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5424A -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5424A
CN104975424A CN201510484149.6A CN201510484149A CN104975424A CN 104975424 A CN104975424 A CN 104975424A CN 201510484149 A CN201510484149 A CN 201510484149A CN 104975424 A CN104975424 A CN 104975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hread
guide
spandex
guiding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41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剑
张华�
韩杰
宋彦
欧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841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754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75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5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该导纱嘴包括固定板及导纱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所述导纱板其中一侧边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导纱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导纱板上具有多个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槽,所述导纱槽从所述导纱板相邻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边延伸至相对的侧边,且所述导纱槽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固定板。本发明的导纱嘴能在编织时确保实现下单边正常加氨纶。

Description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面罗纹机在生产过程中,待编织面料的下单边无法实现加氨纶。若是在现有的双面罗纹机上加氨纶,则会出现无规律的反氨纶现象,也即原本不应出现在面层的氨纶丝出现在了面层上,导致编织出的面料的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在编织时确保实现下单边正常加氨纶的导纱嘴。
一种导纱嘴,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及
导纱板,所述导纱板其中一侧边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导纱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导纱板上具有多个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槽,所述导纱槽从所述导纱板相邻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边延伸至相对的侧边,且所述导纱槽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固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所述导纱槽的最低端与所述导纱板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mm,所述导纱槽的最高端与所述导纱板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9-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纱槽的深度为3-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纱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槽口的宽度为0.5-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孔较所述第一固定孔靠近于所述导纱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呈长椭圆形,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长轴平行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纱板之间的连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纱孔包括第一导纱孔及第二导纱孔,所述的第一导纱孔的内径小于第二导纱孔的内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喂纱方法。
一种喂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纱嘴通过固定板上具有的第一固定孔安装于针织圆机上,将氨纶导轮嵌设于所述导纱嘴的第二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导纱嘴连接,所述氨纶导轮位于所述导纱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当进行两种纱线喂纱时,将其中一种纱线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板上的其中一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第二种纱线穿过所述氨纶导轮后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
当进行三种纱线喂纱时,将其中两种纱线分别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固定板上其中两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第三种纱线穿过所述氨纶导轮后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保证不同的纱线位于不同的路径上;
