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6447A -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6447A
CN105066447A CN201510495583.4A CN201510495583A CN105066447A CN 105066447 A CN105066447 A CN 105066447A CN 201510495583 A CN201510495583 A CN 201510495583A CN 105066447 A CN105066447 A CN 105066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ating
heat tunnel
subchann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55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柳
叶沼汝
王国栋
秦河坪
虞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li Wei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M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M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M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955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64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6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64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属于工业炉技术领域。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包括:用热设备,设置为至少一个;加热炉,具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输送导热油的加热通道,所述炉体外侧壁上缠绕设置有用于对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线圈;循环机构,用于将加热炉加热后卸出的导热油送至用热设备,并将用热设备吸热后的导热油送回加热炉继续加热;控制机构,与电磁加热线圈电气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加热线圈工作的开启和关闭。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具有加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特别是一种采用电磁加热方式加热有机热载体的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工业流水线上设置有用热设备,并配套设有用于对用热设备进行供热的加热炉。由于工作环境要求,上述加热炉需要在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下为用热设备提供高温热能,为此,有人设计了一种加热炉,其利用有机热载体加热后产生的高温热能为用热设备进行供热。
现有技术中,采用有机热载体进行加热的工业加热炉(加热锅炉)结构设计不合理,加热效果不理想,且无法实现有机热载体的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车间高效的作业需求。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加热炉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加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包括:
用热设备,设置为至少一个;
加热炉,具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输送导热油的加热通道,所述炉体外侧壁上缠绕设置有用于对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线圈;
循环机构,用于将加热炉加热后卸出的导热油送至用热设备,并将用热设备吸热后的导热油送回加热炉继续加热;
控制机构,与电磁加热线圈电气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加热线圈工作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通道具有设于炉体上的总进油口、总出油口,所述加热通道分为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的进油口分别与总进油口串联,且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的出油口交汇于总出油口。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的出油口通过第三加热通道交汇于总出油口,在炉体中部插固有中心管道且总出油口开设在中心管道末端,所述第三加热通道穿设在中心管道中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分别设置于中心管道的外周侧面与炉体内侧壁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中心管道外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联通并用于产生紊流的多个紊流孔,所述紊流孔沿炉体轴向方向呈多列设置在中心管道外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由依次联通设置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构成,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由依次联通设置的第三子通道、第四子通道构成,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的进油口分别与总进油口串联,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的出油口同时与第三加热通道进油口联通,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第三加热通道轴向平行设置于外筒内,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同侧设置且分别与第一子通道垂直,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一致,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与第一子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炉体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紧密安装有铜管,每个铜管内均紧密插设有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的测温针,所述两个测温针的长度不一,所述铜管内填满导热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热设备设置