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4572B -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4572B
CN104994572B CN201510357667.1A CN201510357667A CN104994572B CN 104994572 B CN104994572 B CN 104994572B CN 201510357667 A CN201510357667 A CN 201510357667A CN 104994572 B CN104994572 B CN 104994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rs
deviant
offset
transmit power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76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4572A (zh
Inventor
岩井敬
今村大地
西尾昭彦
小川佳彦
高冈辰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86118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99457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Patent Trust Inc filed Critical Sun Patent Trus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94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4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偏移设定单元,设定第一偏移值以控制第一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并且设定第二偏移值以控制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通知单元,向通信伙伴装置通知所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移值;接收单元,从所述通信伙伴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以及估计单元,使用所接收的第一探测参考信号和所接收的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180018643.3
申请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名称: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 LTE(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 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以下称为LTE)的上行线路(uplink)中,提出了 使用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估计终端(UE:User Equipment)与基站(BS(BaseStation)或者eNB)之间的信道质量。SRS主要 用于进行上行线路的数据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 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调度(例如,频率资源分配以及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方式)选择)。这里,探测(Sounding)意味着估计 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
另外,在LTE中,对于PUSCH和SRS进行相同的发送功率控制(TPC: TransmissionPower Control)。具体而言,SRS的发送功率通过在PUSCH的 发送功率上加上偏移而求出。例如,在LTE中,子帧(sub-frame)#i中的SRS 的发送功率PSRS(i)根据下式(1)求出。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α·PL+f(i)}…(1)
在式(1)中,PCMAX[dBm]表示终端能够发送的SRS的最大发送功率, PSRS_OFFSET[dBm]表示对于终端发送的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由基站设定的参数),MSRS表示分配给SRS的频率资源块数,PO_PUSCH[dBm]表示PUSCH 的发送功率的初始值(由基站设定的参数),PL表示终端测定的路径损耗电平[dB],α表示代表着路径损耗(PL)的补偿比例的权重系数(由基站设定 的参数),f(i)表示包含闭环控制中的先前的TPC指令(控制值。例如+3dB、 +1dB、0dB、-1dB)的子帧#i中的累计值。
另外,作为LTE的演进形式的高级LTE(LTE-Advanced)的标准化已经 开始。在高级LTE中,正在研讨在上行线路中支持使用了终端具有的多个天 线的发送(SU-MIMO:SingleUser-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单用户-多 输入多输出)。SU-MIMO是一个终端从多个天线在相同时刻且以相同频率发 送数据信号,在空间上使用虚拟的通信路径(流)对数据信号进行空间复用 的技术。
在高级LTE中,为了进行SU-MIMO,基站需要掌握终端的各天线与基 站的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状况。因此,终端需要从各天线向基站发送SRS。
另外,对如下情况进行了探讨:在高级LTE的上行线路中,作为PUSCH 以及SRS的发送功率控制,在终端所具有的多个天线之间进行共同的发送功 率控制(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终端中,作为式(1)所示的 求SRS的发送功率的算式的各个参数,与多个天线无关地适用相同的值。据 此,能够防止具有多个天线的终端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所需的信令量的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1-101949,Huawei,“Uplink Multi-Antenna Power Contro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若从终端向基站发送的SRS的接收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基站中的SRS的接收电平)低至某个电平, 则由于干扰以及噪声的影响,在基站与终端之间使用SRS的信道质量(例如 SINR测定值)的测定精度(SINR测定精度)极大地劣化。
例如,图1中示出表示基站中的SRS的SINR测定值(纵轴)相对于基 站中的SRS的接收SINR(横轴:输入SINR[dB])的特性的仿真结果。如图 1所示,在SRS的输入SINR比0dB大的情况下,输入SINR与SINR测定值 几乎为相同值(成为图1所示的虚线上的特性),可知基站中的SINR测定精 度良好。与此相对,如图1所示,在SRS的输入SINR为0dB以下的情况下, 输入SINR与SINR测定值之间的误差(或方差)变大,可知SINR测定精度 低劣。
若SRS的SINR测定精度劣化,则基站无法高精度地进行PUSCH的调 度(频率资源分配以及MCS选择等),使系统性能劣化。
另外,可以想到在终端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时,相对于在终端中设定的SRS 的目标发送功率,终端实际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会产生偏差。即,在终端 中,产生在终端中设定的SRS的目标发送功率与终端实际发送的SRS的发送 功率之间的误差(以下称为TPC误差)。由此,若由于该TPC误差,终端实 际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比目标发送功率低,则如上所述,基站中的SRS的 接收SINR降到某个电平(在图1中是0dB以下),有可能使SINR测定精度 劣化。
为了防止由TPC误差引起的SRS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可考虑如下 方法,即考虑TPC误差的偏差来控制SRS的发送功率。即,终端设定SRS 的发送功率,以使其比目标发送功率大所设想的最大TPC误差。例如,终端 使式(1)所示的、相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值增大所设 想的最大TPC误差的量。据此,即使在终端的SRS的发送功率控制中受到了 TPC误差的影响的情况下,基站中的SRS的接收SINR也不会低至某个电平 (在图1中不会降到0dB以下),能够防止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
但是,在该SRS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中,设想的最大TPC误差越大,越 需要在终端中与实际产生的TPC误差无关地始终增大SRS的发送功率,终端 的耗电增加。另外,若SRS的发送功率变大,则产生小区间干扰增加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在终端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对多个天线进行共同的发 送功率控制时,所设想的最大TPC误差越大,从全部天线发送的SRS的发送 功率变得越大,因而SRS的发送功率的增加以及小区间干扰的增加的问题变得更加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基站中的由TPC误差引起的SINR测 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能够抑制终端的耗电增加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 制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偏移设定单元,在操作中,设定 第一偏移值以控制第一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并且设定第二偏移值以控 制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偏移值不同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通知单元,在操作中,向通信伙伴装置通知所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 移值;接收单元,在操作中,从所述通信伙伴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 号以及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一偏 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 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以及估计单元,在操作 中,使用所接收的第一探测参考信号和所接收的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 链路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通信方法包括:设定第一偏移值以控制第一探测参 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并且设定第二偏移值以控制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 率的步骤,所述第二偏移值不同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向通信伙伴装置通知所 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移值的步骤;从所述通信伙伴装置接收所述第 一探测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步骤,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 使用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 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 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以 及使用所接收的第一探测参考信号和所接收的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链 路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无线通信装置是在第1信号的发送功率上加上偏 移,以控制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 设定单元,根据上次发送的第3信号与本次发送的所述第2信号之间的发送 时间间隔或者发送功率的变化量,设定所述偏移的校正值;以及控制单元, 使用所述校正值,控制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是在第1信号的发送功率上加 上偏移,以控制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该方法采用如下结构:根据上次发送的第3信号与本次发送的所述第2信号 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或者发送功率的变化量,设定所述偏移的校正值,使 用所述校正值,控制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基站中的由TPC误差引起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 化,并且能够抑制终端的耗电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站中的、SRS的SINR测定值相对SRS的输入SINR的特 性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经过时间T与偏移校正值的对应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S周期与偏移校正值的对应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变化量ΔP与偏移校正值的对应的 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S类别与偏移校正值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S类别与偏移校正值之间的对应的 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S类别与偏移校正值之间的对应的 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偏移设定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经过时间T、功率变化量ΔP与偏移校正值 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4A是表示LTE中的TPC误差的允许范围的图(T>20ms的情况)。
