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4717A - 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4717A
CN105034717A CN201510199034.2A CN201510199034A CN105034717A CN 105034717 A CN105034717 A CN 105034717A CN 201510199034 A CN201510199034 A CN 201510199034A CN 105034717 A CN105034717 A CN 105034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ire
air pumping
check valve
vertic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90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4717B (zh
Inventor
R.L.贝内迪特
T.戈比纳思
林正雄
R.兰加代
R.A.罗西
J-C.P.P.格里佛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Original Assignee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filed Critical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Publication of CN105034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4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4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4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01Devices for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whilst the vehicle is moving
    • B60C23/004Devices for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whilst the vehicle is moving the control being done on the wheel, e.g. using a wheel-mounted reservo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B60C23/121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the pumps being mounted on the tyres
    • B60C23/123Elongate peristaltic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B60C23/135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activated due to tyre de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提供了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其中轮胎花纹沟形成来延伸进入轮胎侧壁的挠曲区域,且将互补的空气泵送管插入所述轮胎花纹沟中。在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时,将一个或更多个止回阀组装至所述空气泵送管中穿过接入竖井且与所述空气泵送管的内部空气通道对齐。所述系统的插头部件封闭所述空气泵送管中的多个所述止回阀,且包含所述止回阀的生的空气泵送管然后被固化。

Description

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
美国政府资助
本发明是由政府支持的在能源部授予的合同号DE-EE0005447下产生。政府在本申请中具有一定的权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用于轮胎的空气维持系统,以及更确切地指将空气泵送设备组装至轮胎中以便于当轮胎旋转时泵送空气进入轮胎的此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的空气扩散使轮胎压力降低。轮胎的自然状态是处于充气状态。因此,驾驶员必须重复地动作以维持轮胎压力,否则他们将看到降低的燃料经济性,轮胎寿命和降低的运输工具制动和操纵性能。已经提出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以便在轮胎压力明显低时警告驾驶者。然而,这种系统仍依赖于驾驶员在被警告时采取补救动作,以将轮胎重新充气至推荐压力。因此,希望的是在轮胎内并入空气维持特征,其将保持轮胎内的气压的所需水平且补偿随着时间推移的任何轮胎压力下降,而不需要驾驶员的介入。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的方法,其中轮胎花纹沟形成来延伸进入轮胎侧壁的挠曲区域中且互补的空气泵送管插入轮胎花纹沟中。在生的、未固化状态中,一个或更多个接入竖井(accessshaft)在空气泵送管中形成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止回阀装置得以进入止回阀就座深度,其中在止回阀装置中与空气通道对齐。在止回阀装置的插入之后,系统的插头部件大体填充每个接入竖井。每个接入竖井是通过从空气维持管移除嵌块部件(slugcomponent)来形成,该空气维持管由竖井容置的插头部件替代。