为两个,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和若干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分为进油管道、出油管道以及与两个用热设备一一对应的两个用热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与主进油口相连,所述出油管道与主出油口相连,所述两个用热管道并联,所述用热设备设置在对应的用热管道中部,所述出油管道、单个用热管道、进油管道依次设置且三者合围形成用热闭合回路,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出油管道上并用于实现上述用热闭合回路的液相循环,所述循环泵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该电磁加热锅炉系统还包括用于输送导热油的储油筒,所述储油筒内设有用于储存导热油的储油腔,在储油筒上设有注油口、溢流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汽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储油筒一侧并与储油腔联通使得储油腔内的油液上方形成高位槽,所述注油口、排汽口均设置在储油筒上方并分别与高位槽联通,所述循环管道还包括注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注油管道与用热管道并联并分别与进油管道、储油腔联通,所述回油管道与用热管道并联并分别与出油管道、储油腔联通,所述注油管道、进油管道、出油管道、回油管道依次设置且四者合围形成供油闭合回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每个循环管道上均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该循环管路的开关阀,所述出油管道靠近主出油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导热油的滤油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在储油筒上设置有用于测试储油腔油液油位的液位计,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油位报警器与液位计相连。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设计合理,主要包括控制机构、加热炉、循环机构、用热设备,加热炉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加热,导热油与电磁加热线圈配合紧密,导热油加热迅速,加热效果大幅提升,在能量利用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对环境无污染,也保证了加热炉的安全性能。
2、工作时,未经过加热的导热油由循环机构先进入加热炉的加热通道内,然后控制机构向电磁加热线圈传送开启加热信号,电磁加热线圈通电并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送入循环机构内,循环机构再将加热后的导热油送至用热设备,然后循环机构将用热设备吸热后的导热油送回加热炉的加热通道继续加热,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配合紧密,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加热炉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储油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用热设备;20、加热炉;21、炉体;2111、第一加热通道;21111、第一子通道;21112、第二子通道;2112、第二加热通道;21121、第三子通道;21122、第四子通道;2113、第三加热通道;212、总进油口;213、总出油口;214、中心管道;2141、紊流孔;215、调节口;22、电磁加热线圈;23、测温针;24、保温棉层;25、油位计;26、测温计;30、循环机构;31、循环泵;32、进油管道;33、出油管道;34、用热管道;35、注油管道;36、回油管道;40、控制机构;50、储油筒;51、注油口;52、溢流口;53、排汽口;54、高位槽;60、开关阀;70、滤油器;80、液位计;91、温度传感器;92、油位报警器;93、压力表;100、导热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保护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具有加热炉20(加热锅炉)和用于循环有机热载体的循环机构30,便于资源的再生利用。
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采用电磁加热方式对导热油100等有机热载体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产生的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10,其中的加热炉20是一种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下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工业炉。
现有的采用有机热载体进行加热的工业加热炉20结构设计不合理,加热效果不理想,且无法实现有机热载体的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车间高效的作业需求。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电磁加热锅炉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包括:
用热设备10,设置为至少一个;
加热炉20,具有炉体21,炉体21内设有用于输送导热油100的加热通道,炉体21外侧壁上缠绕设置有用于对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100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线圈22;
循环机构30,用于将加热炉20加热后卸出的导热油100送至用热设备10,并将用热设备10吸热后的导热油100送回加热炉20继续加热;
控制机构40,与电磁加热线圈22电气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加热线圈22工作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发明中,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是一种电磁加热有机热载体锅炉系统,是采用电磁加热方式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加热的,优选加热的有机热载体为导热油100,以使得热能产生、存储、传递更高效。
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在初始状态下,结构设计合理,主要包括控制机构40、加热炉20、循环机构30、用热设备10,加热炉20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对有机热载体(导热油100)进行加热,由于导热油100本身具有抗热裂化、化学氧化、传热效率好、热稳定性好等性能,且导热油100还具有节能、输送便利、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等特点,导热油100与电磁加热线圈22配合紧密,导热油100加热迅速,加热效果大幅提升,在能量利用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对环境无污染,也保证了加热炉20的安全性能。
