料层上以及反光膜上的过孔将闪光灯发出的灯光出射到透光后盖上;其中反光膜朝向磁性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线圈,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当线圈通电后,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以增大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本发明增大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拍照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由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已经承载了日常大多数拍照录像的功能,如人们平时发微信、微博等,都会利用移动终端来进行拍照。
然而,目前的移动终端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来提升移动终端在暗环境下的拍照效果。图1为现有技术的闪光灯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是闪光灯1焊接在移动终端的主板a上,同时闪光灯罩2嵌入电池盖b垂直罩在闪光灯1上,闪光灯罩2的整个材质是玻璃的,这样在闪光灯1发光时,光线穿过闪光灯罩2发射出去。当在暗环境下拍照时,闪光灯打开的瞬间进行拍照。
由于闪光灯的灯光经过开孔很小的玻璃材质的闪光灯罩,以偏离垂直方向很小的角度辐射出去,如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这样在暗环境下打开闪光灯拍照时,光线会很集中不均匀,尤其是背景反射率较高的时候,光线会非常集中,甚至会产生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闪光灯罩出射的光线过于集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闪光灯组件;
所述闪光灯组件包括:闪光灯、闪光灯罩、磁性材料层、反光膜;
所述反光膜贴靠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的内侧,所述磁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方,所述磁性材料层与所述反光膜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所述磁性材料层和所述反光膜上相对的位置形成过孔;
所述闪光灯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所述闪光灯罩罩设在所述闪灯上,所述闪光灯罩依次穿过所述磁性材料层上的过孔以及所述反光膜上的过孔将所述闪光灯发出的灯光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
其中,所述反光膜朝向所述磁性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磁场方向垂直;
当所述线圈通电后,所述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所述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所述磁性材料层以增大所述闪光灯罩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启动拍摄功能后,确定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根据所述输入电流值,向所述线圈输入电流,以使所述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所述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所述磁性材料层以增大所述闪光灯罩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的内侧设置反光膜,以及在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方设置磁性材料层,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闪光灯罩依次穿过磁性材料层和反光膜将闪光灯发出的灯光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由于反光膜朝向磁性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线圈,通过设置磁性材料层的磁场方向以及线圈的电流方向垂直,且线圈的受力方向为朝向磁性材料层的方向,因此当线圈通电后,受到磁场的作用,使得反光膜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的作用,会被拉向磁性材料层,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线圈的疏密或电阻大小使得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从而增大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闪光灯原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结构在线圈通电后的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a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结构在线圈通电后的效果图。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闪光灯组件;
闪光灯组件包括:闪光灯1、闪光灯罩2、磁性材料层3、反光膜4;
反光膜4贴靠在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5的内侧,磁性材料层3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6上方,磁性材料层3与反光膜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磁性材料层3和反光膜4上相对的位置形成过孔;
闪光灯1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6上,闪光灯罩2罩设在闪光灯1上,闪光灯罩2依次穿过磁性材料层3上的过孔以及反光膜4上的过孔将闪光灯1发出的灯光出射到透光后盖5上;
其中,反光膜4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表面设置有线圈,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性材料层3的磁场方向垂直;
当线圈通电后,反光膜4受磁场作用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3以增大闪光灯罩2出射到透光后盖5上的出光面积。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现有的移动终端中,闪光灯1焊接在移动终端的主板a上,同时闪光灯罩2嵌入电池盖b垂直罩在闪光灯上,电池盖b上具有可嵌入闪光灯罩2的开孔,闪光灯罩2的整个材质是玻璃的,即闪光灯罩2为透明材质,这样在闪光灯1发光时,光线穿过闪光灯罩2发射出去。图1中由于闪光灯经过开孔很小的玻璃材质的闪光灯罩,以偏离垂直方向很小的角度辐射出去,光线只能沿图1中实线方向射出,这样在暗环境下打开闪光灯拍照时,光线会很集中不均匀,尤其是背景反射率较高的时候,光线会非常集中,甚至会产生亮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闪光灯罩出射的出光面积可调节,如图2a所示,在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5的内侧设有反光膜4,而且在移动终端的主板6上方设置有磁性材料层3,磁性材料层3与反光膜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磁性材料层3和反光膜4上在相对的同一位置形成过孔,闪光灯1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6上,闪光灯罩2依次穿过磁性材料层3上的过孔以及反光膜4上的过孔罩设在闪光灯1上,且将闪光灯1发出的灯光出射到透光后盖5上,并通过透光后盖5照射出去;其中,反光膜4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表面设置有线圈,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性材料层3的磁场方向垂直,由于磁场方向与磁性材料层平行,因此根据佛来明左手定则可知:当垂直于磁场的导体有电流的话,导体就会在垂直于磁场及电流的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即线圈会受到垂直于磁性材料层的力。
