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890A -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890A
CN104969890A CN201510399300.6A CN201510399300A CN104969890A CN 104969890 A CN104969890 A CN 104969890A CN 201510399300 A CN201510399300 A CN 201510399300A CN 104969890 A CN104969890 A CN 104969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giant clam
shellfish
pearl
cultured pear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93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9890B (zh
Inventor
谢绍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993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9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9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9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点:在砗磲贝植核前,先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然后采用核片同送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砗磲贝软体部内,再将植核后的砗磲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育珠成熟后即可从砗磲贝中收获珍珠。本发明由于采用在砗磲贝植核前,先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然后采用核片同送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砗磲贝软体部内进行养殖育珠的方法,使得砗磲软体部在植核时肌肉松弛、植核方便,且留核率高、死亡率低。并且本发明开创砗磲贝软体部多部位(内脏团、闭壳肌和外套膜)植核育珠,植核数量多、珍珠产量高。

Description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珠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南海盛产的砗磲贝(简称砗磲), 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砗磲贝的贝壳多被用来雕刻挂件饰品,尤其是砗磲贝的尾端在中医药中,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磨成粉末也为人们喜爱之物,所以能给人类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活贝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域环境,所以是海洋生态的重要公益和经济物种。但用砗磲育珠,在国内外均未有过报导,也没有成功案例,这主要是根据砗磲的内部构造和体质状况,使用现有海水育珠的植核技术是无法实施的。因为砗磲贝的内部构造与现有的大珠母贝等不同,它的消化盲囊就在内脏团中央,内脏饱满没有明显可供植核育珠的核位,若采用现有的大珠母贝植核方法,不仅手术效果不好,手术难度极大,而且术后的贝会有些死亡和大量脱核,就是未脱核的成活贝的细胞小片也无法靠近珠核,所以不会形成珍珠。而在砗磲闭壳肌中植核育珠,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砗磲闭壳肌是双壳类中最坚硬、最有力的品种,一旦将它强行开口施术,肌肉就会严重收缩,所以采用现有技术根本无法对它进行施术植核育珠,植核技术难度非常大。这也是国内外均未有砗磲贝育珠先例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对砗磲贝软体部进行全方位、高效能地实施植核育珠,它不但能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还开创砗磲高效植核育珠新技术和产品新纪元,最终实现砗磲良种选育培育优质珍珠,使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点:在砗磲贝植核前,先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然后采用核片同送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砗磲贝软体部内,再将植核后的砗磲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育珠成熟后即可从砗磲贝中收获珍珠。
上述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的优选方法是:使用浓度为2-10%的氯化镁过滤海水浸泡砗磲贝1-2小时。最佳方案是使用5%MgCl2过滤海水溶液(用过滤海水作为溶剂来溶解和稀释MgCl2)浸泡。当然上述麻醉药物除了采用氯化镁外,也可使用其它麻醉药物,如MS-222(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和Phenoxetol(二苯氧基乙醇)等,只是最佳是用氯化镁。采用术前麻醉处理的优点是:对整个砗磲软体部起到麻醉作用,有效地使砗磲贝的闭壳肌松弛,这不但使闭壳肌能用于植核施术,而且对内脏团和外套膜部位的植核施术均有利。麻醉砗磲软体部对植核砗磲贝的好处:一是肌肉松弛、植核方便;二是留核率高、死亡率低。
