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7654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7654B
CN105027654B CN201480012767.4A CN201480012767A CN105027654B CN 105027654 B CN105027654 B CN 105027654B CN 201480012767 A CN201480012767 A CN 201480012767A CN 105027654 B CN105027654 B CN 105027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physical downlink
terminal
enhancing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27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7654A (zh
Inventor
野上智造
铃木翔
铃木翔一
今村公彦
示泽寿之
草岛直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27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7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在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中,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在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基站、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基于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Wireless LAN、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那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基站装置、下行链路发送装置、上行链路接收装置、eNodeB)以及终端(终端装置、移动站装置、下行链路接收装置、上行链路发送装置、UE)分别具备多个收发天线,通过利用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来对数据信号进行空间复用,以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此外,尤其是在LTE以及LTE-A中,在下行链路利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来实现较高的频率利用效率,并且在上行链路利用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来抑制了峰值功率。进而,采用了将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和纠错码进行组合而成的HARQ(HybridARQ)。
图23是表示进行HARQ的LTE的通信系统构成的图。在图23中,基站2301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2303而向终端2302进行与下行链路发送数据2304相关的控制信息的通知。终端2302首先使用容纳小区的信息来进行控制信息的检测,并在检测到的情况下,使用所检测到的控制信息来提取下行链路发送数据2304。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终端2302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2305,将表示下行链路发送数据2304提取的成功与否的HARQ应答信息报告给基站2301。此时,终端2302能够利用的PUCCH2305的资源(PUCCH资源)根据被分配了控制信息的PDCCH2303的资源以默示/暗示的方式唯一地决定。由此,在终端2302报告HARQ应答信息时,能够利用动态分配的PUCCH资源。此外,能够实现在终端之间PUCCH资源不重复(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10)、2012年12月、3GPPTS 36.211V11.1.0(2012-12)。
非专利文献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10)、2012年12月、3GPP TS36.213V11.1.0(2012-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能够进行HARQ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增加1个基站所能容纳的终端的数量,可以考虑不仅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使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可以考虑针对小区半径较小的基站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因此,对于现有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指定方法而言,在基站以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不能在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指定,这成为妨碍提高传输效率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终端、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在基站和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即使在基站不仅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经由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对于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针对小区半径较小的基站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指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是在小区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其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以及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监控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数据提取部,其在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提取与所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应答信息生成部,其生成针对所提取出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其在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所述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应答发送部,其发送包含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
(2)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根据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搜索区域,是对通过寻呼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搜索区域,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搜索区域,是不对通过寻呼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搜索区域。
(3)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根据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给定偏移是基于系统信息而决定的偏移。
(4)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终端根据上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给定偏移是基于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而决定的偏移。
(5)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基站是在小区中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有: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其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或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给终端;和应答信息接收部,其在由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由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分别提取映射了针对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6)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基站根据上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搜索区域,是对通过寻呼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搜索区域,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的搜索区域,是不对通过寻呼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监控的搜索区域。
(7)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基站根据上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给定偏移是基于系统信息而决定的偏移。
(8)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基站根据上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给定偏移是基于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而决定的偏移。
(9)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是在小区中基站和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具有: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其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或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给终端;和应答信息接收部,其在由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由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分别提取映射了针对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终端具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其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以及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监控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其在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在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应答发送部,其发送包含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
(10)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方法是在小区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中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以及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监控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在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提取与所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的步骤;生成针对所提取出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的步骤;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来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和发送包含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的步骤。
