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9487A -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9487A
CN105009487A CN201380002361.3A CN201380002361A CN105009487A CN 105009487 A CN105009487 A CN 105009487A CN 201380002361 A CN201380002361 A CN 201380002361A CN 105009487 A CN105009487 A CN 105009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nd
optical signal
waveguide
group
wav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3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9487B (zh
Inventor
王海莉
陈熙
谢拾玉
付生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09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9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4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direct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5Monitoring or measuring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6Multiwavelength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64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和微环组阵列,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可以输出多通道光信号,每个直接调制激光器对应设有一个圆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每一个圆波导组可以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同一个第二波导,由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圆波导组的光信号并输出,微环组阵列既实现了滤波还可以复用,有效的减少了元件数量、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背景技术
受限制于直接调制激光器(DML, Directly Modulated Laser )的啁啾特性, 在高速(速度大于 10Gbps )、 长距离传输(距离大于 20Km )的光通信系统中, 无法直接采用 DML作为发射光源。 随着光网络向着高速大容量方向发展, 低 成本和低功耗的优势越来越有吸引力, 而 DML具有成本低、 功耗低的优势。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 一般在光通信系统的 DML后加一个滤波器对 DML 的输出信号进行频谱整形, 达到控制啁啾并延长传输距离的目的。
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分离元件的方法实现,将单一功能的光元件通过自 由空间光学耦合, 例如, 在 DML后加入一个多腔滤波器, 实现调频信号到调 幅信号的转换, 达到增大信号消光比、 控制啁啾、 并实现长距离传输的目的。 这种实现方法采用分离的元件, 使得光学模块的体积较大, 且不便于集成, 多 个分离元件会增加耦合封装的难度,增加耦合封装的成本。若要将该方案用于 多通道发射机上,还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波分复用的功能元件,将进一步增大光 学模块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适用于多通道发射, 可 以有效减小光发射机的体积。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机, 包括: 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和微 环组阵列, 其中, 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包括 N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微环组阵 列包括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和一个第二波导, 其中, N个直接调制 激光器、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光发射部 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组成, 圓波导组中 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N大于或等于 2;
每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用于输出光信号, 其中各个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 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
每个第一波导与对应的圓波导组的一侧耦合,每个第一波导包括第一端口 和第二端口,每个第一波导用于通过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 输出的光信号, 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中;
每个圓波导组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耦合, 另一侧与第二波导耦 合,每个圓波导组用于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 耦合进第二波导, 其中,耦合进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来自 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第二波导,用于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并输出汇聚后的光信号。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光发射机还可以包括: N个控制部件, 每个 控制部件对应一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控制部件包括一个第一光探测器、一个第二光探测器和一个反馈控制 电路;
圓波导组还用于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 号耦合到第二端口;
每个第一光探测器,用于检测自身所对应的光发射机中的直接调制激光器 所输出的光信号的强度, 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对应的反馈控制电路中;
每个第二光探测器与自身所对应的第一波导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二光探测 器用于检测另一部分光信号的强度, 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对应的反馈控制电路 中;
反馈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光探测器和第二光探测器输入的检测结果控 制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 个圓波导组上设有加热电极;
反馈控制电路根据第一光探测器和第二光探测器输入的检测结果控制圓 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具体包括:
反馈控制电路通过控制输入到与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 流来控制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 馈控制电路通过控制输入到与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来控 制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具体包括: 当强度比值大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增大输 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 其中, 强度比 值为与反馈控制电路对应的第一光探测器探测到光信号的强度值与第二光探 测器探测到光信号的强度值的比值; 当强度比值小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减小输 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 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每个圓波导组耦合进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位于圓波导组的 谐振波长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 每个圓波导组中的圓波导的谐振波长相等。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方法, 包括:
第一波导通过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并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中, 其中,每个第一波导与对应 的圓波导组的一侧耦合, 每个第一波导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其中, N个 直接调制激光器、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 光发射部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组成, 圓 波导组中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N大于或等于 2;
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 第二波导, 其中,耦合进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来自自身对 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 一波导耦合, 另一侧与第二波导耦合;
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 并输出汇聚后的光信号。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 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号耦合到第二端口,以使得反馈控制电路根据与自身对应 的第二光探测检测到另一部分光信号的强度和第一光探测器检测到一部分光 信号的强度来控制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对应一个第一光 探测器、一个第二光探测器和一个反馈控制电路,每个第二光探测器与自身所 对应的第一波导的第二端口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 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与圓波导组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位于 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中的圓波导的谐振波 长相等。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实现多通道发射,每个直接调制激 光器对应设有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每一个圓波导组可以将来自自身 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同一个第二波导,由第二波 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并输出,有效的减少了元件数量、减小了光 发射机的体积, 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圓波导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环组阵列中其中一个微环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环组阵列中其中一个微环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 图;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环组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圓波导的滤波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光信号的示意图;
图 9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过圓波导耦合进 入第二波导的光信号的示意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机,适用于多通道发射, 可以有效减小光 发射机的体积, 降低成本, 此外, 还提供了相应的光发射方法, 请参与图 1 至图 11 , 以下分別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机, 可以适用于高速、长距离传输的光通 信系统中。 请参阅图 1 ,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 可以: ¾口下:
一种光发射机, 包括: 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 10和微环组阵列 20, 其中, 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 10包括 N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11 , 微环组阵列 20包括 N 个圓波导组 21、 N个第一波导 22和一个第二波导 23 , 其中, N个直接调制激 光器 11、 N个圓波导组 21、 N个第一波导 22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光 发射部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11、 一个圓波导组 21 和一个第一波导 11 组成, 圓波导组 21中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211 , N大于或等于 2; 每个直接调 制激光器 11 , 用于输出光信号, 其中各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11输出的光信号的 波长各不相同; 每个第一波导 22与对应的圓波导组 21的一侧耦合,每个第一 波导 22包括第一端口 221和第二端口 222, 每个第一波导 22用于通过第一端 口 221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 11输出的光信号, 并将接收到的光信 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中;每个圓波导组 21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 一波导 22耦合, 另一侧与第二波导 23耦合, 每个圓波导组 21用于将来自自 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二波导 23 , 其中, 耦合进第二波导 23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的光信号的消光比;第二波导 23 ,用于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 21的光信号, 并输出汇聚后的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 10 可包括 N 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11
( DML, Directly Modulated Laser ), 其中, N大于或等于 2。 直接调制激光器 阵列 10中的每一个 DML可以输出光信号到微环组阵列 20中,并且各个 DML 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微环组阵列 20可接收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 10输出的光信 号, 并将从各个 DML接收到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汇聚, 输出汇聚后的 光信号。 其中, 微环组阵列 20可包括 N个圓波导组 21、 N个第一波导 22和 一个第二波导 23 , 其中, N大于或等于 2, 圓波导组 21中至少可包括一个圓 波导 211。
本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机由 N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11、 N个圓波导组 21、 N 个第一波导 22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 其中, N大于或等于 2, 每个光发射部 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11、 一个圓波导组 22和一个第一波导 22组成。 其中, 每个第一波导 22与对应的圓波导组 21的一侧耦合, 每个第一波导 22 包括第一端口 221和第二端口 222, 每个圓波导组 21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 一波导 22耦合, 另一侧与第二波导 23耦合。