本发明的第一核心技术是能在砗磲贝的闭壳肌中进行成功植核育珠。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使其麻醉闭壳肌松弛后,创口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闭壳肌核位进行植核育珠。上述闭壳肌核位包括位于其后闭壳肌中心分界点两侧的两个核位。
为使本发明在可对砗磲贝软体部进行多方位、高效能地实施植核育珠,以提高珍珠产量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且植核方便,本发明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还可在砗磲贝的内脏团中进行植核育珠。砗磲贝的内脏团核位包括位于足丝位置左边的第一核位、位于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的生殖腺空间为第二核位。优选方案是先在砗磲贝的内脏团植核,然后再进行闭壳肌植核。
为更进一步的提高珍珠产量和提高砗磲贝育珠的经济效益,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还可在砗磲贝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核。外套膜植核的最佳核位是在贝壳两边放射胁凹沟处,对其植核留核成珠率最高。
为确保植核后的砗磲贝(简称育珠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时不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破坏、侵犯,及保持育珠贝壳缘向上不受沙泥埋没,且养殖成本低、抗风浪效果好,本发明采用的育珠管理方法是:采用底置育珠法进行育珠管理。上述底置育珠法包括:铁网笼育珠养殖法、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其中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是采用将育珠贝放置到坚硬的海底上,放置时由潜水员将育珠贝独个放置、壳缘向上,放置时选择地形地势或利用周边砂石稳住育珠贝、壳缘向上,以利于寄生在砗磲外套膜上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砗磲营养,且提高育珠贝的成活率。
本发明由于采用在砗磲贝植核前,先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然后采用核片同送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砗磲贝软体部内进行养殖育珠的方法,使得砗磲软体部在植核时肌肉松弛、植核方便,且留核率高、死亡率低。并且本发明开创砗磲贝软体部多部位(内脏团、闭壳肌和外套膜)植核育珠,植核数量多、珍珠产量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砗磲贝植核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铁网笼育珠管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是:在砗磲贝植核前,先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使砗磲贝软体部肌肉受到麻醉而有效松弛,然后选定软体部的植核核位,采用核片同送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一起送入砗磲贝软体部核位内,再将植核后的砗磲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育珠成熟后即可从砗磲贝中收获珍珠。
上述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的优选方法是:将砗磲贝放入容器中,壳缘向上排列,使用浓度为2-10%的氯化镁过滤海水浸泡砗磲贝1-2小时。最好是伺其自然开口栓口,提供植核手术使用。最佳方案是使用5%MgCl2过滤海水浸泡。
本发明采用术前麻醉处理的优点是:对整个砗磲软体部起到麻醉作用,有效地使砗磲贝的闭壳肌松弛,这不但使闭壳肌能用于植核施术,而且对内脏团和外套膜部位的植核施术均有利。麻醉砗磲软体部对植核砗磲贝的好处:一是肌肉松弛、植核方便;二是留核率高、死亡率低。
本发明的第一核心植核技术是能在砗磲贝的闭壳肌中进行成功植核育珠。本发明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使其软体部麻醉闭壳肌松弛和伺其开口后栓口,再创口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闭壳肌核位进行植核育珠,上述闭壳肌核位包括位于其后闭壳肌1中心分界点两侧的两个核位11、11。在后闭壳肌1核位植核时,先看清楚后闭壳肌的中心分界点,在分界点至左右贝壳中央各开一个创口,然后左手拿着摄子帮助右手将直形送核器上的珠核和细胞小片一起送到闭壳肌核位上,左手拿着摄子压住创口,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依次完成两个核位的植核手术。
