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6332B -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6332B
CN105036332B CN201510403832.2A CN201510403832A CN105036332B CN 105036332 B CN105036332 B CN 105036332B CN 201510403832 A CN201510403832 A CN 201510403832A CN 105036332 B CN105036332 B CN 105036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tank
sewage
water inlet
outlet pipe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38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6332A (zh
Inventor
吴军
韩诚
李俊
张艺
王敏
邵川
张浩然
韩月
刘家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r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r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r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r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38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6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6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6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6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6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进水槽和曝气单元,还包括生物滤池和循环管道,所述的生物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空白区、填料层、承托层和配水区,空白区、填料层和承托层组成的区域中间设有一块隔板,所述的隔板左侧为滤池A,所述的隔板右侧为滤池B;所述的进水槽设置在生物滤池顶部的侧面,通过循环管道的进水管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循环管道的出水管也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出水管的出水口伸出到生物滤池外部;所述的曝气单元的曝气管一端与生物滤池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风机连接。它能够实现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并能大幅度削减剩余污泥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其基本原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以颗粒填料及附着在其上的生物膜为处理介质,充分发挥过滤作用、膜和填料的吸附作用、生物代谢作用以及反应器内食物链多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染物在同一单元反应器内去除。通过曝气方式的调整,反应器内存在不同的好氧、缺氧区域,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节省空间,简化设计,尤其适用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城镇污水处理,且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工艺简化、设备配套少,便于操作管理。然而,Chiu等试验发现控制COD/NH4 +-N比为11.1时,同步硝化反硝化进行完全,而当COD/NH4 +-N比为6.3时,由于碳源不足,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受阻。我国城镇污水普遍存在低C/N比现象,较低的C/N比无法满足生物反硝化脱氮的需求。
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微生物能够将大部分溶解性基质转化为内碳源储存于细胞中,在缺氧条件且碳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储存的内碳源能作为电子供体,使反硝化过程顺利进行。卢文建等人提出强化SBBR工艺,它由两格交替运行的SBBR组成,交替运行强化了碳源的保存,可以利用内碳源实现硝态氮的反硝化,提高脱氮效率。但是强化SBBR工艺的操作包括交替进水、交替曝气、出水等三道工序,本质上是生物膜法的间歇操作模式,因此系统的控制较为复杂,另外工艺时间利用率低,当进水流量较大时,需要的调节池容积会很大。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0357194C,授权公告日:2007年12月26日,公开了一种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中心的内部导流筒、导流筒外部的生物填料区及底部泥斗,生物填料区底部为均匀开孔的承托板,承托板的下部为进水空间,内部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并设置开孔的配水墙连通进水空间,进水空间及内部导流筒采用开孔法兰盘与底部泥斗连接在一起,底部泥斗中设置反冲洗曝气装置并安装排泥管。其不足之处是:1)滤池内部好氧、缺氧部分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互相交替,因此无法利用微生物储存内碳源强化反硝化,对于较低C/N比的污水难以实现氮的有效去除;2)滤池需要定期反冲洗,增加了系统的运行管理复杂程度。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2001802 A,公开日:2011.4.6,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污水技术领域的硝化反硝化组合一体化生物滤池,包括位于上部的好氧处理单元、位于中部的厌氧处理单元、位于底部的布水布气处理单元以及分割厌氧处理单元和布水布气处理单元的滤板。