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5671B -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5671B
CN104995671B CN201480008938.6A CN201480008938A CN104995671B CN 104995671 B CN104995671 B CN 104995671B CN 201480008938 A CN201480008938 A CN 201480008938A CN 104995671 B CN104995671 B CN 104995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ction
map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89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5671A (zh
Inventor
新康孝
山岸信敏
铃木孝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95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5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56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04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 G01C21/3859Differential updating map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63Structures of map data
    • G01C21/387Organisation of map data, e.g. version management or database structures
    • G01C21/3878Hierarchical structures, e.g. lay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针对车辆用导航装置(3)依次分发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即差分数据,其中,车辆用导航装置(3)具备存储了以分层构造描述使用节点和路段表示道路的连接关系的道路数据的原始地图数据的地图存储装置(34),并基于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具备存储差分数据的差分数据存储部(121)以及设定状态存储部(122)。差分数据包括与减少路段对应的路段减少数据和与新设道路对应的路段追加数据。设定状态存储部存储分发规则,该分发规则规定对于路段减少数据以及路段追加数据的至少一个组合,在不是已分发路段追加数据的情况下,一次分发路段减少数据以及路段追加数据的组合或者比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路段追加数据。

Description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 分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基于2013年4月16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3-085995号的公开,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公开涉及向车辆用导航装置分发地图的差分数据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被从该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分发差分数据的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与新设的道路对应地更新地图数据的一部分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地图数据被存储于车辆用导航装置具备的存储装置。而且,在地图制作公司依次制作成的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通过无线被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
另外,已知有按照划分为多个等级的道路等级具备数据的地图数据(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地图数据具有按照道路等级描述属于该道路等级的道路的网络的分层构造。
因道路的追加、删除等在地图中示出的元素(以下称为地图元素)中发生变更而制作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即差分数据。但是,将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的顺序并不局限于是地图元素的变更顺序。是因为考虑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地图存储装置的超容量、通信数据量,也想到使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地图差分数据为全部的地图差分数据中的一部分。应予说明,即使分发全部的地图差分数据,在分多次分发的情况下,也产生仅分发全部的地图差分数据的一部分的状态,直至进行最后一次的分发。
在仅分发全部的地图差分数据中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产生路径搜索精度降低的可能性。尤其在对如专利文献2那样具有分层构造的地图数据仅分发全部的地图差分数据中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作为路径搜索精度的降低,存在产生以下说明的情况的可能性。
在使用了具有分层构造的地图数据的路径搜索中,将出发地至目的地分为几个范围,按照每个范围使用预先决定的分层的数据来搜索部分的路径。需要在某一分层制作的路径与在其上一分层制作的路径连续。因此,必须将在上下分层均存在的节点作为这些分层的路径的端点。由于在上下分层均存在的节点是下面的分层的道路与上面的分层的道路连接的节点,所以以下将该节点称为上位道路连接节点。
这里,例如在伴随某段道路的新设删除了存在于该道路的附近的旧的道路的情况下,若仅分发表示该旧的道路已被删除的差分数据,则产生到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路径比本来可能的路径远的路段,其结果,产生搜索到绕远的路径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82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63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点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发能够抑制车辆用导航装置搜索到绕远的路径的地图差分数据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被从该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分发差分数据的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针对车辆用导航装置依次分发原始地图数据未包括的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即差分数据,其中,车辆用导航装置具备存储了以分层构造描述使用节点和路段表示道路的连接关系的道路数据的原始地图数据的地图存储装置,并基于该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上述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具备存储差分数据的差分数据存储部和设定状态存储部。差分数据包括与能够通行的方向减少的路段即减少路段对应的至少一个路段减少数据、以及与在该减少路段的周边新设的新设道路对应的至少一个路段追加数据。