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0151B -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0151B
CN105040151B CN201510405687.1A CN201510405687A CN105040151B CN 105040151 B CN105040151 B CN 105040151B CN 201510405687 A CN201510405687 A CN 201510405687A CN 105040151 B CN105040151 B CN 105040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monomer
acrylonitrile
low temperature
dye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56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0151A (zh
Inventor
王彪
徐静
王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056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0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0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0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0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0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由50~99wt%的聚合物A和1~50wt%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组成,聚合物A中为85~100wt%丙烯腈、0~5wt%第三单体及0~10%的可共聚的其他单体,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40~90wt%聚合物C与10~60wt%的无机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无机酸盐纳米粒子的复合物,聚合物C中为10~70wt%丙烯腈、10~55wt%第二单体、3~30wt%第三单体及1~5%的含羟甲基或环氧基的第四单体。本发明提供的低温染色聚丙烯腈纤维在低于80℃下常规染色时,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或0.4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纤维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纤维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通常由85wt%以上的丙烯腈(AN)和其他改善可纺性、染色性的第二、第三单体组成的高聚物纺制而成,商品名腈纶。通过改变第二单体的含量和相应的纺丝工艺调整,还可制备具有一定收缩率的高收缩型纤维。同时,由于离子型的第三单体的存在,使聚丙烯腈纤维染色性能优异,在针织内衣、毛毯、人造毛皮等服用领域应用广泛。聚丙烯腈纤维的常规染色工艺一般采用高温染色法,染色温度约为105℃。较高的染色温度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纤维经过高温染浴中沸染,湿模量等力学性能下降,染色后手感发硬;由于温度对上染速度的影响,染色时需加入缓染剂,失控则极易出现色花,且能耗也较高。另外,对于人造毛皮行业而言,收缩型低温染色纤维的作用更具有实际意义。低温染色可防止纤维染色过程产生缩率损失,从而在后续人造毛皮坯布高温处理工序中,使收缩型和无收缩型纤维受热后更好地实现所需要的长度差,进一步提高毛皮的仿真感。
目前,实现聚丙烯腈纤维低温染色主要有两种途径,即从染料助剂或聚丙烯腈改性入手。《四川纺织科技》1995年第1期《腈纶纤维使用间-甲酚的低温染色》和《浙江理工大学报》2011年第28卷第1期《腈纶低温染色促进剂对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均介绍了染色助剂在低温上染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染色促进剂疏松腈纶纤维结构,降低纤维准结晶度,便于染料在低温下进入纤维结构。但是这种方法由于促进剂作用有限,往往匀染性、染色牢度不高,染色温度不够低(80℃~100℃),对收缩型纤维仍存在缩率损失威胁,并且某些染色促进剂如苯甲醇等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日本在聚丙烯腈纤维的低温染色方面则着重于纤维本身的共聚改性。日本钟化株式会社2007年公开的CN 1890411A、日本钟纺公司同年公开的US 20070098982A1专利说明了通过A、B两种共聚组分复配成纺丝液,纺丝得到可在80℃甚至70℃下低温染色的收缩型聚丙烯腈纤维。其中,B共聚组分中丙烯腈含量通常降至85wt%以下,而提供染位的离子型单体含量提高至5wt%以上,并含10wt%以上可共聚的其他单体。2006年日本爱克兰工业株式会社公开的专利CN 1851071A说明了一种采用A、B组分复配并采用并列复合纺丝方式制备能低温染色的收缩性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其中B组分采用水溶胀性共聚物。采用共聚改性方式得到的纤维低温染色性能好,但是这些方法中B组分复配比例较高,对纤维最终力学性能或热性能产生影响。并且也增加了两种组分均匀混合难度,混合效果差则易产生凝胶颗粒,易堵塞喷丝孔或造成断丝现象,影响纤维品质。因而,上述制备方法或者对原液混合工艺和设备有一定要求,或者改变了纺丝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生产应用性要求出发,提供一种可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生产方法。由本发明得到的纤维可实现80℃甚至以下温度进行染色,匀染性好。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纺丝原液采用A、B两种组分聚丙烯腈原液共混,其中B组分由高含量共聚单体的、水溶胀性的丙烯腈高聚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通过活性基团交联制得。由于聚合物C大分子侧链上由第四单体带入的反应活性强的环氧基的作用,从而实现与无机纳米粒子的高效、均匀复合,大大提高B组分与A组分原液的均匀共混效果。同时,可不改变聚丙烯腈纤维生产中现有的原液调配和纺丝工序配置,不仅自身生产适用性大大提高,而且对其他差别化纤维的功能复合不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由50~99wt%的聚合物A和1~50wt%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经纺丝制得;所得纤维纤度为1.67dtex~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0cN/dtex~3.5cN/dtex,断裂伸长为30%~50%。在低于80℃下染色时,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或0.4以上。
所述聚合物A为单一丙烯腈聚合物,或者为两种及以上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
所述丙烯腈聚合物为丙烯腈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的共聚产物,或者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共聚产物;其中,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5~95wt%;
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无机酸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或者氯原子或者甲基;R2为酯基或者羧基或者酰胺基或者氯原子取代基,R3为H原子或甲基;R4为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或羧基;R6为磺酸或者磺酸盐取代基或羧酸或者羧酸盐取代基;j>237,k>164,m>14,n>50;
所述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10~70wt%;
所述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温度为60℃~8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第二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者它们各自的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者它们的各自的N-烷基取代物、醋酸乙烯酯、卤化乙烯或偏卤化乙烯;所述第三单体为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对苯乙烯磺酸、衣康酸或者它们各自的金属钠盐、钾盐或铵盐中一种;所述第四单体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或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所述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卤化乙烯为氯乙烯,所述偏卤化乙烯为偏氯乙烯。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金属氧化物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或氧化铝;金属无机酸盐为碳酸钙或硫酸钡。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40~90wt%。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1.67dtex~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0cN/dtex~3.5cN/dtex,断裂伸长为30%~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50~99重量份的聚合物A和1~5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
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制备过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采用普通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然后在50℃~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30min~6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合物A在聚合时所述第二单体的用量为0~10wt%,所述第三单体的用量为0~5wt%。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合物C聚合时所述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55wt%,所述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30wt%,所述第四单体的用量为1~5wt%。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方法: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60℃~80℃,在低于80℃下染色时,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或0.4以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低温染色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经常规纺丝方法制得。由本发明得到的低温染色聚丙烯腈纤维实现80℃甚至以下温度进行染色,匀染性好。不受纤维长度的限制,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40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丙烯酸的用量为47wt%,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用量为10wt%,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的用量为3wt%;然后在5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3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7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R1为H原子,R2为羧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磺酸基团;j=732,k=860,m=55,n=183;
然后将60重量份的聚合物A单一丙烯腈聚合物,丙烯腈聚合物为丙烯腈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和4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0cN/dtex,断裂伸长为30%;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8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0;
实施例2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45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42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6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8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R1为甲基,R2为羧基,R3为H原子,R4为带C4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基团;j=832,k=777,m=55,n=185;