此发明通过对传统两级脱氮曝气生物滤池结构形式的改进,在单级滤池中实现硝化反硝化脱氮,简化处理工艺流程,不增加生物滤池构造的复杂性,降低基建费用和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生物脱氮性能。其不足之处是:虽然此专利在单一构筑物内同时存在好氧、厌氧环境,从而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但是工艺原理仍然是传统的前置缺氧反硝化过程,对低C/N比的污水处理效果不佳,并且也需要定期对滤池进行反冲洗,运行管理复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077794Y,授权公告日:2008年6月25日,公开了一种新型生化反应器,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且能节省污水处理能耗、降低处理成本的新型生化反应器,它含有外部缸体、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颗粒滤料单元、隔板、曝气器、曝气管、气泵。按水深要求设置1~2层的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通过两组曝气器交替对新型生化反应器不同部分进行曝气,在气体升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流。其不足之处在于:1)、此专利进水槽和出水槽位置固定,当对装置左边进行曝气时,会出现原污水从左边进入便立即被循环流带入右侧,从右侧出水槽直接流出的原污水短流问题,会严重影响装置对污水的处理效果;2)、此专利只是为了防止滤料堵塞而简单地进行交替运行,并不能实现强化反硝化作用,缩短交替周期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复杂,不能够对低C/N比污水有效脱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能够实现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并能大幅度削减剩余污泥产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槽和曝气单元,它还包括生物滤池和循环管道,所述的生物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空白区、填料层、承托层和配水区,空白区、填料层和承托层组成的区域中间设有一块隔板,所述的隔板左侧为滤池A,所述的隔板右侧为滤池B;
所述的进水槽设置在生物滤池顶部的侧面,通过循环管道的进水管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循环管道的出水管也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出水管的出水口伸出到生物滤池外部;
所述的曝气单元的曝气管一端与生物滤池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风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循环管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的进水管所在平面。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的俯视图外形为字母“F”形,共三个端口,分别为进水管端口I、进水管端口II和进水管端口III,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位于进水槽内,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I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为底部开孔的穿孔管。
优选地,所述的出水管的俯视图外形为字母“h”形,共三个端口,分别为出水管端口I、出水管端口II和出水管端口III,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位于生物滤池外部,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I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为侧面开孔的穿孔管。
优选地,所述的承托层和所述的配水区之间设有穿孔滤板,便于污水经过配水区在滤池A和滤池B之间循环。
优选地,所述的填料层内为颗粒状填料,如陶粒、轻质塑料粒子。
优选地,所述的曝气单元包括曝气管、三通阀和风机;其中,所述的曝气管包括曝气管I和曝气管II。
优选地,所述的隔板左侧的承托层内设有曝气管I,所述的隔板右侧的承托层内设有曝气管II,所述的曝气管I和曝气管II位于承托层内的部分均设有孔,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曝气管I和曝气管II连通,所述的三通阀的入口与风机连接。
曝气边滤池内颗粒填料由于气流提升作用而处于微流态化,基质与微生物可以充分接触,同时形成好氧环境,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非曝气边滤池内由于原污水的进入而处于缺氧状态,利用曝气侧和未曝气侧流体密度差实现污水内循环;由于两格滤池交替曝气,因而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环境,可以强化微生物吸收原水有机物并储存为内碳源用于反硝化反应,因此强化了反硝化过程,使得滤池具有优异的脱氮性能。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A、按照以上所述,构建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B、向进水槽内通入待处理的原污水,原污水经过进水管分别进入滤池A和滤池B内;
C、当污水高度到达填料层顶部时,打开风机,向生物滤池内曝气;
D、切换三通阀,通过曝气管I向滤池A内曝气,滤池A的液面由于气水混合作用高于滤池B,因此原污水由进水槽通过进水管流入时,会自然流入滤池B,并向下依次流过滤池B的填料层、承托层,通过底部连通的配水区流入滤池A,再依次向上流过滤池A的承托层和填料层,同时滤池A内污水由于液面升高,达到出水管的高度,一部分污水从出水管流出生物滤池,一部分污水从连通的进水管流回滤池B,形成内循环,滤池A处于好氧环境,滤池B处于缺氧环境,因此使得污水在生物滤池内先经过缺氧的填料层,再经过好氧的填料层,并有部分回流,有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进出水流和内循环流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曝气气流扰动填料层内的颗粒填料,使其轻微流态化,防止填料层堵塞,并使得颗粒填料表面的老化生物膜剥落随出水流出,颗粒填料表面经过更新提高生物膜活性;