设定状态存储部存储分发规则,该分发规则规定对于路段减少数据以及路段追加数据的至少一个组合,在不是已分发路段追加数据的情况下,一次分发路段减少数据以及路段追加数据的组合或者比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路段追加数据。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导航装置具备:通信部,其从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接收差分数据;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接收到的差分数据和存储于地图存储装置的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处理。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是针对车辆用导航装置依次分发原始地图数据未包括的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即差分数据的方法,其中,上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具备存储了以分层构造描述使用节点和路段表示道路的连接关系的道路数据的原始地图数据的地图存储装置,并基于该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原始地图数据的各分层被划分为多个网格来描述道路数据,分层中的有上位分层的下位分层针对网格的每一个网格被设定路径区划,该路径区划是包括该网格的区划,且是包括至少一个在上一分层中也存在的节点即上位道路连接节点且该网格内的全部的路段能够到达相同的区划内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区划。在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中,在判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路段减少数据和路段追加数据与路段减少数据一起一次分别给车辆用导航装置或者比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其中,上述判定条件是若设定将关于能够通行的方向减少的路段即减少路段的差分数据即路段减少数据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但未将与在该减少路段的周边新设的新设道路对应的路段追加数据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另外,也不是已分发,则在与减少路段相同的网格内产生在路径区划内不存在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路径的路段。
根据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由于将路段追加数据与路段减少数据一起一次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或者比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给车辆用导航装置,所以能够抑制与代替不能通行的道路而在该不能通行的道路的附近新设了新的道路无关,而在车辆用导航装置的路径搜索处理中搜索不到通过该新设道路的路径而搜索到绕远的路径。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并通过下述的详细的描述,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变得更加明确。在该附图中,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公开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的简要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提取服务器侧控制部的功能的框图。
图3是说明基础地图数据的构造的图。
图4是说明路径区划的图。
图5是说明在路径搜索处理中使用的道路等级的图。
图6是表示地图元素的范畴、子范畴的例子的图。
图7(A)~图7(C)是说明不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不匹配的图。
图8是表示依赖列表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
如图1所示,应用了本公开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是具备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以及更新管理服务器2的结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向车辆用导航装置3(以下仅称为导航装置3)分发差分数据。
<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如图1所示,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具备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提取服务器侧存储部12、以及提取服务器侧控制部13。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经由通信网络与更新管理服务器2、导航装置3之间进行通信。
提取服务器侧存储部12是硬盘等能够改写的存储装置,具备地图差分数据库(DB)121以及存储下述的依赖列表的列表存储部122。该地图差分DB121和列表存储部122均是使用了提取服务器侧存储部12的一部分的存储区域的构造。另外,地图差分DB121相当于差分数据存储部,列表存储部122相当于设定状态存储部。
地图差分DB121是储存地图差分数据的数据库。地图差分数据是产生从基础地图数据5(参照图3)更新的需要的地图元素的数据。基础地图数据5相当于原始地图数据,是针对应用该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的国家的国土整体等被预先决定的整个范围的地图(即整体地图)的数据。对于基础地图数据5的构造,使用图3、4在后面进一步进行说明。
上述地图元素例如是表示道路、POI(Points Of Interest:兴趣点)、背景、地名等的字符等,这些地图元素的数据例如是由节点数据以及路段数据(link data)构成的道路数据、表示地形等的背景数据、用于显示地名等的字符数据、各种施设的POI数据等。
因此,在制作了基础地图后产生了道路、POI的追加变更等的情况下,作为地图差分数据制作道路数据、POI数据等。地图差分数据例如被从未图示的外部服务器提供给该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应予说明,几个地图差分数据被群集而构成差分组数据。向导航装置3的分发以该差分组数据为单位来进行。将与被群集至差分组数据的地图差分数据的每一个对应的地图元素的群集称为差分组。
提取服务器侧控制部13将由CPU、ROM、RAM、备份RAM、I/O等(均未图示)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作为主体而构成。该提取服务器侧控制部13通过基于从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输入的各种信息执行存储于ROM的各种控制程序,来作为图2所示的差分组提取部131(相当于第一差分提取部)、依赖差分组提取部132(相当于第二差分提取部)、分发数据制作部133、数据URL发送部134、以及分发部135发挥作用。使用图9下述这些各部的具体的处理。
<更新管理服务器2>
更新管理服务器2具备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更新管理DB22、以及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经由通信网络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导航装置3之间进行通信。
