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0041A -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0041A
CN105060041A CN201510439932.0A CN201510439932A CN105060041A CN 105060041 A CN105060041 A CN 105060041A CN 201510439932 A CN201510439932 A CN 201510439932A CN 105060041 A CN105060041 A CN 105060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gray
image
lif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99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宪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4830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58379A/zh
Priority to CN201510439932.0A priority patent/CN105060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0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0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66B1/20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and for varying the manner of operation to suit particular traffic conditions, e.g. "one-way rush-hour traff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用于具有两座电梯的楼房,所述两座电梯分为主电梯和从电梯,所述平台包括人体检测设备和调度控制器,所述人体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情况,所述调度控制器与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人员情况控制所述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确定是否调度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通过本发明,能够在等待主电梯人员过多的情况下,自动控制从电梯前往主电梯位置以分流人群。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的一些高楼的楼层较高,例如可能在30层以上,为了分散人流,通常会为每一个楼房配置两个以上的电梯,两个电梯的情况最为常见。在人们发出控制指令时,两个电梯根据各自的当前位置确定赶赴发出指令的楼层。
然而,电梯根据当前位置确定运行方案并不是最优方案,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例如,在上班时,往往一楼等待电梯的人员很多,而其他楼层无等待人员,这时,一楼发出指令时,只有一个电梯赶赴一楼,另一电梯闲置,而实际上在这时,一个电梯根本容纳不了所有人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双电梯协作平台,能够根据等待人员的具体数量分析,确定双电梯的协作运行方式,使得最大限度地利用两个电梯的运力,避免过多等待人员拥挤在某一楼层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首先确定主电梯和从电梯,为主电梯设置标记,指引人们优先选择主电梯,随后通过高精度图像处理设备确定等待主电梯的人员数量,并在等待主电梯的人员数量的情况下,控制从电梯赶赴分流,通过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两个电梯的轿厢容纳空间,提高电梯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用于具有两座电梯的楼房,所述两座电梯分为主电梯和从电梯,所述平台包括人体检测设备和调度控制器,所述人体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情况,所述调度控制器与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人员情况控制所述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确定是否调度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中,还包括:无线通信接口,与所述调度控制器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分别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调度从电梯信号时,将层门前方图像进行MPEG-4压缩编码,并将压缩编码后的压缩层门前方图像和调度从电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电梯负责单位的内部网络或电梯负责人的移动终端;主电梯位置检测设备,包括一个轿厢上方光电开关、一个轿厢下方光电开关、多个楼层插板和微控制器,所述轿厢上方光电开关设置在主电梯轿厢外侧的顶部,所述轿厢下方光电开关设置在主电梯轿厢外侧的底部,所述多个楼层插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所述微控制器根据当前将所述轿厢上方光电开关和所述轿厢下方光电开关同时挡开光路的楼层插板所属的楼层确定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静态存储设备,用于预先存储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预设灰度阈值、预设面积比例阈值和基准人形模板,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为预先对楼层的层门前方进行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所述基准人形模板为预先对基准人体图像进行人体轮廓提取而获得,所述基准人体图像为预先对人体拍摄所获得的图像;电梯供电电源,为两座电梯提供电力供应,包括太阳能供电器件、不间断电源器件、市电接入器件、切换开关和切换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和所述市电接入设备分别连接,所述切换控制器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当所述切换控制器检测到市电正常供应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市电接入器件以由市电提供供电,当所述切换控制器检测到市电供应中断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以由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提供供电,所述切换控制器还在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提供供电期间,根据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的剩余电量决定是否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以由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供电;主电梯主体结构,由电梯轿体设备、机房控制设备、井道控制设备和层站控制设备组成,所述电梯轿体设备包括井道传感器、开门机、紧急终端开关、导靴、轿内操纵箱、轿架、轿门、安全钳、随行电缆和所述轿厢,所述井道传感器、所述开门机、所述紧急终端开关和所述导靴都设置在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轿内操纵箱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内部,所述轿架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部周围,用于固定所述轿厢,所述安全钳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随行电缆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侧,所述机房控制设备包括减速器、拽引轮、导向轮、限速器、制动器、拽引机和电源开关,所述井道控制设备包括导轨支架、拽引钢丝绳、开关碰铁、导轨、对重、补偿链、补偿链导轮、张紧装置、绳头组合和缓冲器,所述对重通过所述绳头组合固定在所述轿厢的下方,所述补偿链、所述补偿链导轮和所述张紧装置