(11)此外,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方法是在小区中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中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或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给终端的步骤;和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分别提取映射了针对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基站和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即使在基站不仅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还经由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针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针对小区半径较小的基站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指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分配了PUC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中的物理上行资源块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逻辑资源的对应表。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物理资源块PRB的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构成要素的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聚合等级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PDCCH集合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下行链路许可和速率匹配考虑的CRS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许可和EPDCCH的开始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下行链路许可和速率匹配考虑的ZP-CSIRS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许可和DMRS伪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许可和DMRS加扰序列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许可和PUCCH资源的分配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及其应答过程的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RO字段和ARO字段所示的偏移值的对应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及其应答过程的流程的另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通信系统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基站装置、下行链路发送装置、上行链路接收装置、eNodeB)以及终端(终端装置、移动站装置、下行链路接收装置、上行链路发送装置、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构成例的图。在图1中,基站101经由PDCCH以及/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DCCH)103,向终端102进行与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04相关的控制信息的通知。终端102首先进行控制信息的检测,并在检测到的情况下,使用所检测到的控制信息来提取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04。检测到控制信息的终端102经由PUCCH,将表示下行链路发送数据104提取成功与否的HARQ应答信息(也称为“Ack/Nack”或者“HARQ-ACK”)向基站101报告。此时,在终端102在PDCCH中检测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2所能利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105的资源根据被分配了控制信息的PDCCH的资源以默示/暗示的方式唯一地决定。此外,在终端102在EPDCCH103中检测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02所能利用的PUCCH105的资源根据被分配了控制信息的EPDCCH103的资源以默示/暗示的方式唯一地决定。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构成的一例的图。下行链路使用的是OFDM接入方式。在下行链路中,PDCCH、E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等被分配。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由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对构成。该下行链路的RB对是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宽度的频带(RB带宽)以及时间段(2个时隙=1个子帧)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RB对由在时域中连续的2个下行链路的RB(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RB在频域中由12个子载波构成。此外,在时域中,在附加通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由7个OFDM符号构成,在附加比通常更长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由6个OFDM符号构成。将由频域中的1个子载波、时域中的1个OFDM符号所规定的区域称为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发送终端装置标识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信息、调制方式、编码率、重传参数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另外,在此虽然记载了一个要素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分量载波)中的下行链路子帧,但是按照每个CC来规定下行链路子帧,且下行链路子帧在CC间大致同步。
另外,在此虽未图示,但在下行链路子帧中,也可以配置参考信号(RS:ReferenceSignal)。作为参考信号,存在由与PDC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小区固有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S)、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测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由一部分的与PDS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终端固有参考信号(UERS:UE-specific RS)、由与EPDC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S)等。此外,也可以是未配置CRS的载波。此时在一部分的子帧(例如,无线帧中的第1个和第6番个子帧)中,作为时间以及/或者频率的跟踪用的信号,能够插入和与CRS的一部分的发送端口(例如仅发送端口0)或者全部发送端口相对应的信号同样的信号(称为增强同步信号)。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构成的一例的图。上行链路使用的是SC-FDMA方式。在上行链路中,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PUCCH等被分配。此外,对PUSCH、PUCCH的一部分,分配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由上行链路的RB对构成。该上行链路的RB对是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宽度的频带(RB带宽)以及时间段(2个时隙=1个子帧)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RB对由在时域中连续的2个上行链路的RB(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RB在频域中由12个子载波构成。在时域中,在附加通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由7个SC-FDMA符号构成,在附加比通常更长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由6个SC-FDMA符号构成。另外,在此虽然记载了一个CC中的上行链路子帧,但是按照每个CC来规定上行链路子帧。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101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基站101具有码字生成部401、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OFDM信号发送部(物理控制信息通知部)404、发送天线(基站发送天线)405、接收天线(基站接收天线)406、SC-FDMA信号接收部(应答信息接收部)407、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408、上级层(上级层控制信息通知部)410。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具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403。此外,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408具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409。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102的模块构成的一例的示意图。终端102具有接收天线(终端接收天线)501、OFDM信号接收部(下行链路接收部)502、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码字提取部(数据提取部)505、上级层(上级层控制信息获取部)506、应答信息生成部507、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8、SC-FDMA信号发送部(应答发送部)510、发送天线(终端发送天线)511。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具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504。此外,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8具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509。