更新管理DB22储存用于辨别已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分发给导航装置3的地图差分数据的辨别用信息,在存在多个导航装置3的情况下,按照各导航装置3的各用户储存辨别用信息。辨别用信息例如是已分发给导航装置3的差分组ID。差分组ID是赋予给差分组的每一个的ID。
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将由CPU、ROM、RAM、备份RAM、I/O等(均未图示)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作为主体而构成。该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通过基于从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更新管理DB22输入的各种信息执行存储于ROM的各种控制程序,来执行图9所示的各种处理。
<导航装置3>
导航装置3可以是车载的导航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带入车辆的便携式的导航装置。以下,作为导航装置3,以使用车载的导航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导航装置3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导航装置3具备通信装置31、位置检测器32、外部输入接口(I/F)部33、导航侧存储装置34、显示装置36、声音输出装置37、操作开关群38、遥控终端(以下称为遥控器)39、遥控器传感器40、以及控制装置41。
通信装置31经由通信网络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更新管理服务器2之间进行通信。作为通信装置31,例如能够采用在远程信息(telematics)通信中使用的DCM(datacommunication module:数据通信模块)这样的车载通信模块等各种模块。
位置检测器32均具有公知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用于基于来自卫星的电波来检测本装置的位置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卫星测位系统的接收机,依次检测本装置的用户的当前位置(以下称为用户位置)。例如,用户位置为以纬度、经度表示的坐标。应予说明,位置检测器32也可以由上述的传感器中的一部分构成,还可以为使用其他的传感器的结构。
外部输入I/F部33是用于控制装置41从搭载于车辆的ECU、传感器获取车辆状态的信息的接口。例如,从搭载于车辆的ECU、传感器经由车载LAN等向外部输入I/F部33输入车辆状态的信息。作为车辆状态的信息的一个例子,有附属设备(accessories)(ACC)电源的开启关闭的信号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航侧存储装置34由SD卡以及收纳该SD卡的接口构成。当然,也可以代替SD卡而使用其他的能够改写的存储介质。在该导航侧存储装置34设定有地图数据存储区域。地图数据存储区域例如通过分区来设定。
在该地图数据存储区域存储上述的基础地图数据、地图差分数据等。因此,导航侧存储装置34相当于地图存储装置。基础地图数据在出厂时被预先存储于地图数据存储区域。另一方面,依次从外部获取地图差分数据并存储。
显示装置36例如能够进行全彩色显示,能够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来构成。另外,声音输出装置37由扬声器等构成,基于控制装置41的指示输出引导声音等。
操作开关群38例如使用与显示装置36成为一体的触摸开关或者机械开关等,通过开关操作对控制装置41进行各种功能的操作指示。在遥控器39设置有多个操作开关(未图示),通过开关操作经由遥控器传感器40将各种指令信号输入给控制装置41,从而能够使控制装置41执行与操作开关群38相同的功能。
控制装置41将由CPU、ROM、RAM、备份RAM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作为主体而构成。而且,控制装置41基于从通信装置31、位置检测器32、外部输入I/F33、导航侧存储装置34、操作开关群38、遥控器传感器39输入的各种信息来执行路径搜索处理、图9所示的处理等。下述由控制装置41执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
<基础地图数据的构造>
如图3所示,基础地图数据5具有道路数据51和背景数据52。道路数据51以及背景数据52均是被分为多个分层(以下称为等级)的构造。但是,道路数据51和背景数据52的等级数不同,道路数据51是等级0~3的4个分层,背景数据52是等级0~5的6个分层。应予说明,道路数据51、背景数据52的等级数均不局限于图3的例子。
背景数据52是在显示的道路地图中作为背景描绘的部分的数据。道路数据51包括有背景以外的各种数据,例如,包括描述路径计算等所必需的道路的连接关系的数据。道路使用表示分支点的节点和表示节点间的道路区间的路段(link)来表示。
道路数据51、背景数据52均为将包括地图收录区域的矩形区域细分化而成的矩形的每个网格的数据(以下仅称为网格单位数据)。基础地图数据5由包括网格单位数据和用于管理网格单位数据群的管理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群构成。网格单位数据以与网格的排列对应的顺序排列。
<道路数据的分层构造>
对于道路数据51的等级,考虑道路的种类(高速道路、国道等)和道路间的连接关系来决定。例如,连结城市间的高速道路被设定为等级3的道路数据51,其他的高速道路、主要的国道被设定为等级2的道路数据。将狭窄的街道、私有道路设为等级0的道路数据51,将除此以外的道路(未包括于等级2的道路数据51的国道、在市内贯穿的一般道路等)设为等级1的道路。当然,这些只是一个例子,适当地设计即可。
应予说明,以属于各道路等级的道路必定与其他的道路连接的方式来决定各道路的道路等级。因此,在国道n号未与其他的国道连接而仅与一般道路连接的情况下,不将该国道n号分类到多个国道所属的道路等级,而分类到一般道路所属的道路等级。相反,也有将一般道路分类到国道所属的道路等级的情况。这里的连接也包括与上位的道路等级的连接。换句话说,无需必须在相同的道路等级内进行连接,也可以包括上位的道路等级来连接。
将属于各道路等级的道路必须与其他的道路连接的理由是因为考虑了按照分层进行路径计算这一情况。而且,对于道路数据51,将相同的道路的数据仅储存在一个等级。
各等级的道路数据51为以网格为单位的数据,另外,如图3所示,上位等级的各网格是群集了其下的等级的多个网格的大小。
<由道路数据的网格定义的路径区划>
在除了最上位等级的等级的道路数据中进一步针对各网格设定有路径区划53。在图4示出路径区划53和与该路径区划53对应的对应网格54。路径区划53是包括对应网格54的区划,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方式设定的区划。另外,存在于对应网格54的全部的路段能够仅经由相同的区划内的路段到达相同的区划内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
在图4中,用实线表示的道路56是存在于包括对应网格54的等级的道路,用虚线表示的道路57表示存在于其上一个等级的道路。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为这两条道路56、57的交点。即,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是存在于包括对应网格54的等级的节点,并且是也存在于其上一个等级的节点。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使用了与各道路对应的数据被分为多个等级来储存的构造的道路数据51的路径搜索处理中,通过搜索经由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路径,能够进行使用了多个等级的道路数据51的路径搜索。
路径区划53被设定基本尺寸。例如,基本尺寸是以对应网格54为中心的3×3的大小。若在该基本尺寸的范围存在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则路径区划53为基本尺寸。但是,在基本尺寸内不存在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情况下,路径区划53被适当地扩展至包括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范围。图4所例示的路径区划53也是被从基本尺寸扩展的例子。
