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7863B -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7863B
CN104947863B CN201510359146.XA CN201510359146A CN104947863B CN 104947863 B CN104947863 B CN 104947863B CN 201510359146 A CN201510359146 A CN 201510359146A CN 104947863 B CN104947863 B CN 104947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opening
base
waterproof
shirt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91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7863A (zh
Inventor
唐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591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7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7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7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7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7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包括屋面檩条、洞口底座、屋面板以及滑动连接片,洞口底座设置于屋面檩条上,其底座框体的截面呈“C”形,“C”形开口平齐于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其裙边的一端连接于底座框体的底部背离“C”形开口的一侧,另一端向远离底座框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屋面板铺设于裙边上;滑动连接片的固定板连接于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顶端伸出于位于“C”形开口底部的嵌入部,弯钩部连接固定板的顶端,并向靠近裙边的一侧弯折一距离后贴设于嵌入部靠裙边的一侧。上述结构解决了常规的洞口底座与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易出现漏水现象、易出现冷桥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防水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防水保温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屋面的防水保温工程,因为屋面要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要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防水保温材料容易老化龟裂,影响结构的防水保温性能。而一些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中还需要在屋顶上开设洞口,如用于放置风机的风机洞口等,其洞口位置往往存在漏水隐患,以及极易出现冷桥(或热桥)现象。
通常情况下,屋面洞口节点为在屋顶檩条上开设与需要设置的洞口底座尺寸相同的洞口,然后将洞口底座放置于上述洞口上,最后通过自攻钉或者焊接的形式将洞口底座固定于屋顶檩条上,并且在所述洞口底座与所述屋面板连接的地方打设密封胶,以起到防水的效果。
但是,所述密封胶长期暴露于环境中,极易受到大气的氧化而龟裂变形,使所述洞口底座与所述屋面板的连接处在雨水侵袭时出现漏水现象;另外在屋顶上开设洞口破坏了屋面板的完整性,而屋面板下方会设置保温层,即破坏了屋顶的保温结构,此时在所述洞口底座与所述屋面板的连接处会产生冷桥带,容易造成冷桥(或热桥)现象;再者,由于金属屋面板的热胀冷缩作用,在一些大面积的屋顶上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上述温度应力会使得所述屋面板在屋顶檩条上伸缩滑动,而所述洞口底座是固定于屋顶檩条上且伸出于所述屋面板之外的,这样由于所述屋面板的伸缩滑动会影响所述屋面板和所述洞口底座的连接而破坏屋面结构,即所述洞口底座不能与所述屋面板同步伸缩滑动,也就是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性较差。
总而言之,通常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的洞口底座与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易出现漏水现象、易出现冷桥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通过洞口底座与屋面檩条的滑动连接方式、在洞口底座内设置保温板的方式以及在洞口底座与屋面板之间设置丁基胶带的方式,解决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的洞口底座与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易出现漏水现象、易出现冷桥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包括屋面檩条、洞口底座、屋面板以及滑动连接片,所述屋面檩条具有与所述屋面洞口相匹配的孔洞;所述洞口底座设置于所述屋面檩条上,其包括底座框体以及裙边,所述底座框体的截面呈“C”形,所述“C”形开口平齐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所述裙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框体的底部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底座框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屋面板铺设于所述裙边上,且与所述底座框体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相隔一距离;所述滑动连接片包括固定板以及弯钩部,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顶端伸出于位于所述“C”形开口底部的嵌入部,所述弯钩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并向靠近所述裙边的一侧弯折一距离后贴设于所述嵌入部靠所述裙边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立缝堵头,所述立缝堵头扣设于两块所述屋面板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立缝堵头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之间打设有密封胶且所述立缝堵头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之间通过自攻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缝堵头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多个保温板,所述多个保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的“C”形腔内,且贴设于远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屋面保温棉,所述屋面保温棉设置于所述洞口底座和所述屋面檩条之间以及所述屋面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预打孔,用于穿设自攻钉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裙边与所述屋面板间铺设有丁基胶带,且所述屋面板靠近所述底座框体的一端打设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框体的底部与所述裙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屋面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与所述裙边之间通过自攻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的所述洞口底座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靠近屋脊的一侧底部与所述裙边连接处,用于分流雨水。
