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8133A - 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8133A
CN105048133A CN201510292688.XA CN201510292688A CN105048133A CN 105048133 A CN105048133 A CN 105048133A CN 201510292688 A CN201510292688 A CN 201510292688A CN 105048133 A CN105048133 A CN 105048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der side
those
bonding jumper
pi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26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8133B (zh
Inventor
徐政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feconn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ifeconn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feconn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ifeconne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48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8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47Lead-in-hol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03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1/0209External configuration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e.g. lay-out of conductors,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63High current adaptations, e.g. printed high current conductors or using auxiliary non-printed means; Fine and coarse circuit patterns on one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5Conductive through-holes or vias
    • H05K2201/09563Metal filled vi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272Busbars, i.e. thick metal bars mounted on the PCB as high-current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63Jumpers, i.e. non-printed cross-ove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此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多个插座、多个开关模块、多条金属跨线、零线金属条及火线金属条。插座与开关模块可配置在印刷电路板的元件面。零线金属条及火线金属条可配置在印刷电路板的焊接面。火线金属条位于各插座在焊接面的正投影与零线金属条之间。各开关模块的电源输入接脚通过焊接面连接至火线金属条。各开关模块的电源输出接脚通过焊接面而连接至对应的插座的火线接脚。各金属跨线的两端通过焊接面而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插座的零线接脚及零线金属条。本发明提供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布局结构简单且其散热效果佳,可增加用电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电器的使用已经相当地普及,而人们对于电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许多家庭或办公场所为了增加电器的使用而添购电源延长线,还有些人会为了兼顾省电与用电安全而选择智能型电源延长线。智能型电源延长线通常具有智能开关。智能开关可以在用电过度或负载过大时自动关闭或接受控制而进行导通切换。
一般而言,智能型电源延长线相较于一般电源延长线具有较多的零组件,因此智能型电源延长线的印刷电路板的布局设计的困难度也相对较高。其中,智能型电源延长线通常必须检测其插座上的负载功率值,以在此插座的负载过大时,对智能型电源延长线内部的零组件进行保护。由于智能型电源延长线的印刷电路板上需预留较大的空间与面积以做为火线、零线及地线的布线之用,因此在进行上述零组件的布局设计时,有些零组件之间的走线可能必须跨越火线或零线。除此之外,火线或零线上所流过的大电流及产生的高温也可能会对此些零组件之间的走线上的信号产生干扰。另一方面,火线及零线的布线通常都是通过熔锡的方式直接焊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一旦流过火线及零线的电流过大时,火线或零线上所产生的高温也可能让印刷电路板产生变形而损坏。
上述的种种情况都大大地增加智能型电源延长线的印刷电路板在布局设计上的困难度与复杂度,尤其是具有多个插座(端口)的智能型电源延长线。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售的智能型延长线通常仅具有单一插座(端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此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布局结构简单且其散热效果佳,可增加用电上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可包括印刷电路板、多个插座、多个开关模块、多条金属跨线、零线金属条以及火线金属条。印刷电路板具有元件面与焊接面。此些插座可配置在元件面上。此些插座的每一者具有火线接脚与零线接脚。此些开关模块可配置在元件面上。此些开关模块的每一者具有电源输入接脚与电源输出接脚,其中电源输出接脚可通过焊接面而电性连接至此些插座的一对应者的火线接脚。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第一端通过焊接面而电性连接至此些插座的一对应者的零线接脚。零线金属条配置在焊接面。零线金属条具有多个第二焊接部,其中此些第二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焊接面而电性连接至此些金属跨线的一对应者的第二端。火线金属条配置在焊接面。火线金属条位于各此些插座在焊接面的正投影及零线金属条之间。火线金属条具有多个第一焊接部,其中此些第一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焊接面电性连接至此些开关模块的一对应者的电源输入接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与元件面之间具有间隙。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在元件面上的正投影与火线金属条在元件面上的正投影彼此相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为零电阻温度系数(temperaturecoefficientofresistance,简称TCR)或低电阻温度系数(50~200ppm/℃)的金属材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配置在元件面上。检测模块可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多条走线电性连接到各此些金属跨线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以检测各此些金属跨线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电压降或是流过各此些金属跨线的电流,从而量测各此些插座的负载功率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火线金属条除了此些第一焊接部之外,与印刷电路板不接触。