图5是对在搜索从出发地至目的地的路径的路径搜索处理中使用的道路等级进行说明的图。在路径搜索处理中,首先,使用等级0的道路数据51,在通过包括出发地的对应网格54确定的路径区划53的范围内搜索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在图5中未图示)的部分路径。在使用等级1的道路数据51的搜索中,将在等级0的道路数据51中搜索出的部分路径的成为终点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作为起点,搜索至与等级2的道路连接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部分路径。在使用等级2的道路数据51的搜索中,将在等级1的道路数据51中搜索出的部分路径的成为终点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作为起点,搜索至与等级3的道路连接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部分路径。
对于目的地侧也相同,使用等级0的道路数据51来搜索从目的地至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部分路径,并使用等级1的道路数据51来搜索至与等级2的道路连接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部分路径,使用等级2的道路数据51来搜索至与等级3的道路连接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路径。
在使用等级3的道路数据51的路径搜索中,搜索在出发地侧搜索出的部分路径的与等级3的道路连接的一侧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和在目的地侧搜索出的部分路径的与等级3的道路连接的一侧的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之间的路径。
应予说明,在等级3中也设定有路径区划53。等级3的路径区划53被设定为包括出发地以及目的地。等级3的路径区划53在也决定在某个等级中进行路径搜索的范围这一点上与下位等级的路径区划53相同。
<背景数据的分层构造>
如图3所示,背景数据52被分为6个分层来管理,在描绘处理时根据显示比例尺分开使用各个等级的背景数据52。例如,等级0的背景数据52在描绘显示比例尺被设定为1/2万~1/1万时的地图时使用,等级1的背景数据52在描绘显示比例尺被设定为1/8万~1/4万时的地图时使用。背景数据52也是以网格为单位的数据,道路数据51所存在的等级的背景数据52的网格是与道路数据51相同的大小、形状、位置的网格。
<差分组数据的说明>
接下来,对差分组数据进行说明。差分组数据包括多个地图差分数据。各地图差分数据基于道路、设施等地图元素更新而被制作。地图元素的更新例如因道路的新设、删除、设施的追加、删除等而产生。
差分组数据与上述网格的ID即网格ID对应,由此,以网格为单位管理差分组数据。另外,对差分组数据赋予确定该差分组数据的ID(以下称为差分组ID)。
例如在被更新的地图元素为隔着交叉点的道路区间的情况下,差分组数据为表示道路区间的路段数据以及节点数据的集合。作为其他的例子,在被更新的地图元素为设施的情况下,差分组数据为表示设施的POI数据、字符数据等的集合。
差分组基于地图元素的范畴以及子范畴来形成。图6是例示地图元素的范畴以及子范畴的图。预先设定将哪个范畴(或者子范畴)和哪个范畴(或者子范畴)作为同一组。作为一个例子,决定将表示某条道路的路段和处于该路段的周围的背景作为同一差分组等规则。作为原则基于该规则来形成差分组。
<依赖列表的说明>
接下来,对依赖列表进行说明。依赖列表是表示差分组间的依赖关系的列表,是表示差分组数据的组合的列表,上述差分组数据的组合必须依据需要与依赖方差分组同时一次分发依赖对象差分组、或者提前分发依赖对象差分组这样的分发规则。应予说明,将与来自导航装置3的1次请求对应的分发计为1次。假设即使因数据量等的关系而为方便起见划分了分发,也是1次分发。
所谓的依赖关系是指若在更新某个地图元素(以下称为第一地图元素)的数据的情况下未预先更新其他的地图元素(以下称为第二地图元素)的数据,则在组合了基础地图数据和差分组数据的地图数据(以下有时也仅称为地图数据)中产生不匹配的关系。
作为在地图数据中产生的不匹配的代表例,是第一地图元素孤立于其他的地图元素。所谓的孤立意味着例如若该地图元素是道路,则该道路不与其他的道路连接。作为孤立以外的不匹配的例子,有产生在路径区划内不存在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路径的路段的状态。下面对后者的不匹配的具体例以及用于避免该不匹配的依赖关系进行说明。
<不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不匹配的避免>
图7(A)至图7(C)是新设与路段L1对应的道路(以下仅称为路段L1)而删除了与存在于该路段L1的周边的路段L2对应的道路(以下仅称为路段L2)的例子。另外,在图7(A)至图7(C)中,白圆圈表示节点,线段表示路段。另外,在图7(A)至图7(C)的例子中,在路径区划53内只有一个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
图7(A)的状态是路段L2的删除前且路段L1的新设前的状态。对应网格54中的路段全部能够仅经由路径区划53中而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
图7(B)的状态表示追加路段L1并删除了路段L2的状态。在该图7(B)的状态下,对应网格54中的路段全部能够仅经由路径区划53中而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
图7(C)的状态是假定分发了表示路段L2的删除的差分数据但未分发表示路段L1的追加的差分数据的例子。在该图7(C)的状态下,对应网格54中的路段L3若光仅经由路径区划53中则不能够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若成为该图7(C)的状态,则在上述的路径搜索处理中产生障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产生分发了表示路段L2的删除的差分数据但未分发表示路段L1的追加的差分数据这样的状态。具体而言,设定表示路段L2的删除的差分数据(相当于路段减少数据)依赖于表示路段L1的追加的差分数据(相当于路段追加数据)这样的依赖关系。应予说明,成为图7(C)的状态是设定条件以及判定条件。
通过设定上述依赖关系,若在分发表示路段L2的删除的差分数据时表示路段L1的追加的差分数据为未分发,则也同时分发表示路段L1的追加的差分数据。
制作依赖列表的人在制作表示路段L2的删除的差分数据并保存至地图差分DB121时将该依赖关系追加到依赖列表中。
<依赖列表的例子>
图8是依赖列表的例子。应予说明,图8的例子仅用于说明依赖列表,与实际的依赖列表相比简化。在图8的依赖列表中,依赖对象是被依赖的一方,是对于依赖方来说若未提前分发其依赖对象的ID的差分组则在地图数据中产生不匹配的差分组。由于对于依赖方来说需要依赖对象,所以将依赖对象记作父,将依赖方记作子。在图8的例子中,通过依赖列表规定需要在分发ID2的差分组的情况下同时分发ID1的差分组或者在分发ID2的差分组的情况下ID1的差分组已分发。
应予说明,差分组以恒定的分发周期被更新。因此,依赖列表也以该周期更新。在以发行编号区分每个分发周期的每次的分发的情况下,设定于依赖列表的依赖对象和依赖方无需必须属于编号相同的发行。依赖对象的差分组是与依赖方的差分组相同或者与其相比是在过去分发的发行即可。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中的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使用图9的时序图对分发分发数据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t1.提取用信息发送处理(导航装置3)>
首先,导航装置3的控制装置41(在该图9中以下仅记载为导航装置3)进行差分提取用信息发送处理(t1)。差分提取用信息发送处理在检测到规定的触发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触发例如是本车辆的ACC电源开启、利用导航装置3的目的地设定。本车辆的ACC电源开启以经由外部输入I/F部33获取的ACC电源的开启关闭的信号为基础检测即可。