如图2b所示,由于上述磁性材料层3形成磁场,需要保证磁场方向与线圈的电流方向的方向垂直,且线圈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如磁场方向为图2b中所示坐标系中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线圈的电流方向为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则线圈受力的方向为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当线圈通电后,根据上述可知贴有线圈的反光膜4就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力的作用,通过线圈的疏密设置或线圈电阻的不同设置,保证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向外受到的力逐渐减小,即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向外线圈设置由密到疏,或电阻由小到大,这样可以使得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周围首先被拉向磁性材料层3,即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3以增大闪光灯罩2出射到透光后盖5上的出光面积。如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光线只能沿图1中实线方向射出,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通电后出射光线会扩大到能沿图2b中虚线方向射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的内侧设置反光膜,以及在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方设置磁性材料层,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闪光灯罩依次穿过磁性材料层和反光膜将闪光灯发出的灯光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由于反光膜朝向磁性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线圈,通过设置磁性材料层的磁场方向以及线圈的电流方向垂直,且线圈的受力方向为朝向磁性材料层的方向,因此当线圈通电后,受到磁场的作用,使得反光膜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的作用,会被拉向磁性材料层,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线圈的疏密或电阻大小使得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从而增大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以上简单描述了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结构,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深入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2a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由于磁性材料层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上,为了避免磁场对主板产生电磁干扰,因此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还包括:屏蔽层7;
屏蔽层7设置在磁性材料层3和主板6之间,以屏蔽磁性材料层3对主板6的电磁干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在磁性材料层3和主板6之间设置屏蔽层7,用于屏蔽磁性材料层3对主板6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由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光线更均匀,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导光膜8;
导光膜8设置在反光膜4与透光后盖5之间;
反光膜4与导光膜8之间通过导光粘合剂粘接。
具体来说,导光膜8的作用是使光线更为均匀的出射到透光后盖上,反光膜4与导光膜8之间通过导光粘合剂粘接,导光粘合剂能够自由伸缩,当线圈通电后,贴有线圈的反光膜4就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力的作用,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3,此时导光粘合剂被拉伸,当线圈不通电时,此时反光膜4就不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力的作用,此时导光粘合剂就收缩,使得反光膜4又弹回原位,与导光膜8贴合。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值来平衡反光膜和导光膜之间导光粘合剂的拉力以及线圈受到的磁力,保证线圈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线圈受到的磁力大于导光粘合剂的拉力,以使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以增大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屏蔽层、导光膜,实现了屏蔽磁性材料层对移动终端主板的电磁干扰,以及由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光线更均匀。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的材料有多种选择,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透光后盖为玻璃后盖。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透光后盖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后盖,只需能够实现透光的目的。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在拍照时,在暗环境下可以通过闪光灯对摄像头拍照的区域进行补光,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闪光灯和闪光灯罩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周围的预设范围内。
具体来说,在摄像头周围的预设范围内设置闪光灯和闪光灯罩,使得在暗环境下拍照时,通过闪光灯出射的灯光对摄像头拍照的区域进行补光,从而保证拍照效果。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为了避免闪光灯出射的光线通过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的缝隙向外漏光,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4所示,磁性材料层3的边缘设有面向反光膜4向上的凸起9,磁性材料层3与反光膜4之间通过凸起9形成封闭空间。
具体来说,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由于电池盖和主板之间具有空隙,如果移动终端的机壳四周闪缝的话,闪光灯的灯光通过电池盖和主板之间的空隙照射出去,不仅会漏光,而且会浪费能量。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磁性材料层3的边缘设有面向反光膜4向上的凸起9,磁性材料层3与反光膜4之间通过凸起9形成封闭空间,保证闪光灯的灯光不会从磁性材料层3与反光膜4之间照射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凸起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凸起为磁性材料层的边缘向反光膜方向弯折形成的凸起。
具体来说,凸起可以是独立于磁性材料层的结构,可以通过某种固定方式将凸起固定在磁性材料层的边缘上,即凸起和磁性材料层分别成型后再连接在一起;或者,凸起为磁性材料层的边缘向反光膜方向弯折形成的凸起,即凸起和磁性材料层可以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的结构设置在磁性材料层的边缘,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磁性材料层的边缘设值面向反光膜向上的凸起,使得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通过凸起形成封闭空间,保证了闪光灯的灯光不会从磁性材料层与反光膜之间照射出去,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漏光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线圈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设置:
线圈自闪光灯罩向外的排列间隔逐渐增大;
或者,线圈自闪光灯罩向外的电阻逐渐增大。