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对重的下方,所述层站控制设备设置在每一层楼层上,包括呼梯盒、层楼指示灯和层门;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包括多个高清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件,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每一个高清摄像头用于对其所属楼层的层门前方进行拍摄,以获得层门前方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器件与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和所述静态存储设备分别连接,以接收所述层门前方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器件包括图像预处理子器件、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背景分离子器件和目标识别子器件;所述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与所述静态存储设备连接,从0-255中依次选择灰度值作为预选灰度值,将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中每一像素灰度值与所述预选灰度值相减以获得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差值,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差值的平方相加,相加后的值除以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中像素总数以获得阈值选择评估数据,取数值最小的阈值选择评估数据所对应的预选灰度值作为背景灰度阈值;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和所述目标识别子器件由不同的FPGA芯片实现,用于联合对所述层门前方图像执行人员情况检查: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与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对所述层门前方图像依次执行边缘增强、中值滤波和灰度化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与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和所述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分别连接,将所述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的灰度值减去所述背景灰度阈值后取绝对值以获取对应的去背景图像;所述目标识别子器件与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和所述静态存储设备分别连接,将所述去背景图像中具有灰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灰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组成目标灰度子图像;所述调度控制器与人体检测设备、静态存储设备和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主电梯位置检测设备输出的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启动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对应的高清摄像头,启动所述图像处理器件,并在接收到的目标灰度子图像占据所述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的面积比例大于等于预设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数量过多,向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发出调度从电梯信号,以控制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将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其中,所述主电梯轿厢是根据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上的呼梯盒被输入的指令来到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中: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由边缘增强单元、中值滤波单元和灰度化处理单元组成。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中:所述边缘增强单元、所述中值滤波单元和所述灰度化处理单元被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板上。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中:所述静态存储设备为SDRAM存储芯片。
更具体地,在所述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中,还包括:多个主电梯标志灯,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用于指引人员优先选择乘坐主电梯。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的双电梯运行模式并不能解决上下班高峰等待人员拥堵在某一层的问题:例如,在上班时,往往一楼等待电梯的人员很多,而其他楼层无等待人员,这时,一楼发出指令时,只有一个电梯赶赴一楼,另一电梯闲置,而实际上在这时,一个电梯根本容纳不了所有人员;而在下班时,往往顶部楼层等待电梯的人员很多,而其他楼层等待人员较少,这时,顶部楼层发出指令时,只有一个电梯赶赴顶部楼层,另一电梯闲置,这时,也对双电梯的运力造成了浪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先设置主电梯和从电梯的运行模式,并在高精度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主电梯等待人数确定从电梯运行方案,从而实现双电梯运力的最优化发挥。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的结构方框图,用于具有两座电梯的楼房,所述两座电梯分为主电梯和从电梯,所述平台包括人体检测设备1和调度控制器2,所述人体检测设备1用于检测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情况,所述调度控制器2与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1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人员情况控制所述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确定是否调度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平台还包括:无线通信接口,与所述调度控制器2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1分别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调度从电梯信号时,将层门前方图像进行MPEG-4压缩编码,并将压缩编码后的压缩层门前方图像和调度从电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电梯负责单位的内部网络或电梯负责人的移动终端。
所述平台还包括:主电梯位置检测设备,包括一个轿厢上方光电开关、一个轿厢下方光电开关、多个楼层插板和微控制器,所述轿厢上方光电开关设置在主电梯轿厢外侧的顶部,所述轿厢下方光电开关设置在主电梯轿厢外侧的底部,所述多个楼层插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所述微控制器根据当前将所述轿厢上方光电开关和所述轿厢下方光电开关同时挡开光路的楼层插板所属的楼层确定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所述平台还包括:静态存储设备,用于预先存储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预设灰度阈值、预设面积比例阈值和基准人形模板,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为预先对楼层的层门前方进行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所述基准人形模板为预先对基准人体图像进行人体轮廓提取而获得,所述基准人体图像为预先对人体拍摄所获得的图像。