在另一方面,空气泵送管配置成具有蘑菇状截面构型,其包括更大直径的管帽和邻接的更小直径的管座。空气通道存在于沿着空气泵送管的中间区域位于空气泵送管的帽和座的相交处。
依照另一方面,空气通道在截面构型上是椭圆形的,且取向来沿着在管帽和管座之间的纵向轴向方向延伸。
根据另一方面,移除嵌块部件,插入止回阀,且插头部件与空气泵送管一起放置在未固化状态中。在将止回阀在空气泵送管内的放置和通过系统插头部件的封闭之后,固化空气泵送管。插头部件、每个止回阀装置的外部本体和空气泵送管由兼容材料构成,其由于固化过程连结在一起。在固化之后,包含止回阀的空气泵送管插入固化的轮胎的侧壁花纹沟中。
定义
轮胎的“高宽比”是指其断面高度(SH)与其断面宽度(SW)的比值,该比值乘以100%,以作为百分比来表达。
“不对称胎面”是指具有关于轮胎的中心面或赤道面EP不对称的胎面花纹的胎面。
“轴向”和“轴向地”是指与轮胎旋转轴线平行的线或方向。
“胎圈包布”是放置在轮胎胎圈外侧周围的窄带形材料,用于保护帘布层免受磨损和切割到轮辋并且分散轮辋上方的挠曲。
“周向的”是指垂直于轴向方向沿环形胎面的表面的周边延伸的线或方向。
“赤道中心平面(CP)”是指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穿过胎面中心的平面。
“印迹”是指在零速度及标准负载和压力下,轮胎胎面与平坦表面的接地面积或接触面积。
“花纹沟”表示胎面中的细长空隙区域,其可以以直线状、曲线状、之字形方式围绕胎面周向或横向地延伸。有时周向延伸的花纹沟与横向延伸的花纹沟具有共同部分。“沟宽”等于花纹沟或花纹沟部分(其宽度正被谈论)所占据的胎面表面面积除以这种花纹沟或花纹沟部分的长度;因此沟宽是其长度上的平均宽度。轮胎中的花纹沟深度可以是变化的。花纹沟的深度可以围绕胎面圆周变化,或者一个花纹沟的深度可以是恒定的但与轮胎中另一个花纹沟的深度不同。如果这种窄或宽的花纹沟与相互连接的宽的周向花纹沟相比深度明显减小,这些花纹沟则被认为形成了有助于在所涉及的胎面区域保持肋样特性的“加强桥”。
“内侧面”是指当轮胎安装在车轮上并且车轮安装在车辆上时最靠近车辆的轮胎侧面。
“横向”是指轴向方向。
“横向边缘”是指在标准负载和轮胎充气情况下测量的、与轴向最外侧的胎面接地面积或印迹相切的线,这些线平行于赤道中心平面。
“净接触面积”是指在围绕胎面整个圆周的横向边缘之间的接地胎面元件的总面积除以横向边缘之间整个胎面的总面积。
“非定向胎面”是指如下胎面:没有优选的前进行进方向也不要求设置在车辆上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车轮位置来确保胎面花纹与优选的行进方向对准。相反地,定向胎面花纹具有优选的需要特定车轮定位的行进方向。
“外侧面”是指当轮胎安装在车轮上并且车轮安装在车辆上时最远离车辆的轮胎侧面。
“蠕动的”是指通过沿管状通道推动例如空气的内含物的波状收缩进行的操作。
“径向的”和“径向地”是指在径向方向上朝着或远离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肋”是指在胎面上圆周延伸的橡胶条,其由至少一个周向沟槽以及第二个这样的沟槽或横向边缘限定,该条在横向方向上未被全深度沟槽分开。
“花纹细缝”是指模制到轮胎的胎面元件中、细分胎面表面并改进牵引的小狭槽,花纹细缝通常在宽度上是狭窄的并且在轮胎印迹中闭合,这与轮胎印迹中保持开放的沟槽相反。
“胎面元件”或“牵引元件”是指由具有接近沟槽的形状限定的肋或块状元件。
“胎面弧宽”是指在胎面横向边缘之间所测量的胎面弧长。
根据本发明,其还包括下列技术方案:
1.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包括:
轮胎,其具有伸长的轮胎花纹沟,所述花纹沟形成为延伸进入轮胎侧壁的挠曲区域,所述花纹沟具有剖面的内部几何形状;
伸长的空气泵送管,其具有内部的伸长空气通道和大致与轮胎花纹沟内部几何形状互补的外部几何形状,以用于可操作地使得所述空气泵送管能够被紧密地接收至所述轮胎花纹沟中;
所述空气泵送管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竖井,其从向外表面延伸至止回阀座,所述止回阀座定位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与所述空气通道大致成直线的深度处;
止回阀装置,其配置成插入所述接入竖井中并且设置在所述止回阀座内与所述空气通道对齐;