具体来说,由于磁性材料层形成磁场,需要保证磁场方向与线圈的电流方向的方向垂直,且线圈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如磁场方向为图2b中所示坐标系中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线圈的电流方向为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则线圈受力的方向为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当线圈通电后,贴有线圈的反光膜才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的作用,为了实现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以增大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因此线圈自闪光灯罩向外的排列间隔逐渐增大,或,线圈自闪光灯罩向外的电阻逐渐增大,这样离闪光灯罩近的线圈中电流较大,受到的力较大,因此会从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
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为了实现通过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达到控制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主板上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线性调流芯片;
PWM线性调流芯片的输入端与移动终端的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线圈连接,PWM线性调流芯片用于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闪光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假设可以分段式的把线圈进行线性排列,比如说取不同阻值的线圈自闪光灯罩向外连续排列,且阻值自闪光灯罩向外逐渐增大,即由靠近闪光灯罩到远离闪光灯罩线圈的阻值逐渐增大,因为阻值A不同,所以线圈分得的电流I也不同,靠近闪光灯罩的线圈因为阻值小,所以分到的电流大相反远离闪光灯罩的电流小。根据安培定则,线圈受到的力的大小与流过的电流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控制PWM线性调流芯片输出电流值的大小,即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大小,产生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使得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从而控制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由于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可以线性的控制,所以出光面积也可以自闪光灯罩向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线性的控制。
设线圈的电阻由自闪光灯罩向外为A1、A2、…、An,磁性材料层形成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的输入电流由靠近闪光灯到远离闪光灯为I1、I2、…、In,线圈的长度统一为L,则反光膜在垂直方向上的受力为由靠近闪光灯到远离闪光灯为F1、F2、…、Fn,PWM线性调流芯片输出的总电流为Io。则每个线圈的受力如下:
Fi=B×Ii×L=B×Io×{1-Ai/(A1+A2+…+Ai-1+Ai+1+…+An)}×L;
其中,i为大于1且小于n的整数;i为1和n时,受力的计算公式同上。
当Fi大于一预设值时,反光膜就会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以增大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由于F1、F2、…、Fi、…、Fn依次减小,因此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直至电阻为Ai的线圈处的反光膜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从而实现了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控制出光面积的大小。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磁性材料层的磁场方向以及线圈的电流方向垂直,且线圈的受力方向为朝向磁性材料层的方向,因此当线圈通电后,受到磁场的作用,使得反光膜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的作用,会被拉向磁性材料层,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线圈的疏密或电阻大小使得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从而增大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根据周围环境自动控制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移动终端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和处理器;
其中,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亮度;
处理器,用于根据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亮度,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值,以控制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具体来说,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环境亮度,然后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根据检测到的环境亮度,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值,从而控制反光膜上的受力分布,使得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而且拉向磁性材料层的反光膜面积是通过受力分布决定的,从而实现了控制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光线传感器和处理器,使得可以自动检测环境亮度,根据检测到的环境亮度,控制线圈的输入电流值,从而控制反光膜上的受力分布,最终控制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图5为本发明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用户启动拍摄功能后,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步骤502、根据输入电流值,向线圈输入电流,以使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以增大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的方式有多种,可选地,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具体采用如下操作方式:
接收用户输入的环境状态信息,根据环境状态信息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或者,
接收用户输入的亮度需求信息,根据亮度需求信息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或者,
检测环境亮度,根据环境亮度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为了使移动终端的闪光灯罩出射的出光面积可调节,如图2a所示,在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5的内侧设有反光膜4,而且在移动终端的主板6上方设置有磁性材料层3,磁性材料层3与反光膜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磁性材料层3和反光膜4上在相对的同一位置形成过孔,闪光灯1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6上,闪光灯罩2依次穿过磁性材料层3上的过孔以及反光膜4上的过孔罩设在闪光灯1上,且将闪光灯1发出的灯光出射到透光后盖5上,并通过透光后盖5照射出去;其中,反光膜4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表面设置有线圈,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性材料层3的磁场方向垂直,由于磁场方向与磁性材料层平行,因此根据佛来明左手定则可知:当垂直于磁场的导体有电流的话,导体就会在垂直于磁场及电流的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即线圈会受到垂直于磁性材料层的力。