当进行三种以上纱线喂纱时,以此类推,保证不同的纱线位于不同的路径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一种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纱嘴通过固定板上具有的第一固定孔安装于针织圆机上,将氨纶导轮嵌设于所述导纱嘴的第二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导纱嘴连接,所述氨纶导轮位于所述导纱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将底纱及面纱分别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板上其中两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氨纶丝穿过所述氨纶导轮后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
本发明涉及的导纱嘴,设置了固定板及导纱板,导纱板上具有多个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孔,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供氨纶丝穿过的导纱槽,导纱槽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的其中一个竖直的侧面延伸至相对的侧面,且延伸的方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使得纱线在经过上述导纱槽后出来的角度是一定的,并且纱线在导纱槽内不易脱离。通过纱线路径的定位,实现了纱线的走线的稳定,从而避免了纱线与其他纱线如面纱及底纱的混编现象。上述的导纱嘴在使用时,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孔嵌设于针织圆机上并与针织圆机连接,实现了导纱嘴与针织圆机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用于供氨纶导轮的嵌设并与固定板连接,氨纶导轮朝向所述导纱板的第二表面一侧。氨纶导轮所在的平面与导纱槽所在的平面处于相对的位置,使得经过氨纶导轮后的纱线经过一定的弯折和角度的改变后才进入导纱槽,纱线的定位更加的精确。
本发明涉及的导纱嘴,所述导纱槽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两个相对的侧面。沿竖直方向,所述导纱槽的最低端与所述导纱板的底部的距离为4-5mm,所述导纱槽的最高端与所述导纱板的底部的距离为9-15mm。导纱槽完全贯通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两个相对的侧面,使得氨纶丝从第二表面进入第一表面的过程中,是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的一个侧面穿入,再贯穿整个第一表面后从上述侧面相对的侧面穿出。氨纶丝在第一表面上的路径是确定的,氨纶丝穿出第一表面的位置时确定的,定位后的氨纶丝的路径及出线的角度进一步地避免了氨纶丝与其他纱线的混编的现象。
本发明涉及的导纱嘴,导纱槽由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方向上的深度为3-4mm,导纱槽在第一表面上的槽口的宽度为0.5-1mm。导纱槽的深度不宜过深,过深的话会导致氨纶丝在导纱槽内可移动的范围较大,移动范围越大,氨纶丝定位的角度就越小,氨纶丝摆动的范围就越大,不易控制氨纶丝的路径。导纱槽的深度也不宜过浅,过浅的话会使得氨纶丝从导纱槽内脱落。
本发明涉及的导纱嘴,导纱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槽口的宽度为0.5-1mm。上述槽口的宽度不宜过大,过大的话,一方面增大了加工的成本,另外也会经常出现氨纶丝的脱落现象。上述槽口的宽度也不宜过小,过小的话,一些直径稍大的氨纶丝则不宜穿入导纱槽,并且即使穿入,氨纶丝在导纱槽内的摩擦力较大,会损坏氨纶丝的品质。
本发明涉及的导纱嘴,在用于针织圆机的编织工序时,只需调整导纱嘴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对罗纹单边组织添加氨纶的工序。使用该导纱嘴可以大大提高双面罗纹机生产的坯布品种的效率,也提高了机器生产品种的空间。
本发明涉及的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首先设置了导纱部件及固定部件,导纱部件具有导纱板,所述导纱板上具有多个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孔,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供氨纶丝穿过的导纱槽,使得氨纶丝在经过上述导纱槽后出来的角度是一定的,并且氨纶丝在导纱槽内不易脱离。通过氨纶丝纱线路径的定位,实现了氨纶丝的走线的稳定,从而避免了氨纶丝与其他纱线如面纱及底纱的混编现象。上述的导纱嘴在使用时,配合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孔嵌设于针织圆机上并与所述针织圆机连接,实现了导纱嘴与针织圆机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供氨纶导轮的嵌设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氨纶导轮朝向所述导纱板的第二表面一侧。氨纶导轮所在的平面与导纱槽所在的平面处于相对的位置,使得经过氨纶导轮后的氨纶丝经过一定的弯折和角度的改变后才进入导纱槽,使得氨纶丝的定位更加的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导纱嘴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导纱嘴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导纱嘴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导纱嘴;100、导纱板;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21、第一导纱孔;122、第二导纱孔;130、导纱槽;200、固定板;211、第一固定孔;212、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导纱嘴10。上述导纱嘴10包括导纱板100及固定板200。在安装时,所述导纱嘴10设置在针织圆机的上方。且固定板200与导纱板100上、下分布。
参见图1及图2所示,导纱板1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呈竖直面,也即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与竖直面平行。导纱板100上具有导纱孔,分为用于供底纱穿过的第一导纱孔121及用于供面纱穿过的第二导纱孔122,的第一导纱孔121的内径小于第二导纱孔122的内径。第一导纱孔121的轴向与第二导纱孔122的轴向均与竖直平面具有夹角,也即第一导纱孔121与第二导纱孔122均是从导纱板100的上方斜向下方贯通导纱板100。便于第一导纱孔121内的面纱及第二导纱孔122内的底纱穿过。
