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7716A -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37716A CN105037716A CN201510387661.9A CN201510387661A CN105037716A CN 105037716 A CN105037716 A CN 105037716A CN 201510387661 A CN201510387661 A CN 201510387661A CN 105037716 A CN105037716 A CN 1050377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id
- polyaniline nano
- polyaniline
- preparation
- t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0.05~0.50份树状大分子、1~2份苯胺、1.5~6.9份氧化剂和110~200份质子酸组成。其制备过程即首先将树状大分子和乙醇置于容器中,超声溶解后加入质子酸,再加入苯胺,在0~50℃温度下加入含氧化剂的酸溶液,恒温反应4~12h,最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由直径4~6nm、长度10~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的聚苯胺纳米树,其电导率为3.0~5.9S/cm。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产品后处理方便等技术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聚苯胺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独特的质子酸掺杂与去掺杂等特性的导电聚合物,由于其密度低、比电容高以及导电性佳(电导率≥1×10-4S/cm)而被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电极材料、电子器件等方面,但却难以满足二次电池、抗静电、超级电容器等对材料更高导电性能的技术要求。近年来,人们通过与其它无机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复合或对其纳米化,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前者因未能解决无机材料在聚苯胺基体中的分散问题而导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改善不理想,这极大限制了其更广泛应用。后者因具有纳米材料独特的纳米尺度效应和高比表面积双重特性,其对纳米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影响显著,因而对聚苯胺进行纳米化,已成为导电聚苯胺的重要研发方向。
迄今为止,已发展的纳米导电聚苯胺的主要合成方法有直接溶液法、乳液法、界面合成法、模板法和电化学法。如E.Erdem等采用直接溶液法,以K2Cr2O7作氧化剂,乙二酸为掺杂剂,所合成纳米导电聚苯胺的电导率为6.5×10-3S/cm。但该方法只能用来制备球状颗粒,无法获得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的聚苯胺材料[E.Erdem,M.Sacak.Thechemicalsynthesisofconductivepolyanilinedopedwithdicarboxylicacids.Europeanpolymerjournal,2004,40(4):785-791]。苏碧桃等以FeCl3为氧化剂,磷酸为掺杂剂,借助界面聚合法合成出纳米管状聚苯胺,其电导率为7.1×10-2S/cm。该方法存在产物粒径偏大且分布不均、需要使用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苯、甲苯等)等严重不足[苏碧桃,佟永纯,白洁,等.导电聚苯胺纳米管的界面法合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5):68-71].。J.Jang等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盐酸为掺杂剂,通过乳液法合成出聚苯胺纳米球,其电导率为1.7S/cm。此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乳化剂,这给后续产品的洗涤和提纯带来极大困难,由此产生过高的生产成本,不适用工业化规模生产[J.Jang,J.Ha,S.Kim.Fabricationofpolyanilinenanoparticlesusingmicroemulsionpolymerization.MacromolecularResearch,2007,15(2):154-159]。刘成站等以AEOT(丁二酸二[2-(2-乙基己氧基)-乙基]酯磺酸钠)为模板剂,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剂,利用模板法合成纳米聚苯胺颗粒,电导率为2.1S/cm,但因模板剂难以去除而导致产品不纯、后处理繁琐、生产成本高[刘成站,褚莹,邢双喜,等.AEOT/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中合成导电聚苯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12):2239-2242]。
基于上述背景,开发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产物形貌尺寸可控、导电性能优异的聚苯胺纳米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上述聚苯胺产品尺寸不均、形貌和结构不可控、导电性能不理想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尺寸均匀、形貌和结构可控、导电性能优异的聚苯胺纳米树。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后处理方便等特点,克服了现有制备技术存在的生产成本过高、必须使用有毒溶剂、后处理繁琐等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3.0~5.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碘酸氢钾、次氯酸钠、碘酸钾、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铁、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质子酸为有机质子酸或无机质子酸,其中所述的有机质子酸为甲酸、乙酸、油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或樟脑磺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或高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即在树状大分子存在下,苯胺与质子酸反应得到苯胺盐,再与氧化剂经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纳米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树状大分子和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容器中,在功率200~300W下超声处理10~25min,得到浓度为1.67~100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为质子酸总重量的50%~91%的质子酸和苯胺,继续在功率200~300W下超声处理20~30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容器中加入氧化剂和剩余的质子酸,在功率100~300W下超声处理5~10min,得到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0~50℃、搅拌速度1000~3000r/min下,控制滴加速率为0.5~3.4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为0~50℃进行反应4~12h,所得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的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经X射线衍射仪(D/max2200PC,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测定,在衍射角19°~21°和23°~26°两处出现聚苯胺尖锐的特征衍射峰。经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Nicolet6700,美国Nicolet公司)扫描,在波数3417~3430、1629~1641、1496~1498、1360~1384、1131~1133、815~827cm-1处均能够观察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经扫描电子显微镜(FEIQuanta200FEG,荷兰FEI公司)分析,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呈现出由直径4~6nm、长度10~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的树枝状结构。经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SX1934,苏州市百神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其电导率为3.0~5.9S/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引入树状大分子模板剂对其生长过程进行调控,使得苯胺通过物理过程及氢键作用嵌入到树状大分子的纳米空腔,从而形成稳定的树状大分子包裹苯胺的包合物,再经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纳米树。以树状大分子作为模板剂,不仅能够精确控制纳米聚苯胺的颗粒尺寸和形状,还能够使其具有极高比表面积。二者共同作用赋予聚苯胺纳米树高导电特性,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导电聚苯胺因粒径不均一、易团聚而导致的导电性能不理想之技术难题。