进一步地,所述洞口底座以及所述滑动连接片分别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一、使用本发明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所述丁基胶带设置于所述裙边与所述屋面板之间,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保证了所述丁基胶带的耐久性;
二、使用本发明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通过在所述底座框体内贴设保温板,可以避免所述洞口底座和所述屋面板之间出现保温隔热的薄弱之处,产生冷桥(或热桥)效应;
三、使用本发明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通过使用所述滑动连接片可以保证所述洞口底座与屋面檩条的滑动连接,进而保证了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性;
四、使用本发明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所述洞口底座、所述滑动连接片以及所述立缝堵头通过热浸镀锌处理,增加了构件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进而提高了节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的洞口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的洞口底座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的屋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的立缝堵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描述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用于建筑物屋顶有洞口(如风机洞口)需求的屋面,所述屋顶可以是平屋顶或者坡屋顶。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的截面图,其包括屋面檩条10、洞口底座20、屋面板30以及滑动连接片40。
所述屋面檩条10具有与所述屋面洞口相匹配的孔洞,在这里实际应用中所述屋面檩条10可以是但不限定于建筑型钢,所述孔洞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成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等,上述形状的列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屋面洞口形状的限定,可以想象的是其具体形状只要是与所述洞口底座20的形状相匹配即可。
所述洞口底座20设置于所述屋面檩条10上,其包括底座框体210以及裙边220,所述底座框体210的截面呈“C”形,所述“C”形开口平齐于所述屋面檩条10的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所述裙边2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部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具体的,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洞口底座的立体图以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洞口底座的A-A剖面图,所述底座框体210的截面呈“C”形,当然所述“C”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C”形,其包括开口部2101、上下缘2102以及框壁2103,所述开口部2101、上下缘2102以及框壁2103围合形成容置腔2104,所述上下缘2102以及所述框壁2103构成所述“C”形的轮廓,所述“C”形的开口即为所述开口部2101,并且所述“C”形开口(所述开口部2101)的开口朝向为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中心位置,即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内部一周是有开口的,且在开口和所述底座框体210的框壁之间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也是贯穿于所述底座框体210内部一周的。所述裙边220可以看成是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部向其周围扩张的延展部,具体地,所述裙边220的一端2201连接于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部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即所述框壁2103的底部远离所述开口部2101的一侧,所述裙边220的另一端2202向远离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即向远离所述开口部2101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其中所述距离的大小本发明并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裙边220放置于屋面板的下面,所述裙边220的尺寸其实是所述洞口底座与屋面板的搭接尺寸,当然所述搭接尺寸越宽越好,但是考虑到所述洞口底座的移动、运输以及经济成本等,只需要保证其较好的搭接尺寸即可,另外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尺寸越大,所述搭接尺寸也应该越大,即所述裙边220的尺寸要求也越大。另外,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部和所述裙边220共平面,即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部和所述裙边220处于同一平面内,也就是说所述洞口底座的底面是处于同一平面上的,且所述平面与屋面是相互平行的,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平面即所述洞口底座的底面与用于放置所述洞口底座的屋面的坡度是相同的。众所周知,建筑物的屋顶分为平屋顶和坡屋顶,但是实际上所述平屋顶可以看成是坡陡为零的坡屋顶。所述裙边220以及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面所在的平面是要平行于用于放置所述洞口底座的屋面的,因为其要放置于所述屋面下,所述屋面的一部分要覆盖在所述裙边220上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情况下所述底座框体210是竖直的,可以想象当用于放置所述洞口底座的屋顶为平屋顶时,所述底座框体210的框壁2103是具有统一的高度的;而当用于放置所述洞口底座的屋顶为坡屋顶时,所述底座框体210的框壁2103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具体地,靠近屋脊一侧的框壁2103其实是要矮于远离屋脊一侧的框壁2103,这样才可以保证所述底座框体210的顶部开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是实例中,所述洞口底座20还包括分流器230,所述分流器230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10靠近屋脊的一侧底部与所述裙边220连接处,用于分流雨水。