首先,使用图4以及图5,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收发的流程进行说明。在基站101中,从上级层410送来的发送数据(也称为传输块)在码字生成部401中,被实施纠错编码、速率匹配处理等处理,生成码字。在1个小区中的1个子帧中,最大同时发送2个码字。在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中,根据上级层410的指示,生成下行链路子帧。首先,在码字生成部401中所生成的码字通过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调制等调制处理而被变换成调制符号序列。此外,调制符号序列被映射到一部分的RB内的RE中,通过预编码处理来生成每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另外,下行链路中的RE对应于各OFDM符号上的各子载波来进行规定。此时,从上级层410送来的发送数据序列包含专用(单独)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用的控制信息(上级层控制信息)。此外,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403中生成EPDCCH。在此,EPDCCH所包含的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许可)包含表示下行链路中的调制方式等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表示用于数据发送的RB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用于HARQ的控制的HARQ的控制信息(冗余版本、HARQ进程编号、新数据指标)、用于PUCCH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PUCCH-TPC(Transmission Power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指令等信息。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根据上级层410的指示,将EPDCCH映射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E中。此时,用于对EPDCCH进行解调的DMRS也映射到下行链路子帧内的RE中。在此,EPDCCH以及DMRS的生成以及映射使用后述的关联参数来进行。由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所生成的每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子帧在OFDM信号发送部404中被调制成OFDM信号,经由发送天线405来发送。另外,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也可以具有生成PDCCH的能力。
在终端102中,经由接收天线501而在OFDM信号接收部502中接收OFDM信号,并实施OFDM解调处理。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首先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中检测EPDCCH。更具体来说,作为在能够分配EPDCCH的区域中发送了EPDCCH来进行解码,确认预先附加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比特(盲解码)。即,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对EPDCCH进行监控。在CRC比特与预先由基站分配的ID(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PS-C-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C-RNTI,半静态调度C-RNTI)或者Temporaly C-RNTI等针对1个终端分配的1个终端固有标识符)相一致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503识别为检测到EPDCCH,并使用所检测到的EPDC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来提取PDSCH。更具体来说,实施与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402中的RE映射处理、调制处理相对应的RE解映射处理、解调处理等。从所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提取出的PDSCH被发送到码字提取部505。在码字提取部505中,实施与码字生成部401中的速率匹配处理、纠错编码相对应的速率匹配处理、纠错解码等,提取传输块,并发送到上级层506。即,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检测到PDCCH或者EPDCCH的情况下,码字提取部505提取与所检测到的PDCCH或者EPDCCH相关联的PDSCH中的发送数据并发送到上级层506。另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也可以具有对PDCCH进行监控的能力。
接下来,说明对于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HARQ应答信息的收发的流程。在终端102中,若在码字提取部505中传输块的提取成功与否决定,则表示成功与否的信息被发送到应答信息生成部507。在应答信息生成部507中,生成HARQ应答信息,并发送到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8内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509。在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8中,基于从上级层506送来的参数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504中配置有PDCCH或者EPDCCH的资源,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509中生成包含HARQ应答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UCCH,并将所生成的PUCCH映射到上行链路子帧内的RB中。即,将应答信息映射到PUCCH资源中来生成PUCCH。SC-FDMA信号发送部510对上行链路子帧实施SC-FDMA调制来生成SC-FDMA信号,并经由发送天线511来发送。
在基站101中,经由接收天线406而在SC-FDMA信号接收部407中接收SC-FDMA信号,并实施SC-FDMA解调处理。在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408中,根据上级层410的指示,提取PUCCH被映射的RB,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409中提取PUCCH中包含的HARQ应答控制信息。所提取出的HARQ应答控制信息被发送到上级层410。HARQ应答控制信息用于上级层410所进行的HARQ的控制。
接下来,关于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508中的PUCCH资源进行说明。将HARQ应答控制信息使用进行循环移位后的伪CAZAC(Constant-Amplitude Zero-AutoCorrelation,恒定幅度零自相关)序列来扩散到SC-FDMA采样区域中,进而使用码长度为4的正交码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来扩散到时隙内的4SC-FDMA符号中。此外,通过2个码而扩散的符号被映射到2个频率不同的RB中。如此,PUCCH资源通过循环移位量、正交码、所映射的RB这3个要素来规定。另外,SC-FDMA采样区域中的循环移位也能够通过在频域中一样增加的相位旋转来表现。
图6是表示被分配PUC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中的物理上行资源块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的图。每一个RB对由在第1时隙和第2时隙不同频率的2个RB构成。1个PUCCH被配置于m=0、1、2、……之中的任意一个RB对。
图7是表示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逻辑资源的对应表。这是作为构成PUCCH的要素而设想了OC0、OC1、OC2这3个正交码、CS0、CS2、CS4、CS6、CS8、CS10这6个循环移位量、和表示频率资源的m的情况下的PUCCH资源的一例。对应于作为表示PUCCH资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逻辑资源)的索引的nPUCCH,由正交码和循环移位量和m的各组合来唯一地规定。另外,图7所示的nPUCCH与正交码和循环移位量和m的各组合的对应仅是一例,也可以是其他对应。例如,在连续的nPUCCH之间,既可以是循环移位量变化地对应,也可以是m变化地对应。此外,也可以利用与CS0、CS2、CS4、CS6、CS8、CS10不同的循环移位量即CS1、CS3、CS5、CS7、CS9、CS11。此外,在此示出了m的值为NF2以上的情况。m小于NF2的频率资源是用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的PUCCH发送所预约的NF2个频率资源。
接下来,对PDCCH和EPDCCH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PDCCH区域、以及PDSCH区域中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B)的图。实际的子帧上的RB被称为PRB。NDL PRB是在下行链路CC内沿频率方向排列的PRB数。对PRB(或者PRB对)赋以编号nPRB,nPRB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0、1、2、……、NDL PRB-1。另外,在此所说的编号也能够表现为索引。
PDCCH由PDCCH区域内的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构成。CCE由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RE(由1个OFDM符号以及1个子载波所规定的资源)构成。PDCCH区域内的CCE中赋予了用于识别CCE的编号nCCE。CCE的编号赋予基于预先决定的规则来进行。PDCCH通过由多个CCE构成的聚合(CCE Aggregation)来构成。将构成该聚合的CCE的数量称为“CCE聚合等级”(CCE aggregation level)。构成PDCCH的CCE聚合等级根据PDCCH所设定的编码率、PDCCH所包含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PDCCH或EPDCCH所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数而在基站101中进行设定。另外,存在针对终端使用的可能性的CCE聚合等级的组合是预先决定的。此外,将由n个CCE构成的聚合称为“CCE聚合等级n”。
1个REG(RE Group)由频域的相邻的4个RE构成。进而,1个CCE由在PDCCH区域内分布于频域以及时域的9个不同的REG构成。具体来说,针对下行链路CC整体,使用块交织器以REG为单位对被赋予编号后的所有REG进行交织,由交织后的编号连续的9个REG来构成1个CCE。
在各终端中,设定作为检索PDCCH的区域(搜索区域、检索区域)的SS(SearchSpace,搜索空间)。SS由多个CCE构成。对CCE预先赋予编号,由编号连续的多个CCE构成SS。构成某SS的CCE数是预先决定的。各CCE聚合等级的SS由多个PDCCH的候补的聚合体构成。SS被分类成:所构成的CCE之中编号最小的CCE的编号在小区内是公共的小区固有的公共搜索区域CSS(Cell-specific SS、Commom SS)、和编号最小的CCE的编号是终端固有的终端固有搜索区域USS(UE-specific SS)。在CSS中,能够配置被分配了(包含)系统信息或者与寻呼相关的信息等由多个终端102所读取的控制信息的PDCCH、或者被分配了(包含)表示对下级的发送方式的回落(fallback)、随机接入、发送功率控制的指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更具体来说,在CSS中,能够配置通过系统信息用标识符(SI-RNTI(SystemInformation-RNTI))、寻呼用标识符(P-RNTI(Paging-RNTI))、随机接入用标识符(RA-RNTI(Random Access-RNTI))或者发送功率控制标识符(TPC-RNTI)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PDCCH,而另一方面,在USS中,不能配置通过这些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PDCCH。另外,这些标识符是针对1个以上(包含多个)的终端分配1个的标识符,通过这些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PDCCH可能是由1个以上的终端进行接收处理。
基站101使用在终端102中设定的SS内的1个以上的CCE来发送PDCCH。终端102使用SS内的1个以上的CCE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码,进行用于检测发给自身的PDCCH的处理。如前所述,将该处理称为盲解码。终端102设定按照每个CCE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然后,终端102使用按照每个CCE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内的预先决定的组合的CCE来进行盲解码。换言之,终端102针对按照每个CCE聚合等级而不同的SS内的各PDCCH的候补进行盲解码。将终端102中的该一系列处理称为PDCCH的监控。
接下来,图9是表示EPDCCH区域中的EPDCCH的映射的一例的图。根据该局部式映射方式,1个EPDCCH被映射到局部的频带上的RE中。更具体来说,在1个PRB对内规定16个增强REG(EREG:Enhanced REG)。在PRB对内,针对除了DMRS以外的所有RE,按照频率方向为先时间方向其次的顺序赋予从0到15的编号。这成为16个EREG的索引。结果,在通常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各EREG构成为包含9个RE。根据局部式映射方式,至少在聚合等级较低的情况(例如4以下的情况)下,1个EPDCCH被映射到1个PRB对内的EREG中。
接下来,图10是表示EPDCCH区域中的EPDCCH的映射的另一例的图。根据该分布式映射方式,1个EPDCCH被映射到局部的在频带频率轴上隔开的频带上的RE中。更具体来说,根据分布式映射方式,在聚合等级较低的情况(例如1或2的情况)下,1个EPDCCH被映射为跨越2个以上的PRB对中的EREG。