如图2b所示,由于上述磁性材料层3形成磁场,需要保证磁场方向与线圈的电流方向的方向垂直,且线圈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如磁场方向为图2b中所示坐标系中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线圈的电流方向为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则线圈受力的方向为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当线圈通电后,根据上述可知贴有线圈的反光膜4就会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3的力的作用,通过线圈的疏密设置或线圈电阻的不同设置,保证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向外受到的力逐渐减小,即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向外线圈设置由密到疏,或电阻由小到大,这样可以使得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周围首先被拉向磁性材料层3,即自反光膜4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3以增大闪光灯罩2出射到透光后盖5上的出光面积。如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光线只能沿图1中实线方向射出,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通电后出射光线会扩大到能沿图2b中虚线方向射出。
在用户启动拍摄功能后,如打开移动终端的相机应用,移动终端需要决定是否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增大,或者需要增大至多少,因此需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具体确定输入电流值可以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环境状态信息,如白天、夜晚、中午、傍晚或亮环境、暗环境等,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中预设的与上述环境状态信息对应的输入电流值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如用户输入的环境状态信息为白天,则可以不开启本发明的功能,即输入电流值为0,如用户输入的环境状态信息为夜晚,则可以将出光面积调到最大,以保证拍照效果最好,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出输入电流值;或,接收用户输入的亮度需求信息,如高亮度需求、中亮度需求、低亮度需求,同样可以根据移动终端中预设的与上述亮度需求信息对应的输入电流值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或,移动终端自动检测环境亮度,确定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根据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向线圈输入电流,以使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以增大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由于移动终端的反光膜朝向磁性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线圈,通过设置磁性材料层的磁场方向以及线圈的电流方向垂直,且线圈的受力方向为朝向磁性材料层的方向,因此当线圈通电后,受到磁场的作用,使得反光膜受到朝向磁性材料层的力的作用,会被拉向磁性材料层,而且可以通过设置线圈的疏密或电阻大小使得反光膜自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磁性材料层,从而增大了闪光灯罩出射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移动终端的结构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移动终端结构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闪光灯组件;
所述闪光灯组件包括:闪光灯、闪光灯罩、磁性材料层、反光膜;
所述反光膜贴靠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透光后盖的内侧,所述磁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方,所述磁性材料层与所述反光膜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所述磁性材料层和所述反光膜上相对的位置形成过孔;
所述闪光灯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所述闪光灯罩罩设在所述闪光灯上,所述闪光灯罩依次穿过所述磁性材料层上的过孔以及所述反光膜上的过孔将所述闪光灯发出的灯光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
其中,所述反光膜朝向所述磁性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磁场方向垂直;
当所述线圈通电后,所述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所述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所述磁性材料层以增大所述闪光灯罩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层;
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磁性材料层和所述主板之间,以屏蔽所述磁性材料层对所述主板的电磁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膜;
所述导光膜设置在所述反光膜与所述透光后盖之间;
所述反光膜与所述导光膜之间通过导光粘合剂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边缘设有面向所述反光膜向上的凸起,所述磁性材料层与所述反光膜之间通过所述凸起形成封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自所述闪光灯罩向外的排列间隔逐渐增大;
或者,
所述线圈自所述闪光灯罩向外的电阻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后盖为玻璃后盖。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脉冲宽度调制PWM线性调流芯片;
所述PWM线性调流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PWM线性调流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亮度;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亮度,控制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以控制所述闪光灯罩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9.一种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启动拍摄功能后,确定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根据所述输入电流值,向所述线圈输入电流,以使所述反光膜受磁场作用自所述反光膜的过孔位置起始被拉向所述磁性材料层以增大所述闪光灯罩出射到所述透光后盖上的出光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环境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环境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所述环境状态信息,包括:白天、夜晚、傍晚;
或者,
接收用户输入的亮度需求信息,根据所述亮度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所述亮度需求信息,包括:高亮度需求、中亮度需求、低亮度需求;
或者,
检测环境亮度,根据所述环境亮度确定所述线圈的输入电流值。
CN201510468979.XA 2015-08-04 2015-08-0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072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8979.XA CN105072222B (zh) 2015-08-04 2015-08-0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8979.XA CN105072222B (zh) 2015-08-04 2015-08-0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2222A true CN105072222A (zh) 2015-11-18