所述平台还包括:电梯供电电源,为两座电梯提供电力供应,包括太阳能供电器件、不间断电源器件、市电接入器件、切换开关和切换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和所述市电接入设备分别连接,所述切换控制器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当所述切换控制器检测到市电正常供应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市电接入器件以由市电提供供电,当所述切换控制器检测到市电供应中断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以由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提供供电,所述切换控制器还在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提供供电期间,根据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的剩余电量决定是否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以由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供电。
所述平台还包括:主电梯主体结构,由电梯轿体设备、机房控制设备、井道控制设备和层站控制设备组成,所述电梯轿体设备包括井道传感器、开门机、紧急终端开关、导靴、轿内操纵箱、轿架、轿门、安全钳、随行电缆和所述轿厢,所述井道传感器、所述开门机、所述紧急终端开关和所述导靴都设置在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轿内操纵箱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内部,所述轿架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部周围,用于固定所述轿厢,所述安全钳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随行电缆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侧,所述机房控制设备包括减速器、拽引轮、导向轮、限速器、制动器、拽引机和电源开关,所述井道控制设备包括导轨支架、拽引钢丝绳、开关碰铁、导轨、对重、补偿链、补偿链导轮、张紧装置、绳头组合和缓冲器,所述对重通过所述绳头组合固定在所述轿厢的下方,所述补偿链、所述补偿链导轮和所述张紧装置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对重的下方,所述层站控制设备设置在每一层楼层上,包括呼梯盒、层楼指示灯和层门。
所述人体检测设备1包括多个高清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件,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每一个高清摄像头用于对其所属楼层的层门前方进行拍摄,以获得层门前方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器件与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和所述静态存储设备分别连接,以接收所述层门前方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器件包括图像预处理子器件、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背景分离子器件和目标识别子器件;所述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与所述静态存储设备连接,从0-255中依次选择灰度值作为预选灰度值,将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中每一像素灰度值与所述预选灰度值相减以获得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差值,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差值的平方相加,相加后的值除以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中像素总数以获得阈值选择评估数据,取数值最小的阈值选择评估数据所对应的预选灰度值作为背景灰度阈值;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和所述目标识别子器件由不同的FPGA芯片实现,用于联合对所述层门前方图像执行人员情况检查: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与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对所述层门前方图像依次执行边缘增强、中值滤波和灰度化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与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和所述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分别连接,将所述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的灰度值减去所述背景灰度阈值后取绝对值以获取对应的去背景图像;所述目标识别子器件与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和所述静态存储设备分别连接,将所述去背景图像中具有灰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灰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组成目标灰度子图像。
所述调度控制器2与人体检测设备1、静态存储设备和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主电梯位置检测设备输出的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启动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对应的高清摄像头,启动所述图像处理器件,并在接收到的目标灰度子图像占据所述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的面积比例大于等于预设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数量过多,向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发出调度从电梯信号,以控制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将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其中,所述主电梯轿厢是根据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上的呼梯盒被输入的指令来到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可选地,在所述平台中: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由边缘增强单元、中值滤波单元和灰度化处理单元组成;所述边缘增强单元、所述中值滤波单元和所述灰度化处理单元被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板上;所述静态存储设备为SDRAM存储芯片;所述平台还可以包括多个主电梯标志灯,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用于指引人员优先选择乘坐主电梯
另外,FPGA,即现场可编辑门阵列,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他解决了定制电路中的不足,也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量有限的缺点。
FPGA采用逻辑单元阵列LCA这样一个概念,内部包括可配置逻辑模块CLB、输入输出模块IOB和内部连线三个部分。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是可编程器件,与传统逻辑电路和门阵列(例如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相比,FPGA具有不同结构。FPGA利用小型查找表(16×1RAM)来实现组合逻辑,每个查找表连接到一个D触发器的输入端,触发器再来驱动其他逻辑电路或驱动I/O,由此构成了既可实现组合逻辑功能又可实现时序逻辑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模块,这些模块利用金属连线互相连接或连接到I/O模块。
