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1980B -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1980B
CN104981980B CN201380002226.9A CN201380002226A CN104981980B CN 104981980 B CN104981980 B CN 104981980B CN 201380002226 A CN201380002226 A CN 201380002226A CN 104981980 B CN104981980 B CN 104981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rrection
receiving
transmitting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2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1980A (zh
Inventor
贠国飞
王洪涛
白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81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1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3845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 H04L27/385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using a non - coherent carrier, including systems with baseband correction for phase or frequency offset
    • H04L27/3863Compensation for quadrature error in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03Software-defined radio [SDR] systems, i.e. systems wherein components typically implemented in hardware, e.g. filters or modulators/demodulators, are implented using software, e.g. by involving an AD or DA conversion stage such that at least part of the signal processing is performed in the digital domain
    • H04B1/0007Software-defined radio [SDR] systems, i.e. systems wherein components typically implemented in hardware, e.g. filters or modulators/demodulators, are implented using software, e.g. by involving an AD or DA conversion stage such that at least part of the signal processing is performed in the digital domain wherein the AD/DA conversion occurs at radiofrequency or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t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30Circuits for homodyne or synchrodyn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在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会产生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两次正交调制补偿分别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和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了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调制解调方式是天线获取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后,先将其转换为中频信号,再由中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所述基带信号可以为同相正交(In-phase/Quadrature,I/Q)信号。而零中频技术就是RF信号直接转换成基带信号,不经过中频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
近年来,因器件的发展,零中频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趋于成熟。零中频架构收发信机的工作原理是:基带信号经I、Q通道输入正交调制器,正交调制器对I、Q两路信号进行正交调制,收发信机发射正交调制器的输出信号。
由于,实际的正交调制器通常并不能做到两路信号完全正交,引起正交调制误差,这种正交调制器的非理想化问题会导致载波泄漏和I、Q两路信号的不平衡,而I、Q信号不平衡,会引起镜像分量,镜像分量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所以,采用零中频技术的收发信机必须进行校正处理。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当前的校正方法主要是,在收发信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增加相应的反馈模块或者耦合模块,通过比较反馈信号和基带信号,计算出相应的补偿系数,进行相应的补偿。显然,增加反馈模块或耦合模块都会增加收发信机的硬件成本,而且增加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装置,不需要设计反馈模块和耦合模块,就可以去除由于基带信号中两路信号不平衡所引起的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收发设备和一种信号校正的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用于从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频偏校正单元,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用于从所述频偏校正单元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
均衡处理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
相噪免疫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包括:
去直流子单元,用于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去直流子单元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去直流子单元,用于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包括: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频偏校正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收发设备,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一个信号收发设备中的信号发射装置与另一信号收发设备中的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产生发射端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成射频信号后,发出所述射频信号,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经所述信号发射装置数模转换后成为模拟信号,所述模拟信号经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上变频处理成为射频信号,并在上变频处理前产生发射端镜像分量;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收发设备,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其他信号收发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其他信号收发设备发射射频信号;
所述存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零中频信号校正的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接收器从另一信号收发设备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对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从频偏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经过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根据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根据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结合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包括:
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对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包括:
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根据所述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
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结合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包括:
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
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
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频偏校正信号进行去发射端镜像分量处理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包括:
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结合第四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包括:
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
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中通过增加反馈模块和耦合模块来进行信号校正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对从信号发射装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两次正交调制补偿来去除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了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设备间通信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设备中发射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设备中接收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正交调制补偿原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装置,不需要设计反馈模块和耦合模块,就可以去除由于基带信号中两路信号不平衡所引起的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信号收发设备和一种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10的一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109,用于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100,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109接收的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可以为单独的信号发射装置,也可以为信号收发信机或其他发射信号的装置或设备。
