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5287A -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5287A
CN104945287A CN201510323093.6A CN201510323093A CN104945287A CN 104945287 A CN104945287 A CN 104945287A CN 201510323093 A CN201510323093 A CN 201510323093A CN 104945287 A CN104945287 A CN 104945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dine
inner salt
acid inner
synthetic method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230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5287B (zh
Inventor
徐凡
方吴伟
姚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Soochow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230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5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5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5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5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5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与酰胺为反应物,搅拌反应合成得到产物脒的磺酸内盐。本发明公开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好,对多种酰胺具有普适性;无需反应溶剂,环境污染小;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容易获取;合成过程简单可控,实际操作性强;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好,唯一的副产物只有氯化氢气体,易于吸收或回收利用;适合大中小规模的合成,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脒盐的设计和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脒盐在医药、农药、特殊助剂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有关于包括盐酸盐、磺酸盐、羧酸盐等在内的多种有机脒盐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开发都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例如,Pentamidine的二羟基乙基磺酸盐或二甲磺酸盐是治疗原生动物感染和防止肺炎的有效药物;Pafuramidine的马来酸盐可用作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实验性药物;Imidocarb的二盐酸盐和二丙酸盐为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的新型抗梨形虫(焦虫)药;Diminazene Aceturate的二乙酰甘氨酸盐是传统的抗寄生虫药;Chlordimeform(杀虫脒)是高效的杀虫剂;Amitraz的盐酸盐是杀螨剂中的重要化学组成;脒和脒盐也可作为合成中间体用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相对于普通的有机脒盐化合物,同样也有突出应用的脒的内盐受到的关注较少,尤其是脒的磺酸内盐,极少见文献报道。相关报道仅有,1970年Bӧshagen等人在用双氧水氧化3-烷氨基-1,2-苯并异噻唑以得到3-烷氨基-1,2-苯并异噻唑-1,1-二氧化物时,意外得到了少量副产物N-烷基-(2-磺酸基)苯基脒(Bӧshagen, H.; Geiger, W.; Medenwald, H. Chem. Ber. 1970, 103, 3166)。至今未见专门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报道,考虑到其他一些脒的内盐结构在各领域的突出表现,设计并合成新型的脒的磺酸内盐以期待其在实用领域的应用和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简单、快捷、安全、有效的合成方法以得到新型的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与酰胺化合物为反应物,在25~50℃下反应0.5~24小时,合成得到产物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所述酰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氢、甲基、乙基、乙烯基、苯基、2-呋喃基中的一种,R2、R3分别选自氢、甲基、乙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甲氧基中的一种;
所述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R4为甲基或氯;
所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以下结构通式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过程包括:将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与酰胺化合物混合均匀,在25~50℃下搅拌反应0.5~24小时;终止反应,反应液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或者反应结束,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液溶为均相,再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快速柱层析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本发明的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经在溶剂(乙腈)里进一步加热发生环化消去反应会得到1,1-二氧代苯并[1,2,5]噁噻嗪化合物,后者作为染料可应用于织物印染行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酰胺的用量为邻氨基苯磺酰氯的摩尔数的1.2~1.5倍,优选为1.5倍。酰胺的用量过低会导致邻氨基苯磺酰氯反应不完全,产物收率偏低;但酰胺的用量过高则会增加反应成本并影响反应体系的后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3-(二甲基氨基)-丙烯醛与邻氨基苯磺酰氯为反应物时,采用研磨的方式进行反应,室温下反应0.5小时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研磨方式可以为球磨,有效增加反应物的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终止反应、过滤、溶解、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快速柱层析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等操作都属于现有技术,其中所使用的洗涤剂、洗脱剂也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最终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洗涤剂为乙醚,快速柱层析采用梯度洗脱,洗脱剂为甲醇/二氯甲烷体系(体积比为1∶5~1∶3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发明首次以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与酰胺化合物为原料,不需要使用任何催化剂或促进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此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好,对多种酰胺具有普适性,特别对于由于位阻及共轭效应影响很难反应的底物也有较高的产物收率,有利于拓展有机脒盐的应用。
2.本发明公开的合成方法无需反应溶剂,环境污染小;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容易获取;合成过程简单可控,实际操作性强;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好,唯一的副产物只有氯化氢气体,易于吸收或回收利用;适合大中小规模的合成,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88 mg N,N-二甲基甲酰胺(1.2毫摩尔),在25℃下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洗脱剂为甲醇/二氯甲烷体系,体积比为1∶5~1∶30)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10 mg,产率为82%。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41 (d, J = 13.6 Hz, 1H), 8.10 (d, J = 13.2 Hz, 1H), 7.51 (s, 1H), 7.17 (s, 1H), 3.23 (s, 3H), 3.17 (s, 3H), 2.30 (s, 3H), 2.21 (s, 3H)。
