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233A - 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233A
CN104968233A CN201480005462.0A CN201480005462A CN104968233A CN 104968233 A CN104968233 A CN 104968233A CN 201480005462 A CN201480005462 A CN 201480005462A CN 104968233 A CN104968233 A CN 104968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zipper head
fastener chain
spac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54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8233B (zh
Inventor
井山和夫
海野贡
久世和树
江川邦夫
森田豊雄
上村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68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58Removing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produce gap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自动地制造具有第一拉链拉头、第二拉链拉头、上挡具、及可分离件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通过搬送拉链链条(1),而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然后通过搬送拉链链条(1)而在第一空隙(6)及第二空隙(7)上将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射出成形并安装,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并进一步通过搬送拉链链条(1)而将拉链链条(1)在第一空隙(6)及第二空隙(7)处切断,由此安装上挡具(13)与可分离件(16),从而形成具有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的反开式拉链。

Description

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反开式拉链的方法,所述反开式拉链在拉链链条(fastener chain)上安装着2个拉链拉头(slider)、上挡具(top end stop)及可分离件。
背景技术
制造反开式拉链的方法已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
该制造方法是搬送左右一对狭长条(stringer),在该狭长条上依次安装插管、第一拉链拉头、第二拉链拉头、及座管,并在最后进行切断而形成反开式拉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0-236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现有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第一拉链拉头、第二拉链拉头及插管、座管的可分离件的反开式拉链的方法。
因此,所述现有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中,无法由连续的拉链链条自动地制造具有第一拉链拉头、第二拉链拉头、可分离件、上挡具的反开式拉链。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由连续的拉链链条自动地制造具有第一拉链拉头、第二拉链拉头、可分离件及上挡具的反开式拉链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工序,搬送连续的拉链链条1;
空隙形成工序,在所述拉链链条1上,在拉链链条1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除去了链齿5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
拉链拉头安装工序,在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间的所述拉链链条1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
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工序,在所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及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分别利用射出成形而安装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以及
切断工序,将所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在比所述上挡具13靠搬送方向上游侧处切断,将第二空隙7的链带4在比所述可分离件16靠搬送方向下游侧处切断。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为如下:包括加强带安装工序,所述加强带安装工序在所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及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加强带8,
在所述加强带安装工序中安装的加强带8上,利用射出成形安装可分离件16。
据此,在经加强带8加强的链带4上将可分离件16射出成形并安装,由此可牢固地安装可分离件16。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为如下:所述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是通过在链带4上设定模具,并向模具内注入熔融树脂,而进行一次性射出成形从而安装于链带4上。
据此,能够将上挡具13与可分离件16一次性射出成形而安装于链带4上,因而可效率良好地在短时间内将上挡具13与可分离件16安装于链带4。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为如下:所述链带4以利用传送辊23拉伸的方式而搬送,且
所述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即,在所述切断工序中切断后,将比该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链带4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据此,可在切断工序中切断后,将比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且利用传送辊23再次搬送拉链链条1。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为如下:包括拉链拉头移动工序,所述拉链拉头移动工序是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移动到上挡具13为止,并使第二拉链拉头12移动到可分离件16为止,由此,使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的链齿5成为咬合状态。
据此,可制造出链齿5全部为咬合状态的反开式拉链。
本发明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着:搬送单元23、搬送单元31、搬送单元33,在拉链链条1的搬送路径21上搬送所述拉链链条1;空隙形成部24,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空隙;拉链拉头安装部26,在拉链链条1上安装拉链拉头;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利用射出成形而在拉链链条1的空隙的链带4上安装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以及切断部28,将拉链链条1的空隙的链带4切断,且
所述空隙形成部24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
所述拉链拉头安装部26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
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分别将上挡具13及可分离件16射出成形而安装于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及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
所述切断部28将第一空隙6的链带4在比所述上挡具13靠搬送方向上游侧处切断,将第二空隙7的链带4在比所述可分离件16靠搬送方向下游侧处切断。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可为如下:在所述搬送路径21的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着搬送拉链链条1的传送辊23,
