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7173B - 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 Google Patents

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7173B
CN105027173B CN201380074218.5A CN201380074218A CN105027173B CN 105027173 B CN105027173 B CN 105027173B CN 201380074218 A CN201380074218 A CN 201380074218A CN 105027173 B CN105027173 B CN 105027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senso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2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7173A (zh
Inventor
大友俊也
山下浩郎
山下浩一郎
铃木贵久
山内宏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27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7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节点(#1)~(#6)、…、(#N)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判断作为第1节点而从节点(#1)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作为第2节点而从节点(#2)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在判断为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节点(#1)~(#6)、…、(#N)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停止节点(#2)对从节点(#2)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Description

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能够使带传感器的节点分散在规定空间中,且各节点协调来采集环境、物理状况的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系统。系统内的各节点通过多跳通信来收发数据。
作为相关的先行技术,例如存在如下的技术,即将包括传感器的某节点检测出的数据发送给其它节点,其它节点在从某节点发送的数据与从其它节点的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通知异常的产生。另外,存在传感器节点根据规定期间所获取的观测值来计算出特征量,并仅在判定为特征量超过规定阈值时,将规定期间所获取的观测值发送给服务器的技术。另外,存在仅判别监视工具所使用的附设用状态传感器检测的物理量的范围,并仅在异常检测时进行发送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58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49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048064号
然而,根据以往技术,在要将从系统内的节点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汇集收集于某节点的情况下,各节点转发数据而将数据汇集于某节点,系统整体的数据的通信量增加。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系统整体的数据的通信量的抑制的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在多个通信装置的各个通信装置通过多跳通信来收发数据的系统的数据收集方法中,在从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1通信装置具有的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2通信装置具有的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停止第2通信装置对从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的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起到能够实现系统整体的数据的通信量的抑制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所涉及的数据收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节点的硬件构成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检查员终端的硬件构成例子的框图。
图4是表示系统的功能例子的框图。
图5是表示节点以及检查员终端发送的信号一览表的例子说明图。
图6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说明图(其1)。
图7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说明图(其2)。
图8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说明图(其3)。
图9是表示向组追加成员的追加例子的说明图(其1)。
图10是表示向组追加成员的追加例子的说明图(其2)。
图11是表示从组删除成员的删除例子的说明图(其1)。
图12是表示从组删除成员的删除例子的说明图(其2)。
图13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1)。
图14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2)。
图15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3)。
图16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4)。
图17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向组追加成员的追加例子的时序图。
图19是表示从组删除成员的删除例子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时序图。
图21是表示数据收集时的动作例子的时序图。
图22是表示数据获取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代表更新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数据收集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公开的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所涉及的数据收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系统100具有节点#1~#6、…、#N、和检查员终端101。N为正的整数。节点#1~#6、…、#N被配置在规定区域A内。规定区域A例如是被混凝土、土、水、空气等物质充满的区域。节点#1~#6、…、#N是具有传感器的通信装置。节点#1~#6、…、#N具有能量收集元件,利用由能量收集元件产生的电力进行动作。节点#1~#6、…、#N进行若被充分蓄电则启动,发送数据再休眠这种间歇动作。另外,由于由能量收集元件产生的电力被限制,所以节点#1~#6、…、#N具有电力消耗较少的短距离无线,通过多跳通信来收发数据。
节点#1~#6、…、#N从各个具有的传感器检测规定区域A内的温度、湿度、应力这些数据。检查员终端101收集节点#1~#6、…、#N检测出的数据。收集到的数据汇集于服务器,被使用于解析处理。
例如,规定区域A是边境的隧道内的混凝土。而且,检查员每月来访一次,在检查员终端101进行操作,以进行数据收集。接受到操作的检查员终端101收集从节点#1~#6、…、#N的各传感器检测出的应力。
在收集数据时,检查员终端101向节点#1~#6、…、#N发送数据收集要求。接收数据收集要求的节点#1~#6、…、#N将本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短距离无线到达的周边的节点,休眠,进行充电直至再次能够动作为止。接收到其它节点的数据的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周边的节点,休眠,进行充电直至能够再次动作为止。节点#1~#6、…、#N反复转发,直至数据到达检查员终端101为止。
此时,检查员终端101从#1~#6、…、#N收集数据花费时间。具体地,若某节点为了数据发送而发射电波,则其它节点为了数据转发而发射电波。由于其它节点在发射电波后充电,所以为下一个节点产生数据,而在充电时间后。检查员终端101从全部数据收集数据花费用((数据的传递时间+充电时间)×节点的个数)所计算出的时间。若数据的传递时间能够忽略,充电时间为1分钟、节点的个数为1000个,则检查员终端101从全部节点收集数据花费17小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00中,传感器的数据的内容接近的节点群中的某节点代表节点群来发送数据,而其它节点将数据的发送委托给某节点,仅进行数据的转发。由此,对于系统100,系统整体的数据的通信量减少,发送数据时所要求的充电的次数减少,所以能够缩短全部数据的收集所花费的时间
首先,节点#1~#6、…、#N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判断作为第1节点而从节点#1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作为第2节点而从节点#2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任意一个节点可以是节点#1,可以是节点#2,也可以是节点#1以及节点#2以外的节点。
例如,如果任意一个节点是节点#1,则节点#1接收节点#2的数据,并比较接收到的数据和从节点#1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断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另外,如果任意一个节点是节点#4,则节点#4接收节点#1的数据和节点#2的数据,并比较接收到的2个数据,判断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在图1的例子中,将任意一个节点作为节点#2,节点#2接收节点#1的数据,并比较接收到的数据和从节点#2具有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断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
另外,对于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在2个数据满足由系统100的开发者指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任意一个节点判断为数据的内容相同。指定的条件例如是2个数据的差值为阈值以内、2个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等。
在判断为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节点#1~#6、…、#N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停止节点#2对从节点#2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停止发送的任意一个节点可以与进行判断的节点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节点。如果是不同的节点,则进行判断的节点将判断结果通知给停止发送的节点。在图1的例子中,节点#2停止从节点#2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转发的结果是检查员终端101收集系统100内的传感器的数据。收集的数据例如为处于规定区域A的应力集中产生的位置附近的各节点的传感器的数据、和不处于规定区域A的应力集中产生的位置附近的节点群中的某节点代表节点群所发送的某节点的传感器的数据。