根据水力学原理设计进、出水管,通过交替曝气,利用曝气侧和未曝气侧流体密度差实现污水内循环、进出水方向和两格滤池内好氧/缺氧环境三者的同步交替变化,无需采用电动阀自控控制进水方向,使得系统的运行管理大为简化。
颗粒填料上的微生物频繁地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的环境中,需要将内碳源大量用于缺氧环境中的反硝化过程,因而自身生长过程受到限制,系统的剩余污泥产率很低,实验室条件下测得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02kgMLVSS/kgBOD5
本发明充分利用微生物储存内碳源强化反硝化的理论原理,并结合曝气生物滤池的各项优点,目的在于既能连续进水,又能够实现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并能大幅度削减剩余污泥产量。
E、经过0.5-2d后,切换三通阀,通过穿孔曝气管II向滤池B内曝气,会形成原污水从滤池A进入,从滤池B一侧的出水管流出,同时有部分污水由滤池B从连通的进水管流入滤池A的内循环形成,其余过程与通过曝气管I进行曝气时类似,切换之后,由于之前滤池A的填料层上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环境中,储存了大量的内碳源,此时处于缺氧环境,微生物在此进行反硝化,由于供反硝化过程所利用的碳源相对不足,微生物便分解利用所储存的内碳源,充当反硝化的优质碳源,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反硝化过程,明显地提高了脱氮效率;
F、经过0.5-2d后,再次切换三通阀(10),重新通过穿孔曝气管I(8)向滤池A内曝气,重复步骤D和E,如此循环交替曝气,生物滤池持续运行;交替曝气周期越长,微生物的储碳反硝化效果相对越小,但工艺稳定性越高。
当向滤池A内曝气,其中溶解氧浓度(DO)在6mg/L以上,是好氧环境,同时滤池A内污水一部分通过进水管与进水混合回流至滤池B,一部分通过出水管流出滤池,滤池B内污水消耗溶解氧,其中溶解氧浓度在1.2mg/L以下,是缺氧环境,因此使得污水在池体内先经过缺氧的填料层,再经过好氧的填料层,并有部分回流,有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同样地,当向滤池B内曝气,情况类似。
本发明的滤池A和滤池B交替曝气,因而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环境,能够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并去除有机物,实现COD和TN在同一单元反应器内去除,节省空间,简化设计,尤其适用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城镇污水处理。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曝气边滤池内颗粒填料由于气流提升作用而处于微流态化,基质与微生物可以充分接触,同时形成好氧环境,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非曝气边滤池内由于原污水的进入而处于缺氧状态,利用曝气侧和未曝气侧流体密度差实现污水内循环;由于两格滤池交替曝气,因而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环境,可以强化微生物吸收原水有机物并储存为内碳源用于反硝化反应,因此强化了反硝化过程,使得滤池具有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性能;
(2)本发明根据水力学原理设计进、出水管,能够连续进水,通过交替曝气,利用曝气侧和未曝气侧流体密度差实现污水内循环、进出水方向和两格滤池内好氧/缺氧环境三者的同步交替变化,无需采用电动阀自控控制进水方向,使得系统的运行管理大为简化,并且不存在原污水短流的问题;
(3)本发明颗粒填料上的微生物频繁地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的环境中,需要将内碳源大量用于缺氧环境中的反硝化过程,因而自身生长过程受到限制,系统的剩余污泥产率很低,实验室条件下测得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02kgMLVSS/kgBOD5,降低了剩余污泥产量;
(4)本发明的曝气气流扰动填料层内的颗粒填料,使其轻微流态化,起到反冲洗效果,气液混合流持续对填料上微生物进行冲刷,因此省掉了定期的反冲洗工序,工艺运行控制过程大为简化;防止填料层内的颗粒填料板结、堵塞,并使得颗粒填料表面的老化生物膜剥落随出水流出,颗粒填料表面经过更新,提高生物膜活性;
(5)本发明交替内循环颗粒填料生物滤池可以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并去除有机物,实现COD和TN在同一单元反应器内去除,节省空间,简化设计,尤其适用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城镇污水处理;
(6)本发明根据微生物储存内碳源强化反硝化理论,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交替周期的时间长度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程度,相比于普通工艺基于反冲洗目的的交替曝气,大大缩短了交替周期的时间,有目的地进行工艺交替周期控制,对低C/N比的污水具有优异的脱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对滤池A曝气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对滤池B曝气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进水槽,2、进水管,21、进水管端口I,22、进水管端口II,23、进水管端口III,3、出水管,31、出水管端口I,32、出水管端口II,33、出水管端口III,4、填料层,5、隔板,6、承托层,7、穿孔滤板,8、曝气管I,9、曝气管II,10、三通阀,1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4,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槽1和曝气单元,它还包括生物滤池和循环管道,所述的生物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空白区、填料层4、承托层6和配水区,空白区、填料层4和承托层6组成的区域中间设有一块隔板5,所述的隔板5左侧为滤池A,所述的隔板5右侧为滤池B;所述的承托层6和所述的配水区之间设有穿孔滤板7,便于污水经过配水区在滤池A和滤池B之间循环;所述的填料层4内为颗粒状填料,如陶粒、轻质塑料粒子。