与所述传送辊23分开地设置着链条移送部31,所述链条移送部31将拉链链条1从所述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据此,在利用切断部28将拉链链条1切断后,将比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从而可利用传送辊23来搬送该拉链链条1。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可为如下:所述链条移送部31包括夹持器60,所述夹持器60握持拉链链条1及释放对拉链链条1的握持,
所述夹持器60跨越比切断部28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位置与比传送辊23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位置而移动,
所述传送辊23包括驱动辊23a、及与驱动辊23a接触或分离的夹送辊23b。
据此,使拉链链条1通过夹送辊23b与驱动辊23a之间而移送到传送辊23的搬送方向下游侧为止,且由驱动辊23a与夹送辊23b来夹持该拉链链条1,由此可利用传送辊23将由夹持器60移送的拉链链条1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可为如下:在所述搬送路径21的切断部28与传送辊23之间设置着拉链拉头保持部30,
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30保持拉链链条1的第二拉链拉头12及释放对拉链链条1的第二拉链拉头12的保持,
在利用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30来保持第二拉链拉头12的状态下,将拉链链条1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由此,拉链链条1的可分离件16与第二拉链拉头12接触。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可为如下:与所述搬送路径21的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上游侧邻接而设置着拉链拉头移动部29,
所述拉链拉头移动部29包括对沿搬送路径21搬送的拉链链条1加以引导的一对导件70,
在所述一对导件70的相向的内侧面72间,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通过搬送方向下游侧,所述第一拉链拉头11不通过搬送方向上游侧,
所述一对导件70在第一拉链拉头11已通过的状态下朝向切断部28而沿搬送方向移动,由此,使第一拉链拉头11朝向切断部28移动。
据此,搬送拉链链条1,且在第一拉链拉头11通过了一对导件70的状态下使拉链链条1停止,并使一对导件70朝向切断部28移动,由此第一拉链拉头11朝向切断部28移动,从而可使第一拉链拉头11与拉链链条1的上挡具13接触。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可为如下:所述一对导件70在相向的内侧面72接近的接近状态、与相向的内侧面72隔开的隔开状态之间摆动,
所述一对导件70在拉链链条1的链齿5通过相向的内侧面72间时成为隔开状态,在拉链链条1的除去了链齿5的空隙通过相向的内侧面72间时成为接近状态,
所述一对导件70在接近状态时输出信号。
据此,可利用信号而获知所搬送的拉链链条1的空隙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通过搬送连续的拉链链条1而连续地实施空隙形成、拉链拉头安装、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及拉链链条切断,由此,可制造具有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上挡具131、可分离件的反开式拉链。
并且,可由连续的拉链链条1自动地制造反开式拉链,从而反开式拉链的生产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拉链链条的俯视图。
图2是反开式拉链的俯视图。
图3是反开式拉链制造装置的概略说明图。
图4是空隙形成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膜安装工序与拉链拉头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6是拉链拉头安装工序的详细说明图。
图7是拉链拉头安装部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9是切断工序的说明图。
图10是制造装置的切断附近的前视图。
图11是制造装置的切断附近的俯视图。
图12是空隙检测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13是空隙检测部的放大动作说明图。
图14是切断部的动作说明图。
图15是第一拉链拉头的移送动作说明图。
图16是切断部的定位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成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反开式拉链的基础的拉链链条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拉链链条1包括一狭长条2及另一狭长条3。
各狭长条2、狭长条3是将链齿5沿链带4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安装于链带4的一侧缘。例如,将树脂制的链齿射出成形而安装于链带4的一侧缘,从而形成链齿5。
使一狭长条2的链齿5与另一狭长条3的链齿5咬合而形成拉链链条1。
将基于图1所示的拉链链条1,且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反开式拉链10表示于图2。
图2所示的反开式拉链10中,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如后述那样,使拉链拉头移动方向的朝向相反而安装成尾对准型。
在各链带4的一侧缘的靠近长度方向一端处安装上挡具13。
在一链带4的一侧缘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安装插管14。
在另一链带4的一侧缘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安装座管15。
由插管14与座管15构成可分离件16。
图2所示的反开式拉链10通过使第一拉链拉头11从长度方向一端朝向长度方向另一端移动,而使咬合的链齿5分离。由此,拉链打开。
通过使第一拉链拉头11从长度方向另一端朝向长度方向一端移动,而分离的链齿5咬合。由此,拉链闭合。
通过使第二拉链拉头12从长度方向另一端朝向长度方向一端移动,而咬合的链齿5分离。由此,拉链打开。
通过使第二拉链拉头13从长度方向一端朝向长度方向另一端移动,而分离的链齿5咬合。由此,拉链闭合。
参照图3对制造本发明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20的概要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制造装置20在搬送拉链链条1的搬送路径21的搬送方向上游侧设置着拉链链条供给部22。在搬送路径21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着传送辊23。
在搬送路径21的拉链链条供给部22与传送辊23之间,设置着空隙形成部24、加强带安装部25、拉链拉头安装部26、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及切断部28。
在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上游侧设置拉链拉头移动部29。
在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拉链拉头保持部30。
并且,制造装置20包括链条移送部31,该链条移送部31在将拉链链条1切断后,将比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接下来,针对每个工序来说明由图1所示的拉链链条1制造图2所示的反开式拉链10的方法的实施方式。
(在拉链链条1形成空隙的空隙形成工序)
如图4(a)所示,将拉链链条1从拉链链条供给部22供给到搬送路径21,并搬送拉链链条1。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形成部分到达空隙形成位置A的时间点,中止拉链链条1的搬送,而使拉链链条1停止。
如图4(b)所示,通过使空隙形成部24工作,而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形成部分形成去除了链齿5的第一空隙6。
例如,利用切割器将链齿5的第一空隙形成部分切断等而去除,由此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去除了链齿5的第一空隙6。
对形成了第一空隙6的拉链链条1进行搬送,在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形成部分到达空隙形成位置A的时间点,中止拉链链条1的搬送,而使拉链链条1停止。即,在形成第一空隙6后,将拉链链条1搬送与反开式拉链10的长度相当的距离。
如图4(c)所示,通过使空隙形成部24工作,而在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形成部分形成去除了链齿5的第二空隙7。
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的部分为形成反开式拉链10的部分。
(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安装加强带8的加强带安装工序)
如图5(a)所示,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加强带安装位置B一致。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当在拉链链条1形成第二空隙7时,第一空隙6与加强带安装位置B一致。