上述的零线金属条除了此些第二焊接部之外,与印刷电路板不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火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一焊接部位于火线金属条的一长边上。此长边与焊接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隙,且相对于此长边的另一长边具有一弯折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零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二焊接部位于零线金属条的一长边上。此长边与焊接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隙,且相对于此长边的另一长边具有一弯折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火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一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焊接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via)而插入至元件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一导电平面。此些开关模块的每一者的电源输入接脚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一导电平面。此些开关模块的每一者的电源输出接脚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二导电平面。此些插座的每一者的火线接脚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二导电平面。此些插座的每一者的零线接脚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三导电平面。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第一端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三导电平面。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第二端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四导电平面。零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二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焊接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第四导电平面。此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第二端与零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二焊接部的其中一对应者直接焊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还包括地线金属条。地线金属条配置在焊接面。地线金属条具有多个第三焊接部。此些第三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焊接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接地平面。此些插座的每一者还具有地线接脚。此些插座的每一者的地线接脚通过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的接地平面。此些插座的每一者的地线接脚与地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三焊接部的其中一对应者直接焊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地线金属条的此些第三焊接部位于地线金属条的一长边上。此长边与焊接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隙,且相对于此长边的另一长边具有一弯折部。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火线金属条及零线金属条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焊接面。其中,火线金属条与焊接面之间具有间隙,且零线金属条与焊接面之间也具有间隙。而金属跨线则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元件面或焊接面。其中,插座的零线接脚可通过金属跨线跨越火线金属条并电性连接到零线金属条,且金属跨线与元件面之间也具有间隙。如此一来,可避免检测模块与金属跨线之间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线需跨越火线金属条或零线金属条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在布局设计上的困难度与复杂度。除此之外,金属跨线上的高温也可通过零线金属条来进行散热,且金属跨线、零线金属条及火线金属条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也可避免高温累积在印刷电路板上。如此一来,可避免印刷电路板因高温而产生变形,还可增加用电上的安全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A1-A2的剖面侧视图;
图4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B1-B2的剖面图;
图5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C1-C2的剖面图;
图6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D1-D2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110:印刷电路板;
111:元件面;
115:焊接面;
120~122:插座;
130~132:开关模块;
140~142:金属跨线;
150:零线金属条;
151、161、191:长边;
153、163、193:另一长边;
155、165、195:弯折部;
160:火线金属条;
170:检测模块;
180:控制模块;
190:地线金属条;
A1-A2、B1-B2、C1-C2、D1-D2:剖面线;
C10~C12:第一焊接部;
C20~C22:第二焊接部;
C30~C32:第三焊接部;
FE:第一端;
G14、G50~G53、G60~GG63、G90~G93:间隙;
G_PIN:地线接脚;
LI:电源输入接脚;
L_PIN:火线接脚;
LO:电源输出接脚;
N_PIN:零线接脚;
PL1:第一导电平面;
PL2:第二导电平面;
PL3:第三导电平面;
PLG:接地平面;
SE: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可以被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做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
以下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背面示意图。图3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A1-A2的剖面侧视图。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可包括印刷电路板110、多个插座120~122、多个开关模块130~132、多条金属跨线140~142、零线金属条150、以及火线金属条160,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印刷电路板110具有元件面111与焊接面115。插座120~122可配置在元件面111上。每一个插座(例如插座120)具有火线接脚L_PIN与零线接脚N_PIN。开关模块130~132可配置在元件面111上。每一个开关模块(例如开关模块130)具有电源输入接脚LI与电源输出接脚LO。其中,开关模块130的电源输出接脚LO可通过焊接面115而电性连接至插座120的火线接脚L_PIN。同样地,开关模块131~132的电源输出接脚LO可通过焊接面115而分别电性连接至插座121~122的火线接脚L_PIN。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可配置在元件面111上,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也可配置在焊接面115上,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其中,金属跨线140的第一端FE可通过焊接面115而电性连接至插座120的零线接脚N_PIN。同样地,金属跨线141~142的第一端FE可通过焊接面115而分别电性连接至插座121~122的零线接脚N_PIN。