所述的进水槽1设置在生物滤池顶部的侧面,通过循环管道的进水管2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循环管道的出水管3也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出水管3的出水口伸出到生物滤池外部;
所述的循环管道包括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的出水管3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的进水管2所在平面。
所述的进水管2的俯视图外形为字母“F”形,共三个端口,分别为进水管端口I21、进水管端口II22和进水管端口III23,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21位于进水槽1内,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22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I23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2为底部开孔的穿孔管,底部开孔有利于管道内的沉积物被水流冲出来,有效防止管道堵塞。
所述的出水管3的俯视图外形为字母“h”形,共三个端口,分别为出水管端口I31、出水管端口II32和出水管端口III33,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31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32位于生物滤池外部,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I33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3为侧面开孔的穿孔管,侧面开孔有利于控制出水液面在同一高度上。
所述的曝气单元的曝气管一端与生物滤池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风机11连接。
所述的曝气单元包括曝气管、三通阀10和风机11;其中,所述的曝气管包括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
所述的隔板5左侧的承托层6内设有曝气管I8,所述的隔板5右侧的承托层6内设有曝气管II9,所述的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位于承托层6内的部分均设有孔,采用穿孔曝气管形式进行曝气,三通阀10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连通,所述的三通阀10的入口与风机11连接。
曝气边滤池内颗粒填料由于气流提升作用而处于微流态化,基质与微生物可以充分接触,同时形成好氧环境,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非曝气边滤池内由于原污水的进入而处于缺氧状态,利用曝气侧和未曝气侧流体密度差实现污水内循环;由于两格滤池交替曝气,因而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环境,可以强化微生物吸收原水有机物并储存为内碳源用于反硝化反应,因此强化了反硝化过程,使得滤池具有优异的脱氮性能。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A、按照以上所述,构建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B、向进水槽1内通入待处理的原污水,原污水经过进水管2分别进入滤池A和滤池B内;
C、当污水高度到达填料层4顶部时,打开风机11,向生物滤池内曝气;
D、切换三通阀10,通过曝气管I8向滤池A内曝气,原污水由进水槽1通过进水管2流入滤池B,向下依次流过滤池B的填料层4、承托层6,通过底部连通的配水区流入滤池A,再依次向上流过滤池A的承托层6和填料层4,同时滤池A内污水由于液面升高,达到出水管3的高度,一部分污水从出水管3的出水管端口II32流到生物滤池外部,和滤池B内,一部分污水从连通的进水管2流回滤池B,形成内循环,有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进出水流和内循环流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滤池A处于好氧环境,滤池B处于缺氧环境,曝气气流扰动填料层4内的颗粒填料,使其轻微流态化,起到反冲洗效果,气液混合流持续对填料上微生物进行冲刷,因此省掉了定期的反冲洗工序,工艺运行控制过程大为简化;防止填料层4内的颗粒填料板结、堵塞,并使得颗粒填料表面的老化生物膜剥落随出水流出,颗粒填料表面经过更新,提高生物膜活性;
根据水力学原理设计进、出水管,通过交替曝气,利用曝气侧和未曝气侧流体密度差实现污水内循环、进出水方向和两格滤池内好氧/缺氧环境三者的同步交替变化,无需采用电动阀自控控制进水方向,使得系统的运行管理大为简化,并且不存在原污水短流的问题。
颗粒填料上的微生物频繁地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的环境中,需要将内碳源大量用于缺氧环境中的反硝化过程,因而自身生长过程受到限制,系统的剩余污泥产率很低,实验室条件下测得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02kgMLVSS/kgBOD5
本发明充分利用微生物储存内碳源强化反硝化的理论原理,并结合曝气生物滤池的各项优点,目的在于既能连续进水,又能够实现低C/N比污水的高效脱氮,并能大幅度削减剩余污泥产量。
E、经过0.5-2d后,切换三通阀10,通过穿孔曝气管II9向滤池B内曝气;会形成原污水从滤池A进入,从滤池B一侧的出水管3的出水管端口II32流出,同时有部分污水由滤池B从连通的进水管2流入滤池A的内循环形成,其余过程与通过曝气管I8进行曝气时类似,切换之后,由于之前滤池A的填料层4上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环境中,储存了大量的内碳源,此时处于缺氧环境,微生物在此进行反硝化,由于供反硝化过程所利用的碳源相对不足,微生物便分解利用所储存的内碳源,充当反硝化的优质碳源,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反硝化过程,明显地提高了脱氮效率;
F、经过0.5-2d后,再次切换三通阀(10),重新通过穿孔曝气管I(8)向滤池A内曝气,重复步骤D和E,如此循环交替曝气,生物滤池持续运行。交替曝气周期越长,微生物的储碳反硝化效果相对越小,但工艺稳定性越高。根据微生物储存内碳源强化反硝化理论,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交替周期的时间长度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程度,相比于普通工艺基于反冲洗目的的交替曝气,大大缩短了交替周期的时间,有目的地进行工艺交替周期控制,对低C/N比的污水具有优异的脱氮效果。