在每一个光发射机部件中, 由直接调制激光器 11输出光信号到与其自身 对应的第一波导 22中, 第一波导 22通过第一端口 221接收该光信号, 并将接 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 中, 圓波导组 21将该第一波导 22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二波导 23 , 其中, 耦合进第二波导 23 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该第一波导 22通过第一端口 221接收到的光 信号的消光比。
第二波导 23可以汇聚各个光发射部件中圓波导组 21耦合进来的光信号, 并将汇聚后的光信号输出到光发射机的发射端口。
由上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实现多通道发射,每个 直接调制激光器对应设有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每一个圓波导组可以 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同一个第二波 导, 由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并输出,微环组阵列既实现了 滤波还可以复用, 有效的减少了元件数量、 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 降低了成 本。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控制部件, 该控制部件可 以控制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请参阅图 1 ,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 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可以如下: 通常圓波导组 21的折射率会随着温度变化,当圓波导组 21的温度发生变 化时, 其折射率发生变化, 从而使得其谐振波长也会发生变化, 该现象称为热 光效应。 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工作温度等环境发生变化, DML的波长和圓波 导组 21的谐振波长都会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热光效应的发生导致圓波导组 21 的谐振波长发生变化, 使得圓波导组 21无法将 DML输出的光信号耦合进入 第二波导 23 ,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控制部件来控制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 长, 使得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在 DML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的范围内。 例 ^口, H"5f以: ¾口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机上还可以包括 N个控制部件, 每个控制部件 对应一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控制部件包括一个反馈控制电路 30和两个光探测 器(MPD, Monitor Photo Detector ), 为了描述方便, 可以将这两个光探测器 分別描述为第一光探测器 40 ( MPD1 )和第二光探测器 50 ( MPD2 ), 这两个 MPD可分別探测 DML输出的光信号的强度和圓波导组 21耦合进第二端口 222的光信号的强度。 例如, 具体可以如下:
每个 MPD1 , 用于检测自身所对应的光发射机中的 DML所输出的光信号 的强度, 得到检测结果, 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对应的反馈控制电路 30中。 需说 明的是, 每个 DML具有两个端面, 一个端面用于将光信号输出到 MPD1 , 由 该 MPD1 检测这一个端面输出的光信号的功率, 另一个端面用于将光信号输 出到第一波导 22的第一端口 221。 其中, DML中的这两个端面输出的光信号 之间的输出功率是成比例关系的, 而输出功率与 DML端面的反射率成正比。 在每个 DML中, 这两个端面有预设的反射率, 一个端面的反射率远远大于另 一个端面的反射率, 并且由于 MPD1和第一波导 22的特性, 输出到第一端口 221的光信号的比例必然远远大于输出到 MPD1的光信号。
由实施例一可知, 每个圓波导组 21 可以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 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二波导 23 , 此外, 圓波导组 21还可以将 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 的光信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二端口 222, 而每个 MPD2与自身所对应的第一波导 22的第二端口 222连接。 也就 是说, 由 DML发射的光信号可以有如下传输路径:
DML→第一波导→圓波导→第二端口; DML→第一波导→圓波导→第二波导。
其中,圓波导耦合到第二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从第一波导耦合进来 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需说明的是, 耦合进第二波导 23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波 长位于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的一定范围内,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 21中的圓 波导 211的谐振波长相等。 其中, 耦合进第二波导 23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波 长有一个预设范围, 具体将在下面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 此处不再赘述。
每个 MPD2, 用于检测自身所对应的圓波导组 21耦合进来的另一部分光 信号的强度, 得到检测结果, 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对应的反馈控制电路 30中。
反馈控制电路 30, 用于根据上述 MPD1和 MPD2输入的检测结果控制圓 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具体的,反馈控制电路 3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可以在圓波导组 21上设置加热电极 212,请参阅图 2, 图 2是圓波导组的 结构示意图, 图 3是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圓 波导组 21包括一个圓波导 211。 若圓波导组 21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圓波导 211 , 可以在该圓波导组 21上设置一个加热电极, 或者是在每一个圓波导 211 上分別设置一个加热电极, 通过同一个反馈控制电路同时控制每一个圓波导 211上的加热电极, 以确保输入到同一个圓波导组 21 中的圓波导 211的电流 大小一致。
圓波导组 21上设置有加热电极 212, 反馈控制电路 30可以通过控制输入 到与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上的加热电极 212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圓波导组 21 的温度, 调节其有效折射率, 从而控制其谐振波长。
反馈控制电路 30可以预先获取与自身对应的 MPD1和 MPD2输入到反馈 控制电路 30的光电流的大小,以及加载在与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上的加热 电极 212上的电流大小,反馈控制电路 30可以将上述获取到的 MPD1和 MPD2 输入到反馈控制电路 30的光电流的大小相除, 得到一个比值, 本实施例可以 将该比值描述预设强度比值。 由于圓波导组 21 的谐振波长以及 DML输出光 信号的波长都存在一定的分布, 当外界环境变化导致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和 DML输出光信号的波长发生了偏移, 当偏离最佳工作状态时, MPD1 和 MPD2输入到反馈控制电路 30的光电流的比值会发生变化, 此时反馈控制电 路 30可以获知该比值发生了变化, 从而控制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例如, 具体可以如下:
MPD1和 MPD2可以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强度,并将检测结果以光电流信号 发送给反馈控制电路 30, 上述光电流信号作为反馈控制电路 30的反馈输入信 号, 反馈控制电路 3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该光电流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圓 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那么, 通过 MPD1探测到光信号的强度值与 MPD2探 测到光信号的强度值的比值可以获知圓波导组 21 的谐振波长和 DML输出光 信号的波长是否发生了偏移。