符号同步处理单元101,用于对所述模数转换单元100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2,用于从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101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频偏校正单元103,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2处理得到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4,用于从所述频偏校正单元103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中通过增加反馈模块和耦合模块来进行信号校正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对从信号发射装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两次正交调制补偿来去除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了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可选地,在上述图1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10还包括:
均衡处理单元105,用于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单元100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101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2处理得到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单元103处理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4处理得到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中,均衡处理单元105只做一次模值调整即可,均衡处理单元105的位置可以在模数转换单元100、符号同步处理单元101做模值调整、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2、频偏校正单元103或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4任何一个的后面。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10还包括:
相噪免疫处理单元106,用于对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4处理得到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可选地,在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2,包括:
去直流子单元1021,用于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第一计算子单元1022,用于根据所述去直流子单元1021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
例如:设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Rx_QMC校正前失真信号为U(n),失真信号的镜像表示为U*(n),未失真信号为S(n),未失真信号镜像为S*(n),由假设可知
E[S(n).(S*(n))*]=E[S(n).S(n)]=E[S*(n).S*(n)]=0
失真信号可表示为U(n)=k1S(n)+k2S*(n),其中k1和k2为信号与镜像的复系数。
对其求相关运算后作除法运算可得接收端校正系数:
第二计算子单元1023,用于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1022计算得到的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根据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计算正交调制补偿信号的过程可以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减去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即可得到去除了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Rx_QMC_out(n)=U(n)-Ch_QMC.U*(n)
特别说明的是,第一计算子单元,第二计算子单元,在硬件上其实可以体现为一个处理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接收端校正系数还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自适应迭代算法,自适应迭代算法可以为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牛顿梯度迭代算法,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解的修正共轭梯度法等。
可选地,在上述图4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10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去直流子单元1021,用于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104,包括:
第三计算子单元1041,用于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第四计算子单元1042,用于根据所述频偏校正单元103处理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1041计算得到的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自适应迭代算法,自适应迭代算法可以为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牛顿梯度迭代算法,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解的修正共轭梯度法等。
可选地,在上述图5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110的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1041,用于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硬判决我们一般可认为是对解调器的输出信号作有限的N比特量化,高于门限值的认为是1,低于门限值的认为是0,对于最常见的二进制来说,解调器的输出供给硬判决使用的仅限于0、1值。
硬判决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的过程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最小均方(Least meansquare,LMS)算法,不断收敛得到的。
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收发设备10包括:信号接收装置110和信号发射装置120,一个信号收发设备中的信号发射装置与另一信号收发设备中的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信号发射装置120,用于产生发射端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生射频信号后,发出所述射频信号,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经所述信号发射装置数模转换后成为模拟信号,所述模拟信号经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上变频处理成为射频信号,并在上变频处理前产生发射端镜像分量;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110用于:
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对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实施例包括:第一信号收发设备10A和第二信号收发设备10B,实际上,通信系统中可以有多个信号收发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是以两个信号收发设备为例说明两个信号收发设备的工作过程。
在第一信号收发设备10A与第二信号收发设备10B通信过程中,第一信号收发设备10A的信号发射装置120A将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成射频信号发出,第二信号收发设备10B的接收端装置110B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发射端装置120A将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成射频信号发出的过程可以参阅图8进行理解:
如图8所示,基带信号发射器分I、Q两路发射基带信号,假设I、Q两路信号的每个信号点数据都为1+j,I、Q两路发射基带信号分别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两路模拟信号经发射本地振荡器(Local Oscillator,LO)进行上变频,成为一路高频模拟信号,该路高频模拟信号中因I、Q两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直流偏置分量,而且I、Q两路信号的幅度增益也不同,所以I、Q两路信号会不平衡,这种I、Q两路信号不平衡在发射LO进行上变频前会引起发射端镜像分量,因此,高频模拟信号中会有发射端镜像分量,引入发射端镜像分量的信号数据点可能变为了1+0.95j,而且每个信号数据点的变化可能不同,有的信号数据点可能变为了0.95+j,或者其他情况,高频模拟信号经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成为射频信号TX,经发射端200A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端装置110B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过程可以参阅图9进行理解:
发射端装置120A的射频信号经空间传输后到达接收端装置110B的天线,经接收端110B的天线接收,成为射频信号RX,射频信号RX经接收LO进行下变频,将I、Q两路模拟信号分离,成为两路低频模拟信号,接收LO对射频信号RX进行下变频之后,会引入接收端镜像分量,因此,所述两路低频模拟信号中有接收端镜像分量。假如,原来引入发射端镜像的信号数据点为1+0.95j,再引入接收端镜像分量后,可能就成为了1+0.9j,I、Q两路低频模拟信号分别经模数转换器转换为两路I、Q两路数字信号。I、Q两路数字信号进入符号同步模块,符号同步模块为I、Q两路数字调整时钟,使接收端装置110B对所述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与所述发射端装置120A对发射端基带信号的发射速度保持一致,例如:发射端装置120A发射基带信号的速度是1ns,通过符号同步装置就可以保持接收端装置110B接收数字信号的速度也是1ns,从而保证信号点不会错位或丢失。经过符号同步的数字信号到达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对同步后的数字信号进行盲校正,去除接收端镜像分量处理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假如:去接收端镜像前的信号点数据为1+0.9j,那么去除接收端镜像分量后的信号点数据恢复到1+0.95j,正交调制补偿信号到达均衡器,均衡器均衡处理掉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时由于码间干扰引入的不均衡信号,使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例如:原来信号点数据为1+j,模值为2,由于码间干扰,这个信号点数据的模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变为2/0.99,均衡器就会去除由于码间干扰引入的不均衡信号,使模值回到2,经过均衡器处理的正交调制补偿信号到达频偏校正模块进行频偏校正,频偏校正就是调整信号的相位,例如:原来信号点数据为1+j的相位为45度,到达频偏校正模块的相位为50度,那么频偏校正模块需要将进行频偏校正的信号的相位调整到45度成为频偏校正信号。频偏校正信号到达发射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发射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去掉频偏校正信号的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去接收端镜像分量后的信号数据点为1+0.95j,去掉发射端镜像分量后,该信号数据点就会成为1+j,但实际在传输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校正到接收端基带信号,此时的接收端基带信号中还会存在相位抖动和噪声,将该接收端信号在相噪免疫模块中进行相噪免疫处理,补偿抖动的相位,去掉噪声,使接收端基带信号平稳,如果原来发射端基带的信号为1+j,那么经过相噪免疫处理的接收端基带信号才会成为1+j,或者与1+j无限接近。
图10为上述图9中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去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原理图,参阅图10,符号同步模块对模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经过符号同步处理的数字信号进入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中的去直流模块,去直流模块可以执行两部分功能,一为直流计算,另一个功能为直流去除。直流计算的具体实现过程为:开发人员首先会在去直流模块中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假如该预置长度为N个信号点,那么每统计到N个信号点就会计算出该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最新的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最新的所述直流分量,就实现了去直流过程。
对于去直流后的信号再进行去镜像分量的过程,此处实现时的方案假设理想信号与其镜像之间不相关,利用这一条件,求得信号自相关值与信号及其镜像的互相关值之比值,来作为校正系数Ch_QMC。
例如:设接收端正交调制补偿Rx_QMC校正前失真信号为U(n),失真信号的镜像表示为U*(n),未失真信号为S(n),未失真信号镜像为S*(n),由假设可知
E[S(n).(S*(n))*]=E[S(n).S(n)]=E[S*(n).S*(n)]=0
失真信号可表示为U(n)=k1S(n)+k2S*(n),其中k1和k2为信号与镜像的复系数。
对其求相关运算后作除法运算可得接收端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计算正交调制补偿信号的过程可以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减去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即可得到去除了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Rx_QMC_out(n)=U(n)-Ch_QMC.U*(n)
以上,为去接收端镜像分量的过程,下面参阅图11,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去发射端镜像的过程:
参阅图11,其中Slicer_in和Slicer_out分别为发射端正交调制补偿模块硬判决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因输入信号Slicer_in先与输出信号Slicer_out,所以通过delay模块对Slicer_in信号进行延时处理,使得所述Slicer_in信号与所述Slicer_out信号对齐,两者对齐之后,Slicer_out信号量化值与Slicer_in信号量化值作差得到误差信号量化值e,误差信号量化值e与slicer_in信号量化值相乘,再与步长step相乘,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每次迭代时得到的补偿系数增量通过后面的累加器不断更新发射端校正系数。
发射端校正系数与频偏校正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共轭项相乘得到发射端镜像分量,频偏校正信号减去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就去除了发射端镜像分量。
上述为一次迭代过程,通过反复迭代,发射端校正系数不断更新,最终收敛到最佳权值。Step为迭代步长,一般比较小,典型值取2^-15。通过更改其数值大小可调节收敛速度,Step越大收敛速度越快,但稳态误差较大;Step越小收敛速度慢,但稳态误差较小。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信号收发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信号收发设备10可包括接收器160、发射器170、处理器140和存储器130,所述接收器110和发射器120都可以为天线。
所述接收器160用于接收其他信号收发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所述发射器170用于向其他信号收发设备发射射频信号;
存储器1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4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存储器13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140通过调用存储器13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如下操作:
将所述接收器从另一信号收发设备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对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从频偏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中通过增加反馈模块和耦合模块来进行信号校正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对从信号发射装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两次正交调制补偿来去除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了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处理器140控制信号收发设备10的操作,处理器14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1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4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信号收发设备1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5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40中,或者由处理器140实现。处理器14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4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4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0,处理器140读取存储器1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40,还用于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40,还用于对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40,用于对经过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根据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40,用于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40,用于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根据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40,用于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
201、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202、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203、对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204、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205、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206、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中通过增加反馈模块和耦合模块来进行信号校正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可以对从信号发射装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两次正交调制补偿来去除镜像分量,从而提高了信号质量,且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
可选地,在上述图13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可选地,在上述图13对应的实施例及可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可选地,在上述图13对应的实施例及可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可以包括:
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根据所述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
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其中,所述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可以包括:
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
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
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图13对应的实施例及可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频偏校正信号进行去发射端镜像分量处理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可以包括:
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其中,所述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可以包括:
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