这样,一部分(或者全部)的PRB对被设定为EPDCCH区域(潜在能够配置EPDCCH的区域)。进而,通过明示或者默示/暗示地指定的映射方式,在EPDCCH区域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PRB对配置EPDCCH。在此,EPDCCH区域能够作为频率方向的PRB对的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EPDCCH-PRB集合)来进行规定,另一方面,也能够作为频率方向的PRB对的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EPDCCH-PRB集合)和时间方向的OFDM符号来进行规定。此时,作为时间方向的OFDM符号,可以设定在EPDCCH被映射的OFDM符号中最初的OFDM符号的编号作为子帧内的开始位置。
图11是表示EPDCCH区域内的构成要素的一例的图。取出NDL PRB个PRB对之中的设定为EPDCCH区域的NEPDCCH PRB个PRB对,向构成所取出的区域内的EREG的RE,映射作为EPDCCH的构成要素的ECCE(Enhanced CCE)。在此,映射优选在使用局部式映射方式的情况和使用分布式映射方式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方法。作为EPDCCH构成要素的ECCE被赋予编号nECCE。例如,从频率低的构成要素起按顺序为0、1、2、……、NECCE-1。即,在频域中,针对潜在性EPDCCH发送通过上级层的信令(例如终端单独的信令、小区内公共的信令)来设定NEPDCCH PRB个PRB的集合,能够使用NECCE个EPDCCH构成要素。
图12是表示EPDCCH中的聚合等级的图。使用索引连续的1个以上的ECCE对1个EPDCCH进行收发。用于1个EPDCCH的收发的ECCE数为聚合等级。在此,对于聚合等级为1、2、4、8的情况进行了图示,但并不限于此。除此以外也能够取聚合等级16、32。一般每一个ECCE都被映射到单独的EREG中。因此,聚合等级越高,用于1个EPDCCH的收发的RE数就会增加,能够进行低编码率下的收发。基站101选择适当的聚合等级,以使得在终端102的EPDCCH接收的错误率为给定值以下。终端102针对存在可能性的聚合等级,依次尝试盲解码。
图13是表示EPDCCH集合的一例的图。在此,对于设定第1集合到第3集合这3个集合作为EPDCCH集合(EPDCCH-PRB集合)的情况进行了表示,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设定这以外的数量的集合。EPDCCH-PRB集合能够分别单独地(独立地)设定参数。作为单独的参数,能够使用下述列举的(1)至(9)等参数。
(1)EPDCCH-PRB集合所包含的PRB对数
(2)EPDCCH-PRB集合包含哪个PRB对
(3)是局部式映射方式还是分布式映射方式
(4)EPDCCH的开始位置(在对EPDCCH进行映射的OFDM符号中最初的OFDM符号的编号)
(5)与EPDCCH向RE的映射时所考虑的CRS的位置相关的信息(CRS端口数、CRS的频域的位置、MBSFN子帧的位置)
(6)与EPDCCH向RE的映射时所考虑的零功率CSIRS(ZP-CSIRS:Zero Power-CSIRS)的位置相关的信息(ZP-CSIRS子帧的位置、子帧内的ZP-CSIRS的RE的位置)
(7)与能够视为从和以与EPDC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DMRS相同的发送点进行发送的(伪配置的)RS或同步信号相关的信息(例如非零功率CSIRS(NZP-CSIRS:Non ZeroPower-CSIRS)资源的索引、或者增强同步信号所示的信息等)
(8)用于发送以EPDCCH指示了分配的PDSCH的HARQ应答信息的PUCCH资源(PUCCH格式1a以及1b用的资源)的开始位置的偏移值
(9)与以和EPDC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DMRS中的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相关的信息
因此,与EPDCCH-PRB集合相对应的ECCE数也按照每个集合而成为单独的值。在此,将从第1集合到第3集合这3个集合所能够映射的ECCE数分别设为N1 ECCE、N2 ECCE以及N3 ECCE
此外,在多个EPDCCH-PRB集合之中的至少1个EPDCCH-PRB集合(在此为第1集合)中,终端102能够在RRC连接确立(或者对象小区被设定为容纳小区)之前获取上述参数。另一方面,在剩余的EPDCCH-PRB集合(在此为第2集合以后)中,终端102能够在RRC连接确立(或者对象小区被设定为容纳小区)之后,经由专用RRC信令来获取上述参数。在此,作为在RRC连接确立之前获取上述参数的方法例,能够使用下述列举的(A)至(C)等方法。
(A)基站101以物理广播信道来发送给定信息,终端102接收到物理广播信道之后,基于给定信息来决定(计算)参数,并设定所决定的参数。在此,给定信息可以是表示参数自身的信息。或者,也可以不是表示参数自身的信息而是预先规定了根据给定信息来唯一地决定参数的方法。
(B)基站101发送与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标识符)相对应的同步信号,终端102接收到同步信号之后,基于小区标识符来决定(计算)参数,并设定所决定的参数。也可以预先规定了根据小区标识符来唯一地决定参数的方法。
(C)预先设定了基站101和终端102共同的参数。换言之,在系统的规格方面,设定了固定的参数。另外,也可以按照每个参数使用单独的方法。
作为在RRC连接确立之前获取上述参数的方法的优选的具体例,能够使用下述列举的(D)至(H)等方法。
(D)视为从和以与EPDC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DMRS相同的发送点发送了容纳小区的CRS或者增强同步信号。
(E)以与EPDCCH相同的发送端口所发送的DMRS中的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基于容纳小区的小区标识符。另外,优选为,由基站101基于容纳小区的小区标识符来生成同步信号,终端102基于同步信号来获取容纳小区的小区标识符。
(F)作为EPDCCH向RE的映射时所考虑的CRS的位置,使用容纳小区中的CRS的位置或者增强同步信号的位置。另外,所谓增强同步信号的位置,也包含插入增强同步信号的子帧的位置。
(G)始终使用分布式映射方式。
(H)作为没有零功率CSIRS,进行EPDCCH向RE的映射。或者,避开能够配置零功率CSIRS的所有RE地进行映射。
由此,至少在通信状态不差的容纳小区以及/或者子帧中,能够对寻呼信息或随机接入响应等重要的信息进行收发。
另外,将能够在RRC连接确立之前获取上述参数的EPDCCH-PRB集合称为第1EPDCCH-PRB集合,将除此之外的EPDCCH-PRB集合称为第2EPDCCH-PRB集合。在此,能够将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设为能配置EPDCCH的CSS,将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设为能配置EPDCCH的USS。或者,也可以将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称为主USS而将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称为从USS来进行区别。在能够配置EPDCCH的CSS或主USS中,能够配置被分配了(包含)系统信息或者与寻呼相关的信息等的由多个终端102所读取的控制信息的EPDCCH、或者被分配了(包含)表示对下级的发送方式的回落、随机接入的指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许可的EPDCCH。另一方面,在通常的USS或者从USS中,不能配置这些EPDCCH。更具体来说,在CSS或主USS中,能够配置通过系统信息用标识符、寻呼用标识符、随机接入用标识符或者发送功率控制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EPDCCH,另一方面,在通常的USS或者从USS中,不能配置通过这些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EPDCCH。另外,这些标识符是针对1个以上(包含多个)的终端分配1个的标识符,通过这些标识符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PDCCH可能是由1个以上(包含多个)的终端进行接收处理。
接下来,对用于进行下行链路许可收发的EPDCCH的收发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在下行链路许可和速率匹配考虑的CRS的一例的图。终端102在以第1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考虑用于给定C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用于给定CRS的RE)。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1集合中时,考虑用于给定C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用于给定CRS的RE中)。作为第1集合中的给定CRS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用于容纳小区的CRS的RE的位置的情况。容纳小区的CRS的位置无需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信令来进行通知而终端102就能够知道。另一方面,终端102在以第2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考虑由基站101所指定的用于C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由基站101所指定的用于CRS的RE中)。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2集合中时,指定速率匹配所需考虑的CRS的位置,并且考虑所指定的用于C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所指定的用于CRS的RE中)。作为第2集合中的给定CRS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用于相邻小区的CRS的RE的位置的情况。CRS的位置的指定可以是如下方法: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RRC信令来先设定多个候补,进而通过单独RRC信令来设定将多个候补的其中之一与EPDCCH发送建立关联的信息。另外,与CRS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可以由CRS端口数、CRS的频域的位置和MBSFN子帧的位置构成。在该情况下,根据CRS端口数和CRS的频域的位置来唯一地决定子帧内的RE的位置。此外,对于MBSFN子帧以外而言,需要考虑根据CRS端口数和CRS的频域的位置来决定的子帧内的RE的位置的全部,但对于MBSFN子帧而言,仅需要考虑根据CRS端口数和CRS的频域的位置来决定的子帧内的RE的位置之中的最前端的数个OFDM符号中的RE的位置。
图15是表示下行链路许可和EPDCCH的开始位置的一例的图。终端102在以第1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从给定的开始位置起对PDSCH进行映射来进行速率匹配。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1集合中时,从给定的开始位置起对PDSCH进行映射来进行速率匹配。作为第1集合中的给定的开始位置的一例,在此示出了是子帧中的开头符号的情况。子帧中的开头符号无需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信令来进行通知而终端102就能够知道。另一方面,终端102在以第2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从由基站101指定的开始位置起对PDSCH进行映射来进行速率匹配。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2集合中时,指定速率匹配所需考虑的开始位置,并且从所指定的开始位置起对PDSCH进行映射来进行速率匹配。作为第2集合中的给定CRS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相邻小区的开始位置的情况。开始位置也可以是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RRC信令来设定的方法。
图16是表示在下行链路许可和速率匹配考虑的ZP-CSIRS的一例的图。终端102在以第1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考虑用于给定的ZP-CSI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用于给定的ZP-CSIRS的RE中)。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1集合中时,考虑用于给定的ZP-CSI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用于给定的ZP-CSIRS的RE中)。作为第1集合中的给定的ZP-CSIRS的一例,在此示出了对ZP-CSIRS均不作考虑的情况。在对ZP-CSIRS均不作考虑的情况下,无需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信令来进行通知。另一方面,终端102在以第2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考虑由基站101所指定的用于ZP-CSI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由基站101所指定的用于ZP-CSIRS的RE中)。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2集合中时,指定速率匹配所需考虑的ZP-CSIRS的位置,并且考虑所指定的用于ZP-CSIRS的RE来进行速率匹配(不将PDSCH映射到所指定的用于ZP-CSIRS的RE中)。作为第2集合中的给定的ZP-CSIRS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用于相邻小区的ZP-CSIRS的RE的位置的情况。ZP-CSIRS的位置的指定可以是如下方法: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RRC信令来先设定多个候补,进而通过单独RRC信令来设定将多个候补的其中之一与EPDCCH发送建立关联的信息。