CN105072222B CN105072222B (zh) 2019-01-01

Family

ID=54501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8979.XA Active CN105072222B (zh) 2015-08-04 2015-08-04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222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9664A (zh) * 2017-11-26 2018-05-01 谭希妤 一种断电后反光新材料和在物联网手机上的使用方法
CN107996444A (zh) * 2017-11-27 2018-05-08 谭希妤 一种断电后反光的透镜新材料和在人工智能狗颈圈的使用方法
CN109151288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190595A (zh) * 2018-09-20 2019-01-1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解锁的人脸识别系统
CN110213411A (zh) * 2019-05-31 2019-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597355A (zh) * 2019-09-11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壳套、发光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868528A (zh) * 2019-11-22 2020-03-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73117A (zh) * 2021-09-22 2021-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色彩采集方法、存储介质
CN113873117B (zh) * 2021-09-22 2024-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色彩采集方法、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744A (zh) * 2006-09-12 2009-01-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闪光装置及具有此类闪光装置的便携终端
JP2014081517A (ja) * 2012-10-17 2014-05-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4243842A (zh) * 2014-09-29 2014-1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强度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744A (zh) * 2006-09-12 2009-01-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闪光装置及具有此类闪光装置的便携终端
JP2014081517A (ja) * 2012-10-17 2014-05-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4243842A (zh) * 2014-09-29 2014-1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强度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9664B (zh) * 2017-11-26 2020-06-02 罗东强 一种断电后反光装置及其在物联网手机上的使用方法
CN107979664A (zh) * 2017-11-26 2018-05-01 谭希妤 一种断电后反光新材料和在物联网手机上的使用方法
CN107996444A (zh) * 2017-11-27 2018-05-08 谭希妤 一种断电后反光的透镜新材料和在人工智能狗颈圈的使用方法
CN107996444B (zh) * 2017-11-27 2020-08-28 瑞安市志普科技有限公司 断电后反光的透镜装置和在人工智能狗颈圈的使用方法
CN109190595B (zh) * 2018-09-20 2021-12-2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解锁的人脸识别系统
CN109190595A (zh) * 2018-09-20 2019-01-1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解锁的人脸识别系统
CN109151288B (zh) * 2018-10-30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151288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213411A (zh) * 2019-05-31 2019-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597355A (zh) * 2019-09-11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壳套、发光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868528A (zh) * 2019-11-22 2020-03-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73117A (zh) * 2021-09-22 2021-12-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色彩采集方法、存储介质
CN113873117B (zh) * 2021-09-22 2024-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色彩采集方法、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2222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2222A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闪光灯的控制方法
CN102081278A (zh) 闪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22535950A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端末機器
CN206960700U (zh) 一种导光板、显示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0297378A (zh) 拍摄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462767A (zh)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6743348U (zh) 移动终端
CN104583844A (zh) 光定向调制显示器
CN108965675A (zh) 终端
WO2020088316A1 (zh)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3150970B (zh) Led显示装置
KR101321597B1 (ko) 영상해석 기반 차량 인식 및 무인 정산 시스템
CN202165920U (zh) 具有遮光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设备
CN109586026B (zh) 终端设备
CN109151289B (zh)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84298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309795B (zh) 电子设备
CN208969384U (zh) 一种全面屏液晶显示模组
CN101707030A (zh) 户外led显示屏
CN109085723A (zh) 光照设备
CN110300502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208670654U (zh) 一种背光触控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759635B (zh)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4114717U (zh) 一种内置补光灯及使用该内置补光灯的抓拍一体机
US20180306411A1 (en) Projection light with color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