通过使加强带安装部25工作,而分别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上安装加强带8。由此,对链带4的安装可分离件16的部分进行加强。
例如,使用加热模具、或者超声波焊头等将热塑性合成树脂的膜熔接在链带4的第一空隙6的搬送方向下游侧部。
跨越加强带8与链带4而开设孔9。
如图5(a)所示,对在第一空隙6的链带4上安装着加强带8的拉链链条1进行搬送。在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7到达加强带安装位置B的时间点,中止拉链链条1的搬送。
由此,如图5(b)所示,拉链链条1在第二空隙7与加强带安装位置B一致的位置处停止。
通过使加强带安装部25工作,而与所述同样地,在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7的链带4的搬送方向下游侧部安装加强带8。
安装于第二空隙7的链带4的加强带8与形成反开式拉链10的部分的链齿5的搬送方向上游端相连。
在加强带8形成孔9。
(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的拉链拉头安装工序)
如图5(b)所示,在拉链链条1形成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且分别安装加强带8后,如图5(c)所示,通过使拉链拉头安装部26工作,而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的中间部,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及第二拉链拉头12。
第一拉链拉头11安装于靠近第一空隙6处。第二拉链拉头12安装于靠近第二空隙7处。
就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而言,以在使链齿4分离的方向上移动时成为移动方向前方的尾部11a、尾部12a相向的方式,使拉链拉头移动方向的朝向相反。即,第一拉链拉头11的尾部11a朝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第二拉链拉头12的尾部12a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由此,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安装成尾对准型。
对拉链拉头安装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b)所示,对在第一空隙6及第二空隙7上分别安装着加强带8的拉链链条1进行搬送。
如图6(a)所示,在第一空隙6与第一拉链拉头安装位置D一致的时间点,中止拉链链条1的搬送。
由此,拉链链条1在第一空隙6与第一拉链拉头安装位置D一致的位置处停止。
该状态下,使拉链拉头安装部26工作,而将第二拉链拉头12设定于第一空隙6。第二拉链拉头12使尾部12a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
将第二拉链拉头12以在搬送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加以保持而搬送拉链链条1。由此,第二拉链拉头12沿着链齿5相对地朝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使第二拉链拉头12成为图6(b)所示的固定位置。
然后,将拉链链条1朝向与搬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逆搬送,使拉链链条1如图6(c)所示,在第一空隙6与第二拉链拉头安装位置E一致的时间点中止拉链链条1的搬送。
由此,拉链链条1在第一空隙6与第二拉链拉头安装位置E一致的位置处停止。
该状态下,使拉链拉头安装部26工作,如图6(d)所示,将第一拉链拉头11设定于第一空隙6。第一拉链拉头11使尾部11a朝向搬送方向上游侧。
将第一拉链拉头11以在搬送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加以保持而搬送拉链链条1。由此,第一拉链拉头11沿着链齿5相对地朝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使第一拉链拉头11成为图6(e)所示的固定位置。
如果第一拉链拉头11朝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则比第一拉链拉头11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链齿5分离,因而如图6(e)所示,固定位置的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一空隙6之间的链齿5分离。
因此,如图6(e)中假想线所示,在拉链链条1的比第一空隙6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设定链齿咬合用的构件17。
构件17包括与将拉链拉头上下分割为2个的形状为相同形状的上构件与下构件,上构件与下构件夹持链带1,由此具有与拉链拉头相同的功能。
将构件17以在搬送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加以保持而搬送拉链链条1,由此,构件17沿着链齿5相对地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第一空隙6与第一拉链拉头11之间的链齿5咬合。
由此,如图6(f)所示,可在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
拉链拉头安装部26如图7所示,包括基体部分26a、及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基体部分26a的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由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保持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
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如图7(a)所示设为横向的姿势,利用未图示的拉链拉头供给装置将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供给并保持于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
如果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为横向姿势,则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位于比拉链链条1靠下方处。
如图7(b)所示,如果将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设为纵向姿势,则拉链拉头保持部分26b保持的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进入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部6、第二空隙部7中。
通过在该状态下搬送拉链链条1,而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进入链齿5。
(在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上安装止具13、可分离件16的止具·可分离件安装工序)
如图8(a)所示,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位置F一致。
使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工作,如图8(a)所示,利用射出成形将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安装于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上。
例如,分别在第一空隙6的链带4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安装上挡具13。在形成反开式拉链10的链齿5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加强带8上安装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在另一链带4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加强带8上安装作为可分离件16的座管15。插管14、座管15与比形成反开式拉链10的链齿5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链齿5的搬送方向上游端接触。
当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安装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后,搬送拉链链条1。
如图8(b)所示,在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7与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位置F一致的时间点,中止拉链链条1的搬送。
由此,拉链链条1在第二空隙7与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位置F一致的状态下停止。