图17是表示下行链路许可和DMRS伪配置的一例的图。终端102以第1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DMRS和给定信号进行了伪配置(与给定信号在相同定时进行接收处理)。相反地,基站101在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1集合中时,DMRS与给定信号进行伪匹配地发送DMRS(从在与给定信号相同的定时由终端102接收那样的发送点发送DMRS)。作为第1集合中的给定信号的一例,在此示出了同步用的信号(例如,增强同步信号)。增强同步信号无需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信令来进行通知而终端102就能够知道其位置。另一方面,终端102以第2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DMRS与由基站101所指定的NZP-CSIRS进行了伪配置(与由基站101所指定的NZP-CSIRS在相同的定时进行接收处理)。相反地,基站101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2集合中时,指定NZP-CSIRS的索引,并且对所指定的NZP-CSIRS和DMRS进行伪配置地发送DMRS。作为第2集合中的给定的ZP-CSIRS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相邻小区的NZP-CSIRS的情况。NZP-CSIRS的索引的指定可以是如下方法: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RRC信令来先设定多个候补,进而通过单独RRC信令来设定将多个候补的其中之一与EPDCCH发送建立关联的信息。
图18是表示下行链路许可和DMRS加扰序列的一例的图。终端102以第1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DMRS是基于给定的加扰序列的。相反地,基站101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1集合中时,基于给定的加扰序列来生成DMRS。作为第1集合中的给定的加扰序列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容纳小区的小区标识符进行了初始化的伪随机数序列。小区标识符无需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信令来进行通知而终端102就能够知道值。另一方面,终端102以第2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时,DMRS是基于由基站101所指定的加扰序列的。(是利用由基站101所指定的参数进行了初始化的伪随机数序列)。相反地,基站101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2集合中时,指定加扰序列初始化参数,并且基于所指定的加扰序列初始化参数来生成DMRS。作为第2集合中的加扰序列初始化参数的一例,在此示出了使用相邻小区的小区标识符的情况。加扰序列初始化参数的指定可以是通过从基站101向终端102的单独RRC信令来设定的方法。
接下来,对下行链路许可和PUCCH资源的分配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下行链路许可和PUCCH资源的分配的一例的图。终端102若以第1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则使用与构成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的ECCE之中的ECCE编号最小的ECCE的ECCE编号相应的PUCCH资源,来报告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PDSCH)的HARQ应答信息。相反地,基站101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1集合中时,将EPDCCH配置到与由终端102报告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PDSCH)的HARQ应答信息的PUCCH资源相对应的ECCE中。此外,基站101经由预先调度的PUCCH来接收与向终端102发送的PDSCH相对应的HARQ应答信息。更具体来说,如图19所示,具有与将构成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的ECCE之中的最初的ECCE的ECCE编号nECCE与在第1集合中设定的开始位置偏移即N(1)(也能够表记为N(e1))相加得到的值相一致的索引nPUCCH的PUCCH资源,是针对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HARQ应答信息分配的PUCCH资源。
另一方面,终端102若以第2集合中的SS检测下行链路许可,则使用与构成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的ECCE之中的ECCE编号最小的ECCE的ECCE编号相应的PUCCH资源,来报告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PDSCH)的HARQ应答信息。相反地,基站101将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配置到第2集合中时,将EPDCCH配置到与由终端102报告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PDSCH)的HARQ应答信息的PUCCH资源相对应的ECCE中。此外,基站101经由预先调度的PUCCH来接收与向终端102发送的PDSCH相对应的HARQ应答信息。更具体来说,如图14所示,具有与将构成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的ECCE之中的最初的ECCE的ECCE编号nECCE、和EPDCCH内的由ARO(HARQ-ACK Resource Offset)字段动态地指定的偏移值ΔARO、和在第2集合中设定的开始位置偏移即N(e1) 1相加得到的值相一致的索引nPUCCH的的PUCCH资源,是针对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HARQ应答信息分配的PUCCH资源。另外,在此虽未示出,但是在以第k+1集合(第3集合以后)对EPDCCH进行收发的情况下,同样地,只要使用在第k+1集合中设定的开始位置偏移即N(e1) k即可。
如图14所示,可以在以第1EPDCCH-PRB集合对EPDCCH进行收发的情况下,在PUCCH资源的计算中不使用基于ARO字段的偏移值,在以第2EPDCCH-PRB集合对EPDCCH进行收发的情况下,在PUCCH资源的计算中使用基于ARO字段的偏移值。由此,能够简化与第1EPDCCH-PRB集合中的EPDCCH相对应的PUCCH资源的调度。此时,既可以使以第1EPDCCH-PRB集合收发的EPDCCH构成为不包含ARO字段,也可以将以第1EPDCCH-PRB集合收发的EPDCCH中的ARO字段始终设定为固定的比特(例如全为零)。
或者,即使在以第1EPDCCH-PRB集合对EPDCCH进行收发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以第2EPDCCH-PRB集合对EPDCCH进行收发的情况同样地,在PUCCH资源的计算中使用基于ARO字段的偏移值。通过这样处理,能够提高与第1EPDCCH-PRB集合中的EPDCCH相对应的PUCCH资源的调度的自由度。
此外,例如,像由于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包含2个以上的码字从而HARQ应答信息自身为2个以上的情况、使用多个PUCCH资源对一个应答信息进行分集发送的情况那样,可能存在对应于一个EPDCCH而需要多个PUCCH资源的情况。此时,除了能够使用与构成包含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的ECCE之中的ECCE编号最小的ECCE的ECCE编号相应的PUCCH资源以外,还能够使用相比于该PUCCH资源索引大1的PUCCH资源。
图20是表示基站101和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及其应答过程的流程的一例的图。基站101使用广播信道来广播包含与第1集合相对应的N(1)在内的系统信息,终端102获取系统信息(步骤S2001)。N(1)表示针对所有的终端共同设定的共同移位量。此外,系统信息也可以包含前述的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另外,在此示出了基站101广播N(1)、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即使经由发送给各终端102的单独的信令(RRC信令)来通知N(1),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接下来,基站101使用配置在第1集合内的SS中的EPDCCH,向终端102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向终端102发送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终端102接收下行链路许可和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步骤S2002)。此外,接收到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终端102生成HARQ应答信息。此时,基站101使用系统信息所包含的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发送EPDCCH,终端102使用系统信息所包含的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接收EPDCCH。
终端102基于通过步骤S2001而获取到的N(1)、和通过步骤S2002而检测到的EPDCCH的资源的信息,决定PUCCH资源,并使用所决定的PUCCH资源来报告HARQ应答信息(步骤S2003)。
另一方面,在第2集合中的EPDCCH的收发之前,基站101使用单独RRC信令,将对与第2集合相对应的N(e1) 1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102,终端102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N(e1) 1(步骤S2004)。N(e1) 1表示按照每个终端102单独设定的单独移位量。此外,在步骤S2004中,基站101使用单独RRC信令,将对与第2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102,终端102能够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这些参数。
接下来,基站101使用配置在第2集合内的SS中的EPDCCH,向终端102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向终端102发送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终端102接收下行链路许可和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步骤S2005)。这时,终端102获取EPDCCH内的ARO字段所示的偏移值。此外,接收到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终端102生成HARQ应答信息。此时,基站101使用利用单独RRC信令而设定的与第2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发送EPDCCH,终端102使用利用单独RRC信令而设定的与第2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接收EPDCCH。
终端102基于通过步骤S2004而获取到的N(e1) 1、和通过步骤S2005而检测到的EPDCCH的资源的信息、和通过步骤S2005而获取到的偏移值,决定PUCCH资源,并使用所决定的PUCCH资源来报告HARQ应答信息(步骤S2006)。另外,图21中示出ARO字段和ARO字段所示的偏移值的对应的一例。
图22是表示基站101和终端102之间的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及其应答过程的流程的另一例的图。基站101发送同步信号以及/或者系统信息(步骤S2201)。终端102接收同步信号以及/或者系统信息,并基于与同步信号相对应的小区标识符以及/或者系统信息来获取N(1)(步骤S2202)。N(1)表示针对所有的终端共同设定的共同移位量。此外,终端102也能够基于与同步信号相对应的小区标识符以及/或者系统信息,获取前述的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另外,系统信息虽然通常经由广播信道来进行收发,但即使经由发送给各终端102的单独的信令(RRC信令)来通知系统信息,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小区标识符虽然通常在终端102中基于同步信号来获取,但即使经由发送给各终端102的单独的信令(RRC信令)来通知小区标识符,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接下来,基站101使用配置在第1集合内的SS中的EPDCCH,向终端102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向终端102发送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终端102接收下行链路许可和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步骤S2203)。此外,接收到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终端102生成HARQ应答信息。此时,基站101基于与同步信号相对应的小区标识符以及/或者系统信息,使用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发送EPDCCH,终端102基于与同步信号相对应的小区标识符以及/或者系统信息,使用与第1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接收EPDCCH。