在这里,所述分流器230适用于所述洞口底座放置于坡屋顶的情况下,其一般会设置于所述坡屋顶上靠近所述屋脊的一侧,即所述底座框体210的迎水面一侧,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防止因雨水较大时,避免所述底座框体210的迎水面因为聚集雨水过多而漫过所述底座框体210而进入屋内。具体地,所述分流器230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一侧底部与所述裙边220连接处,即所述分流器230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10与所述裙边220的折弯处,且所述折弯是所述底座框体210与所述裙边220的迎水面侧。所述分流器230包括分割脊梁2301以及二引流部2302,所述分割脊梁2301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裙边220上,所述分割脊梁的第二端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10上一预设高度处;所述二引流部2302分居于所述分割脊梁2301两侧,且所述二引流部2302的尾端贴设于所述底座框体210与所述裙边220的连接处。具体地,所述分割脊梁2301为一所述裙边220到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一隆起,所述分割脊梁2301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裙边220上,所述分割脊梁2301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10上一预设高度处,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高度为所述底座框体210高度的二分之一,在这里所述底座框体210高度指的是所述底座框体210的迎水面一侧的高度,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预设高度不适宜过高,当所述预设高度过高时,雨水较大时也容易溅过所述底座框体210而进入洞口底座内。所述二引流部2302分居于所述分割脊梁2301的两侧,其可以看做是关于所述分割脊梁2301对称的结构,其尾端贴设于所述底座框体210与所述裙边220的连接处,进而在所述底座框体210与所述裙边220形成导流槽,方便雨水及时排除,减小因雨水聚集而带来所述洞口底座的顶部漫水的隐患。
所述屋面板30铺设于所述裙边220上,且与所述底座框体210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相隔一距离D,在这里所述屋面板30可以是但不限定于360度锁缝屋面板,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是以360度锁缝屋面板为例进行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的限定,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屋面板。具体地,请参考图4,所述屋面板30包括贴合部310和肋部320,所述贴合部310紧贴于屋顶上,所述肋部320突出于所述贴合部310之上,所述肋部320起到加强所述屋面板30的刚度的作用,且通过所述肋部320实现两块屋面板30的连接。另外请参考图1以及图5,所述屋面板30的所述贴合部310铺设于所述裙边220上,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310与所述裙边220之间设置有丁基胶带330,所述丁基胶带330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填充性,可以保证所述屋面板30与所述裙边220结合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另外所述丁基胶带330设置于所述屋面板30与所述裙边220之间也可以防止其受紫外线照射老化而变形龟裂。另外在所述屋面板30靠近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一端打设有密封胶50,所述密封胶50用于封堵所述屋面板30与所述裙边220的连接缝,进一步的避免了所述屋面板30与所述裙边220之间容易出现漏水隐患。由于所述屋面板30是贴设于所述裙边220连接的,即所述屋面板30是平行于所述底座框体210的底部与所述裙边220所在的平面的,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30与所述裙边220之间通过自攻钉60连接,当然使用自攻钉60连接所述屋面板30与所述裙边220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使用焊接或者高强度胶体进行粘接等,当然这些链接方式并不够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所有使用本发明的思想能够实现以上效果的连接方式都应该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以及图5,在本发明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屋面保温棉70,所述屋面保温棉70设置于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檩条10之间以及所述屋面板30下方,即在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檩条10之间设置用于保温的屋面保温棉70,以及所述屋面板30下方设置用于保温的屋面保温棉70,在这里所述屋面保温棉70可以是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板材,如玻璃丝棉毡等,本发明并不对其具体的材质做过多限定,另外不同地区的保温要求是不同的,那么其厚度应该也有一定的差异,本发明并不做过多限制。
所述滑动连接片40包括固定板410以及弯钩部420,所述固定板410连接于所述屋面檩条10的腹板上,其连接的形式可以是焊接或者通过自攻钉60进行连接,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410上开设有多个预打孔,用于穿设自攻钉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所述多个预打孔的孔径匹配于用于连接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固定板410和所述屋面檩条10的自攻钉60的直径。在实际的操作中,所述多个预打孔的孔径要大于用于连接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固定板410和所述屋面檩条10的自攻钉60的直径,但是其大于并不是无限制的大于,一般情况下是略大于即可,因为当所述多个预打孔的孔径比较大时,所述固定板410的强度会降低,进而影响所述滑动连接片的正常使用。所述固定板410顶端伸出于位于所述“C”形开口底部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相当于所述底座框体210的上下缘2102的下缘,所述弯钩部420连接所述固定板410的顶端,并向靠近所述裙边220的一侧弯折一距离后贴设于所述嵌入部靠所述裙边220的一侧,在这里所述弯钩部420其实是勾出所述嵌入部,使得所述洞口底座20的一端(所述底座框体210)连接于所述屋面檩条10,而所述洞口底座20的另一端(所述裙边220)已经连接于所述屋面板30,即保证了所述屋面檩条10与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板30在屋面的垂直方向上的连接,使其相对固定,当然所述固定仅限于所述屋面的垂直方向上,因为所述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弯钩的两端并没有封口,换而言之,所述洞口底座20可以在所述屋面所在的平面内滑动,即所述洞口底座20的嵌入部可以在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弯钩内沿所述图1的图纸的垂直方向上往复滑动,其往复滑动主要是因为屋面板30以及洞口底座20可能会有较大的热胀冷缩现象,通过这种并非锁死的连接结构来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带来的温度应力,避免屋面板30或者是洞口底座20被温度应力所破坏。