零线金属条150可配置在焊接面115。零线金属条150可具有多个第二焊接部C20~C22。其中,第二焊接部C20可通过焊接面115而电性连接至金属跨线140的第二端SE。同样地,第二焊接部C21~C22可通过焊接面115而分别电性连接至金属跨线141~142的第二端SE。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零线金属条150的材质可为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零线金属条150也可以使用低价、导电性佳及可焊接的金属(或合金)材质来实现,例如可采用铜合金(copperalloy)或是以铜合金镀锡的方式来实现,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
火线金属条160可配置在焊接面115。火线金属条160位于各个插座120~122在焊接面115的正投影及零线金属条150之间。火线金属条160可具有多个第一焊接部C10~C12。其中,第一焊接部C10可通过焊接面115电性连接至开关模块130的电源输入接脚LI。同样地,第一焊接部C11~C12可通过焊接面115分别电性连接至开关模块131~132的电源输入接脚LI。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火线金属条160的材质可为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火线金属条160也可以使用低价、导电性佳及可焊接的金属(或合金)材质来实现,例如可采用铜合金(copperalloy)或是以铜合金镀锡的方式来实现,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零线金属条150与火线金属条160可电性连接至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的插头(未示出)。如此一来,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的插头可耦接到市电供应系统(未示出)以接收并提供交流电源至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中的插座120~122,从而供应插座120~122上的电器所需的电力。举例来说,当电器的插头插在插座120时,火线金属条160、开关模块130、插座120的火线接脚L_PIN、电器、插座120的零线接脚N_PIN、金属跨线140、零线金属条150与市电系统之间将可形成一封闭的供电回路。上述的交流电源可例如是110V或是220V的交流电源,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更进一步来说,火线金属条160的第一焊接部C10可通过焊接面115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111,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一导电平面PL1。同样地,火线金属条160的第一焊接部C11~C12可通过焊接面115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111,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一导电平面PL1。
开关模块130的电源输入接脚LI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一导电平面PL1。同样地,开关模块131~132的电源输入接脚LI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一导电平面PL1。
开关模块130的电源输出接脚LO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二导电平面PL2。同样地,开关模块131~132的电源输出接脚LO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二导电平面PL2。
插座120的火线接脚L_PIN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二导电平面PL2。同样地,插座121~122的火线接脚L_PIN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二导电平面PL2。
插座120的零线接脚N_PIN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三导电平面PL3。同样地,插座121~122的零线接脚N_PIN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三导电平面PL3。
金属跨线140的第一端FE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三导电平面PL3。同样地,金属跨线141~142的第一端FE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三导电平面PL3。
金属跨线140的第二端SE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四导电平面PL4。同样地,金属跨线141~142的第二端SE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四导电平面PL4。
零线金属条150的第二焊接部C20可通过焊接面115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111,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四导电平面PL4。同样地,零线金属条150的第二焊接部C21~C22可通过焊接面115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111,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第四导电平面PL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的第二端SE与零线金属条150的第二焊接部C20可用焊锡直接焊接在一起,以增加金属跨线140的第二端SE与零线金属条150之间的导电度。同样地,金属跨线141~142的第二端SE与零线金属条150的第二焊接部C21~C22可分别用焊锡直接焊接在一起,以增加金属跨线141~142的第二端SE与零线金属条150之间的导电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平面PL1、第二导电平面PL2、第三导电平面PL3及第四导电平面PL4之间彼此隔绝,如图2所示。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第一导电平面PL1、第二导电平面PL2、第三导电平面PL3及第四导电平面PL4的大小与形状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第一导电平面PL1、第二导电平面PL2、第三导电平面PL3及第四导电平面PL4的大小与形状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10上配置3个插座120~122也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并不限制插座的个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还可包括检测模块170。检测模块170可配置在元件面111上。检测模块170可通过印刷电路板110上的多条走线(未示出)分别电性连接到金属跨线140~142的第一端FE及第二端SE,以分别量测插座120~122的负载功率值。其中,此些走线可配置在印刷电路板110的元件面111或是焊接面115上,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更进一步来说,检测模块170可通过检测金属跨线140的第一端FE及第二端SE之间的电压降或是流过金属跨线140的电流,从而量测出插座120的负载功率值。同样地,检测模块170可通过检测金属跨线141的第一端FE及第二端SE之间的电压降或是流过金属跨线141的电流,从而量测出插座121的负载功率值。抑或是,检测模块170可通过检测金属跨线142的第一端FE及第二端SE之间的电压降或是流过金属跨线142的电流,从而量测出插座122的负载功率值。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例如图3所示的金属跨线142)可例如是倒U字形,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也可以是半圆形、拋物线形或是倒V字形。事实上,金属跨线140~142的形状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金属跨线140~142(例如图3所示的金属跨线142)与元件面111之间具有间隙G14。其中,金属跨线140~142在元件面111上的正投影与火线金属条160在元件面111上的正投影彼此相交(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理解的是,插座120~122的零线接脚N_PIN可分别通过金属跨线140~142而跨越火线金属条160并电性连接到零线金属条150。