通过停止数据的发送,系统100能够减少转发的数据的量。因转发的数据的量减少,检查员终端101能够缩短从将数据收集要求发送至点#1~#N开始至接收到数据为止的时间。例如,在不停止节点#2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节点#2作为周边的节点,对充电完毕的节点#5发送节点#2的数据。接下来,节点#1将节点#1的数据发送给节点#5在经过充电时间后。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00由于停止节点#2的数据的发送,所以能够不等待充电时间而发送数据,因此能够缩短直至接收到数据为止的时间。接下来,使用图2~图3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00进行说明。
(节点的硬件构成例子)
图2是表示节点的硬件构成例子的框图。在图2的例子中,以节点#1为例,表示节点#1的硬件构成。其它节点也为与节点#1同样的硬件构成。节点#1具有微处理器(以下,称为“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201、传感器202、无线通信电路203、RAM(Random Access Memory)204、ROM(Read Only Memory)205、非易失性存储器206、天线207、采集机208、蓄电池209、和PMU(Power Management Unit:电源管理单元)210。节点#1具有将MCU201、传感器202、无线通信电路203、RAM204、ROM205、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06连接起来的总线211。
MCU201是管理节点#1的全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例如,MCU201对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进行处理。传感器202是检测设置位置上的规定的位移量的装置。传感器202能够使用例如检测设置位置的压力的压电元件、检测温度的元件、检测光的光电元件等。天线207收发与母机进行无线通信的电波。无线通信电路2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输出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作为接收信号,并将发送信号作为无线电波经由天线207发送。无线通信电路203可以是采用能够与处于数10cm附近的其它节点进行通信的短距离无线的通信电路。
RAM204是储存MCU201中的处理的临时数据的存储装置。ROM205储存MCU201执行的处理程序等的存储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206是可写入的存储装置,即使在电力供给中断时也保持写入的规定数据。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206采用闪存等。
采集机208是图1所说明的能量收集元件,是基于节点#1的设置位置的外部环境,例如,光、振动、温度、无线电波(接收电波)等能量变化来进行发电的装置。另外,采集机208也可以根据由传感器202检测出的位移量来进行发电。蓄电池209是积蓄由采集机208发出的电力的装置。即,节点#1不需要外部电源等,在自装置的内部生成动作所要求的电力。PMU210是进行将由蓄电池209积蓄的电力作为驱动电源供给给节点的各部的控制的装置。
另外,非易失性存储器206具有对本节点ID(IDentification)、阈值、组代表节点ID、组成员ID一览表、和过去的数据进行存储的区域。本节点ID是赋予给各节点的识别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1、…/#N作为ID进行说明。阈值是用于分组或不分组的值。阈值由系统100的管理者等指定。例如,如果使属于同一组的节点数增加来减少系统100内的通信量,则系统100的管理者将阈值指定得较大。
组代表节点ID是代表本节点所属的组的节点ID。组成员ID一览表是所属于组的节点ID的一览表。过去的数据是从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
(检查员终端101的硬件构成例子)
图3是表示检查员终端的硬件构成例子的框图。检查员终端101具有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1、大容量的ROM302,RAM303、非易失性存储器304、接口(I/O(Input/Output))电路305、无线通信电路311、天线312、和网络I/F313。CPU301可以比节点的MCU201高性能。检查员终端101具有将CPU301、ROM302、RAM303、非易失性存储器304、和I/O电路305连接起来的总线306。检查员终端101可以与节点不同而基于外部电源进行动作,也可以基于内部电源进行动作。非易失性存储器304对系统100内的节点ID一览表进行存储。
另外,在I/O电路305上连接有无线通信电路311以及天线312、和网络I/F313。由此,检查员终端101能够经由无线通信电路311以及天线312与节点进行无线通信。此外,无线通信电路311可以是采用能够与处于数10cm附近的节点进行通信的短距离无线的通信电路,也可以是采用能够与处于远方的节点进行通信的中长距离无线的通信电路。并且,检查员终端101能够经由网络I/F313通过IP(Internet Protocol)的协议处理等并经由因特网等网络314与服务器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系统100的功能)
接下来,对系统100的功能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系统的功能例子的框图。系统100包括发送部401、接收部402、判断部403、设定部404、和控制部405。发送部401~控制部405通过由MCU201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程序来实现发送部401~控制部405的功能。存储装置具体而言例如是图2所示的ROM205、RAM204、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等。
另外,发送部401~控制部405可以由节点#1~#N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具有。例如,可以是节点#1具有发送部401,节点#2具有接收部402~控制部405。或者,也可以是节点#1、#2具有发送部401,节点#3具有接收部402和判断部403,节点#4具有设定部404和控制部405。
发送部401发送从本节点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另外,在设定部404将第1以及第2节点设定为同一组的情况下,发送部401可以通过第1节点将表示第1以及第2节点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与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表示第1以及第2节点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只要能够与各节点的识别信息、其它组的识别信息区别则可以是任何的值,例如,结合了属于组的节点的识别信息的值。
例如,在设定部404将节点#1、#2设定为同一组的情况下,发送部401发送节点#1的数据、和结合了节点#1、#2的识别信息的#1#2。对于从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而言,例如,如果传感器202为压电元件则是压力的值,如果传感器202是检测温度的元件则是温度的值,如果传感器202是检测光的元件则是照度的值、光度的值。
另外,发送的数据可以是从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自身,也可以是对从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进行编码的数据。另外,发送部401也可以通过第1节点发送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组内的数据的平均值、分散这样的组内的传感器202的数据的特征值。
另外,在设定部404将第1节点和第2节点设定为同一组后,从组除去第2节点的情况下,发送部401可以通过第1节点发送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第1节点的ID。
另外,在设定部404将第1节点和第2节点设定为同一组后从组除去第1节点的情况下,发送部401也可以通过第1节点发送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第1节点的ID。
另外,在设定部404将第1节点和多个第2节点设定为同一组后,从组除去第1节点。此时,发送部401可以通过组内的第2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将组内的节点的识别信息与从多个第2节点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例如,假设第1节点为节点#1,第2节点为节点#2、#3,从组除去节点#1。此时,发送部401通过节点#2、#3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发送任意一个节点的数据、和成为节点#1、#2的识别信息的#1、#2。另外,发送部401的发送目的地是处于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电路203进行通信的位置的周边的节点。
接收部402接收从其它节点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例如,接收部402接收由发送部401发送的数据。此外,接收到的数据被存储于RAM204、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等存储区域中。
判断部403判断从第1节点具有的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多个节点中的第2节点具有的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第1节点和第2节点可以不跳跃而能够直接进行通信,也可以能够以规定的跳数进行通信。规定的跳数由系统100的管理者等指定。例如,系统100的管理者根据规定区域A、传感器202测定的对象等来设定跳数。
另外,判断部403可以判断从第1传感器202新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新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此时,从第1传感器202新获取的数据从前次判断时的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发生变化。此时,判断部403可以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新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新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并不相同。从第2传感器202新获取的数据从前次判断时的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也相同。
此外,接收到的数据被存储于RAM204、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等存储区域中。另外,判断部403也可以将判断结果发送给与执行判断部403的节点不同的其它节点。
在通过判断部403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设定部404将第1节点和第2节点设定为同一组。
另外,设定部404再开始第2节点对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从组除去第2节点。
另外,设定部404停止第2节点对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后,在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组除去第1节点。此外,设定结果被存储于存储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的区域中。
在判断部403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控制部405停止第2节点对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另外,在满足如下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405可以再开始第2节点对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如下的条件是判断部403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不相同的情况。
图5是表示节点以及检查员终端发送的信号一览表的例子的说明图。表501表示节点以及检查员终端101发送的信号的一览表。节点以及检查员终端101发送13种信号。具体而言,组创建所使用的信号是组创建委托和组创建响应(新)。组的变更所使用的信号是组创建响应(追加)、成员追加委托、组除去委托、组除去响应、成员除去委托、代表变更委托、代表变更响应、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和代表更新委托。数据收集所使用的信号是数据收集要求、和数据收集响应。