进一步,本发明的聚苯胺纳米树制备过程中所用树状大分子模板剂,极易溶解于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中,因而具有模板剂易于脱除、后处理方便、产品纯净、适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聚苯胺生产成本过高、必须使用有毒溶剂、模板不易去除、后处理繁琐等技术难题。
进一步,本发明的聚苯胺纳米树是以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剂合成的聚苯胺,是由直径4~6nm、长度10~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的纳米树状结构,其在衍射角19°~21°和23°~26°两处,能够显著观察到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在波数3417~3430、1629~1641、1496~1498、1360~1384、1131~1133、815~827cm-1处均可观察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经测试其电导率为3.0~5.9S/cm。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图。
图2、实施例1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除下述特殊说明的外,其他均购自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3.0~5.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购自美国Sigma-Aldrich公司。
实施例1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3.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即在树状大分子存在下,苯胺与质子酸反应得到苯胺盐,再与氧化剂经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纳米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0.5g树状大分子和5mL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250mL四颈烧瓶容器中,在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10min,得到浓度为100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100g质子酸和2g苯胺,继续在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30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250mL的烧杯中加入6.9g氧化剂和剩余的10g质子酸,在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5min,得到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50℃、搅拌速度1000r/min下,控制滴加速率为0.7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全部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为50℃进行反应4h,所得的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的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12h,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采用X射线衍射仪(D/max2200PC,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对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进行测定,所得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看出,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在衍射角19°和23°处观察到明显的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Nicolet6700,美国Nicolet公司)对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进行测定,所得的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知,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在波数3420、1637、1498、1384、1133、816cm-1处均出现了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IQuanta200FEG,荷兰FEI公司)对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进行观察,发现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由直径约6nm、长度约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为纳米树状结构。
采用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SX1934,苏州市百神科技有限公司)对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进行测定,其电导率为3.0S/cm。
实施例2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3.5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即在树状大分子存在下,苯胺与质子酸反应得到苯胺盐,再与氧化剂经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纳米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0.25g树状大分子和10mL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250mL四颈烧瓶容器中,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20min,得到浓度为25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100g质子酸和1.16g苯胺,继续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20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250mL的烧杯中加入2.28g氧化剂和剩余的10g质子酸,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5min,得到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20℃、搅拌速度3000r/min下,控制滴加速率为0.5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20℃进行反应8h,所得的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的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12h,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在19°和25°两处观察到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在波数3418、1633、1497、1384、1133、816cm-1处均出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聚苯胺纳米树由直径约5nm、长度约18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为纳米树状结构,经测试其电导率为4.9S/cm。
实施例3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4.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的盐酸水溶液。
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即在树状大分子存在下,苯胺与质子酸反应得到苯胺盐,再与氧化剂经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纳米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0.20g树状大分子和15mL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250mL四颈烧瓶容器中,在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25min,得到浓度为13.33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100g质子酸和1g苯胺,继续在功率200W超声处理25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g氧化剂和剩余的10g质子酸,在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10min,得到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0℃、搅拌速度1500r/min下,控制滴加速度为0.6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为0℃进行反应10h,所得的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12h,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在衍射角20°和23°两处观察到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在波数3418、1636、1497、1384、1132、816cm-1处均出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聚苯胺纳米树由直径约4nm、长度为18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为纳米树状结构,经测试其电导率为5.9S/cm。