在本案中,控制机构40可实现整体系统开启、关闭、暂定等自动化控制,循环机构30的设置使得有机热载体可以不断循环工作,在使用时,使用者仅需接入电源、介质(导热油100)的进出口管道及一些电气接口即可,自动化程度高。
具体的,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的加热过程如下:未经过加热的导热油100由循环机构30先进入加热炉20的加热通道内;然后控制机构40向电磁加热线圈22传送工作开启(开启加热)信号,此时电磁加热线圈22通电,由于涡流效应,加热通道内产生热量并对输送的导热油100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100通过炉体21的出口送入循环机构30内,循环机构30再将加热后的导热油100送至用热设备10;然后循环机构30将用热设备10吸热后的导热油100送回加热炉20的加热通道继续加热。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配合紧密,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为本加热锅炉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热能的连续传递,在用热设备10工作时不断吸收导热油100的热量,优选单个工作周期内循环机构30输送过程无停顿,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且本发明对降低能耗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本发明中的加热炉20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的有机热载体锅炉,也是一种可以在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下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工业炉,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是一种以电为热源,导热油100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机构30实现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10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液相闭路系统,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相差20-40度,也就是说只加热20-40度的温差就能达到使用温度,优选本案中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相差30度或者35度,以使加热锅炉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
同时,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不需要水处理设备并且无蒸汽锅炉的跑、冒、滴、漏等热损失,热利用率高,与蒸汽锅炉相比,节能50%以上,相比较电加热方式的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本案中电磁加热方式的速度更快,因而效率更高。
在工作时,炉体21内(即加热通道内)装满导热油100,导热油100通过电磁加热线圈22感应加热后,通过循环机构30(优选设有管道)被输送到工位上,加热炉20可以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使被加热物体(用热设备10)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工艺要求。
进一步的,加热通道具有设于炉体21上的总进油口212、总出油口213,加热通道分为第一加热通道2111和第二加热通道2112,第一加热通道2111、第二加热通道2112的进油口分别与总进油口212串联,且第一加热通道2111、第二加热通道2112的出油口交汇于总出油口213。
在本案中,加热炉20采用了先分流电磁加热再汇总送出的方式进行供热,在加热炉20内部设置了两个加热通道进行送油和加热,使得整体导热油100的流量更大,各个支流的导热油100受热更加均匀,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有效增加了(有机热载体)导热油100携带的热量,加热更加充分,大幅提升了加热的效率。
再进一步的,第一加热通道2111、第二加热通道2112的出油口通过第三加热通道2113交汇于总出油口213,在炉体21中部插固有中心管道214且总出油口213开设在中心管道214末端,第三加热通道2113穿设在中心管道214中部,第一加热通道2111、第二加热通道2112分别设置于中心管道214的外周侧面与炉体21内侧壁之间。
中心管道214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卸及更换,且第三加热通道2113的加设使得导热油100加热更加均匀,受热时间更长,也使得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100流动更顺畅,提高热转换效率,提高加热效率。
具体的,第一加热通道2111由依次联通设置的第一子通道21111、第二子通道21112构成,第二加热通道2112由依次联通设置的第三子通道21121、第四子通道21122构成,第一子通道21111、第三子通道21121的进油口分别与总进油口212串联,第二子通道21112、第四子通道21122的出油口同时与第三加热通道2113进油口联通,第一子通道21111、第三子通道21121、第三加热通道2113轴向平行设置于外筒内,第二子通道21112、第四子通道21122同侧设置且分别与第一子通道21111垂直,第一子通道21111、第三子通道21121内的导热油100流向一致,第二子通道21112、第四子通道21122内的导热油100流向相对设置,第三加热通道2113内的导热油100流向与第一子通道21111内的导热油100流向相反。
本发明采用弯曲的加热通道结构设置,使得导热油100流动顺畅,加热炉20内的热量分布比较均匀,加热时间长,导热油100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效率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中心管道214、炉体21以及各个加热通道相互配合,使得导热油100由总进油口212进入炉体21(加热炉20)后贴着炉的内壁可以呈涡旋状上升,再通过中心管道214向下由总出油口213排出,提高热交换效率,保证了加热效果。
为促进导热油100的热交换,作为优选,在中心管道214外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加热通道2111、第二加热通道2112联通并用于产生紊流的多个紊流孔2141。紊流孔2141的加设,使得各个加热通道的对应部位会形成紊流,大大促进了导热油100的热交换,提高了加热效率。
为使得紊流孔2141分布更合理,紊流漩涡更加稳定。进一步的,紊流孔2141沿炉体21轴向方向呈多列设置在中心管道214外侧壁上。作为优选方案,优选紊流孔2141呈三列或者四列竖直设置,且几列紊流孔2141均匀分布在中心管道214外侧壁上,使得紊流孔2141产生紊流稳定,促进各个加热通道的导热油100热交换,保证整体加热锅炉系统的加热效率。
作为改进,优选在炉体21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紧密安装有铜管(图中未示出),每个铜管内均紧密插设有与控制机构40电气连接的测温针23,两个测温针23的长度不一,铜管内填满导热油100。