除此之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火线金属条160除了第一焊接部C10~C12之外,与印刷电路板110不接触。同样地,零线金属条150除了第二焊接部C20~C22之外,与印刷电路板110不接触。如此一来,可避免检测模块170与金属跨线140~142之间的走线需跨越火线金属条160或零线金属条150的情况发生,故可降低印刷电路板110的布线的困难度与复杂度。
另一方面,当插座120~122上的负载(例如电器)所消耗的功率较高时,将会有较大的电流自插座120~122的零线接脚N_PIN通过金属跨线140~142而流至零线金属条150。在此情况下,金属跨线140~142上因电流流过而产生的高温则可通过零线金属条150而进行散热。除此之外,由于金属跨线140~142与印刷电路板110的元件面111之间具有间隙G14,且零线金属条150除了第二焊接部C20~C22之外与印刷电路板110不接触,因此可避免高温累积在印刷电路板110上,使得印刷电路板110因为高温而产生变形,故可增加用电上的安全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可例如是零电阻温度系数的金属材质,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也可采用低电阻温度系数(50~200ppm/℃)的金属材质来实现。如此一来,可避免金属跨线140~142的阻抗因温度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检测模块170便可通过零电阻温度系数或低电阻温度系数(50~200ppm/℃)的金属材质的金属跨线140~142而精确地检测出插座120~122的负载功率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的金属材质可例如是锰铜(manganesecopper)合金或是康铜(copperconstantan)合金,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金属跨线140~142的电阻值可例如是4毫欧姆,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以下请同时参照图1~图4,图4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B1-B2的剖面图。如同图4所示,火线金属条160的第一焊接部C11可位于火线金属条160的长边161上。长边161与焊接面115之间可具有多个间隙G60~G63,且相对于长边161的另一长边163可具有一弯折部165(如图3及图4所示)。其中,间隙G60~G63及弯折部165可用以提升火线金属条160的散热效果。除此之外,弯折部165还可增加火线金属条160的结构强度,以避免火线金属条160因受到挤压而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图4所示出的火线金属条160的长边161的样式仅为例示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除此之外,火线金属条160的长边161与焊接面115之间的间隙G60~G63的大小也可根据设计需求而进行调整。举例来说,如果焊接面115在靠近火线金属条160的长边161的间隙G62之处没有安排走线经过的话,那么火线金属条160的长边161与焊接面115之间的间隙G62则可以缩小,甚至可以不必保留间隙G62。
以下请同时参照图1~图3及图5,图5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C1-C2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零线金属条150的第二焊接部C21可位于零线金属条150的长边151上。长边151与焊接面115之间具有多个间隙G50~G53,且相对于长边151的另一长边153具有一弯折部155(如图3及图5所示)。其中,间隙G50~G53及弯折部155可用来提升零线金属条150的散热效果。此外,弯折部155还可增加零线金属条150的结构强度,以避免零线金属条150因受到挤压而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图5所示出的零线金属条150的长边151的样式仅为例示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除此之外,零线金属条150的长边151与焊接面115之间的间隙G50~G53的大小也可根据设计需求而进行调整。举例来说,如果焊接面115在靠近零线金属条150的长边151的间隙G52之处没有安排走线经过的话,那么零线金属条150的长边151与焊接面115之间的间隙G52则可以缩小,甚至可以不必保留间隙G5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还可包括控制模块18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控制模块180可配置在元件面111上。控制模块180可电性连接到检测模块170以接收检测模块170所量测到的插座120~122的负载功率值。控制模块180可根据检测模块170所量测到的插座120的负载功率值相应地控制开关模块130的启闭,从而对开关模块130进行保护。同样地,控制模块180可根据检测模块170所量测到的插座121~122的负载功率值而相应地控制开关模块131~132的启闭,从而对开关模块131~132进行保护,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控制模块180的功能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附带一提的,在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10上配置3个开关模块131~132仅是一个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并不限制开关模块的个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100还可包括地线金属条190。地线金属条190可配置在焊接面115。地线金属条190可具有多个第三焊接部C30~C32。第三焊接部C30~C32可分别通过焊接面115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元件面111,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接地平面PLG。其中,插座120~122还可具有地线接脚G_PIN。插座120~122的地线接脚G_PIN可通过元件面111上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焊接面115,并可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焊接面115的接地平面PLG。值得一提的是,地线金属条190的材质可为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地线金属条190也可以使用低价、导电性佳及可焊接的金属(或合金)材质来实现,例如可采用铜合金(copperalloy)或是以铜合金镀锡的方式来实现,端视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而定。