图14B是表示LTE中的TPC误差的允许范围的图(T≤20ms的情况)。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经过时间T、功率变化量ΔP与偏移校正值 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具备多个天线的情 况)。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经过时间T与偏移校正值之间的对应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功率变化量ΔP与偏移校正值之间的对应的 图。
标号说明
100,300,400,500 终端
200 基站
101 RS生成单元
102 相位旋转单元
103 映射单元
104 IFFT单元
105 CP附加单元
106,208,301,402,501 偏移设定单元
107 经过时间计算单元
108,303,503 偏移值确定单元
109 发送单元
110 D/A单元
111 发送功率控制单元
112 上变频单元
113、201 天线
202 接收单元
203 CP除去单元
204 FFT单元
205 解映射单元
206 循环移位量设定单元
207 SRS用SINR测定单元
209 数据用SINR导出单元
210 信道质量导出单元
302 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
401 发送处理单元
502 SRS类别设定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与式(1)同样地,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终端(无线通信装置)在PUSCH的发送功率上加上 偏移值,以控制SRS的发送功率。
(实施方式1)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100的结构。在图2所示的终端100中,RS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01生成RS用序列(SRS。例如ZC(Zadoff-Chu)序列), 并将生成的RS用序列输出到相位旋转单元102。
相位旋转单元102对从RS生成单元101输入的RS用序列实施由基站指 示的、与时域的循环移位量(CS(Cyclic Shift)量。未图示)相当的相位旋转, 并将相位旋转后的RS用序列输出到映射单元103。这里,RS用序列的各样 本被分配到副载波,因而RS用序列是频域的信号。由此,相位旋转单元102 中的频域中的相位旋转处理与时域中的循环移位处理等效。
映射单元103基于由基站指示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未图示),将从相位 旋转单元102输入的相位旋转后的RS用序列映射到作为频率资源的多个副 载波,并输出到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 单元104。
IFFT单元104对于映射了RS用序列的多个副载波进行IFFT处理,并 将IFFT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05。
CP附加单元105将与从IFFT单元104输入的IFFT后的信号的末尾部 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开头,将CP附加后的信号(SRS)输出到发送 单元109(D/A(数字/模拟)单元110)。
偏移设定单元106由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以及偏移值确定单元108构 成,设定在设定RS用序列(SRS)的发送功率时使用的、对PUSCH的发送 功率的偏移值(以下称为发送功率偏移值。即,与式(1)所示的PSRS_OFFSET对 应的值)。
具体而言,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计算从终端100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 信道(例如,包含PUSCH、PUCCH以及SRS的上行线路信号)的发送时刻 起直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接着,经过时间计算单 元107将计算出的经过时间输出到偏移值确定单元108。
首先,偏移值确定单元108根据从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输入的经过时 间,设定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即式(1)的PSRS_OFFSET)的校正值。接着,偏 移值确定单元108通过以设定的校正值校正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从而确定 发送功率偏移值。然后,偏移值确定单元108将发送功率偏移值输出到发送 单元109(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此外,关于偏移设定单元106中的发送 功率偏移值的设定处理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发送单元109由D/A单元110、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和上变频单元112 构成,对于从CP附加单元105输入的信号(SRS),进行DA变换、放大以 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
具体而言,发送单元109的D/A单元110对于从CP附加单元105输入 的信号(SRS)进行D/A变换,并将D/A变换后的信号(SRS)输出到发送 功率控制单元111。
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使用从偏移值确定单元108输入的发送功率偏移 值,控制从D/A单元110输入的CP附加后的信号(SRS)的发送功率,并将 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信号输出到上变频单元112。也就是说,发送功率控制单 元111使用由偏移值确定单元108设定的、偏移值的校正值,控制SRS的发 送功率。
对从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输入的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信号,上变频单元 112进行变频而变换为载波频率。接着,上变频单元112将进行过变频的发送 处理后的信号从天线113发送。由此,以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控制的发送 功率发送SRS。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子帧(sub-frame)#i中的SRS的发送功率PSRS(i) 根据下式(2)来求。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2)
在式(2)中,PCMAX[dBm]表示终端100能够发送的SRS的最大发送功率, PSRS_OFFSET[dBm]表示相对于终端100发送的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由 基站设定的参数),MSRS表示分配给SRS的频率资源块数,PO_PUSCH[dBm]表 示PUSCH的发送功率的初始值(由基站设定的参数),PL表示终端100测定 的路径损耗电平[dB],α表示代表着路径损耗(PL)的补偿比例的权重系数 (由基站设定的参数),f(i)表示包含进行闭环控制的TPC指令(控制值。例如+3dB、+1dB、0dB、-1dB)的先前的值的子帧#i中的累计值。另外,在 式(2)中,Δoffset表示与由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计算出的经过时间对应关联的、 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
即,如式(2)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108基于由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计 算出的经过时间,设定对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进行校正的校正值 Δoffset。接着,如式(2)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108在偏移值PSRS_OFFSET上加上 校正值Δoffset,从而确定发送功率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接着,发送功率控 制单元111使用从偏移值确定单元108输入的发送功率偏移值 (PSRS_OFFSEToffset),根据式(2),控制SRS的发送功率PSRS(i)。
接下来,图3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结构。在图3所示的基站200 中,接收单元202经由天线201接收从终端100(图2)发送的信号,对接收 的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从终端100发送的信号中含有SRS。 接着,接收单元202将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CP除去单元203。
CP除去单元203除去在从接收单元202输入的接收处理后的信号的开头 附加的CP,将CP除去后的信号输出到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 立叶变换)单元204。
FFT单元204对从CP除去单元203输入的CP除去后的信号进行FFT 处理,以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将频域的信号输出到解映射单元205。
解映射单元205基于基站200对终端100(作为通信对象的期望终端) 指示的、针对期望终端的频率资源分配信息,从自FFT单元204输入的频域 信号中,提取与期望终端的发送频带(频率资源)对应的信号(即SRS)。接 着,解映射单元205将提取出的信号(SRS)输出到SRS用SINR测定单元 207。
循环移位量设定单元206将基站200对终端100(期望终端)指示的、 期望终端的循环移位量输出到SRS用SINR测定单元207。
SRS用SINR测定单元207对从解映射单元205输入的SRS与在发送端 和接收端之间已知的RS用序列进行复数除法运算,以求频域的相关信号。 接着,SRS用SINR测定单元207对于频域的相关信号进行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处理,计算时域的相关信号 (即延迟分布)。该延迟分布中含有多个终端的SRS。因此,SRS用SINR测 定单元207使用从循环移位量设定单元206输入的、期望终端的循环移位量,屏蔽延迟分布中的、与期望终端的循环移位量相当的部分之外的部分,据此 计算期望终端的SRS的SINR测定值(SRS用SINR测定值)。接着,SRS用 SINR测定单元207将计算出的SRS用SINR测定值输出到数据用SINR导出 单元209。
偏移设定单元208进行与终端100的偏移设定单元106同样的处理。即, 偏移设定单元208设定在从终端100(期望终端)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设 定时使用的、对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发送功率偏移值。即式(2)所示 的(PSRS_OFFSEToffset))。也就是说,偏移设定单元208根据从期望终端上次发 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起直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 时间,设定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从而确定发送功率偏移值 (PSRS_OFFSEToffset)。接着,偏移设定单元208将确定的发送功率偏移值 (PSRS_OFFSEToffset)输出到数据用SINR导出单元209。
数据用SINR导出单元209使用从SRS用SINR测定单元207输入的SRS 用SINR测定值、以及从偏移设定单元208输入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导出上 行线路数据(即PUSCH)的SINR(数据用SINR测定值)。具体而言,数据 用SINR导出单元209使用发送功率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根据下式(3) 导出数据用SINR测定值。
数据用SINR测定值=SRS用SINR测定值-(PSRS_OFFSEToffset)(3)
接着,基站200使用由数据用SINR导出单元209导出的数据用SINR 测定值等,进行终端100的调度(例如频率资源分配以及MCS选择)。
此外,在基站200中,也可以构成包含循环移位量设定单元206、SRS 用SINR测定单元207、偏移设定单元208和数据用SINR导出单元209的信 道质量导出单元210。
接着,说明终端100的偏移设定单元106(图2)中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的 设定处理的细节。
这里,终端100的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的温度随着时间 的推移发生变化,因而PA的放大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上行线 路信道(包含PUSCH、PUCCH以及SRS的上行线路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 越长,终端100中的PA的放大特性的变化程度越大。即,可以设想上行线路 信道的发送时间间隔越长,TPC误差越大。
也就是说,在终端100中,TPC误差根据从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 发送时刻起直到本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发送 时间间隔)而不同。具体而言,从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起直 到本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发送时间间隔)越 短,TPC误差越小。
因此,偏移设定单元106根据从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起 直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发送时间间隔),设定在 SRS的发送功率设定时使用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式(2)所示的 (PSRS_OFFSEToffset))。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终端100使用式(2)所示的发送功率式,计算SRS 的发送功率PSRS(i)。另外,式(2)所示的PSRS_OFFSET以所设想的最大TPC误差 为基准而设定。也就是说,式(2)所示的PSRS_OFFSET是,以即使在发生了所设 想的最大TPC误差的情况下,也在基站200中的SRS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 化较少或者不发生劣化来设定的参数。另外,从基站200向终端100通知(指 示)式(2)所示的PSRS_OFFSET。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上次发送的上行 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起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发送 时间间隔)T为20ms以下的情况设为TPC误差较小的情况,而将经过时间T 比20ms长的情况设为TPC误差较大的情况。
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计算从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时刻起直 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T。