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阅图8-图11中的过程进行理解,本处不再做过多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用于从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频偏校正单元,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用于从所述频偏校正单元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
均衡处理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 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
相噪免疫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包括:
去直流子单元,用于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去直流子单元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第一计算子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直流子单元,用于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交调制补偿单元,包括: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 数;
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频偏校正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8.一种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一个信号收发设备中的信号发射装置与另一信号收发设备中的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产生发射端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成射频信号后,发出所述射频信号,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经所述信号发射装置数模转换后成为模拟信号,所述模拟信号经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上变频处理成为射频信号,并在上变频处理前产生发射端镜像分量;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
9.一种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其他信号收发设备发射的射频信号;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其他信号收发设备发射射频信号;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零中频信号校正的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接收器从另一信号收发设备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对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发射端基带信号在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从频偏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调整模数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9-10任一所述的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经过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根据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 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10任一所述的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根据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16.一种零中频信号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发射装置所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由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对发射端基带信号处理得到,其中,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端镜像分量,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对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产生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前产生的,且是与所述模拟 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信号;
对模数转换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在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运行的速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在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运行的速率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包含接收端镜像分量,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且是与所述射频信号经下变频处理后产生的低频信号互为共轭的干扰信号;
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
对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进行频率调整,使调整后得到的频偏校正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频率相同;
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整模数转换后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使调整模值后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数字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或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模值保持一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中去除所述发射端镜像分量,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使得相位调整后的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与所述发射端基带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
19.根据权利要求16-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去除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得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包括:
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根据所述去直流得到的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计算出接收端校正系数,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自相关值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镜像间的互相关值的比值;
根据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以及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计算出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所述正交调制补偿信号为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接收端校正系数和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的镜像乘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经过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行去直流分量处理得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包括:
统计所述符号同步处理后的所述第二数字信号中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所述N的取值与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对应;
用所述N个信号点的直流量除以所述预置直流统计信号点的长度,得到直流分量;
对每个信号点都减去所述直流分量,得到所述校正前的失真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6-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频偏校正信号进行去发射端镜像分量处理得到接收端基带信号,包括:
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根据所述频偏校正信号、所述频偏校正信号的镜像和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计算出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所述接收端基带信号为所述频偏校正信号与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的差值,所述接收端镜像分量为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与所述频偏校正信号镜像的乘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自适应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包括:
通过硬判决过程得到补偿系数增量,所述补偿系数增量为:硬判决的输入信号量化值、迭代步长和计算得到的差值的乘积,所述计算得到的差值为硬判 决的输出信号量化值与所述输入信号量化值的差值,并且,在做差前所述输入信号已与所述输出信号对齐,其中所述迭代步长用于调节发射端校正系数,第一次补偿系数增量为第一个发射端校正系数;
通过所述补偿系数增量的累加更新所述发射端校正系数,直到得到所述最佳发射端校正系数。
CN201380002226.9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4981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91077 WO2015100603A1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1980A CN104981980A (zh) 2015-10-14
CN104981980B true CN104981980B (zh) 2017-04-19

Family

ID=5349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226.9A Active CN104981980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12370B2 (zh)
EP (1) EP3082312B1 (zh)
CN (1) CN104981980B (zh)