然后将6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两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5wt%)和4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5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5cN/dtex,断裂伸长为45%;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8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2。
实施例3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5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4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5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5wt%;然后在8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7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氧化锌;R1为甲基,R2为羧基,R3为H原子,R4为带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苯基磺酸基团;j=735,k=945,m=105,n=315;
然后将8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为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和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1.3wt%)和1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的用量为7.5wt%,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用量为1.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5cN/dtex,断裂伸长为32%;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68℃,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9。
实施例4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10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5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0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5wt%;然后在6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88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氧化铝;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氢原子,R4为带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苯基磺酸基团;j=238,k=1309,m=119,n=714;
然后将9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为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和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9.8wt%)和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用量为8.7wt%,第三单体用量为1.5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1.67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3.4cN/dtex,断裂伸长为38%;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9。
实施例5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制备过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金属钠盐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27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4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4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4wt%;然后在6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8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无机酸碳酸钙;R1为甲基,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苯基磺酸钠基团;j=588,k=980,m=87,n=523;
然后将88重量份的聚合物A为两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1.3wt%)和12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7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2.78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8cN/dtex,断裂伸长为37%;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6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8。
实施例6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酰胺、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金属铵盐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46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4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2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2wt%;然后在5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6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8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酰胺基,R3为甲基,R4为带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苯基磺酸铵基团;j=763,k=663,m=33,n=199;
然后将88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的酯和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5wt%)和12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9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0.5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2.22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9cN/dtex,断裂伸长为38%;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6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
实施例7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酰胺、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金属钠盐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4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4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9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55℃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38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8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R1为甲基,R2为酰胺基,R3为甲基,R4为带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钠基团;j=756,k=791,m=53,n=158;
然后将8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丙烯酰胺和第三单体衣康酸的金属钠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wt%)和1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7cN/dtex,断裂伸长为41%;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8。
实施例8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酰胺的N-烷基取代物、第三单体衣康酸的金属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44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4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7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8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二氧化钛;R1为H原子,R2为N-烷基取代的酰胺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羧基,R6为亚甲基羧酸钠基团;j=730,k=747,m=50,n=133;
然后将8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和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金属钠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wt%)和1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8cN/dtex,断裂伸长为36%;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9。
实施例9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酰胺的N-烷基取代物、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钾盐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28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5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4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4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5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或金属无机酸碳酸钙;R1为甲基,R2为N-烷基取代的酰胺基,R3为H原子,R4为带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4为磺酸钾基团;j=605,k=1080,m=86,n=389;
然后将9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丙烯酰胺N-烷基取代物和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金属钠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wt%)和1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6cN/dtex,断裂伸长为32%;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2℃,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9。
实施例10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钾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7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5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8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4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7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二氧化钛;R1为H原子,R2为酯基取代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钾基团;j=711,k=961,m=58,n=192;