当向滤池A内曝气,其中溶解氧浓度(DO)在6mg/L以上,是好氧环境,同时滤池A内污水一部分通过进水管2与进水混合回流至滤池B,一部分通过出水管3流出滤池,滤池B内污水消耗溶解氧,其中溶解氧浓度在1.2mg/L以下,是缺氧环境,因此使得污水在池体内先经过缺氧的填料层4,再经过好氧的填料层4,并有部分回流,有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同样地,当向滤池B内曝气,情况类似。
G、从进水槽1采取处理前的污水,在出水管端口II32采取处理后的水,检测水指标;即,CODcr、TN、NH3-N和TP;
H、根据步骤G检测所得的数据计算进出水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即,CODcr、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
I、当污水处理完毕,装置需要维护或填料需要更换时,关闭风机(11),将与三通阀(10)连接的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打开,即可排出生物滤池内的污水,打开生物滤池的盖子,对装置进行维护或更换填料。
本发明的滤池A和滤池B交替曝气,因而交替处于好氧和缺氧环境,能够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并去除有机物,实现COD和TN在同一单元反应器内去除,节省空间,简化设计,吨水占地面积0.7m2,尤其适用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城镇污水处理。
实施例2
将本发明所述装置用于处理某校园生活污水,污水流量为50L/d。结合图1-4,生物滤池总高度为1.5m,总长度为0.5m,总宽度为0.2m;其中,进水槽1高0.3m,长0.1m,宽0.1m,滤池部分高1.5m,实验室条件下,取污水表面负荷为0.6m3/m2·d,因而设置两格滤池横截面均为0.2m×0.2m;两个滤池内承托层6均采用碎砖石和石英砂构成,下层碎砖石粒径在5-8mm,厚度为0.05m;上层石英砂粒径在3-5mm,厚度为0.05m;承托层6之上的填料层4能够采用塑料粒子及生物陶粒等颗粒填料,其中塑料粒子质轻,达到流态化所需的曝气量小,而生物陶粒比表面积较大,同样体积的填料,生物陶粒表面上的微生物量更多,本实施例中采用生物陶粒,粒径在1-2mm。工程上,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厚度一般在1.5m-2.5m之间,本装置由于所取的污水表面负荷较小,所以填料厚度适当取小,填料层4的厚度为0.8m;运行时,曝气侧的填料初步流态化,回流比为200%,测得曝气侧滤池上部污水溶解氧浓度为8.50mg/L,非曝气侧滤池内上部污水溶解氧浓度为0.85mg/L,符合工艺对环境中的溶解氧浓度要求;工艺运行的交替周期为0.5-2d,交替周期越长,微生物的储碳反硝化效果相对越小,但工艺稳定性越高,本实施例的运行过程中,采用交替周期为0.5d。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
对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典型处理周期内的进水和出水进行取样测定,其中出水是从出水管端口II32处前后分别取两次,分别为出水1和出水2,所得的进出水指标及平均去除率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进出水指标 单位:mg/L
实施例3
处理取自安徽某校园污水管道中的生活污水,污水流量为50L/d。为处理该校园生活污水,提出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4所示,它的组成结构和使用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本实施例运行过程中,交替周期为2d,填料层4采用轻质塑料粒子。
对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典型处理周期内的进出水进行取样测定,所得的进出水指标及平均去除率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3进出水指标 单位:mg/L
实施例4
应用本发明处理取自某校园污水管道中的生活污水,污水流量为100L/d。其中为处理该校园生活污水,提出一种交替内循环颗粒填料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及装备,结合图1-4,设备总高度为2.0m,生物滤池高2.0m,填料层4厚度为1.5m,填料层4采用生物陶粒,交替曝气周期为1d,其余部分的组成结构和使用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对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典型处理周期内的进出水进行取样测定,所得的进出水指标及平均去除率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4进出水指标 单位:mg/L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槽(1)和曝气单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生物滤池和循环管道,所述的生物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空白区、填料层(4)、承托层(6)和配水区,空白区、填料层(4)和承托层(6)组成的区域中间设有一块隔板(5),所述的隔板(5)左侧为滤池A,所述的隔板(5)右侧为滤池B;
所述的进水槽(1)设置在生物滤池顶部的侧面,通过循环管道的进水管(2)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循环管道的出水管(3)也分别与滤池A和滤池B连通,出水管(3)的出水口伸出到生物滤池外部;
所述的曝气单元的曝气管一端与生物滤池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风机(11)连接;
所述的进水管(2)共三个端口,分别为进水管端口I(21)、进水管端口II(22)和进水管端口III(23),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21)位于进水槽(1)内,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22)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I(23)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2)为底部开孔的穿孔管;