组创建委托是未所属于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变化超过阈值时发送的信号。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是超过阈值的节点。组创建委托的发送目的地是周边的节点。组创建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和发送源的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
组创建响应(新)是接收组创建委托,而未所属于组、且组创建委托的数据与本节点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以内时发送的信号。以下,2个数据的差值是2个数据的差的绝对值。组创建响应(新)的发送源是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节点。组创建响应(新)的发送目的地是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组创建响应(新)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
组创建响应(追加)是接收组创建委托,所属于组、且组创建委托的数据与本节点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以内时发送的信号。组创建响应(追加)的发送源是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节点。组创建响应(追加)的发送目的地是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组创建响应(追加)的附属数据是组代表节点ID。
成员追加委托是发送组创建响应(追加)时所发送的信号。成员追加委托的发送源是发送了组创建响应(追加)的节点。成员追加委托的发送目的地是组代表节点。成员追加委托的附属数据是追加的节点的ID。
组除去委托是所属于组、且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的变化超过阈值时发送的信号。组除去委托的发送源是超过阈值的节点。组除去委托的发送目的地是周边的节点。组除去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和发送源的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
组除去响应是接收组除去委托,所属于组、且组除去委托的数据与自身的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时发送的信号。组除去响应的发送源是接收到组除去委托的节点。组除去响应的发送目的地是发送了组除去委托的节点。组除去响应的附属数据是组代表节点ID。
成员除去委托是发送组除去响应时发送的信号。成员除去委托的发送源是发送了组除去响应的节点。成员除去委托的发送目的地是组代表节点。成员除去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删除的节点的ID。
数据收集要求是收集数据时发送的信号。数据收集要求的发送源是检查员终端。数据收集要求的发送目的地是全部的节点。
数据收集响应是接收数据收集要求,而成为组未所属或者组代表节点的节点发送的信号。数据收集响应的发送源是组未所属的节点或者组代表节点。数据收集响应的发送目的地是周边的节点。数据收集响应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组成员的ID、和发送源的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
代表变更委托是本节点为组代表节点、且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变化超过阈值时发送的信号。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是超过阈值的组代表节点。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目的地是周边的节点。代表变更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和发送源的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发送源ID与组代表节点ID相同。
代表变更响应是接收代表变更委托,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为本节点的组代表节点、且代表变更委托的数据与本节点的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时发送的信号。代表变更响应的发送源是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的节点。代表变更响应的发送目的地是发送了代表变更委托的节点。代表变更响应的附属数据是本节点ID。
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是接收代表变更响应、且本节点为组代表节点的节点发送的信号。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发送源是接收到代表变更响应的组代表节点。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发送目的地是最初发送了代表变更响应的节点。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附属数据是组成员ID一览表。
代表更新委托是接收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本节点成为新组代表节点的节点发送的信号。代表更新委托的发送源是新组代表节点。代表更新委托的发送目的地是相同的组的节点。代表更新委托的附属数据是旧组代表节点ID和新组代表节点ID。新组代表节点ID与本节点ID一致。
此外,可以是图5所示的信号以外的信号。例如,检查员终端可以将变更阈值的信号发送给全部节点。接收到变更阈值的信号的节点变更阈值。
接下来,使用图6~图16对使用图5所示的信号,进行组的创建、向组追加成员、从组删除成员、和组的代表节点的变更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说明图(其1)。图6所示的系统100包括节点#1~#9。节点#1的周边的节点作为节点#2~#9。另外,从节点ID#1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为15。同样地,从节点#2~#9的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分别为17、13、11、9、12、14、18、21。
节点#1比较获取的数据和前次的数据,如果2个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A,则对周边的节点进行查询。此处,将阈值A设为4,将前次的数据设为10。此处,可以不与前次的数据进行比较,而使用过去的数据的平均值。另外,节点#1可以不是判断2个数据的差值是否超过阈值,而判断2个数据的比例是否超过阈值。
在图6的例子中,|15-10|=5>阈值A=4,差值超过阈值A,所以节点#1向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2~#9发送组创建委托。此外,|x|表示x的绝对值。组创建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1、和成为发送源的节点#1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15。
图7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说明图(其2)。图7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1发送组创建委托后的状态。如果从本节点的传感器202获取的第1数据与接收到的从节点#1的传感器202获取的第2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则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节点#2~#9判断为第1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此处,将阈值B设为5。
例如,节点#2由于|17-15|=2≤阈值B=5,所以节点#2判断为第1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同样地,节点#3、#4、#6~#8也判断为第1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节点#5、#9由于第1与第2数据的差值大于阈值B,所以判断为第1和第2数据的内容不相同。
判断为第1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的节点#2~#4、#6~#8登记与节点#1同一组这个信息,并且将组创建响应(新)发送给节点#1。组创建响应(新)成为各发送源节点的ID。是同一组这个信息例如可以是作为组的代表的组代表节点的ID,也可以是能够唯一识别组的值。另外,组的代表节点如果是同一组内则哪个节点都可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1作为组代表节点。因此,节点#2~#4、#6~#8将节点#1的ID:#1作为组代表节点并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
接收到组创建响应(新)的节点#1将组创建响应(新)的发送源ID作为所属于同一组的成员并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中。图7的例子中,节点#1将#2~#4、#6~#8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作为所属于同一组的成员。
图8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说明图(其3)。图8所示的系统100是登记组后的状态。如图8所示,节点#1~#4、#6~#8成为同一组。并且,节点#1成为组代表节点,节点#2~#4、#6~#8成为组所属节点。
图9是表示向组追加成员的追加例子的说明图(其1)。图9所示的系统100包括节点#10,表示节点#1~#4、#6~#8成为同一组后的状态。节点#10的周边的节点为节点#6。另外,节点#10不所属于组。并且,从节点#10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是16。
节点#10比较获取的数据和过去的数据,如果差值超过阈值A,则对周边的节点进行查询。此处,作为差值超过阈值A,节点#10将组创建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6。组创建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10、和从成为发送源的节点#10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16。
图10是表示向组追加成员的追加例子的说明图(其2)。图10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6接收到组创建委托后的状态。节点#6比较从成为本节点的节点#6的传感器202获取的第1数据、和从节点#10的传感器202获取的第2数据,来判断差值是否是阈值B以内。具体而言,节点#6由于|16-12|=4≤阈值B=5,所以节点#6判断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
在判断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使节点#10属于节点#6属于的组,节点#6将组创建响应(追加)发送给节点#10。组创建响应(追加)的附属数据是组代表节点ID:#1。接收到组创建响应(追加)的节点#10将节点#1的ID:#1作为组代表节点并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
另外,在判断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将使节点#10属于节点#6属于的组通知给组代表节点,节点#6将成员追加委托发送给作为组代表节点的节点#1。成员追加委托的附属数据是追加节点的ID:#10。接收到成员追加委托的节点#1将#10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作为属于同一组的成员。通过以上,节点#1~#4、#6~#8、#10成为同一组。
图11是表示从组删除成员的删除例子的说明图(其1)。图11所示的系统100是将节点#10追加到与节点#1~#4、#6~#8同一组的状态。而且,在图11中,节点#10的数据发生变化,变为40。在图11的例子中,由于|40-16|=24>阈值A=4,所以节点#10检测出数据发生变化。