通过使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工作,而在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
上挡具13安装于第二空隙7的一链带4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上挡具13与形成下一反开式拉链10的部分链齿5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接触。
插管14安装于第二空隙7的一链带4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加强带8,插管14与形成反开式拉链10的另一链齿5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端接触。
座管15安装于第二空隙7的另一链带4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加强带8,座管15与形成反开式拉链10的另一链齿5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端接触。
对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进行说明。
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利用合成树脂将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射出成形而安装于链带4上。
具体而言,包括具有上模、下模的模具,所述上模、下模具有上挡具用凹部、插管用凹部、及座管用凹部。由上模与下模来夹持链带4的第一空隙6部分、第二空隙7部分。由此,在链带4与上模、下模的各凹部之间形成上挡具用空腔、插管用空腔、及座管用空腔。
将熔融树脂射出注入到各空腔中,在链带4将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射出成形。
这样,因将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一次性射出成形在链带4上,所以射出成形工序可为一个工序。
因此,可效率良好地在短时间内将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安装于链带4。
(将拉链链条1在第一空隙6及第二空隙7处切断的拉链链条切断工序)
如图8(b)所示,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并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且安装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之后搬送拉链链条1。
如图9(a)所示,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切断位置G一致的时间点中止搬送。由此,拉链链条1在第一空隙6与切断位置G一致的状态下停止。
通过使切断部28工作,而如图9(c)所示,将链带4在第一空隙6处切断。
将链带4切断的位置为比第一空隙6的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的搬送方向上游端靠搬送方向上游的加强带8。
由此,链带4的切断端由加强带8所被覆,而链带4的切断端不会绽开。
搬送拉链链条1,并如图9(d)所示在第二空隙7与切断位置G一致的时间点中止搬送。由此,拉链链条1如图9(d)所示在第二空隙7与切断位置G一致的位置处停止。
通过使切断部28工作,而如图9(e)所示将拉链链条1的链带4在第二空隙7处切断。
链带4的切断位置与将第一空隙6的链带4切断时相同。由此,链带4的切断端与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的搬送方向上游端在同一平面相连。
然后,搬送经切断的拉链链条1并将其排出,由此形成图9(f)所示的反开式拉链10。
(使第一拉链拉头11及第二拉链拉头12移动而使链齿5为咬合状态的拉链拉头移动工序)
在如图9(a)所示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切断位置G一致的时间点与如图9(b)所示在第一空隙6处切断的时间点之间,使拉链拉头移动部29工作。
由此,如图9(b)所示,第一拉链拉头11朝向上挡具13移动,如图9(c)所示第一拉链拉头11与上挡具13接触。
这样,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之间的链齿5成为咬合状态。
如图9(e)所示,当搬送在第二空隙7处切断了链带4的拉链链条1时,使拉链拉头保持部30工作。
由此,因将第二拉链拉头12以在搬送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加以保持,所以通过搬送拉链链条1而第二拉链拉头12相对地朝向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移动,且如图9(f)所示,第二拉链拉头12与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接触。
这样,因链齿5全部为咬合状态,所以可形成图2所示的反开式拉链10。
(将切断后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的拉链链条搬送工序)
所述各工序中,拉链链条1以利用设置于搬送路径21的最下游侧的传送辊23拉伸的方式而搬送。
因此,如图9(c)所示,在第一空隙6处切断链带4后,比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1无法由传送辊23搬送。
本发明中,链条移送部31将比图9(c)所示的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1朝向传送辊23移送。
如果拉链链条1-1被移送到图9(d)所示的状态,则拉链链条1-1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到达传送辊23。
由此,如图9(e)所示,成为切断了第二空隙7的链带4的反开式拉链10的拉链链条1-2由传送辊23搬送。
而且,如图9(e)所示,在第二空隙7处切断后,比由假想线所示的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3利用紧固件移送部31而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因此,拉链链条1以由传送辊32拉伸的方式而搬送,因而拉链链条1在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被搬送。
比由切断部28切断后的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利用紧固件移送部31而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根据本发明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通过搬送连续的拉链链条1,而连续地实施空隙形成、加强带安装、拉链拉头安装、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及拉链链条切断,由此,可制造具有第一拉链拉头11、第二拉链拉头12、上挡具13、及可分离件16的反开式拉链10。
并且,能够由连续的拉链链条1自动地制造反开式拉链10,从而反开式拉链10的生产性提高。
实施方式的反开式拉链10的制造方法是搬送拉链链条1而形成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因而可利用1台空隙形成部24来形成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
实施方式的反开式拉链10的制造方法是搬送拉链链条1而在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加强带8,因而可利用1台加强带安装部25在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加强带8。
实施方式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是搬送拉链链条1,而利用射出成形在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因而可利用1台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并利用射出成型而在第一空隙6、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上挡具13、及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
接下来,对传送辊23、切断部28、拉链拉头移动部29、拉链拉头保持部30、及链条移送部31进行说明。另外,将与拉链链条1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来进行说明。
如图10及图11所示,机座40包括:水平底座41,设置于底座41的搬送方向下游侧且靠近宽度方向一端的第一纵框架42,以及设置于底座41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且靠近宽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纵框架43。
在机座40上,从搬送方向下游侧朝向搬送方向上游侧依次设置着传送辊23、拉链拉头保持部30、切断部28、链条移动部31、空隙检测部32、逆传送辊33、及导辊34。
在机座40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着传送辊23。传送辊23具有第一驱动辊23a与第一夹送辊23b。