为使本发明在可对砗磲贝软体部进行多方位、高效能地实施植核育珠,以提高珍珠产量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且植核方便,本发明可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还可在砗磲贝的内脏团2中进行植核育珠。砗磲贝的内脏团核位包括位于足丝位置左边的第一核位21、位于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的生殖腺空间为第二核位22。优选方案是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先在砗磲贝软体部的内脏团植核,然后再进行后闭壳肌植核。在砗磲贝的内脏团植核的方法是:将栓口砗磲贝前端向左、与大珠母贝相反的壳背向上,将砗磲贝放在植核手术台上, 壳顶斜向手术员身边,然后通过植核手术将珠核和细胞小片(简称核片)从足丝伸出的贝壳缝孔空隙植入。植核手术时,植核手术员先用平板器压足、压足丝、整理障碍腾出视线,然后右手拿着手术刀在第一核位足基部左侧创口,接着左手拿摄子、右手拿着准备好的弯形送核器,左手用摄子将创口揭开让右手将送核器把珠核和细胞小片一起送到预定的核位上,左手用摄子在送入珠核的内脏团上后方压紧,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这样便使珠核和细胞小片紧帖在一起,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核位的植核手术;接着,右手拿着手术刀在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过了2-5mm处择位创口,然后左手拿摄子,右手拿着直形送核器,左手帮助右手将核片送到核位上,左手用摄子压在植入珠核的内脏团上后方,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完成第二核位的手术作业。
为更进一步的提高珍珠产量和提高砗磲贝育珠的经济效益,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还可在砗磲贝软体部的外套膜3结缔组织中植核。 外套膜植核的最佳核位是在贝壳两边放射胁凹沟处,对其植核留核成珠率最高。外套膜植核手术时,将栓口的母贝放在手术台上,前端向左、壳缘斜向手术员身边,先从摆放在下方的右壳开始,在左侧第一条凹沟创口,植核作业按顺序从左到右进行。外套膜植核手术时,若每条凹沟只植1颗珠核就较简单的在边缘膜下方创一个口、送1颗珠核;若在凹沟植2颗珠核,创口及植入2颗珠核可以是上下排列,也可以是左右均匀的排列,独颗植入;同样,右壳做完后翻转过来再做左壳,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创口和植核。
本发明所述的砗磲贝植核育珠,既可以是只有闭壳肌植核育珠或内脏囊植核育珠或外套膜植核育珠;也可以是闭壳肌植核育珠+内脏囊植核育珠,或者闭壳肌植核育珠+外套膜植核育珠,或者内脏囊植核育珠+外套膜植核育珠;还可以是闭壳肌植核育珠+内脏囊植核育珠+外套膜植核育珠等等。
植核后的砗磲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的方法是:先进入休养期,休养期结束后再采用底置育珠法进行育珠管理。砗磲植核手术完成后便进入休养期,休养时间约30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陆上水泥池休养,休养池每天早上排底1/3水体,加水时采用射流增氧办法,并适当投放人工培养的饵料生物,以确保水质新鲜、氧气充足和饵料供给。休养期间发现死贝要立即清除,以保障休养期植核手术贝的成活率。休养期结束后将砗磲育珠贝移至海区养殖管理。上述底置育珠法包括:铁网笼育珠养殖法、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底置育珠法是根据砗磲贝的生态特征,它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寄生在自身外套膜上的虫黄藻,虫黄藻需要光合作用进行繁殖和生长,所以砗磲的养殖必须将砗磲壳缘向上,以利于外套膜上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上述铁网笼底置养殖法主要应用于壳高10cm-20cm的小型砗磲育珠贝,如图2-图3所示,铁笼4笼底和周围四边采用直径5mm钢丝编制,钢丝直径约5mm,钢丝网目密度根据承载放置的育珠贝稳固为准,底部平面加铺塑料网片,每只铁笼还需制作四脚落地架构高约15cm,以支撑着铁网笼放置在硬质海底上面,放进砗磲育珠贝5后再加盖塑料渔网封顶,进行养殖育珠。上述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主要是针对大规格的砗磲育珠贝采用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是采用将育珠贝放置到坚硬的海底上,放置时由潜水员将育珠贝独个放置、壳缘向上,放置时选择地形地势或利用周边砂石稳住育珠贝、壳缘向上,以利于寄生在砗磲外套膜上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砗磲营养,且提高育珠贝的成活率。如将壳高超过20cm的初植核育珠贝或在铁网笼养殖规格超过20cm的育珠贝,转移至海区底置养殖育珠,由潜水员将育珠贝独个放置至水深最好是2-5米的珊瑚礁或砂石底的硬质海底底置育珠。在放置过程中要选择地形地貌或周边石块支撑,使育珠贝稳固地放置在硬底基上,壳缘向上,让虫黄藻更好地利用光合作用补充育珠贝营养,同时也要注意育珠贝不受风浪和砂石埋没。放置后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检查,特别是大风浪过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国南海有诸多岛屿和环礁岛适合本发明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底置养殖育珠办法成本低,抗风浪效果好,砗磲养殖育珠可以发展成为公益养殖育珠的海洋生态新兴产业。例如:一只100公斤重的大砗磲,相当于一部供100人食用的净水机,它对净化水质调节水域环境起到重大作用。
本发明的最大特点是:开创砗磲贝软体部多部位(内脏团、闭壳肌和外套膜)植核育珠,植核数量多、珍珠产量高。
(1)内脏团2植核。手术作业时砗磲前端向左、壳顶斜向手术员身边,以足丝孔空隙作为手术入口,在贝壳内内脏团的足丝位置左边是个近似大珠母贝的第一核位21;再向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有一个更大的生殖腺空间可以作为创新的第二核位22。依据内脏团的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珠核,例如一般壳高10cm的母贝,内脏团宽度10mm,第一核位植入珠核直径6mm;而第二核位可植入珠核直径在7mm以上。