实施例4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4.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碘酸氢钾;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的硫酸水溶液;
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即在树状大分子存在下,苯胺与质子酸反应得到苯胺盐,再与氧化剂经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纳米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0.10g树状大分子和20mL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250mL四颈烧瓶容器中,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20min,得到浓度为5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100g质子酸和1.16g苯胺,继续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20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250mL的烧杯中加入1.71g氧化剂和剩余的100g质子酸,在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10min,得到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10℃、搅拌速度3000r/min下,控制滴加速率为3.4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为10℃进行反应11h,所得的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的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12h,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在衍射角21°和25°两处观察到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在波数3417、1637、1498、1384、1133、816cm-1处均出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聚苯胺纳米树由直径约5nm、长度约17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为纳米树状结构,经测试其电导率为3.4S/cm。
实施例5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5.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碘酸氢钾与次氯酸钠按质量比计算,即碘酸氢钾:次氯酸钠为1.22: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上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0.05g树状大分子和30mL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250mL四颈烧瓶容器中,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20min,得到浓度为1.67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100g质子酸和2g苯胺,继续在功率300W下超声处理20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250mL的烧杯中加入1.22g氧化剂和剩余的100g质子酸,在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10min,得到含氧化剂碘酸氢钾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0℃、搅拌速度3000r/min下,控制滴加速率为3.4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为0℃进行反应12h,所得的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的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12h,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上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在衍射角19°和23°两处观察到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在波数3422、1636、1496、1384、1131、815cm-1处均出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由直径约6nm、长度约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为纳米树状结构,经测试其电导率为3.6S/cm。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系以树状大分子为模板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得到的、由直径4~6nm、长度10~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的纳米树状结构产品。该聚苯胺纳米树在衍射角19°~21°和23°~26°两处出现聚苯胺的特征衍射峰,在波数3417~3430、1629~1641、1496~1498、1360~1384、1131~1133、815~827cm-1处均观察到聚苯胺的特征吸收峰,经测试其电导率为3.0~5.9S/cm。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3.0~5.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碘酸氢钾、次氯酸钠、碘酸钾、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铁、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质子酸为有机质子酸或无机质子酸,其中所述的有机质子酸为甲酸、乙酸、油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或樟脑磺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或高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树状大分子和无水乙醇依次加入到容器中,在功率200~300W下超声处理10~25min,得到浓度为1.67~100mg/mL的树状大分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为质子酸总重量的50%~91%的质子酸和苯胺,继续在功率200~300W下超声处理20~30min,得到混合溶液;
(2)、于另一容器中加入氧化剂和剩余的质子酸,在功率100~300W下超声处理5~10min,得到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
(3)、在温度0~50℃、搅拌速度1000~3000r/min下,控制滴加速率为0.5~3.4mL/min将步骤(2)所得含氧化剂的均相酸溶液滴加到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控制温度为0~50℃进行反应4~12h,所得反应液在转速8000r/min下离心5min,所得的沉淀依次用二次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各洗涤3次,然后在温度60℃、压力-0.1MPa下进行真空干燥,即得聚苯胺纳米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3.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3.5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4.0代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4.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碘酸氢钾;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硫酸水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纳米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树状大分子为5.0代的聚酰胺-胺;
所述的氧化剂为碘酸氢钾与次氯酸钠按质量比计算,即碘酸氢钾:次氯酸钠为1.22: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质子酸为无机质子酸,所述的无机质子酸为浓度为1.0mol/L盐酸水溶液。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制备方法所得的聚苯胺纳米树,经X射线衍射仪测定,在衍射角19°~21°和23°~26°两处均出现聚苯胺尖锐的特征衍射峰;经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在波数3417~3430、1629~1641、1496~1498、1360~1384、1131~1133、815~827cm-1处均能够观察到聚苯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经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该聚苯胺纳米树由直径4~6nm、长度10~20nm的纳米棒组装而成;经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定,其电导率为3.0~5.9S/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87661.9A CN105037716A (zh) | 2015-07-02 | 2015-07-02 |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87661.9A CN105037716A (zh) | 2015-07-02 | 2015-07-02 |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37716A true CN105037716A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444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87661.9A Pending CN105037716A (zh) | 2015-07-02 | 2015-07-02 | 一种聚苯胺纳米树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37716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3915A (zh) * | 2009-11-12 | 2010-05-12 | 福州大学 | 导电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