本案中炉体21的两侧安装长度不同的测温针23,用于探测炉体21(加热炉20)表面的温度,即用来检测加热炉20内部的温度,保证加热炉20工作的稳定性。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测温针23测头的材料是一种暴露在磁场中会产生自发热现象的金属,如果直接接触炉壁探测,测头探测的值是它自身发热的值加上炉壁温度值,会使得探测的值整体偏高,误差较大。
而在本发明中,采用了铜管保护的方案,铜是一种不会在磁场内产生自发热现象的金属。我们把测温针23放置在一端开口、一端密闭的铜管内,铜管对磁场有屏蔽作用,其内的测温针23不会产生自发热现象。
铜管内填入导热油100,然后安装在炉体21外壁上的表面上,由于导热油100传热效果好,测温针23通过探测导热油100温度,相当于对炉体21炉壁温度进行了间接探测。测温针23优选具有测温传感器,探测后测温传感器输送信号给控制机构40,当检测到炉体21温度异常时,进行闭环响应,及时调整加热炉20,保证锅炉正常运行,此种探测方法使得探测更准确,误差更小。
优选地,在炉体21的外侧壁上密封包覆设有保温棉层24,电磁加热线圈22紧密缠绕包覆在保温棉层24外。
上述的保温棉层24密封设置在炉体21的外侧壁上,保温棉层24由紧密排列的保温棉制成,电磁加热线圈22有序缠绕在保温棉层24外,对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100进行高频率的电磁加热,加热效果佳,长期使用下来不易老化,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保温棉层24的设置使得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100热量传送效率更高,延缓热量的消散。
优选地,在炉体21顶部设有一用于调节加热通道内压力的调节口215,在炉体21内设置有位于调节口215正下方且伸入加热通道内的油位计25,在炉体21内还插设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测温计26,测温计26部分伸入第一加热通道2111或者第二加热通道2112内。
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加热炉20布局更加合理,调节口215便于调节炉体21内部压力,在炉体21中心放置一根油位计25,可以实时监测油位,在炉体21侧面放置一根深入炉体21的测温计26,可以实时监测油温,使得加热过程可控。
在本案中,加热炉20的结构主要由炉体21、保温棉层24、电磁加热线圈22以及各个检测机构构成。炉体21为双层结构,内部设有中心管道214,优选主进油口和主出油口均设置在炉体21底部和/或侧面,导热油100进入炉体21后,贴着炉壁呈涡旋状上升,通过炉体21的中心管道214朝下排出来,中心管道214上的紊流孔2141为小孔,其作用是形成紊流,促进热交换,以上所有结构的设置,促进了炉体21内的热交换,提升了加热效率。
此外,加热炉20与控制机构40和循环机构30配合紧密,使得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具有完备的运行控制和安全监测装置,能实行自动化控制,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加热效率高,控温精准,此电磁加热锅炉系统能为大多数企业节约能耗,节约成本并易于维护,结构无易损件,工作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用热设备10设置为两个,循环机构30包括循环泵31和多个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分为进油管道32、出油管道33以及与两个用热设备10一一对应的两个用热管道34,进油管道32与主进油口相连,出油管道33与主出油口相连,两个用热管道34并联,用热设备10设置在对应的用热管道34中部,出油管道33、单个用热管道34、进油管道32依次设置且三者合围形成用热闭合回路,循环泵31安装在出油管道33上并用于实现上述用热闭合回路的液相循环,循环泵31与控制机构40电气连接。
用热设备10和对应的循环管道配合紧密,采用并联的设置方案,使其工作互不干扰,保证了工作的稳定性,在循环机构30不断的送入、卸出导热油100的过程中,用热设备10逐渐达到预期温度值,整体工作过程平缓、可靠。
在本案中,利用循环泵31(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加热炉20产生的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10后,继而导热油100(有机热载体)返回加热炉20内重新加热,循环泵31的设置为上述循环管道内的导热油100流动提供了稳定的输送力,使得设备工作平稳,提高了稳定性。
而且控制机构40可以控制循环泵31处于工作状态或者非工作状态,并进一步控制其转速,使得加热锅炉系统工作更加可靠。
进一步的,结合图4所示,该电磁加热锅炉系统还包括用于输送导热油100的储油筒50,储油筒50内设有用于储存导热油100的储油腔,在储油筒50上设有注油口51、溢流口52以及至少一个排汽口53,溢流口52设置在储油筒50一侧并与储油腔联通使得储油腔内的油液上方形成高位槽54,注油口51、排汽口53均设置在储油筒50上方并分别与高位槽54联通,循环管道还包括注油管道35和回油管道36,注油管道35与用热管道34并联并分别与进油管道32、储油腔联通,回油管道36与用热管道34并联并分别与出油管道33、储油腔联通,注油管道35、进油管道32、出油管道33、回油管道36依次设置且四者合围形成供油闭合回路。
上述的注油口51用于外接油箱,用于向储油腔内注入导热油100,储油腔用于暂时储存导热油100并将导热油100通过注油管道35送入加热炉20内,溢流口52的设置有效防止储油腔填满,使其生成高位槽54,而高位槽54与排汽口53相互配合,可以起到容纳导热油100受热膨胀量、排空新填装产品(导热油100)中轻组分和运行中产生的低沸物、氮气密封等作用。
在工作完毕后,上述供油闭合回路也可用于将导热油100回收至储油腔内,提高利用率和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优选地,每个循环管道上均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该循环管路的开关阀60,出油管道33靠近主出油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导热油100的滤油器70。优选用热设备10的两端均设有开关阀60,使得设备控制更加精准,工作效率更高。而滤油器70的设置使得每次加热的导热油100都比较纯净,进一步优选滤油器70为Y型滤油器,提高热交换率和加热炉20的加热效率。
开关阀60的设置使得各个回路的断开和闭合实现起来更轻松、快速,在需要对用热设备10进行供热时,控制开关阀60使得供油闭合回路中的回油管道36和注油管道35断开,此时用热闭合回路导通;在设备停止工作后,将开关阀60将用热管道34断开,此时加热炉20卸出的导热油100经过回油管道36送回储油腔内,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优选地,在储油筒50上设置有用于测试储油腔油液油位的液位计80,控制机构40通过油位报警器92与液位计80相连。进一步的,本案中的控制机构40通过温度传感器91分别与测温计26、各测温针23相连,控制机构40也通过油位报警器92与油位计25相连,在调节口215处设置有与控制机构40相连的压力表93。
各个传感器、报警器、压力表93构成了本发明的安全监测装置,使得加热锅炉系统工作更安全,可以在温度过高、油位超标以及压力过大时发出警报,保证设备工作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