插头部件,其大致填充所述接入竖井至所述止回阀装置的深度,由此占据所述接入竖井。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当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时,所述接入竖井形成且所述止回阀装置设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接入竖井可操作地通过从所述空气维持管移除嵌块部件来形成,其中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
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插头部件在所述接入竖井内代替移除的嵌块部件。
5.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泵送管能够操作来使多个止回阀装置穿过沿着所述空气泵送管以预先选择的间距间隔开的相同多个接入竖井设置。
6.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接入竖井能够操作地调整尺寸来紧密地接收所述止回阀装置且使其通过至止回阀座深度,且使所述插头部件至其中的容置位置。
7.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泵送管配置成具有蘑菇状截面构型,其包括较大直径的管帽和邻接的较小直径的管座,所述空气通道大致容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的中间区域在所述空气泵送管的所述帽和座的相交处。
8.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空气通道呈大致椭圆形的截面构型,其具有取向来在所述管帽和所述管座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
9.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接入竖井能够操作通过从所述空气维持管移除所述嵌块部件来形成,其中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
10.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所述止回阀装置包括外部装置本体,所述外部装置本体由兼容的材料组分形成以用于在固化操作期间与空气管材料组分连结。
11.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中容纳膜装置的所述外部装置本体能够操作来使空气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流动穿过所述外部装置本体,且能够操作来禁止空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反向流动穿过所述外部装置本体。
12.一种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包括:
使伸长的轮胎花纹沟形成至轮胎侧壁的挠曲区域中,所述花纹沟具有剖面的内部几何形状;
使伸长的空气泵送管形成,所述空气泵送管具有内部的伸长空气通道和与所述轮胎花纹沟内部几何形状大致互补的外部几何形状,以用于可操作地使得所述空气泵送管能够被紧密地接收至所述轮胎花纹沟中;
使至少一个接入竖井形成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所述接入竖井从向外管表面延伸至止回阀座,所述止回阀座定位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大致与所述空气通道成直线的深度处;
使止回阀装置穿过所述接入竖井设置以将所述止回阀座接合成与所述空气通道对齐;
以插头部件填充所述接入竖井至所述止回阀装置的深度,由此所述插头部件占据所述接入竖井。
13.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时所述接入竖井形成且所述止回阀装置设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
14.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当泵送管处于未固化状态时从所述空气维持管移除嵌块部件来形成所述接入竖井。
15.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插头部件配置和调整尺寸来代替所述接入竖井内的移除的嵌块部件。
16.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使多个止回阀装置穿过沿着所述空气泵送管以预先选择的间距间隔开的同样多个接入竖井设置。
17.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配置和调整所述接入竖井的尺寸来紧密地接收所述止回阀装置且使其通过至止回阀座深度,且使所述插头部件至其中的容置位置。
18.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空气泵送管配置成蘑菇状截面构型,其包括较大直径的管帽和邻接较小直径的管座,所述空气通道大体容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的中间区域在所述空气泵送管的所述帽和座的相交处。