在检测出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节点#10为了从所属中的组除去本节点,而将组除去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6。组除去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10、和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40。
图12是表示从组删除成员的删除例子的说明图(其2)。图12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6接收到组除去委托后的状态。节点#6比较从成为本节点的节点#6的传感器202获取的第1数据、和从节点#10的传感器202获取的第2数据,来判断差值是否是阈值B以内。具体而言,节点#6由于|40-12|=28>阈值B=5,所以节点#6判断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内容不相同。
在判断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内容不相同的情况下,为了将节点#10从节点#6所属的组除去,节点#6将组除去响应发送给节点#10。组除去响应的附属数据是组代表节点ID:#1。接收到组除去响应的节点#10消除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
另外,在判断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内容不相同的情况下,为了将节点#10从节点#6所属的组除去,节点#6将成员除去委托发送给作为组代表节点的节点#1。成员除去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删除的节点的ID:#10。接收到成员除去委托的节点#1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删除成员除去委托的删除的节点的ID。通过以上,节点#1~#4、#6~#8成为同一组。
图13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1)。图13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1~#3、#7、#8成为同一组的状态。另外,节点ID#1的周边的节点是节点#2~#9。而且,在图13中,节点#1的数据发生变化,变为36。在图13的例子中,由于|36-15|=21>阈值A=4,所以节点#1检测数据发生变化。
在检测出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节点#1为了变更组代表节点,而将代表变更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2~#9。代表变更委托的附属数据是发送源ID:#1、和成为发送源的节点#1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36。
图14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2)。图14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1发送了代表变更委托的后的状态。另外,在图14的状态下,节点#2首先将代表变更委托的响应即代表变更响应发送到节点#1。代表变更响应的附属数据是本节点ID:#2。
此外,节点#3、#7、#8也将代表变更响应发送给节点#1,但节点#1放弃最初接收到的代表变更响应以外的代表变更响应。另外,节点#4~#6、#9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后,由于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ID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的存储内容不一致,所以作为与其它组有关的委托,放弃代表变更委托。
图15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3)。图15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1接收到代表变更响应后的状态。节点#1首先将发送了代表变更响应的节点#2作为新组代表节点,并将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发送给节点#2。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附属数据是组成员ID一览表。图15所示的组成员ID一览表的存储内容是#2、#3、#7、#8。
接收到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节点#2从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组成员ID一览表除去作为本节点ID的#2。而且,节点#2将除去作为本节点ID的#2的#3、#7、#8作为所属于同一组的成员,并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中。
图16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说明图(其4)。图16所示的系统100是节点#2接收到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后的状态。成为新组代表节点的节点#2参照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将代表更新委托发送给同一组的节点#3、#7、#8。代表更新委托的附属数据是旧组代表节点ID:#1、和新组代表节点ID:#2。
接收到代表更新委托的节点#3、#7、#8比较代表更新委托的旧组代表节点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并在一致的情况下,将代表更新委托的新组代表节点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
接下来,使用图17~图21所示的时序图,对使用图6~图16所说明的组的创建、向组追加成员、从组删除成员、和组的代表节点的变更进行说明。图17~图21所示的系统100包含节点ID#1~#N。
图17是表示组的创建例子的时序图。图17所示的节点#1~#N不所属于组。另外,节点#1的周边的节点是节点#2~#N。
节点#1充分充电后,执行数据获取处理(步骤S1701)。数据获取处理的详细在图22中后述。另外,节点#1充电可执行数据获取处理的电量即可。在图17的例子中,假设本次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A,节点#1将组创建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2、#3、…、#N(步骤S1702)。
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节点#2、#3、…、#N执行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1703)。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3中后述。在图17的例子中,节点#3、…#N比较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和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由于差值大于阈值B,所以不进行对组创建委托的响应。另一方面,由于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和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所以节点#2将对组创建委托的组创建响应(新)发送给节点#1(步骤S1704)。
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节点#1执行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步骤S1705)。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5中后述。
图18是表示向组追加成员的追加例子的时序图。图18所示的节点#1不所属于组。而且,节点#2~#N所属于同一组。节点#3是节点#2~#N所属的组的组代表节点。另外,节点#1的周边的节点为节点#2、#N。
节点#1充分充电后,执行数据获取处理(步骤S1801)。在图18的例子中,假设本次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A,节点#1将组创建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2、#N(步骤S1802)。
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节点#2、#N执行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1803)。在图18的例子中,节点#N由于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与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差值大于阈值B,所以不进行对组创建委托的响应。另一方面,节点#2由于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与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且本节点所属于组,所以将对组创建委托的组创建响应(追加)发送给节点#1(步骤S1804)。
接收到组创建响应(追加)的节点#1执行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步骤S1805)。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6中后述。
另外,节点#2在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中,将成员追加委托发送给作为组代表节点的节点#3(步骤S1806)。接收到成员追加委托的节点#3执行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1807)。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7中后述。
图19是表示从组删除成员的删除例子的时序图。图19所示的节点#1~#N所属于同一组。节点#3是节点#1~#N所属的组的组代表节点。另外,节点#1的周边的节点是节点#2、#N。
节点#1充分充电后,执行数据获取处理(步骤S1901)。在图19的例子中,节点#1由于本次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A、且所属于组,所以将组除去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2、#N(步骤S1902)。
接收到组除去委托的节点#2、#N执行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1903)。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4中后述。节点#N由于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与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所以不进行对组除去委托的响应。另一方面,节点#2由于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与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差值大于阈值B,所以将组除去响应发送给节点#1(步骤S1904)。
接收到组除去响应的节点#1执行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步骤S1905)。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8中后述。
另外,节点#2在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中,将成员除去委托发送给作为组代表节点的节点#3(步骤S1906)。接收到成员除去委托的节点#3执行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1907)。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29中后述。
图20是表示组代表节点的变更例子的时序图。图20所示的节点#1不所属于组。而且,节点#2~#N所属于同一组。节点#2是节点#2~#N所属的组的组代表节点。另外,节点#2的周边的节点是节点#1、#3,#N。
节点#2充分充电后,执行数据获取处理(步骤S2001)。在图20的例子中,假设本次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超过阈值A,节点#2将代表变更委托发送给作为周边的节点的节点#1、#3、#N(步骤S2002)。
