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3509B -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3509B
CN104963509B CN201510421176.9A CN201510421176A CN104963509B CN 104963509 B CN104963509 B CN 104963509B CN 201510421176 A CN201510421176 A CN 201510421176A CN 104963509 B CN104963509 B CN 104963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collar tie
tie beam
concrete
moul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11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3509A (zh
Inventor
袁建力
房军
王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211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3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3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3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3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包括:砖模壳和砖墙砌筑,钢筋骨架安放,拉结钢筋网片放置,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该方法综合运用小尺寸砖和普通砖砌筑柱、梁模壳,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圈梁和普通砖砌墙体连接成整体,可有效地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砖砌模壳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整体刚度,有利于壳内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可增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减少钢筋锈蚀程度。该方法采用新型砖模壳代替常规的钢木模板,能有效地降低立模成本和施工周期,有利于实现抗震构造柱、圈梁与砖砌墙体的整体结合和建筑外观的一致性,适用于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蒸压灰砂普通砖、混凝土普通砖等砌筑的多层砌体房屋。

Description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属于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加固与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和乡镇,居住的砌体房屋大多数未按照抗震要求设计和采取构造措施。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6度及以上烈度区域的砌体房屋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行抗震构造措施的施工工艺繁杂且成本较高,难以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对现行砌体房屋抗震构造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简便实用的工艺措施,是提高我国村镇砌体房屋抗震性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按照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多层砌体房屋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和圈梁。由于需要采用钢(木)模板与墙体砌槎结合的方式立模,立模工序较为复杂、质量难于控制,易造成胀模、漏浆和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质量问题,浇筑后的混凝土构造柱、圈梁与砖墙体在外观上也不一致;此外,模板的需要量大、周转工期较长,增加了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该方法具有结构整体性能好、成本低廉、施工简单、易于推广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根据普通砖砌体房屋在十字形、T字形、L字形墙角交汇处的构造特征和砖模壳砌筑要求,优化构造柱的截面形式和配筋构造;采用小尺寸砖和普通砖砌筑抗震构造柱的模壳,通过壳体马牙槎构造和设置的拉结钢筋网片,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和普通砖砌墙体连接成整体。在抗震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根据墙体的构造特征和砖模壳砌筑要求,优化圈梁的截面形式和配筋构造;采用小尺寸砖和普通砖砌筑圈梁的模壳,并通过圈梁纵筋的拉结,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圈梁和普通砖砌墙体连接成整体。
优选的,所述建造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构造柱钢筋骨架
1)按照墙角交汇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纵筋布置方式,在基础梁中预留构造柱的纵筋;
2)将箍筋套入预留纵筋内并固定在构造柱的纵筋上,按规定的间距固定构造柱箍筋,形成构造柱钢筋骨架;
第二,砖模壳和砖墙砌筑
1)根据构造柱的纵筋位置复核砖墙与砖模壳的中线,按照先砌筑砖模壳,再砌筑该皮砖墙,实行逐皮砌筑的顺序来进行施工;
2)按照构造柱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砌筑砖模壳和砖墙,砖模壳砌筑应上下咬砌,并且与周围砖墙错缝砌筑、形成整体;
3)沿墙高按规定的间距放置拉结钢筋网片,拉结钢筋网片应平整铺放在砖墙中,与砖墙形成有效的拉结;
第三,构造柱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1)在砖模壳达到砌体强度后进行构造柱混凝土的浇注;