另外,所述滑动连接片40的弯钩勾住所述洞口底座20的嵌入部,而所述洞口底座20的裙边220连接所述屋面板30,即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板20为一整体结构,进而所述滑动连接片的弯钩勾住所述洞口底座20和所述屋面板30的结合体,防止大面积屋面板30在风吸力较大的情况下而破坏屋面与屋面檩条10的连接甚至是掀翻屋顶,保证了建筑物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请参考图5,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是实例中,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立缝堵头80,所述立缝堵头80扣设于两块所述屋面板30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210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具体地,请参考图6为所述立缝堵头80的立体图,所述立缝堵头80包括凸起部810以及堵头裙边820,所述凸起部810匹配于两块所述屋面板30的肋部相互连接的形状,且所述凸起部810的一端是封闭的,另一端是敞开的,所述敞开的一端扣设于所述屋面板30的肋部相互连接的端部,使其堵住两块所述屋面板30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210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防止雨水从所述屋面板30的端部灌入,所述堵头裙边820连接于所述凸起部810的底部,且向其外围进行延展,所述延展的部分覆盖于所述屋面板30的贴合部310,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30的贴合部310以及肋部320、和所述堵头裙边820及凸起部810之间设置有密封胶50,所述密封胶50可以保证所述屋面板30的贴合部310和所述堵头裙边820之间有较好的密实度,防止两者之间出现开裂而影响防水性能。另外,在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立缝堵头80上还开设有多个预留孔830,所述多个预留孔830用于穿设自攻钉60,其中所述多个预留孔830的孔径匹配于自攻钉60的直径,所述多个预留孔830的位置可以根据所述立缝堵头80的形状进行设置,其可以设置于所述堵头裙边820上,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所述凸起部810的侧面,这些预留孔830可以保证所述立缝堵头80与所述屋面板30之间通过自攻钉60进行彼此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只是给出了两物体机械连接的其中一种,可以想到的是,除此之外应该有其他连接方式,此连接方式不应看做对其他连接方式的排除,即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是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畴,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极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立缝堵头80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所述双面镀锌量应该不小于275g/m2,经过所述镀锌处理后可以提高所述立缝堵头80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使其可以在大气环境中可以长期使用,进而提高了所述立缝堵头80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3,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还包括多个保温板90,所述多个保温板90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20的“C”形腔内,且贴设于远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即所述多个保温板9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104内,贴设于所述框壁2103,所述多个保温板90在所述底座框体210内行程保温带,进而与所述洞口底座20外面的屋面保温结构相互连接,避免了所述洞口底座20与所述屋面板30连接处的保温断层,即避免了连接处冷桥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体验以及使用寿命。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并不对所述多个保温板90的具体材质做出过多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起到保温效果的保温材料都可以,如挤塑板等。
另外,如上所述的立缝堵头80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所述洞口底座20、所述滑动连接片40以及本发明节点结构中的其他构件都可以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具体处理的细节在此不予重复描述,其可以提升抗腐蚀性和耐久性,使其可以在大气环境中可以长期使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发明的节点结构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檩条,具有与所述屋面洞口相匹配的孔洞;
洞口底座,设置于所述屋面檩条上,包括:
底座框体,所述底座框体的截面呈“C”形,所述“C”形开口平齐于所述屋面檩条的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以及
裙边,所述裙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框体的底部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底座框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
屋面板,铺设于所述裙边上,且与所述底座框体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相隔一距离;以及
滑动连接片,包括:
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顶端伸出于位于所述“C”形开口底部的嵌入部,以及