参见图1及图2所示,第一表面111上设有用于供氨纶丝穿过的长条形的导纱槽130。导纱槽130从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之间的其中一个竖直的侧面延伸至相对的侧面,且延伸的方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也即在竖直方向上,该导纱槽130是倾斜设置的,一端高一端低。导纱槽130从导纱板100相邻于固定板200的一侧边延伸至相对的侧边,且导纱槽130的一端逐渐远离固定板200。
导纱槽130贯通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之间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述的导纱槽130具有三面开口,其中两个侧面的槽口分别开口于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另一个槽口开口于第一表面111上。导纱槽130的加工是通过切割机在导纱板100的第一表面111上切割而成。参见图3所示,切割机在导纱板100的第一表面111上切割深度为3-4mm。导纱槽130的深度不宜过深,过深的话会导致氨纶丝在导纱槽130内可移动的范围较大,移动范围越大,氨纶丝定位的角度就越小,氨纶丝摆动的范围就越大,不易控制氨纶丝的路径。导纱槽130的深度也不宜过浅,过浅的话会使得氨纶丝从导纱槽130内脱落。
沿竖直方向,导纱槽130的最低端与导纱板10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mm,导纱槽130的最高端与导纱板10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9-15mm。在本实施例中,要求导纱槽130呈倾斜状态,一端部高于另一端部,其中较低的一端部距离导纱板100的底部4-5mm,另一端较该低端高即可,不限定于9-15mm。导纱槽130完全贯通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之间两个相对的侧面,使得氨纶丝从第二表面112进入第一表面111的过程中,是从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之间的一个侧面穿入,再贯穿整个第一表面111后从上述侧面相对的侧面穿出。氨纶丝在第一表面111上的路径是确定的,氨纶丝穿出第一表面111的位置时确定的,定位后的氨纶丝的路径及出线的角度进一步地避免了氨纶丝与其他纱线的混编的现象。导纱槽130的最低端与导纱板100的底部的距离为4-5mm,使得氨纶丝从导纱板100上穿出的位置是一定的,并且该位置到针织圆机的距离是一定的,该位置保证了氨纶丝从导纱板100上进入针织圆机的角度和高度,保证了编织时氨纶丝出现在原来的底部,避免了氨纶丝的走位。
参见图1及图2所示,导纱槽130在第一表面111上的槽口的宽度为0.5-1mm。上述槽口的宽度不宜过大,过大的话,一方面增大了加工的成本,另外也会经常出现氨纶丝的脱落现象。上述槽口的宽度也不宜过小,过小的话,一些直径稍大的氨纶丝则不宜穿入导纱槽130,并且即使穿入,氨纶丝在导纱槽130内的摩擦力较大,会损坏氨纶丝的品质。
固定板200位于导纱板100的上方且与导纱板100连接,固定板200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211及第二固定孔212,固定板200通过第一固定孔211嵌设于针织圆机上并与针织圆机连接,第二固定孔212用于供氨纶导轮的嵌设并与固定板200连接,氨纶导轮朝向导纱板100的第二表面112一侧。第一固定孔211位于第二固定孔212的上方。第一固定孔211呈长椭圆形,第一固定孔211的长轴竖直。
本发明的导纱嘴10在用于针织圆机编织时,涉及的喂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纱嘴10通过固定板200上具有的第一固定孔211安装于针织圆机上,所述固定板200位于针织圆机上方,将氨纶导轮嵌设于导纱嘴10的第二固定孔212内并与导纱嘴10连接;氨纶导轮位于导纱板100的第二表面112一侧;
当进行两种纱线喂纱时,将其中一种纱线穿过导纱嘴10的导纱板100上其中一个导纱孔(第一导纱孔121或者第二导纱孔122),再进入针织圆机,将第二种纱线穿过氨纶导轮后穿过导纱嘴10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
当进行三种纱线喂纱时,将其中两种纱线分别穿过导纱嘴10的导纱板100上其中两个导纱孔(如第一导纱孔121与第二导纱孔122),再进入针织圆机,将第三种纱线穿过氨纶导轮后穿过导纱嘴10的导纱槽130,再进入针织圆机。当进行三种以上纱线喂纱时,以此类推,保证不同的纱线位于不同的路径上。
本发明的导纱嘴10在用于针织圆机编织氨纶丝时,涉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纱嘴10通过固定板200上具有的第一固定孔211安装于针织圆机上,所述固定板200位于针织圆机上方,将氨纶导轮嵌设于导纱嘴10的第二固定孔212内并与导纱嘴10连接;
将底纱及面纱分别穿过导纱嘴10的导纱板100上其中两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氨纶丝穿过氨纶导轮后穿过导纱嘴10的导纱槽130,再进入针织圆机。
本实施例涉及的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设置了导纱板100及固定板200,形成了导纱嘴10。导纱嘴10与针织圆机配合使用,用于添加氨纶丝。其中,导纱板100上具有多个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孔,第一表面111上设有用于供氨纶丝穿过的导纱槽130,导纱槽130从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之间的其中一个竖直的侧面延伸至相对的侧面,且延伸的方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使得氨纶丝在经过上述导纱槽130后出来的角度是一定的,并且氨纶丝在导纱槽130内不易脱离。通过氨纶丝纱线路径的定位,实现了氨纶丝的走线的稳定,从而避免了氨纶丝与其他纱线如面纱及底纱的混编现象。上述的导纱嘴10在使用时,配合有固定板200。固定板200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211及第二固定孔212,固定板200通过第一固定孔211嵌设于针织圆机上并与针织圆机连接,实现了导纱嘴10与针织圆机的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212用于供氨纶导轮的嵌设并与固定板200连接,氨纶导轮朝向导纱板100的第二表面112一侧。氨纶导轮所在的平面与导纱槽130所在的平面处于相对的位置,使得经过氨纶导轮后的氨纶丝经过一定的弯折和角度的改变后才进入导纱槽130,使得氨纶丝的定位更加的精确。