终端102基于通过步骤S2202而获取到的N(1)、和通过步骤S2203而检测到的EPDCCH的资源的信息,决定PUCCH资源,并使用所决定的PUCCH资源来报告HARQ应答信息(步骤S2204)。
另一方面,在第2集合中的EPDCCH的收发之前,基站101使用单独RRC信令,将对与第2集合相对应的N(e1) 1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102,终端102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N(e1) 1(步骤S2205)。N(e1) 1表示按照每个终端102单独设定的单独移位量。此外,在步骤S2205中,基站101使用单独RRC信令,将对与第2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进行指定(设定、通知)的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102,终端102能够基于控制信息来设定这些参数。
接下来,基站101使用配置在第2集合内的SS中的EPDCCH,向终端102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并且向终端102发送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终端102接收下行链路许可和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步骤S2206)。这时,终端102获取EPDCCH内的ARO字段所示的偏移值。此外,接收到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终端102生成HARQ应答信息。此时,基站101使用利用单独RRC信令而设定的与第2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发送EPDCCH,终端102使用利用单独RRC信令而设定的与第2EPDCCH-PRB集合相关的参数来接收EPDCCH。
终端102基于通过步骤S2205而获取到的N(e1) 1、通过步骤S2206而检测到的EPDCCH的资源的信息、和通过步骤S2206而获取到的偏移值,决定PUCCH资源,并使用所决定的PUCCH资源来报告HARQ应答信息(步骤S2207)。
如上所述,基站101在与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的下行链路许可关联地发送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时,考虑给定偏移,对与用于报告与该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相对应的HARQ应答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相对应的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的资源分配下行链路许可。优选为,将对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的资源进行构成的要素之中的具有最小索引的要素的索引与给定偏移进行相加。具有与相加后的值相等的索引的PUCCH资源是与该下行链路许可的资源相对应的PUCCH资源。进而,基站101对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进行监控,来提取HARQ应答信息。在此,终端102能够在RRC连接确立(或者对象小区被设定为容纳小区)之前,获取给定的偏移。
另一方面,基站101在与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的下行链路许可关联地发送下行链路发送数据时,考虑单独信令的偏移,对与用于报告与该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相对应的HARQ应答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相对应的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的资源分配下行链路许可。优选为,将对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的资源进行构成的要素之中的具有最小索引的要素的索引与偏移进行相加。具有与相加后的值相等的索引的PUCCH资源是与该下行链路许可的资源相对应的PUCCH资源。进而,基站101对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进行监控,来提取HARQ应答信息。在此,在RRC连接确立(或者对象小区被设定为容纳小区)之后,经由专用RRC信令对偏移进行收发。
此外,终端102在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考虑给定偏移,使用与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资源相对应的PUCCH资源来报告对于与该下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HARQ应答信息。另一方面,终端102在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考虑单独信令的偏移,使用与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EPDCCH资源相对应的PUCCH资源来报告对于与该下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发送数据的HARQ应答信息。
换言之,基站101将EPDCCH配置到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或者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来对终端102进行通知。终端102对配置在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的EPDCCH和配置在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的EPDCCH进行监控,并在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提取与所检测到的下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PDSCH中的发送数据,生成对于所提取出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将应答信息映射到与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资源相对应的PUCCH资源中来生成PUCCH,向基站101报告。在此,在将应答信息映射到PUCCH资源中时,通过以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来接收EPDCCH、或者以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来接收EPDCCH,由此分别使用给定偏移值、单独信令的偏移值。基站101在与配置了下行链路许可的资源相对应的PUCCH资源中,提取对于与下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PDSCH中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被映射的PUCCH。
再换言之,在小区中,基站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或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给终端。终端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以及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监控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在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提取与所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并生成对于所提取出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在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而在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中检测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将应答信息映射到至少根据构成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检测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由此生成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并发送包含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基站进而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给定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提取对于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被映射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而在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于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资源块集合并通知的情况下,在至少根据构成配置了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要素的索引和按照每个终端单独设定的偏移而决定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中,提取对于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发送数据的应答信息被映射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由此,即使在将EPDCCH配置在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或者第2EPDCCH-PRB集合内的SS中进行收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终端动态地分配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因此,能够高效地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此外,与第1EPDCCH-PRB集合内的SS相对应的PUCCH资源不依赖于终端固有的参数,因而能够在RRC连接确立(或者对象小区被设定为容纳小区)之前利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终端根据是以CSS检测EPDCCH还是以USS检测EPDCCH,来切换用于发送的PUCCH资源。此外,基站根据是将PDCCH或者EPDCCH配置于第1EPDCCH-PRB集合来发送还是配置于第2EPDCCH-PRB集合来发送,来切换用于接收的PUCCH资源。但是,即使取代EPDCCH-PRB集合而根据DCI格式来进行切换,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接近的效果。更具体来说,终端根据作为EPDCCH是检测能够以第1EPDCCH-PRB集合的SS发送的DCI格式还是检测仅能够以第2EPDCCH-PRB集合的SS发送的DCI格式,来切换用于发送的PUCCH资源。此外,基站根据作为EPDCCH是发送能够以第1EPDCCH-PRB集合的SS发送的DCI格式还是发送仅能够以第2EPDCCH-PRB集合的SS发送的DCI格式,来切换用于接收的PUCCH资源。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数据信道、控制信道、PDSCH、PDCCH以及参考信号的映射单位而使用资源元素、资源块,作为时间方向的发送单位而使用子帧、无线帧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使取代它们而使用由任意的频率和时间构成的区域以及时间单位,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系统信息是指使用主信息块或者系统信息块来广播的信息。通常,这些信息是使用物理广播信道或者系统信息用的下行链路许可所指定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广播的(可以将这些信道称为广播信道)。但是并不限于此。在进行小区间越区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越区切换对象的小区中的专用RRC信令,将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系统信息设定到终端。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配置于PDSCH区域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3称为EPDCCH,以使与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区分变得明确来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使是在将双方都称为PDCCH的情况下,只要在配置于PDSCH区域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配置于PDCCH区域的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执行不同的动作,则与将EPDCCH和PDCCH区分开的上述各实施方式实质上是相同的。此外,虽然将配置于第1EPDCCH-PRB集合的SS和第2EPDCCH-PRB集合的SS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3都称为EPDCCH,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称呼。例如,可以将配置于第1EPDCCH-PRB集合的SS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3称为FPDCCH(Further-Enhanced PDCCH),而将配置于第2EPDCCH-PRB集合的SS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03称为EPDCCH。