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的节点#1、#3、#N执行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2003)。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30中后述。节点#1由于接收到的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代表节点ID不同,所以判断为不是与本节点有关的代表变更委托,不进行对代表变更委托的响应。节点#3、#N判断为接收到的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代表节点ID一致,是与本节点有关的代表变更委托,并将对代表变更委托的响应即代表变更响应发送给节点#2(步骤S2004)。在图20的例子中,节点#3比节点#N先发送代表变更响应。
接收到来自节点#3的代表变更响应的节点#2执行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步骤S2005)。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31中后述。节点#2在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中,将节点#3作为组的新组代表节点,并将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发送给节点#3(步骤S2006)。
接收到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节点#3执行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步骤S2007)。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32中后述。节点#3在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中,将代表变更委托发送给所属于同一组的节点#N(步骤S2008)。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的节点#N执行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步骤S2009)。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的详细在图33中后述。
图21是表示数据收集时的动作例子的时序图。图21所示的节点#1不所属于组。另外,节点#2~#N所属于同一组。节点#3是节点#2~#N所属的组的组代表节点。并且,作为节点#1的周边的装置,有检查员终端101和节点#2。并且,节点#2的周边的装置是节点#1、#N。并且,节点#3的周边的装置是节点#2。
检查员终端101根据来自操作检查员终端101的检查员的指示等,执行数据收集要求处理(步骤S2101)。数据收集要求处理是图34所示的数据收集处理的一部分。数据收集要求处理在图34中后述。检查员终端101在数据收集要求处理中,将数据收集要求发送给节点#1~#3、#N(步骤S2102)。接收到数据收集要求的节点#1~#3、#N执行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步骤S2103)。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是图34所示的数据收集处理的一部分。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在图34中后述。
节点#1由于是组未所属,所以在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中,将包括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数据收集响应发送给周边的装置(步骤S2104)。在图21的例子中,作为节点#1的周边的装置,有检查员终端101和节点#2,所以节点#1向检查员终端101和节点#2发送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在图21中省略向节点#2发送的图示。由此,检查员终端101能够收集节点#1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
另外,由于节点#2、#N是组所属,并不是组代表,所以在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中,不将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发送给周边的装置。
另一方面,节点#3由于是组代表,所以在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中,将包括本节点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的数据收集响应发送给周边的装置(步骤S2105)。在图21的例子中,作为节点#3的周边的装置,有节点#2,所以节点#3向节点#2发送数据收集响应。从节点#3接收到数据收集响应的节点#2将接收到的数据收集响应转发给周边的装置(步骤S2106)。在图21的例子中,作为节点#2的周边的装置,有节点#1和节点#3,由于节点#3是数据收集响应的转发源,所以节点#2向节点#1转发数据收集响应。
从节点#2接收到数据收集响应的节点#1将接收到的数据收集响应转发给周边的装置(步骤S2107)。在图21的例子中,作为节点#1的周边的装置,有检查员终端101和节点#2,由于节点#2是数据收集响应的转发源,所以节点#1向检查员终端101转发数据收集响应。由此,检查员终端101能够收集代表节点#2、#3、#N所属的组的节点#3的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
接下来,使用图22~图34对使用图17~图21所说明的时序图所示的处理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数据获取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数据获取处理是从传感器202获取数据,并根据获取的结果向其它节点发送信号的处理。另外,数据获取处理由全部的节点执行。
节点获取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步骤S2201)。接下来,节点判断获取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是否是阈值A以上(步骤S2202)。在获取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A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202:是),节点接下来判断本节点是否是代表节点(步骤S2203)。具体而言,如果储存在本节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06中的代表节点ID所储存的值为本节点的ID,则节点判断为本节点是代表节点。
在本节点不是代表节点的情况下(步骤S2203:否),节点接下来判断本节点是否所属于组(步骤S2204)。在本节点不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2204:否),节点向周边的节点发送组创建委托(步骤S2205)。
在本节点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2204:是),节点向周边的节点发送组除去委托(步骤S2206)。在本节点是代表节点的情况下(步骤S2203:是),节点向周边的节点发送代表变更委托(步骤S2207)。在获取的数据与前次的数据的差值不是阈值A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202:否),或者,步骤S2205~步骤S2207中的任意一个处理结束后,节点结束数据获取处理。通过执行数据获取处理,节点能够检测组的创建、从组的除去、是组代表节点时的变更的契机。
图23是表示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是接收到组创建委托时进行的处理。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由接收组创建委托的节点执行,组创建委托被发送给周边的节点,所以实际上任何节点都有可能执行。
通过步骤S2205的处理,接收到组创建委托的情况下,节点获取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步骤S2301)。接下来,节点判断获取的数据与组创建委托的数据的差值是否是阈值B以内(步骤S2302)。在获取的数据与组创建委托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2302:是),节点接下来判断本节点是否所属于组(步骤S2303)。
在本节点不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2303:否),节点向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发送组创建响应(新)(步骤S2304)。接下来,节点将组创建委托的发送源ID作为组代表节点ID登记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步骤S2305)。此外,节点可以在步骤S2304的处理前执行步骤S2305的处理。
在本节点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2303:是),节点向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发送组创建响应(追加)(步骤S2306)。接下来,节点将成员追加委托发送给组代表节点(步骤S2307)。此外,节点也可以在步骤S2306的处理前执行步骤S2307的处理。
在获取的数据与组创建委托的数据的差值不是阈值B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2302:否),步骤S2305的处理结束后,或者,步骤S2307的处理结束后,节点结束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通过执行组创建委托接收处理,节点能够将传感器202的值接近的节点设定为同一组。
图24是表示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是接收到组除去委托时进行的处理。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由接收组除去委托的节点执行,组除去委托被发送给周边的节点,所以实际上任何节点都有可能执行。
通过步骤S2206的处理,接收到组除去委托的情况下,节点判断本节点是否所属于组(步骤S2401)。在本节点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2401:是),节点获取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步骤S2402)。接下来,节点判断获取的数据与组除去委托的数据的差值是否大于阈值B(步骤S2403)。
在获取的数据与组除去委托的数据的差值大于阈值B的情况下(步骤S2403:是),节点向组除去委托的发送源节点发送组除去响应(步骤S2404)。接下来,节点向代表节点发送成员除去委托(步骤S2405)。此外,节点也可以在步骤S2404的处理前执行步骤S2405的处理。
在本节点不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2401:否),获取的数据与组除去委托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2403:否),或者,步骤S2405的处理执行后,节点结束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通过执行组除去委托接收处理,能够从同一组除去传感器202的数据脱离的节点。
图25是表示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是接收到组创建响应(新)时进行的处理。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由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执行。
通过步骤S2304的处理,接收到组创建响应(新)的情况下,节点对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追加组创建响应(新)的发送源ID(步骤S2501)。接下来,节点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中登记本节点的ID(步骤S2502)。步骤S2502的执行结束后,节点结束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通过执行组创建响应(新)接收处理,节点能够以传感器202的数据接近的传感器202彼此创建组。