假设与反馈控制电路 30对应的 MPD1探测到光信号的强度值与 MPD2探 测到光信号的强度值的比值为强度比值 S, 当 S大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表明圓 波导组 21耦合到第一波导 22上的第二端口 222的光信号过大, 圓波导组 21 耦合到第二波导 23的光信号过小, 亦即相对于 DML的输出波长, 圓波导组 21 的谐振波长过小, 此时, 反馈控制电路 30增大输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 30 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上的加热电极 212的电流,使得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 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保证圓波导组 21的最佳工作状态。
当 S小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反馈控制电路 30减小输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 30 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 使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 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从而确保整个光发射机工作在最佳状态。
当 S等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说明圓波导组 2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中, 可以 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二波导 23 , 将另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一波导 22的第二端口 222, 其中, 耦合进第二波 导 23的这一部分光信号消光比大于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的光信号的消 光比, 并且, 耦合进第二波导 23 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位于圓波导组 21 的谐振波长的预设范围内。
由上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实现多通道发射,每个 直接调制激光器对应设有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每一个圓波导组可以 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同一个第二波 导, 由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并输出,微环组阵列既实现了 滤波还可以复用, 有效的减少了元件数量、 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 降低了成 本。 进一步的, 还采用控制部件控制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保证了圓波导组的 最佳工作状态,从而确保整个光发射机工作在最佳状态,在圓波导组上设有加 热电极, 该微环组阵列实现了光电集成, 进一步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 有效 的降氏了功耗。 实施例三 射机包括 4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圓波导组 21 中包括一个圓波导 211 , 具体可 参阅图 1 ,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的结构示意图。
微环组阵列 20包括 4个圓波导组 21、 4个第一波导 22和一个第二波导
23 , 一个圓波导组 21 包括一个圓波导 211 , 在每一个光发射部件中包括 1个 DML, 1个圓波导 211和 1个第一波导 22。 在一个光发射机部件中, 当圓波 导 211与第一波导 22之间的间距较小时,在第一波导 22中传输的光信号会耦 合进入圓波导 211 , 同理, 圓波导 211中传输的光信号也会耦合进入第一波导 22。 同理, 当圓波导 211与第二波导 23之间的间距较小时, 圓波导 211中传 输的光信号会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请参阅图 4、 图 5和图 6, 图 4是微环组 阵列中其中一个微环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 5是微环组阵列中其中一个微环 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 6是微环组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需说明的是, 图 6 中未标示加热电极 212 , 圓波导组 21上实际上可设有加热电极。 如图 5所示, 图 5是微环组阵列中其中一个微环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每一个微环组中有两个耦合区, 分別为 Z1和 Z2, 光信号在耦合区进行耦合时 π
会发生 相移。 假设第一波导 22通过第一端口 221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 激光器 11输出的光信号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λ, 波长为 λ的光信号耦合到圓波 导 211中, 在圓波导 211中传输一圏后相位变化如式(1 )所示:
其中, λ为光信号在真空中的波长, 有效折射率 是波长的函数, 为光 信号在圓波导 211中传输时的传播常数,其大小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时的传播 常数 2 乘以有效折射率 f。
当 = 2m;r (其中, 为整数)时, 加上在两个耦合区 Z1和 Z2发生的相移, 光信号在圓波导 211中绕行一圏又回到与第一波导 22的耦合区 Z1中,其绕行 一圏所经历的总相位变化为(2 + 1) , 于是, 当光信号绕行一圏后回到耦合区 Z1时,会与从第一端口 221从 DML接收到的光信号发生相消干涉,使得绕行 一圏后的光信号大部分耦合回圓波导 211中, 以此类推。 在耦合区 Z2中, 圓 波导 211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入 第二波导 23并输出。
由 (1 )式可知, Θ跟 λ有关, 因此不同波长的光在耦合区 Z1相消干涉的 程度不同, 导致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配到第二端口 222和第二波导 23的光能 量不同, 呈现如图 7所示的滤波特性曲线, 图 7为圓波导的滤波特性曲线示意 图, 图 7中实线表示的是分配到第二端口的光信号,虚线表示的是分配到第二 波导的光信号。
由图 7 可知, 圓波导 211 的滤波特性曲线呈现周期性分布, 这是因为 θ = 2ηιπ ^ ^ , 为整数)中 取不同的值相应的会有不同的波长, 我们可以将 满足 S = 2m;r中的波长称为谐振波长, 只有波长在谐振波长附近的光信号才能 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并输出。 其中, 波长在谐振波长附近的光信号即为预设 范围内的光信号。
如图 6所示, 图 6是微环组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在微环组阵列 20中, 在 每一个光发射机部件中,第一波导 22通过第一端口 221接收自身对应的 DML 输出的光信号, 并全部耦合进入与其对应的圓波导 211 , 其中, 为了描述方便, 将从左到右的圓波导 211描述为第一圓波导、 第二圓波导、 第三圓波导和第四 圓波导。 假若第一波导 22通过第一端口 221接收自身对应的 DML输出的波 长为 4的光信号, 并将波长为! ^ 光信号全部耦合进入第一圓波导, 假若第一 圓波导的谐振波长为 , 第一圓波导可以将波长为 ;的光信号耦合进入第二 波导 23。 同理, 在另一个光发射机部件中, 假若第一波导 22将波长为 ^的光 信号全部耦合进入第二圓波导,假若第一圓波导的谐振波长为 4 , 第二圓波导 可以将波长为 4中的波长为^的光信号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 以此类推, 第 三圓波导可以将波长为 ^的光信号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 第四圓波导可以将 波长为 的光信号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由于第一圓波导和第二圓波导的谐 振波长不同,因此波长为 ;光信号经过第二圓波导与第二波导 23的耦合区时, 不会受到第二圓波导的干扰,可以直接从第二波导 23输出, 同理,波长为 4光 信号经过第三圓波导与第二波导 23的耦合区时,不会受到第三圓波导的干扰, 可以直接从第二波导 23输出, 以此类推, 第二波导 23可以将第一圓波导、 第 二圓波导、 第三圓波导和第四圓波导耦合进来的波长为!;、 '2、 和 的光信 号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避免因不可避免的情况导致圓波导的谐振波长的误 差, 可以设置圓波导组 21将位于其谐振波长预设范围内的光信号耦合到第二 波导 23 , 例如, 第一圓波导、 第二圓波导、 第三圓波导和第四圓波导可以将 波长为!;+C、 X2+C . A; +C和 +C的光信号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 其中, C 为常数, 并且 C具有较小的范围。