本发明涉及的导纱嘴10,在用于针织圆机的编织工序时,只需调整导纱嘴10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对罗纹单边组织添加氨纶的工序。使用该导纱嘴10可以大大提高双面罗纹机生产的坯布品种的效率,也提高了机器生产品种的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导纱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及
导纱板,所述导纱板其中一侧边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导纱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导纱板上具有多个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用于供纱线穿过的导纱槽,所述导纱槽从所述导纱板相邻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边延伸至相对的侧边,且所述导纱槽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嘴,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导纱槽的最低端与所述导纱板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mm,所述导纱槽的最高端与所述导纱板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9-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槽的深度为3-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槽口的宽度为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较所述第一固定孔靠近于所述导纱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呈长椭圆形,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长轴平行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纱板之间的连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孔包括第一导纱孔及第二导纱孔,所述的第一导纱孔的内径小于第二导纱孔的内径。
8.一种喂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纱嘴通过固定板上具有的第一固定孔安装于针织圆机上,将氨纶导轮嵌设于所述导纱嘴的第二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导纱嘴连接,所述氨纶导轮位于所述导纱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当进行两种纱线喂纱时,将其中一种纱线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板上的其中一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第二种纱线穿过所述氨纶导轮后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
当进行三种纱线喂纱时,将其中两种纱线分别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固定板上其中两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第三种纱线穿过所述氨纶导轮后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保证不同的纱线位于不同的路径上;
当进行三种以上纱线喂纱时,以此类推,保证不同的纱线位于不同的路径上。
9.一种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导纱嘴通过固定板上具有的第一固定孔安装于针织圆机上,将氨纶导轮嵌设于所述导纱嘴的第二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导纱嘴连接,所述氨纶导轮位于所述导纱板的第二表面一侧;
将底纱及面纱分别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板上其中两个导纱孔,再进入针织圆机,将氨纶丝穿过所述氨纶导轮后穿过所述导纱嘴的导纱槽,再进入针织圆机。
CN201510484149.6A 2015-08-03 2015-08-03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Pending CN1049754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4149.6A CN104975424A (zh) 2015-08-03 2015-08-03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4149.6A CN104975424A (zh) 2015-08-03 2015-08-03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5424A true CN104975424A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7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4149.6A Pending CN104975424A (zh) 2015-08-03 2015-08-03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754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8691A (zh) * 2017-12-21 2018-05-04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175-195g/m2 莱赛尔长丝盖厂丝弹性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8754838A (zh) * 2018-06-28 2018-11-06 王占洪 经编机防漏针的导纱针块
CN109652912A (zh) * 2019-02-13 2019-04-19 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 高弹力吸水速干平滑面料的生产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3931A (en) * 1977-10-08 1980-05-29 Ramaswamy S Weft knitting
WO1999014412A1 (en) * 1997-09-18 1999-03-25 Textured Jersey Uk Limited An accessory for feeding yarn in a knitting machine
