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1586A -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1586A
CN105041586A CN201510437402.2A CN201510437402A CN105041586A CN 105041586 A CN105041586 A CN 105041586A CN 201510437402 A CN201510437402 A CN 201510437402A CN 105041586 A CN105041586 A CN 105041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liquid
geothermal
wate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7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1586B (zh
Inventor
骆超
马伟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437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1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1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1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发电装置,相比传统的地热发电装置增加了换热装置:回热器和气液蒸发器,并将背压汽轮机和有机工质汽轮机联合起来,充分利用了地热水的能量,虽然初投资增加,但发电量提高,年收益率提高,系统有用功增加,系统总损失降低,所以装置的热经济性和效率得到提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时监测系统,监测上述地热发电装置各个位置的温度、压力、流量等,从而及时发现压力、流量和温度不平衡问题,并防止发电装置的设备和管道结垢。

Description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地热发电具有较高的利用系数,平均为0.72(一年中有72%的时间在工作),地热资源的温度愈高,发电的效率愈高,经济性就愈好。地热发电的投资成本包括电站设备、地热井和地热流体输送,由于地热资源分布不匀造成钻井风险大,地热发电的初投资较高。但地热资源不受天气、昼夜、季节的影响,能够连续稳定输出高品质的电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随着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日益恶化及地热发电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地热发电的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据2015年世界大会统计,全球地热发电的国家共有25个,总装机容量为12635MW,从装机容量的比例分析,干蒸汽电站的占22.7%,闪蒸地热电站占61.8%,双工质地热电站占14.2%,背压式等其他地热电站占1.3%。然而,现有这些地热电站的发电方式较为单一,地热尾水温度过高,没有将地热水的效率最大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以提高地热发电的热经济性和效率,并利用实时监测系统监控地热尾水温度,防止地热发电装置结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包括生产井1、截止阀2、调节阀3、汽水分离器4、背压汽轮机5、背压发电机6、汽液蒸发器7、液液蒸发器8、预热器9、除气罐10、增压泵11、有机工质汽轮机12、发电机13、回热器14、冷凝器15、工质泵16、回灌井17、冷却泵18、冷却塔19;
自生产井1的地热水经过截止阀2,地热水压力下降,然后由调节阀3进入汽水分离器4,汽水分离器4将地热流体中的液体和饱和气体分离,分离后的饱和气体进入背压汽轮机5推动背压汽轮机5转动,带动背压发电机6发电,从背压汽轮机5排出的水蒸气在汽液蒸发器7中放热后进入除气罐10相变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中的气体通过除气罐10排到外界环境中,汽水混合物中的液体通过除气罐10通过增压泵11加压后,进入预热器9,在预热器9中放热后,排入回灌井17;
汽水分离器4中分离后的饱和液体通过管道进入液液蒸发器8,饱和液体在液液蒸发器8中放热后进入预热器9继续放热,最后通过管道进入回灌井17;
从冷凝器15出来的饱和有机工质液体由工质泵16加压后,进入回热器14,在回热器14吸收热量后通过管道进入预热器9,在预热器9中继续吸收热量后,一部分进入液液蒸发器8吸热,一部分进入汽液蒸发器7吸热,预热后的冷凝工质在液液蒸发器8和汽液蒸发器7中相变成饱和气体汇集在有机工质汽轮机12前的管道汇集,然后进入有机工质汽轮机12推动有机工质汽轮机12转动,带动发电机13发电;
从有机工质汽轮机12出来的乏汽进入回热器14放热后,进入冷凝器15,有机工质乏汽在冷凝器15中相变成饱和有机工质液体,进入工质泵16完成有机工质的闭式循环;
冷凝器15的冷却水进口端和冷却水泵18的出口相连,冷却水出口端和冷却塔19进水管相连,冷却水泵18进口和冷却塔19出水口相连。
一种地热发电装置的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平台20、数据收集平台21和数据评估平台22;
所述地热发电装置为上述地热发电装置;
测试装置平台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热值测量仪;
数据收集平台包括数据转换积算仪、计算机;
数据评估平台包括数据指标标准等数据;
所述温度传感器测试以下位置的温度:所述截止阀2进口和出口的液体、所述背压汽轮机5出口的乏汽、所述有机工质汽轮机12进口和出口的气体、所述冷凝器15进口和出口的有机工质、所述预热器9进口和出口的有机工质、预热器9进口的地热水、回灌井17进口的地热水、冷却泵18进口和出口的冷却水;
所述压力传感器测试以下位置的压力:截止阀2进口和出口的液体、背压汽轮机5出口的乏汽、有机工质汽轮机12进口和出口的气体、冷凝器15出口的有机工质液体和回灌井17的进口地热水;
所述流量传感器测试以下位置的质量流量:生产井1出口的地热水、工质泵16出口的冷凝工质、冷却泵18出口的冷却水、回灌井17进口的地热水;
所述热值测量仪测量所述生产井1出口的地热水热值;
所述数据积算仪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热值测试仪测得的信号转换成十进制后送入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运算,判断所述地热发电装置的运行效率高低;