US20140242242A1 (en) * | 2013-02-26 | 2014-08-28 | Fundación Fraunhofer Chile Research | Clarification and selective binding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liquid foodstuff or beverages using smart polymers |
CN104472771A (zh) * | 2014-12-12 | 2015-04-01 | 嘉应学院医学院 | 一种基于复合纳滤膜的金花茶中金属元素富集分离方法 |
WO2015052635A1 (en) * | 2013-10-10 | 2015-04-16 | Fundacion Fraunhofer Chile Research | Toxic phenolic compound removal by selective binding of phenolic compounds using smart polymers |
CN204330668U (zh) * | 2014-09-02 | 2015-05-13 | 济南大学 | 用于卡那霉素检测的电化学适体电极 |
-
2015
- 2015-07-02 CN CN201510387661.9A patent/CN1050377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3915A (zh) * | 2009-11-12 | 2010-05-12 | 福州大学 | 导电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
US20140242242A1 (en) * | 2013-02-26 | 2014-08-28 | Fundación Fraunhofer Chile Research | Clarification and selective binding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liquid foodstuff or beverages using smart polymers |
WO2015052635A1 (en) * | 2013-10-10 | 2015-04-16 | Fundacion Fraunhofer Chile Research | Toxic phenolic compound removal by selective binding of phenolic compounds using smart polymers |
CN204330668U (zh) * | 2014-09-02 | 2015-05-13 | 济南大学 | 用于卡那霉素检测的电化学适体电极 |
CN104472771A (zh) * | 2014-12-12 | 2015-04-01 | 嘉应学院医学院 | 一种基于复合纳滤膜的金花茶中金属元素富集分离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 M. CHAO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niline–Polyamidoamine Dendrimer Blend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eng et al. | Carbon nanotube fibers for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effect of enhanced interfaces by an acid treatment | |
Cui et al. | Microsized porous SiO x@ C composites synthesized through aluminothermic reduction from rice husks and used as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
Mei et al. | Hierarchical mushroom-like CoNi2S4 arrays as a novel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s | |
Zhao et al. | Facile synthesis of nanoporous γ-MnO2 structu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rechargeable Li-ion batteries | |
Zhao et al. | A facile and novel approach toward synthetic polypyrrole oligomers functionalizat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 PtRu catalyst support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 |
CN103408754B (zh) | 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5826532B (zh) | 一种分级结构锂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 |
CN108321368A (zh) | 一种聚合物包覆硅/偏硅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Kargirwar et al. | Morphology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elf-doping polyanilines synthesized via self-assembly process | |
CN106810675B (zh) |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材料及制备方法 | |
Lv et al. | Simultaneous perforation and doping of Si nanoparticle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 |
CN102942832B (zh) | 一种嵌段高分子-纳米金属薄层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 |
Guo et al. | Self-assembled hierarchical micro/nano-structured PEDOT as an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 over a wide pH range | |
CN107123555A (zh) | 一种金属氢氧化物中空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206073A (zh) | 钴离子掺杂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4147B (zh) | 一种基于聚吡咯与氧化石墨烯的海绵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4845381A (zh) | 一种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 |
Wang et al. | Organic–rare earth hybrid anode with superior cyclabilit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 |
Gao et al. |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for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conducting polym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 |
CN102532538A (zh) | 一种尺寸可控聚吡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19530B (zh) | 一种导电聚苯胺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
Guo et al. | Improve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from graphene quantum dots/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polyaniline doped powder to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ed membrane materials | |
CN103421188B (zh) | 一种高电导率片状聚吡咯的制备方法 | |
CN101710541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聚苯胺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731421B (zh) | 一种氮掺杂超微孔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