另外,终端在与基站开始通信时,将表示对于基站而言是否能够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功能的信息(终端性能信息或者功能组信息)通知给基站,从而基站能够判断是否能够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功能。更具体来说,在能够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功能的情况下,只要在终端性能信息中包含表示这一情况的信息即可,而在不能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功能的情况下,只要使得在终端性能信息中不包含与本功能相关的信息即可。或者,只要在能够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功能的情况下,在功能组信息的给定比特字段中设定1,在不能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功能的情况下,将功能组信息的给定比特字段设为0即可。
与本发明相关的基站以及终端中执行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以实现与本发明相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作用的程序)。而且,由这些装置所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暂时地蓄积到RAM中,然后,保存在各种ROM、HDD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作为保存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的任何介质。此外,不仅能够通过执行载入后的程序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还存在基于该程序的指示而与操作系统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等共同进行处理,由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在市场中流通的情况下,可以将程序保存在便携式记录介质中来使其流通,或者传送到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而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在该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以及终端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典型的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基站以及终端的各功能模块既可以单独地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集成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了详细叙述,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要素,将取得同样的效果的要素彼此进行了置换的构成也包含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
符号说明
101 基站
102 终端
103 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04 下行链路发送数据
105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401 码字生成部
402 下行链路子帧生成部
403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
404 OFDM信号发送部
405、511 发送天线
406、501 接收天线
407 SC-FDMA信号接收部
408 上行链路子帧处理部
409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
410、506 上级层
502 OFDM信号接收部
503 下行链路子帧处理部
504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提取部
505 码字提取部
507 应答信息生成部
508 上行链路子帧生成部
509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生成部
510 SC-FDMA信号发送部
2301 基站
2302 终端
2303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2304 下行链路发送数据
2305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其在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和
提取部,其监控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和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在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映射中,假设没有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来对资源元素进行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部还接收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和第2解调用参考信号,
所述提取部还监控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2解调用参考信号和所述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通过作为寻呼标识符的P-RNTI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通过作为终端标识符的C-RNTI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使用基于所述小区的小区标识符进行了初始化的序列来生成,
所述第2解调用参考信号使用基于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设定的值进行了初始化的序列来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配置在公共搜索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4.一种基站装置,其在小区中,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基站装置具有:
发送部,其发送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和
生成部,其生成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和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在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映射中,假设没有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来对资源元素进行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部还发送小区固有参考信号和第2解调用参考信号,
所述生成部还生成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2解调用参考信号和所述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通过作为寻呼标识符的P-RNTI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2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通过作为终端标识符的C-RNTI进行加扰后的附加了CRC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所述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使用基于所述小区的小区标识符进行了初始化的序列来生成,
所述第2解调用参考信号使用基于通过专用RRC信令而设定的值进行了初始化的序列来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配置在公共搜索区域的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7.一种通信方法,是在小区中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的步骤;和
监控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所述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和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在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映射中,假设没有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来对资源元素进行计数。
8.一种通信方法,是在小区中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的步骤;和
生成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所述第1解调用参考信号和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相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在所述第1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映射中,假设没有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来对资源元素进行计数。
CN201480012767.4A 2013-03-08 2014-03-07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027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6172 2013-03-08
JP2013-046172 2013-03-08
PCT/JP2014/055917 WO2014136928A1 (ja) 2013-03-08 2014-03-07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654A CN105027654A (zh) 2015-11-04
CN105027654B true CN105027654B (zh) 2019-01-11

Family

ID=5149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2767.4A Active CN105027654B (zh) 2013-03-08 2014-03-07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007341A1 (zh)
JP (1) JP6400564B2 (zh)
CN (1) CN105027654B (zh)