所述数据评估平台,用于根据回灌井17的进口地热水的温度和SiO2浓度判断所述地热发电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地热发电装置增加了换热装置:回热器和气液蒸发器,并将背压汽轮机和有机工质汽轮机联合起来,充分利用了地热水的能量,虽然初投资增加,但发电量提高,年收益率提高,系统有用功增加,系统总损失降低,所以装置的热经济性和效率得到提高。并利用实时监测系统上述地热发电装置各个位置的温度、压力、流量等,从而及时发现压力、流量和温度不平衡问题,并防止发电装置的设备和管道结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热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地热发电装置的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二氧化硅结晶与非结晶状态下温度和浓度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地热发电装置,如图1所述,包括生产井1、截止阀2、调节阀3、汽水分离器4、背压汽轮机5、背压发电机6、汽液蒸发器7、液液蒸发器8、预热器9、除气罐10、增压泵11、有机工质汽轮机12、发电机13、回热器14、冷凝器15、工质泵16、回灌井17、冷却泵18、冷却塔19。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介绍如下:
来自生产井1的地热水经过截止阀2,地热水压力下降,然后由调节阀3进入汽水分离器4,汽水分离器4将地热流体中的液体和饱和气体分离,分离后的饱和气体进入背压汽轮机5推动背压汽轮机5转动,带动背压发电机6发电,从背压汽轮机5排出的水蒸气在汽液蒸发器7中放热后进入除气罐10相变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中的气体通过除气罐10排到外界环境中,汽水混合物中的液体通过除气罐10通过增压泵11加压后,进入预热器9,在预热器9中放热后,排入回灌井17。
在汽水分离器4中分离后的饱和液体通过管道进入液液蒸发器8,饱和液体在液液蒸发器8中放热后进入预热器9继续放热,最后通过管道进入回灌井17。
从冷凝器15出来的饱和有机工质液体由工质泵16加压后,进入回热器14,在回热器14吸收热量后通过管道进入预热器9,在预热器9中继续吸收热量后,一部分进入液液蒸发器8吸热,一部分进入汽液蒸发器7吸热,预热后的冷凝工质在液液蒸发器8和汽液蒸发器7中相变成饱和气体汇集在有机工质汽轮机12前的管道汇集,然后进入有机工质汽轮机12推动有机工质汽轮机12转动,带动发电机13发电。
从有机工质汽轮机12出来的乏汽进入回热器14放热后,进入冷凝器15,有机工质乏汽在冷凝器15中相变成饱和有机工质液体,进入工质泵16完成有机工质的闭式循环。
冷凝器15的冷却水进口端和冷却水泵18的出口相连,冷却水出口端和冷却塔19进水管相连,冷却水泵18进口和冷却塔19出水口相连。
本发明的地热发电装置的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平台20、数据收集平台21和数据评估平台22,如图2所示。
测试装置平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和热值测量仪等测试装置;
数据收集平台包括数据转换积算仪和计算机,计算机中安装数据收集软件;
数据评估平台存储数据指标标准等数据。
测试装置平台和数据收集平台内部的部件通过数据电缆相互连接,温度传感器主要测试以下位置的温度:截止阀2进口和出口的液体、背压汽轮机5出口的乏汽、有机工质汽轮机12进口和出口的气体、冷凝器15进口和出口的有机工质、预热器9进口和出口的有机工质、预热器9进口的地热水、回灌井17进口的地热水、冷却泵18进口和出口的冷却水。
压力传感器主要测试以下位置的压力:截止阀2进口和出口的液体、背压汽轮机5出口的乏汽、有机工质汽轮机12进口和出口的气体、冷凝器15出口的有机工质液体和回灌井17的进口地热水。
流量传感器主要测试以下位置的质量流量:生产井1出口的地热水、工质泵16出口的冷凝工质、冷却泵18出口的冷却水、回灌井17进口的地热水。
热值测量仪主要测量生产井1出口的地热水热值。
所述数据积算仪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热值测试仪测得的信号转换成十进制后送入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运算,判断所述地热发电装置的运行效率高低;
数据评估平台中的数据指标标准是由地热水中SiO2的质量浓度和温度组成,地热水一般都含有SiO2,如果地热水温度过低,就会析出硅酸盐垢,往往造成地热管道和设备阻塞,因此,要对地热水SiO2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做限制,图3给出了二氧化硅结晶状态和温度的对应关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有各自的数学关系式,晶质SiO2的数学关系式如式(1)所示,非晶质SiO2的数学关系式如式(2)所示。
晶质SiO2曲线关系式如式(1)所示:
T=-42.196+0.28831C-3.6685×10-4C2+3.1665×10-7C3+77.0341gC(1)
非晶质SiO2曲线关系式如式(2)所示:
其中,
C为SiO2溶液的浓度,(mg/kg);
T为溶液温度,(℃);
数据评估平台的功能在于校核地热发电系统中,进入回灌井17的尾水温度和浓度在图3所示的非晶质二氧化硅曲线上,若在该线上,则地热发电装置正常运行;若在晶质二氧化硅曲线上,则地热发电装置需要改进。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2)

1.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生产井(1)、截止阀(2)、调节阀(3)、汽水分离器(4)、背压汽轮机(5)、背压发电机(6)、汽液蒸发器(7)、液液蒸发器(8)、预热器(9)、除气罐(10)、增压泵(11)、有机工质汽轮机(12)、发电机(13)、回热器(14)、冷凝器(15)、工质泵(16)、回灌井(17)、冷却泵(18)、冷却塔(19);
来自生产井(1)的地热水经过截止阀(2),地热水压力下降,然后由调节阀(3)进入汽水分离器(4),汽水分离器(4)将地热流体中的液体和饱和气体分离,分离后的饱和气体进入背压汽轮机(5)推动背压汽轮机(5)转动,带动背压发电机(6)发电,从背压汽轮机(5)排出的水蒸气在汽液蒸发器(7)中放热后进入除气罐(10)相变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中的气体通过除气罐(10)排到外界环境中,汽水混合物中的液体通过除气罐(10)通过增压泵(11)加压后,进入预热器(9),在预热器(9)中放热后,排入回灌井(17);
在汽水分离器(4)中分离后的饱和液体通过管道进入液液蒸发器(8),饱和液体在液液蒸发器(8)中放热后进入预热器(9)继续放热,最后通过管道进入回灌井(17);
从冷凝器(15)出来的饱和有机工质液体由工质泵(16)加压后,进入回热器(14),在回热器(14)吸收热量后通过管道进入预热器(9),在预热器(9)中继续吸收热量后,一部分进入液液蒸发器(8)吸热,一部分进入汽液蒸发器(7)吸热,预热后的冷凝工质在液液蒸发器(8)和汽液蒸发器(7)中相变成饱和气体汇集在有机工质汽轮机(12)前的管道汇集,然后进入有机工质汽轮机(12)推动有机工质汽轮机(12)转动,带动发电机(13)发电;
从有机工质汽轮机(12)出来的乏汽进入回热器(14)放热后,进入冷凝器(15),有机工质乏汽在冷凝器(15)中相变成饱和有机工质液体,进入工质泵(16)完成有机工质的闭式循环;