2)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与砖模壳充分粘结成整体后再进行圈梁等后续的施工;
第四,圈梁与构造柱相交部位的砖模壳砌筑
1)圈梁砖模壳从梁底之下的一皮砖处向上砌筑;
2)按照圈梁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砌筑砖模壳和砖墙,圈梁砖模壳砌筑应上下咬砌,并且与梁下砖墙错缝砌筑、形成整体;
第五,圈梁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1)圈梁纵筋应布置在构造柱纵筋的外侧,对构造柱节点区形成有效的约束;
2)在砖模壳达到砌体强度后进行圈梁混凝土的浇注,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避免振捣器损伤砖模壳,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养护,使得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与砖模壳充分粘结成整体。
优选的,所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每隔500mm放置一次,网片中心线与墙体中心线对齐,拉结钢筋网片两侧距墙外皮各30mm。
优选的,所述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下料高度不宜大于500mm;浇注混凝土时应边下料边振捣,确保马牙槎部位的混凝土密实。
优选的,所述模壳所采用的小尺寸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m×57mm×53mm和120mm×57mm×53mm两种规格,所述模壳所采用的普通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m×115mm×53mm,小尺寸砖与普通砖的材料相同。
优选的,所述普通砖为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蒸压灰砂普通砖或混凝土普通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依据《规范》的基本要求,针对现有抗震构造设计与施工中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圈梁、墙体一体化建造方法。该方法优化了现有抗震构造柱、圈梁的截面形式,综合运用小尺寸砖和普通砖砌筑构造柱和圈梁的模壳,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圈梁和普通砖砌墙体连接成整体,可有效地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实现建筑外观的一致性。
第二,该方法所研制的砖砌模壳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整体刚度,有利于壳内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提高混凝土浇注质量;砖砌模壳可增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减少钢筋锈蚀程度。
第三,该方法的特点是以砖砌模壳代替常规的钢木模板,有利于降低立模成本和施工周期,适用于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蒸压灰砂普通砖、混凝土普通砖等砌筑的多层砌体房屋,便于在村镇建筑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1是第一种规格的小尺寸模壳砖的几何详图。
图1.2是第二种规格的小尺寸模壳砖的几何详图。
图2是十字形砖模壳构造柱平面图。
图2.1是十字形砖模壳构造柱的内部钢筋混凝土柱立体示意图。
图2.2是十字形砖墙(大柱芯)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2.3是十字形砖墙(小柱芯)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2.4是十字形砖模壳构造柱的拉结钢筋网片布置图。
图3是T字形砖模壳构造柱平面图。
图3.1是T字形砖模壳构造柱的内部钢筋混凝土柱立体示意图。
图3.2是T字形砖墙(大柱芯)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3.3是T字形砖墙(小柱芯)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3.4是T字形砖模壳拉结钢筋网片布置图。
图4是L字形砖模壳构造柱平面图。
图4.1是L字形砖模壳构造柱的内部钢筋混凝土柱立体示意图。
图4.2是L字形砖墙(大柱芯)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4.3是L字形砖墙(小柱芯)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4.4是L字形砖模壳拉结钢筋网片布置图。
图5是十字形墙体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平面图。
图5.1是十字形墙体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6是T字形墙体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平面图。
图6.1是T字形墙体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7是L字形墙体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平面图。
图7.1是L字形墙体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砌砖立体示意图。
图8是圈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图。
图中:①砖模壳(灰色填充部分)②构造柱纵筋,③构造柱箍筋, ④拉结钢筋网片(灰色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方案以墙厚240mm的普通砖砌体房屋为标准,砖砌体可采用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蒸压灰砂普通砖、混凝土普通砖砌筑,砖材的外形尺寸为240mm×115mm×53mm;模壳所采用的小尺寸砖,其材料与墙体普通砖的材料相同,其外形尺寸为240mm×57mm×53mm和120mm×57mm×53mm两种规格,具体尺寸见图1;砖墙在十字形、T字形、L字形墙体交汇处的砖砌模壳构造柱的类型分别见图2、图3、图4;构造柱与圈梁相交部位的做法分别见图5、图6、图7,圈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见图8;所用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的强度等级除另有说明外,与《规范》一致。本方案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也适用于墙厚370mm的普通砖砌房屋。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工艺实施方法:
1.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
1)按照规范要求和构造柱纵筋布置方式,在基础梁中预留构造柱的纵筋。
2)将箍筋套入预留纵筋内,绑扎(或焊接)构造柱主筋,按规定的间距固定构造柱箍筋,形成构造柱钢筋骨架。
2. 砖模壳和砖墙砌筑
1)根据构造柱纵筋位置复核砖墙与砖模壳的中线,按照先砌筑砖模壳,再砌筑该皮砖墙,实行逐皮砌筑的顺序来进行施工。在砌筑前一天,要对砖块浇水润湿,并立皮数杆。
2)按照各种构造柱的具体要求砌筑砖模壳和砖墙。三种类型构造柱有马牙槎部位(大柱芯)的砌砖施工图分别见图2.2、图3.2、图4.2,无马牙槎部位(小柱芯)的砌砖施工图分别见图2.3、图3.3、图4.3。
3)砖模壳的砌筑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砖模壳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一致的小尺寸模壳砖和普通尺寸砖砌筑,以保证砖模壳尺寸规整,封闭密实。
b、砖模壳砌筑应上下咬砌、灰浆密实、外观平整,并且与周围砖墙错缝砌筑、形成整体。
4)沿墙高每隔500mm(八皮砖)放置一次拉结钢筋网片,网片中心线与墙体中心线对齐,两侧距墙外皮各30mm。拉结钢筋网片应平整铺放在砖墙中,周边灰浆应密实饱满,与砖墙形成有效的拉结。三种类型构造柱的拉结钢筋网片布置分别见图2.4、图3.4、图4.4。
3.构造柱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1)构造柱混凝土的浇注应在砖模壳达到砌体强度后进行。
2)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下料高度不宜大于500mm;浇注混凝土时应边下料边振捣,确保马牙槎部位的混凝土密实。
3)在混凝土浇注的全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钢筋的位置,避免振捣器损坏箍筋和拉结钢筋网片。
4)在混凝土浇注的全过程中要避免振捣器损伤砖模壳,并严禁通过敲打砖模壳外部促使混凝土下沉密实。
5)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与砖模壳充分粘结成整体后再进行圈梁等后续的施工。
4.圈梁与柱相交部位的砖模壳砌筑
1)圈梁砖模壳从梁底之下的一皮砖处向上砌筑,三种类型墙体在圈梁部位的砖模壳的施工图分别见图5.1、6.1、7.1和图8。
2)圈梁砖模壳砌筑应上下咬砌、灰浆密实、外观平整,并且与梁下砖墙错缝砌筑、形成整体。
5.圈梁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1)圈梁纵筋应布置在构造柱纵筋的外侧,并按照《规范》的要求采取节点区构造措施,对构造柱形成有效的约束。
2)砖砌模壳圈梁混凝土的浇注方法与一般钢木模板圈梁相同,混凝土的浇注应在砖模壳达到砌体强度后进行,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避免振捣器损伤砖模壳,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与砖模壳充分粘结成整体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

Claims (5)

1.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根据普通砖砌体房屋在十字形、T字形、L字形墙角交汇处的构造柱和圈梁的截面形式、尺寸以及砖模壳砌筑要求,综合运用小尺寸砖和普通砖砌筑抗震构造柱、圈梁的模壳,并通过壳体马牙槎构造、拉结钢筋网片以及圈梁纵筋的拉结作用,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圈梁和普通砖砌墙体连接成整体性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构造柱钢筋骨架
1)按照墙角交汇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纵筋布置方式,在基础梁中预留构造柱的纵筋;
2)将箍筋套入预留纵筋内并固定在构造柱的纵筋上,按规定的间距固定构造柱箍筋,形成构造柱钢筋骨架;
第二,砖模壳和砖墙砌筑
1)根据构造柱的纵筋位置复核砖墙与砖模壳的中线,按照先砌筑砖模壳,再砌筑该皮砖墙,实行逐皮砌筑的顺序来进行施工;
2)按照构造柱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砌筑砖模壳和砖墙,砖模壳砌筑应上下咬砌,并且与周围砖墙错缝砌筑、形成整体;
3)沿墙高按规定的间距放置拉结钢筋网片,拉结钢筋网片应平整铺放在砖墙中,与砖墙形成有效的拉结;
第三,构造柱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1)在砖模壳达到砌体强度后进行构造柱混凝土的浇注;
2)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与砖模壳充分粘结成整体后再进行圈梁后续的施工;
第四,圈梁与构造柱相交部位的砖模壳砌筑
1)圈梁砖模壳从梁底之下的一皮砖处向上砌筑;
2)按照圈梁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砌筑砖模壳和砖墙,圈梁砖模壳砌筑应上下咬砌,并且与梁下砖墙错缝砌筑、形成整体;
第五,圈梁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1)圈梁纵筋应布置在构造柱纵筋的外侧,对构造柱节点区形成有效的约束;
2)在砖模壳达到砌体强度后进行圈梁混凝土的浇注,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避免振捣器损伤砖模壳,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养护,使得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与砖模壳充分粘结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砖模壳所采用的小尺寸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m×57mm×53mm和120mm×57mm×53mm两种规格,所述砖模壳所采用的普通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m×115mm×53mm,小尺寸砖与普通砖的材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普通砖为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蒸压灰砂普通砖或混凝土普通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每隔500mm放置一次,网片中心线与墙体中心线对齐,拉结钢筋网片两侧距墙外皮各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下料高度不宜大于500mm;浇注混凝土时应边下料边振捣,确保马牙槎部位的混凝土密实。