FPGA和CPLD的主要区别在于:CPLD是一个有点限制性的结构,这个结构由一个或者多个可编辑的结果之和的逻辑组列和一些相对少量的锁定的寄存器组成,其缺乏编辑灵活性;而FPGA却有很多的连接单元,这样让他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编辑。
采用本发明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针对现有技术双电梯运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采用主电梯和从电梯的设置方式,采用各种高精度图像处理设备确定主电梯等待人数,以主电梯等待人数为参考数据,确定从电梯的调度方式,实现双电梯运力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合理分散了等待电梯的人流,提高了电梯使用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用于具有两座电梯的楼房,所述两座电梯分为主电梯和从电梯,所述平台包括人体检测设备和调度控制器,所述人体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情况,所述调度控制器与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人员情况控制所述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确定是否调度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无线通信接口,与所述调度控制器和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分别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调度从电梯信号时,将层门前方图像进行MPEG-4压缩编码,并将压缩编码后的压缩层门前方图像和调度从电梯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电梯负责单位的内部网络或电梯负责人的移动终端;
主电梯位置检测设备,包括一个轿厢上方光电开关、一个轿厢下方光电开关、多个楼层插板和微控制器,所述轿厢上方光电开关设置在主电梯轿厢外侧的顶部,所述轿厢下方光电开关设置在主电梯轿厢外侧的底部,所述多个楼层插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所述微控制器根据当前将所述轿厢上方光电开关和所述轿厢下方光电开关同时挡开光路的楼层插板所属的楼层确定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静态存储设备,用于预先存储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预设灰度阈值、预设面积比例阈值和基准人形模板,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为预先对楼层的层门前方进行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所述基准人形模板为预先对基准人体图像进行人体轮廓提取而获得,所述基准人体图像为预先对人体拍摄所获得的图像;
电梯供电电源,为两座电梯提供电力供应,包括太阳能供电器件、不间断电源器件、市电接入器件、切换开关和切换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和所述市电接入设备分别连接,所述切换控制器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当所述切换控制器检测到市电正常供应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市电接入器件以由市电提供供电,当所述切换控制器检测到市电供应中断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以由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提供供电,所述切换控制器还在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提供供电期间,根据所述不间断电源器件的剩余电量决定是否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到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以由所述太阳能供电器件供电;
主电梯主体结构,由电梯轿体设备、机房控制设备、井道控制设备和层站控制设备组成,所述电梯轿体设备包括井道传感器、开门机、紧急终端开关、导靴、轿内操纵箱、轿架、轿门、安全钳、随行电缆和所述轿厢,所述井道传感器、所述开门机、所述紧急终端开关和所述导靴都设置在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轿内操纵箱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内部,所述轿架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部周围,用于固定所述轿厢,所述安全钳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随行电缆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侧,所述机房控制设备包括减速器、拽引轮、导向轮、限速器、制动器、拽引机和电源开关,所述井道控制设备包括导轨支架、拽引钢丝绳、开关碰铁、导轨、对重、补偿链、补偿链导轮、张紧装置、绳头组合和缓冲器,所述对重通过所述绳头组合固定在所述轿厢的下方,所述补偿链、所述补偿链导轮和所述张紧装置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对重的下方,所述层站控制设备设置在每一层楼层上,包括呼梯盒、层楼指示灯和层门;
所述人体检测设备包括多个高清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件,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每一个高清摄像头用于对其所属楼层的层门前方进行拍摄,以获得层门前方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器件与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和所述静态存储设备分别连接,以接收所述层门前方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器件包括图像预处理子器件、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背景分离子器件和目标识别子器件;所述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与所述静态存储设备连接,从0-255中依次选择灰度值作为预选灰度值,将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中每一像素灰度值与所述预选灰度值相减以获得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差值,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差值的平方相加,相加后的值除以所述基准灰度层门前方图像中像素总数以获得阈值选择评估数据,取数值最小的阈值选择评估数据所对应的预选灰度值作为背景灰度阈值;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和所述目标识别子器件由不同的FPGA芯片实现,用于联合对所述层门前方图像执行人员情况检查: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与所述多个高清摄像头连接,用于对所述层门前方图像依次执行边缘增强、中值滤波和灰度化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与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和所述背景灰度阈值确定子器件分别连接,将所述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中的每一像素的灰度值减去所述背景灰度阈值后取绝对值以获取对应的去背景图像;所述目标识别子器件与所述背景分离子器件和所述静态存储设备分别连接,将所述去背景图像中具有灰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灰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组成目标灰度子图像;