冷凝器(15)的冷却水进口端和冷却水泵(18)的出口相连,冷却水出口端和冷却塔(19)进水管相连,冷却水泵(18)进口和冷却塔(19)出水口相连。
2.一种地热发电装置的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测试装置平台(20)、数据收集平台(21)和数据评估平台(22);
所述地热发电装置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发电装置;
测试装置平台(20)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热值测量仪;
数据收集平台(21)包括数据转换积算仪、计算机;
数据评估平台(22)包括数据指标标准等数据;
所述温度传感器测试以下位置的温度:截止阀(2)进口和出口的液体、背压汽轮机(5)出口的乏汽、有机工质汽轮机(12)进口和出口的气体、冷凝器(15)进口和出口的有机工质、预热器(9)进口和出口的有机工质、预热器(9)进口的地热水、回灌井(17)进口的地热水、冷却泵(18)进口和出口的冷却水;
所述压力传感器测试以下位置的压力:截止阀(2)进口和出口的液体、背压汽轮机(5)出口的乏汽、有机工质汽轮机(12)进口和出口的气体、冷凝器(15)出口的有机工质液体和回灌井(17)的进口地热水;
所述流量传感器测试以下位置的质量流量:生产井(1)出口的地热水、工质泵(16)出口的冷凝工质、冷却泵(18)出口的冷却水、回灌井(17)进口的地热水;
所述热值测量仪测量生产井(1)出口的地热水热值;
所述数据积算仪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热值测试仪测得的信号转换成十进制后送入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运算,判断所述地热发电装置的运行效率高低;
所述数据评估平台(22),用于根据回灌井(17)的进口地热水的温度和SiO2浓度判断所述地热发电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CN201510437402.2A 2015-07-23 2015-07-23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Active CN105041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7402.2A CN105041586B (zh) 2015-07-23 2015-07-23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7402.2A CN105041586B (zh) 2015-07-23 2015-07-23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1586A true CN105041586A (zh) 2015-11-11
CN105041586B CN105041586B (zh) 2018-02-06

Family

ID=5444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7402.2A Active CN105041586B (zh) 2015-07-23 2015-07-23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158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728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天津大学 中高温热源闪蒸-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水联合发电测试系统
CN105736263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上海开山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105736264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上海开山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107448367A (zh) * 2017-08-08 2017-12-08 天津亿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型地热发电双循环系统
CN108223317A (zh) * 2018-01-30 2018-06-2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地热尾水的耦合发电装置及方法
CN108301996A (zh) * 2018-01-30 2018-07-2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浅层中低温地热能发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09026237A (zh) * 2018-08-30 2018-1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有机工质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287816A (zh) * 2020-04-03 2020-06-16 南京天加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回收黑水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113738460A (zh) * 2021-07-16 2021-12-03 惠州学院 一种基于不凝气体吸收及检测的综合地热利用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0473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Ormat Technologies, Inc. Multi-heat source power plant
CN101813704A (zh) * 2010-04-08 2010-08-25 四川大学 高浓度硅酸盐自动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
CN201953587U (zh) * 2011-01-05 2011-08-31 徐毅 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
US20120324885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Turbine Air Systems Ltd. Geothermal power plant utilizing hot geothermal fluid in a cascade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0473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Ormat Technologies, Inc. Multi-heat source power plant