插座120的地线接脚G_PIN与地线金属条190的第三焊接部C30可用焊锡直接焊接在一起,以增加插座120的地线接脚G_PIN与地线金属条190之间的导电度。同样地,插座121~122的地线接脚G_PIN可分别与地线金属条190的第三焊接部C31~C32用焊锡直接焊接在一起,以增加插座121~122的地线接脚G_PIN与地线金属条190之间的导电度。
以下请参照图1~3及图6,图6是图1及图2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沿着剖面线D1-D2的剖面图。图6所示的地线金属条190类似于图4所示的火线金属条160及图5所示的零线金属条150。因此,地线金属条190的结构及其与焊接面115之间的间隙G90~G92的说明可参考上述图4或图5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的火线金属条及零线金属条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焊接面。其中,火线金属条与焊接面之间具有间隙,且零线金属条与焊接面之间也具有间隙。而金属跨线则可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元件面或是焊接面上。其中,插座的零线接脚可通过金属跨线跨越火线金属条并电性连接到零线金属条,且金属跨线与元件面之间也具有间隙。如此一来,可避免检测模块与金属跨线之间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需跨越火线金属条或零线金属条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在布局设计上的困难度与复杂度。除此之外,金属跨线上的高温也可通过零线金属条来进行散热,且金属跨线、零线金属条及火线金属条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也可避免高温累积在印刷电路板上。如此一来,可避免印刷电路板因高温而产生变形,还可增加用电上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电路板,具有元件面与焊接面;
多个插座,配置在所述元件面上,该些插座的每一者具有火线接脚与零线接脚;
多个开关模块,配置在所述元件面上,该些开关模块的每一者具有电源输入接脚与电源输出接脚,其中所述电源输出接脚通过所述焊接面而电性连接至该些插座的对应者的所述火线接脚;
多条金属跨线,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焊接面而电性连接至该些插座的对应者的所述零线接脚;
零线金属条,配置在所述焊接面,具有多个第二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二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所述焊接面而电性连接至该些金属跨线的对应者的第二端;以及
火线金属条,配置在所述焊接面,位于各该些插座在所述焊接面的正投影及所述零线金属条之间,且具有多个第一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一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所述焊接面电性连接至该些开关模块的对应者的所述电源输入接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与所述元件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在所述元件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火线金属条在所述元件面上的正投影彼此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为零电阻温度系数或低电阻温度系数(50~200ppm/℃)的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配置在所述元件面上,且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多条走线电性连接到各该些金属跨线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以检测各该些金属跨线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电压降或是流过各该些金属跨线的电流,从而量测各该些插座的负载功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线金属条除了该些第一焊接部之外,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不接触;以及
所述零线金属条除了该些第二焊接部之外,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一焊接部位于所述火线金属条的一长边上,所述长边与所述焊接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隙,且相对于所述长边的另一长边具有弯折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零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二焊接部位于所述零线金属条的一长边上,所述长边与所述焊接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隙,且相对于所述长边的另一长边具有弯折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一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所述焊接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via)而插入至所述元件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第一导电平面;
该些开关模块的每一者的所述电源输入接脚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所述第一导电平面;
该些开关模块的每一者的所述电源输出接脚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第二导电平面;
该些插座的每一者的所述火线接脚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所述第二导电平面;
该些插座的每一者的所述零线接脚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第三导电平面;
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所述第三导电平面;
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第四导电平面;以及
所述零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二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所述焊接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元件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所述第四导电平面,
其中,该些金属跨线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零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二焊接部的其中对应者直接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线金属条,配置在所述焊接面,具有多个第三焊接部,且该些第三焊接部的每一者通过所述焊接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元件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接地平面,
其中,该些插座的每一者还具有地线接脚,该些插座的每一者的所述地线接脚通过所述元件面上的对应的导电通孔而插入至所述焊接面,并通过熔锡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所述焊接面的所述接地平面,
其中,该些插座的每一者的所述地线接脚与所述地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三焊接部的其中对应者直接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线金属条的该些第三焊接部位于所述地线金属条的一长边上,所述长边与所述焊接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隙,且相对于所述长边的另一长边具有弯折部。