19.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空气通道配置成大体椭圆形截面构型,其具有取向来在所述管帽和所述管座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
20.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包含所述止回阀装置的所述空气泵送管固化;以及
使固化的所述空气泵送管插入所述轮胎花纹沟。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借助于示例和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带有静脉管的轮胎的透视图。
图2是止回阀的透视图。
图3是止回阀打开允许空气流动的截面图。
图4是止回阀关闭阻止空气流动的截面图。
图5是带有泪珠状通道的挤出管的透视图。
图6是具有一部分被移除用于止回阀的挤出管的透视图。
图7是接收止回阀的挤出管的透视图。
图8是带有止回阀就位正在接收插头部件的挤出管的透视图。
图9是带有挤出管和止回阀成180°的实施例中的轮胎的平面图。
图10是带有挤出管和止回阀成双倍的180°的实施例中的轮胎的截面平面图。
图11是带有挤出管与止回阀成360°的实施例中的轮胎的平面图。
图12是带有狭槽用于接收挤出管的轮胎的放大透视图。
图13是带有挤出管就位的轮胎的放大透视图。
图14是从图11穿过挤出管得到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15是从图11在止回阀的表面处得到的放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5,轮胎和空气维持泵组件10(形成空气维持轮胎或“AMT”)包括轮胎12和包括静脉式管26的静脉式泵组件。用于使用在轮胎中的蠕动泵的大体操作在美国专利号8,113,254和8,042,586中已经描述,其均在2009年12月12日提交且分别在2012年2月14日和2011年10月25日公布,且其整体上均通过引用并入此文中。轮胎构造来提供胎面区域14和从相对的胎面面积22、24延伸至轮胎胎面区域14的一对侧壁16、18。轮胎封闭轮胎腔20。空气维持组件包括伸长的空气管26,该空气管26封闭截面大体呈椭圆形的空气通道28。管26由能恢复的、弹性体的柔性材料形成,例如塑料或橡胶化合物和复合材料,其能够经受反复的形变循环,在这些循环中当经受外力时管形变成扁平状态且在此力移除时恢复至呈大体圆形横截面的初始状态。管具有足够的直径来可操作地使足够体积的空气通过用于维持腔20内的气压的目的。在图1的构型中显示管26沿着180°的半圆路径。然而,可以使用其它构型(例如360°环形管),而不违背本发明。
空气维持静脉式泵组件进一步包括在空气管26的各个相对端部位置处间隔接近180°的入口装置30和出口装置32。出口装置32具有T形构型,其中T形套筒连接至管26的端部,且出口管道引导空气从管至轮胎腔20。同样地,入口装置30也是T形构型,其连接至管28的相对端部且具有入口管道吸取外部空气进入管通道28。先前所确定的和并入此文的待决申请提供出口和入口装置的细节。位于入口和出口装置内的是用于控制吸取空气进入管26且从管出来进入腔20的合适的市场上可售的阀机构。
如将从图1和图12至图15领会到的,空气管26、入口装置30和出口装置32定位在轮胎侧壁16、18之一或两者内的合适互补配置的通道34中。如图9中所见,当轮胎沿着所指示的旋转方向旋转时,对着地表面(未示出)形成印迹。压缩力由此从印迹导入轮胎中且作用来使空气管26的部段和通道28变平。随着轮胎进一步旋转,空气管和通道循序地变平且沿着所示的方向36泵送空气。管逐段变平由此迫使来自入口的空气沿着管通道28,直到加压空气从出口被引导且进入轮胎腔。在出口处的合适的阀机构将在轮胎腔压力处于或者高于所推荐的轮胎压力的情形中排放空气。空气的泵送对于以所示出的180度空气管构型的轮胎的一半回转发生。
图10显示可替代的360°空气管,其作用如上所述,除了空气对于轮胎的整个360°回转按方向72沿着空气管被泵送。图4显示作为可替代实施例的带有两个180°蠕动管的轮胎。在图4的实施例中,泵将以方向箭头所示的轮胎旋转的任一方向运行。两个空气管均以各自的旋转方向操作来泵送空气进入轮胎腔。
参照图5、图6和图7,依照本发明,提供多个止回阀34用于组装至静脉式管26的通道28中。止回阀34包括由任何合适的刚性或半刚性材料构成的圆柱状阀本体36。本体36具有圆形的向前的端部轮辋38。向外指向的保持肋或凸缘40的阵列沿着阀本体36的表面间隔开,每个保持肋弯曲至本体的后部。具有合适的弹性体组成的柔性膜构件42组装至圆柱状阀本体36的中心通过通路中。膜构件42包括由阀本体36的转弯的端部凸缘45、47捕获在阀本体36内的圆柱状膜本体。膜插件42进一步包括具有狭槽48穿过其的中心突出部46。突出部46形成门,穿过该门,加压空气能够沿着向前方向50流入(图6),但是其阻止空气穿过止回阀以向后方向(图7)的回流。
可以进行止回阀至空气管的组装使得产生分段的静脉式空气管。止回阀用于避免回流,控制空气流动方向且提供从压缩比和缩紧力至仅压缩比的简化的泵机构。空气泵送管的构造能够通过将管分段且将每个空气管部段的相对端部连接至止回阀来完成。可替代的组装可以借助于专门的夹具和管的膨胀,将止回阀插入至管内所需的相应的位置,由此形成完整的空气管和止回阀组件。然后该组件可以在后固化组装过程中插入轮胎侧壁内的花纹沟中。于2012年10月24日提交的共同待决的、命名为“用于空气维持轮胎的静脉式泵组件”、序列号为13/659,080的美国专利申请显示了此类的组装次序和方法。