在差分提取用信息发送处理中,将用于通过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以及更新管理服务器2提取在存储于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基础地图之后制作成的地图差分数据的信息(以下称为差分提取用信息)发送给更新管理服务器2。
差分提取用信息例如在检测到本车辆的ACC电源开启的情况下包括由位置检测器32检测出的用户位置(纬度、经度)、基础地图数据的版本、以及作为用于确定发送方的识别信息的导航ID。
另外,检测到目的地设定的情况下的差分提取用信息例如包括由位置检测器32检测出的用户位置的坐标(纬度、经度)、目的地的坐标(纬度、经度)、基础地图数据的版本、以及导航ID。在也进行了经由地的设定的情况下,发送还包括经由地的坐标(纬度、经度)的差分提取用信息。以下,将检测到本车辆的ACC电源开启的情况下的处理作为ACC开启时,将检测到目的地设定的情况下的处理作为目的地设定时加以区别。
<t2.指定信息决定处理(更新管理服务器2)>
更新管理服务器2的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在该图9中,以下记载为更新管理服务器2)若接收到差分提取用信息,则对照该差分提取用信息和由更新管理DB22按照导航ID管理的已分发的差分组数据。然后,根据对照的结果决定本次应分发的差分组数据确定的差分组指定信息(t2)。应予说明,提取用信息所包括的纬度、经度即坐标相当于提取用坐标。
<t3.指定信息发送处理(更新管理服务器2)>
更新管理服务器2将在t2时刻决定出的差分组指定信息经由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发送给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t3)。由于提取用信息所包括的坐标相当于提取用坐标,所以获取该坐标的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相当于坐标获取部。
<t4.差分组提取处理(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若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的提取服务器侧控制部13经由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接收到差分组指定信息,则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的提取服务器侧控制部13(在该图9中,以下记载为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的差分组提取部131进行差分组提取处理(t4)。
在差分组提取处理中,以接收到的差分组指定信息为基础,从与储存于地图差分DB121的差分组数据对应的差分组ID中提取向更新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差分组ID。作为一个例子,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差分组ID的提取。
与ACC开启时还是目的地设定时无关,在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提取本次分发的全国分发差分组。所谓的全国分发差分组是像高速道路那样跨越较宽的范围的地图元素且是被推断为对于所有的用户来说都希望更新的差分组。将该全国分发差分组中除去在指定信息中表示已分发的差分组后的差分组作为本次分发的全国分发差分组来提取。
作为一个例子,将包括道路类别是高速道路的路段的差分组辨别为全国分发对象差分组。以下将全国分发对象差分组的差分组ID称为全国分发ID。
在ACC开启时的差分组提取处理中,决定在以差分提取用信息所包括的用户位置的纬度、经度为中心的规定的矩形范围(以下称为请求矩形范围)内至少包括网格的一部分的上述的网格ID。由在这里决定出的网格ID确定出的网格是第一差分提取部(第一差分提取工序)中的地域范围。
规定的矩形范围基于用户的平均一天的行动范围来决定。然后,提取包括在决定出的网格ID表示的网格内且尚未分发的差分组(以下称为个人分发差分组)。应予说明,对于与本次分发的全国分发对象差分组重复的部分,不作为提取对象。
在目的地设定时的差分组提取处理中,决定在以差分提取用信息所包括的用户位置的纬度、经度以及目的地的纬度、经度为中心的请求矩形范围内至少包括网格的一部分的网格ID。在差分提取用信息也包括经由地的纬度、经度的情况下,也决定在以经由地的纬度、经度为中心的请求矩形范围至少包括网格的一部分的网格ID。
另外,实施用户位置至目的地的路径搜索,也决定搜索出的路径所搭载的网格的网格ID。对于路径搜索,为按照公知的路径搜索方法进行的结构即可。然后,提取包括在决定出的网格ID表示的网格内且尚未分发的差分组。以下将该差分组也称为个人分发差分组。应予说明,对于与全国分发对象差分组重复的部分,不作为提取对象。以下将个人分发差分组的差分组ID称为个人分发ID。
<t5.依赖对象差分组提取处理(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在提取了差分组的情况下,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的依赖对象差分组提取部132进行依赖对象差分组提取处理(t5)。在该处理中,参照图8例示的依赖列表来提取在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提取出的差分组依赖的对象即依赖对象差分组。应予说明,不将已分发给通过导航ID确定出的导航装置3的依赖对象差分组作为提取对象。以下将依赖对象差分组的差分组ID称为依赖对象差分ID。
应予说明,在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未提取到差分组的情况下,认为没有差分组并将结果返回至更新管理服务器2,不进行t5以下的处理。
如上述那样,在依赖列表中也设定有用于避免不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不匹配的依赖关系。因此,通过执行该依赖对象差分组提取处理,能够防止如图7(C)所示的例子那样仅分发表示路段的删除的差分数据,产生在路径区划53中不存在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路径的路段。
<t6.差分组ID发送处理(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接下来进行差分组ID发送处理(t6)。在差分组ID发送处理中,将在差分数据提取处理中提取出的差分组以及在依赖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提取出的依赖差分组的差分组ID经由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发送给更新管理服务器2。
<t7.未更新差分组提取处理(更新管理服务器2)>
更新管理服务器2若接收到差分组ID,则进行未更新差分组提取处理(t7)。在未更新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提取接收到的差分组ID表示的差分组中的未分发给导航装置3的差分组(以下称为未更新差分组)。作为一个例子,通过从接收到的差分组ID提取除了储存于更新管理DB22的已分发的差分组ID以外的差分组ID,来提取未更新差分组。
为在未更新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未提取出未更新差分组的情况下,认为没有未更新差分组,并将结果返回至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的结构即可。在没有未更新差分组的情况下,不进行t7以后的处理。
<t8.未更新差分组发送处理(更新管理服务器2)>
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进行未更新差分组发送处理(t8)。在未更新差分组发送处理中,将在未更新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提取出的未更新差分组的差分组ID经由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发送给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以下,将未更新差分组的差分组ID称为未更新组ID。