接着,偏移值确定单元108根据经过时间计算单元107计算出的经过时 间T,设定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
例如,如图4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108在经过时间T为20msec以下 的情况(TPC误差小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6dB。另一方面, 如图4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108在经过时间T比20msec长的情况(TPC 误差大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0dB。然后,偏移值确定单元108 在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上加上校正值Δoffset,由此确定发送功 率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
也就是说,在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是以所设想的最大TPC 误差为基准而设定的值时,偏移值确定单元108在经过时间T较长的情况(在 图4中是T>20ms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0dB,将由基站200指 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直接用作发送功率偏移值。另一方面,偏移值确定单 元108在经过时间T较短的情况(在图4中是T≤20ms的情况)下,将校正 值Δoffset设定为-6dB,将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校正为更小的值, 将比偏移值PSRS_OFFSET小的值设定为发送功率偏移值。
这样,终端100根据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与本次发送的SRS之间的 发送时间间隔(经过时间T),设定不同的值作为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的 校正值。具体而言,终端100以如下的方式设定校正值Δoffset,即,使经过时 间T短的情况(在图4中是T≤20ms的情况。即TPC误差小的情况)下的SRS 的发送功率PSRS(i)低于经过时间T较长的情况(在图4中是T>20ms的情况。 即TPC误差大的情况)下的SRS的发送功率PSRS(i)。也就是说,经过时间T越短,终端100将SRS的发送功率PSRS(i)设定得越小。
这里,如上所述,经过时间T越短,TPC误差越小。因此,即使终端100 在经过时间T短的情况(图4中的T≤20ms的情况)下将SRS的发送功率设 定得更小,接收SINR因TPC误差的影响而降到某个电平(在图1中是0dB 以下)的可能性也很低,基站200中的SINR测定精度发生劣化的可能性很 低。
也就是说,终端100通过根据经过时间T而校正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 值,从而能够将SRS的发送功率设定得低至在基站200中能够得到期望的接 收SINR(SINR测定精度不发生劣化的接收SINR)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发送功 率。由此,能够确保基站200中的SRS的SINR测定精度(信道质量精度), 并且能够将终端100中的耗电抑制为所需的最低限度。换言之,在终端100 中,通过设定与所设想的TPC误差相应的适当的SRS的发送功率,能够削减浪费的耗电。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根据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上行线路 信号)与本次发送的SRS之间的发送条件(这里是发送时间间隔),设定发 送功率偏移值。由此,在终端中,上述发送时间间隔越短,即TPC误差的影 响越小,能够使SRS的发送功率越小。由此,能够防止基站中的由TPC误差 引起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能够抑制终端的耗电增加。另外,根据 本实施方式,终端通过将SRS的发送功率抑制为所需的最低限度,能够减少 小区间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系统中预先定义图4所示的经过时间 T与校正值Δoffset的对应关联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用于SRS发送功率控制的每 次发送SRS时的信令。或者,在将图4所示的经过时间T与校正值Δoffset的对 应作为参数预先从基站通知给终端的情况下,以较长的周期向终端通知该参 数或者仅通知一次该参数即可,可以省去用于SRS发送功率控制的每次发送 SRS时的信令。由此,在这些情况下,能够抑制SRS发送功率控制所需的信 令的开销的增加。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能够掌握SRS的发送功率与PUSCH的发 送功率之差(即SRS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因而能够根据SRS的SINR测定 值(SRS用SINR测定值)导出PUSCH的SINR测定值(数据用SINR测定 值)。因此,在基站中,通过如上所述那样防止SRS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 还能够防止PUSCH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因此,基站能够高精度地进行 PUSCH的调度(频率资源分配以及MCS选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终端使用从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 发送时刻起直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T的情况(图4)。 但是,在本发明中,终端也可以根据从终端上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起直 到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即SRS的发送周期,设定由 基站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终端 可以在SRS的发送周期TSRS为20ms以下的情况(TPC误差小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6dB,在SRS的发送周期TSRS比20ms长的情况(TPC 误差大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0dB。也就是说,终端以如下的方 式设定偏移值PSRS_OFFSET,即,使SRS的发送周期较短的情况下的SRS的发 送功率低于SRS的发送周期较长的情况下的SRS的发送功率。另外,在图5 中,与图4同样,式(2)所示的PSRS_OFFSET以设想的最大TPC误差为基准而设 定。即,在SRS的发送周期TSRS越短,终端使校正值Δoffset越小,以使SRS 的发送功率为小。换言之,终端以如下的方式设定修正值Δoffset,即,使SRS 周期TSRS较短的情况(在图5中是TSRS≤20ms的情况。即TPC误差小的情况) 下的SRS的发送功率低于SRS发送周期TSRS较长的情况(在图5中是TSRS>20ms的情况。即TPC误差大的情况)下的SRS的发送功率。这里,SRS周期TSRS是基站预先向终端通知的参数。因此,基站能够基于SRS的发送周 期设定偏移值,而无需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总是了解全部终端中的上行线路信 道的发送时刻(图4中的经过时间T)。即,与本实施方式(使用图4所示的 经过时间T的情况)相比,在将SRS周期TSRS用于SRS的发送功率控制的 情况下,在终端(图2所示的偏移设定单元106)与基站(图3所示的偏移 设定单元208)之间,容易使有关SRS的发送功率的识别一致(发送功率偏 移值的设定处理)。
另外,在图5中说明了周期性发送的SRS,但也可以对于未设定发送周 期的SRS(1shot SRS等)也可以适用本发明。例如,终端可以将未设定发 送周期的SRS作为在设定了发送周期的SRS中设定了最大周期(例如在LTE 中是320ms)的SRS进行处理。或者,终端也可以对于未设定发送周期的SRS, 与图4同样,根据从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PUSCH、PUCCH以及SRS) 的发送时刻起直到SRS(1shot SRS等)的发送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T,设定 发送功率偏移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情况,即终端根据图4所示的经过时 间T或者图5所示的SRS周期TSRS,设定不同的两个值中的任一个值作为由 基站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的情况(即以两个阶段设定式(2) 所示的发送功率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终端也 可以根据经过时间T或者SRS周期TSRS,设定不同的三个以上值中的任一个 值作为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即以三个阶段以上设 定式(2)所示的发送功率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或图5所示,说明了终端根据经过时间 T或者SRS周期TSRS,变更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的 情况。但是,终端也可以根据经过时间T或者SRS周期TSRS,变更设定SRS 的发送功率的式子。例如,在经过时间T为20ms以下的情况下,终端根据 下式(4)计算SRS的发送功率PSRS(i),在经过时间T比20ms长的情况下,根据 下式(5)计算SRS的发送功率PSRS(i)。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4)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j)+α(j)·PL+f(i)}…(5)
此外,在式(4)及式(5)中,PSRS_OFFSET被设定为在经过时间T比20ms长 的情况下即使产生了所设想的最大TPC误差时也能够防止SINR测定精度的 劣化的值。即,在经过时间T比20ms长的情况(TPC误差大的情况)下, 终端如式(5)所示,不进行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计算SRS的发送功率 PSRS(i)。另一方面,在经过时间T为20ms以下的情况(TPC误差小的情况) 下,终端如式(4)所示,利用校正值Δoffset进行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计算 SRS的发送功率PSRS(i)。由此,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SRS的SINR 测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终端的耗电。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终端根据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与本次发送 的SRS之间的发送时间间隔(经过时间),设定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的校正 值的情况。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终端根据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 信道与本次发送的SRS之间的发送功率的变化量,设定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 的校正值的情况。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300的 结构。此外,在图6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图2)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 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6所示的终端300中,偏移设定单元301由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302 以及偏移值确定单元303构成,设定在设定RS用序列(SRS)的发送功率时 使用的、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发送功率偏移值。式(2)所示的 (PSRS_OFFSEToffset))。
具体而言,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302计算作为终端300上次发送的上行 线路信道(例如,包含PUSCH、PUCCH以及SRS的上行线路信号)的发送 功率与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之差的功率变化量ΔP(相对的输出功率公 差(Relative power tolerance)的大小)。其中,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302将使用 由基站200(图3)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计算出的、本次发送的SRS的发 送功率(使用未校正的偏移值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作为本次发送的SRS的发 送功率来使用。接着,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302将计算出的功率变化量ΔP输 出到偏移值确定单元303。
偏移值确定单元303根据从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302输入的功率变化量 ΔP,设定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接着,偏移值 确定单元303用设定的校正值Δoffset校正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 从而确定发送功率偏移值(式(2)所示的(PSRS_OFFSEToffset))。接着,偏移值确 定单元303将所确定的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输 出到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偏移设定单元208(图3)进行与终端 300的偏移设定单元301同样的处理。即,偏移设定单元208设定在从终端 300(期望终端)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设定时使用的、对PUSCH的发送功 率的偏移(发送功率偏移值。即式(2)所示的(PSRS_OFFSEToffset))。即,偏移设 定单元208根据期望终端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功率与本次发送的 SRS的发送功率(使用未校正的偏移值PSRS_OFFSET计算出的发送功率)之差 的功率变化量ΔP,设定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确定发送功率偏移 值(PSRS_OFFSEToffset)。