(2)闭壳肌植核。砗磲的闭壳肌与其它双壳类不同,前闭壳肌位于贝壳中央、其闭壳肌中央又长出发达的大足丝;后闭壳肌1与前闭壳肌拼合在一起,植核时主要选择后闭壳肌1,可在后闭壳肌中心分界点两侧的核位11、11均匀地植入各1颗珠核。根据手术贝和闭壳肌大小,植入珠核大小以闭壳肌比例的30%为宜,例如10cm的砗磲其闭壳肌直径2cm,可植入的珠核约6mm。
(3) 外套膜3植核。砗磲的外套膜植核位置确定在外套膜边缘、虫黄藻栖生下方的放射胁凹沟处。植核手术时,砗磲前端向左、壳缘斜向手术员身边。根据手术贝的大小,每条凹沟可植入珠核1-2颗,每只手术贝可植入珠核10-20颗。植入珠核的大小根据手术贝的大小而定,一般使用珠核在5mm以上,如使用珠核规格偏小点,植核数量便可多些。
以上各部位在植核的同时,植入的细胞小片根据珠核大小而定,其规格有2mm×2mm、2.5mm×2.5mm、3mm×3mm不等。植核手术采用送核针穿过珠核、再穿小片,实行“核片同送”的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脏团植核、闭壳肌植核和外套膜植核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方案一:内脏团和闭壳肌植核
先比较近似的大珠母贝植核:一般都是将栓口的母贝前端向左、腹缘向上,放在植核手术台上,用手术刀或钩针在足基部创口,然后用吸盘送核器将珠核送到核位、再用送片针将细胞小片送到珠核内侧面紧帖着珠核。这叫“先送核后送片”,也有人“先送片后送核”。由于砗磲的内部构造与大珠母贝不同,它的消化盲囊就在内脏团中央,内脏饱满没有明显可供植核育珠的核位,若采用大珠母贝植核方法,只有第一核位能够勉强完成,但是手术效果不好,而第二核位和闭壳肌、以及外套膜核位就无法实施。否则手术难度极大,术后的贝会有些死亡和大量脱核,就是未脱核的成活贝的细胞小片也无法靠近珠核,所以不会形成珍珠。
根据上述情况,本技术在植核作业时,采用送核针穿过珠核、再穿细胞小片,实行“核片同送”的方法。
1、植核砗磲贝和珠核的准备:
(1)选择植核手术贝,:采用2-5龄的砗磲母贝作为植核育珠贝,规格在壳高10cm-20cm为宜。植核手术前将砗磲植核贝壳缘向上,排列于水池或塑料盆中,注入5%MgCl2过滤海水淹过贝壳浸泡,伺其自然开口、栓口后提供植核手术使用;
(2)选择制片贝: 选择2-3龄的年轻母贝,规格在10cm-15cm之间。植核手术前将制片贝剖开,取其外套膜制作细胞小片,提供植核手术使用;
(3)植核手术前准备好规格大小与手术贝相适宜的珠核。为了植核方便和核片紧帖在一起,珠核需钻孔。使用珠核规格一般直径都在6mm以上,采用直径0.6-0.8mm钻头钻全孔,珠核洗净消毒杀菌备用。
2、内脏团植核作业:一般是将栓口砗磲前端向左、与大珠母贝相反的壳背(壳顶)向上,将母贝放在植核手术台上,手术即将核片从足丝伸出的贝壳缝孔空隙植入,壳顶斜向手术员身边。植核手术时,植核手术员先用平板器压足、压足丝、整理障碍腾出视线。手术开始,手术员右手拿着手术刀在第一核位足基部左侧创口,接着左手拿摄子、右手拿着准备好的弯形送核器(由手术助理员用送核针先穿过钻孔珠核后穿过细胞小片提供给手术员),左手用摄子将创口揭开让右手将送核器把珠核和细胞小片一起送到预定的核位上。左手用摄子在送入珠核的内脏团上后方压紧,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这样便使珠核和细胞小片紧帖在一起,顺利地完成了内脏团第一核位21的植核手术。接着,右手拿着手术刀在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过了约3mm处择位创口,然后左手拿摄子,右手拿着直形送核器,左手帮助右手将核片送到内脏团第二核位22上,左手用摄子压在植入珠核的内脏团上后方,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完成第二核位的手术作业。内脏团植入珠核大小,以内脏团宽度的60-70%比例为宜。例如壳高10cm的母贝,内脏团宽度10mm,第一核位植入珠核小点约6mm,第二核位大点约7mm,随着贝体和内脏团宽度增大而增大珠核规格。
3、闭壳肌部位植核:在内脏团植核后就势右手拿着手术刀,看清楚后闭壳肌的中心分界点,在分界点至左右贝壳中央各创一个创口,然后左手拿着摄子帮助右手将直形送核器上的珠核和细胞小片一起送到闭壳肌核位11上,左手拿着摄子压住创口,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依次完成两个核位11、11的植核手术。闭壳肌使用的珠核一般是闭壳肌大小比例的30%。例如10cm的砗磲闭壳肌直径2cm ,植入的珠核规格约6mm。
方案二:外套膜植核:
砗磲外套膜植核育珠很重要,它可以利用于植核育珠的位置涵盖了整个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最佳位置选择在贝壳两边放射胁凹沟处,以利提高植核留核率和育珠成珠率。根据手术贝的大小与植入珠核的大小来确定植核数量。植核手术前,选择2-3龄的年轻母贝作为制作细胞小片的小片贝,制片提供植核手术使用;采用2-5龄的母贝作为植核育珠贝。植核手术前将植核母贝放入大塑料盆中,壳缘向上排列,然后放进MgCl2过滤海水淹过贝壳,伺其开口栓口,提供植核手术使用;准备好规格适宜的珠核,经钻孔、洗净消毒杀菌,提供植核手术使用。
植核手术时,将栓口的母贝放在手术台上,前端向左、壳缘斜向手术员身边。先从摆放在下方的右壳开始,在左侧第一条凹沟创口,植核作业按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若每条凹沟只植1颗珠核就较简单的在边缘膜下方创一个口、送1颗珠核;若在凹沟植2颗珠核,创口及植入2颗珠核可以是上下排列,也可以是左右均匀的排列,独颗植入;同样,右壳做完后翻转过来再做左壳,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创口和植核。手术操作过程,手术员左手拿着摄子,右手拿着手术刀创口,送核时左手拿着摄子揭开创口、帮助右手将直形送核器上的珠核和细胞小片送到核位上,左手再用摄子压在植入珠核的内侧膜后上方,方便右手将送核针拔出。手术完毕后用开口器撑开贝壳取出契子,将手术贝放入盛有过滤海水的桶里,有一定量后移至休养池休养。根据砗磲贝的大小,每只手术贝可植入6mm的珠核10-20颗。