然后将8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取代物和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金属钠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wt%)和1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8cN/dtex,断裂伸长为39%;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7。
实施例11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卤化乙烯氯乙烯、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铵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42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5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5wt%;然后在6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9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无机酸碳酸钙;R1为H原子,R2为氯原子,R3为H原子,R4为带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4为磺酸铵基团;j=723,k=861,m=86,n=51;
然后将8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和第三单体衣康酸的金属钠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wt%)和2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2.78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3.0cN/dtex,断裂伸长为43%;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2℃,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8。
实施例12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偏卤化乙烯偏氯乙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金属钾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7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0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6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5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氯原子,R2为氯原子,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钾基团;j=941,k=185,m=50,n=495;
然后将99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卤化乙烯氯乙烯和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钾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9.5wt%)和1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1cN/dtex,断裂伸长为32%;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4。
实施例13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偏卤化乙烯偏氯乙烯、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钾盐和第四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70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2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7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在7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4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4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无机酸碳酸钙;R1为氯原子,R2为氯原子,R3为甲基,R4为带环氧基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4为苯基磺酸钾基团;j=1011,k=289,m=43,n=101;
然后将5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偏卤化乙烯偏氯乙烯和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钾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7wt%)和5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0cN/dtex,断裂伸长为30%;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8℃,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1。
实施例14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铵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69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23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7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1wt%;然后在6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9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4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铵基团;j=890,k=297,m=15,n=90;
然后将6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两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偏卤化乙烯偏氯乙烯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1wt%)和4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9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1.67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7cN/dtex,断裂伸长为36%;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80℃,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53。
实施例15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衣康酸的铵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5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3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4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7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甲基,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羧基,R4为亚甲基羧酸铵基团;j=835,k=501,m=61,n=121;
然后将7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的酯和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钾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9wt%)和2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8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6cN/dtex,断裂伸长为37%;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62。
实施例16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6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磺酸钠基团;j=853,k=579,m=48,n=129;
然后将7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偏卤化乙烯偏氯乙烯和第三单体衣康酸的钾盐的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5wt%)和2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7.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6cN/dtex,断裂伸长为34%;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9。
实施例17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衣康酸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1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7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羧基,R6为亚甲基羧酸基团;j=821,k=580,m=48,n=161;
然后将7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和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铵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1.5wt%)和3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7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1.5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8cN/dtex,断裂伸长为37%;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65。
实施例18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4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钠基团;j=892,k=606,m=50,n=135;
然后将5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和第三单体乙烯基磺酸的铵盐的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5wt%)和5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5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5cN/dtex,断裂伸长为35%;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72。
实施例19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4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70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钠基团;j=840,k=571,m=48,n=127;
然后将7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丙烯酰胺和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铵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90wt%)和2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8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2.22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7cN/dtex,断裂伸长为38%;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60。
实施例20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7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68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钠基团;j=863,k=586,m=49,n=130;
然后将75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和第三单体衣康酸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9.5wt%)和25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7.5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6cN/dtex,断裂伸长为35%;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5℃,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72。