接着,说明终端300的偏移设定单元301(图6)中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的 设定处理的细节。
这里,在安装多级结构的功率放大器(PA)作为终端300的放大电路的 情况下,功率变化量即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PUSCH、PUCCH以及SRS) 的发送功率与本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功率之差越大,进行放大时使 用的PA的级数的增减越大。即,由于上行线路信道的功率变化量越大,PA 的级数的增减越大,所以功率变化前后的PA的各级的误差被相加,TPC误 差更大。
另外,发送功率与发送信号的带宽成正比。因此,功率变化量越大(发 送功率的增减越大),发送信号的频率位置以及带宽的变化越大。另外,PA 的放大特性也取决于频率(频率位置以及带宽),因而功率变化量越大(频率 位置以及带宽的增减越大),TPC误差越大。
也就是说,在终端300中,TPC误差根据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 送功率与本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功率之间的功率变化量而不同。具 体而言,可设想功率变化量越小(PA的级数的增减越小,即发送信号的频率 位置以及带宽的变化越小),TPC误差越小。
因此,偏移设定单元301根据功率变化量ΔP即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 的发送功率与使用偏移值PSRS_OFFSET计算出的SRS的发送功率(本次发送的 SRS的发送功率)之差,设定在SRS的发送功率设定时使用的发送功率偏移 值(式(2)所示的(PSRS_OFFSEToffset))。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300使用式(2)所示的 发送功率式计算SRS的发送功率PSRS(i)。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式(2)所 示的PSRS_OFFSET是以设想的最大TPC误差为基准而设定。另外,与实施方式 1同样,从基站200向终端300通知式(2)所示的PSRS_OFFSET
偏移设定单元301的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302计算功率变化量ΔP即在上 行线路中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的发送功率与使用偏移值PSRS_OFFSET计算 出的发送功率(使用未校正的偏移值计算出的、本次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 之差。
接着,偏移设定单元301的偏移值确定单元303根据由功率变化量计算 单元302计算出的功率变化量ΔP,设定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
例如,如图7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303在功率变化量ΔP为15dB以上 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0dB。另外,如图7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 303在功率变化量ΔP为10dB以上且小于15dB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 定为-1dB。同样地,如图7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303在功率变化量ΔP为 4dB以上且小于10dB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3dB,在功率变化量 ΔP为3dB以上且小于4dB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4dB,在功率变化量ΔP为2dB以上且小于3dB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5dB,在功 率变化量ΔP小于2dB的情况下,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为-6dB。接着,偏移值 确定单元303在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上加上校正值Δoffset,由 此确定发送功率偏移值(PSRS_OFFSEToffset)。
即,在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是以设想的最大TPC误差为 基准而设定的情况下,功率变化量ΔP越小(TPC误差越小),偏移值确定单 元303将校正值Δoffset设定得越小。即,功率变化量ΔP越小,偏移值确定单元 303将偏移值PSRS_OFFSET校正为越小的值,并将小于偏移值PSRS_OFFSET的值设 定为发送功率偏移值。
这样,根据终端300中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与本次发送的SRS之间 的发送功率的变化量(功率变化量ΔP),终端300设定不同的值作为由基站 200指示的偏移值的校正值。具体而言,终端300以下述方式设定校正值Δoffset, 即,使功率变化量ΔP较小的情况(即TPC误差较小的情况)下的SRS的发 送功率PSRS(i)低于功率变化量ΔP较大的情况(即TPC误差较大的情况)下的 SRS的发送功率PSRS(i)。也就是说,功率变化量ΔP越小,终端300将SRS 的发送功率设定得越小。
这里,如上所述,功率变化量ΔP越小,TPC误差越小。因此,即使终端 300在功率变化量ΔP越小时将SRS的发送功率设定得越小,接收SINR因TPC 误差的影响而降到某个电平(在图1中是0dB以下)的可能性也很低,基站 200中的SINR测定精度发生劣化的可能性很低。
也就是说,终端300通过根据功率变化量ΔP校正由基站200指示的偏移 值,能够将SRS的发送功率设定得低至在基站200中能够得到期望的接收 SINR(SINR测定精度不发生劣化的接收SINR)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发送功率。 由此,能够确保基站200中的SRS的SINR测定精度(信道质量精度),并且 能够将终端300中的耗电抑制到所需的最低限度。换言之,在终端300中, 通过设定根据设想的TPC误差的适当的SRS的发送功率,能够削减浪费的耗电。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根据上次发送的上行线路信道(上行线路 信号)与本次发送的SRS之间的发送条件(这里是发送功率的变化量),设 定发送功率偏移值。由此,在终端中,上述发送功率的变化量越小,即TPC 误差的影响越小,能够使SRS的发送功率越小。由此,能够防止基站中的TPC 误差引起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能够抑制终端的耗电增加。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将SRS的发送功率抑制到所需的最低限度,由此能够 减少小区间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系统中预先定义图7所示的功率变化 量ΔP与校正值Δoffset的对应关联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用于SRS发送功率控制 的每次发送SRS时的信令。或者,在将图7所示的功率变化量ΔP与校正值 Δoffset的对应关联作为参数预先从基站通知给终端的情况下,以较长的周期向 终端通知该参数或者仅通知一次该参数即可,可以省去用于SRS发送功率控 制的每次发送SRS时的信令。由此,在这些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 够抑制SRS发送功率控制所需的信令的开销的增加。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能够掌握SRS的发送功率与PUSCH的发 送功率之差(即SRS的发送功率偏移值),因而能够根据SRS的SINR测定 值(SRS用SINR测定值)导出PUSCH的SINR测定值(数据用SINR测定 值)。由此,在基站中,通过如上所述那样防止SRS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 还能够防止PUSCH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基 站能够高精度地进行PUSCH的调度(频率资源分配以及MCS选择)。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终端根据SRS的发送周期,设定由基站指示的 偏移值的校正值的情况。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终端对未设定发 送周期的SRS,设定由基站指示的偏移值的情况。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500的 结构。此外,在图8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图2)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 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8所示的终端500中,偏移设定单元501由SRS类别设定单元502 和偏移值确定单元503构成,设定在设定RS用序列(SRS)的发送功率时使 用的、对PUSCH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发送功率偏移值。式(1)所示的 PSRS_OFFSET)。
具体而言,SRS类别设定单元502设定终端500在上行线路中本次发送 的SRS的类别。在SRS的类别中,包括设定了发送周期的SRS(以下称为周 期性SRS(Periodic-SRS))和未设定发送周期的SRS(以下称为非周期性 SRS(Aperiodic-SRS))。非周期性SRS是指接收来自基站200的触发信号之后 发送一次或者规定的多个次数的SRS。SRS类别设定单元502将表示本次发 送的SRS是哪个类别的信息(本次发送的SRS的SRS类别)输出到偏移值 确定单元503。
偏移值确定单元503根据从SRS类别设定单元502输入的SRS类别,确 定由基站200预先指示的、与SRS类别对应关联的偏移值PSRS_OFFSET(式(1) 所示的PSRS_OFFSET)。接着,偏移值确定单元503将所确定的、对于PUSCH 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PSRS_OFFSET)输出到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偏移设定单元208(图3)进行与终端 500的偏移设定单元501同样的处理。即,偏移设定单元208设定在从终端 500(期望终端)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设定时使用的、对PUSCH的发送功 率的偏移(发送功率偏移值。即式(1)所示的PSRS_OFFSET)。即,偏移设定单元 208根据由期望终端本次发送的SRS的类别,确定与SRS的类别对应关联的 偏移值PSRS_OFFSET
接着,说明终端500的偏移设定单元501(图8)中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的 设定处理的细节。
这里,非周期性SRS与周期性SRS所需的发送功率不同。具体而言,基 于以下三个理由,存在非周期性SRS与周期性SRS相比需要大的发送功率的 趋势。
第一个理由是,对于非周期性SRS而言,与周期性发送的周期性SRS 相比,发送经过时间较长,TPC误差变大的可能性大。在周期性SRS中,若 将发送周期设定得较短(例如20ms以下),则TPC误差被抑制得较小。另一 方面,在非周期性SRS中,在发送之前没有上行线路信道(PUSCH等)的 发送的情况下,发送经过时间变长,因而TPC误差大。为了防止由该TPC误 差引起的信道质量的测定精度劣化,对于非周期性SRS而言,需要更大的功 率。
第二个理由是,在非周期性SRS中,发送的SRS的数量受到限制,因此 无法如周期性SRS那样通过多个SRS的平均化实现测定精度的提高。由此, 为了得到与周期性SRS同等程度的测定精度,对于非周期性SRS,需要更大 的功率。
第三个理由是,非周期性SRS有如下的用途,即,求瞬时的上行线路信 道质量而高精度地进行PUSCH的MCS选择。也就是说,要求更高精度的测 定精度的非周期性SRS需要比周期性SRS更大的功率。
基于这些理由,可以考虑所需的发送功率根据SRS类别(非周期性SRS 或者周期性SRS)而不同。在用于确定SRS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PSRS_OFFSET与SRS类别无关而是相同的情况下,终端必须与需要较大发送功率的SRS类 别(这里主要是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相应地,确定其他SRS 类别(这里主要是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在此情况下,周期性SRS的发 送功率过剩,终端的耗电增加。另外,若在每次发送非周期性SRS时都更新 偏移值PSRS_OFFSET,则会增加控制信息的通知频度,因此增加系统的开销。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500的偏移设定单元501根据本次发送的 SRS类别(具体而言,是非周期性SRS以及周期性SRS),设定在SRS的发 送功率设定时使用的偏移值PSRS_OFFSET(式(1)所示的PSRS_OFFSET)。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终端500使用式(1)所示的发送功率式计算SRS 的发送功率PSRS(i)。另外,以每个SRS类别的最大TPC误差等为基准来设定 式(1)所示的PSRS_OFFSET。即,偏移值PSRS_OFFSET被设定为满足测定质量的要求 所需的值。偏移值PSRS_OFFSET从基站200预先通知给终端400(每个SRS类 别的PSRS_OFFSET的通知方法的细节将后述)。
SRS类别设定单元502将本次发送的SRS类别(非周期性SRS或者周 期性SRS)设定到偏移值确定单元503中。
接着,偏移值确定单元503设定与SRS类别设定单元502设定的SRS 类别对应的偏移值PSRS_OFFSET
例如,如图9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503在发送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 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3dB。另外,如图9所示,偏移值确定单元503 在发送周期性SRS的情况下,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0dB。即,如上所 述,偏移值确定单元503将对要求更大发送功率的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 的偏移值设定得比对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的偏移值大。
即,偏移值确定单元503根据是否设定SRS的发送周期,设定偏移值。 具体而言,偏移值确定单元503设定偏移值,以使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低 于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
此外,图9所示的SRS类别与偏移值PSRS_OFFSET的对应关系从基站200 预先通知给终端500。各SRS类别的最佳偏移值PSRS_OFFSET根据基站200中 的SRS的设定条件(例如,周期性SRS的发送周期、非周期性SRS的使用 时机等)求出。因此,不需要频繁地(以较短的周期)通知上述对应关系。