<t9.分发数据制作处理(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若接收到未更新组ID,则通过分发数据制作部133进行分发数据制作处理(t9)。在分发数据制作处理中,将在差分组提取处理、依赖对象差分组提取处理中提取出的差分组、依赖对象差分组根据需要进行分割、压缩等而使其为收敛到规定的通信尺寸的数据,制作分发数据。制作的分发数据储存于HDD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
<t10.数据URL发送处理(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接下来,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的数据URL发送部134进行数据URL发送处理(t10)。在数据URL发送处理中,将表示在上述的分发数据制作处理中制作并储存于存储装置的分发数据的地址的数据URL以及分发数据所包括的差分组ID经由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发送给更新管理服务器2。
<t11.数据URL中转处理(更新管理服务器2)>
若更新管理服务器2的管理服务器侧控制部23经由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接收到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发送出的数据URL,则更新管理服务器2进行数据URL中转处理(t11)。在数据URL中转处理中,将接收到的数据URL经由管理服务器侧通信部21发送给导航装置3。另外,更新管理服务器2将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发送出的差分组ID作为已分发的差分组ID储存于更新管理DB22。
<t12.差分数据获取处理(导航装置3)>
若导航装置3接收到从更新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数据URL,则导航装置3进行差分数据获取处理(t12)。在差分数据获取处理中,对接收到的数据URL表示的地址进行访问,并请求储存于该地址的分发数据的发送。
<t13.分发处理(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
接收到上述请求的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通过分发部135进行分发处理(t13)。将被导航装置3请求的分发数据经由提取服务器侧通信部11分发给导航装置3。
<t14.更新处理(导航装置3)>
若接收到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分发的分发数据,则导航装置3将该分发数据储存于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t14)。在该时刻进行的到储存为止,基础地图和差分组的合成在以地图数据为基础进行引导的应用程序中需要的时刻(例如路径搜索处理的执行时)进行。
应予说明,也可以为在分发数据制作处理中制作成的分发数据储存于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以外的服务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差分数据获取处理中,导航装置3向储存了分发数据的服务器请求分发数据的发送,储存了分发数据的服务器分发分发数据。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具备依赖列表(图8),在该依赖列表设定了用于避免不到达上位道路连接节点55的不匹配的依赖关系。而且,不仅提取基于从导航装置3获取的坐标确定的地域范围的差分组(图9的t4),若在依赖列表(图8)中设定有将提取出的差分组作为依赖方的依赖关系,则也提取根据该依赖列表确定的依赖对象差分组(t5)。而且,若该依赖对象差分组未分发给导航装置3,则也将该依赖对象差分组分发给导航装置3。由此,能够抑制与代替被删除的道路而在该道路的附近新设了新的道路无关,而在导航装置3的路径搜索处理中搜索不到通过该新设道路的路径而搜索到绕远的路径。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并且,在下述以外,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也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
(变形例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路段减少数据的例子示出表示路段L2(删除路段)的删除的差分数据,但除此而外,作为关于能够通行的方向减少的路段的差分数据,有关于被追加能够通行的方向的限制的路段的差分数据。
依据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结构。本公开也包括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将各种组合、方式,进一步在该各种组合、方式上仅包含一个要素、一个以上要素或者一个以下要素的其他的组合、方式也纳入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
该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针对车辆用导航装置(3)依次分发原始地图数据未包括的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即差分数据,其中,车辆用导航装置(3)具备存储了以分层构造描述使用节点和路段表示道路的连接关系的道路数据的所述原始地图数据的地图存储装置(34),并基于所述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
该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具备:
差分数据存储部(121),其存储所述差分数据,其中,所述差分数据包括与能够通行的方向减少的路段即减少路段对应的至少一个路段减少数据、以及与在该减少路段的周边新设的新设道路对应的至少一个路段追加数据;以及
设定状态存储部(122),其存储分发规则,所述分发规则规定对于所述路段减少数据以及所述路段追加数据的至少一个组合,在不是已分发所述路段追加数据的情况下,比所述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所述路段追加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其中,
所述原始地图数据的各分层被划分为多个网格来描述道路数据,所述分层中的有上位分层的下位分层针对所述网格的每一个网格被设定路径区划,该路径区划是包括该网格的区划,且是包括至少一个在上一分层中也存在的节点即上位道路连接节点且该网格内的全部的路段能够到达相同的区划内的所述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区划,
针对设定条件成立的所述路段减少数据以及所述路段追加数据存储有所述分发规则,
所述设定条件是若假定与所述路段减少数据对应的所述减少路段不能够通行且与所述路段追加数据对应的所述新设道路未被追加的状态,则在与所述减少路段相同的网格内产生在所述路径区划内不存在到达所述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路径的路段这样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其中,具备:
坐标获取部(23),其从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获取提取用坐标,所述提取用坐标是用于设定从存储于所述差分数据存储部的差分数据提取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差分数据的地域范围的坐标;
第一差分提取部(131),其基于通过该坐标获取部获取的提取用坐标来决定从存储于所述差分数据存储部的差分数据提取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差分数据的地域范围,并将包括于该地域范围且未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差分数据作为向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分发的差分数据进行提取;