由于只有波长在谐振波长附近的光信号才能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 圓波 导组 21具有 4艮好的滤波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不同圓波导组 21的一侧均与 同一个第二波导 23耦合,由于光发射机中各个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各不相 同,耦合到第二波导 23中的光信号的波长将不一样, 第二波导 23可以汇聚各 个圓波导组 21耦合进来的波长不同的光信号, 实现了复用功能, 减少了器件 的个数, 实现器件的小型化。
其中, 圓波导 211耦合进第二波导 23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从 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 22耦合进来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其中, 在直调情况下, DML的啁湫特性导致不同注入电流下 DML的波 长会有差异, 通常 " 1 " 信号下 DML的出射波长比 "0" 信号下 DML的出射 波长稍短一些。 具体可参阅图 8 , 图 8是 DML输出光信号的示意图。 当 DML 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位于圓波导 211的下降沿处, 大部分 " 1 " 信号都不会被 滤掉, 而大部分 "0" 信号都会被滤掉。 因此从第一端口 221接收到的光信号 经圓波导 211后, " 1 " 信号同 "0" 信号的能量比值变大, 亦即消光比增大。 具体可参阅图 9 , 图 9是 DML输出的光信号经过圓波导耦合进入第二波导 23 的光信号的示意图。
当工作温度等环境发生变化时, DML输出光信号的波长和圓波导组 21的 谐振波长都会发生变化, 当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发生变化时, 其上的加热 电极的电流大小发生改变, 而 MPD2可检测自身所对应的圓波导组 21耦合进 来的光信号的强度, MPD1可检测自身所对应的光发射机中的 DML所输出的 光信号的强度, 上述两个强度有一个预设强度比值, 当检测到上述两个强度的 比值大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反馈控制电路 30 增大输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 30 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使得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向 长波方向移动; 当上述两个强度的比值小于预设强度比值时, 反馈控制电路 30减小输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 30 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21上的加热电极的电 流, 使圓波导组 21的谐振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上述应用例中每个圓波导组 21 中包括一个圓波导 211 , 而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在圓波导组 21中采用 2个甚至多个圓波导 211 , 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例如, 可以在每个圓波导组 21中设有两个圓波导 211 , 具体可参阅图 10,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环组阵列既实现了滤波还可以复用,有效的减少了元 件数量、 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 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还采用控制部件控制圓 波导组的谐振波长,保证了圓波导组的最佳工作状态,从而确保整个光发射机 工作在最佳状态,在圓波导组上设有加热电极,该微环组阵列实现了光电集成, 进一步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 有效的降低了功耗。 实施例四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机方法, 具 体可以如下:
一种光发射方法, 包括: 第一波导通过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 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 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中, 其 中,每个第一波导与对应的圓波导组的一侧耦合,每个第一波导包括第一端口 和第二端口; 其中, N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每个光发射部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一个圓波导组和 一个第一波导组成, 圓波导组中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N大于或等于 2; 圓波 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第二波导, 其中 ,耦合进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 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其中,每个圓波导组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耦合, 另一侧与第二波导耦合; 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 并输出汇 聚后的光信号。
请参阅图 11 ,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发射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步骤 可以: ¾口下:
401、 第一波导通过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光信 号, 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中;
其中,每个第一波导与对应的圓波导组的一侧耦合,每个第一波导包括第 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其中, Ν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Ν个圓波导组、 Ν个第一波 导构成 Ν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光发射部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一个圓 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组成, 圓波导组中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Ν大于或等于 2。
例如,微环组阵列可包括 4个圓波导组、 4个第一波导和一个第二波导 23 , 一个圓波导组包括一个圓波导, 在每一个光发射部件中包括 1个 DML, 1个 圓波导和 1个第一波导。在一个光发射机部件中, 当圓波导与第一波导之间的 间距较小时, 在第一波导中传输的光信号会耦合进入圓波导, 同理, 圓波导中 传输的光信号也会耦合进入第一波导。 同理, 当圓波导与第二波导之间的间距 较小时,圓波导中传输的光信号会耦合进入第二波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此处不再赘述。
402、 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 合进第二波导, 其中,耦合进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来自自 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耦合, 另一侧与第二波 导耦合。
与圓波导组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位于圓波 导组的谐振波长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中的圓波导的谐振波长相 等。