第一驱动辊23a利用未图示的水平的轴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第一纵框架42上。
在第一纵框架42上安装第一电动机44,利用第一电动机44使第一驱动辊23a向箭头方向转动。
第一夹送辊23b与第一驱动辊23a接触。由第一驱动辊23a与第一夹送辊23b来夹持拉链链条1,通过使第一驱动辊23a向箭头方向转动而搬送拉链链条1。
第一夹送辊23b向与第一驱动辊23a背离的方向及与第一驱动辊23a接触的方向移动。例如,在底座41上朝向上方而竖立设置着第一气缸45,在第一气缸45的第一活塞杆45a上安装第一托架46。将第一夹送辊23b利用水平的轴47而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第一托架46上。
由此,通过使第一气缸45的第一活塞杆45a伸长而第一夹送辊23b连同第一托架46一起朝向第一驱动辊23a移动。
通过使第一气缸45的第一活塞杆45a收缩而第一夹送辊23b连同第一托架46一起朝向与第一驱动辊23a背离的方向移动。
保持第二拉链拉头12的拉链拉头保持部30包括第一保持体50、及与第一保持体50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第二保持体51。
第一保持体50固定地安装于第一纵框架42上,第一保持体50位于比拉链链条的搬送路径21靠上方处。
第二保持体51位于比搬送路径21靠下方处,第二保持体51向与第一保持体50接近的方向及背离的方向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例如,在底座41上竖立设置第二气缸52,将第二气缸52的第二活塞杆52a连结于第二保持体51。
如果使第二气缸52的第二活塞杆52a伸长,则第二保持体51向与第一保持体50接近的方向移动。
通过使第二气缸52的第二活塞杆52a收缩而第二保持体51向与第一保持体50背离的方向移动。
通过使第二保持体51朝向第一保持体50移动,而由第一保持体50的下表面50a与第二保持体51的上表面51a来夹持第二拉链拉头12。由此,利用第一保持体50与第二保持体51而将第二拉链拉头12以在搬送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加以保持。
例如,在第一保持体50的下表面50a具有供第二拉链拉头12的上部嵌合的凹部。由第二保持体51的上表面51a按压第二拉链拉头12的下表面,将第二拉链拉头12压入并保持于第一保持体50的凹部。由此,由第一保持体50与第二保持体51来夹持并保持第二拉链拉头12。
切断部28包括第一切割器55与第二切割器56。
第一切割器55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比搬送路径21靠上方处。
第二切割器56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比搬送路径21靠下方处。第二切割器56位于第一切割器55的正下方。
在第一纵框架42上,朝向上下方向而安装着第三气缸57。在第三气缸57的第三活塞杆57a上安装第一切割器55。
在底座41上,朝向上下方向而安装着第四气缸58。在第四气缸58的第四活塞杆58a上安装第二切割器56。
第一切割器55与第二切割器56的宽度比拉链链条1的一对链带4的宽度大。
使第三气缸57的第三活塞杆57a伸长而使第一切割器55下降,使第四气缸58的第四活塞杆58a伸长而使第二切割器56上升,由此,利用第一切割器55与第二切割器56将拉链链条1的一对链带4切断。
链条移动部31具有握持拉链链条1的链带4或释放对拉链链条1的链带4的握持的夹持器60。夹持器60跨越比切断部28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位置及比传送辊23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位置,而沿搬送方向往复移动。
夹持器60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向与拉链链条1接近的方向及与拉链链条1背离的方向移动。
由此,可利用夹持器60将拉链链条1的比由切断部28切断的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搬送到传送辊23的搬送方向下游侧为止。
链条移送部31具有第一导件61,该第一导件61朝向搬送方向而安装于靠近底座4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处。
沿着第一导件61移动自如地设置着第一移动体62。
在第一移动体62的上表面设置朝向宽度方向的第二导件63。将第二移动体64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沿着第二导件63而设置,在第二移动体64的上表面水平地安装着板65。
在板65上安装第二托架66,在第二托架66上安装夹持器60。
夹持器60具有未图示的上下一对握持爪。通过使上下一对握持爪向接近的方向摆动,而夹持器60进行握持动作,通过使上下一对握持爪向背离的方向摆动,而夹持器60进行握持释放动作。
说明利用链条移送部31进行的拉链链条1的移送动作。
使第一移动体62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从而将夹持器60在第一位置设为握持释放状态。
使第二移动体64沿着第二导件63而向与拉链链条1接近的方向移动,使一握持爪处于链带4的上方,另一握持爪处于链带4的下方。
使一对握持爪向接近的方向摆动,从而夹持器60握持链带4。
使第一移动体62沿着第一导件61而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移动,由此使夹持器60移动到第二位置为止。
由此,握持的拉链链条1被移送到比传送辊23靠搬送方向下游侧为止。
使一对握持爪向背离的方向摆动,从而夹持器60释放对链带4的握持。
使第二移动体64沿着第二导件63而向与拉链链条1背离的方向移动,由此夹持器60与拉链链条1背离。
使第一移动体62沿着第一导件61而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由此使夹持器60移动到第一位置为止。
即,夹持器60沿着平面矩形形状的轨迹而移动。由此,在利用切断部28切断拉链链条1后,将比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利用夹持器60而移送到比传送辊23靠搬送方向下游侧为止。
空隙检测部32在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对沿着搬送路径21而朝向切断部28搬送的拉链链条1的空隙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
空隙检测部32具有供拉链链条1通过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导件70。
一对导件70利用垂直的轴71而沿着水平面摆动自如,一对导件70利用未图示的弹簧等而朝向相向的内侧面72接近的方向摆动施压,从而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
如果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则检测器73输出检测信号。
检测器73安装于竖立设置在底座41的第三托架74上。在一导件70上安装检测杆75,使该检测杆75的检测片75a与检测器73相向。
如果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则检测片75a与检测器73接近,检测器73输出检测信号。即,检测器73为非接触型。
如果一对导件70抵抗弹簧力而向内侧面72背离的方向摆动,则检测片75a与检测器73背离。由此,检测器73不输出检测信号。
如图12所示,导件70的内侧面72包括:搬送方向上游端的第一面72a,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面72b,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三面72c,及搬送方向下游端的第四面72d。
第一面72a为钩形状,在一对导件70的第一面72a间形成宽幅的第一间隙76a。
第二面72b为沿着搬送方向的直线状,在一对导件70的第二面72b间形成窄幅的第二间隙76b。
第三面72c相对于搬送方向倾斜,从而一对导件70的第三面72c间的第三间隙76c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而宽度逐渐缩小。
第四面62d为钩形状,在一对导件70的第四面72d间形成宽幅的第四间隙76d。
在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时,第二间隙76b的宽度与拉链链条1的链齿5的宽度相同。
一对导件70具有在内侧面72开口的槽77。在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时,一对槽77间的宽度与拉链链条1的宽度相同。
拉链链条1如图13所示,链带4插通到导件70的槽77中,链齿5插通到一对导件70的内侧面72间。
导件70的内侧面72的第三面72c与链齿5的宽度方向两端面接触,由此,一对导件70以轴71为中心而向内侧面72背离的方向摆动,一对导件70为隔开状态。
由此,检测杆75的检测片75a与检测器73背离,因而检测器73不输出检测信号。
如图11所示,拉链链条1沿着一对导件70而搬送。此时,一对导件70为隔开状态。
而且,如果拉链链条1的卸除了链齿4的第二空隙7到达一对导件70,且第二空隙7移动到第三间隙76c为止,则导件70的内侧面72的第三面72c不与链齿5接触。
由此,一对导件70向内侧面72接近的方向摆动,一对导件70成为图12所示的接近状态。
如果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则如图12所示,检测杆75的检测片75a与检测器73接近,检测器73输出检测信号。
利用检测器73输出的检测信号来检测拉链链条1的第二空隙7已到达一对导件70。