CN201510292688.XA 2015-05-04 2015-06-01 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Active CN105048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4148 2015-05-04
TW104114148A TWI620382B (zh) 2015-05-04 2015-05-04 多埠電源傳輸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8133A true CN105048133A (zh) 2015-11-11
CN105048133B CN105048133B (zh) 2017-10-03

Family

ID=54454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688.XA Active CN105048133B (zh) 2015-05-04 2015-06-01 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07188B2 (zh)
CN (1) CN105048133B (zh)
TW (1) TWI62038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289A (zh) * 2018-02-08 2018-06-12 杭州蓄久科技有限公司 单路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和参数设置方法
CN108828727A (zh) * 2018-05-29 2018-11-1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0534940A (zh) * 2019-09-04 2019-12-03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电流连接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4792Y (zh) * 1993-08-18 1994-08-17 韩亚林 电源插座
CN2374998Y (zh) * 1999-05-24 2000-04-19 东莞市华美电子有限公司 多功能插座
CN1427474A (zh) * 2001-12-21 2003-07-02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封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3515868B2 (ja) * 1997-01-09 2004-04-05 株式会社東芝 大電流用プリント基板
CN201584594U (zh) * 2009-12-18 2010-09-15 东莞市宝克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剩余电流保护插座
CN102083270A (zh) * 2009-11-28 201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2797508U (zh) * 2012-09-25 2013-03-13 向阳 节电电磁辐射消除器
CN203617501U (zh) * 2013-11-17 2014-05-28 张昱 厨房专用触控式大功率供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200209A0 (en) * 2009-08-03 2010-04-29 Keshet Guy Universal connector for installing domestic electric devices
AU2013344310B2 (en) * 2012-11-07 2017-05-04 Clipsal Australia Pty Ltd General power outlet and remote switch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4792Y (zh) * 1993-08-18 1994-08-17 韩亚林 电源插座
JP3515868B2 (ja) * 1997-01-09 2004-04-05 株式会社東芝 大電流用プリント基板
CN2374998Y (zh) * 1999-05-24 2000-04-19 东莞市华美电子有限公司 多功能插座
CN1427474A (zh) * 2001-12-21 2003-07-02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封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83270A (zh) * 2009-11-28 201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1584594U (zh) * 2009-12-18 2010-09-15 东莞市宝克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剩余电流保护插座
CN202797508U (zh) * 2012-09-25 2013-03-13 向阳 节电电磁辐射消除器
CN203617501U (zh) * 2013-11-17 2014-05-28 张昱 厨房专用触控式大功率供电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6289A (zh) * 2018-02-08 2018-06-12 杭州蓄久科技有限公司 单路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和参数设置方法
CN108146289B (zh) * 2018-02-08 2023-12-26 杭州蓄久科技有限公司 单路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和参数设置方法
CN108828727A (zh) * 2018-05-29 2018-11-1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CN110534940A (zh) * 2019-09-04 2019-12-03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电流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36238A1 (en) 2016-02-04
US9907188B2 (en) 2018-02-27
CN105048133B (zh) 2017-10-03
TWI620382B (zh) 2018-04-01
TW201640757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8344B (zh) 高速卡缘连接器及具有该高速卡缘连接器的高速卡缘连接器组件
CN105048133A (zh) 多端口电源传输装置
CN112997353B (zh) 具有双金属端子汇流条和适应性连接器接口的电池模块
CN202535642U (zh) 用多条导线制作的led单面线路板
JP2012209255A (ja) Usbコネクタ
CN103715530A (zh) 电连接器
CN202872017U (zh) 电连接器
CN100420116C (zh) 多负载保护和控制装置及提供电过载保护的方法
CN203103515U (zh) 一种用于led灯条的无缝隙对接pin线连接装置
CN106159501A (zh) 一种鱼眼端子
CN102625578A (zh) Led线路板组件
US20240039219A1 (en) Plug-in apparatus
CN202455645U (zh) 用三条导线制作的led单面线路板
CN203589300U (zh) 电连接器
CN207235203U (zh) 一种电路板
CN103733295B (zh) 多重熔丝
CN104022379B (zh) 电连接器
TWM512843U (zh) 多埠電源傳輸裝置
CN103579882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1699166U (zh) 电源分配装置
CN202275674U (zh) 具有过电流断路功能的电阻
CN213483682U (zh) 一种电池断路器以及电池
CN203850487U (zh) 电连接器
CN217823311U (zh) 一种大电流USB4 Type-C连接器的PCB布局结构
CN217445573U (zh) 可通过大电流的锂电池保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