实施例二: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10 mg N,N-二甲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25℃下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33 mg,产率为91%。产物的核磁数据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10 mg N,N-二甲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25℃下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54 mg,产率为99%。产物的核磁数据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4,5-二氯-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61 mg 4,5-二氯-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10 mg N,N-二甲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25℃下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82 mg,产率为95%。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1.51 (s, 1H), 9.03 (s, 1H), 7.95 (s, 1H), 7.82 (s, 1H), 3.39 (s, 3H), 3.17 (s, 3H)。
实施例五: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89 mg N-甲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固体230 mg,产率为95%。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21 (br s, 2H), 7.98 (s, 1H), 7.51 (s, 1H), 7.16 (s, 1H), 2.99 (s, 3H), 2.30 (s, 3H), 2.20 (s, 3H)。
实施例六: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68 mg甲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26 mg,产率为99%。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80 (d, J = 5.6 Hz, 0.6H), 10.56 (d, J = 13.2 Hz, 0.4H), 9.42 (d, J = 6.4 Hz, 0.4H), 9.14 (d, J = 5.6 Hz, 0.6H), 9.07 (d, J = 14.8 Hz, 0.4H), 8.41 (d, J = 15.2 Hz, 0.6H), 8.11-8.03 (m, 1H), 7.53 (s, 0.6H), 7.50 (s, 0.4H), 7.18 (s, 0.6H), 7.16 (s, 0.4H), 2.31 (s, 1.8H), 2.29 (s, 1.1H), 2.21 (s, 1.1H), 2.09 (s, 1.8H)。
实施例七: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乙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52 mg N,N-二乙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25℃下搅拌反应18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56 mg,产率为90%。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37 (d, J = 13.6 Hz, 1H), 8.03 (d, J = 13.2 Hz, 1H), 7.51 (s, 1H), 7.17 (s, 1H), 3.57 (q, J = 7.2 Hz, 2H), 3.51 (q, J = 7.2 Hz, 2H), 2.30 (s, 3H), 2.20 (s, 3H), 1.29 (t, J = 7.2 Hz, 3H), 1.23 (t, J = 7.2 Hz, 3H)。
实施例八: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甲酰哌啶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70 mg N-甲酰哌啶(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82 mg,产率为95%。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42 (d, J = 12.4 Hz, 1H), 8.03 (d, J = 12.4 Hz, 1H), 7.51 (s, 1H), 7.16 (s, 1H), 3.70-3.56 (m, 4H), 2.30 (s, 3H), 2.19 (s, 3H), 1.73-1.68 (m, 6H)。
实施例九: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甲基-N-苯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203 mg N-甲基-N-苯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74 mg,产率为86%。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1.17 (s, 1H), 8.48 (s, 1H), 7.63-7.49 (m, 5H), 7.40 (t, J = 7.2 Hz, 1H), 7.20 (s, 1H), 3.64 (s, 3H), 2.32 (s, 3H), 2.27 (s, 3H)。
实施例十: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4-甲氧苯基)-N-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248 mg N-(4-甲氧苯基)-N-甲基甲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淡紫色固体324 mg,产率为93%。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1.01-10.19 (m, 1H), 8.43-8.37 (m, 1H), 7.66-7.53 (m, 3H), 7.19-7.03 (m, 3H), 3.82-3.78 (m, 3H), 3.60-3.52 (m, 3H), 2.32-2.16 (m, 6H)。
实施例十一: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3-(二甲基氨基)-丙烯醛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49 mg 3-(二甲基氨基)-丙烯醛(1.5毫摩尔),在25℃下研磨0.5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色固体198 mg,产率为70%。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65-10.41 (m, 1H), 8.08-7.85 (m, 2H) 7.51-7.48 (m, 1H), 7.17-7.15 (m, 1H), 5.82 (t, J = 11.6 Hz, 0.6H), 4.70 (t, J = 11.6 Hz, 0.4H), 3.29-3.25 (m, 3H), 3.10-2.89 (m, 3H), 2.31-2.29 (m, 3H), 2.21-2.08 (m, 3H)。
实施例十二: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乙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31 mg N,N-二甲基乙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30 mg,产率为85%。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9.84 (s, 1H), 7.51 (s, 1H), 7.20 (s, 1H), 3.28 (s, 3H), 3.24 (s, 3H), 2.31 (s, 3H), 2.15 (s, 3H), 1.90 (s, 3H)。
实施例十三: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丙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52 mg N,N-二甲基丙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淡粉色固体210 mg,产率为74%。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9.80 (s, 1H), 7.51 (s, 1H), 7.21 (s, 1H), 3.28 (s, 3H), 3.27 (s, 3H), 2.39-2.38 (m, 2H), 2.31(s, 3H), 2.20 (s, 3H), 0.94 (t, J = 7.6 Hz, 3H)。
实施例十四: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49 mg N,N-二甲基丙烯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152 mg,产率为54%。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04 (s, 1H), 7.47 (s, 1H), 7.12 (s, 1H), 6.23-6.16 (m, 1H), 5.77-5.63 (m, 2H), 3.32 (s, 3H), 3.23 (s, 3H), 2.29 (s, 3H), 2.13 (s, 3H)。