优选本案中的控制机构40由控制柜和用于控制电磁加热线圈22工作的电磁加热控制器构成,使得本案中电磁加热线圈22与其他电气元件分离控制,提高控制准确性,保证控制机构40工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由控制机构40(控制柜、电磁加热控制器)、加热炉20、换热器(可配置)、循环泵31、循环管道、储油筒50(具有高位槽54)、滤油器70、开关阀60(也可适应性设置为截止阀和单向阀)等组合成一个整体,用户仅需接入电源、介质的进出口管道及一些电气接口即可。
在工作时,加热炉20炉体21装满导热油100,炉体21上缠绕的电磁加热线圈22与电磁加热控制器相连,在接收到“开始加热”的信号后,导热油100通过线圈感应加热后,迅速升温,利用循环泵31强制液相循环,并依次通过滤油器70、开关阀60等被输送到工位上;高位槽54起到容纳导热油100受热膨胀量、排空新填装产品(导热油100)中轻组分和运行中产生的低沸物、氮气密封等作用;炉体21上安装有油位报警器92、压力表93以及多个温度传感器91,它们与控制柜相连,当与测温计26相连的温度传感器91检测到油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柜给电磁加热控制器信号,线圈停止加热,加热炉20进入保温状态;当其余两个温度传感器91检测到炉体21外壁温度异常时,控制柜进行报警,并停止加热;当与液位计80相连的油位报警器92检测到储油腔油位或者与油位计25相连的油位报警器92检测到加热炉20内油位异常时,控制柜进行报警,并作出相应的闭环响应,保证了设备工作的安全可靠。
此外,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具有完备的运行控制和安全监测装置;能实行自动化控制,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热效率高,控温精度高;由于系统只承受泵压,导热油加热系统无爆炸危险,因而其更加安全。本电磁加热锅炉系统的环保效果主要体现在烟气排放量极少,无排污污染及热污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热设备,设置为至少一个;
加热炉,具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输送导热油的加热通道,所述炉体外侧壁上缠绕设置有用于对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线圈;
循环机构,用于将加热炉加热后卸出的导热油送至用热设备,并将用热设备吸热后的导热油送回加热炉继续加热;
控制机构,与电磁加热线圈电气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加热线圈工作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具有设于炉体上的总进油口、总出油口,所述加热通道分为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的进油口分别与总进油口串联,且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的出油口交汇于总出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的出油口通过第三加热通道交汇于总出油口,在炉体中部插固有中心管道且总出油口开设在中心管道末端,所述第三加热通道穿设在中心管道中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分别设置于中心管道的外周侧面与炉体内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道外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加热通道、第二加热通道联通并用于产生紊流的多个紊流孔,所述紊流孔沿炉体轴向方向呈多列设置在中心管道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由依次联通设置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构成,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由依次联通设置的第三子通道、第四子通道构成,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的进油口分别与总进油口串联,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的出油口同时与第三加热通道进油口联通,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第三加热通道轴向平行设置于外筒内,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同侧设置且分别与第一子通道垂直,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三子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一致,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与第一子通道内的导热油流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紧密安装有铜管,每个铜管内均紧密插设有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的测温针,所述两个测温针的长度不一,所述铜管内填满导热油。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设备设置为两个,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和若干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分为进油管道、出油管道以及与两个用热设备一一对应的两个用热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与主进油口相连,所述出油管道与主出油口相连,所述两个用热管道并联,所述用热设备设置在对应的用热管道中部,所述出油管道、单个用热管道、进油管道依次设置且三者合围形成用热闭合回路,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出油管道上并用于实现上述用热闭合回路的液相循环,所述循环泵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磁加热锅炉系统还包括用于输送导热油的储油筒,所述储油筒内设有用于储存导热油的储油腔,在储油筒上设有注油口、溢流口以及至少一个排汽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储油筒一侧并与储油腔联通使得储油腔内的油液上方形成高位槽,所述注油口、排汽口均设置在储油筒上方并分别与高位槽联通,所述循环管道还包括注油管道和回油管道,所述注油管道与用热管道并联并分别与进油管道、储油腔联通,所述回油管道与用热管道并联并分别与出油管道、储油腔联通,所述注油管道、进油管道、出油管道、回油管道依次设置且四者合围形成供油闭合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循环管道上均设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该循环管路的开关阀,所述出油管道靠近主出油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导热油的滤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油筒上设置有用于测试储油腔油液油位的液位计,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油位报警器与液位计相连。