403、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 并输出汇聚后的光信号。 此外,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 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号耦合到第二端口, 例如, 可以如下:
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号耦合 到第二端口,可以使得反馈控制电路根据与自身对应的第二光探测检测到另一 部分光信号的强度和第一光探测器检测到一部分光信号的强度来控制圓波导 组的谐振波长, 其中, 每个圓波导组对应一个第一光探测器、 一个第二光探测 器和一个反馈控制电路,每个第二光探测器与自身所对应的第一波导的第二端 口连接。
需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此处不再赘 述。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第一波导通过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 调制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 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 中,由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 第二波导, 其中,耦合进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来自自身对 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并且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 号, 并输出汇聚后的光信号, 既实现了滤波还可以复用, 有效的减少了元件数 量、 减小了光发射机的体积, 降低了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 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 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光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射机包括直接调制激光器阵列和微环组阵列, 其中, 所述直接调 制激光器阵列包括 N个直接调制激光器,所述微环组阵列包括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和一个第二波导, 其中, N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光发射部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 器、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组成,所述圓波导组中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所述 N大于或等于 2;
    所述每个直接调制激光器, 用于输出光信号, 其中各个直接调制激光器输 出的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
    每个第一波导与对应的圓波导组的一侧耦合,每个第一波导包括第一端口 和第二端口,每个第一波导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 光器输出的光信号, 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中;
    每个圓波导组的一侧与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耦合,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波导 耦合,每个圓波导组用于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 号耦合进所述第二波导, 其中, 所述耦合进所述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 消光比大于所述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所述第二波导, 用于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 并输出汇聚后的光 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光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射机还包括 N个控制部件, 每个控制部件对应一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控制部件包括一个第一光探测器、一个第二光探测器和一个反馈控制 电路;
    所述圓波导组还用于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另一部分 光信号耦合到所述第二端口;
    每个第一光探测器,用于检测自身所对应的光发射机中的直接调制激光器 所输出的光信号的强度, 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对应的反馈控制电路中;
    每个第二光探测器与自身所对应的第一波导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光 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另一部分光信号的强度,并将检测结果输入对应的反馈控 制电路中;
    所述反馈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探测器和第二光探测器输入的检 测结果控制所述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光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每个圓波导组上设有加热电极;
    所述反馈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光探测器和第二光探测器输入的检测结 果控制所述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具体包括:
    所述反馈控制电路通过控制输入到与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 的电流来控制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光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控制电路通 过控制输入到与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来控制圓波导组的 谐振波长, 具体包括:
    当强度比值大于预设强度比值时,增大输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自身对应的 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 其中, 所述强度比值为与反馈控制电路对应的 第一光探测器探测到的光信号的强度值与第二光探测器探测到的光信号的强 度值的比值;
    当强度比值小于预设强度比值时,减小输入到与反馈控制电路自身对应的 圓波导组上的加热电极的电流。
    5、 根据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光发射机, 其特征在于,
    每个圓波导组耦合进所述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圓 波导组的谐振波长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中的圓波导的谐振波长 相等。
    6、 一种光发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波导通过第一端口接收自身对应的直接调制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并 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耦合到自身对应的圓波导组中, 其中,每个第一波导与对应 的圓波导组的一侧耦合, 每个第一波导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其中, N个 直接调制激光器、 N个圓波导组、 N个第一波导构成 N个光发射部件, 每个 光发射部件中由一个直接调制激光器、一个圓波导组和一个第一波导组成, 所 述圓波导组中至少包括一个圓波导, 所述 N大于或等于 2; 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耦合进 第二波导, 其中, 所述耦合进所述第二波导的这一部分光信号的消光比大于所 述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的消光比,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的一侧与 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耦合, 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波导耦合;