以上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植核手术,可以是同时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各植核部位只有内脏团的第一核位使用弯形送核器,其它部位均使用直形送核器。预计,所有部位育珠周期两年,形成的珍珠直径可达到12-16mm以上。本发明中的送核器是可将谢绍河申请的《一种珍珠养殖用的送核器》专利的送核器,改造成不需要螺旋调作功能,加强送核器针头硬度,使在植核时有力可控、“核片同送”一步到位,有效地使珠核和细胞小片紧帖在一起、成珠率高。
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砗磲贝植核前,先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使砗磲贝软体部肌肉受到麻醉而有效松弛,然后选定软体部的植核核位,采用核片同送的方法将细胞小片和珠核一起送入砗磲贝软体部核位内,再将植核后的砗磲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育珠成熟后即可从砗磲贝中收获珍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的方法是:将砗磲贝放入容器中,壳缘向上排列,使用浓度为2-10%的氯化镁过滤海水浸泡砗磲贝1-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植核时要伺砗磲贝麻醉处理及自然开口后栓口,再进行植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使其软体部的闭壳肌麻醉松弛后,再将细胞小片和珠核送入闭壳肌核位进行植核育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闭壳肌核位包括位于其后闭壳肌(1)中心分界点两侧的两个核位(1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闭壳肌核位植核时,先看清楚后闭壳肌(1)的中心分界点,在分界点至左右贝壳中央各开一个创口,然后左手拿着摄子帮助右手将直形送核器上的珠核和细胞小片一起送到闭壳肌核位(11)上,左手拿着摄子压住创口,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依次完成两个核位(11、11)的植核手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在砗磲贝软体部的内脏团(2)植核,或者是先在砗磲贝软体部的内脏团(2)植核,然后再进行后闭壳肌(1)植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砗磲贝的内脏团(2)核位包括位于足丝位置左边的第一核位(21)、位于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的生殖腺空间为第二核位(22);上述闭壳肌核位包括位于其后闭壳肌(1)中心分界点两侧的两个核位(1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砗磲贝的内脏团(2)植核的方法是:将栓口砗磲贝前端向左、与大珠母贝相反的壳背向上,将砗磲贝放在植核手术台上, 壳顶斜向手术员身边,然后通过植核手术将珠核和细胞小片从足丝伸出的贝壳缝孔空隙植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植核手术时,植核手术员先用平板器压足、压足丝、整理障碍腾出视线,然后右手拿着手术刀在第一核位足基部左侧创口,接着左手拿摄子、右手拿着准备好的弯形送核器,左手用摄子将创口揭开让右手将送核器把珠核和细胞小片一起送到预定的核位上,左手用摄子在送入珠核的内脏团上后方压紧,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这样便使珠核和细胞小片紧帖在一起,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核位(21)的植核手术;接着,右手拿着手术刀在内脏团中央消化盲囊上左方过了2-5mm处择位创口,然后左手拿摄子,右手拿着直形送核器,左手帮助右手将核片送到核位上,左手用摄子压在植入珠核的内脏团上后方,让右手将送核针拔出完成第二核位(22)的手术作业。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砗磲贝进行术前麻醉处理后,还可在砗磲贝软体部的外套膜(3)结缔组织中植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套膜植核的核位为整个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或是在贝壳两边放射胁凹沟处,对其植核留核成珠率最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套膜(3)植核手术时,将栓口的母贝放在手术台上,前端向左、壳缘斜向手术员身边,先从摆放在下方的右壳开始,在左侧第一条凹沟创口,植核作业按顺序从左到右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套膜(3)植核手术时,若每条凹沟只植1颗珠核就较简单的在边缘膜下方创一个口、送1颗珠核;若在凹沟植2颗珠核,创口及植入2颗珠核可以是上下排列,也可以是左右均匀的排列,独颗植入;同样,右壳做完后翻转过来再做左壳,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创口和植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植核后的砗磲贝放回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育珠的方法是:先进入休养期,休养期结束后再采用底置育珠法进行育珠管理,且养殖育珠时要将砗磲壳缘向上,所述底置育珠法包括:铁网笼育珠养殖法、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铁网笼育珠养殖法主要应用于壳高10cm-20cm的小型砗磲育珠贝,铁笼(4)笼底和周围四边采用钢丝编制,钢丝网目密度根据承载放置的育珠贝稳固为准,底部平面加铺塑料网片,每只铁笼还需制作四脚落地架构高,放进砗磲育珠贝(5)后再加盖塑料渔网封顶,进行养殖育珠。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海底底置育珠养殖法主要应用于壳高超过20cm的大型砗磲育珠贝,是采用将育珠贝放置到坚硬的海底上,放置时由潜水员将育珠贝独个放置、壳缘向上,放置时选择地形地势或利用周边砂石稳住育珠贝、壳缘向上,以利于寄生在砗磲外套膜上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砗磲营养,且提高育珠贝的成活率。