CN201510495583.4A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Pending CN1050664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5583.4A CN105066447A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5583.4A CN105066447A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6447A true CN105066447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9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5583.4A Pending CN105066447A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644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551A (zh) * 2015-11-24 2016-03-23 深圳市三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磁导热油锅炉系统
CN105423557A (zh) * 2015-12-31 2016-03-23 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有限公司 锅炉并用高位槽系统
CN108006966A (zh) * 2017-11-09 2018-05-08 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方法
CN108662752A (zh) * 2017-04-01 2018-10-16 深圳华联世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重质油装置
CN109579304A (zh) * 2018-12-07 2019-04-05 怀化学院 油炉供热系统
CN114340456A (zh) * 2019-06-18 2022-04-12 瑞海文多斯服务股份公司 用于制备饮料的自动售货机中的连续流式电磁感应流体加热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9393Y (zh) * 2002-05-29 2003-05-07 王延忠 导热油炉安全控制装置
CN104089401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乐平华昌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油电磁加热装置
CN204880724U (zh) * 2015-08-13 2015-12-16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9393Y (zh) * 2002-05-29 2003-05-07 王延忠 导热油炉安全控制装置
CN104089401A (zh) * 2014-07-02 2014-10-08 乐平华昌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油电磁加热装置
CN204880724U (zh) * 2015-08-13 2015-12-16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551A (zh) * 2015-11-24 2016-03-23 深圳市三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磁导热油锅炉系统
CN105423557A (zh) * 2015-12-31 2016-03-23 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有限公司 锅炉并用高位槽系统
CN108662752A (zh) * 2017-04-01 2018-10-16 深圳华联世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重质油装置
CN108006966A (zh) * 2017-11-09 2018-05-08 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方法
CN109579304A (zh) * 2018-12-07 2019-04-05 怀化学院 油炉供热系统
CN114340456A (zh) * 2019-06-18 2022-04-12 瑞海文多斯服务股份公司 用于制备饮料的自动售货机中的连续流式电磁感应流体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447A (zh)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CN204880724U (zh) 一种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CN204739563U (zh) 高频电磁加热管道式蒸汽发生器
CN205037552U (zh) 一种油加热循环系统
CN202119101U (zh) 一种超导热水器
CN103017126B (zh) 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
CN105004051A (zh) 一种电磁加热炉
CN206191908U (zh) 一种应用于蒸煮竹制品的电锅炉设备
CN201348358Y (zh) 电磁感应采暖设备
CN207922567U (zh) 移动式自循环导热油加热橇
CN204880717U (zh) 一种电磁加热炉
CN206418987U (zh) 一种脱气器恒温加热装置
CN101769560A (zh) 电磁热能系统
CN205209288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WO2018014615A1 (zh) 高效蓄热罐式半挂车
CN205286047U (zh) 一种多温度直饮水设备
CN202973043U (zh) 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
CN206160764U (zh) 一种多层传导型的铜散热器
CN203848524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利用装置
CN202952416U (zh) 开炼机导热油给热系统
CN209639243U (zh) 一种智能电加热辅助系统
CN201159526Y (zh) 氮化硅加热式热水器
CN203024394U (zh) 一种两箱式开水机
CN207438916U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4299762U (zh) 一种发动机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2

Address after: 315300 Cixi City, Ningbo Province, Henghe City Ma weir Industrial Zon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Boli Wei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300 Cixi City, Ningbo Province, Henghe City Ma weir Industrial Zon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GMF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