本发明主题还实现了形成具有一系列止回阀以一定间距沿着管定位的蠕动空气泵送管的另外的可替代方法。本主题方法的止回阀放置包括下列步骤:挤压或模制带有一个或更多个开放区段或竖井在管上的整体式管;将止回阀在挤压之后插入每个开放区段或竖井(生的管);在阀插入生的管道之后封闭开放区段或竖井;以及固化该生的管道来保证止回阀和管道之间的合适的密封。
本主题方法避免了止回阀连接至管道的后固化;不需要轮胎侧壁的高度变形来提供泵送;省去了回流;能够接受轮胎/花纹沟尺寸和/或几何变形或不规律性;能够接受轮辋尺寸和/或几何变型或不规则;比先前的空气管构造方法实现更高效率泵送;以及省去死端(dead-end)空气体积问题。
参照图2、图3和图4,大体圆柱的几何形状的止回阀插件本体42由合适的弹性体或橡胶组分形成。本体42包括端壁44、46和在此沿着纵向轴线延伸贯穿的通孔48。位于本体42内的是被调整尺寸来接收止回阀50的阀室49。止回阀50包括向后设置的座挡圈52,该座挡圈52设置于阀室49内抵靠内肩部56。带狭槽的圆锥膜58固定至挡圈52,且向内逐渐缩小向前进入室49中。膜58包括围绕周围间隔开的外围狭缝,当经受沿着方向60的空气压力时其允许膜58如图3所示的分开地打开;且当空气压力移除时重新呈现如图4中由方向箭头62所示的闭合构型。如此文中所使用的,“止回阀部件”是指由在其中包含止回阀50的止回阀本体42构成的组件。
图5、图6、图7和图8显示组装次序,由此多个止回阀50被组装进入弹性体柔性管26的轴向通道28。多个止回阀50中的每个均容纳在本体42中,其以一取向间隔开在管26内占据各自的位置,该取向有助于加压空气沿着向前的方向从入口装置30至出口装置32的流动(图9),但是其阻止加压空气沿着相反方向的回流。如图5中所示,蠕动空气管26形成具有大体蘑菇形状的截面剖面,该截面剖面由宽的管帽或者凸角64和较小宽度的下面的管座66形成。空气通道28大体呈椭圆形截面,其具有取向沿着伸长的空气管28的横向轴线的纵向轴线。空气通道纵向地延伸与空气管26大体在空气管深度中间位置处共同延展,在此处管26的帽64与管座66相交。管26由弹性体材料通过常规方式(例如挤压或模制)形成,优选地由橡胶或复合橡胶材料形成。在止回阀组装期间管26处于它的生的(此文中也称作“预固化”或“未固化”)形式。随后,包含止回阀的空气管26被固化且插入在固化轮胎内形成的互补的花纹沟中。管26具有的长度足够来围绕轮胎侧壁16的下部区域延伸预期的路径。在由图9所指示的路径中,管26沿着180°的曲线路径。可替代地,如图10中所见的,管26和相应的花纹沟34可以形成360°的路径以便于在每个完整的轮胎回转期间连续地泵送空气。
参照图6,在管借助于挤压或模制成型之后,生的管26的接入嵌块部件68被移除。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循序地或一起地实施多个嵌块部件的移除。嵌块部件68沿着方向70被移除且产生入口72和接入竖井74,该入口72和接入竖井74的深度延伸进入帽64至包围管26内的空气通道28的深度。接入竖井74沿着管26的位置是在其中需要放置止回阀的预先选择的位置。从管26移除一个或(优选地)多个嵌块部件68(一个在图6中所示出)以某间距在需要的多个止回阀的位置处间隔开形成一系列接入竖井74。移除的每个嵌块部件68剩下具有深度D的竖井74,该深度D是足够来延伸穿过管帽64且进入狭窄的管座66。每个嵌块部件68具有宽度W和深度D,其几乎与待插入由该嵌块空出的竖井中的止回阀本体互补。嵌块部件68具有的深度还足够来延伸进入空气管26至到达空气通道28的足够的深度。每个嵌块部件68的宽度和长度与对于止回阀装置的插入所需要的竖井74的宽度和长度相对应。
图7显示止回阀本体42插入接入竖井74中且向下进入在竖井74的下部终端处支撑的止回阀座76。嵌块部件的深度D的精确控制将止回阀座76和止回阀本体42放置在其中与管26的空气通道28对齐的位置。止回阀本体42的长度与嵌块部件68的长度L相关联使得当向下插入竖井74中且进入座76时本体42与由于嵌块部件68的移除所移除的通道28的部段共同延展。图8显示就座于座76内的止回阀本体42。将领会到本体42的宽度W和长度L填充由与嵌块部件68空出的竖井74的下部区域中的空间。进一步将注意到当就座时,止回阀本体42在空气管26内定位于与空气通道28的深度相关联的深度处。由此竖井74延伸至在空气管26的扩大的帽64与空气管本体26的更狭窄的座66的相交处的深度。
在将止回阀本体42内联放置在空气管6中之后,将四边形的插头部件78插入穿过入口72且进入管26的竖井74,基本填充由嵌块部件68空出的竖井74内的空间。插头部件78具有的宽度W和长度L有助于嵌块部件插入竖井74中的紧密配合。插头部件78形成为大体矩形的四边形本体且在底部的插头部件表面中包括半圆柱状的底切80。底切80限制就座于座76中的止回阀本体42,填充围绕本体42的空间。插头部件78由与空气管26的材料组分相匹配的生的未固化的材料组分形成,或者由能够与空气管26的材料连结的兼容材料或组分形成。当插头部件78完全插入竖井74中时,空气管26恢复至其初始的外部几何形状。