第二差分提取部(132),其基于通过所述第一差分提取部提取出的差分数据和存储于所述设定状态存储部的分发规则,在通过所述第一差分提取部提取出的差分数据是所述路段减少数据的情况下,从所述差分数据存储部提取与该路段减少数据一起分发的路段追加数据;以及
分发处理部(135),其将通过该第一差分提取部和第二差分提取部提取出的差分数据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
4.一种车辆用导航装置,具备:
通信部(31),其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100)接收所述差分数据;以及
控制部(41),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差分数据和存储于所述地图存储装置的所述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处理。
5.一种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其是针对车辆用导航装置依次分发原始地图数据未包括的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即差分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具备存储了以分层构造描述使用节点和路段表示道路的连接关系的道路数据的所述原始地图数据的地图存储装置,并基于该原始地图数据进行路径搜索,所述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包括:
所述原始地图数据的各分层被划分为多个网格来描述道路数据,所述分层中的有上位分层的下位分层针对所述网格的每一个网格被设定路径区划,该路径区划是包括该网格的区划,且是包括至少一个在上一分层中也存在的节点即上位道路连接节点且该网格内的全部的路段能够到达相同的区划内的所述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区划,
在判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路段追加数据与路段减少数据一起一次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或者比所述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其中,所述判定条件是若设定将与能够通行的方向减少的路段即减少路段对应的所述差分数据即所述路段减少数据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但未将与在该减少路段的周边新设的新设道路对应的所述差分数据即所述路段追加数据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另外,也不是已分发,则在与上述减少路段相同的网格内产生在所述路径区划内不存在到达所述上位道路连接节点的路径的路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其中,还包括:
坐标获取工序(t2),从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获取提取用坐标,其中,所述提取用坐标是用于设定从存储了所述差分数据的差分数据存储部提取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差分数据的地域范围的坐标;
第一差分提取工序(t4),基于在所述坐标获取工序中获取的提取用坐标来决定从存储于所述差分数据存储部的差分数据提取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差分数据的地域范围,并将包括于该地域范围且未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差分数据作为向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分发的差分数据进行提取;
第二差分提取工序(t5),基于在所述第一差分提取工序中提取出的差分数据和分发规则,在所述第一差分提取工序中提取出的差分数据是所述路段减少数据的情况下,从所述差分数据存储部提取与该路段减少数据一起分发的路段追加数据,其中,所述分发规则是基于所述判定条件预先设定的规则,且其规定了与所述路段减少数据一起一次分发所述路段追加数据或者比所述路段减少数据提前分发所述路段追加数据的所述路段减少数据以及所述路段追加数据的组合;以及
分发处理工序(t13),将在该第一差分提取工序和第二差分提取工序中提取出的差分数据分发给所述车辆用导航装置。
CN201480008938.6A 2013-04-16 2014-04-09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95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5995A JP6136511B2 (ja) 2013-04-16 2013-04-16 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装置、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方法
JP2013-085995 2013-04-16
PCT/JP2014/002027 WO2014171108A1 (ja) 2013-04-16 2014-04-09 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装置、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5671A CN104995671A (zh) 2015-10-21
CN104995671B true CN104995671B (zh) 2017-06-30

Family

ID=51731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89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95671B (zh) 2013-04-16 2014-04-09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36511B2 (zh)
CN (1) CN104995671B (zh)
WO (1) WO20141711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2638B2 (ja) 2013-04-16 2017-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装置、及び地図差分抽出サーバ
JP6036509B2 (ja) 2013-04-16 2016-1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地図差分データ配信装置、地図データ保有装置、更新管理サーバ、及び地図差分抽出サーバ
CN105043391B (zh) * 2015-06-30 2018-09-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建筑物平面地图的创建方法、导航方法及装置
CN106912076B (zh) * 2017-03-27 2019-05-07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多应用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和方法
JP6922582B2 (ja) * 2017-09-15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走行制御装置、走行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走行制御方法
KR102485382B1 (ko) 2017-12-15 2023-01-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내비게이션 및 내비게이션의 제어방법
JP7192704B2 (ja) * 2018-08-31 2022-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地図生成装置及び地図生成プログラム