图26是表示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是接收到组创建响应(追加)时进行的处理。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由发送了组创建委托的节点执行。
通过步骤S2306的处理,在接收到组创建响应(追加)的情况下,节点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中登记组创建响应(追加)的组代表节点ID(步骤S2601)。在步骤S2601的执行结束后,节点结束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通过执行组创建响应(追加)接收处理,节点能够对以传感器202的数据接近的节点彼此所创建的组进行追加。
图27是表示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是接收到成员追加委托时进行的处理。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由组代表节点执行。因此,在图27的说明中,以执行主体为组代表节点进行说明。
通过步骤S2307的处理,在接收到成员追加委托的情况下,组代表节点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中登记成员追加委托追加的节点的ID(步骤S2701)。步骤S2701的执行结束后,组代表节点结束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通过执行成员追加委托接收处理,组代表节点能够对组追加传感器202的数据接近的节点。
图28是表示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是接收到组除去响应时进行的处理。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由发送了组除去委托的节点执行。
通过步骤S2404的处理,在接收到组除去响应的情况下,节点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获取代表节点ID(步骤S2801)。接下来,节点判断接收到的组除去响应的代表节点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代表节点ID是否一致(步骤S2802)。
在组除去响应的代表节点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代表节点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802:是),节点消除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代表节点ID(步骤S2803)。步骤S2803的执行结束后,或者,组除去响应的代表节点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代表节点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802:否),节点结束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通过执行组除去响应接收处理,节点在传感器202的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从组除去。
图29是表示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是接收到成员除去委托时进行的处理。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由组代表节点执行。因此,在图29的说明中,以执行主体为组代表节点进行说明。
通过步骤S2405的处理,在接收到成员除去委托的情况下,组代表节点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删除成员除去委托的删除的节点的ID(步骤S2901)。步骤S2901的执行结束后,组代表节点结束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通过执行成员除去委托接收处理,组代表节点能够从组除去传感器202的数据发生变化的节点。
图30是表示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是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时进行的处理。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由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的节点执行,发送代表变更委托的组代表节点向周边的节点发送代表变更委托,所以实际上任何节点都有可能执行。
通过步骤S2207的处理,接收到代表变更委托的节点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获取组代表节点ID(步骤S3001)。接下来,节点判定接收到的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是否一致(步骤S3002)。在接收到的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002:是),节点获取传感器202检测出的数据(步骤S3003)。接下来,节点判断获取的数据与代表变更委托的数据的差值是否大于阈值B(步骤S3004)。在获取的数据与代表变更委托的数据的差值大于阈值B的情况下(步骤S3004:是),节点向成为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的旧代表节点发送代表变更响应(步骤S3005)。
步骤S3005的执行结束后,代表变更委托的发送源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002:否),或者,获取的数据与代表变更委托的数据的差值为阈值B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3004:否),节点结束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通过执行代表变更委托接收处理,在组代表节点的传感器202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可成为新的组代表节点的节点能够作为组代表节点进行通知。
图31是表示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是接收到代表变更响应时进行的处理。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由发送了代表变更委托的旧组代表节点执行。因此,在图31的说明中,以执行主体为旧组代表节点进行说明。
通过步骤S3005的处理,接收到代表变更响应的旧组代表节点判断是否初次接收到代表变更响应(步骤S3101)。在初次接收到代表变更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3101:是),旧组代表节点向代表变更响应的发送源发送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步骤S3102)。
接下来,旧组代表节点消除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步骤S3103)。另外,旧组代表节点消除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步骤S3104)。此外,旧组代表节点可以在步骤S3103的处理的前执行步骤S3104的处理。
步骤S3104的执行结束后,或者,接收到第二次以及第二次以后的代表变更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3101:否),旧组代表节点结束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通过执行代表变更响应接收处理,旧组代表节点能够将所属于组的节点的ID交接给新组代表节点。
图32是表示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是接收到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时进行的处理。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由接收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新组代表节点执行。因此,图32的说明中,以执行主体为新组代表节点进行说明。
通过步骤S3102的处理,接收到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新组代表节点将接收到的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的组成员ID一览表登记至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成员ID一览表(步骤S3201)。接下来,新组代表节点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中登记本节点的ID(步骤S3202)。接下来,新组代表节点向成为组成员的节点发送代表更新委托(步骤S3203)。步骤S3203的执行结束后,新组代表节点结束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通过执行组成员ID一览表信号接收处理,新组代表节点能够向所属于同一组的节点通知新成为组代表节点的新组代表节点的ID。
图33是表示代表更新委托接收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代表更新委托接收处理是接收到代表更新委托时进行的处理。代表更新委托接收处理由所属于组的节点执行。
通过步骤S3203的处理,接收到代表更新委托的节点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获取组代表节点ID(步骤S3301)。接下来,节点判断接收到的代表更新委托的旧代表节点ID是否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一致(步骤S3302)。在接收到的代表更新委托的旧代表节点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302:是),节点将接收到的代表更新委托的新代表节点ID登记至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步骤S3303)。
步骤S3303的执行结束后,或者,接收到的代表更新委托的旧代表节点ID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06的组代表节点ID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302:否),节点结束代表更新委托接收处理。通过执行代表更新委托接收处理,所属于组的节点能够将新成为组代表节点的ID识别为组代表节点。
图34是表示数据收集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数据收集处理是收集系统100内的传感器202的数据的处理。数据收集处理有检查员终端101进行的处理、和节点进行的处理。将检查员终端101进行的处理作为数据收集要求处理。另一方面,将节点进行的处理作为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
检查员终端101将数据收集要求发送给各节点(步骤S3401)。检查员终端101待机一定时间(步骤S3402)。此外,如果无线通信电路311是采用短距离无线的通信电路,则检查员终端101通过多跳通信来将数据收集要求发送给各节点。
节点接收数据收集要求(步骤S3403)。接下来,节点判断本节点是否是组代表节点(步骤S3404)。在本节点不是组代表节点的情况下(步骤S3404:否),节点接下来判断本节点是否所属于组(步骤S3405)。在本节点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3405:是),节点结束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
在本节点是组代表节点的情况下(步骤S3404:是),或者,本节点不所属于组的情况下(步骤S3405:否),节点将数据收集响应发送给周边的节点(步骤S3406)。步骤S3406的执行结束后,节点结束数据收集要求接收处理。接收到数据收集响应的节点将数据收集响应转发给周边的节点。
检查员终端101接收数据收集响应(步骤S3407)。接下来,检查员终端101判断是否能够收集规定量的数据(步骤S3408)。规定量的数据由系统100的管理者等指定。例如,规定量的数据是全部数据的80[%]。在能够收集规定量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408:是),检查员终端101输出正常结束(步骤S3409)。在不能够收集规定量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408:否),检查员终端101输出异常结束(步骤S3410)。步骤S3409的执行结束后,或者,步骤S3410的执行结束后,检查员终端101结束数据收集要求处理。通过执行数据收集处理,检查员终端101能够收集传感器202的数据。