TW394272U (en) * 1998-06-24 2000-06-11 Chin Lam Knitting Entpr Co Ltd Yarn feeder structure improvement for knitting machine
CN2529886Y (zh) * 2001-12-06 2003-01-08 大渝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莱卡喂纱器
CN201713652U (zh) * 2010-07-01 2011-01-19 陆德泉 纱线引导装置
CN202148403U (zh) * 2011-05-19 2012-02-22 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棉丝纱嘴
CN102409479A (zh) * 2010-09-14 2012-04-11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偏置编织用线引导装置
CN102493111A (zh) * 2011-12-08 2012-06-13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组分原料的单层针织物的复合成型方法
CN202644092U (zh) * 2012-05-02 2013-01-02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导纱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3931A (en) * 1977-10-08 1980-05-29 Ramaswamy S Weft knitting
WO1999014412A1 (en) * 1997-09-18 1999-03-25 Textured Jersey Uk Limited An accessory for feeding yarn in a knitting machine
TW394272U (en) * 1998-06-24 2000-06-11 Chin Lam Knitting Entpr Co Ltd Yarn feeder structure improvement for knitting machine
CN2529886Y (zh) * 2001-12-06 2003-01-08 大渝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莱卡喂纱器
CN201713652U (zh) * 2010-07-01 2011-01-19 陆德泉 纱线引导装置
CN102409479A (zh) * 2010-09-14 2012-04-11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偏置编织用线引导装置
CN202148403U (zh) * 2011-05-19 2012-02-22 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棉丝纱嘴
CN102493111A (zh) * 2011-12-08 2012-06-13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组分原料的单层针织物的复合成型方法
CN202644092U (zh) * 2012-05-02 2013-01-02 莆田市华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导纱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8691A (zh) * 2017-12-21 2018-05-04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175-195g/m2 莱赛尔长丝盖厂丝弹性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7988691B (zh) * 2017-12-21 2019-10-01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175-195g/m2莱赛尔长丝盖厂丝弹性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8754838A (zh) * 2018-06-28 2018-11-06 王占洪 经编机防漏针的导纱针块
CN109652912A (zh) * 2019-02-13 2019-04-19 青岛颐和针织有限公司 高弹力吸水速干平滑面料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5424A (zh) 导纱嘴、喂纱方法及添加氨纶的喂纱方法
US10662558B2 (en) Double jersey knitted fabric with yarn selection
US9890486B2 (en) Loop cutting apparatus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CN102560768A (zh) 纺织机械导纱器
CN105803647A (zh) 一种高厚度纬编弹力三明治的编织工艺
CN204875041U (zh) 导纱嘴
CN105040253A (zh) 喂纱装置及喂纱方法
CN106087223A (zh) 纬编双面毛圈提花针织圆机
CN106757719B (zh) 下摆具有停针区的针织裁片的编织方法
CN203904614U (zh) 电脑嵌花机的引线装置
US7127920B1 (en) Knit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plush fabrics
US20150315728A1 (en)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fabrics having jacquard and terry patterns
CN203144649U (zh) 双面提花机粗针距喂纱嘴
JP6072726B2 (ja) 円形編機のループシャーリング装置
CN204434898U (zh) 一种适用于粗纱线的多梳栉经编机花针
US9441317B1 (en) Yarn clipping and cutting structure for striping apparatus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204849235U (zh) 圆机纱嘴装置
CN103835060A (zh) 袜机弯纱三角及三角系统
CN102108590A (zh) 一种无开裂涤纶毛绒布织造方法及一种无开裂涤纶毛绒布
CN204550976U (zh) 一种经编机用导纱针
US20120285203A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103696061A (zh) 一种导纱器
CN209836470U (zh) 一种电脑提花机的压针三角
CN104047105B (zh) 自动间圆机及其喂纱机构
US8468854B2 (en) Sin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