将止回阀本体42插入至空气管26的前述次序循序地重复或者一起用于沿着空气管26的各个位置处的预期用于空气管的所有止回阀本体。当止回阀本体42的插入和闭合插入的插头部件78完成时,生的空气管和止回阀组装完成且准备固化。当在固化循环中经受热量时,弹性体的空气管26与插入的插头部件78连结来在止回阀42中密封且沿着空气管26重新产生均匀的外部几何形状。由与空气管26的材料兼容的材料构成的止回阀本体42同样地与空气管材料连结来沿着空气管将本体42固定在其优选的位置处。
如图12中所见的,来将后固化空气管和止回阀组件组装至后固化轮胎中,空气管12取向与侧壁16的下部区域内的花纹沟34相对。花纹沟34形成具有与空气管26的外部几何形状互补的截面几何形状。通向花纹沟34的开口通过合适的工具(未示出)被扩大。然后空气管26以一取向插入花纹沟34中,在该取向中扩大的帽64在花纹沟内径向最里面处且较窄的管座66径向地面向外。图13显示在侧壁花纹沟中的完全插入的管26。
已经完成的至轮胎侧壁16的下部区域中的空气管组件相对于轮胎胎圈22的位置在图14的截面中可见,且图15显示在空气管组件26的止回阀位置处的相同的截面图。可操作地,当轮胎沿着方向36旋转时,如图9中所见,空气管26循序地在半个轮胎回转时变平,且在入口30和出口32之间泵送空气,且空气由此进入轮胎腔。在本体42内的止回阀沿着空气管26间隔开且取向来允许空气沿着方向36流动,但是阻止以相反方向的空气回流。可替代地,如图10中所示的,对于空气管26可以采用双向泵送构型。在可替代构型中,空气管26与彼此相对180°的入口装置30和出口装置32构成360°回路。止回阀本体42以优选的间距沿着360°空气管间隔开。当轮胎沿着道路表面以向前方向82或者以相反方向84旋转时,空气管26逐段地循序变平和恢复。空气由此沿着空气管在入口和出口装置30、32之间被双向地泵送且进入轮胎腔。图11显示另外的第三可替代空气管构型,其允许在完整的轮胎回转期间空气沿着空气管的单向泵送。入口和出口装置30、32彼此最接近地定位在360°空气管回路的终端。止回阀本体42沿着空气管范围间隔开。当轮胎以所示的旋转方式旋转时,空气管26循序地变平和恢复。由此沿着空气管26在入口30和出口32之间以方向泵送空气,且然后空气进入轮胎腔。
从前述的将领会到,本主题发明提供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有效和高效的组装方法。轮胎花纹沟34形成来延伸进入轮胎侧壁16的挠曲区域且轮胎12被固化。配置来插入轮胎花纹沟的互补的空气泵送管26适于当其在生的或未固化状态中时来接收止回阀。当在生的、未固化的状态中时,一个或更多个接入竖井74在空气泵送管26中形成来提供允许一个或更多个止回阀(42、50)来进入至止回阀就座深度,其中在止回阀装置中与空气通道28对齐。在止回阀装置的插入之后,系统的插头部件78大致填充每个接入竖井74。每个接入竖井74是由从空气维持管移除插头部件68且随后由插头部件78的插入填充来形成。
止回阀装置由此沿着空气通道定位且在方向上允许空气以特定方向流动却阻止空气以相反方向回流。
进一步将注意到止回阀被插入且插头部件放置在呈未固化的、生的状态中的空气泵送管中。在止回阀放置在空气泵送管内且通过系统插头部件78封闭之后,具有封闭止回阀的空气泵送管被固化。插头部件78、每个止回阀装置的外部本体42和空气泵送管26由兼容材料构成,其由于固化过程连结在一起。在固化之后,包含止回阀的空气泵送管26被插入固化的轮胎12的侧壁花纹沟34中。
根据此文中其所提供的描述,在本发明中的变型是可能的。虽然为了说明本主题发明的目的已经示出了一些代表性的实施例和细节,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其中能够产生各个改变和更改,而不违背本主题发明的范围。因此应该理解到在所述的特定实施例中能够产生变化,如下列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其将落入本发明的全部期望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包括:
轮胎,其具有伸长的轮胎花纹沟,所述花纹沟形成为延伸进入轮胎侧壁的挠曲区域,所述花纹沟具有剖面的内部几何形状;
伸长的空气泵送管,其具有内部的伸长空气通道和大致与轮胎花纹沟内部几何形状互补的外部几何形状,以用于可操作地使得所述空气泵送管能够被紧密地接收至所述轮胎花纹沟中;
所述空气泵送管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竖井,其从向外表面延伸至止回阀座,所述止回阀座定位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与所述空气通道大致成直线的深度处;
止回阀装置,其配置成插入所述接入竖井中并且设置在所述止回阀座内与所述空气通道对齐;