实施例十五: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苯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224 mg N,N-二甲基苯甲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43 mg,产率为73%。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65-10.16 (m, 1H), 7.78-6.85 (m, 7H), 3.52 (s, 3H), 2.97 (s, 3H), 2.17 (s, 3H), 1.98 (s, 3H)。
上述产物在乙腈中回流,发生环化消去反应,得到,其可作为染料应用。
实施例十六: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2-呋喃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209 mg N,N-二甲基-2-呋喃甲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固体181 mg,产率为56%。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39 (s, 1H), 7.92-6.54 (m, 5H), 3.50 (s, 3H), 3.15 (s, 3H), 2.25 (s, 3H), 2.15 (s, 3H)。
实施例十七: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1-苯甲酰基哌啶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284 mg 1-苯甲酰基哌啶(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194 mg,产率为52%。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CD3CN) δ 9.97 (s, 1H), 7.81-7.41 (m, 4H), 7.35 (s, 1H), 7.21-7.18 (m, 1H), 6.65 (s, 1H), 4.39-4.36 (m, 1H), 3.76-3.70 (m, 1H), 3.35-3.25 (m, 2H), 2.14 (s, 3H), 1.91 (s, 3H), 1.84-1.52 (m, 6H)。
实施例十八: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49 mg N-甲基吡咯烷酮(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71 mg,产率为96%。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0.36 (s, 1H), 7.51 (s, 1H), 7.18 (s, 1H), 3.80-3.71 (m, 2H), 3.18 (s, 3H), 2.67-2.61 (m, 1H), 2.39-2.33 (m, 1H), 2.31 (s, 3H), 2.17 (s, 3H), 1.99-1.90 (m, 2H)。
实施例十九: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甲基己内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和191 mg N-甲基己内酰胺(1.5毫摩尔),在50℃下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292 mg,产率为94%。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9.75 (s, 1H), 7.50 (s, 1H), 7.19 (s, 1H), 3.78-3.65 (m, 2H), 3.35 (s, 3H), 2.38-2.36 (m, 2H), 2.31 (s, 3H), 2.16 (s, 3H), 1.78-1.58 (m, 5H), 1.33-1.29 (m, 1H)。
实施例二十: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甲基吲哚-2-酮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219 m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1毫摩尔)、221 mg N-甲基吲哚-2-酮(1.5毫摩尔)和100 微升乙酸乙酯,有利于溶解,在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足够的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体系溶解为均相,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剩余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棕色固体106 mg,产率为32%。两种原料由于位阻及共轭效应影响很难得到产物,本发明不仅成功制备产物,而且具有32%的收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制得产物的结构式以及主要核磁测试数据如下,通过分析可知,实际合成产物与理论分析一致;
1H NMR (400 MHz, DMSO-d6 ) δ 11.60 (s, 1H), 7.59 (s, 1H), 7.48-7.39 (m, 3H), 7.28 (s, 1H), 7.23-7.20 (m, 1H), 4.05 (d, J = 22.8 Hz, 1H), 3.73 (d, J = 22.8 Hz, 1H), 3.67 (s, 3H), 2.36 (s, 3H), 2.25 (s, 3H)。
实施例二十一: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合成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在反应瓶中加入6.6 g 3,5-二甲基-2-氨基苯磺酰氯(30毫摩尔)和3.3 g N,N-二甲基甲酰胺(45毫摩尔),在25℃下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粗产物进行过滤、乙醚洗涤、晾干后,得到白色固体7.6 g,产率为99%,纯度为99.8%。产物的核磁数据同实施例一。

Claims (8)

1.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与酰胺化合物为反应物,在25~50℃下反应0.5~24小时,合成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所述酰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氢、甲基、乙基、乙烯基、苯基、2-呋喃基中的一种,R2、R3分别选自氢、甲基、乙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甲氧基中的一种;
所述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R4为甲基或氯;
所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以下结构通式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摩尔比,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酰胺化合物=1∶(1.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摩尔比,邻氨基苯磺酰氯化合物∶酰胺化合物=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脒的磺酸内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酰胺化合物为时,采用研磨的方式进行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脒的磺酸内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纯步骤,具体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或者反应结束,加入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将反应液溶为均相,再加入硅胶,减压除去溶剂,最后经快速柱层析得到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脒的磺酸内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方式为晾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脒的磺酸内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快速柱层析时采用梯度洗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脒的磺酸内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梯度洗脱时,洗脱剂为甲醇/二氯甲烷混合物。
CN201510323093.6A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4945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3093.6A CN104945287B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23093.6A CN104945287B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5287A true CN104945287A (zh) 2015-09-30
CN104945287B CN104945287B (zh) 2017-06-13

Family