所述调度控制器与人体检测设备、静态存储设备和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分别连接,基于所述主电梯位置检测设备输出的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启动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对应的高清摄像头,启动所述图像处理器件,并在接收到的目标灰度子图像占据所述灰度化层门前方图像的面积比例大于等于预设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等待主电梯轿厢的人员数量过多,向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发出调度从电梯信号,以控制从电梯的机房控制设备将从电梯轿厢前往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其中,所述主电梯轿厢是根据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上的呼梯盒被输入的指令来到所述主电梯轿厢当前所在楼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器件由边缘增强单元、中值滤波单元和灰度化处理单元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增强单元、所述中值滤波单元和所述灰度化处理单元被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态存储设备为SDRAM存储芯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多个主电梯标志灯,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梯轿厢能够停留的多个楼层的层门附近,用于指引人员优先选择乘坐主电梯。
CN201510439932.0A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Pending CN105060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3042.4A CN105858379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CN201510439932.0A CN105060041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9932.0A CN105060041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3042.4A Division CN105858379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0041A true CN105060041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8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9932.0A Pending CN105060041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CN201610483042.4A Withdrawn CN105858379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3042.4A Withdrawn CN105858379A (zh) 2015-07-23 2015-07-23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06004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4245B (zh) * 2017-11-13 2021-10-26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电梯的监视图像发送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38A (ja) * 1992-11-21 1995-01-06 Gold Star Ind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919711A (zh) * 2006-09-20 2007-02-28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图像、语音识别技术的电梯内防暴力装置
CN103010874A (zh) * 2011-09-26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WO2014001082A1 (en) * 2012-06-25 2014-01-03 Inventio Ag Transfers in multiple-deck elevator systems
JP2014105059A (ja) * 2012-11-27 2014-06-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4071658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梯联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438A (ja) * 1992-11-21 1995-01-06 Gold Star Ind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919711A (zh) * 2006-09-20 2007-02-28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图像、语音识别技术的电梯内防暴力装置
CN103010874A (zh) * 2011-09-26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WO2014001082A1 (en) * 2012-06-25 2014-01-03 Inventio Ag Transfers in multiple-deck elevator systems
JP2014105059A (ja) * 2012-11-27 2014-06-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4071658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梯联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8379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119875A (ja) 建物内の区間運転のための昇降機設備、この昇降機設備の区間運転方法、及び、昇降機設備の改良方法
CN102196981B (zh) 电梯系统
CN105035888B (zh) 拒绝危险人物乘坐的智能化电梯
JP2013216408A (ja) 複数台ロボット搬送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活用型ロボット並びに複数台のロボットの搬送を行う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CN107487678A (zh) 一种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02513A (zh) 一种基于视频/图像检测的电梯停开控制方法
CN101708797A (zh) 电梯轿厢载人和/或物疏密状况的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976766A (zh) 电梯派送方法及装置
CN201154862Y (zh) 群控电梯控制装置
CN105129550A (zh) 防止未成年人单独乘坐的电梯安全控制平台
CN104140020A (zh) 电梯系统
CN102674095A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乘客检测的电梯节能调度控制方法
CN105060041A (zh) 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平台
CN105060040A (zh) 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的双电梯协作方法
CN104787630B (zh) 一种带智能判定的电梯控制装置
CN110606433A (zh) 电梯楼层忽视
JP592101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204737510U (zh) 一种带智能判定的电梯控制装置
CN110422714A (zh) 一种电梯故障独立运行备用控制系统
CN207618812U (zh) 一种电梯告知系统
CN110921453A (zh) 精确判断满载满员的电梯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9205408A (zh) 一种电梯重力感应预判系统
CN105151933A (zh)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可疑人物报警平台
CN205257685U (zh) 一种应用于电梯满载直驶的控制系统
CN212050021U (zh) 通过3d扫描精确判断乘客数的电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