这里,说明从基站200向终端500通知图9所示的SRS类别与偏移值的 对应关系的具体例。在LTE中,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作为与功率 控制有关的信息(例如,“3GPPTS36.331V8.9.0(2010-03),‘3GPP TSGRAN E-UTRA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中记载的“Uplink Power Control”。包含式(1)的参数即Po_PUSCH或者α的值的信息)来通知。
与此相对,作为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除了通知周期性SRS的偏移值 PSRS_OFFSET以外,还通知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具体例,可以考 虑如下所示的四种通知方法。如下所示,根据通知方法而能够减少用于通知 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信令。
第一种通知方法是与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通知方法同样 地,将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也包含在与功率控制有关的信息中 进行通知的方法。在该通知方法中,为了使终端500发送非周期性SRS,基 站200除了与功率控制有关的信息以外,还需要设定非周期性SRS的SRS资 源信息(例如,“3GPP TS36.331V8.9.0(2010-03),‘3GPP TSGRANE-UTRA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中记载的“SoundingRS-UL-Config”这样的表 示SRS发送资源的信息。包含SRS发送的带宽或跳频图案等的信息)。由此, 在该通知方法中,为了设定非周期性SRS,需要通知两种参数,因而信令量 增加。
第二种通知方法是将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包含在非周期性 SRS的SRS资源信息中单独进行通知的方法。在该通知方法中,为了对终端 500设定非周期性SRS,基站200仅通知非周期性SRS的SRS资源信息即可。 由此,用该通知方法,与第一种通知方法相比,能够减少用于通知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信令量。
第三种通知方法是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通知相对于周期性SRS的偏 移值PSRS_OFFSET的偏移校正值(Δoffset)的方法。使用式(1)计算周期性SRS的 发送功率,使用式(2)计算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这里,Δoffset的通知范围 不需要设置得如PSRS_OFFSET的通知范围那么大,因而能够使Δoffset的通知比特 数小于PSRS_OFFSET的通知比特数(在LTE中是4比特)。由此,用该通知方法, 能够减少用于通知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即,式(2)的 “PSRS_OFFSEToffset”)的信令量。此外,Δoffset可以是在系统整体中定义的固定 值。此时,不需要从基站200向终端500的信令。
第四种通知方法是在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与周期性SRS的 偏移值PSRS_OFFSET之间使通知范围不同的方法。例如,基站200虽然使非周 期性SRS和周期性SRS的、用于通知偏移值PSRS_OFFSET的比特数相同,但如 下所述那样使各偏移值PSRS_OFFSET的通知范围不同。
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通知范围:-7.5~15dB
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通知范围:-10.5~12dB
即,将使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通知范围向正方向移位后的 值(在上述例子中,是移位3dB后的值)作为非周期性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通知范围。由此,根据该通知方法,能够不增加信令比特数而根据SRS类 别设定所需的发送功率。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500根据终端500本次发送的SRS类别, 设定SRS的发送功率偏移值。由此,终端500能够设定非周期性SRS以及周 期性SRS分别所需的发送功率。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终端500中,不 需要使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与非周期性SRS相应地进行增加,因而能够以 所需最低限度的功率发送周期性SRS。由此,能够防止周期性SRS的发送功 率过剩,因而能够降低终端的耗电。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基站 200中的由TPC误差引起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能够抑制终端500 的耗电增加。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在每次发送非周期性SRS时更 新PSRS_OFFSET,因而能够防止系统的开销的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说明了使用非周期性SRS以及周期性 SRS这两种SRS作为SRS类别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更详细地定义 SRS类别。例如,在高级LTE中,作为非周期性SRS,正在探讨在接收来自 基站的触发信号之后仅发送一次的“单次SRS(1shot SRS)”,以及在接收来自 基站的触发信号之后发送规定的多个次数的“多次SRS(Multi-shot SRS)”。来 自基站的触发信号例如是使用了称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至少包含1比特信息的信 号。基站使用该信息向终端指示非周期性SRS的发送。终端在检测出来自基 站的触发信号后,在规定的SRS发送时间,将SRS发送一次或规定的多个次 数。此外,在多次SRS中,有以信道质量测定的提高为目的的在同一频带中 发送的SRS、以及以宽带的信道质量测定为目的的在不同频带中发送的SRS。 可以将这些非周期性SRS定义为不同的SRS类别,终端设定与SRS类别对 应的偏移值PSRS_OFFSET
例如,如图10所示,终端(偏移值确定单元503)在发送单次SRS的情 况下,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3dB,在同一频带中发送多次SRS的情况 下,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1.5dB,在不同频带中发送多次SRS的情况下, 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3dB。即,如图10所示,终端在发送单次SRS 的情况下,设定比在同一频带中发送多次SRS的情况更大的偏移值PSRS_OFFSET。这是因为,在同一频带中发送多次SRS的情况下,在基站侧对多 个SRS进行平均,由此能够提高信道测定质量,与此相对,在单次SRS的情 况下无法在基站侧通过平均化提高质量,因此需要更大的发送功率。另外, 终端在不同频带中发送多次SRS的情况下和发送单次SRS的情况下,设定相 同的偏移值PSRS_OFFSET。这是因为,在不同频带中发送多次SRS的情况下, 与单次SRS同样,无法在基站侧通过平均化提高质量,因此所需的发送功率 与单次SRS相同。
另外,可以将副载波间隔不同的非周期性SRS定义为不同的SRS类别, 终端设定与SRS类别对应的偏移值PSRS_OFFSET
例如,如图11所示,终端(偏移值确定单元503)在发送副载波间隔为 15kHz的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1.5dB,在发送 副载波间隔为30kHz的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将偏移值PSRS_OFFSET设定为 3.0dB。即,对副载波间隔越大的非周期性SRS,终端设定越大的偏移值 PSRS_OFFSET。这是因为,副载波间隔越大,每单位频带的信道质量测定所用的 平均副载波数越少,基站侧的信道质量测定的精度越差(偏差越大)。由此, 副载波间隔越大的非周期性SRS,需要越大的发送功率。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组合实施方式1与实施方式2。具体而言, 如图12所示,由经过时间计算单元、功率变化量计算单元以及偏移值确定单 元构成终端的偏移设定单元。即,图12所示的偏移值确定单元根据实施方式 1中说明的经过时间T、以及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功率变化量ΔP两者,设定 式(2)所示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校正 值Δoffset对应关联于经过时间T和功率变化量ΔP。此外,图13所示的校正值 Δoffset基于图14A及图14B所示的、在LTE中规定的、TPC误差的允许范围 (例如,参照3GPP TS36.101v8.9.0(Table 6.3.5.2.1-1)),对应关联于经过时间 T和功率变化量ΔP。其中,图14A表示经过时间T比20ms长的情况(T>20ms) 下的TPC误差的允许范围(±9.0dB)的规定。另外,图14B表示经过时间T 为20ms以下的情况(T≤20ms)下的TPC误差的允许范围的规定。在图14B 中,功率变化量ΔP越大,TPC误差的允许范围越大。
此外,在图13中,基于图14A及图14B,在经过时间T>20ms的情况 和经过时间T≤20ms并且ΔP为15dB以上的情况下,设定相同的校正值Δoffset (0dB)。即,即使在经过时间T不同的情况下也设定相同的校正值Δoffset。但 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代替图13,如图15所示那样设定为,经过时间T 越长,校正值Δoffset越大。即,在图15中,在经过时间T不同的情况下以及 功率变化量ΔP不同的情况下,设定相互不同的校正量Δoffset。另外,在图13 中,在经过时间T较长的情况(T>20ms的情况)下,与功率变化量ΔP无关 地设定恒定的校正值Δoffset,但也可以如图15所示,即使在经过时间T较长的 情况(T>20ms的情况)下,也根据功率变化量ΔP设定不同的校正值Δoffset
通过使用图13以及图15所示的对应关联,终端能够考虑经过时间T以 及功率变化量ΔP两者来控制SRS的发送功率。即,终端能够防止基站中的由 TPC误差引起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SRS的发 送功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浪费的耗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终端具有一根天线的情况,但本发明 也能够适用于终端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例如,如图16所示,具有N根天 线113-1~113-N的终端400具有与各天线对应的发送处理单元401-1~ 401-N。其中,各发送处理单元401例如由图2所示的RS生成单元101~CP 附加单元105构成。另外,图16所示的偏移设定单元402-1~402-N可以与 偏移设定单元106(图2)为相同结构,可以与偏移设定单元301(图6)为 相同结构,可以与偏移设定单元501(图8)为相同结构,也可以与偏移设定 单元(图12)为相同结构。图16所示的终端400的各发送处理单元401的 偏移设定单元402根据各天线各自的发送时间间隔(上述的经过时间T或者 SRS周期TSRS)或者发送功率的变化量(上述的功率变化量ΔP),设定对于分 别从各天线发送的各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或者偏移值PSRS_OFFSET)。接着,终端400的各发送单元109内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1 将与从各天线分别发送的各SRS对应的校正值Δoffset与偏移值PSRS_OFFSET相加 (或者使用设定的偏移值PSRS_OFFSET),从而控制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 SRS的发送功率。这样,终端400分别进行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的SRS的发 送功率控制所使用的校正值Δoffset(或者偏移值PSRS_OFFSET等)的设定。即, 终端400根据多个天线各自的SRS的发送时间间隔(SRS的发送周期等), 设定对于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SRS的偏移值,使用与多个SRS对应的 偏移值,控制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SRS的发送功率。,终端400例如 能够对多个天线使用由基站通知的公共的参数(例如偏移值PSRS_OFFSET等), 对每个天线设定不同的发送功率。由此,在终端400中,能够对每个天线恰 当地控制SRS的发送功率,因而与现有技术那样使SRS的发送功率在全部天 线中以公共方式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将SRS的发送功率抑制得更低。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终端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用图16所说明的那 样,可以使用对于从各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SRS的偏移值PSRS_OFFSET的校正 值Δoffset之间的比(或者偏移值PSRS_OFFSET之间的比),作为分别分配给各SRS 的发送功率与分配给分别从多个天线发送的多个SRS整体的总发送功率的 比,以控制多个SRS的发送功率。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从各天 线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为式(1)或式(2)所示的PSRS(i),与此相对,这里,终 端使从多个天线同时发送的多个SRS的总发送功率为式(1)或式(2)所示的 PSRS(i)。也就是说,多个SRS的总发送功率PSRS(i)通过在PUSCH的发送功率 上加上偏移值PSRS_OFFSET来计算。并且,终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根据各 天线中的发送时间间隔(经过时间T(例如图4)或者功率变化量ΔP(例如 图7))或者发送功率的变化量(功率变化量ΔP(例如图7)),设定偏移值 PSRS_OFFSET的校正值Δoffset(或者根据各天线中的SRS的发送周期(SRS类别 (例如图9~11)),设定偏移值PSRS_OFFSET)。并且,终端使用对从各天线发 送的多个SRS分别分配的发送功率与总发送功率PSRS(i)的比即与从各天线发 送的多个SRS分别对应的校正值Δoffset之间的比(或者偏移值PSRS_OFFSET之间 的比),控制多个SRS的发送功率。即,发送校正值Δoffset(或者偏移值 PSRS_OFFSET)越小的SRS的天线,发送功率在总发送功率PSRS(i)中的比越小, 被分配越小的发送功率。即,发送校正值Δoffset越小(TPC误差较小)的SRS 的天线,越能够在防止基站中的SINR测定精度的劣化,并且越能够降低终 端中的SRS的发送功率。这样,即使在终端使用根据经过时间T或功率变化 量ΔP设定的校正值Δoffset(或者SRS的发送周期(根据SRS类别设定的偏移 值PSRS_OFFSET),作为从各天线分别发送的SRS的发送功率比的情况下,也能 够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式(2)所示的PSRS_OFFSET是以所设想的 最大TPC误差为基准而设定的情况(例如图4及图7)。但是,在本发明中, 式(2)所示的PSRS_OFFSET也可以以设想的最小TPC误差为基准而设定。在此情 况下,可以设定校正值Δoffset,即,如图17所示,以使经过时间T越长(T> 20ms),校正值Δoffset越大,如图18所示,功率变化量ΔP越大,校正值Δoffset越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为天线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同样能够适用 于天线端口(antenna port)。