插头部件,其大致填充所述接入竖井至所述止回阀装置的深度,由此占据所述接入竖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时,所述接入竖井形成且所述止回阀装置设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竖井可操作地通过从所述空气维持管移除嵌块部件来形成,其中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并且其中所述插头部件在所述接入竖井内代替移除的嵌块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泵送管能够操作来使多个止回阀装置穿过沿着所述空气泵送管以预先选择的间距间隔开的相同多个接入竖井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竖井能够操作地调整尺寸来紧密地接收所述止回阀装置且使其通过至止回阀座深度,且使所述插头部件至其中的容置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维持轮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泵送管配置成具有蘑菇状截面构型,其包括较大直径的管帽和邻接的较小直径的管座,所述空气通道大致容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的中间区域在所述空气泵送管的所述帽和座的相交处。
7.一种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使伸长的轮胎花纹沟形成至轮胎侧壁的挠曲区域中,所述花纹沟具有剖面的内部几何形状;
使伸长的空气泵送管形成,所述空气泵送管具有内部的伸长空气通道和与所述轮胎花纹沟内部几何形状大致互补的外部几何形状,以用于可操作地使得所述空气泵送管能够被紧密地接收至所述轮胎花纹沟中;
使至少一个接入竖井形成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所述接入竖井从向外管表面延伸至止回阀座,所述止回阀座定位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大致与所述空气通道成直线的深度处;
使止回阀装置穿过所述接入竖井设置以将所述止回阀座接合成与所述空气通道对齐;
以插头部件填充所述接入竖井至所述止回阀装置的深度,由此所述插头部件占据所述接入竖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气泵送管处于生的、未固化状态时所述接入竖井形成且所述止回阀装置设置在所述空气泵送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多个止回阀装置穿过沿着所述空气泵送管以预先选择的间距间隔开的同样多个接入竖井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空气维持轮胎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配置和调整所述接入竖井的尺寸来紧密地接收所述止回阀装置且使其通过至止回阀座深度,且使所述插头部件至其中的容置位置。
CN201510199034.2A 2014-04-24 2015-04-24 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 Active CN105034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60590 2014-04-24
US14/260,590 US9533533B2 (en) 2014-04-24 2014-04-24 Vein-style air pumping tube and tire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4717A true CN105034717A (zh) 2015-11-11
CN105034717B CN105034717B (zh) 2017-05-03

Family

ID=5317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9034.2A Active CN105034717B (zh) 2014-04-24 2015-04-24 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33533B2 (zh)
EP (1) EP2937233B1 (zh)
JP (1) JP6542020B2 (zh)
CN (1) CN105034717B (zh)
BR (1) BR10201500846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1832B2 (en) * 2013-02-04 2016-08-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ir maintenance tire
US9233583B2 (en) * 2013-12-11 2016-01-1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apparatus
US10239368B2 (en) * 2014-12-11 2019-03-2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ir maintenance tire and valv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0886A (en) 1910-02-23 1913-01-21 Anson B Wetherell Vehicle-tire.
US1134361A (en) 1912-02-13 1915-04-06 Anson B Wetherell Self-filling tire.