所述的出水管(3)共三个端口,分别为出水管端口I(31)、出水管端口II(32)和出水管端口III(33),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31)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32)位于生物滤池外部,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I(33)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3)为侧面开孔的穿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管道包括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的出水管(3)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的进水管(2)所在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2)的俯视图外形为字母“F”形,共三个端口,分别为进水管端口I(21)、进水管端口II(22)和进水管端口III(23),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21)位于进水槽(1)内,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22)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端口III(23)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进水管(2)为底部开孔的穿孔管,所述的填料层(4)内为颗粒状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3)的俯视图外形为字母“h”形,共三个端口,分别为出水管端口I(31)、出水管端口II(32)和出水管端口III(33),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31)位于滤池A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32)位于生物滤池外部,所述的出水管端口III(33)位于滤池B内的空白区,所述的出水管(3)为侧面开孔的穿孔管,所述的填料层(4)内为颗粒状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层(6)和所述的配水区之间设有穿孔滤板(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层(4)内为颗粒状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单元包括曝气管、三通阀(10)和风机(11);其中,所述的曝气管包括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5)左侧的承托层(6)内设有曝气管I(8),所述的隔板(5)右侧的承托层(6)内设有曝气管II(9),所述的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位于承托层(6)内的部分均设有孔,三通阀(10)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曝气管I(8)和曝气管II(9)连通,所述的三通阀(10)的入口与风机(11)连接。
9.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按照权利要求1构建所述的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B、向进水槽(1)内通入待处理的原污水,原污水经过进水管(2)分别进入滤池A和滤池B内;
C、当污水高度到达填料层(4)顶部时,打开风机(11),向生物滤池内充入空气;
D、切换三通阀(10),通过曝气管I(8)向滤池A内曝气,滤池A的液面由于气水混合作用高于滤池B,因此原污水由进水槽(1)通过进水管(2)流入时,会自然流入滤池B,并向下依次流过滤池B的填料层(4)、承托层(6),通过底部连通的配水区流入滤池A,再依次向上流过滤池A的承托层(6)和填料层(4),同时滤池A内污水由于液面升高,达到出水管(3)的高度,一部分污水从出水管(3)流出生物滤池,一部分污水从连通的进水管(2)流回滤池B,形成内循环,滤池A处于好氧环境,滤池B处于缺氧环境,因此使得污水在生物滤池内先经过缺氧的填料层,再经过好氧的填料层,并有部分回流,有利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进出水流和内循环流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E、经过0.5-2d后,切换三通阀(10),通过穿孔曝气管II(9)向滤池B内曝气;会形成原污水从滤池A进入,从滤池B一侧的出水管(3)流出,同时有部分污水由滤池B从连通的进水管(2)流入滤池A的内循环形成,其余过程与通过曝气管I(8)进行曝气时类似,切换之后,由于之前滤池A的填料层(4)上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环境中,储存了大量的内碳源,此时处于缺氧环境,微生物在此进行反硝化,当供反硝化过程所利用的碳源相对不足,微生物便分解利用所储存的内碳源,充当反硝化的优质碳源,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反硝化过程,明显地提高了脱氮效率;
F、经过0.5-2d后,再次切换三通阀(10),重新通过穿孔曝气管I(8)向滤池A内曝气,重复步骤D和E,如此循环交替曝气,生物滤池持续运行。
CN201510403832.2A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5036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3832.2A CN105036332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3832.2A CN105036332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6332A CN105036332A (zh) 2015-11-11
CN105036332B true CN105036332B (zh) 2017-10-10

Family