CN201510421176.9A 2015-07-17 2015-07-17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Active CN104963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1176.9A CN104963509B (zh) 2015-07-17 2015-07-17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1176.9A CN104963509B (zh) 2015-07-17 2015-07-17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3509A CN104963509A (zh) 2015-10-07
CN104963509B true CN104963509B (zh) 2017-12-12

Family

ID=5421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1176.9A Active CN104963509B (zh) 2015-07-17 2015-07-17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35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470A (zh) * 2017-12-10 2018-06-01 常成友 一种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7016B2 (en) * 2001-08-30 2005-01-04 Simmons Robert J Moment-resistant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componentry and method
CN101736832B (zh) * 2009-12-18 2011-08-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约束砌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63002B (zh) * 2010-09-17 2011-11-30 浙江大学 强震下增强抗倒塌能力和整体性的砌体结构及方法
CN103806657B (zh) * 2012-11-08 2016-02-03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类砖混结构施工方法
CN203022222U (zh) * 2013-01-05 2013-06-26 宋成美 砖混建筑支座整浇圈梁
JP5493032B1 (ja) * 2013-05-01 2014-05-14 黒沢建設株式会社 グラウト寒中養生施工法
CN103993741B (zh) * 2014-06-06 2016-05-18 扬州大学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的建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3509A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4500B (zh) 一体化梁板柱模板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6233437U (zh) 利用芯模抗浮结构形成的空心楼板
CN101644082B (zh) 石膏空腔模的组装方法
CN109057046A (zh)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7143065A (zh) 预制承重混凝土墙板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1487293A (zh)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方法
CN206174120U (zh) 一种预制构造柱及其结构
CN103993741B (zh)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的建造方法
CN207363251U (zh) 一种用于控制坡屋面坡度及厚度的导轨装置
CN104088473A (zh) 用于托换承重墙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763208U (zh)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
CN106284653A (zh) 一种阳台构造柱顶预留空隙的施工方法
CN207812307U (zh) 斜拉桥主塔及钢锚梁的施工系统
CN104963509B (zh)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与圈梁一体化建造方法
CN105332386A (zh) 一种塔吊基础兼做地下室底板的结构施工方法
CN104110131B (zh) 一种墙体构造柱空心砼模壳
CN207919848U (zh) 地下车库顶板用塑料模盒组合装置
CN105971196A (zh) 砌体结构内嵌式方钢管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建造方法
CN100368642C (zh) 一种空腹小密肋楼盖
CN206428983U (zh) 一种格构式肢柱加固结构
CN108412036A (zh) 装配式h型钢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十字形连接节点
CN108775086A (zh)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625491A (zh) 装配式h型钢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CN205637707U (zh) 一种泳池
CN107023078A (zh) 装配现浇组合式叠合箱网梁楼盖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