空隙检测部32具有第三导件80。第三导件80在靠近底座41的宽度方向一端处安装成位于搬送路径21的正下方。
沿着第三导件80移动自如地设置第三移动体81,在第三移动体81上安装柱82。在柱82的上部水平地安装横向板83,将一对导件70利用轴71而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横向板83的上表面。
因此,通过使第三移动体81沿着第三导件80移动,而空隙检测部32跨越图11所示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空隙检测位置和与切断部28接近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拉链拉头移动位置而移动。
由此,空隙检测部32如后述般构成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移动的拉链拉头移动部29。
逆传送辊33包括第二驱动辊33a与第二夹送辊33b。
第二驱动辊33a利用水平的轴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第二纵框架43。第二驱动辊33a利用安装于第二纵框架43的第二电动机84而转动。
第二夹送辊33b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臂部85。臂部85利用水平的轴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地安装于第二纵框架43,且利用弹簧86使臂部85向上方摆动。
由此,第二夹送辊33b压接到第二驱动辊33a。
导辊34利用水平的轴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第二纵框架43。
由此,拉链链条1经导辊34引导以使得不会向宽度方向偏离。拉链链条1进而经由逆传送辊33、一对导件70而连续地搬送到传送辊23为止,且拉链链条1以由传送辊23拉伸的方式搬送。即,传送辊23、链条移动部31、逆传送辊33为将拉链链条1沿着搬送路径21搬送的搬送单元。
对拉链链条1的切断动作进行说明。
利用传送辊23搬送拉链链条1。此时,一对导件70为图13所示的隔开状态。
如果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到达一对导件70的第三间隙76c,则一对导件70成为图12所示的接近状态。
由此,检测器73输出检测信号。检测器73输出的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90。
控制器90向第一电动机44输出减速指令,第一电动机44减速。由此,拉链链条1的搬送速度减速。
进而,通过搬送拉链链条1,而第一空隙6通过一对导件70的第三间隙76c,拉链链齿5到达第三间隙76c。一对导件70因拉链链齿5而成为图13所示的隔开状态,检测器73不输出检测信号。由此,可探测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已通过一对导件70。
而且,在安装于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的、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移动到切断部28的第一切割器55的下表面的第一切口部55a、第二切割器56的上表面的第二切口部56a为止的时间点,使第一电动机44停止而停止传送辊23的转动,从而使拉链链条1停止。
例如,在控制器90中设定从检测信号被传送开始到拉链链条1移动到所述位置为止的时间,在经过设定时间后控制器90输出第一电动机44的停止信号,停止传送辊23的转动,由此使拉链链条1停止。
在拉链链条1已停止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拉链链条1的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位于比第一切割器55的第一切口部55a与第一刃部55b的第一台阶55c、及第二切割器56的第二切口部56a与第二刃部56b的第二台阶56c靠搬送方向下游侧处。
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通过导件70,而第一拉链拉头11位于比导件70靠搬送方向下游侧处。
接下来,对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移动到上挡具13为止的动作进行说明。
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的宽度比链齿5的宽度大,因而在第一拉链拉头11通过一对导件70的第三间隙76c时,一对导件70从图13所示的接近状态向内侧面72背离的方向摆动。
如果第一拉链拉头11通过一对导件70的第三间隙76c,则一对导件70向内侧面72接近的方向摆动,由此,如图13所示导件70的第三面72c与链齿5接触,而一对导件70为接近状态。
因此,通过了一对导件70的第一拉链拉头11无法通过一对导件70的内侧面72间的间隙而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
控制器90在拉链链条1已停止后,输出第二电动机84的转动指令,并对第二电动机84进行驱动,由此使第二驱动辊33a向箭头方向转动。
由此,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如图15所示进入到一对导件70的第四间隙76d内,第一拉链拉头11由一对导件70保持。
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一对导件70(空隙检测部32)位于空隙检测位置。
通过使第三移动体81沿着第三导件80而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移动,而一对导件70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移动。
因一对导件70移动,而第一拉链拉头11沿着拉链链齿5而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移动。
一对导件70移动到拉链拉头移动位置为止,由此第一拉链拉头11移动到与上挡具13接触为止(参照图9(b))。
在使第一拉链拉头11移动时,有时拉链链条1随第一拉链拉头11一起移动,在此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搬送路径21的比一对导件70靠搬送方向上游侧处设置夹具(clamper)91。由夹具91握持拉链链条1,从而因夹具91而拉链链条1不会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移动。
在一对导件70移动到拉链拉头移动位置为止之后,使第三移动体81沿着第三导件80而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由此使一对导件70位于空隙检测位置。此时,第一拉链拉头11不移动,第一拉链拉头11保持为与上挡具13接触的位置。
即,空隙检测部32兼用作拉链拉头移动部29。
接下来,对切断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的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器90输出第二电动机84的转动指令,对第二电动机84进行驱动,由此使第二驱动辊33a向箭头方向转动。拉链链条1向搬送方向上游侧移动,使安装于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的、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座管15如图16所示抵接于第一切割器55的第一台阶55c、第二切割器56的第二台阶56c。
由此,能够利用第一切割器55与第二切割器56来高精度地定位拉链链条1的切断位置。
此时,第一切割器55使第三气缸57的第三活塞杆57a伸长而向与搬送路径21接近的方向移动,第一切割器55的第一刃部55b与链带4接近。第二切割器56使第四气缸58的第四活塞杆58a伸长而向与搬送路径21接近的方向移动,第二切割器56的第二刃部56b与链带4接近。
使第一切割器55及第二切割器56向与搬送路径21接近的方向移动,利用第一切割器55的第一刃部55b与第二切割器56的第二刃部56b来切断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参照图9(c))。
在切断链带4后,使第一切割器55及第二切割器56向与搬送路径21背离的方向移动。
在切断链带4后,比该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拉链链条1由传送辊23搬送而排出。
在切断链带4后,比该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拉链链条1-1如所述般由链条移送部31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参照图9(c))。
即,将链条移送部31的夹持器60沿着平面矩形轨迹而移动,利用夹持器60来握持拉链链条1-1的链带4并搬送到传送辊23为止。
此时,使第一气缸45的第一活塞杆45a收缩而使第一夹送辊23b向与第一驱动辊23a背离的方向移动,在第一驱动辊23a与第一夹送辊23b之间形成间隙。
使由夹持器60握持而移送的拉链链条1-1通过第一驱动辊23a与第一夹送辊23b之间的间隙而移动到比传送辊23靠搬送方向下游侧为止。
然后,使第一气缸45的第一活塞杆45a伸长而使第一夹送辊23b向与第一驱动辊23a接近的方向移动,并由第一驱动辊23a与第一夹送辊23b来夹持拉链链条1-1。
另外,在切断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以前,也可由链条移动部31的夹持器60来握持拉链链条1的链带4。
对使拉链链条1的第二拉链拉头12移动的动作进行说明。
拉链链条1的已切断了第二空隙7的链带4的拉链链条1-2(参照图9(e))由传送辊23搬送并排出。