CN101813704A (zh) * 2010-04-08 2010-08-25 四川大学 高浓度硅酸盐自动快速测定方法及装置
CN201953587U (zh) * 2011-01-05 2011-08-31 徐毅 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
US20120324885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Turbine Air Systems Ltd. Geothermal power plant utilizing hot geothermal fluid in a cascade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728A (zh) * 2015-12-31 2016-04-06 天津大学 中高温热源闪蒸-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水联合发电测试系统
CN105464728B (zh) * 2015-12-31 2017-06-20 天津大学 中高温热源闪蒸‑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水联合发电测试系统
CN105736263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上海开山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105736264A (zh) * 2016-04-01 2016-07-06 上海开山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105736264B (zh) * 2016-04-01 2019-04-12 上海开山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地热井口电站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107448367A (zh) * 2017-08-08 2017-12-08 天津亿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型地热发电双循环系统
CN108301996A (zh) * 2018-01-30 2018-07-2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浅层中低温地热能发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08223317A (zh) * 2018-01-30 2018-06-2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地热尾水的耦合发电装置及方法
CN108301996B (zh) * 2018-01-30 2023-09-2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浅层中低温地热能发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09026237A (zh) * 2018-08-30 2018-1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有机工质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287816A (zh) * 2020-04-03 2020-06-16 南京天加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回收黑水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113738460A (zh) * 2021-07-16 2021-12-03 惠州学院 一种基于不凝气体吸收及检测的综合地热利用系统
CN113738460B (zh) * 2021-07-16 2023-08-18 惠州学院 一种基于不凝气体吸收及检测的综合地热利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1586B (zh)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1586A (zh) 地热发电装置及其实时监测系统
CN201535176U (zh) 矿井降温系统
CN203177503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熔盐蓄热换热装置
CN103626209B (zh) 适用于高原地区的高效热能回收利用方法及系统
CN202153104U (zh) 一种乏汽的冷凝回收装置
CN102607090B (zh) 一种利用工业余热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CN203203020U (zh) 一种纸加工用蒸汽余热水回收与循环利用装置
CN204716319U (zh) 一种发电厂空冷岛汇集下降管剩余能量利用装置
CN202073729U (zh) 大气层温差发电装置
CN205178621U (zh)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CN203531987U (zh) 一种间歇式热源蓄能发电系统
CN207831333U (zh) 一种汽动给水泵乏汽回收装置
CN203642710U (zh) 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
CN203178062U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集热效率移动测试装置
CN102876443B (zh) 一种脱除废矿物油中水分的设备
CN202643608U (zh) 一种聚酯酯化余热利用装置
CN102200273B (zh) 用于混合能环保蒸汽发生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9404078A (zh) 一种基于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的低温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103075211A (zh) 热虹吸余热发电系统
CN210921355U (zh) 一种蒸汽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1832625U (zh) 乙二醇再生装置
CN202118877U (zh) 用于混合能环保蒸汽发生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3068485U (zh) 闭式冷凝水回收设备
CN101545725B (zh) 隧道窑余热发电工艺
CN206073567U (zh) 一种混合工质型深冷液态空气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