CN201510399300.6A 2015-07-09 2015-07-09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9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9300.6A CN104969890B (zh) 2015-07-09 2015-07-09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9300.6A CN104969890B (zh) 2015-07-09 2015-07-09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890A true CN104969890A (zh) 2015-10-14
CN104969890B CN104969890B (zh) 2018-04-27

Family

ID=5426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930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9890B (zh) 2015-07-09 2015-07-09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9890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6275A (zh) * 2016-04-25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从砗磲外套膜中提取虫黄藻的方法
CN106035165A (zh) * 2016-06-20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促进虫黄藻有效植入砗磲贝人工繁育苗种的方法
CN106047710A (zh) * 2016-06-20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获取虫黄藻的方法
CN106069922A (zh) * 2016-06-20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提高砗磲幼虫变态率的方法
CN111264429A (zh) * 2020-03-24 2020-06-12 谢郁 一种3d巴洛克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13207769A (zh) * 2021-06-07 2021-08-06 北部湾大学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CN113693000A (zh) * 2021-09-23 2021-11-26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钢灰色珍珠的生产方法
CN114287368A (zh) * 2021-11-29 2022-04-08 尹南中 一种海水天然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CN114711175A (zh) * 2022-03-04 2022-07-0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珠母贝自体移植培育黑珍珠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845A (zh) * 2000-09-22 2001-05-16 澄海市新溪珍珠养殖场 一种全珍珠质的有核珍珠及其养殖方法
CN1504079A (zh) * 2002-12-05 2004-06-16 芸 沈 一种软芯核以及使用该软芯核培育珍珠的方法
CN101984796A (zh) * 2010-11-10 2011-03-16 谢绍河 用河蚌内脏囊植核培育大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03081835A (zh) * 2013-02-05 2013-05-08 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 一种在池蝶蚌内脏团中植核培育超大规格圆形珍珠方法
CN103329831A (zh) * 2013-07-17 2013-10-0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马氏珠母贝插核术前处理方法
CN103947583A (zh) * 2014-04-02 2014-07-30 江西万年县凤珠实业有限公司 大颗粒优质淡水珍珠的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845A (zh) * 2000-09-22 2001-05-16 澄海市新溪珍珠养殖场 一种全珍珠质的有核珍珠及其养殖方法
CN1504079A (zh) * 2002-12-05 2004-06-16 芸 沈 一种软芯核以及使用该软芯核培育珍珠的方法
CN101984796A (zh) * 2010-11-10 2011-03-16 谢绍河 用河蚌内脏囊植核培育大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03081835A (zh) * 2013-02-05 2013-05-08 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 一种在池蝶蚌内脏团中植核培育超大规格圆形珍珠方法