如以上说明那样,若从第1节点具有的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节点具有的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则系统100停止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由此,对于系统100,系统100整体的数据的通信量减少,发送数据时所要求的充电的次数减少,所以能够缩短全部数据的收集所花费的时间。
另外,系统100在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与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不相同的情况下,再开始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由此,系统100能够将内容发生变化的数据发送给检查员终端101。
另外,系统100在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与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将第1节点和第2节点设定为同一组。而且,系统100可以将组内的节点的ID与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由此,对于系统100,能够减少系统100内发送的数据量,并且,与节点的ID一起通知检查员终端101。如果通过赋予节点的ID,能够从节点的ID确定节点的位置,则解析数据的服务器能够进行使用数据为应力则是应力分布、数据为温度则是温度分布这样的位置信息的解析。
另外,假设某组仅存在第1节点和第2节点。此时,系统100可以再开始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从某组除去第2节点,并将第1节点的ID与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由此,系统100能够将内容发生变化的第2节点的数据和获取该数据的节点的ID发送给检查员终端101。另外,系统100通过将第1节点的ID与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能够将从某组消除通知给检查员终端101。
另外,假设某组存在第1节点和多个第2节点。此时,系统100在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组除去第1节点。而且,系统100可以通过组内的多个第2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将组内的节点的识别信息与从多个第2节点的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由此,即使组代表节点的数据发生变化,系统100也能够维持组,减少通信量。
另外,第1节点和第2节点可以是能够直接通信,或者,是能够以规定的跳数进行通信。由此,系统100能够抑制创建组所花费的通信量,并能够减少系统100内的通信量。另外,从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容易成为距离越近越相似这样的值。因此,系统100通过搜索是否能够将周边的节点分组为对象,系统100可以不查询到远方的节点,而能够创建组的可能性较高。
另外,第1节点发送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而且,第2节点接收到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而且,在判断为从第1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和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第2节点可以停止从第2传感器202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由此,可以不将判断结果发送给其它节点,并且,停止本节点的发送即可,所以能够减少通信次数,能够减少系统100所花费的通信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由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能够实现。本数据收集程序记录于硬盘、软盘、CD-ROM、MO、DVD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由计算机从记录介质读出来执行。另外,本数据收集程序也可以经由因特网等网络分配。
符号说明
#1、…、#N…节点;100…系统;101…检查员终端;401…发送部;402…接收部;403…判断部;404…设定部;405…控制部。

Claims (11)

1.一种数据收集方法,是多个通信装置的各个通信装置通过多跳通信来收发数据的系统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1通信装置具有的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2通信装置具有的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在停止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变得不相同的情况下,再开始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在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再开始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2通信装置,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同一组的第2通信装置存在多个时,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
多个第2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多个第2通信装置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多个第2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设定为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同一组的第2通信装置存在多个时,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
多个第2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从所述组除去所述第1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多个第2通信装置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多个第2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停止的处理中,在从所述第1通信装置所具有的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能够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所述第1通信装置直接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装置所具有的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发送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
所述第2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接收到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
在判断为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发送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
所述第2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接收到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
在判断为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10.一种系统,是多个通信装置的各个通信装置通过多跳通信来收发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判断部,其判断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1通信装置具有的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2通信装置具有的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是否相同;以及
控制部,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该控制部停止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在停止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变得不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再开始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在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
上述控制部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11.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数据收集程序,该数据收集程序是多个通信装置的各个通信装置通过多跳通信来收发数据的系统的数据收集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1通信装置具有的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从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2通信装置具有的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在停止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变得不相同的情况下,再开始所述第2通信装置对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发送;
在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从所述第2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
所述第1通信装置执行如下的处理:
在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将所述第1通信装置和所述第2通信装置设定为同一组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为同一组的识别信息与从所述第1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一起发送。
CN201380074218.5A 2013-03-07 2013-03-07 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7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56369 WO2014136246A1 (ja) 2013-03-07 2013-03-07 データ収集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173A CN105027173A (zh) 2015-11-04
CN105027173B true CN105027173B (zh) 2019-03-01

Family

ID=5149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21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7173B (zh) 2013-03-07 2013-03-07 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13932B2 (zh)
EP (1) EP2966631B1 (zh)
JP (1) JP6041042B2 (zh)
CN (1) CN105027173B (zh)
TW (2) TWI533262B (zh)