此时,由拉链拉头保持部30的第一保持体50与第二保持体51来保持第二拉链拉头12。
在该状态下利用传送辊23来搬送拉链链条1-2,由此第二拉链拉头12可向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及座管15的方向相对地移动,第二拉链拉头12与作为可分离件16的插管14及座管15接触。
[符号的说明]
1:拉链链条
4:链带
5:链齿
6:第一空隙
7:第二空隙
8:加强带
9:孔
10:反开式拉链
11:第一拉链拉头
12:第二拉链拉头
13:上挡具
14:插管
15:座管
16:可分离件
20:制造装置
21:搬送路径
22:拉链链条供给部
23:传送辊
24:空隙形成部
25:加强带安装部
26:拉链拉头安装部
27: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
28:切断部
29:拉链拉头移动部
30:拉链拉头保持部
31:链条移送部
60:夹持器
70:导件

Claims (11)

1.一种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送工序,搬送连续的拉链链条(1);
空隙形成工序,在所述拉链链条(1)上,在拉链链条(1)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形成除去了链齿(5)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
拉链拉头安装工序,在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间的所述拉链链条(1)上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
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工序,在所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及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分别利用射出成形而安装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以及
切断工序,将所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在比所述上挡具(13)靠搬送方向上游侧处切断,将第二空隙(7)的链带(4)在比所述可分离件(16)靠搬送方向下游侧处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加强带安装工序,所述加强带安装工序在所述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及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安装加强带(8),
在所述加强带安装工序中安装的加强带(8)上,利用射出成形安装可分离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是通过在链带(4)上设定模具,并向模具内注入熔融树脂,而进行一次性射出成形从而安装于链带(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链带(4)以利用传送辊(23)拉伸的方式而搬送,且
所述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即,在所述切断工序中切断后,将比所述切断部分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链带(4)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拉链拉头移动工序,所述拉链拉头移动工序是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移动到上挡具(13)为止,并使第二拉链拉头(12)移动到可分离件(16)为止,由此,使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的链齿(5)成为咬合状态。
6.一种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着:搬送单元(23、31、33),在拉链链条(1)的搬送路径(21)上搬送所述拉链链条(1);空隙形成部(24),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空隙;拉链拉头安装部(26),在拉链链条(1)上安装拉链拉头;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利用射出成形而在拉链链条(1)的空隙的链带(4)上安装上挡具(13)、可分离件(16);以及切断部(28),将拉链链条(1)的空隙的链带(4)切断,且
所述空隙形成部(24)在拉链链条(1)上形成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
所述拉链拉头安装部(26)在拉链链条(1)的第一空隙(6)与第二空隙(7)之间,安装第一拉链拉头(11)与第二拉链拉头(12),
上挡具·可分离件安装部(27)分别将上挡具(13)及可分离件(16)射出成形而安装于第一空隙(6)的链带(4)及第二空隙(7)的链带(4)上,
所述切断部(28)将第一空隙(6)的链带(4)在比所述上挡具(13)靠搬送方向上游侧处切断,将第二空隙(7)的链带(4)在比所述可分离件(16)靠搬送方向下游侧处切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其中在所述搬送路径(21)的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着搬送拉链链条(1)的传送辊(23),
与所述传送辊(23)分开地设置着链条移送部(31),所述链条移送部(31)将拉链链条(1)从所述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移送到传送辊(23)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链条移送部(31)包括夹持器(60),所述夹持器(60)握持拉链链条(1)及释放对拉链链条(1)的握持,
所述夹持器(60)跨越比切断部(28)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位置与比传送辊(23)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位置而移动,
所述传送辊(23)包括驱动辊(23a)、及与驱动辊(23a)接触或分离的夹送辊(23b)。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其中在所述搬送路径(21)的切断部(28)与传送辊(23)之间设置着拉链拉头保持部(30),
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30)保持拉链链条(1)的第二拉链拉头(12)及释放对拉链链条(1)的第二拉链拉头(12)的保持,
在利用所述拉链拉头保持部(30)来保持第二拉链拉头(12)的状态下,将拉链链条(1)朝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由此,拉链链条(1)的可分离件(16)与第二拉链拉头(12)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其中与所述搬送路径(21)的切断部(28)的搬送方向上游侧邻接而设置着拉链拉头移动部(29),
所述拉链拉头移动部(29)包括对沿搬送路径(21)搬送的拉链链条(1)加以引导的一对导件(70),
在所述一对导件(70)的相向的内侧面(72)间,使拉链链条(1)的第一拉链拉头(11)通过搬送方向下游侧,所述第一拉链拉头(11)不通过搬送方向上游侧,
所述一对导件(70)在第一拉链拉头(11)已通过的状态下朝向切断部(28)而沿搬送方向移动,由此,使第一拉链拉头(11)朝向切断部(28)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开式拉链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一对导件(70)在相向的内侧面(72)接近的接近状态、与相向的内侧面(72)隔开的隔开状态之间摆动,
所述一对导件(70)在拉链链条(1)的链齿(5)通过相向的内侧面(72)间时成为隔开状态,在拉链链条(1)的除去了链齿(5)的空隙通过相向的内侧面(72)间时成为接近状态,
所述一对导件(70)在接近状态时输出信号。
CN201480005462.0A 2014-03-25 2014-03-25 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04968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8273 WO2015145568A1 (ja) 2014-03-25 2014-03-25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233A true CN104968233A (zh) 2015-10-07
CN104968233B CN104968233B (zh) 2017-09-15

Family

ID=54194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5462.0A Active CN104968233B (zh) 2014-03-25 2014-03-25 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8233B (zh)
TW (1) TWI573538B (zh)