CN103329831A (zh) * 2013-07-17 2013-10-0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马氏珠母贝插核术前处理方法
CN103947583A (zh) * 2014-04-02 2014-07-30 江西万年县凤珠实业有限公司 大颗粒优质淡水珍珠的培育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6275A (zh) * 2016-04-25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从砗磲外套膜中提取虫黄藻的方法
CN106035165A (zh) * 2016-06-20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促进虫黄藻有效植入砗磲贝人工繁育苗种的方法
CN106047710A (zh) * 2016-06-20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获取虫黄藻的方法
CN106069922A (zh) * 2016-06-20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提高砗磲幼虫变态率的方法
CN106035165B (zh) * 2016-06-20 2019-03-0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促进虫黄藻有效植入砗磲贝人工繁育苗种的方法
CN106069922B (zh) * 2016-06-20 2019-05-3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提高砗磲幼虫变态率的方法
CN106047710B (zh) * 2016-06-20 2019-07-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获取虫黄藻的方法
CN111264429A (zh) * 2020-03-24 2020-06-12 谢郁 一种3d巴洛克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13207769A (zh) * 2021-06-07 2021-08-06 北部湾大学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CN113693000A (zh) * 2021-09-23 2021-11-26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钢灰色珍珠的生产方法
CN114287368A (zh) * 2021-11-29 2022-04-08 尹南中 一种海水天然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CN114711175A (zh) * 2022-03-04 2022-07-08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珠母贝自体移植培育黑珍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890B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9890A (zh)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CN10387557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湖泊的养殖方法
CN101375677B (zh) 一种翘嘴红鲌成鱼养殖方法
CN101755699B (zh) 细鳞鲑苗种培育方法
CN104982359B (zh) 一种脊尾白虾的土池生态育苗和养殖方法
CN105994072B (zh) 一种松江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CN103404453A (zh) 青虾与河蟹双主养方法
CN101653103B (zh) 超大型无核优质珍珠的育成方法
CN106719184A (zh) 一种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方法
CN106342732A (zh) 泥鳅苗种培育方法
CN105165666A (zh) 一种利用无公害池塘进行青鱼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1836616A (zh) 石斑鱼池塘无公害健康养殖方法
CN101317550A (zh) 杂交贻贝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5918168B (zh) 脊尾白虾盐碱水人工养殖方法
CN101984796A (zh) 用河蚌内脏囊植核培育大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05340833A (zh) 一种大鲵弱光养殖方法
CN101933476B (zh) 杂交"虎龙斑"的培育方法
CN102100193A (zh) 一种以黑蝶贝细胞小片结合马氏珠母贝育珠的方法
CN102499159B (zh) 一种洛氏鱥鱼苗的繁殖方法
CN101790967B (zh) 一种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
CN107494344A (zh) 一种黄颡鱼鱼苗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07242161A (zh) 一种黑鲷鱼苗种培育技术
CN102524134B (zh) 一种三角帆蚌人工催产及授精的方法
CN106561507A (zh) 一种在稻田里养殖罗非鱼的方法
CN103814853B (zh) 一种进口对虾亲虾自然淘汰的选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