WO (1) WO2014136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09146B2 (en) * 2015-12-18 2020-03-31 Intel Corporation Group-based data transfer in machine-to-machine systems
CN106936614B (zh) 2015-12-31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系统的自组织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110721B2 (en) * 2016-12-30 2018-10-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Wireless-enabled consumer port apparatus for accommodating after-market devices flexibly in vehicles
JP6834740B2 (ja) * 2017-04-19 2021-0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プログラム、送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7403A (zh) * 2004-04-29 2007-04-11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事件通知网络
CN101008881A (zh) * 2006-01-25 200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中滚动屏幕的设备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3024814A (zh) * 2013-01-09 2013-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冗余控制和分簇路由的无线传感网节能方法
CN103037317A (zh) * 2012-12-23 2013-04-10 无锡泛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自组织与传感网中的基于中继团的节能组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4239A (ja) * 1997-01-31 1998-08-21 Ngk Spark Plug Co Ltd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温度検出装置及び湿度検出装置
JP2001210476A (ja) * 2000-01-24 2001-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装置
US7308505B2 (en) * 2003-12-17 2007-1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facilitating forwarding of data packets through a node of a data transfer network using multiple types of forwarding tables
JP2006285845A (ja) 2005-04-04 2006-10-19 Furuno Electric Co Ltd 耐障害性を有する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耐障害性を有する情報通信装置
DE102005030031B4 (de) * 2005-06-27 2007-08-02 Nec Europe Ltd. Verfahren zum Datenmanagement in einem Sensornetzwerk
JP2007074577A (ja) * 2005-09-08 2007-03-22 Ntt Docomo Inc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通信ノード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US7230528B2 (en) * 2005-09-20 2007-06-12 Lawrence Kates Programmed wireless sensor system
ES2799299T3 (es) * 2005-10-31 2020-12-16 Evolved Wireless Llc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y recepción de información de acceso radioeléctric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móviles inalámbrico
WO2007116703A1 (ja) * 2006-03-28 2007-10-18 Ntt Docomo, Inc. セントラルノード、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並びにデータ伝送方法
US20070258468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network node supporting packet analysis of encrypted payload
US7965758B2 (en) 2006-09-15 2011-06-21 Itron, Inc. Cell isolation through quasi-orthogonal sequences in a frequency hopping network
JP4637145B2 (ja) * 2007-07-20 2011-02-23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ノード機器、データ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048064A1 (ja) 2007-10-09 2009-04-16 Systec Corporation 監視具、付設用状態センサ、及び、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JP5075762B2 (ja) 2008-08-25 2012-11-21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ノード及び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9225793B2 (en) * 2011-01-28 2015-12-29 Cisco Technology, Inc. Aggregating sensor data
US9275093B2 (en) * 2011-01-28 2016-03-01 Cisco Technology, Inc. Indexing sensor data
US9119019B2 (en) * 2011-07-11 2015-08-25 Srd Innovation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and method for remote seismic record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7403A (zh) * 2004-04-29 2007-04-11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事件通知网络
CN101008881A (zh) * 2006-01-25 200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中滚动屏幕的设备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3037317A (zh) * 2012-12-23 2013-04-10 无锡泛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自组织与传感网中的基于中继团的节能组播方法
CN103024814A (zh) * 2013-01-09 2013-04-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冗余控制和分簇路由的无线传感网节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136246A1 (ja) 2017-02-09
EP2966631A4 (en) 2016-03-09
TW201440005A (zh) 2014-10-16
JP6041042B2 (ja) 2016-12-07
EP2966631A1 (en) 2016-01-13
US9813932B2 (en) 2017-11-07
TWI533262B (zh) 2016-05-11
TWI579807B (zh) 2017-04-21
TW201601126A (zh) 2016-01-01
EP2966631B1 (en) 2020-02-12
US20150382228A1 (en) 2015-12-31
WO2014136246A1 (ja) 2014-09-12
CN105027173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173B (zh) 数据收集方法、系统以及数据收集程序
Wu et al. Oscillation resolution for mobile phone cellular tower data to enable mobility modelling
CN105426980B (zh) 一种配电网健康指数评估工程应用系统
WO2016127507A1 (zh) 一种分析用户轨迹的方法及装置
JP5862779B2 (ja) 位置推定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位置推定装置
CN111983382A (zh) 一种基于多节点的智能电缆监控平台及方法
TWI540929B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統,以及儲存有通信程式之程式產品
CN110381560A (zh) 适用于电力现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方法
Karaki et al. An adaptive sampling technique for massive data collection in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CN103888961A (zh) 一种用户监控方法及装置
JPWO2018225226A1 (ja) 情報収集装置、自動検針システム、および経路更新方法
CN106443130A (zh) 一种电压监测系统
CN107454611B (zh) 基于knn的免疫危险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CN106292612B (zh) 一种钢包烘烤器故障在线诊断系统
Zhongzheng et al. Design of Power Production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Singh et al. Multiple criteria clustering of mobile agents in WSN
CN109246643A (zh) 用于精细化农业的区域化农田土壤质量智能监控系统
RU2669513C2 (ru) Способ сбора в накопитель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отличном о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данных, поступающих от нескольких устройств сбора сейсмических данных
US11950318B2 (en) Intelligent mechanism to identify and manage cost of IoT device lifecycle
CN111629432B (zh) 基于多阶滤波算法的蓝牙指纹定位方法、装置和设备
AU2021106330A4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ing fault mitigation technology
CN113298971B (zh) 考虑多设备间无线信号干扰的发电厂巡检方法和系统
CN116150664A (zh) 一种数据类型差异化采集频率确定方法和系统
Voisard et al. Designing sensor-based event processing infrastructures
Yingjie et al. Research on Data Link State Awareness Based on Buried P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