ID=54160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23093.6A Active CN104945287B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52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3748A (zh) * 2016-02-15 2016-07-13 灏瑰己 一种医药中间体磺酰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WO2016197398A1 (zh) * 2015-06-12 2016-12-15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48A (zh) * 1990-06-29 1992-01-08 布茨公司 治疗剂
CN1072173A (zh) * 1990-05-17 1993-05-19 布茨公司 治疗剂
CN1165814A (zh) * 1996-05-16 1997-11-26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一类氨基苯脒衍生物及用途
CN1594280A (zh) * 2004-06-25 2005-03-16 清华大学 吡啶磺酸盐离子液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602750A (zh) * 2008-06-10 2009-12-1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取代)萘基、(取代)芳基、哌嗪基脒类化合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73A (zh) * 1990-05-17 1993-05-19 布茨公司 治疗剂
CN1057648A (zh) * 1990-06-29 1992-01-08 布茨公司 治疗剂
CN1165814A (zh) * 1996-05-16 1997-11-26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一类氨基苯脒衍生物及用途
CN1594280A (zh) * 2004-06-25 2005-03-16 清华大学 吡啶磺酸盐离子液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602750A (zh) * 2008-06-10 2009-12-1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取代)萘基、(取代)芳基、哌嗪基脒类化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EL AMER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uccessful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of analyzing o-aminobenzensulfonic acids via their sulfonyl chloride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
唐玉海等: "《医用有机化学》", 31 December 2003 *
胡春等: "《有机化学(药学类专业通用)》", 31 July 201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7398A1 (zh) * 2015-06-12 2016-12-15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748A (zh) * 2016-02-15 2016-07-13 灏瑰己 一种医药中间体磺酰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5287B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icolaou et al. A Novel Regio‐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ulfamidates from 1, 2‐Diols Using Burgess and Related Reagents: A Facile Entry into β‐Amino Alcohols
Mofakham et al. Cellulose-SO3H as a biodegradable solid acid catalyzed one-pot three-component Ugi reaction: Synthesis of α-amino amide, 3, 4-dihydroquinoxalin-2-amine, 4H-benzo [b][1, 4] thiazin-2-amine and 1, 6-dihydropyrazine-2, 3-dicarbonitrile derivatives
CN107235958A (zh) 一种制备PARP抑制剂Niraparib的合成方法
CN107235959A (zh) 一种制备抗癌药物Niraparib的新型合成方法
CN105801572A (zh) 一种利伐沙班的制备方法
CN108997214A (zh) 乐伐替尼中间体及其制备和乐伐替尼的制备
CN104945287A (zh)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481856B (zh) 一种帕利哌酮的制备方法
CN106699766A (zh)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螺靛红硫脲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6892863B (zh) 维莫德吉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5669651A (zh) 一种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的制备工艺
CN104961660A (zh) 一种脒的磺酸内盐化合物
CN107200705A (zh) 一种3‑硝基‑2‑吲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6397210A (zh) 一种2‑氯乙酰氨基‑5硝基二苯甲酮的制备方法
CN106883192B (zh) 含氮类杂环抗肿瘤药物活性物恶唑基修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481723A (zh) 一种非均相催化的烷基/苄基/芳基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530468A (zh) 一种头孢泊肟酯杂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55636A (zh) 氯卡色林消旋体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4016927B (zh) 嘧啶巯乙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22947B (zh) 一种合成n,n-双取代烯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Gal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Strecker synthesis of novel 2-(hetero) aryl-2-(arylamino) acetonitrile derivatives
CN107602477A (zh) 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
Kumpaty et al. Efficient synthesis of N-alkyl tetrahydroisoquinolines by reductive amination
CN109988175A (zh) 一种依鲁替尼-d5的制备方法
CN109232434A (zh) 一种合成氟班色林的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37 Xiangcheng District Ji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Soochow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Zhangjiagang mayor Jingyang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No. 10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Soochow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9

Address after: 710018 unit 1, building 1, Wangji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Fengcheng 6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o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37 Xiangcheng District Ji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Soochow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3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3, Caotang Road,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unit 1, building 1, Wangjing international building, Fengcheng 6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ZHUANY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caod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