WO (1) WO20151006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000B (zh) * 2015-04-10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相干光源频偏估计和补偿的相干接收机、方法和系统
WO2017101052A1 (zh) * 2015-12-17 2017-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零中频无线接收机校正参数方法和零中频无线接收机
CN107528643B (zh) * 2017-09-04 2020-11-24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多通道发射机及其通道一致性误差自动补偿方法
CN108650040B (zh) * 2018-04-26 2021-07-30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0113059B (zh) * 2019-04-12 2021-10-22 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adc采样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10113067A (zh) * 2019-04-22 2019-08-09 智为博程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装置及方法
CN112671681B (zh) * 2020-02-03 2022-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带抑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3365B (zh) * 2020-11-18 2022-11-01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零中频自动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12865823A (zh) * 2020-12-30 2021-05-28 南京天际易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下变频基带信号镜像抑制方法及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691A (zh) * 2002-08-01 2003-01-22 上海交通大学 模拟正交调制失衡补偿方法
EP1791310A1 (en) * 2004-09-13 2007-05-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apparatus
CN101610090A (zh) * 2008-06-20 2009-1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零中频发射机和校准零中频发射信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6148B2 (en) * 2002-10-01 2006-12-05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Low intermediate frequency type receiver
US7769111B2 (en) * 2005-10-27 2010-08-03 Broadcom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large carrier offsets using a timing loop
KR100653181B1 (ko) * 2005-12-07 2006-12-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 옵셋 보상 기능을 가지는 넌­코히런트 동기직접변환 수신 장치
KR101452995B1 (ko) 2008-02-19 2014-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수신기에서 아이/큐 불균형파라미터를 추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40626B (zh) 2008-03-20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收发信机及零中频发射校准方法
CN101257465B (zh) * 2008-03-31 2012-04-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转换的方法、正交解调器及零中频接收机
CN101616125B (zh) 2008-06-26 2012-06-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零中频发射机和校准零中频发射信号的方法
US8290458B2 (en) * 2008-06-30 2012-10-16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Q imbalance estimation using loopback with frequency offset
US8351495B2 (en) * 2009-09-10 2013-01-08 Teledyne Paradise Datacom,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band interference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modem
US8638889B2 (en) * 2010-10-28 2014-01-2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acquisition of a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ed (QAM) signal having a frequency offset
US8503926B2 (en) * 2010-11-05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Q imbalance compensation i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repeater using a zero-IF radio architecture
JP2013090003A (ja) * 2011-10-13 2013-05-13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装置、イメージ成分分離方法及びインバランス補正方法
CN102594381B (zh) * 2012-02-03 2014-12-3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接收机及其镜像抑制方法
CN102833198B (zh) * 2012-08-02 2015-03-25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零中频架构的iq不平衡校正系统及方法
CN102882818B (zh) * 2012-09-06 2015-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零中频反馈不平衡的修正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2691A (zh) * 2002-08-01 2003-01-22 上海交通大学 模拟正交调制失衡补偿方法
EP1791310A1 (en) * 2004-09-13 2007-05-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apparatus
CN101610090A (zh) * 2008-06-20 2009-1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零中频发射机和校准零中频发射信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2312A1 (en) 2016-10-19
EP3082312B1 (en) 2017-09-13
CN104981980A (zh) 2015-10-14
WO2015100603A1 (zh) 2015-07-09
US20160315798A1 (en) 2016-10-27
EP3082312A4 (en) 2016-10-19
US9712370B2 (en)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1980B (zh) 一种零中频校正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US837976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compensate IQ imbalance in zero-IF tuners
CN105634539A (zh)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CA2046399A1 (en) Equalizer for radio receive signal
EP276174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ynchronous re-modulation with adaptive i/q adjustment
CN104580060A (zh) 一种iq不平衡失真的数字预失真校正装置和方法
TW201534090A (zh) 用於長距離行動產業處理器介面實體層串列鏈路之基於數位校準的偏斜抵銷
US8204455B2 (en) Techniques for pre-distorting transmitted signals for a transmitter device
CN101911511A (zh) 相位噪声校正电路、发送设备、接收设备、无线电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相位噪声校正方法
CN107078755A (zh) 用于发射机校准的电路和系统
EP1976213A1 (e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non-ideal transceivers
US7599669B2 (en) Transmitting arrangement, transreceiver with a transmit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ignal processing
CN106161304A (zh) 一种联合信道估计的发射端iq不平衡补偿方法
CN109660482A (zh) Iq补偿参数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426235B1 (en) Method of adaptive equalization for high-speed NRZ and multi-level signal data communications
EP0307035B1 (en) Adjusting filter coefficients
KR100489409B1 (ko)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송수신기 성능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US20200313944A1 (en) Iq mismatch correction for zero-if/low-if tx/rx
CN102447657A (zh) 针对iq不平衡的数字消减补偿方法
JPH0787411B2 (ja) 等化器
CN111416783A (zh) 一种基于循环的iq不平衡自适应盲补偿方法和系统
US9054914B2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circuit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Gangasani et al. A 28.05 Gb/s transceiver using quarter-rate triple-speculation hybrid-DFE receiver with calibrated sampling phases in 32nm CMOS
KR102359628B1 (ko) Rfid 리더용 송수신기
US10880136B2 (en) Synchronizing a digital frequency shi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