实施例21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7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4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6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钠基团;j=898,k=610,m=51,n=136;
然后将6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和第三单体对苯乙烯磺酸的钾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wt%)和4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3.33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3.4cN/dtex,断裂伸长为50%;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4℃,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67。
实施例22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过程如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丙烯酸的酯、第三单体烯丙基磺酸的钠盐和第四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53wt%,聚合物C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36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8wt%,第四单体的用量为3wt%;然后在8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5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65wt%,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硫酸钡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R2为酯基;R3为H原子,R4为带C3的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R6为亚甲基磺酸钠基团;j=898,k=610,m=51,n=136;
然后将60重量份的聚合物A三种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和第三单体衣康酸的铵盐的共聚产物;其中,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wt%)和4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聚合物A在聚合时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wt%,第三单体的用量为2wt%;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1.67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3.5cN/dtex,断裂伸长为44%;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72℃,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66。

Claims (10)

1.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是:由50~99wt%的聚合物A和1~50wt%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经纺丝制得;
所述聚合物A为单一丙烯腈聚合物,或者为两种及以上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物;
所述丙烯腈聚合物为丙烯腈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的共聚产物,或者为丙烯腈单体与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共聚产物;其中,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5~95wt%;
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为聚合物C与无机纳米粒子M的复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M为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无机酸盐纳米粒子;R1为H原子或者氯原子或者甲基;R2为酯基或者羧基或者酰胺基或者氯原子取代基,R3为H原子或甲基;R4为酯基取代基;R5为H原子或羧基;R6为磺酸或磺酸盐取代基或者羧酸或羧酸盐取代基;j>237,k>164,m>14,n>50;
所述聚合物C为丙烯腈与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聚合物C中丙烯腈的含量为10~70wt%;
所述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温度为60℃~80℃;
所述第四单体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或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所述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卤化乙烯或偏卤化乙烯;所述第三单体为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对苯乙烯磺酸、衣康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乙烯为氯乙烯,所述偏卤化乙烯为偏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是二氧化钛、氧化锌或氧化铝;金属无机酸盐为碳酸钙或硫酸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C占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40~9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纤度为1.67dtex~5.56dtex,单丝断裂强度为2.0cN/dtex~3.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0%~5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50~99重量份的聚合物A和1~50重量份的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两种组分共混后,通过聚丙烯腈常规湿法纺丝工艺路线纺制纤维,即得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
所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的制备过程:将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采用常规聚丙烯腈聚合物溶液聚合工艺,得到聚合物C;然后在50℃~90℃条件下,将聚合物C和无机纳米粒子M通过高剪切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反应30min~60min后制备得到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聚合物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A在聚合时所述第二单体的用量为0~10wt%,所述第三单体的用量为0~5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C聚合时所述第二单体的用量为10~55wt%,所述第三单体的用量为3~30wt%,所述第四单体的用量为1~5wt%。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方法,其特征是:将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按照常规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工艺,染色温度为60℃~80℃,在低于80℃下染色时,染色相对饱和值可达0.4或0.4以上。
CN201510405687.1A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040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5687.1A CN105040151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5687.1A CN105040151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0151A CN105040151A (zh) 2015-11-11
CN105040151B true CN105040151B (zh) 2017-08-04

Family

ID=5444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5687.1A Active CN105040151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015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20800D1 (de) * 2003-12-26 2009-06-04 Kaneka Corp Schrumpfähige acrylfaser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00500958C (zh) * 2004-07-16 2009-06-17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丙烯酸系收缩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99473A (ja) * 2005-04-22 2006-11-02 Japan Exlan Co Ltd 低温可染収縮性アクリル繊維
JP2007291575A (ja) * 2006-04-27 2007-11-08 Kaneka Corp アクリル系収縮性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イル布帛
JP4745194B2 (ja) * 2006-10-19 2011-08-10 株式会社カネカ アクリル系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0151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367B (zh) 一种抗菌腈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9366B (zh) 一种有色抗菌腈纶及其制备方法
KR20070045253A (ko) 아크릴계 수축 섬유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603486B2 (ja) アクリル系収縮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555244A (zh) 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40150B (zh) 一种低温染色的收缩型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300392C (zh) 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40151B (zh) 一种低温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042B (zh) 热塑性丙烯腈基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22808B (zh) 一种舒适性阻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5246A (zh) 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55243A (zh) 一种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636851B1 (ko) 전기방사에 적합한 아크릴계 공중합체 조성물 및 그의방사 용액 제조방법
JP2009528453A (ja) ピリング形成の少ない織物用アクリル繊維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ようにして得られるアクリル繊維
EP0330766B1 (en) Multi-layered conjugated acrylic fibers and the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CN102704288B (zh) 一种共混改性细旦可染丙纶的染色方法
CN113249823B (zh) 海藻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8990B (zh) 一种阻燃腈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5673B (zh) 一种扁平纤维的制备方法
US3706707A (en) Adducts of a polymer of a cyclic ether and a sultone
CN114302985A (zh) 腈纶纤维、包含该纤维的短纤纱和针织物
JP4342055B2 (ja) ポリケトン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ケトン繊維
JPH06108307A (ja) 高吸湿性繊維
CN102691127B (zh) 离子型纳米粒子共混改性的可染细旦丙纶及其制备方法
US2958670A (en) Compositions and fibers containing acrylonitrile polymer blends and method of m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