    第二波导汇聚来自各个圓波导组的光信号, 并输出汇聚后的光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光发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所述圓波导组将来自自身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号 耦合到所述第二端口,以使得反馈控制电路根据与自身对应的第二光探测检测 到所述另一部分光信号的强度和第一光探测器检测到所述一部分光信号的强 度来控制所述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对应一个第一光探测 器、一个第二光探测器和一个反馈控制电路,每个第二光探测器与自身所对应 的第一波导的第二端口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光发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与圓波导组对应的第一波导的光信号中的所述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位于 所述圓波导组的谐振波长的预设范围内, 其中,每个圓波导组中的圓波导的谐 振波长相等。
CN201380002361.3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Active CN105009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91171 WO2015100640A1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9487A true CN105009487A (zh) 2015-10-28
CN105009487B CN105009487B (zh) 2017-12-15

Family

ID=5349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361.3A Active CN105009487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06820B2 (zh)
EP (1) EP3076569B1 (zh)
CN (1) CN105009487B (zh)
WO (1) WO20151006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700A (zh) * 2019-03-26 2019-07-0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微环集成的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
CN113608370A (zh) * 2021-08-17 2021-11-05 吴弟书 一种波长复用的微环调制器及波长锁定方法
CN114665968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片上光电收发引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8230B (zh) 2017-03-07 2019-07-09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信号校准电路的双速率dml器件、模块及信号校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6531A (zh) * 2007-04-26 2007-10-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可调光学滤波器
CN101427494A (zh) * 2006-10-02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dwdm发射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01541A (zh) * 2006-10-11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监视dwdm发射器阵列的光栅抽头方法和系统
CN202309723U (zh) * 2011-10-13 2012-07-04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40G40km长距离传输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组件
CN103155459A (zh) * 2010-11-12 2013-06-12 阿尔卡特朗讯 直接激光器调制
KR20130093839A (ko) * 2012-01-26 2013-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결합된 공진형 변조기를 이용하는 광송신기와 광통신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5809B1 (en) * 1999-11-19 2001-09-04 Lynx Photonic Networks, Inc. Wraparound optical switch matrix
US7263291B2 (en) * 2002-07-09 2007-08-28 Azna Llc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ource using multifunctional filters
US7280721B2 (en) 2002-11-06 2007-10-09 Azna Llc Multi-ring resonator implementation of optical spectrum reshaper for chirp managed laser technology
US7286620B2 (en) 2003-09-17 2007-10-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qualizer for reduced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via partial clock switching
US7463680B2 (en) 2003-12-16 2008-12-09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terministic jitter equalizer
US7242712B1 (en) 2004-03-08 2007-07-10 Pmc-Sierra, Inc.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DFE) for jitter reduction
JP4774761B2 (ja) * 2005-03-03 2011-09-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波長可変共振器、波長可変レーザ、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4505403B2 (ja) * 2005-11-15 2010-07-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送信装置
US8095010B2 (en) * 2005-12-28 2012-01-10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unable optical filtering
US8285151B2 (en) 2006-10-20 2012-10-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integrated 1XN DWDM transmitter
EP2103012B1 (en) * 2006-12-27 2013-06-12 Google, Inc.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chromatic dispersion compensator
US8027593B2 (en) * 2007-02-08 2011-09-27 Finisar Corporation Slow chirp compensation for enhanced signal bandwidth an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s in directly modulated lasers
US8027587B1 (en) * 2007-08-21 2011-09-27 Sandia Corporation Integrated optic vector-matrix multiplier
US8160455B2 (en) * 2008-01-22 2012-04-17 Finis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ignals with increased dispersion tolerance using a directly modulated laser transmitter
US8260150B2 (en) * 2008-04-25 2012-09-04 Finisar Corporation Passiv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ed transmitter having a directly modulated laser array