US1682922A (en) 1924-07-23 1928-09-04 Charles W Mckone Rubber-tire-bead construction
GB1086512A (en) 1964-02-24 1967-10-11 Ronald Leslie Sheppar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neumatic tyres
US3833041A (en) 1973-10-11 1974-09-03 Aerojet General Co Tire inflator
DE3433318A1 (de) 1984-09-11 1986-03-20 Mousiol, Hans,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m aufpumpen von luftreifen und luftreifen fuer das verfahren
IT209132Z2 (it) 1986-03-04 1988-09-12 Bridgeport Brass Spa Perfezionamenti a valvole per pneumatici di tipo tubeless.
FR2618102B1 (fr) 1987-07-15 1990-02-16 Michelin & Cie Gonflage d'un pneumatique en rotation
RU2106978C1 (ru) 1995-02-15 1998-03-20 Леонид Михайлович Раткевич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с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подкачкой воздуха
SK285543B6 (sk) 2001-12-11 2007-03-01 Franti�Ek Hrabal Zariadenie na sledovanie, udržiavanie a/alebo upravovanie tlaku v pneumatike vozidla
DE10335244A1 (de) 2003-08-01 2005-03-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richtung zur Luftbefüllung eines rotierenden Luftreifens
CZ303718B6 (cs) 2006-05-23 2013-04-03 Sithold S.R.O. Komponenta s tvarovou pametí pro upravení tlaku v pneumatice a zpusob její výroby
US8327897B2 (en) 2008-06-03 2012-12-11 David A Firestone Automatic tire sealing and inflating system
SE532584C2 (sv) 2008-07-15 2010-02-23 Jan Folke Wallenius Fordonsdäck med en ventilanordning
US8186402B2 (en) 2009-03-24 2012-05-29 Pressure Sentinel, Inc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maintaining tire pressure
US8381785B2 (en) 2010-05-07 2013-02-2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lf-inflating tire assembly
US8042586B2 (en) 2009-12-21 2011-10-2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lf-inflating tire assembly
US8113254B2 (en) 2009-12-21 2012-02-1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lf-inflating tire
US8534335B2 (en) 2010-09-27 2013-09-1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Distributed pump self-inflating tire assembly
US8695661B2 (en) * 2011-07-15 2014-04-1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ir maintenance pumping tube and tire assembly
US9056533B2 (en) 2012-05-14 2015-06-1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eristaltic tube air maintenance tire assembly and method
US8960249B2 (en) * 2012-10-15 2015-02-2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lf-inflating tire
US9199518B2 (en) * 2012-10-24 2015-12-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of assemblying a segmented vein air pump in a tire
US20140110029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Robert Leon Benedict Vein pump assembly for air maintenance t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5008468A2 (pt) 2016-04-26
EP2937233A1 (en) 2015-10-28
CN105034717B (zh) 2017-05-03
JP2015209204A (ja) 2015-11-24
JP6542020B2 (ja) 2019-07-10
US9533533B2 (en) 2017-01-03
US20150306924A1 (en) 2015-10-29
EP2937233B1 (en) 2017-02-22
BR102015008468B1 (pt)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2991B (zh) 自充气轮胎
CN102416825B (zh) 分布泵式自充气轮胎总成
KR101831451B1 (ko) 자가-팽창 타이어용 인라인 펌핑 조립체
CN102476460B (zh) 制造自充气轮胎的方法
EP2565060B1 (en) Self-inflating tire
CN103879243B (zh) 用于自充气轮胎的紧凑型阀系统
CN103101409B (zh) 自充气轮胎
CN103879247B (zh) 用于自充气轮胎的紧凑型阀系统
JP6215650B2 (ja) 空気維持タイヤ用のヴァインポンプ組立体
CN104760474B (zh) 带有压力调节器的自充气轮胎
US9199518B2 (en) Method of assemblying a segmented vein air pump in a tire
CN105539023A (zh) 空气维持轮胎和阀组件以及方法
BRPI1105645B1 (pt) pneus para sistema de pneu auto-inflável
US9669671B2 (en) Vein pump assembly for air maintenance tire
CN104708996A (zh) 自充气轮胎和压力调节器
CN104339995B (zh) 用于空气维持轮胎的阀组件
CN103419578B (zh) 蠕动管空气保持轮胎组件及方法
CN105034717A (zh) 静脉式空气泵送管和轮胎系统以及组装方法
CN104723811A (zh) 自充气轮胎和压力调节器
CN105270114A (zh) 空气维护泵送系统和轮胎
CN105383233A (zh) 空气维持泵送组件和轮胎
EP2724874B1 (en) Self-inflating ti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