所谓天线端口,是指由一根或多根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天线。即,天线 端口并不一定指一根物理天线,有时也指由多根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LTE中,未规定天线端口由几根物理天线构成,而规定为基站 能够发送不同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最小单位。
另外,天线端口有时也被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矢量(Precoding vector)的 加权的最小单位。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过硬件来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 说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在与硬件的协作下通过软件来实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各个功能块,典型地被实现为 由集成电路构成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些既可以分别实行单芯片化, 也可以包含其中一部分或者是全部而实行单芯片化。这里称为LSI,但根据 集成度的不同,也可以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特大LSI。
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式不限于LSI,也可以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 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以利用对LSI内部的电路块的连接或设定 能进行重新构置的可重构置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再有,如果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者其他技术的派生,出现了代替LSI 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技术来实现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 在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在第1信号的发送功率上加 上偏移值,以控制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控制单元, 使用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设定的所述偏移值,控制所述第2信号的 发送功率;以及发送单元,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所述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 2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使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短 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低于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长的情 况下的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方式,设定所述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偏移值根据是否设定所述第 2信号的发送周期而被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使设定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 期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低于未设定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 期的情况下的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方式,设定所述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多个天线,所述控制单 元使用与从所述多个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第2信号对应的所述偏移值,控制 所述多个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偏移值根据所述多个天线各自的所述第 2信号的发送周期而被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多个天线;以及设定单 元,根据所述多个天线各自的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设定对于从所述多 个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所述第2信号的所述偏移值,所述控制单元使用分别 分配给所述多个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与总发送功率的比,即与所述多个第2 信号分别对应的所述偏移值之间的比,控制所述多个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 所述总发送功率是分配给从所述多个天线分别发送的多个第2信号的总发送 功率,而且是通过在所述第1信号的发送功率上加上所述偏移值来计算出的 总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1信号是通过物理上行共 享信道发送的信号,所述第2信号是探测参考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未设定发送周期的所述第2信号 是在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触发信号之后仅发送一次的探测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使用偏移值从第1信号的信 道质量导出第2信号的信道质量,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所 述第1信号;以及信道质量导出单元,使用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设 定的所述偏移值,从所述第1信号的信道质量导出所述第2信号的信道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用于在第1信号的发送 功率上加上偏移值,以控制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无线通信装置,使用根据 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设定的所述偏移值,控制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质量导出方法,使用偏移值从第1信号 的信道质量导出第2信号的信道质量,使用根据所述第2信号的发送周期设 定的所述偏移值,导出所述第2信号的信道质量。
在2010年4月30日提交的特愿第2010-105323号及2010年11月5 日提交的特愿第2010-249128号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说 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偏移设定单元,在操作中,设定第一偏移值以控制第一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并且设定第二偏移值以控制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偏移值不同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通知单元,在操作中,向通信伙伴装置通知所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移值;
接收单元,在操作中,从所述通信伙伴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以及
估计单元,在操作中,使用所接收的第一探测参考信号和所接收的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偏移设定单元对于更长的发送时间间隔设定更大的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偏移设定单元通过向规定的偏移值加上校正值设定所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移值中的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是被周期性地发送的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是不被周期性地发送的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移值大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设定第一偏移值以控制第一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并且设定第二偏移值以控制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步骤,所述第二偏移值不同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向通信伙伴装置通知所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移值的步骤;
从所述通信伙伴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的步骤,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使用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控制的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而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第一探测参考信号和所接收的第二探测参考信号估计上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设定步骤包括对于更长的发送时间间隔设定更大的偏移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设定步骤包括通过向规定的偏移值加上校正值设定所述第一偏移值以及所述第二偏移值中的每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第一探测参考信号是被周期性地发送的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探测参考信号是不被周期性地发送的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第二偏移值大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CN201510357667.1A 2010-04-30 2011-04-27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4994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5323 2010-04-30
JP2010-105323 2010-04-30
JP2010-249128 2010-11-05
JP2010249128 2010-11-05
CN201180018643.3A CN102835033B (zh) 2010-04-30 2011-04-27 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8643.3A Division CN102835033B (zh) 2010-04-30 2011-04-27 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572A CN104994572A (zh) 2015-10-21
CN104994572B true CN104994572B (zh) 2018-05-25

Family

ID=4486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7667.1A Active CN104994572B (zh) 2010-04-30 2011-04-27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201180018643.3A Active CN102835033B (zh) 2010-04-30 2011-04-27 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8643.3A Active CN102835033B (zh) 2010-04-30 2011-04-27 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9) US9055535B2 (zh)
EP (2) EP2566058B1 (zh)
JP (4) JP5350539B2 (zh)
KR (2) KR101752025B1 (zh)
CN (2) CN104994572B (zh)
AU (1) AU2011246730B2 (zh)
BR (1) BR112012027810B1 (zh)
DK (1) DK2566058T3 (zh)
ES (1) ES2699732T3 (zh)
HU (1) HUE040251T2 (zh)
PL (1) PL2566058T3 (zh)
PT (1) PT2566058T (zh)
RU (1) RU2549190C2 (zh)
SG (1) SG185022A1 (zh)
TW (1) TWI510116B (zh)
WO (1) WO20111358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2685A2 (ko) 2010-06-04 2011-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신호 트리거링 기반 srs 전송 방법 및 비주기적 srs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 방법
WO2013008406A1 (ja) 2011-07-13 2013-0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WO2013051206A1 (ja) * 2011-10-03 2013-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953949B2 (en) * 2011-12-30 2015-02-10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igh-level QAM optical signals with binary drive signals