CN201408300Y (zh) * 2009-04-23 2010-02-17 中国计量学院 光控耦合谐振腔结构太赫兹波调制装置
US8611747B1 (en) * 2009-05-18 2013-12-17 Cirrex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signals
US8768170B2 (en) * 2009-06-29 2014-07-0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with reduced thermal tuning energy
US8559821B2 (en) * 2009-12-02 2013-10-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avelength stabilization and locking for colorless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tters
US8847598B2 (en) * 2011-07-08 2014-09-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hoton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in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EP2581730A1 (en) * 2011-10-10 2013-04-1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Optical Resonator for Sensor Arrangement and Measuring Method
US9170371B2 (en) * 2012-04-24 2015-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icro-ring optical resonators
WO2014209294A1 (en) * 2013-06-26 2014-12-31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Micro-contact lithography systems forming optical modulators
WO2015100629A1 (zh) * 2013-12-31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光移位器及光信号的移位方法
EP3146655B1 (en) * 2014-05-23 2018-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optical switch, an opt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de and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7494A (zh) * 2006-10-02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dwdm发射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01541A (zh) * 2006-10-11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监视dwdm发射器阵列的光栅抽头方法和系统
CN101046531A (zh) * 2007-04-26 2007-10-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可调光学滤波器
CN103155459A (zh) * 2010-11-12 2013-06-12 阿尔卡特朗讯 直接激光器调制
CN202309723U (zh) * 2011-10-13 2012-07-04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40G40km长距离传输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光组件
KR20130093839A (ko) * 2012-01-26 2013-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결합된 공진형 변조기를 이용하는 광송신기와 광통신 시스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700A (zh) * 2019-03-26 2019-07-0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微环集成的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
CN114665968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片上光电收发引擎
CN114665968B (zh) * 2020-12-23 2023-10-1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片上光电收发引擎
CN113608370A (zh) * 2021-08-17 2021-11-05 吴弟书 一种波长复用的微环调制器及波长锁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76569A1 (en) 2016-10-05
CN105009487B (zh) 2017-12-15
US9806820B2 (en) 2017-10-31
EP3076569B1 (en) 2018-02-14
WO2015100640A1 (zh) 2015-07-09
US20170099108A1 (en) 2017-04-06
EP3076569A4 (en)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hgerefteh et al. Techno-economic comparison of silicon photonics and multimode VCSELs
US6951426B2 (en) Pad architecture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for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module
US9325419B1 (en) Wavelength control of two-channel DEMUX/MUX in silicon photonics
Moralis-Pegios et al. 4-channel 200 Gb/s WDM O-band silicon photonic transceiver sub-assembly
CN105009487A (zh) 一种光发射机和光发射方法
CN103091782B (zh) 一种带有偏振控制的阵列波导光栅模块
CN106921439A (zh) 一种光模块
CN106559139A (zh) 一种光模块
Joo et al. Silicon photonic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operating up to 36 Gb/s for λ~ 1550 nm
Hojo et al. Compact QPSK and PAM modulators with Si photonic crystal slow-light phase shifters
Chen et al. Hybrid integrated DWDM silicon photonic transceiver with self-adaptive CMOS circuits
CN201039188Y (zh) 可插拔光模块及电/光信号转换装置
CN104954076A (zh) 光收发器
JP2011039117A (ja) 双方向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US20230007370A1 (en) Optical module, data center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8631874A (zh) 面向10g-pon应用的无制冷器的olt光组件及光模块
Yeh et al. Rayleigh backscattering noise alleviation in long-reach ring-based WDM access communication
Herve et al. Optical Technologies for Enterprise Networks.
CN204761439U (zh) 双纤双工结构有源光缆通信架构
Lai et al. Demonstration of error-free 25Gb/s duobinary transmission using a colourless reflective integrated modulator
CN102932064B (zh) 提高受激布里奥散射的门限的方法
CN102946278B (zh) 一种提高受激布里奥散射的门限的方法
Zhu et al. Modeling of MZM-based photonic link power budget
KR102557191B1 (ko) 광 시분할 다중화 기반 광송신기
US11606149B2 (en) Optical transmitter based on op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