WO (1) WO20151455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6010A (zh) * 2017-06-23 2019-01-0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的制造装置及拉链的制造方法
CN113940488A (zh) * 2020-07-15 2022-01-18 Ykk株式会社 拉链链条的组合方法及组合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322A (zh) * 2018-11-01 2019-04-05 江苏驰马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型闭尾拉链及生产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8794A (en) * 1961-03-16 1964-02-05 Lightning Fasteners Ltd Improvements in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US3945103A (en) * 1973-12-28 1976-03-23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sliders with fastener stringers
US4592135A (en) * 1984-05-11 1986-06-03 Yoshida Kogyo K. K.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losing a slide fastener
US4627807A (en) * 1984-05-10 1986-12-09 Yoshida Kogyo K.K.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end stop
US4756079A (en) * 1986-04-15 1988-07-12 Yoshida Kogyo K. K. Slide fastener closing apparatus
US5056205A (en) * 1989-09-12 1991-10-15 Yoshida Kogyo K.K.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s
US5454285A (en) * 1993-09-15 1995-10-03 Yoshida Kogyo K.K. Apparatus for finishing slide fasteners
CN101411553A (zh) * 2007-10-15 2009-04-22 Ykk株式会社 反开式拉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6160B2 (ja) * 1990-05-29 1996-08-2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4020639B2 (ja) * 2001-07-27 2007-12-12 曹  昌文 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
TW562661B (en) * 2002-10-25 2003-11-21 Genmore Zipper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zipper
JP3960945B2 (ja) * 2003-05-09 2007-08-1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列の噛合状態検出装置
TWM292298U (en) * 2005-12-30 2006-06-21 Shang Fu Zipper Machine Cortor Automatic forming apparatus for dual-opening zipp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8794A (en) * 1961-03-16 1964-02-05 Lightning Fasteners Ltd Improvements in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US3945103A (en) * 1973-12-28 1976-03-23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sliders with fastener stringers
US4627807A (en) * 1984-05-10 1986-12-09 Yoshida Kogyo K.K.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end stop
US4592135A (en) * 1984-05-11 1986-06-03 Yoshida Kogyo K. K.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losing a slide fastener
US4756079A (en) * 1986-04-15 1988-07-12 Yoshida Kogyo K. K. Slide fastener closing apparatus
US5056205A (en) * 1989-09-12 1991-10-15 Yoshida Kogyo K.K.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s
US5454285A (en) * 1993-09-15 1995-10-03 Yoshida Kogyo K.K. Apparatus for finishing slide fasteners
CN101411553A (zh) * 2007-10-15 2009-04-22 Ykk株式会社 反开式拉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6010A (zh) * 2017-06-23 2019-01-0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的制造装置及拉链的制造方法
CN113940488A (zh) * 2020-07-15 2022-01-18 Ykk株式会社 拉链链条的组合方法及组合机构
CN113940488B (zh) * 2020-07-15 2024-04-30 Ykk株式会社 拉链链条的组合方法及组合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233B (zh) 2017-09-15
TWI573538B (zh) 2017-03-11
TW201540220A (zh) 2015-11-01
WO2015145568A1 (ja)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8233A (zh) 反开式拉链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KR20100049508A (ko) 덕트 제조기
KR20200138432A (ko) 수지 성형 방법 및 수지 성형 장치
CN104780803B (zh) 拉链组装装置
US20140283483A1 (en) Gas Charging Method and Gas Charging Apparatus For a Bag Equipped With Gas Compartment Portion
TWI535396B (zh) 拉鏈組裝裝置
US2012028512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nd inserting means for opening/closing the mouth of bags and a bag filling/sealing machine
CN104379227B (zh) 拉链组装装置
US368998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ffixing top stops on slider fastener chain
JP2004329677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列の噛合状態検出装置
CN104302468A (zh) 用于形成轮胎胎圈三角胶组件的机器和方法
CN104736011B (zh) 增强膜粘着装置及具有可分离式嵌插件的拉链
EP0110395B1 (en) A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continuous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CN104703771A (zh) 止挡构件成形装置
EP0943411A2 (en) Sheet-decorating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06344374U (zh) 一种双开拉链上下止注塑装置
KR101536887B1 (ko) 사출물 절단 방법
KR101752161B1 (ko) 유압회로용 필터의 사출 성형기 및 이의 사출 성형방법
CN109965462B (zh) 拉链制造装置及拉链制造方法
CN204623963U (zh) 一种应用在条外透明纸包装机上的机械手
CN113816135B (zh) 一种柔性条状物封端机
JP2770871B2 (ja) 絵付用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17802899U (zh) 一种应用于拉链止部注塑设备的进出料装置
KR100414993B1 (ko) 슬라이드파스너의상지구와하지구를동시에성형하는장치
CN209992012U (zh) 一种链带缺齿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