ID=5444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3832.2A Active CN105036332B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6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4853B (zh) * 2018-11-23 2021-08-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变流式“自救”生物滤池
CN110745943B (zh) * 2019-10-30 2021-11-02 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基于短期饥饿进行反硝化的方法及反硝化生物滤池系统
CN111517465B (zh) * 2020-04-30 2022-08-05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老龄渗滤液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3277620B (zh) * 2021-06-02 2022-07-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碳源缓释型悬浮生物载体的双池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
CN115417496B (zh) * 2022-09-23 2023-08-29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环流泥膜耦合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9674A (ja) * 2000-03-21 2001-09-25 Fuji Clean Kogyo Kk 汚水の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CN2632073Y (zh) * 2003-06-27 2004-08-11 北京永新双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两床式陶粒生物滤池
CN100465107C (zh) * 2007-03-30 2009-03-04 南京大学 U形流曝气生物滤池
CN201161951Y (zh) * 2007-12-14 2008-12-10 郑俊 采用交替式曝气的生物滤池
CN201198457Y (zh) * 2008-03-12 2009-02-25 浙江工业大学 两格交替运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CN101643269B (zh) * 2008-08-07 2012-07-25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及工艺
JP5781871B2 (ja) * 2011-09-12 2015-09-24 株式会社奥村組 鉄、マンガン、アンモニア性窒素を含有する原水の浄化方法、および浄化装置
CN203613023U (zh) * 2013-08-23 2014-05-28 湖北盘古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替式曝气过滤生物反应器
CN103466789A (zh) * 2013-09-03 2013-12-25 刘岩玉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6332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2112A1 (en) A/o tower integrated device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organic sewage containing cod and nitrogen and method by using the same
CN105036332B (zh)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180543B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102259980B (zh)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4291441B (zh) 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及其运行方法
CN110240273B (zh) 交替饥饿培养诱导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39286B (zh) 一种垂直流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109264859A (zh) A2o2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2375002U (zh) 一种基于两种工艺运行的生化池
CN103936154A (zh) 曝气生物滤池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2209504B (zh) 一种旋流式生物反应器
CN203411392U (zh) 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112607862A (zh) 多级ao污水生化处理工艺
CN109942086B (zh) 具有柔性隔膜的mbr一体化设备及其mbr污水处理方法
CN111960618A (zh) 一种沿海地区达准ⅳ类水的叠拼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8151064U (zh) 节能高效紧凑复合型a2/o除磷脱氮处理系统
CN208802968U (zh) 一种改良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9761367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4560594B (zh) 一种模块化快装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05313183U (zh) 一种垂直流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05948252B (zh) 上流式活性污泥生物膜氧化沟有机污水处理工艺及其系统
CN201999827U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09668887U (zh) 一种基于mabr-mbr联用的新型氧化沟
CN113880239A (zh) 曝气动力横向内循环无限ao脱氮系统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