JP6073073B2 (ja) * 2012-05-10 2017-0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GB2522376B (en) * 2012-12-17 2019-12-11 Zte Wistron Telecom Ab Tracking received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609499B2 (en) * 2013-05-22 2017-03-2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rioritize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mergency access
US9446162B2 (en) * 2013-07-10 2016-09-20 Scentair Technologies, Llc Scent schedule based on relatedness of scent delivery devices in a scent delivery system
US9775123B2 (en) 2014-03-28 2017-09-2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dividualized gain control of uplink paths in remot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individual remote unit contribution to combined uplink power
US9730228B2 (en) * 2014-08-29 2017-08-08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ndividualized gain control of remote uplink band paths in a remote unit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combined uplink power level in the remote unit
US9420542B2 (en) 2014-09-25 2016-08-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ystem-wide uplink band gain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based on per band gain control of remote uplink paths in remote units
WO2016080335A1 (ja) * 2014-11-18 2016-05-26 株式会社 東芝 無線通信用集積回路、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467319B1 (en) * 2015-04-25 2016-10-1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xpanding a capacity of a single radio channel
US10660047B2 (en) * 2016-04-28 2020-05-19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Transmit power of pilot signals
CN107637143B (zh) * 2016-05-13 2020-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186919B1 (ko) * 2016-07-13 2020-12-0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승인 데이터 송신을 위한 네트워크 노드, 사용자 디바이스 및 방법들
US11323966B2 (en) 2016-10-28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in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115069A (zh) * 2016-11-02 2019-08-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714207B (zh) 2016-12-07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562112A4 (en) * 2016-12-21 2020-10-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12716B2 (en) * 2017-02-03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control data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547422B2 (en) * 2017-04-13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RS transmission with implied RTS/CTS
WO2018202014A1 (en) 2017-05-05 2018-1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of power control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10462755B2 (en) * 2017-06-16 2019-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new radio
US20180368083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1206166B2 (en) * 2017-07-14 2021-12-21 Wsig Private Networks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3063783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891949B (zh) 2017-08-10 2022-07-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和无线电基站装置
CN109842473B (zh) * 2017-11-27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US20200412505A1 (en) * 2019-09-13 2020-12-3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of ue power sav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5298968A (zh) * 2020-03-20 2022-11-0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天线之间的发射功率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KR20220073425A (ko) * 2020-11-26 2022-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복수의 안테나들을 통해 신호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에서 기준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N113965243B (zh) * 2021-09-10 2024-01-30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2096371B2 (en) * 2022-04-25 2024-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power offse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207A (zh) * 2001-12-07 2005-05-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控制装置、移动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程序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914824A (zh) * 2003-11-13 2007-0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功率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7442A (en) * 1991-10-10 2000-05-23 Globalstar L.P.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user assignment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with terrestrial gateways
US5918157A (en) * 1997-03-18 1999-06-29 Globalstar L.P.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user assignment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with terrestrial gateways
WO2001063839A2 (en) * 2000-02-23 2001-08-30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Access probe acknowledgment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GB0008488D0 (en) * 2000-04-07 2000-05-24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ystem
WO2002025839A1 (en) * 2000-09-15 2002-03-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condary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tation
RU2258310C2 (ru) * 2000-10-04 2005-08-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го канала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KR100493079B1 (ko) * 2001-11-02 2005-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부호 분할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채널 품질을 보고하는장치 및 방법
KR100832117B1 (ko) 2002-02-17 2008-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오프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7299402B2 (en) * 2003-02-14 2007-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reverse packet data channel in CDMA systems
JP4288093B2 (ja) * 2003-04-09 2009-07-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KR20060038131A (ko) * 2004-10-29 2006-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h-ofdma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상향링크 스케줄링 방법
JP4595491B2 (ja) * 2004-11-04 2010-12-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592547B2 (ja) * 2005-08-24 2010-12-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701910B2 (en) * 2005-11-28 2010-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verse link load estimation using reference signal
US7853281B2 (en) * 2006-04-14 2010-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wireless terminal power information
US8417248B2 (en) * 2006-08-14 2013-04-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chedul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80045260A1 (en) * 2006-08-15 2008-02-21 Tarik Muharemovic Power Settings for the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the Scheduled Transmission in Multi-Channel Scheduled Systems
MY146649A (en) * 2006-11-01 2012-09-14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 in an orthog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36483B2 (ja) 2006-11-08 2013-07-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JP5014820B2 (ja) * 2007-01-09 2012-08-2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107987B2 (en) * 2007-02-14 2012-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437792B2 (en) * 2007-02-14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EP2129149A4 (en) 2007-03-01 2014-07-23 Ntt Docomo Inc BASIC STATION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100745B2 (ja) * 2007-03-01 2012-12-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BRPI0808251B1 (pt) * 2007-03-07 2020-04-14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étodo para controlar a potência de transmissão de uma unidade de transmissão e recepção sem fio e unidade de transmissão e de recepção sem fio