JP7013512B2 (ja) * 2020-03-30 2022-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経路案内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2423251B (zh) * 2020-11-18 2023-03-28 浙江安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价签差分推图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1058A (ja) * 2004-04-14 2005-10-27 Zenrin Co Ltd 地図データの配信および地図表示の制御
CN101344400A (zh) * 2007-07-11 2009-01-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地图数据分发系统及地图数据更新方法
CN101454638A (zh) * 2006-06-09 2009-06-1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地图更新系统
JP2009229375A (ja) * 2008-03-25 2009-10-08 Xanavi Informatics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11163951A (ja) * 2010-02-10 2011-08-25 Clarion Co Ltd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37621B4 (de) * 2003-08-16 2007-10-25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zur Aktualisierung einer digitalen Karte
JP2011064490A (ja) * 2009-09-15 2011-03-31 Denso Corp 経路探索装置
JP2014070912A (ja) * 2012-09-27 2014-04-21 Aisin Aw Co Ltd 地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1058A (ja) * 2004-04-14 2005-10-27 Zenrin Co Ltd 地図データの配信および地図表示の制御
CN101454638A (zh) * 2006-06-09 2009-06-1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地图更新系统
CN101344400A (zh) * 2007-07-11 2009-01-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地图数据分发系统及地图数据更新方法
JP2009229375A (ja) * 2008-03-25 2009-10-08 Xanavi Informatics Corp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11163951A (ja) * 2010-02-10 2011-08-25 Clarion Co Ltd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36511B2 (ja) 2017-05-31
CN104995671A (zh) 2015-10-21
JP2014209071A (ja) 2014-11-06
WO2014171108A1 (ja)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671B (zh)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车辆用导航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
CN105164742B (zh) 地图差分数据配送系统、地图差分数据配送装置、地图数据保有装置、更新管理服务器以及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
US9536202B2 (en) Identifying geospatial patterns from device data
US9507808B2 (en) Technique for structuring navigation data
DE602004012364T2 (de) Zielführungs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US20090248758A1 (en) Map update data supplying apparatus, version table, map data updating system, and map update data supplying method
US20110179080A1 (en) Map Update Data Delivery Method, Map Update Data Delivery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074797B (zh)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车辆用导航装置
CN107609080B (zh) 一种地图数据获取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9231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ath guidance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098302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05122332B (zh)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地图数据保有装置、更新管理服务器、以及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
CN104995672B (zh) 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以及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
JP528469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11060879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synthetic demand data of vehicle rides
JP2015082045A (ja) 地図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3302986B1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201804059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2310693A (ja) 経路探索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62339A (ja) 情報処理装置、経路案内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Sengkey et al. TIS Dishub DIY: An implementation of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 in special region of Yogyakarta
Zhukova et al. Smart navigation for modern cities
WO2014171106A1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配信システム
JP2021162326A (ja) 情報処理装置、経路案内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1162341A (ja) 情報処理装置、経路案内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