WO (1) WO2014136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36928A1 (ja) 2013-03-08 2014-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075364B (zh) * 2013-03-08 2018-12-2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6165323B (zh) * 2014-03-04 2018-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用于接收发现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321201B2 (ja) * 2014-03-12 2018-05-0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リソースの用途変更をサポート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6304352B (zh) * 2015-05-29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无线链路共享资源的配置方法、信号传输方法及节点
CN109314914B (zh) * 2016-08-12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9891975B (zh) 2016-11-04 2023-09-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标识和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10716128B2 (en) 2017-12-09 2020-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882375B (zh) * 2017-12-0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10235481A1 (en) * 2018-05-07 2021-07-2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108598B2 (en) * 2018-06-11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preemption in multi-TRP operation
US11206539B2 (en) * 2018-09-17 2021-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424897B2 (en) * 2020-04-15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ak suppression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uplink shared channel
US20230327841A1 (en) * 2020-10-12 2023-10-12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374A (zh) * 2009-08-05 2010-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1801093A (zh) * 2010-02-03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式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142640A3 (en) * 2010-05-14 2012-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47640A1 (ja) * 2011-04-27 2012-11-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6150B (zh) 2011-02-11 2022-10-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JP5895356B2 (ja) * 2011-04-27 2016-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961853B2 (ja) * 2011-04-27 2016-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007972B2 (en) * 2011-07-01 2015-04-14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tate transitioning control
JP5895388B2 (ja) * 2011-07-22 2016-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884152B2 (ja) * 2011-07-29 2016-03-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252918B2 (en) 2011-08-15 2016-02-0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JP6031105B2 (ja) * 2011-08-16 2016-11-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基地局が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を多重化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WO2013089020A1 (ja) * 2011-12-12 2013-06-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7257275B (zh) * 2012-01-27 2021-03-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由WTRU执行的用于ePDCCH的方法、WTRU、搜索空间监视方法和UE
US9509461B2 (en) * 2012-02-20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905990T3 (es) * 2012-03-05 2022-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ión de señal HARQ-ACK en respuesta a detección de tipo de canal de control en caso de múltiples tipos de canal de control
JP5981740B2 (ja) * 2012-03-15 2016-08-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198181B2 (en) * 2012-03-19 2015-11-24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ed comm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US9338773B2 (en) 2012-03-26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search space for EPDCCH in LTE
JP6180502B2 (ja) * 2012-04-02 2017-08-16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通信における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
US9198070B2 (en) * 2012-05-14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82693B2 (en) 2012-05-14 2015-03-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761109B2 (en) * 2012-08-03 2014-06-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control channel
US9155089B2 (en) 2012-08-10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ID and antenna port configurations for EPDCCH
US20140133395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cells
US9112662B2 (en) * 2013-01-17 2015-08-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verhead reduc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ment signals
TWI561037B (en) 2013-01-22 2016-12-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new carrier typ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75364B (zh) * 2013-03-08 2018-12-2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4136928A1 (ja) 2013-03-08 2014-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374A (zh) * 2009-08-05 2010-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1801093A (zh) * 2010-02-03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式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142640A3 (en) * 2010-05-14 2012-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47640A1 (ja) * 2011-04-27 2012-11-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654A (zh) 2015-11-04
US20160007341A1 (en) 2016-01-07
WO2014136928A1 (ja) 2014-09-12
JP6400564B2 (ja) 2018-10-03
JPWO2014136928A1 (ja) 2017-02-16
US20170273075A1 (en) 2017-09-21
US10356763B2 (en)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36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502765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3688584B (zh) 终端、基站、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JP5379256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12629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499597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101709024B1 (ko) 기지국 장치, 이동국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JP5314779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379255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608696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404116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WO2015046358A1 (ja)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4203392A1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WO2015046165A1 (ja)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379254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981740B2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863736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229771A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229770A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863737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5142311A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232969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017862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