弯钩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并向靠近所述裙边的一侧弯折一距离后贴设于所述嵌入部靠所述裙边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立缝堵头,扣设于两块所述屋面板连接处靠近所述底座框体背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缝堵头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之间打设有密封胶且所述立缝堵头的底部与所述屋面板之间通过自攻钉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缝堵头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保温板,所述多个保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的“C”形腔内,且贴设于远离所述“C”形开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屋面保温棉,所述屋面保温棉设置于所述洞口底座和所述屋面檩条之间以及所述屋面板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预打孔,用于穿设自攻钉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屋面洞口加强檩条的腹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与所述屋面板间铺设有丁基胶带,且所述屋面板靠近所述底座框体的一端打设有密封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体的底部与所述裙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屋面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与所述裙边之间通过自攻钉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底座还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于所述底座框体靠近屋脊的一侧底部与所述裙边连接处,用于分流雨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底座以及所述滑动连接片分别采用双面热浸镀锌处理。
CN201510359146.XA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Active CN104947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146.XA CN104947863B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146.XA CN104947863B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7863A CN104947863A (zh) 2015-09-30
CN104947863B true CN104947863B (zh) 2017-05-10

Family

ID=5416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9146.XA Active CN104947863B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7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1675B (zh) * 2015-12-09 2017-08-04 黎明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屋脊盖帽与屋面板连接的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5143A (ja) * 1989-04-26 1990-11-22 Sanko Metal Ind Co Ltd 換気用重合屋根構造
CN102359234A (zh) * 2011-08-05 2012-02-22 精工工业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屋面风机与洞口防水安装结构
CN202787736U (zh) * 2012-08-06 2013-03-13 北京北方空间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风机洞口构造系统
CN203475673U (zh) * 2013-09-12 2014-03-12 合肥深安钢结构建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建筑屋面顺坡气楼支座组件
CN204098363U (zh) * 2014-09-03 2015-01-14 北京北方空间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层屋面采光带构造系统
CN204804204U (zh) * 2015-06-25 2015-11-25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5143A (ja) * 1989-04-26 1990-11-22 Sanko Metal Ind Co Ltd 換気用重合屋根構造
CN102359234A (zh) * 2011-08-05 2012-02-22 精工工业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屋面风机与洞口防水安装结构
CN202787736U (zh) * 2012-08-06 2013-03-13 北京北方空间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风机洞口构造系统
CN203475673U (zh) * 2013-09-12 2014-03-12 合肥深安钢结构建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建筑屋面顺坡气楼支座组件
CN204098363U (zh) * 2014-09-03 2015-01-14 北京北方空间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层屋面采光带构造系统
CN204804204U (zh) * 2015-06-25 2015-11-25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7863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1364B2 (en) Support structures on roofs
KR101094581B1 (ko) 시스템 창호
JP4616353B2 (ja) 空気流入防止スカートを用いた雨仕舞方法
CN102926620A (zh) 一种铝合金双层门窗的结构
CN105525709B (zh) 幕墙防水结构及具有防水结构的grc幕墙板和幕墙
CN104947863B (zh)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CN204804204U (zh) 一种屋面洞口节点的防水保温结构
JP6971930B2 (ja) 天窓の窓枠、天窓
CN207364268U (zh) 箱体连接的密封结构
CN209703854U (zh) 钢构建筑顶部防水结构
JP6148453B2 (ja) 階間壁構造
CN203238823U (zh) 金属屋面泛水结构及其泛水板组件
CN209261281U (zh) 一种保温隔热的钢构厂房
CN207453295U (zh) 一种厂房通风系统
KR101305312B1 (ko) 문짝 및 폐쇄창의 설치용 유리 내부 끼움 창호프레임 구조
CN204804202U (zh) 一体型屋面洞口底座
JPS6240064Y2 (zh)
CN208486798U (zh) 可提高转向框防水性能的断桥铝合金窗
CN209369193U (zh) 一种金属屋面板系统
JP6365618B2 (ja) 基礎通気防水構造
CN207268133U (zh) 一种平开门窗的边框结构
DK201770343A1 (en) A roof window installed in an inclined roof structure with a flashing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weather proofing a roof window
JP2008190234A (ja) 小屋裏の換気構造及び小屋裏の換気構造の形成方法
CN206053083U (zh) 一种玻璃穹顶的顶棚开启系统
EP3246486B1 (en) Folding b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