US8676223B2 (en) * 2007-03-2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KR101453931B1 (ko) * 2007-03-30 2014-10-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통신시스템, 기지국장치, 유저장치 및 방법
RU2010101413A (ru) * 2007-07-19 2011-07-27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Jp)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ретрансляцион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8055301B2 (en) * 2007-08-06 2011-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networks incorporating implicit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receiv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US8798183B2 (en) * 2007-08-13 2014-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and rate adaptation for MIMO transmiss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95223A3 (en) * 2007-08-14 2024-07-31 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099132B2 (en) * 2007-08-15 2012-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and uplink sounding channel measurement
US8059524B2 (en) * 2008-01-04 2011-11-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and logical to physical mapping of 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505485B (zh) * 2008-02-05 2014-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Lte tdd系统中发送srs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84684A (zh) 2008-04-04 2011-06-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预编码矩阵使用方法
CN101572896B (zh) * 2008-04-29 2011-01-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5928B (zh) * 2008-06-25 2016-05-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Lte系统中传输srs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09460B (zh) 2008-07-14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8554257B2 (en) * 2008-08-13 2013-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condition based adaptive reference power offset positioning
EP2166694A3 (en) * 2008-09-18 2012-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378290B (zh) * 2008-09-23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控制方法和装置
JP5066550B2 (ja) 2008-09-25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CN102165720B (zh) 2008-09-26 2015-10-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多个天线的探测参考信号发射的装置及方法
CN104168098B (zh) 2008-10-20 2017-11-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wtru内实施的利用载波聚合传送ul控制信息的方法和wtru
JP5227938B2 (ja) 2008-12-26 2013-07-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8442566B2 (en) * 2009-01-07 2013-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joint transmission using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higher rank dedicated beam-forming
KR20130032906A (ko) * 2009-03-17 2013-04-02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srs) 전송의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107907A2 (en) 2009-03-17 2010-09-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709499B1 (ko) 2009-03-25 2017-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485807B1 (ko) * 2009-04-01 2015-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US8938247B2 (en) * 2009-04-23 2015-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peration
KR101128817B1 (ko) * 2009-05-15 2012-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0147411A2 (ko) * 2009-06-18 2010-1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059749B2 (en) 2009-10-02 2015-06-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tenna port mode and transmission mode transitions
US9031146B2 (en) 2009-10-02 2015-05-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ower control for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antennas
EP2497297B1 (en) * 2009-11-02 2021-10-13 HMD Global Oy Scheme for multi-cell ul sounding transmission
WO2011050856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EP2518919A4 (en) 2009-12-22 2016-1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CHANNEL MEASUREMENT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88163B2 (en) * 2009-12-30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accumulative power control and minimum/maximum transmit power in LTE systems
JP4981929B2 (ja) * 2010-01-08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8848520B2 (en) 2010-02-10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eriod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807875B1 (ko) * 2010-03-05 2017-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07874B1 (ko) * 2010-03-05 2017-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451776B2 (en) * 2010-03-31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144040B2 (en) 2010-04-01 2015-09-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antenna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201204116A (en) * 2010-04-07 2012-01-16 Htc Corp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1152685A2 (ko) * 2010-06-04 2011-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비주기적 사운딩 참조신호 트리거링 기반 srs 전송 방법 및 비주기적 srs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 방법
GB2486926B (en) * 2011-06-02 2013-10-23 Renesas Mobile Corp Frequency hopping in license-exempt/shared bands
JP5947240B2 (ja) * 2013-03-28 2016-07-0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207A (zh) * 2001-12-07 2005-05-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控制装置、移动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程序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914824A (zh) * 2003-11-13 2007-0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功率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5033A (zh) 2012-12-19
EP2566058A4 (en) 2017-01-25
RU2549190C2 (ru) 2015-04-20
JP2016174415A (ja) 2016-09-29
EP2566058A1 (en) 2013-03-06
JP6179830B2 (ja) 2017-08-16
KR20170072364A (ko) 2017-06-26
US10182405B2 (en) 2019-01-15
KR101768839B1 (ko) 2017-08-30
US9532315B2 (en) 2016-12-27
WO2011135858A1 (ja) 2011-11-03
US20240314701A1 (en) 2024-09-19
TWI510116B (zh) 2015-11-21
JP5954720B2 (ja) 2016-07-20
EP3393047A1 (en) 2018-10-24
JPWO2011135858A1 (ja) 2013-07-18
US20150237586A1 (en) 2015-08-20
BR112012027810B1 (pt) 2021-08-17
HUE040251T2 (hu) 2019-02-28
EP3393047B1 (en) 2020-11-18
BR112012027810A2 (pt) 2017-08-15
US10506525B2 (en) 2019-12-10
CN102835033B (zh) 2015-07-29
AU2011246730B2 (en) 2015-09-17
US20170070964A1 (en) 2017-03-09
US10873913B2 (en) 2020-12-22
SG185022A1 (en) 2012-11-29
US20200068503A1 (en) 2020-02-27
ES2699732T3 (es) 2019-02-12
JP5730359B2 (ja) 2015-06-10
US11751143B2 (en) 2023-09-05
US9055535B2 (en) 2015-06-09
KR101752025B1 (ko) 2017-06-28
JP2013255278A (ja) 2013-12-19
PT2566058T (pt) 2018-12-07
DK2566058T3 (en) 2019-01-07
JP2015128328A (ja) 2015-07-09
JP5350539B2 (ja) 2013-11-27
US20220256476A1 (en) 2022-08-11
KR20130098140A (ko) 2013-09-04
TW201220896A (en) 2012-05-16
AU2011246730A1 (en) 2012-11-08
US20210076332A1 (en) 2021-03-11
EP2566058B1 (en) 2018-09-05
RU2012145853A (ru) 2014-06-10
US20230370976A1 (en) 2023-11-16
US20190110257A1 (en) 2019-04-11
PL2566058T3 (pl) 2019-03-29
US12028814B2 (en) 2024-07-02
US20130040689A1 (en) 2013-02-14
CN104994572A (zh) 2015-10-21
US11356958B2 (en)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4572B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KR101750369B1 (ko) 분산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3416433B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WO2012093454A1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Sun Patent Trust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